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9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9 15:51:00的发言:
1 C' C8 _ U) E' b

时间是在1967年8月到11月之间吧?

4 y9 @" h }/ N$ k% m6 r1 U

    具体时间我不记得了,是67-68年的事吧!那时我校已分成明确的两派,但形势已趋向缓和,不再是两派对立尖锐的时候了。

& z, @2 u% m+ E& s7 k; `+ D! U

    3346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有些细节、甚至是小事的细节他都会记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周正朗老师

深切怀念周正朗老师

& G+ q, h. f$ `- Y$ ~" a

大家提到周正朗老师,勾起了我对周正朗老师的深切怀念,虽然他已经早早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存在,就好象昨天我还见到过他。一个十分亲近的良师益友。

8 b6 W M- t5 c5 w- F& y; v9 J/ l

周正朗老师是我们班的第一任班主任,刚入学那一天,一位年轻的、风流倜傥的老师到我们宿舍来看我们,首先自我介绍,当时我们刚刚入学,显得有些拘谨,他就问起我们的名字,然后给我们讲将要学习的课程等,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讲到我们将要学习的“空气动力学”专业课时,解释这个课是说明飞机为什么可以飞起来的道理的课程时,两臂展开做飞机飞行的样子,使我们的拘谨得以消失。都兴致勃勃地和他谈了起来。

8 \ p8 B/ o+ u

他教我们制图课,因为我对美术感兴趣,很喜欢听制图课,第一节课他从美术的透视原理讲到制图的投影原理,使我一下子就兴趣十足地进入了课程,我的制图课一直优秀。就是工程字写得不好,他耐心地纠正我的笔划错误,并鼓励我多练习,就会不断提高。

( ?" e& n8 s& V3 h" ?+ U$ K2 c

1965年,他已经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了,在春节晚会上,他背着手风琴来到我们班,和我们共度良宵,因为原来他爱唱歌,曾经给我们唱过外文歌曲。随着当时革命政治形势的发展,反修的浪潮不断高涨,当时外国音乐已经消失,连电台里的古典外国音乐也限时播放。我们友好地“讽刺”地对周老师说:给我们来一段外文歌曲。老师笑着回答:中国的歌曲很不错。然后给我们拉了一曲“王杰的抢,我们传。王杰的歌,我们唱。”(歌名叫什么记不清了)这个歌的手风琴旋律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就好象周老师正在拉着。有一股当年的“革命”气势。

$ v$ u/ j" ]4 c8 Y% X! J4 u. W

在那次晚会上,他是来向我们告别的。他的爱人在新乡,调不回京,他只好去新乡了。虽然是离开了北京,他还是很高兴的。没有任何怨言,也可能在学生面前不能暴露其思想。其实这些思想应该是很正常的。

, a# {. C# u3 S/ }8 v

1969年,我已经在山东北镇工作了,夏天,回京探亲几天后,又去看望单位已从北京搬迁到湖南湘潭的母亲。路过新乡,顺便下车看望几个航校的朋友们,他们聊起周正朗老师也在新乡,便去看了他。当我向他说在山东工作,没有到航空工业部门工作时,在当时的“革命”环境下,他不可能作出同情的举动,他听后亲切地鼓励我,在什么地方都能作出成绩,并举了一个人的例子。说话一点没有“官腔”,一点没有讲大道理。虽然我还是不甘心,但是我没有再和他说下去。我记住了他的鼓励。

9 N/ |4 L) c/ Q

1986年,我去沈阳参加一个标准的讨论会议,遇见了一位曾在新乡和周老师共过事的三机部标准所的人。才知道周老师早已离开了我们。我深深地怀念周正朗老师。好人周正朗老师。

" `5 x0 m7 @* B6 v% ?/ T

 

发表于 2009-11-29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9 17:38:00的发言:
+ \, {" f8 H3 X

哦,还有个周正如老师,我以为六铺炕写错老师的名字。您说的应该是对的,因为我对那件事只是经大家说起才有印象。

% j" A, D: a6 A* p

     周正如老师当时是红旗兵团的一位领导。学校改工厂以后不知道他上了哪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t11lq在2009-11-29 18:27:00的发言:
2 C. X* B$ F0 G

    具体时间我不记得了,是67-68年的事吧!

2 ~) w2 q* b% M7 ^% P

+ U7 y# x# i1 z3 i5 Q) q

那时我正不在北京,在外地“革命”,难怪我不知道学校的这件大事。
发表于 2009-11-30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9 20:21:00的发言:
, J; B; E& m8 u4 T

深切怀念周正朗老师

( {! l; C3 h6 B! Z0 X. H5 k1 z# t

周老师在讲投影课时,在黑板上贴上一张他本人的侧面剪影像,纸白白的,他自己的头部是黑黑的影像,嘴巴微微的张着,嘴唇向前突出一些。好像就在眼前,但回想起来那是1963年的事了。

" O0 c2 C) Z" B, N. C, S

敬爱的周老师,安息吧!您的学生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为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发表于 2009-11-30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11-28 8:23:00的发言:
" z% T% a4 I* {. z, _1 T/ G3 _/ { q

还是那句话,航校就是基本素质高,就是当之无愧的中专No.1。

) {& F8 p7 P* l8 m

  还是您说话来的痛快!爽! (我说的有点而拐弯儿。)

发表于 2009-11-30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打开网页,心情有点儿沉痛。学长们在怀念老师,他们不应该走的那么早,,,,记住他们,记住那些平凡,善良的好人!

发表于 2009-11-30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合抵御外来的武斗人员,这件事应该列入航校的史册 ,顺便问一句,航校有史册么?

发表于 2009-11-30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两天没有来学校的坛子里看看了,这两天发言的挺多,主要是阻拦外校武斗队进学校的事,二是怀念咱们老师的事。我的记性非常差,学校或班里的很多事根本记不得了,但第一件事我好像想起点什么,我弟当时是咱学校南边建工技校的,记得他曾跟我说过,他们学校的人到咱校去闹事,挑动武斗。他还曾跟那帮人说我哥在航校,不准碰他...。好像不是交通技校的。二是怀念老师,我们班回京的同学多年来一直在想方设法多渠道的寻找我们的班主任寇百万,他是教电工材料的。功夫不负苦心人,今年出终于找到了,春节前后吧(记性是差吧,到底是节前还是节后就忘了)我们请寇老师一起在苇子坑相聚。照片我想办法扫描贴出来。912时我们又一同参加了联谊会。高兴、幸福、快乐。

发表于 2009-11-30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09-11-30 8:32:00的发言:
9 {2 a, Z( y) ]9 A# @8 i" a* g

     今天打开网页,心情有点儿沉痛。学长们在怀念老师,他们不应该走的那么早,,,,记住他们,记住那些平凡,善良的好人!

- v# q0 q, T0 D: P2 [; s

 

z3 \3 W2 b: I: V/ P: c; @6 Y

周老师曾是我们班主任,现在知道周老师调到新乡,所以他教我们时间不长。

0 |- U& k6 C: U0 D) F

他教我们制图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也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学校我们经常在老师鼓励下,画图到深夜,一定要拿到好成绩才交图,下课还练习写工程字;到了工作岗位我们很快能胜任工作,记得培训工厂学员我还讲过制图呢。后来在中专授课也是教画法几何,可能和老师的影响有关系。

: H8 H) p+ y) T! N) O, X D

他带我们班也搞得生机勃勃,他亲自编写剧本,组织我们班在学校出演小话剧,我还担了个主角。

% R- r- L9 M* Y) M8 Y/ q8 j

虽然和周老师相处时间不长,但我至今记得他儒雅的风采,可惜他也走的那么早,令我们痛心。

% m. d- x, M* ?( }- v( v

深深怀念周正朗老师!

发表于 2009-11-30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没有资格教育别人的,因为我是属于可以教育好子女之列,怎么能够去教育别人呢?如果认为我是在用教育别人的口吻发言,在这里向同学们道歉,十分对不起,就当我没有说。
发表于 2009-11-30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人说,退休以后要做到三个忘记,一是忘记自己当年的职务,不管当多大的官(反正我们也不是什么官),退休后都是普通老百姓,要用普通老百姓的标准老要求自己;二是要忘记在职时与同志间的恩恩怨怨,不再去追究谁对谁错,更不要去翻陈年老帐;三是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每天开开心心的自己找乐。可能还有其他有利于咱们老年人长寿的几多个忘记吧,我认为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定好位,摆正位置,渡晚年。是不是又是教育人的口吻呀?

, ~( }0 A$ E( ]: K% \ e

说起穿打补丁的 衣服,我并不认为是丢人的,我自己在学校就穿过打补丁的衣服,而且有当时的照片为证。说起照片,我昨天翻了一下,还真找到几张老照片,有伞兵排的,离京前在天安门的留影,学校飞机前的留影等,有时间发给大家看看。

发表于 2009-11-30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四零后

 

* m, j |+ q0 k9 L% n& ^

周六孩子们吃完饭出去逛街了,我刚好闲下来,接到从小一起在楼道里玩的发小的电话,于是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开车出去happy,先看电影2012,再逛商店购物,又去吃pisa,一直聊到尽兴,分手回家了,感觉和登山一样心情格外爽快。几个发小都是五零后,回家回味一下,感觉五零后还有能力跟着时代步伐边享受生活边总结人生,而我们四零后好像回味生活回味人生多于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不知是不是片面。

发表于 2009-11-30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09-11-30 9:42:00的发言:
我是没有资格教育别人的,因为我是属于可以教育好子女之列,怎么能够去教育别人呢?如果认为我是在用教育别人的口吻发言,在这里向同学们道歉,十分对不起,就当我没有说。
! x% M0 |# B+ r

老袁:你好,不要生气。我理解你的意思,你是说有些文革中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可巧你的帖子在别人帖子后边,误会了。另外,咱们班的情况与别的班不同,大家回忆一下在学校的情况是完全正常的,我们完全应该理解。

发表于 2009-11-30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09-11-30 9:16:00的发言:
9 l. B( C" `% q1 J

 又有两天没有来学校的坛子里看看了,这两天发言的挺多,主要是阻拦外校武斗队进学校的事,二是怀念咱们老师的事。

9 N% [1 Z+ G8 [- g4 a ^5 s

从他们发言的情况来看,那段时间咱们正在“长征”的路上,所以咱们不了解情况。

发表于 2009-11-3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09-11-30 10:14:00的发言:
6 f6 @ L/ Y b; k

老袁:你好,不要生气。

' d# m% U* \/ t

非常支持!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之类的事情,就别记在心上了!

发表于 2009-11-30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成府路在2009-11-30 8:37:00的发言:
! ~7 Y9 c: q7 o9 `0 H

联合抵御外来的武斗人员,这件事应该列入航校的史册 ,顺便问一句,航校有史册么?

! r; f3 T# h1 D& S- ~

  非常支持!

" W# ]# c' P- H# L, L% N$ Z

  这次航校集会,多亏了热心校友,筹备组织劳心费力,把几乎很难办成的事情,可以说办的非常圆满。

+ u( d" h* E* `; D- L- w& |

  如果再搞航校史册,只怕困难就更多了!

发表于 2009-11-30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09-11-30 10:04:00的发言:
; C3 T% A0 ~% N( u: X6 X( F

我听人说,退休以后要做到三个忘记,一是忘记自己当年的职务,不管当多大的官(反正我们也不是什么官),退休后都是普通老百姓,要用普通老百姓的标准老要求自己;二是要忘记在职时与同志间的恩恩怨怨,不再去追究谁对谁错,更不要去翻陈年老帐;三是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每天开开心心的自己找乐

) N/ ~, E3 l' j) M- i; n' @: i0 j

你提醒的太好了,主要是第三条,愿与你共勉!

发表于 2009-11-30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09-11-30 10:04:00的发言:
: u U! z2 r8 Y% x

昨天翻了一下,还真找到几张老照片,有伞兵排的,离京前在天安门的留影,学校飞机前的留影等,有时间发给大家看看。

2 [) I! q# R! Q% e) N7 \

  期待校友老照片!我昨天翻出一张1965年在学校主楼前的合影,有时间也处理后,发上来!

发表于 2009-11-30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v; M6 j- q6 M

    还记得我们学校学生去机场迎宾的事吗?

: l8 {+ g2 X% X- q1 R1 N

    记得文革前有一次是周总理出访归来,国家几位领导人到机场迎接,有刘少奇,朱德,彭真。。。

7 a8 q0 T" X. T9 E/ q

    辅导员说这次迎宾,除了大家一起参加,还要挑几个去献花的同学,要求是女生,留小辫儿的(为了可以系上鲜艳的绸条),还要穿花裙子,总之要穿漂亮些。

. G: s- y# l# p! I" k

    由于当时我刚好留了长辫子,被选上了,很高兴,也有点儿紧张。我们几个女生都穿了平时很少穿的花哨衣服,头上还扎了绸条。(我这人性格内向,这种打扮有点儿不自然。)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去拿准备好的鲜花,排着队到了机场候机楼一个很僻静的门口,只见一个人站在门口,高高的个子,浅灰的中山装,和蔼的微笑着伸出右手:啊,是彭真!我们来不及多想,也不知说什么,一个个兴奋地与他握手后进到候机楼拿到鲜花。

) Y6 a# C ]* V0 W, `

    我们拿着鲜花,排在队伍前边,总理终于到了!我们马上跑上前去,给总理和几位随从领导鲜花,记得一位同学由于见到国家领导人就在眼前,一兴奋,去给朱德鲜花,领袖笑着摆摆手,并示意去献给和总理一起回来的一位领导(瞬间,没有记清是谁),总司令那威武的脸庞上浮现出的是一位老人和善的宽厚的微笑。。。刘少奇也一直微笑着。。。

( B; u! ?6 h' [

我们的领袖永远难忘。

' R T5 J! A! D. V H$ c" e# h+ h4 B" {

   再后来记得的一次是我们代表首都民兵师到机场迎宾,前边是三军仪仗队,周总理来到我们队伍中,站在前排女民兵中间,和我们一起照相,我在第二排,第一次和总理离得那么近,非常高兴!报纸还刊登了,可惜没有保留那份报纸。

* n6 t( J) d" N

   再再后来的一次,好像是欢迎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改跳“忠字舞”了。领导人走过来时,刚好赶到我们做向后旋转的动作,,,,。

发表于 2009-11-30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09-11-30 10:04:00的发言:
4 L! }; k7 ~, @' [% T9 a

我听人说,退休以后要做到三个忘记,一是忘记自己当年的职务,不管当多大的官(反正我们也不是什么官),退休后都是普通老百姓,要用普通老百姓的标准老要求自己;二是要忘记在职时与同志间的恩恩怨怨,不再去追究谁对谁错,更不要去翻陈年老帐;三是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每天开开心心的自己找乐。可能还有其他有利于咱们老年人长寿的几多个忘记吧,我认为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定好位,摆正位置,渡晚年。是不是又是教育人的口吻呀?

3 s- A4 Z4 D! o9 h9 D; g

说起穿打补丁的 衣服,我并不认为是丢人的,我自己在学校就穿过打补丁的衣服,而且有当时的照片为证。说起照片,我昨天翻了一下,还真找到几张老照片,有伞兵排的,离京前在天安门的留影,学校飞机前的留影等,有时间发给大家看看。

5 z t- _- o2 i2 n* S% Z

我们多幸福啊,能在网上互相聊聊,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卫资讯。想想还有多少分配在边远地区,像贵州、通辽、赤峰等地的接受新的理念和科技手段相对慢些的同学们,还挺封闭没能到网上来和大家团聚,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总之有这个家园我们是幸福的。

8 F; A; u7 {3 y7 @* U4 v9 O' P

期待您的老照片。

发表于 2009-11-3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30 10:04:00的发言:
! h" o S5 M. h* W# a

 

/ c* w$ k8 q3 ^: _7 E/ B% U

周六孩子们吃完饭出去逛街了,我刚好闲下来,接到从小一起在楼道里玩的发小的电话,于是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开车出去happy,先看电影2012,再逛商店购物,又去吃pisa,一直聊到尽兴,分手回家了,感觉和登山一样心情格外爽快。几个发小都是五零后,回家回味一下,感觉五零后还有能力跟着时代步伐边享受生活边总结人生,而我们四零后好像回味生活回味人生多于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不知是不是片面。

) H# | a- } z% G/ @: W

你的生活还是蛮惬意的呀,其实我们40后也不比50后大多少,也完全可以浪漫地享受生活!

发表于 2009-11-30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09-11-30 10:38:00的发言:
  1 A. j6 h# O* Y) \2 e$ P2 ~" \

    还记得我们学校学生去机场迎宾的事吗?

0 m; d8 o/ J7 ^- Z7 x( {" D

    记得文革前有一次是周总理出访归来,国家几位领导人到机场迎接,有刘少奇,朱德,彭真。。。

2 V2 A9 B+ |5 Z* k

   

% O. p& L6 K* N6 x9 c

你能给周总理,朱老总献花,真是太幸福了,一辈子的荣耀!

发表于 2009-11-30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宫门口在2009-11-30 10:38:00的发言:
+ L8 B$ c7 k7 {" Q

  期待校友老照片!我昨天翻出一张1965年在学校主楼前的合影,有时间也处理后,发上来!

: r% q( y4 K- s: J( V

   我有“长征队”在主楼前的照片,可惜我的扫描仪用的是“WINDOWS98", 买来后没用过几次,电脑改”windows XP" 以后,这扫描仪就不能用了。有办法吗?

发表于 2009-11-30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09-11-30 10:54:00的发言:
4 v: n1 k" [) ]9 F; l1 t) ~- ~

你能给周总理,朱老总献花,真是太幸福了,一辈子的荣耀!

* ^7 P. Z* m4 A1 `% R

  嗐,我那次由于比别人晚了一步,最后那束花留在了手里,谁也没给。只是跟着经历了一次。。(我跑到跟前,总理和随从人员手里都有花了,,拿句北京话,太怵(CHU WO ZI )..

发表于 2009-11-30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深圳莲花山,现在20°左右,一个非常惬意的避寒地区。
发表于 2009-11-30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6310_su在2009-9-1 20:54:00的发言:
# f; _; t7 W6 i' [, ?; b9 E a. `

很认真的一条条看完了这个帖子,心潮澎湃

3 f9 Z+ H6 f+ z" y, e5 k5 G0 T* A

   怎么没消息了?最近可好?

发表于 2009-11-30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倡议开辟一个新话题

在不影响其它话题的同时,倡议开辟一个新的话题。我们大家共同书写几十年来所闻所见的有趣、好玩儿的故事。要求故事真实,绝不夸张,绝无杜撰。当我们所写的故事达到一定数量时,选出几位校友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润色,装订成册或可发表。 p3 z* q; @" {- Q+ ~( t

现在我们就开始,暂时叫《趣闻趣事》。请大家按顺序,每写一篇注明序号。谢谢!

发表于 2009-11-3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趣闻趣事--1

  * w! q- |' ], {. V1 Z' X$ e

我们在山东德州时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每周厂休大家都一起到市里游逛。其实就是叫花子赶集—穷逛,什么也不买,转一圈了事。我们这一伙包括我、咱们学校的张某某(下文叫他张北京)、孙上海、陈武昌、许武昌、田西安,还有曾老广。

, c; t+ Y+ E: x. o# [

记得那是1969年深秋时节,我们几个刚出厂门不远看见一个大约20岁左右的人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装满了大白菜,一看就知道他是到市里的小市儿卖菜的。

3 h( Q5 f# T2 I) j* q; j0 I

我们走路速度比较快,没多会儿就追上了那个菜贩子。陈武昌问菜贩子:“怎么卖的?”菜贩子答:“四斤。”按当时的市价就是一毛钱四斤。我立即故意接着问“二斤卖吗?”菜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卖。”我们几个哈哈大笑,继续向前走去。起码走了200米,听见那个菜贩子在后面高喊:“二斤俺卖,你买多少?”

发表于 2009-11-30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趣闻趣事--2

还是逗菜贩子玩儿那次,我们一面走一面谈笑。不知是谁说,北京有北京大学叫北大,天津有天大,武汉有武大。也真是的德州也没个大学,要有就得叫德大。张北京说:“谁说没有德大?这里就是。”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咳,那不是大粪场嘛。从此我们就称德州的大粪场为德大。

5 U l% \5 D8 _! e

大约是1998年前后,我有事去德州。在和一些人聊天时,一人问另外一人:“你现在住哪呀?”另一人回答:“德大北边。”我好奇地问;“德大什么意思?”那人说;“生建北边那个大粪场呗。”我说;“那地方不是早就盖居民楼了吗?”那人说;“那德大的名不能变呀?”原来,我们开玩笑叫的德大不但广为流传还延续了这么多年。你说逗不逗?(生建全称叫生产建设机械厂,就是劳改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22:23 , Processed in 0.156439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