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兰台秘笈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28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忘了!可是刘三姐对歌那时也没有麦克呀?[em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0]
发表于 2011-4-28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我团:

6 R! n2 ~; T" p4 X

戴振铎

8 L7 Y5 C% U# y$ I) S: u' d

2011-04-25 16:08

. R$ {: [: m9 }* g
 
5 ~2 f. B$ `2 C6 Q* j
7 b- s* {( B4 @$ h6 K; w; o3 ~

王培老弟,感谢你对16连的支持。两天来的接触中,你的真诚、周到、执着,给16连弟兄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尤其那专业的乐感、可以丢掉麦克风的嘹亮歌喉、简短风趣的发言、……。相信我们还会重逢!

发表于 2011-4-25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两天就顾忙这个了——

/ e# F+ B6 q* j4 {' K" p

 

0 F: L, N- W+ ]# S d

地球人不老少都知道。

发表于 2011-4-25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力:席勇告我席敏无恙,并要告她抽空上网报平安。
6 _; m' Y. T7 i6 w! n# P2 Q!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6 8:29: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5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看到小蝶家的肉肉挺英俊的,好生喜欢。发一张我家兔兔的乖乖照吧。

TtCRfmou.jpg
# Q* a K. O9 E Y7 R- s% {2 Q6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18:05: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5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两天就顾忙这个了——

8 _! u9 x! v8 j9 [

r0kBEY0t.jpg 校医院原址。我在这里献过血、补过牙。
OVXLE0Rz.jpg 大礼堂。认识这里的人挺多。
Q4htZbdS.jpg 新落成的新清华学堂。许多老校友在此拍照。

+ |, p5 _/ |( ~+ Z" G) B

以后再发我与同学的合影(不在我这里)。

9 F+ D* y5 @( a1 A B( m& L

顺便补充一句:6。2班的鲜明同学也是这里的校友。

& _9 j# i a"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17:53: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5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j. V/ x d, K* a7 x4 u, V, ?

《走呼市》

' R/ \+ b% n+ M% Y

 

( {, N) K+ k2 k5 C

【北上】

! I9 ?# }% p) ]5 U# K, R3 ^* f

周四九点坐晚车北上呼市。头一次去。

: L8 K5 |6 y5 e- ~; { ^. w

内蒙在北京边上,当年下乡到内蒙兵团的号称“北京军区”。问清列车员早七点到,十个小时,是目前车速最快的一列,夕发朝至,不耽误干活。

) F0 j. B/ P% F8 ?

包厢上下两铺。对面并列沙发和卫生间。开行后,我倚在铺上调好电视选择了个美国片《乡巴佬进城》两小时笑料不断。期间眼前头上一个纸包晃动,昏暗中我摘下耳麦注意观察,是上铺的在打招呼“吃不吃瓜子”“不吃、不吃”接茬娱乐。车厢晃动、老线、老车、老慢那种。片子放完,重归现实,伴着车体四处的碰触、摩擦、伴着上铺噼啪作响的瓜子破裂声睡去了。

2 i/ L9 x) G0 O, C- G3 ?; r1 K

再睁眼时天已大亮、上面那位立在地面床头已换上一身戎装“警察?”“不。警官大学,学生”“学什么?”“行政管理”“学擒拿格斗吗?”“会点”拖着箱子先我一站下车了。

3 y8 Y( Q- |: l% N; J( o1 R( {

“集宁南”晚点一小时二十分钟。窗外,地面为丘陵、黄土地、黄土山、冰河在融化。农地去秋就已耕耘,星罗棋布的粪堆一直铺到远处的半山。路旁的院落依然简陋,正房砖瓦结构,偏房还是矮矮的土房,被破败的土墙环绕、遍地垃圾。

4 g0 V: P" C) b X4 ^# }( q

过了山、出了洞,这边的植被见好,从阳光下的树影判断,车在一路西行。一旁国道排成长列的的大货车,多数都漆成火红色,西行的多是空载,东行的重载,这些年内蒙的GDP增长率持续保持第一,靠的就是矿产品。南面再远处是建设中的高铁。

* {. B! n+ }% T7 o

下午开始干活,上午休闲,只有这半天的空闲,就近看博物馆再看城外十几公里的“昭君墓”客随主便。

7 j. b& P2 Y, T% {

说到呼和浩特早有古诗云:“敕勒川阴山下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敕勒川就是今日的呼市所在地。可面目全非,如同其他内地的城市,千城一面、眉眼相似,唯一的区别你往屋顶看,巨大的蘑菇造型长在最高处,与京城有一段楼顶竖起小亭子,有一比。当地人说,那不是蘑菇也不是成吉思汗的头盔是蒙古包的造型。这点就不如北京了,小亭子没准还能纳凉,那个包包可是“死个堂”的。

5 V! x, U$ g: F4 T

别说还真看到一小段残城墙、又矮又细,地陪说,那周边曾是要犯的关押地,警卫森严,沾了光、留存下来。

! O) d8 X# `8 p5 A% E

到了博物馆,这里叫博物院,故宫不是也叫“院”吗。我远远的看到像是个大大的礼帽造型,其实还是蒙古包的造型,无比的硕大,一面斜坡,我看作帽檐的那个,大过一个足球场,绿草茵茵,近看塑料的。此院是自治区60年大庆献礼项目、日光下,煌煌大观。

/ j$ \; u, D9 M. q% m

武警战士、幼儿园小朋友都在门口列队等候。此院免费参观。馆内四层滚梯相连,共十几个展厅。除了服饰、地下文物、玉器和马鞍馆,其他都走到了,走马观花,我觉得周边的小朋友们的步伐比我还快。

$ N, R& j8 l% {( L% j

走在航天馆门前,我迟疑的问地陪,没听说内蒙有发射场?地陪说就是“酒泉。”“酒泉在甘肃。”我明明白白的。“不错,但基地、发射场都在内蒙,当年是为了保密,声东击西,发射基地距酒泉200多公里“神州1号到5号都是这发的,前几年对外公布叫做东风航天城。”真是“内蒙”不知能否“外蒙”糊弄洋鬼子能否得逞,我是此刻才知晓“酒泉发射场”在内蒙。

. \6 ]( S& u9 L3 B$ H

真不错,值得再来一次。

5 }( i8 s# n4 d/ _+ p

出来展馆,临近午饭时间。临时动议不往城外跑,误了饭点不好。地陪附和“其实也没大好看的,就是衣冠冢,埋了2000年前的一只鞋”我说顺路看看城区的老房子。地陪边走边想,“基本上拆光了”“去大召”(见图)

4 X% e' `0 A/ _

大召就是大庙,喇嘛庙。到了门口,金碧辉煌一片,问明是近期翻建的。我说那就不进了,那点远古的信息不见了,不看也罢。

7 c$ X$ k, ?% a$ O

一眼看到不远处的老街,信步走去,牌楼后、青砖漫墙、灰瓦扣顶,经过修葺的临街小房败像难掩、透出古意,一条买卖老街、如北京的琉璃厂街,规模小、货品差,蜿蜒没见到头,就被下学的孩子们堵在街面,立时一片嘈杂,“撤了吧”。

: ^7 m) y, J" U

 

5 U0 n4 Q Z, f+ a, r/ w: i5 u

【一方水土 一方人】

+ i! {2 M0 S$ ?( ~8 k) [

市区的天际线上是绵延的大山。横亘内蒙辖区东西的阴山山脉在这一段称为大青山,60年代有歌唱这座山的流行歌曲。呼市在山脚下,山的体量要比北京西山要大得多,没到山跟前就现磅礴和伟岸,但色调暗淡,我问夏天是不是满坡的绿色,大青山吗!地陪说,不是这样,面向市区的大青山南坡长年干干巴巴德行,绿色少见,山的北坡有些地段植被很好。我默想可能是阴面蒸发少,涵养了水源。我说起邻省甘肃比这里的降水量还要少,人家兰州的皋兰山治理得郁郁葱葱。地陪去过那里说起,黄河穿兰州城过,泵水上山,我们呼市离黄河远些。我问那你们喝哪里的水? “黄河水”

; P3 `4 L7 }4 ^

呼市200万人,路况也堵,早中晚上下班为高峰区,午休三个小时,这里比大城市员工每个工作日多出一个往返。城市建设毫无特色,满城都在扩路、盖楼,稍好的街区房价到了七八千元/平米。聊天时与一位蒙族客户说起收入,他说大学毕业工作六年,月入才三千多,供房很吃力。他家里兄弟几个还在牧区放羊,春天的羔羊育肥半年出手,一百多斤、五百多元,羊群千只左右,年入五六十万不是难事。农人进城、好坏自知。

: A5 S# O T! e4 s/ ]9 c# @4 \

蒙汉关系持续和睦,蒙族享有优惠,如人口政策等。这位蒙族小伙告我:孩子随便生,但城里人也就两个,蒙族没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这些年蒙族家庭增长快,沾点边的都往少数民族这边靠,甚至作假。

, }: x" c) r* d- d, a7 o

他还说起蒙族的学生都在学汉语,尤其是大学生,同时还要学习一门外语。汉族不必学蒙语。外蒙的蒙语已不纯粹,分出去后,语言也改造了。说到此我想起,分出去的那一半,中国人的痛,国民党开的头、共产党收的尾,罪魁祸首是苏联人。

# q3 r+ Q2 q/ h5 Q

我问过同事,公司蒙族员工占比约两成,都受过高等教育、素质不错,说起特点那就是直率,没有汉族弟兄那么多的前思后虑、弯弯绕。再有豪爽,常见有酒后胡言的。也对,清醒时直率、不清醒时豪爽,息息相关。

' `8 M; ^5 g5 I

我在呼市吃了六顿饭、五顿吃在食堂、围桌而坐。早餐奶茶、牛奶、豆浆、面条,这是稀的,另有干的摆满桌,吃食堂不省钱、吃一半、剩一半。中午上了烤羊、一尺多长、炙烤了五个小时,主人盛情让我操刀在那酥脆的羊背上点到为止、划了个十字。厨师现场切盘上桌,果然酥软香脆、入嘴即化,没劳我这几颗糟牙费事,我连吞几块。主人得意说满市里都难找这么好的大厨,本食堂的烤羊、烤羊背有口皆碑。

5 X& ?0 l: B: f! ^4 U

当地公司负责人老王一连陪了我六顿饭,我连连过意不去:太过了,陪一顿即可,顶多两顿,一来一往。正是周末,占用休息时间,一切都是资源的占用。对方一说再说,这是地方特色。我说这个特色越早改越好,简单有效,礼数到了、彼此大家都轻松。内蒙劝酒的旧俗已经改了,这次来就点到为止。

6 [# @5 A1 ?) W- j! T( @; I

老王老熟人、小我三岁,老北京,姥姥家的老院子在灵境胡同口,老组织部新楼的楼座挤占了他家的院子、祖上“吃瓦片”文革不让剥削,房子交了,一笔烂帐,不了了之。现几个舅舅家还在西单东、西斜街里的院子中住。

1 j- U- y; A% Z& P

老王60年随父辈支边来此地、上学、当兵、81年就来公司,从基层干起到公司的二把手,业务纯熟、市场感觉极好。现市场空前惨烈、群雄逐鹿,真个殚精竭虑,市场、利润在系统内名列前茅,今年一季度市场份额同比略有回升、至今仍控有半壁江山。老王把未来之路展现给我:退休后到锡盟包500亩地种菜、养鸡、放羊,好风好水,入冬前放倒羊群回城猫冬……。愿他的好梦成真。

& Y* [5 Y3 ^% J; u

 

4 s; j' U& h J l& q

【南归】

0 M1 [6 @# w6 V1 P. D) C% l

京呼两地开的都是夕发朝至的对头车(K89  K90)。天放亮时一觉醒来过了宣化到了沙城地面。

: c6 h) i6 i2 g

列车贴着山体前行,手要是能够伸出车窗,都能摸到石壁。穿山入洞,连续的隧道、车厢内明暗交替。属35号隧道最长、黑暗中熬了好长时间才迎来光明,左面是一片清凉的水面,没待细细打量重又没入暗色。再出来时那道清流闪到了路基的右侧,从此或寛或窄、忽远忽近,它就没再左过。

! G: K/ n7 P9 d5 B) P) y

不远的石壁斑斑驳驳,近了才看清是长在石缝内一丛丛浅色的小花,晨风中颤颤巍巍,自然之手擎着无数的花束呈欢迎状。

3 _+ n- Y1 ^! q- u/ F

稍远处的漫坡植被转绿、嫩绿得清新,迎春开得正盛。人迹已至、人类的建筑露面在山坡,清明刚过座座坟头出新,灌木丛上结着一绺绺的白布(纸)条,围成一个个环状,摇曳在枝头、招呼亡灵、祭奠先人。

9 b/ K" o3 U, y/ g* X5 S

过雁翅站,太阳从山头爬出,半边暗淡的山景金光灿灿。路基下的粉墙、红顶的道班立时也生动起来,尽管没见一个路人。

H- b: ?$ S% P5 c, s, R

钻出最后的隧道“三家店”地界,列车晚点30分钟。前方再无遮拦,车水马龙,熟悉的龙泉宾馆、在此打弯转身的六环路还有汪着水的永定河故道。

. h+ @0 I3 a$ @% h: _8 c

这趟车不走南口居庸关,有些失望。

4 c0 w! @' E8 c1 s0 g! h

 

W/ r, \. ?* r' u% x/ K l4 p8 d

高高的烟囱---石景山电厂的标志,喷云吐雾,巨大的晾水塔们热气腾腾,有几座歇在那里没了生气。

5 B1 g" y4 T$ {# c

列车减速慢慢的滑行,已经晚点,再晚点儿也无妨。

s/ e% Q1 P7 E, U- p5 G3 P

左前方是一片高炉群、锈迹斑斑的咖啡色,死去的首钢,营运近百年,生产无数的钢铁,喷出无数毒云惨雾,都成为过去。

4 {! S4 [- D8 i) Q/ P$ h

还记得92年这个季节乘着面包车东门进入,朝拜般的参观这改革开放的样板。迎面硕大的语录墙上书巨字“承包为本”厂子的负责人津津乐道承包制的奇效、南美买矿、欧洲倒轧机……,一派豪迈首钢人。高炉前耀眼飞溅的钢花,厂区内拉着铁水包穿梭的火车头,都像是在昨日。

! x4 {: o( U3 A# K4 Q6 d( ]' _

列车慢腾腾在厂区西墙外,隔着墙头东倒西歪的铁丝网,足足走了十多分钟,场内人迹难见,飞过的鸟雀、初生的绿叶,庞大的厂房、勾连缠绕的钢铁巨人盘踞、矗立默默无语。靠西侧的一大片已夷为平地、碎砖烂瓦、黄土爆天。走到厂区的南头,当年的货站,原料、成品在此进进出出,并排十几组的路轨可见昔日繁忙。

0 q5 m) I. C' Y. \6 _, V

想起厂子大门口高处曾傲视人间的那架雄鹰,如今已飞至大海边的曹妃甸,择良木而栖,重生再长。此地留下工业遗产,首钢人立足百年在此要生发出新的希望,创建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娱乐我民众,娱乐世界人。

/ Q Z }" J4 s

前方---水泥的森林。西客站在望。

发表于 2011-4-2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23 13:26:00的发言:
, S5 w4 Y1 k" b

先看看还活着没有?

: I/ p& r! Z+ E- i( t4 i L

 

7 Z( Z7 |$ A2 A' G- X) f) h

她弟弟在京(育新66年4年级),我电他。

发表于 2011-4-25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我在忙活这事,嗓子都哑了。

4 H7 t- `/ Y3 L- A; E! F

 

- y* u& g# \6 f. i" K" L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hW1guXny.jpg
! j# {9 ]8 \1 @. P5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10:28: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5 0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E' B7 V' g" s7 I1 h

                      一师68团在津战友联谊会(4月23日)圆满结束。

) g4 q. h3 N& O* O0 \; k" \

 

; G* d7 q6 Z7 K" l3 Q( f

  中午时分,北边的天空乌云黑沉沉,,验证气象预报的阵雨即将来临,我们可是暗中企盼着,不要给我们筹划好的一系列活动增添意外的麻烦,至少不能影响数百人的大集体合影呀。                    

0 Q* W% f+ a: j

     10 点多,小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此时,我们的战友正在陆陆续续的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太原方向赴会的陶尊璞夫妇最早抵达会场,从齐齐哈尔专程赴会的李超正在从北京方向搭车而来,从石家庄百忙抽身而来的龙化文也在途中,上海方面的诸多知青战友已于当日清晨抵津,一切都奔着一个目标,68团岁月如歌联谊会的盛大召开。                                    

6 l, H4 I1 E" t+ m" S" w4 G8 X

    签到处熙熙攘攘,多年不见的兵团战友相互端详,辨认着花样年华时代的那个他(她),报出姓名来,才恍然追忆出当年的青春变幻痕迹。知青频道搭建的平台,让各个连队的知青点有了横向的交融,彼此曾经陌生又似乎是那么熟悉。曾经共同走过的岁月,有着那么多熟悉的生活细节,虽不曾朝夕相处却曾共度68团的生涯。                                    

4 C6 Q6 P# ]# S. @( b1 e" d

    不要多说什么,“北京小孩”的真情表白可以感知当年淡如水浓如血的情谊犹存内心深处,在场者会在眼角处溢出幽幽的泪花。68团出来的名人孟凡贵代表那么多的知青战友感言,语气洪亮,真真切切,知青前面多一个老字,“老知青”的概念就平添了一份豪气。                                        文艺演出的精彩令吾等同龄人诧异,如花似玉、轻盈舞姿身段的演员就是我们身边的战友?道是花甲青春犹在的黑兄黑妹怎一个赞字说得明白?! 

1 t8 y6 S# q' C" n& ?# i

     天公有情,适时扫云,四百余人的大集体照如愿顺利拍摄,夕阳西照,吉时留影。参加68团联谊盛会的所有知青战友有福了。

2 S# R( l' H7 R7 V


 

8 @1 }5 e" U' }: k2 g


 

% d0 ~3 J, z# [7 s w( D8 V" m

fficeffice" /> 

# S4 j6 A r9 s

 

" v/ ?4 ?' s* G/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8:18: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0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p. P5 J) B& S*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6:40: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0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4-27 22:03:00的发言:
老培不象在唱歌啊?
7 g! X; G3 m& t/ F' U

 

$ w+ e9 k/ W. r: z) j q- x

那是在喘气。

$ N6 |2 F+ r. N% f- Q1 w2 s,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2:33:4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nzhixiong在2011-4-26 22:20:00的发言:
4 M+ f# E( W8 |5 Y1 o

 

2 [9 a$ O$ s$ k& s# T9 S |

原来同学中也有清华人,难得。我无缘清华人,但沾过清华光。前天的一篇“豆腐块”贴过来。

7 k; ?7 g+ y7 @2 N! {8 f; \* G1 Q

 

* L! r* j3 h+ Z; U# b% e

【清华学堂】

3 n( J( U, J y* C) y

 

. Q$ W$ P* s: b) J

今是清华大学百年纪念。百年前利用屈辱的庚子赔款建了“清华学堂”是为留美预备班。列强中,唯有美国人发了善心,退钱办学,立马引起国人的好感、亲善,其实那钱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不能不说老美有眼光,由此批量的留学生源源不断。“吃人家嘴短”土包子吃了多年的洋面包,脑子也被洗了。亲美派、一代接上一代。让中国人有世界眼光、掌握科技的新人成长,还是要感谢。

& J0 x }. F) O. F' |2 G

北大、清华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北大出身好,是亲儿子,清华多少有那点“串”早年的建筑大礼堂、图书馆都是洋里洋气,是移植英美“常青藤”学校的摸样。新中国的六十年,期间反美的阻隔,数代的传承,最初的基因丢失、变异了不少。但在学界其数一数二的地位依然未变。

) `3 @2 {1 M; ~5 k2 S4 Y# I/ G


# V( @7 y7 ]7 U

我第一次去清华的时间是1967年夏,那日上午在圆明园遗址处翻着碎砖烂瓦抓蛐蛐。中午到清华食堂吃饭,三毛钱一菜一汤,主食随便。我院子里的朱大哥是自动化系O字班的学生,招待完吃饭接茬参观校园。那时东侧的主楼刚刚竣工,又被投入了“战争”钢窗上被焊上了铁板,成为一派固守的据点。主楼后有新起的坟茔,是内战中送命的红卫兵。学校古朴的“科学馆”一把大火烧成废墟。清华之战后不久,毛对蒯大富等“领袖”们发话,再置若罔闻就军法从事。再后来红卫兵落幕,知青下乡。

2 |7 W# l$ p. t


. t' w0 p) C8 u5 e) i% \5 C* a

那时对我们而言,清华还是云里雾里,去那里读书高不可攀,还没来得及去想。

3 }% e! O% C! K: }( h. ]


" V+ J+ p% M( x3 _, L( Q/ a9 v7 p

到了本世纪初,谁想机会来了,我的工作单位就在清华西门。有两年的时间,我常到清华串门,网上查询当日的讲座,感兴趣的,晚间就找上门去。通常教室、礼堂都是敞开大门,来者不拒。高人的讲座座无虚席,连走道上,舞台上坐成一片。主讲人本校教授、社会名流、企业翘楚,农民企业家,内容五花八门,眼界大开。这一时期是我职业生涯最愉快的时段,因为沾了北大、清华的光。还有清华的室内和室外的游泳池我也是一周光顾两次,受益匪浅。真是感谢啊!

* i2 ^( o4 e% H/ W# d7 f, V- e& _

清华对当今的国家贡献不小,一代领导人中属清华人最多,培养了“胡”和“习”等一拨人。不过它现在仍然是“留美预备班”大批的毕业生往老美那扎,中美未来斩不断理还乱,如此百年的接续,真能成就“中美国”吗?如是,敢情好。

- V+ G$ C% y: q0 \2 ?+ I& m#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9:24:5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宿舍面目全非,改办公室了,无奈留影。 1o1sjtru.jpg
3 \. Y' @4 [% E& [% T+ q9 Z+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4:13: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耐读。

发表于 2011-4-27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27 15:45:00的发言:
老培是个“麦霸”。
; d' c# V' S3 J" b

 

3 x, l- d7 W8 m# p

培力:冤枉我。我唱歌时,从不“霸”。都是“后发制人”。

发表于 2011-4-27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不象在唱歌啊?
发表于 2011-4-27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是个“麦霸”。
发表于 2011-4-26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津:

% L( p& I2 \$ w1 A

 

& \3 F3 Z$ U* p; q

aWJ1tXdi.jpg

5uAM1F1u.jpg
- w4 A4 c+ Z* Z& z$ j( ?6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7 8:12:02编辑过]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4-26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4-25 17:35:00的发言:
( Q* F, d C3 s6 G ; J, R; z, M* D, ?6 l

我这两天就顾忙这个了——



估计攀姐在参加校庆活动,祝贺!清华人啊,令人敬佩!
3 t4 T$ ~# ? X7 M2 |+ X ; O# n, a7 v$ ^" ] 1 N9 r- n" I m9 W" l
发表于 2011-4-26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4-25 23:04:00的发言:
6 m# [1 q0 t0 g) Q) Y " ]5 d! S, W5 U8 x# B

我这两天就顾忙这个了——

+ P9 L& s3 S2 [# ?# W/ O) x# ~; ]5 P

 

! q; z0 r3 t5 V/ P; ?- A

地球人不老少都知道。


好久没来这里,今天发现培兄上线啦!非常高兴!

3 c- A! e* M: b& k7 Q ) {' C8 f4 W. }7 l. h I
发表于 2011-4-26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我上线,就没看到小沈。
发表于 2011-5-3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了,各位同学大家好!都硬硬朗朗的吧?老培学长您终于回来了,见着您真乐呵啊!
发表于 2011-5-4 0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Q妹!你今后要常来看看。$ G, U' A; k7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4 6:42: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4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现在怎么起得那么早?快赶上大公鸡啦!向你学习健康的生活习惯!问侯小秋江和小q妹!
发表于 2011-5-4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说来着?早睡早起身体好。
发表于 2011-5-10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5-10 18:59:00的发言:
王培:这张照片我都没有了,你给找出来了。再回传给我一张。
- e$ D7 U' u L8 K z1 T/ Z, U! a

 

) ]( ]: A# d$ ]9 c9 C' |4 W( `

没问题。遗憾的是这张是我压缩过的(受上传限制)。原片文件6M多,我也找不到了。

发表于 2011-5-10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5-10 20:39:00的发言:
老培在认真地当斑竹。[em27]发的小片真好,能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俏皮、幽默,还有温馨。[em26]
8 _% C* |) i5 N/ S- `

 

4 ~1 }$ i* ?+ r6 k4 S; [. r

我专攻了两天,自学学会了在此发视频,特别是把pps转换成视频。

发表于 2011-5-10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在认真地当斑竹。[em27]发的小片真好,能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俏皮、幽默,还有温馨。[em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19:42 , Processed in 1.21636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