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留痕——北京七中工作琐忆 0 D6 \& i8 z( D6 a
吴霓(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1 p* M8 J; } C r
那天,偶然路过安德路,路过北京七中,不由得回忆起我曾在那里工作过的短暂时光。 8 n" W; s+ ]( ]. ]; l
那是在将近20年前的1990年,当时,我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央教科所工作,按照规定,应届毕业工作者必须到基层挂职锻炼1年。于是,当年9月,在单位的安排下,我来到北京七中挂职校长助理,开始了我学生生涯结束后的第一段人生职业生涯。
# G; l- o s5 e1 `/ A4 Y- p 北京七中是一所有着70年悠悠历史的学校,始建于1931年。原名为北平市私立镜湖中学,由律师李镜湖先生创办,后改名为北京市第七中学。解放后仍沿用此名,但已成为公办学校。 O4 `- E2 W7 `
到了北京七中,我就向当时的学校领导叶校长报到。叶校长高大壮实,脸黑黑的,不苟言笑,很威严。据说学校教职员工都很怕他。我第一次见他时,也有同感。叶校长毕业于北师大,当他得知我也是北师大出身后,明显温和起来,也许是校友的身份,冲淡了上下级之间的等级界限,这让我这个助理心中稍宽了些。 6 D( U* ^1 s4 W
当时的办公条件不太好,叶校长也就是一间比较局促的房间,不可能给我单独安排办公室。而且,可能他认为我这个校长助理应该到一线中去,而不是成天跟着他,才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于是,我就被安排到高中年级组办公。工作定位也明确下来,除了参加校班子、支部会议等所有会议,协助叶校长进行会议的组织协调、会议精神的落实之外,平时主要在高中年级组工作。
* v5 l5 C$ z1 c+ J 高中年级组组长叫韩康年,个子高高的,人非常帅气,尽管将近60岁了,仍风度翩翩。他是教数学的,课上得特别好,而且又威严,学生们是又喜欢他又怕他。我们就在一个办公室,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家住得很远,在天安门那边,平时就骑车上下班,常常是天不亮就出发,下班后天也黑了,两头见星星,但从不迟到早退。他的行为,给高中年级组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大家都是按时到校和离校,迟到一次都不好意思。 4 a1 U/ _: ^7 C& w8 ^' E7 G
高中老师中还有一位叫傅敏的英语老师,教课也教的很好,同学们也很喜欢他的课。他是钢琴家傅聪的弟弟,那时的大学生们,很多都读过他父亲的《傅雷家书》,因此对他很好奇,也很崇敬。印象中他除了上课外,社会活动也很多,衣着很整齐,头也梳得锃亮。
" K3 s( s8 ]; A4 A7 K% K9 z- y5 r 我在高中年级组,大多数工作是协助韩老师进行管理,同时也下班做副班主任。 # J; a/ x. {( z- z+ [. z- W
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全市都进入了为亚运做贡献的紧张气氛中,北京七中也不例外。于是,我的工作与亚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亚运会期间,我带领学生们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带领1990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到德胜门附近的380路公交车站擦洗公交车,前后持续有一周多的时间,使得这趟主要路过亚运村的公交车以崭新的面貌行驶在北京的大街上,得到了公交车司乘人员的好评;另外一件是在比赛期间,为了使看台上能有观众,我带着学生转战一些场馆做观众,免费看了不少比赛。这使得我拥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遗憾的是,2008年奥运会,我没有得到服务的机会,倒是当了几回观众。 不过,我很为这时的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热情叹服,远远超越我们当时的水平和能力了。 ) B$ A$ h3 H @$ f; d
最值得回忆的是带1990级的学生军训。军训地点在大兴的一个部队营地,当时道路不像现在这样通畅,我们乘车走了小半天才到。那次军训搞了一个月,住营房,吃大锅饭,上操,等等,紧张而又新鲜。最刺激的是实弹射击。学生们每人打五发子弹,我们这些老师则享受了一些特殊待遇。部队教官们说,许多子弹必须消耗掉,如我们有兴趣,想打多少打多少。于是,我们几个年轻人,一个是首师大当年刚分来的毕业生方立,另一个是学校的司机张信之,我们三人一人一支半自动、一大铁皮盒子弹,在教官带领下来到靶场,乒乒乓乓打了个够。我则是卧势、跪势、立势全使尽,直打得手脚酸疼,两耳轰鸣,才下场地,过足了枪瘾。
5 j5 ]9 A4 M- n5 Q. t9 V8 K/ g 也是这段军训经历,与七中的90级同学结下了很好的友谊。后来据说许多同学都考上了大学,不知道现在他们的情况如何了,真是想念他们。
+ h3 P2 O6 _0 } 在七中期间,我为学生和老师开过讲座,也监过考,上过课,经历了中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系统上一门课,但确实是实实在在得到了锻炼。我爱上了这所质朴、亲切的学校。说真的,当时七中虽然不是什么重点学校,但老师们的干劲、热情、工作态度和精神都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们也很淡定、不浮躁;学校硬件不奢华也不高大气派,但师生们却享受着教与学的乐趣。我真是喜欢那时的学校气氛和环境。 ' E; ?$ {5 Q3 M7 } d# ~
后来,单位把我抽调回去,从事另外的行政工作,以作为锻炼的继续。于是,我离开了北京七中,算起来正好半年时间。 . h( v) e) H8 o- B0 O$ ~
如今,时间过去快20年了,北京七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段经历,永远留在我人生岁月的旅痕中,印记很深,很深。 % Y$ W+ K m" H9 o1 B7 K. O3 |( j
叶校长、韩老师、傅老师、方立、张信之,以及高90级的同学们,你们都好吗?一个在七中历史中偶然路过的人,在默默想念你们,并为你们祝福!
; H9 V, N6 F6 ]7 Y8 N1 B
+ u& s/ ?. p7 |) W2 z" U【本文转自搜狐作者博客,特此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