|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namdul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10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街坊发张海淀镇前辛庄胡同的

! \7 ^4 T; X' z( ^+ a)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1-5-14 15:12:00的发言:
你在网上用百度搜一下《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就可以找到了,我刚刚试过了!
7 q( U# V/ e4 x8 u2 F. j/ B/ d" o

  谢谢您!我在苇子坑上过学,老校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中心西北角的小龙王庙,侧对着杨家井,门前有座水井,当时有位小老道。

' B3 t/ Z- J' N% i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发表于 2011-6-3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vXxkTera.jpg

I3OmdpjZ.jpg
. B+ _+ l6 B5 ]5 ]* p4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 16:09: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3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3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协台名卫汉,北京人,他的西园规模不大,但建造比较精致,是海淀镇的一座名园。王怀庆修建达园前,串通鲍卫汉,依仗他协台衙门权势,买通圆明园十三处守园太监,拆圆明园被焚后残存砖、瓦、木、石等材料,盗运出来后修建达园,鲍卫汉从中大捞一把,将盗出的材料先找地方存放或埋于地下,然后,修建了他的西园。
# ]5 s. M: S9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 16:18: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3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e, L- e) _0 Y% Q3 |/ `' z

 

# O; @( E7 [% {6 C9 f8 k! t9 Z

 

5 M' A6 j0 A/ R" Y( q' N

   北京市八一中学诞生于1947年3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所战地学校,当时叫晋察冀军区荣臻子弟学校。解放后,学校迁址于海淀镇苏州街西侧的大官园内(礼亲王花园). 

5 s* M0 T4 S0 Z r! r8 V# Q: w( t

     

" V \" Y7 C; I5 `! @, S; s( l

 以上均转自中国记忆论坛

/ h# r2 M$ T, V5 M7 p


L0 j& N* E& l6 J% J" r*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 16:28:0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3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3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3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3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6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南在2011-6-5 14:52:00的发言:
, c9 e7 ~6 e2 j$ [; F7 R

看到这个帖子倍感亲切.我是从出生到66年一直住在前辛庄,忘记是几号了.就是原来分局家属大院.

* H# Y* j7 t( s* e" E4 I* _

欢迎你老街坊!!你说的大概是8号。此院有杨、何、邓、曹几家,都是分局的。

发表于 2011-6-6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6-6 11:37:00的发言:
, g2 H' h1 z! S9 N2 ^

欢迎你老街坊!!你说的大概是8号。此院有杨、何、邓、曹几家,都是分局的。

7 ?8 j6 o: v$ D+ }) D% \2 {3 ^

还是楼上老师记性好,就是8号.还有郝家,三个男孩一个女孩.那几家都是我的邻居.当年大院内的孩子有将近20个,白天经常在胡同里一起玩,夏天晚上一起在院内乘凉.因为五六十年代家里没有电视,周末常一起去分局看电视.同院还有一位少年之家的老师.寒暑假常到少年之家去参加活动.现在回想起来,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南在2011-6-5 14:52:00的发言:
# L* ~& }9 z) w" _) ?

看到这个帖子倍感亲切.我是从出生到66年一直住在前辛庄,忘记是几号了.就是原来分局家属大院.文革后搬到了槐树街附近的香厂子.60年上的老虎洞小学春季班,二年级转到了南大街小学,六五年从南大街小学毕业,初中在海淀中学.离开海淀已经三十多年了,但对老海淀和学生时代的印象仍很深刻.我的同学密友董占琴就住善缘桥,只可惜文革后就再无音讯.现上传一张小学五年级时,同学们和班主任田老师的照片:

5 C3 m/ ]2 e* m, v: S% W

 

! f6 S- I6 d& p2 @$ A2 Y/ S. g0 {' ^

 很高兴看到你的帖子。你看看以前的帖子有一些前辛庄的老街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39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 M- Q- |1 [$ ^

发表于 2011-6-5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跟的帖子我都一一看过了;但没有认识的老邻居和老同学.也许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吧?我是53年出生的.谢谢楼上老师的指点.尽管大家不相识,但都是海淀的同乡.我还会继续关注此帖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发表于 2011-6-5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帖子倍感亲切.我是从出生到66年一直住在前辛庄,忘记是几号了.就是原来分局家属大院.文革后搬到了槐树街附近的香厂子.60年上的老虎洞小学春季班,二年级转到了南大街小学,六五年从南大街小学毕业,初中在海淀中学.离开海淀已经三十多年了,但对老海淀和学生时代的印象仍很深刻.我的同学密友董占琴就住善缘桥,只可惜文革后就再无音讯.现上传一张小学五年级时,同学们和班主任田老师的照片:

1 j" y% j: w% N5 ^" R

 

1 s0 W6 E. H" I- e# n b& i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发表于 2011-5-15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7那天拿着hx发的火车票坐上北京至青岛39次快车航校五十余名被贬人员一路撒向sd。呵呵!

* R% o/ q) t" L% A4 h7 H

谢谢你,一直以来对《北京航空工业学校》的支持,网络无所谓,开心是第一位的!

* T T2 }" K- V4 k

 

8 Q7 Y3 t: r: J1 s4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6 11:24: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在海淀一中心念书时的教导主任倪沛田老师

& n" Z. B# x# [. r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发表于 2011-5-14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engduoduo46在2011-5-13 13:48:00的发言:
9 e+ r+ q' j" S$ c( k

大可有时间帮助找找《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好多东西忘了下载。可邮箱回复一下。

........
你在网上用百度搜一下《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就可以找到了,我刚刚试过了!
发表于 2011-5-14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1-5-14 15:12:00的发言:
你在网上用百度搜一下《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就可以找到了,我刚刚试过了!
: r5 d& [0 V; H1 U! F: A

  谢谢看来“管理员”捋顺了一些早期被锁定的帖子,进入老校友版面直接点击右上方小方格里3好像方便点

4 y0 E i! F P$ a6 a% g,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4 18:55: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2009年10月去看望我在海淀一中心念小学时教我们的体育魏老师、音乐赵老师时的照片。他们已八十多岁了。

6 N; m2 D+ r& S3 g+ p% W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x6 l3 ?5 [; H! a* N+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4 21:17: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3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1-5-11 14:11:00的发言:
$ g* K9 u- }5 `: [( K! T) k

谢过鹏多多,我原来住辛庄大胡同,年轻时去过北镇。  现居青岛............哈哈

+ d6 N, D& C0 K# R: r1 ]' d& C

117那天拿着hx发的火车票坐上北京至青岛39次快车一路人马杀向sd。呵呵!

4 W4 Z' o. l ]6 @

大可有时间帮助找找《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好多东西忘了下载。可邮箱回复一下。

/ D7 k$ t6 ~& I9 b! `. M! e

谢谢你,一直以来对《北京航空工业学校》的支持,网络无所谓,开心是第一位的!

1 o g. h* L5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13:47:3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老海淀郭云鹏的钢笔画。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发表于 2011-3-27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小学东院,一二年级几百人能在此院一部分房间里上课说明院落规模之大,高高的围墙,灰砖瓦房、院套院,假山、游廊、如意门、古槐古柏核桃树等等,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许多教师都在有走廊的那个大四合院像寺庙一样高大的北房内办公批作业,屋内有很多根高大的柱子。在方砖漫地的四合院里我们一下课就玩踢房子或跳皮筋等游戏。

7 t7 u9 `. T3 {) p* z U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2-28 22:05:00的发言:
     看到此贴倍感亲切,真后悔拆迁前没亲自拍一些照片纪念一下海淀镇的老胡同,四合院。特别是母校南大街小学,记得上小学时,假山、长廊、大殿,核桃树,整个一个御花园,这宅院原来是专门给慈禧太后养北京填鸭的鸡鸭佟的宅子。还有海淀八一、老虎洞、彩和坊小学等尽是皇宫贵族们的御花园或大宅院,毕竟是近千年的古镇,有数不清的四合院、胡同,很多都不比城里的逊色,小时的老虎洞这条商业街的建筑简直就是一个小大栅栏,路南有个据说过去是个药铺,后来变成五七工厂一些家庭妇女在那儿糊纸盒,我记得门前有两个大石头桩子,据老人们说这是个旗杆座,原来旗子上的字就是乾隆题的。我就住在下洼子东边的前辛庄这条胡同的一个三合院,胡同里有七、八棵很粗的大槐树,院里是四方砖慢地,三间北房两间耳房,前有两颗石榴树,还有东西厢房,大门楼有俩门墩上面的兽头文革时都被砸掉了,小孩儿小时经常站在上边比个高,横跨还有个后院,里面是梨树、枣树、花椒树、榆树等,过去是这家人的后花园,早期还有一口专门浇地一丈多深的大水井,我小时还常站在边上往下看,现在都觉得挺后怕的。后来此院盖了两排红砖房,成了大杂院。还有就是海淀镇西北西河沿一带大片的稻田荷塘,不远处就是万寿山的佛香阁。景色很美,我们小时胡同里的一群孩子,都是沿着稻梗小路,走者去颐和园,路边还有泉眼、小河,水清澈底水草小鱼儿依稀可见。我还曾手捧河水喝过。现在都没了挺让人留恋的。
0 ~ J# H8 V3 R+ {) i. D/ b5 f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想念海淀镇的发小

老海淀郭云鹏画西河沿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2-28 22:05:00的发言:
     看到此贴倍感亲切,真后悔拆迁前没亲自拍一些照片纪念一下海淀镇的老胡同,四合院。特别是母校南大街小学,记得上小学时,假山、长廊、大殿,核桃树,整个一个御花园,这宅院原来是专门给慈禧太后养北京填鸭的鸡鸭佟的宅子。还有海淀八一、老虎洞、彩和坊小学等尽是皇宫贵族们的御花园或大宅院,毕竟是近千年的古镇,有数不清的四合院、胡同,很多都不比城里的逊色,小时的老虎洞这条商业街的建筑简直就是一个小大栅栏,路南有个据说过去是个药铺,后来变成五七工厂一些家庭妇女在那儿糊纸盒,我记得门前有两个大石头桩子,据老人们说这是个旗杆座,原来旗子上的字就是乾隆题的。我就住在下洼子东边的前辛庄这条胡同的一个三合院,胡同里有七、八棵很粗的大槐树,院里是四方砖慢地,三间北房两间耳房,前有两颗石榴树,还有东西厢房,大门楼有俩门墩上面的兽头文革时都被砸掉了,小孩儿小时经常站在上边比个高,横跨还有个后院,里面是梨树、枣树、花椒树、榆树等,过去是这家人的后花园,早期还有一口专门浇地一丈多深的大水井,我小时还常站在边上往下看,现在都觉得挺后怕的。后来此院盖了两排红砖房,成了大杂院。还有就是海淀镇西北西河沿一带大片的稻田荷塘,不远处就是万寿山的佛香阁。景色很美,我们小时胡同里的一群孩子,都是沿着稻梗小路,走者去颐和园,路边还有泉眼、小河,水清澈底水草小鱼儿依稀可见。我还曾手捧河水喝过。现在都没了挺让人留恋的。
/ Y, e1 H* T, W7 s

请问您是在西屋住吗?

发表于 2011-4-1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namdul:

( r2 W9 \1 Y4 l5 Q. t# o

      对,这就是西河沿,小时河水过腰,河水很清,河底是大鹅卵石,两岸的梯形河坡上不远就有人行石阶,每个石阶下都有大石头,周边的人家经常端着木盆拿着棒槌到这里洗衣服,平常水流还是挺急的,遇上是颐和园上游放水或下雨,水流非常湍急,还常有小孩淌河、游泳、摸鱼,我过去也在那儿汤过河,过去家长怕孩子淹着,一找不到孩子就爱到这儿找。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namdul在2011-4-4 20:27:00的发言:
J2 [, `, p" `3 O7 ~! k: v

姓崔?

. C1 f, A/ C" u. Z D

认识于家、宁家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4-4 14:19:00的发言:
7 ~( s5 ?, }. L6 L+ X: N

     我们家住的院子是前院的花园,我小时这个院子很大,有梨、枣、海棠、花椒、榆等许多树,院里这口井就是专门浇地的,空地上自家还能种些老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后来盖了两排新房就成了9户人家的大杂院,我们家原是前院东房,后来把门开在了这个大杂院,就算是西屋吧。

( H, {8 r2 Q9 `2 B

黑李家?

发表于 2011-4-4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黑李家东面甲13号,此院有魏家、杨家等,我姓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05:54 , Processed in 1.21676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