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29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伴随着 白山黑水间 的文字,重温那遥远的歌声,相信校友们会触景生情,往事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三叶草学姐的帖子
发表于 2011-4-29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11-4-29 8:15:00的发言:
  ( J, v! |/ x5 e: j5 R2 H! V6 E G; u7 \

老童学长曾提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推荐一视频,有兴趣的学友可看一看。et

' |" O$ E- P3 M3 W

~http://share.renren.com/share/GetShare.do?id=5860826753&owner=223843448&ref=minifeed&sfet=110&fin=0&ff_id=223843448

% f$ z' e [: D" }* Q1 C' S( i, X

我看了这个视频,很有意思.对转基因食品真是说法不一,咱们不是搞这专业的怎么能正确判断?现转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校友看看专家怎么说.

. F3 `) T5 T E$ ?" g

 

' ?) W7 Z$ C* \: s0 m9 ~
" T' O6 k) H0 v/ E% M/ g9 H: {$ D ^! v1 O* Z9 n, z; g, z: L" T- K% `: J; }* D/ o/ C+ M1 }9 x6 j6 _# _+ e: G4 y* a, g0 F0 p' G, }1 L5 C' |+ [6 G0 ?/ w* z+ F& Z7 S7 O S5 H5 r5 K" f& m0 s4 g8 v: V& M+ d* G) |: K( P0 K- n4 S( y( Y! A% p- _5 T e8 }& c. u& P1 H" `6 q8 B' ~, Y9 C+ b
( t V4 _6 B* L- e( o! R8 z

袁隆平委员: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

3 ]& `4 v6 Z. ?

2 k9 r7 L$ p6 f! f, c1 W, {% V5 } - P$ O I7 d" a


; v v' t( f* D3 M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刘洋

0 i8 z9 k2 s$ I5 T! P8 j" s% a

发布时间:2010-03-05


# g) `& e' {- y8 z# [! G* d) g1 A+ ~

 

- c) z- Q. N8 o3 U3 O
& O# D- v/ g9 a: Y+ o- q+ T4 q& v) G& @$ `/ q; ]& O/ e4 z0 f: U% o. O! {6 ~2 s) r6 c ^
+ Z {# G* o, ~# t

针对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种种质疑,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对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在推广时应持慎重态度。

1 q1 _2 g8 r5 I/ D0 \8 g" l

“转基因食品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中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还要对其安全性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袁隆平说,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但也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

; V8 G1 b: [- J1 x

“比如说毒蛋白基因,对于防虫效果非常好,但人们担心对人体的健康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袁隆平表示,这是有道理的,国家对这一问题也很慎重,到现在抗病抗虫转基因品种并没有放开生产市场,仍处于试验阶段。

( ?% {4 A& t b" p1 m3 \6 \

“ 但我们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认为转基因食品都是坏的,有部分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毒性 ,不能一概认为都是有问题的。”袁隆平介绍,水稻和小麦属于碳3植物,玉米、甘蔗属于碳4植物,后者的光合效率要比前者高30%-50%,现在他们已将玉米的碳4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以提高其光合效率 。“对于这样的转基因品种,我认为就不存在食品的安全问题。”

, }% d9 d4 \; k8 A* g3 B; q. c

袁隆平说,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待转基因食品,特别是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品种应持科学慎重的态度,但也不能简单拒之。

8 a4 O* I8 h5 D

他表示,由于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以及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清除途径不确定等因素,因此一旦转基因生物出了问题,根本无法控制,谁也担不了责任。“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

0 g1 \! G7 G: O9 I5 y) }/ l& v

袁隆平坦言,公众对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顾虑,主要是有些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其基因是来自一种细菌中的毒蛋白。由于虫子吃了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现在的实验不能让人来做,都是通过小白鼠。但人是人,白鼠是白鼠,对白鼠没有任何危害,但对人不一定就没害,人与它们的机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些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要慎之又慎,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评价。

6 E% P. F! ]3 g2 ]

“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作实验,我将第一个报名。”袁隆平说,只要两代人不出现问题,就说明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9 i! i* Q$ v0 O1 V' x) J$ F


 

T1 t: ~; o4 @: y8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14:25:3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9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1-4-29 14:03:00的发言:
" [$ \ u' R7 t) h: j8 A; e u

我看了这个视频,很有意思.对转基因食品真是说法不一,咱们不是搞这专业的怎么能正确判断?现转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校友看看专家怎么说.

& \- X3 A5 b w

 

n. H4 A) c2 A- u, Y, ?7 l# d
9 T: ]. ]1 m% D6 R3 }) t- a5 a3 `5 f" p" A& K) S9 A/ `# X- M1 R1 S4 p# H' f* Q h7 {% Y* d. _3 t8 q3 p& h& j: V6 ?4 O3 p& h; N& B5 i, |7 K5 @2 \ J- b/ M3 b1 d/ y+ A) a1 B- n4 ?/ S7 E3 g! D- N9 K# K* h- W! _7 J9 ]3 i l2 N. C5 o& V; ?$ a; E3 E
6 f9 u1 t* Q( J; T) G

袁隆平委员: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

% P* E, R: d. X: b9 e( v6 f


4 h0 Z7 f( @0 B8 h Q) d3 U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刘洋

7 V& M6 {) [3 ^) o: N/ Y3 ?

发布时间:2010-03-05


, E, k0 t- s' ?8 J8 s

 

S( r0 k$ p1 A. ^: C

 
# ` @( c3 V7 N- l0 c3 F% o& I

袁院士说的话是比较严紧的。但事实上,在我国一些转基因产品未进行足够的验证,已经进入市场。有些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在其他国家却被证明对人体有害。对这类问题只采用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

* i; T, ?9 k, _/ z' y) f

 

( z3 l3 f/ D. Y# m

再有,农业部在组织人员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同时,又是农业部在组织人员证明他们所研究出来的产品对人体无害,可以投入市场。可为什么,农业部的审查专家组不能吸收足够的科学院、卫生部和环境保护部的专家参与呢?只由农业部专家做出的证明,如何让能使人信服呢?

7 N" }3 ?; @; [! E( L$ K- \

 

3 H( U) j# h3 e, r) G7 o

实际上,老百姓没有选择地在使用着转基因产品。例如,几乎所有的饭店、餐馆,甚至小吃店,都在天天使用着转基因大豆油。只要你下馆子,就不可避免地在吃转基因的大豆油。一些商品明明使用了转基因产品,但往往把国家要求的“使用转基因”作物的标识印得很小很小,一般不容易找到,或被人们忽略掉。

, M" s0 q( d* p; p

 

7 _' E' O. y$ M- J

转基因产品如果有害,它们已经在发挥作用了;如果无害,那就是阿弥陀佛了。

发表于 2011-4-29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1-4-27 15:36:00的发言:
1 g/ t) d* o! @

 

$ e" K _8 h3 y6 Z

我拍的箭扣长城桃花

! N7 X5 S# Q9 V) Q) G1 _

 

0 Q, T8 E) E0 H; x- z

 

" c9 e& L% p) G2 X5 D' p; P




 

+ d' ~. t. g% b0 p L

 

; ]' b0 f; h, G! `+ m

 

3 O0 r) V6 k9 Y& b% G


 

8 s g$ ^8 x$ M* s- c& X" s3 ^1 s

   箭扣长城山势雄奇险要,满山的桃花何人种?要拍摄这样好的照片,摄影者要受不少辛苦。学妹艺高人胆大!我在“善若水的花开箭扣”帖子中看到了此行的艰苦与乐趣。佩服!

, E1 M; K9 C a&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23:04: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视频我感觉在对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再次凸显国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很大争议和前景难料的情况下,急于引进推广某些转基因食品我不认同决策是慎重的。
发表于 2011-4-30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育老师印象

9 r4 Y W. ~; v/ \! O

 

( s3 L1 G# ^" z+ F( I) i9 V7 [

(一)

7 }! G" c' s0 J2 }

 

1 u9 I/ g8 \* C% J

    小学那六年里,六三班同学觉得笼罩在一种爽气之中。其中一个原因是附小的体育很吸引我们。

% ~; n9 d; p& d1 h

    体育老师王敬憨厚的笑容,满脸的胡茬子,厚厚的嘴唇,黑黝黝的脸膛,脖子上挂着秒表,很能逗同学们玩。一次上体育课时,王老师叫同学们站好,收腹,也不知是哪个男同学就是不会收腹,把王老师气得够呛。

+ O$ C6 \( J& D9 s; ^+ q

 

- X6 N8 V0 O) X! q% _0 U& x( }

    还有一次下雨天,体育课改在教室内上。上课铃响了,王敬老师走进教室,脖子上还挂着几块秒表,手里还拿着几团绳子。大家都很奇怪,不知做什麽游戏用秒表。王老师说今天比赛长跑,教室里怎能长跑,大家更纳闷了。

t5 K2 G3 M+ {9 n5 N6 X6 d# z& @

    听了王老师讲完比赛规则后才明白,原来是缠绳子比赛。每人拿一团绳子,看谁缠的快。王老师卡表,分了几组。赛起来还挺紧张满热闹,记得有一次马丽萍缠得最快,得了第一名。原来,马丽萍经常帮助母亲缠毛线,这回室内"长跑",她是当仁不让啦。

" ]- U: V. g( A, X" J1 F

 

2 ^% u- E" h# x4 G0 R

    上体育课时王老师总喊:侧平举左右看齐,让大家举平胳膊,可由于他的小臂连接肘关节的那部分比平常人高很多,所以他的胳膊总是举不平。好像这也曾经成为同学们说笑的一部分。

' S" ?% ^7 x7 T2 s6 @" H

    范念军的体育能力差,投手榴弹不过关,于是王老师让她单练,拿了一篓(记得是用铁丝编的纸篓)让她投,可惜始终不得要领,一枚一枚砸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害得王老师只好叹息作罢。

9 A# B# `0 W5 b

 

! \- t. J6 b0 G7 w) w$ O, y! d

(二)

5 R, z3 C7 R! ~

 

* l0 b A x4 G: \4 b- ]% R( _

    1964年机院修建游泳池,那年春天,我们班去游泳池参加劳动。一揭去保护泳池的草帘子,一只黄鼠狼窜了出来,跑得飞快,还不忘放出了"臭弹"。

7 K$ m' \. ]+ _4 @$ f

    游泳池修好了,我们到那里去上游泳体育课。那时女生穿的游泳衣大多数是紫或蓝颜色针织的那种,没有什么弹性,谁要是有一件"松紧"的游泳衣,那可真是有点奢侈噢。大家在游泳池里,扒着池边憋气,练习用脚击水。文革中,游泳池成了大家的游戏场,2分钱可以游两小时,好不痛快。

3 r9 X. Q' ^' t9 i3 ?( ]0 d

 

7 {2 @. e; e+ P" J9 ?( _# q4 G& G

(三)

4 j) V6 e2 X) o* e$ P1 s

 

4 V: {) v- J) ?" {" Q. i4 J$ g

    梁昭沪参加了校田径队,曾与上年级65届的杨小颖(第四棒),张曙(起跑快,第一棒),下一年级的赵鄂青(第二棒)组队跑4×50米接力,由华秋岳体育老师带领参加了朝阳区的比赛,还进了决赛。

9 U9 D: x3 b2 q& V9 Q' I; J. E. T$ |8 Q

    每当高年级的同学在跳高和跳远时,华老师就让低年级的校田径队小队员在旁边看,有时他本人也跳。那时同学们经常围挤在沙坑边看,体育比赛总是很吸引人。我们班一男生的哥哥也在附小读书,他曾经是附小的跳高冠军,动作又高又飘,轻轻一跃就拿下一个新的高度。还有上一届的男生韩波,他的剪式跳高,屡创佳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马沃野的姐姐马海涛身高腿长,也是跳高好手。让在沙坑边坐着的我们,看得羡慕不已。

! D4 V5 d: P9 C2 |: r# g( W q

 

% Y1 L( ~3 a) V4 ]$ z* q8 o/ \

    我们的学校总是在学区的体育比赛中得冠军。郑凯梅就拿过学区的跳远冠军,成绩是三米七六。

) C/ y E7 V- X; M; e# X

    上体育课打汽枪,也是在附小体验到的。我们打过两次靶,一次在一楼的体育器械室,一次在三楼的乒乓球室,那是个大屋。

; L3 E$ }, \( K3 `

    华老师带着大家,告诉同学们如何上子弹,用准星,如何瞄准,我们趴在垫子上打。好像是史林娜还是王海英到前面查看打的"环数",不知是谁,子弹打飞了,打在了她的屁股上,挨了一下!她大叫一声,还好子弹力量不大,没什么事。

: b/ b. _5 l- Q1 `; C6 }

 

. S0 i; w; n& t8 P/ k+ B2 Z

(四)  

4 ]) s1 I% `# F8 v, Z8 _7 r, B4 F: P4 n

 

7 W- M9 o* i4 v) P& T+ u

    许多同学还参加了第二届全运会团体操"革命赞歌"和十五年国庆的游行。

6 o0 X; ^) w' z/ [# _/ P$ J

    华秋岳老师负责训练,他英俊威严,往领操台上一站,不怒自威,一言不发,腮帮子一缩,我们就肃静了。

( B+ J! m* l2 {; a) U2 j. e6 q; @6 r

    记得排练时梁昭沪做的动作,姿势很优美,华老师就让做得好的同学示范表演。    那会胡世坚老师是总领队,给我们鼓劲儿。

6 O6 N9 z* j; S+ ^

 

8 ~! V7 ?* L; @2 e

    我们练团体操时,有半年时间的摸爬滾打,刚开始时还做过道具向日葵。

0 E, q8 ?! S/ K: B9 S

    团体操的音乐美得入心,动作活泼。接近运动会,每次排练时,发给每人一个鸡蛋,一个圆面包。在那年头是稀罕物儿,很好吃。完成任务后,发了一双白球鞋,珍贵得什么似的,每次刷完鞋,还要打白粉。有时打多了,穿上一跺脚,直掉白粉。

1 _; A, X" V1 T3 w% X1 }& h

 

4 H# s' U# v2 {# i8 e$ L

    最珍贵的是每人发了一本毛主席语录,那时文革尚未开始,语录只在内部少量发行,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刘方方爸爸单位的一位叔叔竟然向他借去抄录。

) c9 J5 o& C: [4 C7 `/ F6 e! w

    第二届全运会是65年9月11日开幕的,听说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参加开幕式,我们在场外都高兴地跳起来。当我们欢呼着冲入运动场,"毛主席万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三遍口号从来没有这么整齐、这么高昂、这么发自内心。表演也是天衣无缝。

) e7 E' F5 c# ?: o: w; x

 

$ A9 h) | {! Q1 t

    我们学校表演的位置就在主席台的正前方,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我们敬爱的领袖,心里是多么幸福!当时的情景至今想起来都令人心情激动。

; `; R, {7 t) `7 c# }( {. o u

    一年多的团体操训练生活给了我们健康、信心、团结、纪律和友谊。培养了我们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这些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特别是艰难困苦的时刻,都发挥了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每个人终生受益。

5 o! v; w. w6 F' k; V* A7 s

 

$ d1 V- R; k- |) j0 h

    衷心感谢华老师、胡老师等一批手把手带领我们完成团体操表演任务的人们,你们的恩情我们永志不忘。

1 x1 `- l& I$ \

 

) Q/ Z9 ^$ D" V, o

 

1 w9 N3 g3 {' d2 O

(选编自李小泽,严华,郑凯梅,范念军,梁昭沪,陈小渝,刘方方等的电邮)
 
 

( F$ ?2 E N&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9:25: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山黑水间在2011-4-30 9:19:00的发言:
1 O( a1 D8 i- u8 D' J


体育老师印象

6 K; Y5 L0 i" }! u: Y, |& g( Y# u

 

$ [) X: y. Y* R" f2 V: w

(一)

, d8 v; z6 e$ m6 Z; _% x

 

8 ], ^ i7 \2 { A! k! d

   

' b. T# S+ u: X4 H

  白山学弟(学妹?)挥挥洒洒连发十贴讲述附小老师印象,如长篇连载。细节栩栩如生,读着很过瘾。 

8 {0 B1 c/ {$ a `- h& N

  韩愈在“师说”一文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们这批附小的学生,从小遇到了好老师,精心为我们传授知识,在懵懂的少年时代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交给了我们,使我们由“惑者”变为“知者”成为“智者”。老师的辛勤教育功不可没!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 Z% M9 J' t0 S) T1 J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祝老师们健康愉快!

( R/ c2 `0 n* `- f,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17:16: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出门看到一处栽植的三叶草,生长得十分旺盛,焕发出勃勃生机。不由得想起咱们喜欢三叶草的校友三叶草,就照了几幅三叶草,让我们的三叶草看看。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AbzHt1jK.jpg
" W1 b" T- V( d) 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19:53:39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4-30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校多才女,看到玲所写一首小诗,画龙点睛。也来凑凑趣吧。


发表于 2011-4-30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学长真神人也!替我姐谢谢您啦!
发表于 2011-4-30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的回忆在继续,真是又欢迎,又感谢。这些回忆,把对母校的回忆向更广泛、更深入、更动人的方向延续。让人感到难忘的母校、难忘的老师同学更加令人感怀不已,母校的精神就像一股喷涌不息的清泉,不停地永远流淌。

' ]0 c! V, ~3 [& c6 a* j4 o


发表于 2011-4-30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说到廖老师的遭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 Q0 U9 T& q; A7 t- }& W

 

4 _+ c" r! p6 L% x& o

 

) g! u" D' L v! k3 u% \2 d' J, Z

    文革开始时我们还在校学习,但大字报已开始出现了。课虽还在上,但一些老师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大字报上,这就导致这些老师受到学生的粗暴,甚至是暴力的对待,其中就有廖老师。

5 p' \7 G, W! d/ u6 K

         ......

3 L- W1 C; }1 E( o2 a

    60年代,廖老师也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他有理想,有自己的追求,教书育人非常敬业,他是非常称职,非常优秀的老师之一。本应得到学生的尊重,就是有问题,也可以说话呀,为什么动拳头,还上脚?非常不幸,老师受冲击,学生也变态了,传统的尊师之道荡然无存。

2 C. w5 O9 ]9 P. V6 n

 

7 P: e' ]1 b5 z9 ]! Z/ z( e

(这一幕在“文革”是司空见惯的。那个时候学生打老师并不少见,真是不堪回首,让学生造老师的反,批斗老师,毒打老师,抄老师的家,纵容挑动学生对老师极尽侮辱之能事。想想看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哪有这等令人难以想像,难以理解的现象。不要学习,不要上课,不要老师,不讲道理,亵渎道德。试想这样下去要把国家引向何方,要把中华民族的后代引向何方?这场噩梦总算还有结束的一天。每当回想像廖老师那样受害的可敬可爱的人就让人心痛难受。但愿像这样让中国蒙羞,让民族蒙恥的事再也不要发生。)

+ C1 ?& F5 q/ Q3 j0 d' A

 

: C6 U1 I8 V7 t

       事后打人的同学知错了,去廖老师家赔罪。不用说,老师马上就原谅了他们。后来当打人同学再去廖老师家的时候,他竟已离开了这个世界。多可悲,他爱的人侮辱了他,他该多伤心!更可悲的是,当他们悔过了,向他赔罪,忏悔来了,他却不能再爱他们了。

: d5 g# l$ |/ z: Y) Q, ~

 

r2 G1 d9 {/ ]! r* b

能忍常人无法接受的欺侮,能宽容让人伤痛一辈子的恶行,只有老师对学生才能做到。廖老师一位平凡的小学老师却拥有所谓贵人没有的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对这样的老师不热爱,不珍惜真是罪过。)

! J( m" Z0 n; h

 

- `4 R& L9 s& [

      廖老师生前是多么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教师职业呀!虽然他已经离开人世,我们大家会永远怀念廖老师。廖老师那慈祥的长者形象永远记在我们心里。

. R/ e% N/ w; u1 U8 {6 u/ R

 

5 Y0 @- }" _5 Q

                       (选编自严华,郑凯梅,王惠英,马沃野,刘方方,刘小群等的电邮)

' [! ~8 ]9 e. A- e2 B) ?.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20:57:33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4-30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中学生打老师恐怕是从北京市开始的。有个资料转帖如下。既是声讨打老师这种恶行,也是告诫世人这种恶行绝对不能重演。

8 `3 U! ^8 l( T( L8 I- v

 

2 n* k) t: H" f, i; s7 n. ~1 E

       文革开始不久就出现学生打老师,在1966年夏天被学生打死的教职员工,有:北京101中学美术教师陈葆昆,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张辅仁和总务处工作人员张福臻,北京第三女子中学校长沙坪,北京第八中学负责人华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靳正宇和学校负责人姜培良,北京第52中学语文教师郑兆南,北京西城区宽街小学校长郭文玉和教导主任吕贞先,北京吉祥胡同小学副校长邵庆玉,北京第六中学老校工徐霈田,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生物教员喻瑞芬,北京景山中学的工友李锦坡,北京第四女子中学的一名女语文老师(名字中有一“娴”字。),北京宣武区白纸坊中学(现名138中学)负责人张冰洁,北京第二十五中学的语文老师陈沅芷和一位姓名已经被忘却的工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杨俊老师,北京第十五女子中学负责人梁光琪,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吴兴华,上海同济中学老师林修权,厦门第八中学物理教师黄组彬,广州第十七中学总务主任庞乘风,南京第二中学历史教师朱庆颐,南京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敬仪与其丈夫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西安第三十七中学语文教员王冷和王伯恭,西安报恩寺路小学语文老师白素莲。而第一个在北京学校被学生打死是北京师大女附中副校长 卞仲耘。1966年8月5日,她被该校红卫兵学生打死于校中。

k6 Q% N8 {% \

     卞仲耘被打死13天以后.在8月18日大会上,在天安门城楼上最为瞩目的两个红卫兵宋彬彬和彭小蒙,一个来自打死了卞仲耘的北京师大女附中,一个来自北京最早开始用暴力殴打折磨老师和同学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1966年7月26日晚上的北京大学的万人大会的主席台上,在江青等人的面前,彭小蒙用她腰间的铜头皮带打了刚失势的北大工作组组长张承先。。

2 X! J( f; s0 v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20:58: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aojy学长节日快乐!~~~谢谢您让我看见了茂盛的三叶草。谢谢您!~~~您和胡老师和gui_my学姐对白山黑水间文章的解读使我更加对我们的老师肃然起敬。~~~他(她)们把全部的爱给了学生,为我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既使面对暴力,老师也是忍耐。~~~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永不止息地让我们得到恩慈。~~~过节了,恭恭敬敬地向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敬礼!~~~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f  O5 z. X. e0 u; M;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21:29:5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就是“五一”了,祝全体老师和校友节日快乐!: l2 L+ O/ W6 I+ F L1 ?4 b)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21:46: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我们六三班的第一位音乐老师是郭郁英老师,她戴着一副黑眼镜,个子不高,声音很亮。常穿一身带细条的西服,一双黑皮鞋,精神抖擞的来给我们上课。

1 C5 _$ `8 Q, }6 n# D- L

 

- n' H3 v5 t9 }

(白山黑水间说起上音乐课的事。我在母校时当时教唱歌的老师也是一位姓郭的女老师,不过我的记忆中,她与白山黑水间所说的郭老师不是一个人。教我们的这位郭老师是方脸烫发,不戴眼镜,行为举止很有风度,唱起歌来显露出一付好嗓子,从来没见她生过气,不过那时我们班级不论那位老师上课,我们的纪律性是始终一惯的好,从来没有因为不守纪律而受老师批评。我对她印象最深是她表扬我嗓子好,歌也唱得好,将来要学音乐,否则辜负了一付好嗓子。后来我上中学时音乐老师也说过此事,一直到现在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的地步,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主任还动员我参加老年合唱团。但是我对唱歌没有太大的兴趣,看来我这付嗓子是彻底作废了。大家在回忆中都没有提及我所说这位郭老师,我想很可能她调离母校比较早。后面来的学生对她就没印象了。)

; h1 J4 K. G# e0 P

 

; a9 Z1 t* d4 Y! g8 b' b1 }

   梁昭沪回忆道:"我天生一副哑嗓,她让我站起来唱,一听就知此子不可教也。但她并不让我难堪,让我坐下,继续提名其他同学。她出的乐理知识考题还给了我高分,让我对音乐有了兴趣。很喜欢上她的课,后来还参加口琴训练班,加入了校合唱团的伴奏队。"

1 _/ E! t+ F' @% B

 

, k" h' T; D6 G1 F: d

(由于郭老师对于音乐天分不足的学生不嫌弃,教育得法,使得梁昭沪校友提高了学音乐的兴趣与积极性。我得好好向梁昭沪校友学习,但是要我拿出实际行动来,只能等下辈子啦,哈哈!)

J6 Z( r9 R' i; z! G, @/ e

 

q, e- V2 Q3 }. [- w


   我们班里有几个从小就戴眼镜的同学,但只有蒋爱丽从来离不开眼镜。出于好奇,这天课间时郑凯梅从蒋爱丽那里借来她的眼镜,很巧下一堂课正好是音乐课。平时上音乐课,郑凯梅从来很投入,跟着郭老师认认真真地唱。可这天,她拿着蒋爱丽眼镜把玩,一会儿戴上,晕晕乎乎地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又摘下,但又忍不住再戴上;往鼻尖下面戴戴,隔着镜框的上面看着郭老师,看见了郭老师严厉的目光。这眼镜实在太好玩,她想象着自己一付学究的样子,大概有些滑稽吧?她没有把郭老师的目光放在心上。这一堂课,她就这么混着,玩着蒋爱丽的眼镜。 
   

% t- j. V! k) N% u4 V

        一堂课就要结束了,郭老师实在不能视之无睹了:"把你的眼镜摘下来!" 一声怒吼,郑凯梅吓得一颤,老老实实地摘下了眼镜。下课后,她把眼镜还给了蒋爱丽,从此一生与眼镜无缘,一直到不得不戴上老花镜时,她还经常想起那一堂音乐课。一生没有淘过气,只有那一次惹得老师发火。

4 e/ A6 _0 O( y2 f. v

我们在母校上学时,我的记忆中学生戴眼镜的很少,在我们这个年级没有一个戴眼镜的。当时母校对学生的健康比较重视,定期给学生检查身体。进行爱护眼睛的教育。当时没听说过有近视的问题,主要是防范防治砂眼。另外课业负担也不重,体育活动开展得也好。不像现在小学高年级戴眼镜就不少,到中学一个班级戴眼镜的竟会达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郑凯梅校友的故事是个小插曲,她是个好学生,只是对眼镜感到新奇一些罢了,老师也不过分,只是对学生从严要求就是了。我就对师生来点幽默吧?)

3 H5 ^4 @6 J8 k

 

: i+ ]; Z& _. p# p0 u; H% U5 P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2 T; Y+ j! V- k, ^, c. f. L

——你这孩子还不快快把眼镜摘下来。

2 J0 z# o' R2 A* q

——哎呀,老师,我只是想体会体戴眼镜是啥滋味。

" }# i$ c% d9 y A& ?8 J"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0:07: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30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回忆了当年母校音乐老师辛勤耕耘,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老师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劳动的成果,到今天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下面几位母校学子在师生的聚会中展现身手,就是对母校音乐老师奏出一曲动人的赞歌。

8 \' i- v0 _# @9 h

 

' ?# V1 @- E7 J2 f, ~1 y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I- \# g3 b; [5 K( O( { C

[upload=gif.gif]UploadFile/2011-4/201143023524226632.gif[/upload]

$ d* E" M& Y, h. a4 S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N7 a5 v+ {1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0:04:15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5-1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7 L; \, j% f9 w

生活辅导老师印象fficeffice" />

/ p U5 k4 X% Q9 H5 d0 k- U" m/ X

 

3 S( v, v& ^7 G+ y

(一)

3 c0 |& s2 y5 B2 a( f


      六三班是住校班,由于刚离开父母,从熟悉的家庭转到一个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在生活上尚不能完全自理,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附小设有专门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辅导老师,因此每人得到过这些老师(官方称呼,更多的时候同学们称为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辅导。
    早晨起床铃响了,阿姨招呼同学们起床,洗脸,叠被子。待我们上课离去,她们开始打扫卫生,有宿舍,走廊,洗脸间和厕所。还要检查学生的被褥,要是哪个同学不小心晚上把被褥弄湿了;阿姨还要拿到室外去晾晒被褥。她们常帮助学生拆洗被子,床单。
    

% M8 s+ S& o1 U( d# a3 z6 D

    夏天中午有午睡时间,吃了午饭回到宿舍,阿姨就招呼同学抓紧时间休息。
    晚上下了晚自习,宿舍楼热闹异常,什么动静都有,阿姨们也到各宿舍巡视查看,直到关灯。
    那时住校生的用具,从大的被褥到小的洗脸用具都从家里带来的。牙膏就有各式各样,如小白兔牙膏。女生们彼此品尝对方的牙膏,这个什么味那个什么味。小学生个个精力旺盛,在宿舍里总能想出很多点子来做,且睡不着。
    

0 y. e' l2 {4 E' I8 i

    玻璃丝是女孩子喜爱的东西,各种颜色,还可以扎小辫用。女生会用嘴叼着一头编东西,编出小动物。
    冬天天冷,要用蛤蜊油、甘油擦手以防冻裂。女生还用百雀羚、友谊雪花膏擦脸。甚至还找来花瓣捣烂了染红指甲。周新惠很会弄这个,那时管染甲叫"臭美",这些就是60年代女学生的美容美甲。

3 z& _9 P, y& n( r5 z5 P- `

 

I: T' X, F) K0 l, [

(二)

/ Z3 g1 s" C; Z G3 f


    小学三年级时,生活辅导老师周静林阿姨教女生宿舍同学们自制冰块。那是冬天,快放寒假的时候,周阿姨从家里拿来装满冻冰的一个铝锅,给我们宿舍女同学每人敲一小块冰块解馋。放在嘴里甜甜的,凉嗖嗖的,真的特别地爽!吃完后她又教我们用喝水的杯子装上开水,放一点点糖精,晚上放在窗外。说:"明天你们就能吃自己动手做出的冰棒了!"于是宿舍里的女生纷纷按阿姨说的方法去做,将瓷杯子放到了窗外。
    第二天一早起来,大家就都急不可耐地扒到窗台上去瞧冰块成功没有,结果有的冻了,有的一半结冰一半仍是水,有的同学杯子里的冰冻得太结实,怎么倒也倒不出冰块来,但不论怎样我们都很兴奋。
    

8 L3 |7 N$ q' V

    王惠英得到过生活老师的特别关爱。午睡时间,别的学生早都入睡,可在她确像是在煎熬。一开始老师还要求她闭上眼睛(慢慢会睡着),后来只要求别出声,不影响同学睡觉就成。王惠英睁着眼睛躺在床上遐想,甚至可以玩儿点儿小把戏:一个十大建筑的小本本或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外加一段铁丝等,都能让自己愉悦地度过中午的时光。
    更有甚者,在下雨天,周阿姨在洗漱室为这个小女孩逮了一只小麻雀。装在小盒子里,轻轻放在她的床边的小抽屉里,示意别出声,悄悄地看着它。

6 u$ b% }/ T$ D/ j7 e

    此情此景让王惠英觉阿姨比妈妈还亲,甚至想到:长大了要当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或阿姨。

0 l# |" o0 r% R4 I9 s) ~% ^

 

; p! J3 D. \7 U6 P6 A" H0 {2 w8 D#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8:48: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跳呀跳呀跳呀,跳啊跳啊跳啊......" 这是我们童年的基调。老师们给我们定下的主旋律,伴随了我们一生,奠定了我们一生向上乐观的基调。

$ z) h2 m/ d; A$ C9 q/ N, h# [2 u# n

 

. _* P; d% F4 u

这首歌我就是在母校学唱的,由我们当时那位郭老师教的。现在少儿歌曲的创作,不敢恭维,一些脍炙人口,常唱不衰的少儿歌曲多是在我们少年时代所创作的,这些歌伴随我们度过幸福的童年,唱着这首歌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令人回味倍感欢乐幸福的年代。让我们再听听唱唱这首歌吧。)

; X V8 a2 U7 V

 

9 S8 n G$ t% I* F

- R* B! g6 k% c2 K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10:26: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比赛之前,老师已带着大家练习了许多遍歌曲,可以说是滚瓜烂熟。可是心里紧张,同学们越唱越快。也传染了伴奏同学,他(她)们的口琴在嘴里飞速滑动,老师的指挥棒怎么压也压不住这惯性的速度,急得他满头大汗,我们团就以超快的速度唱完了两首歌。虽然没有错词错曲,但毕竟节拍太快了,不能算最佳。我们没拿到第一;下来后同学们都闷闷不乐。
   歌里有好几段词,领唱的桑小英紧张,把词唱串了,结果得奖等级降低了。她下台后很伤心,掉下了眼泪。
   如果不在乎名次,输赢,而重在参与,人就会轻松许多,事情反而会做好。 
 

6 t! C+ O( e1 P- k: k& {

(小学生登台表演比赛这类事不要太当真,图的就是个快乐。我对此类文化娱乐不是太感兴趣 ,所以对母校文艺表演的情况记得不多,对新年联欢、六一节的活动脑子里留下的记忆很浅。不过这对我后来当好小学老师还是有影响的,每逢节日组织学生举行文娱表演,我就犯愁找音乐老师和大队辅导员软緾硬磨请他们帮忙编排节目。)
   

* |: Y9 n" W. V- T j( s0 w2 b4 l

   我们班还参加过学校的红五月歌咏比赛,有一首歌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首歌是我们在附小学唱的。尽管歌词的内容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不过她的旋律很优美,让人不禁朗朗上口。在50年后多如牛毛的歌曲中,仍能占有一席之地,算是经典之作。
 

6 U2 ~, B9 u3 z

(确实如此,这两首歌至今还是唱响少儿歌坛的经典之作,真得祈求作曲家们给孩子们多作些好歌吧。)

7 X H4 V7 G. E2 v" o* ?

 
  

   # s" [1 a5 y$ G7 L* j6 Y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15:00: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小学那六年里,六三班同学觉得笼罩在一种爽气之中。其中一个原因是附小的体育很吸引我们。
3 }0 q) V+ h; q; p2 ]: T) P

     体育老师王敬憨厚的笑容,满脸的胡茬子,厚厚的嘴唇,黑黝黝的脸膛,脖子上挂着秒表,很能逗同学们玩。

/ j" g6 c' L9 U2 U+ |- q

(体育课向来都受学生的欢迎,教我们体育的老师,嘴角好像还留有小胡子,很帅气,不过那时虽然我们喜欢上他的课,但是他上课总是很严肃,所以在他面前不敢随意开玩笑。记得一次在操场上课前,几位女老师祝福他新婚快乐。听说老师刚结婚,几个同学议论向老师要喜糖,但是推来搡去谁也不敢去向老师要。)

+ C$ ^# G$ ^5 Z

 

D' m1 y* X6 o/ o: ]

       听了王老师讲完比赛规则后才明白,原来是缠绳子比赛。每人拿一团绳子,看谁缠的快。王老师卡表,分了几组。赛起来还挺紧张满热闹,记得有一次马丽萍缠得最快,得了第一名。原来,马丽萍经常帮助母亲缠毛线,这回室内"长跑",她是当仁不让啦。

; K7 L. z1 o$ k4 q' I

 

/ {& ^ u% u( V+ X. [) B2 i9 V

      范念军的体育能力差,投手榴弹不过关,于是王老师让她单练,拿了一篓(记得是用铁丝编的纸篓)让她投,可惜始终不得要领,一枚一枚砸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害得王老师只好叹息作罢。

6 W. d4 z' T( l

 

8 y7 Y/ z# j8 S+ U% B8 l6 \ r: x

( 真佩服白山黑水间的记忆力,这些小小的有趣的体育课的小故事都记得,我想故事中的校友看到这些会沉浸在童年快乐的回忆中,勾起大家对往事一幕一幕的亲切回忆。我配幅插图活跃一下版面的气氛吧。)

8 \2 v9 G( r4 e! a: S3 k

 

" I/ K. x" _- y5 k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f5 I: P. w9 r* s7 H


__念军哪,给你一篓手榴弹,苦炼投弹功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 h& ?! o% Y* c2 G: b

__我的天,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 u$ }2 a* R: z4 k1 l5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20:06:4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回忆附小的文章写得好,laojy 学长的配画锦上添花妙!

$ e' v( w6 t7 H, R3 ]

我在祖国的东南沿海玉环岛,今天才能上网。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祝愿各位老师、校友们节日愉快!

发表于 2011-5-1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已经来到祝母校全体老师校友节日愉快幸福。

1 U) J, C9 ~1 V# I+ l: ^


发表于 2011-5-1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录一份关于世界各国如何度过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图文。

% i& N9 u* n2 x3 |9 L$ @

 

3 s4 D ]* Y' H! s1 ~# i

美国——劳动节起源于美国。19世纪8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他们用各种手段,迫使工人每天从事长达12到16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劳动。美国广大工人逐渐认识到,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必须起来进行斗争。

. N. J* V! y9 u+ K

   从1884年开始,美国先进的工人组织通过决议,要为实现“每天工作8小时”而战斗,并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娱乐!劳动者创造全部财富!”等口号。

+ b9 U- m! v) Z) Y6 c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一天,以芝加哥为中心,美国全国约35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场斗争震撼了整个美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做出了让步,美国工人的这一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 @7 `6 s0 m, b1 p7 D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世界各国的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许多国家还放假一天。

' L4 q) y h' m+ S

但是,特殊的是,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所以美国人的劳动节不在5月,而在9月。

, E, s- P& t8 H1 n; r

   每逢9月的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们在游行之后还要举办野餐会,热闹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还会放焰火。

- q; J( s/ X/ ~4 [6 x

 

: S7 f; v$ s+ o) W" U

 

1 R. B `* W$ q# P8 O, l+ ]& G

俄罗斯——自国际上设立劳动节以来,俄罗斯一直比较重视这个特别的节日。“五一”这天,俄罗斯全国放假,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及群众性游行。

# _1 v4 D- R+ f7 w( H" B

   过去,上述活动主要是由政府组织,游行队伍中包括各企业、机关的代表。现在,除政府统筹的庆祝活动外,各种不同政见的非政府组织、劳工团体,都会在这一天自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既可以借这个机会充分阐述各自的政见,又能扩大本组织的影响。

) O; i7 M t) }$ m% ~

   一般来说,“五一”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 Q5 Q* q% F& m! E5 O5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8 E5 t* o, W- f1 o

 

( [5 }$ W {* ^8 x0 d" k# x! H

 

' s! P( f: z% b3 B" P8 l. w

日本——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国家,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4日国民假日、5日儿童节,这些假日连起来,一般曰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

$ [( |# L0 f; x! p9 b$ s+ x7 M

    对工薪阶层来说,这个长假的意义真是不同寻常。因此,在曰本,劳动节专门的庆祝活动日渐被“五一黄金周”所取代。而且从4月29日开始,曰本就已经进入了“黄金周”。

( t0 Y& L# J5 T/ o% n

    日本全国的许多饭店、温泉等娱乐设施,纷纷在“五一”前打出各种广告招揽游客,普通旅馆的房间价格也比平时提高一倍以上。

3 g# j5 x9 [2 \- I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o& F' ^# j; ~6 W* n4 b0 X

 

0 S5 ]. n! S( ^% r8 s

加拿大——同为北美国家,加拿大与美国一样也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庆祝劳动节。在渥太华、多伦多等城市,每年劳动节时都会举行游行和集会,以此表彰工会组织下的工人对加拿大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6 v- s, g/ j, z L( H: U/ S* S

    另外,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在大多数加拿大人的概念中,这个9月的劳动节标志着夏天的结束。一般情况下,家长们会利用劳动节的假期给孩子买新学期的学习用品,商家也往往借机促销文具。

! _. G& ?! p! m- v3 \

 

/ @9 ^& j. |" T0 }

泰国——于1932年首次颁布劳工条例,随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家的劳动节,以此嘉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一天,泰国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

) @- X. g' l. _: W5 P

 

. m* z9 Y8 Z* O0 s3 V! P- ]

(待续)

/ `& {/ M4 B* m4 E$ N)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23:58:13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5-2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 t" j4 Y: b3 c* ~9 Q, v% Q

秘鲁——  和泰国的情况比较类似,南美国家秘鲁也规定5月1日为国家的劳动节,而且全国放假一天。

- B! `5 t# j: Z7 i

 

5 j8 e+ s; g: |! g

英国、法国——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将“五一”确定为劳动节,不少国家都放假一天,还有的国家则根据情况将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3 l4 ?( ]# v7 t/ u# f+ K7 h% j( b

意大利——不过,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太一样的是,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 _; H0 \' d( `, ^* r

 

4 V% Y J* Q# u: D* P( Q; q+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w5 d5 ]3 i* v" 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 0:07: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 0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 ~# }" i% x+ _3 D. ] r8 k
laojy
:请问你做动画软件是什么?看了你做的动画,我也想做。
发表于 2011-5-2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我们的学校总是在学区的体育比赛中得冠军。郑凯梅就拿过学区的跳远冠军,成绩是三米七六。1 C" `! h; h: W i! _, c1 n; {

 

! Y* Z' b: X3 l0 `, T, S5 t

建校时,我校体育动设施就很健全,当时在朝阳区的小学里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我在北京甘水桥小学上三年级时,母校操场上的体育器械甘水桥小学一样也没有。说来有点缺憾是当年还没有参加全区性的运动会。母校那时在校内好像也没搞过全校运动会。所以我们也没机会展示我们体育技能。那时课余大家主要是在操场的体育器械上玩,再就是踢足球,我们班的男生几乎每天都要踢足球。)

, ]" U4 Z6 A6 ]2 j3 g

 

5 o+ q g3 @8 T3 J: ^

   白山黑水间 :上体育课打汽枪,也是在附小体验到的。我们打过两次靶,一次在一楼的体育器械室,一次在三楼的乒乓球室,那是个大屋。

; P5 M9 A8 N. y7 B8 N

      华老师带着大家,告诉同学们如何上子弹,用准星,如何瞄准,我们趴在垫子上打。好像是史林娜还是王海英到前面查看打的"环数",不知是谁,子弹打飞了,打在了她的屁股上,挨了一下!她大叫一声,还好子弹力量不大,没什么事。

) z7 }3 c C4 @( Y3 L

 

* z6 G, D, j- G; @6 J% e+ j

(打枪、打乒乓球这些活动,我们在校时都没有开展,更谈不上有乒乓球室。看来母校的体育活动内容是在不断增加。不过练习打枪一定要注意安全,没伤着人那可是万幸。)

# z& Z3 j+ a2 A+ f

 下面这些老照片可能会加深对白山黑水间回忆的印象

; N, b( O; A( s8 D4 j) C

 

8 ?; q8 C* G6 X. M

L8JrVoLO.jpg
1jaxuU2l.jpg
JV2P15j8.jpg

, w6 Z# y4 ?2 V. z-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 9:19:13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5-2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1 q5 o* Y: o1 ?

白山黑水: 华秋岳老师负责训练,他英俊威严,往领操台上一站,不怒自威,一言不发,腮帮子一缩,我们就肃静了。

: S$ i% L1 U1 s- Z$ ~' u5 L

    记得排练时梁昭沪做的动作,姿势很优美,华老师就让做得好的同学示范表演。    那会胡世坚老师是总领队,给我们鼓劲儿。

+ w! J4 t* Y7 s6 }$ C: J" r" w

 

\6 g2 W9 p( d2 [

     一年多的团体操训练生活给了我们健康、信心、团结、纪律和友谊。培养了我们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这些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特别是艰难困苦的时刻,都发挥了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每个人终生受益。

4 X+ t8 h5 N- f! ] Z5 b

 

, P8 s* W; z: E% F# }! i

    衷心感谢华老师、胡老师等一批手把手带领我们完成团体操表演任务的人们,你们的恩情我们永志不忘。

9 |6 S) T% t' p; ]) o+ r6 b3 m

 

! ?2 O/ m& @4 J. j9 b

参加全运会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华老师、胡老师作了大量的组织训练工作,奉献与敬业精神得到学生们的称道。参与全运会团体操的表演也成为大家回忆童年的一个难忘的值得骄傲的亮点。我是在1955年有幸成为全校2名参加国庆盛典的少先队员之一,另一名正是我的好朋友亓桂林。当年是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部换装,从元帅到列兵显得格外精神。见到彭德怀元帅驱车从我们前面经过,游行结束时少先队涌向天安门前,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们都见到了,还见到当时来中国访问的苏联英雄卓娅与舒拉的母亲。每当回忆到此,总有一丝甜蜜与骄傲。)

0 V( s- Y' S. y3 o

 

; S% @3 A! r3 i5 J2 b( v

下面有关的老照片不知能否再次勾起有关师生的回忆

- Q, F& E2 N! n2 d# z3 l

 





发表于 2011-5-2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间:六三班是住校班,由于刚离开父母,从熟悉的家庭转到一个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在生活上尚不能完全自理,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附小设有专门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辅导老师,因此每人得到过这些老师(官方称呼,更多的时候同学们称为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辅导。
    
早晨起床铃响了,阿姨招呼同学们起床,洗脸,叠被子。待我们上课离去,她们开始打扫卫生,有宿舍,走廊,洗脸间和厕所。还要检查学生的被褥,要是哪个同学不小心晚上把被褥弄湿了;阿姨还要拿到室外去晾晒被褥。她们常帮助学生拆洗被子,床单。

  夏天中午有午睡时间,吃了午饭回到宿舍,阿姨就招呼同学抓紧时间休息。
    

1 P( z% h" {' e% V, |

晚上下了晚自习,宿舍楼热闹异常,什么动静都有,阿姨们也到各宿舍巡视查看,直到关灯。

) D! C; G3 K2 o' ]

 

4 _+ \8 D5 C p; Z# @1 o

此情此景让王惠英觉阿姨比妈妈还亲,甚至想到:长大了要当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或阿姨。

- m! w1 k. ]( ?, {! J% ~' g



i, D6 _8 W& @

 小学三年级时,生活辅导老师周静林阿姨教女生宿舍同学们自制冰块。

8 E% p" h- F* a; f7 V* ]7 |

 

4 b! x9 _* A, M0 K7 y

从白山黑水间的回忆中看到,阿姨当年就像我们父母一样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们,在心灵上、在生活上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永记他们的恩德。我当年在母校上学时是在学校食堂吃饭,回家住宿的走读生。对阿姨们接触不多,不是特别熟悉。记得当初与我们班住宿生接触多的是一位小个短发方脸的阿姨,说话好像带点南方口音,声音响亮。同学们对她很有好感,都很喜欢接近她,与她说话。我几次到住宿生宿舍都见到她在那里边整理物品,边与同学说笑。可以感觉到她对同学照顾得很好,与同学相处融洽。)

! v% n- p) ]6 z

 

# Y3 u! a& Z" q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O4 |" f( f% ~. w1 V& }

 

0 o2 h Q& n( z" v, q% _

这两幅老照片中可能有老师也有阿姨,因为中间就有与我们接触最多的那位小阿姨。第一幅照片中最高处三人中间穿浅色衣服的就是她。第二幅照片中右起第四位仍是穿浅色衣服的就是这位阿姨。遗憾的是我不知道她的名与姓。幸亏有照片让我们记住她的模样。

3 U* H! [5 o a; ];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 17:55:18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0 18:11 , Processed in 1.22747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