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6689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1-3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9-12 18: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城外农夫 于 2012-9-12 18:39 编辑
) a1 j% Z# x) W, n
9 d- Z6 r: v& }/ x! A4 Q; Z, b人们称北京的手艺有“三绝”,其中的一绝就是糊烧活,用纸糊衣服、物品、箱柜、桌椅、车辆以及一切大小物件无不惟肖惟妙,大可乱真。那时北京大小街巷“冥衣铺”很多,除平日为人裱糊房屋外,主要的生意就是糊烧活。丧事必用的烧活有纸糊的各种盆栽花卉、金童玉女、家俱类、牲畜类(马、驴、牛等)、车辆类(清代糊轿车、大鞍车,后来连汽车也会糊)、使用物品类(麻将牌和留声机都能糊),所糊的“楼库”可达二层楼高。办丧事的人家为了“摆阔”,大多把钱用在烧活上,那时人们常说丧事的四大项:材(棺材)、棚(搭棚)、经(请僧道诵经)、杠(出殡)以外,最费钱也最显脸面的就是烧活。因此冥衣铺大多生意兴隆。7 q3 G+ l% f5 i/ ^1 x4 Z0 R# A7 h
3 }( \# J1 p2 q& @8 `
. U# b0 V4 X7 k冥衣铺除糊烧活外,为人家裱糊房屋是一项重要业务。北京城内尽是用碎砖头盖成的房子,室内四壁必须糊纸,屋顶也是高粱杆搭架子糊纸。北京人称赞新糊的屋子为“四白落地”。这种高明的裱糊手艺在北京以外诸地是罕见的。8 V! J0 {4 [) K" i; W. n
% f" D8 C. |4 P6 i4 [! P$ \走进一家办丧事的人家,向灵堂一望,只要在灵前供着饽饽桌子,毫无疑义地即可断定这是满族人家。满族人家早年除在灵前供饽饽桌子以外,还在饽饽桌子前面地毯上摆设“奠池”,旁置“奠壶”以盛酒。后来限于经济条件,大多免去奠酒三杯之礼,吊祭者只在灵前三叩首而已。+ B/ Z2 x; x o; r9 z8 J
* O6 C, Z% P3 O9 ]) x4 t7 x这种饽饽是用白面混白糖在烧炉上烤成的,色白,质硬。乍一看好像北京的“缸炉”和“硬面饽饽”,其实较二者皆硬。这是纯满洲式的饽饽,与“光头儿”、“奶油棋子”的作法大体相同,只是质硬过之。桌上成盘摆列,一盘十一至十五个,叠成塔状,塔顶置“八仙人”、“唐僧取经”等面制人物(与饽饽质同)。满族人家办丧事,亲友多送饽饽桌子,故常数桌相重。出殡后,撤饽饽桌子,将饽饽分赠亲友。
! E& } S+ \ y7 ^: A1 u8 @2 C5 {4 H
9 B6 s+ ]. L& |/ ^8 ?1 n, ~' j北京满族丧礼中与汉俗不同之处不少,幡和曲利就是满族特有的。北京人都知道,只要看办丧事的人家是否立幡和有无曲利,即知满汉。& I7 q1 R ~4 m; s- I
$ {1 Z% [5 O9 o, V/ S4 d
这个幡不是汉族人出殡时孝子打着的幡,那是“招魂幡”。满族人丧事所立的幡高达一二丈,顶圆形似伞,红缎绣金花。满族有一项文娱体育活动“耍幡”,其幡杆就与此相类。人死立即立幡,丧事办完撤幡。王府丧事立幡高达数丈。
0 r" k2 t, }( o) H, {" m8 {1 |0 v" K; A7 x
“曲利”是一面小旗,依死者所属旗份而定旗色,如镶红、正蓝等等。多年来人们不解“曲利”一词的来源,而作了种种猜测。其实这是满语词Kiru的音译,意为“小旗”。满语京话口语将ki读作kiui,故音近“曲”;ru音轻读,故音近“利”。于是说成“曲利”。这是满族民间办丧事时为了表明死者的旗份而创出的。
3 |* m. L6 s) R4 x9 r2 A3 P' b \
& @* p* y0 }- J$ K- m0 `5 s丧葬最后一幕是出“殃”。这个“殃”字是“灾殃”、“祸殃”之意,而出殃并不是出灾、出祸的意思。这个“殃”字来自满语音译。满语有fayanɡɡa一词,意思是“灵魂”。fayanɡɡa一词,fa是轻音,ɡa是轻音,只突出一个yanɡ是重音,就以这个重读音节进入汉语北京土话。它本是灵魂之意,说成yɑnɡ,无适当汉字可写,不得已而用了个殃字。说出殃本不如说出魂合适,只因这是满族习俗,所以用满语音译,成了汉语北京话中一个外来语词。% a5 g. S# N7 z$ e2 {' h5 o( G
: V5 L, t1 f+ y% s" b- S1 [4 `- v) N女真人(后来的满族人)是崇信萨玛的,根据萨玛的教义,人死,灵魂不灭,而从旧躯中脱出而去,所以人死,其fɑyanɡɡɑ(魂)必出。这个萨玛信仰被满族人从关外带到关内,行于北京,成为老北京满汉人共同的信仰,相信死者葬埋之后,过几天其魂魄必出,这就叫出殃。
' ~9 ]1 x3 d F5 _4 D Q8 C( ] k9 k8 D( C2 D( J
老北京城里,隔十几条胡同就会有一家街门外大门框上挂一不大的牌匾,上写“某某堂某”,例如“文明堂陈”、“吉祥堂李”,这个“堂”主人陈某、李某称为“阴阳生”,其职业是断定死者出殃日、时,另外还看“风水”。死者埋葬后,其家属必须请来阴阳生,断定何日何时出殃,阴阳生收取酬金而去。到了该日,死者家属将死者生前居室打帚干净,收拾整洁,将窗户纸打破一处,相信灵魂就从窗户纸的破孔飞走,家属众人在另室等候。到了阴阳生推算决定的时间,过半小时左右,打开死者住室,查看动静,相信其灵魂已经飘然而去。为什么要出殃呢?萨玛认为死人不出殃将成家祟,给家里人带来疾病灾祸。其实是给阴阳生带来生财之道,所以老北京人说阴阳生职业者吃人还吃鬼。
" d5 d6 A% L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