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9-18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9-17 16:39:00的发言:
; l: q0 b3 X" m7 ^6 o1 v

  《9.11》聚会的第二天,接到gui-my的一个电话,向我讲述了她的老学友赵开明参加《9.11》聚会的动人事迹,让我大吃一惊,非常感动……。我忍不住在随后的六天之中,和N位师生讲述了这件非同一般的感人情节,他(她)们听后都感觉:这件事,真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多么深的附小情结啊!当你们仔细阅读过gui-my的文章:《别样的感动》后 ,你们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受到同样的感动。我是掉着眼泪写这篇文章的,不瞒大家说,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位英雄。想想吧:一位六十多岁的高龄人,六、七月份,刚刚做完两个要命的《装上了四个心血管支架》、《置换了股骨头关节》大手术,月余之后,竟然有这样的胆量,拄着拐杖,坐公交车(上下车有多难!),走那么长的路来参加聚会,不但自己来,会前还打电话邀约班里其他同学前来参加,这是什么力量和感情支撑他呢?这是附小的精神!这是附小师生的情结!谁会想到:他还保存了19位同班男学友半个世纪前儿时的照片,班里一共搜集到25位同学的照片,其中19张就是他保存的;《4.11》后,论坛中登出的几张《附小》最珍贵的校址照片,也是他保存的,多么了不起啊!

' X6 p+ _1 g7 m9 l; H

   这样的学生,当老师的自愧不如,真得仰视而见,岂能不崇敬而赞美!让我们向他道一声:谢谢你!你真不愧为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培育出来的好学生!

, e, C+ C6 e" j# g4 z# O: I j7 j

   请你一定要珍惜自己,健康、快乐、平安地活过100岁!

) h- @6 _, `! k5 \
 
% C: b! z& e& ^* i: v
 
1 f1 U& E/ [9 R: ~

 胡老师,感谢您为学生洋洋洒洒的写了这篇读后感,我又一次被师生情深深的感动了。昨天傍晚我给开明打去电话,把您的文章逐字逐句读给他听,他说深受感动和鼓舞,请老师放心,他会记着老师的话,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谢谢老师的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9-16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9-16 8:14:00的发言:
  ' Z! o0 D6 X, B+ T, [7 G! m& u, \

    水小子前几页中建议这次911到北海,让我再次尝尝“北海的水还是当年那滋味吗?” 我奉学弟之“建议”,还是真悄悄地溜到北岸,瓢了一掬,小酌一口——哇噻!!!此时北海水已经不是彼时的北海水,虽然表面还是一样的翠绿,看似的清澈,依旧映出蓝天白云……但是,已没有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湿木天然芳醇,更多了汽油丙烷、塑料乙烯、地沟油酸腻和化妆品人工香料等混合的味道,叫人难以下咽啊。年代不同了,水质也不同了。北海的水老化了,不能与那世同日而语了啊……

7 q0 ?& c$ v. P; }% U# Q

胡兄啊,您不仅有才,还太有勇气了!以这把子岁数还。。。。我不过随口一说,没成想您那边就动真的了,二天没闹跑肚什么的吧?不过胡兄“小酌一口”后的感叹,则意义深刻,令人回味。

+ _1 f. _8 O8 B

 

7 M) o" M& q6 h' L% y; J

记得在西安上大学时,英语课由一位外籍女老师任课。一次在课堂上,她问西安的自来水是否能生喝,我立马回答说可以,并告诉她我经常喝生水。事后没过几天,我们被告知外语老师生病不能上课了。

2 R4 p* F0 ~& }8 t

两个星期以后,她面带菜色,歪歪唧唧的来上课,见面直指我,说我给她出了坏主意。我惊问事由,她说周日闲来出去逛街,在路边摊上买了两个“肉夹馍”,吃完觉得嘴里偏咸,回寓所后想起我说过生水可以直接喝的话,便图省事就着水管子猛灌,。。。结果呢,后果很严重,她那外国肠胃禁不起猪油伴生凉水的折腾,闹得她上吐下泻,一猛子扎进医院里打了几天吊针。更让我难受的是,下课后她还认真滴咨询:

$ Q C3 _4 e1 \8 I) Y

 

5 F* J9 G& n/ w4 k

“怎么你喝了生水就没事,我喝了就有问题了呢?。。。”

5 b& B9 o) @1 `: x% ~& M1 s; B: d

 

; y7 v( L# Y$ x4 k2 H

我记得当时没敢再继续向她解释。这以后也不敢再大张旗鼓地向他人介绍生喝自来水。

- _2 @; f" {/ Z/ V" a6 U* |

这次一不留神,又攒倒胡兄去喝北海里的水,罪过啊。。。呵呵。

. f& K- @! B9 y3 ~% C4 n

 

发表于 2010-9-16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16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3MltJzM.jpg
TVHh3Qvs.jpg
ChWlhVzU.jpg
lJmvErt7.jpg
w6L1gxQp.jpg
发表于 2010-9-16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1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9-11 21:57:00的发言:
! I$ {3 m5 p$ p% c" t( K8 C

frAzoU0k.jpg
这个大概是军礼,也很神气,哈哈哈!

3qZR4XB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9-11 22:06:00的发言:
' `2 F* D9 |# q/ R! j

rFmRr7Tj.jpg
标准的队礼!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阳光之客在2010-9-16 16:2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646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N7 D* i T+ L; u9 l0 t

也是标准的队礼!

发表于 2010-9-16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16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你们65届1班同学中,马路划船真棒,像那么回事的。而且照片也拍的好,荡起了双桨。如果多些划船过去的校友多好啊,我联系调过来20多条手划船呢。
发表于 2010-9-16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f2 h' h$ |5 [

 

! z) w2 J! Z2 F4 J) b

       谢谢善兄夸奖。

( @: _( s$ S( ~& u) |8 E; H

 

% e w1 Y/ s3 Y) s7 F

       我们班最有号召力的当属大队委刘荣,是她号召“同学们快到北海去划船,让我们

7 T: R% X8 \0 A# i% D* Z

 

/ u5 ~7 s M' |) S# M5 K

再过一次队日”。

发表于 2010-9-17 0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9-16 8:37:00的发言:
" S. t0 r6 ]7 \, g6 F/ C2 { , v( l$ ~8 U ^9 V. H: _ K: R      漫步与北魏的建议写写大院“文化”,咱先看看人家是怎么侃的,主要了解一下编辑的口味,他要吃什么?咱们是否能做出来迎合编辑的胃口的东东。但是,我觉得码字最好不是为了迎合或应酬,而是自由尽兴地去挥洒,有如喝高了后的醉拳之舞……再者,应有感而胡侃,无感就不想为敷衍和应酬而胡云。否则,难以下笔啊。我不是对你们两位的建议有异论,而是实在懒得和那些自以为是的编辑们打交道。2 Y1 J" Q. H, ^$ Z: u" P : d1 B. i, e8 l' W% d W. t/ L9 @7 G% V3 r3 D4 g

非常同意漫步和北魏的建议,糊涂,冬虫,水小子等笔杆子赶快行动起来,尤其糊涂的文笔很有风华,北魏掌握素材(可请胡老师参谋,尤其政策方面),完全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北机院大院一带是京城东部城区唯一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老大院,曾经在五,六十年代有过令人骄傲的辉煌历史,是京城高校中唯一培养民用机械人才的摇篮。这里还有朝阳区最好的寄宿制小学“一机部子弟小学”即后来的“机院附小”,从地理位置上,北机院大院地处燕京八景的“金台夕照”风水宝地,在这块土地上,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授,专家,干部,工人,以及子弟小学-来自机械部北京各个机关大院的子弟们,共同演绎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生活的篇章。
北京的五,六十年代大院跟老北京一样,已经渐行渐远,虽然经历文革的浩劫,时代的变迁,但是我们这个大院至今仍然在闪光活跃着,我们网络楼里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可以参考,这是其他大院不具备的,记得有二里沟的老照片,是几个小孩的,还记得有鞠学长的大院最早主楼照片,有一个女同学写的回忆校园景色的,很美。又如黄敬部长与胡志明主席等老照片,所有这些都能够充分体现我们极其厚重的大院文化和这一带地理变迁的历史。
我离校早,许多历史不知道,在国外鞭长莫及,实在遗憾和有愧不能与大家共同从笔。另外祝贺西水车荣登斑竹,希望多多关照。我在美国和加拿大看到一些城市文化保护的措施,有些感想,准备发上来共同探讨。
发表于 2010-9-16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的《自驾游》如春风送爽——炎热的秋老虎中习习凉风。清新,自然,质朴,流畅,有趣。"

6 n4 ~3 j0 T3 T: B" C F: q

 

% {% u. M# r3 R8 H

     谢虫草学长夸奖!我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仍停留在小学水平,只是情志是50岁的人了,有时真的不好意思往上发。

2 Q; {' c& E) r$ Y+ ]

 

/ v& z, Q1 v3 y- T" Q- S6 y

      说这话有互相吹捧之嫌了:您的文章才是妙趣横生,有时乐翻了文中的他,也笑翻了读文的我,您机敏又谦逊,我愿做您的粉丝啊!

发表于 2010-9-16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1 q- z3 V6 h: _. L2 ^8 P

    您别小看这三口袋,鱼钻进去就别想出来了,具说一宿能逮十多斤鱼呢。

发表于 2010-9-16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告知                                                           

& h; Y; N9 y! U

为庆祝教师节附小师生在北海公园阐福寺举行的9.11聚会活动照片,因校友们需要的多,像素高至发送缓慢。为此,避免重复,我在“机院佚事(二)”中陆续发送原片,为的是方便校友们下载,点击后可放大浏览。从第2页的第30楼开始,均是可放大的原片,特此告知。恕不一一发送啦!

& _3 U) P" r/ }1 V! x/ b0 l) f

 

" v( r- w' d6 U- P

阳光之客是唯一发来手划船照片的,就缺佩带的红领巾。荡起双桨就更添彩啦!

* e5 [6 a% x, n% n

再别康桥发来的照片,已经复制。谢谢啦!

发表于 2010-9-17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样的感动

                                                    别样的感动

* R* c/ K6 S- R& h, J L

 

# T: n, z* P$ _

     蓝天、白塔、碧水;阳光、微风、垂柳;黄花、红墙、石阶。。。9.11北海聚会承载了师生半个世纪缔结的友谊硕果;欢声笑语再次演绎了师生、校友之间深厚的感情。但我心里还有别样的感动、些许担忧、一丝伤感。我遇到了同学----- 开明。

- L9 W& C j8 ^1 y+ v, Q+ T

     开明大概是这次唯一拄着手杖来参加聚会的同学。一见面就告诉我今年6月他做了换股骨头的手术,走路还需要借手杖之力。由于胸闷,7月中旬检查后,又做了4个心脏血管支架。我听了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六十多岁的人,短短的三个月连续两次手术,要受多少罪,忍受多少痛苦!恢复起来要花多少时间!可是眼前的开明脸上露着笑容,态度从容自信,沉浸在聚会的喜悦中。他是看重附小的师生情、同学情,珍惜聚会的机会,珍惜相聚留下的幸福回忆。他不仅自己来了,还通知同学一起来参加。我想他要克服多少困难?且不说坐着公交车上上下下的不便当,就是在阐福寺的台阶上坐上一个小时,对于他的股骨头也是不小的考验。我坐在他的旁边,听他放声地唱着儿时的歌曲,看他热情的鼓掌。。。我的心里在想:附小啊,我们的母校,你竟有如此大的凝聚力,让同学们难以割舍这份切切真情。

' k- P1 y2 }1 M! d& v+ x1 Q

     记得小时候开明不大爱说话,到了花甲之年,我发现他为同学做了许多事情。他保留了19位男同学的小学毕业照片,(我们一共搜集到25位同学的毕业照)还有几张集体照片。照片发黄了,但意义非凡。看着少年时的身影,让人陡增了兴奋与回忆,年过花甲的我们,不禁要自问,还记得少年时的你吗?真要感谢开明珍藏了那些照片。

2 N- A, }: V7 s

     有人形容老年人的人生,好像“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摔在沙滩上”的前浪。人生是这样美好,友情是这样温暖,让我们调整好心态,保养好身体,振奋起精神,重新站到后浪的队列中去,撞击出新的生活浪花!

! f8 ^" Y* _, g% |0 c7 h, Z

 

1 m: p+ a* e: E2 U1 ?, }0 p9 N

左一拄着手杖的开明

别样的感动

别样的感动

发表于 2010-9-17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五届一班北海泛舟的照片太棒了,阳光之客他们班的照片小了点。
发表于 2010-9-17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17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29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鞠老学长和虫草学长的头像还亮着,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晚安、好梦!

! d1 d9 m6 o. z9 [+ d: b2 r

     俺先撤了啊,明儿见!

发表于 2010-9-29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29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沂蒙》电视剧到17集了,天杀的日本鬼子太残暴了!这让我想起了79年我采访过几个抗日伤残军人,他们是区小队和武功队的,我亲眼看到被鬼子用刺刀挑的脖子上半尺多长的伤疤,真可恨啊!79年我们国家很很穷,每月国家给几块抚恤金。

' P- r& R- P9 |6 P& x7 d' H6 Y

       记得老人们曾说过,来鬼子那会整天价逃荒,听见大街上有人喊:“来鬼子啦!”全村的人赶紧往别的村跑,年轻的女的在锅底下抹把烟灰擦在脸上,家里的牛也要牵着跑,怕被鬼子抢走。

% `( e) ]# Q/ Y, I

       老人们还说了:“要是不闹鬼子了,就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也好啊!”

|. x3 ?9 X. L+ r+ E) g

      今天小日本又想夺我钓鱼岛,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啊!我们老百姓能做的就是不买日货!关键是要心齐啊!

发表于 2010-9-29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S4 {0 }. B5 K/ A' w X

                                                     (之二)fficeffice" />

7 v% i8 g+ q B6 v0 k

 

6 d7 h0 g5 f1 ~* d9 ?4 }4 N% M

  假如911我去了北海,我会径直走到丁锡珉老师的面前,双手合十给她老人家作揖。大家一定奇怪,这是什么礼节,莫非这里有什么奇特的故事。其实,丁老师不会认识我,或者说充其量不过有可能隐约对冬虫夏草的网名有点印象,仅此而已。可我对丁老师的印象由来已久,

1 z" H: J& ^+ |3 c9 l! g4 {

     那是在三七小学,一天在三楼中间的双开门大办公室,部分师生开会,听老师讲“带班”先进经验。会议有些像漫谈似地,随时发言插话。记得一个女老师起身发言,讲起如何请求其他老师协助她帮促一个后进学生赶超先进,只见这位老师笑眯眯地说,谢谢你的帮助,我先给你作揖了,说着,真的双手合十做作揖状。当时虽仍是文革时期,但形势已不那么令人窒息,相对宽松,与会的师生不但没人“抓小辫子”,反而都会心地笑了起来。。。。。。虽然只是一句话,虽然只是一次短短的“亮相”,然而这一切给学生时代的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头脑中定格,几十年来竟挥之不去。只可惜我当时不知道这位老师的姓名。

: ]5 p1 s9 D' R2 a, c

时隔40余年的2009411,附小师生大联谊,我在网坛上传的照片上突然发现当年那个“做作揖状”的女老师,几十年过去,精神还是那样矍铄,身体看来还好,后来知道她就是丁锡珉老师。也许丁老师会对我这虚拟的“作揖”大惑不解,而我则会长长舒一口气,似乎了却埋藏心中多年的“心愿”。

5 F" G7 ^" [& H) M, R2 X

虽然,在附小我没有直接受教于丁老师,很是遗憾。但是,正像我们的大师兄鞠大哥所言:“但有一点是没疑问的,那就是虽然分离多年,孩童变成韶华消退的大人,模样记不清,认不准,但是母校的人,母校的事总是萦绕心头不能忘怀。母校的老师同学那么多人,几十年记不住,认不准的情况都会有的。。。至于老师只有教过自己的印象深刻,教其他年级的老师或阿姨、师傅除了因为有什么事引起注意可能会记住外,作为当时一个小学生几十年后很难把其他老师同学都记住的。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一旦知道都是母校的师生,一股温暖的亲情就会油然而生。”

2 Z# b$ k/ ^( g

其实,说“没有直接受教于丁老师”似乎也有欠公允,几十年来在我脑海里定格的,不正是丁老师诲人不倦的感人形象吗?!

发表于 2010-9-29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虫草学长的回忆文章,我也想起了在三七小学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上,今天忘了是那位老师总是重复的一句话:“毛主席语录找答案”
发表于 2010-9-30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9-28 23:30:00的发言:
0 p2 ~' F9 ?8 [7 {" |

鞠大哥:

- q1 R8 Y m# F. d8 I% K

 

" }* @$ o0 U7 d* o2 U) J

只需在《老校友》子版面点击“2”(第2页),就能看到《有知道五六十年代北京一机部子弟学校的吗》,打开即可。

0 Z7 p: F! h( G4 u6 |7 y1 n2 D

不过,鞠大哥不会是又要删掉以前的帖子吧?

# l/ G5 @* z J* {) ]+ D

多谢虫弟指点,我是想看看前面的帖子有无应收藏而没有收藏保存的,一旦沉底后悔莫及。

发表于 2010-9-30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9-29 23:15:00的发言:
  ! O# R9 A5 t) E- m' j

                                                     (之二)

! Q& n9 R8 y; W1 Y, d# o% @9 `

老弟的记忆力真好,对老师一瞬间表现出来的朴实谦逊几十年铭记不忘。今天念叨这件事,这不能仅仅说是好记性,而是学生对老师的敬重热爱,老师良好品行形象对学生深刻地影响。旧话重提,我又想起飞机架大炮,好象应该有战果方才圆满。

3 a* m6 j Q+ p


 

! o8 S5 O4 U7 D

原来所作的图像效果太不理想,又换新软件再作一遍,看来改进不大。


4T3geD1c.gif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h8xbWyI3.gif
hPDAE912.gif
PSdbVEVP.gif
iEWyUq1a.gif
tHP1TgDm.gif
y5DDG0Up.gif
GpaMwm8Z.gif
OSWVBKAa.gif
发表于 2010-9-3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9-30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f S0 |2 h$ w5 Y

 

* M3 c" d9 k" @# e* O a

祝国庆六十一周年海内外附小师生平安!健康!长寿!

" B: s: ?7 F% ]" U/ K# v1 H' s8 ?

 

1 ~ g! {$ [0 i$ p

祝海内外附小师生国庆节快乐!幸福!美满!

发表于 2010-9-29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西水车老弟,这几幅梯田照真是太棒了。我转过的地方不少,但是从没有到过有这样梯田的地方转转。你这是在那里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0 16:31 , Processed in 1.23746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