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9 e! s. }6 F" y8 w
【老舍五则】 9 C2 \/ a0 ~" H, r4 u# f* k
上周末在北大百年剧场看了林兆华作品《老舍五则》。 ( Z/ u( j4 i1 z$ \
话剧改编自老舍的并无关联的五个短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也是作者为应付报刊约稿的“急就章”,说的是百年前的事,光怪陆离,细想想回光返照,当今也似曾相识。是认识社会,认识今日形形色色的参照。 ) \/ `0 ]" w r' I ?0 `
不是广告,是推荐,值得一看,尤其喜欢京味的。
- w6 F( r" Y, y6 M. l9 e$ T2 ~# h 《柳家大院》 7 P( W) J4 v* r) J5 r1 X" g
灯光放亮时倒霉媳妇儿悬梁自尽、已躺在了灵床上,公公、丈夫和小姑子连带门口的算命先生和邻居俩口正在激辩前因后果,尽量撇清自己的责任。最后算是听明白了:小姑子使绊,媳妇端着的米饭泼撒在地上,公公见了瞪眼,如同毁了白花花的银子,丈夫劈头盖脸就打,一家长期的欺凌,媳妇终于顶不住、寻了短见。世界悲哀,没见“穷帮穷”而是“穷人挤兑起穷人比他妈富人还邪乎”。
( k6 O* g# W7 h1 H% C那倒霉媳妇“几根黄毛,长得像个发了霉的窝头”她的悲剧人生就是因为是这家花了100块大洋买进来的。
6 b }4 h' h7 K+ k古往今来,这种状况改观了几何?人民内部矛盾起来也是死掐。如今大陆的自杀率世界领先,其中约七成是喝农药的农妇,这也和地主老财无关。 ' F* z, Y' @/ Z
还是要感谢新社会。新社会“半边天”太过幸福了。老舍的故事还留着余地吶,传统的恶婆婆缺位,要不小媳妇还得早死几年。 2 ?; s: x9 }! C) R! Z
我跟老伴说这也是一次忆苦思甜。你没戏,好不容易熬成婆,却当不成婆。
& X$ M' s2 M* |- [# ]7 Z; |# h5 \! V《也是三角》 6 ~- e. H3 M6 }5 q* d( w* S
一对逃兵发了点国难财回到北平,腻味了八大胡同、巴望真情,可囊中羞涩,掏光了口袋160块大洋送到“雷大仙”手里(雷恪生饰演,就是春晚饰演被黄宏弹脑锛儿的那位老丈人),奇的是拜把子兄弟要共娶一个媳妇。雷大仙还真打“板爷”那淘换个黄花大闺女,这也是本事,花了还不到六十块,当今“拼缝的”还拿不成这么大的利。 4 \1 c: [0 D! v" K8 [
“钱紧”而生出这馊主意,兄弟俩在为“好女不嫁二夫”而纠结,雷大仙一句话“你看那陈家太太隔三差五一准儿往黄长官家去,那黄家可不是陈太太的娘家”说得这二位茅塞顿开。更尴尬的事由此展开。
2 ?- H" b9 h5 n人物关系在矛盾的情感之下微妙地演进,人类自私与分享的复杂性,在老舍打西方学来的黑色幽默中肆意挥洒。不是英国绅士的华贵幽默而是大师贫困线下的幽默,“更狠”。
* G% a8 p, r; h6 j; o% X
《断魂枪》 4 Q+ \+ g5 g' d3 m
天桥地摊儿的徒儿长枪短剑舞得呼呼生风,为的是混个肚圆,每日挂在嘴边的是他的师父沙子龙,那一身绝活“断魂枪”出神入化,就是赵子龙再世。有少林寺俗家弟子拜访学艺,层层铺垫、千呼万唤、沙师傅终于露面:“我那一身的武艺让洋枪给废了”英雄末路、无限感伤。 ' }9 Q# Z# r s2 w1 }; X1 L) K, @0 B
这个短篇我是二十多年前看的,看过《四世同堂》电视剧就找来系列作品来看,《断魂枪》中沙子龙被刻画的威风八面、栩栩如生、令我记忆犹新。人的记忆有选择性,我少时喜欢使枪弄棒,虽然没大有机会,但在心里常常翻腾。 & z0 A! Y, L" u# B# h) F
这二十多年又有多少英雄末路,多少行当,多少技艺转瞬即逝,连“非遗”地位都没有。无数现代职业人在困惑。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或者就是败落的暗淡人生。
+ Q0 ]6 N) r' G5 L 《上任》 8 v* D( ^, @2 z# u
官与匪的故事。曾经的黑社会老大在成为治安官后的纷争。“从良”的尤老二当上地方官,想黑白两道通吃,结局是自己被吃了。 3 ?8 U8 Q" c- @! C ~0 p8 I3 J4 M/ Z
其中男一号的一句台词是:从前的匪就是现在的官,现在的官就是以后的匪 男二号说:那可不一定,现在的官也可以是现在的匪啊 1 S' Q' J X. \ ]
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鹊起。 # J4 X! E- F) B r" Y+ y8 R/ d
这是北大。社会有足够的宽容,社会有足够的忧虑。
2 {& {* C& A$ H p+ g/ O2 p J《兔》 2 _2 y1 R. c: ~' p5 `# a/ g
下海的男戏子与包养者的同性恋,悲剧。
; ?7 e1 _' c: U4 T学者李银河几次政协提案,要提升同志们的地位,未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