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28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成府路在2009-11-27 10:04:00的发言:
    文革期间,有外校的造反派冲击北京航校,但被英勇的同学挡住了,其中有一位叫刘金良,毕业后分配到沈阳,我曾经到沈阳拜访过他们(他们两口子),不知现在怎样了? 有没有学友知道他们的消息?
7 y$ c5 [8 ^; A! t4 f: e/ [- R3 ~

当时站在外校卡车车头上要求他们摘下柳条帽、放下标枪一个是胡大力老师,另一个是谁忘了,大概是另一派的。航校虽有两派,但到“外敌”来时,是空前的团结,一致对外,以理服人。终于战胜了“外敌”,他们老老实实摘下柳条帽、放下标枪灰溜溜的把汽车开出航校大门。

& `/ T, K a. O( _7 l

还是那句话,航校就是基本素质高,就是当之无愧的中专No.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8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看贴不发帖的校友尽努力锻炼发帖

据我了解,有不少校友只看贴不发帖,也确实可能发帖有点困难。有一位校友,按常理网名应该叫“半壁街”,他就觉得发帖有困难。其实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 k% f% J5 ]% \1 I: j

发帖办法如下:

6 W* O. H1 h' |/ ^; N- v+ _

1、发新话题,可在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的最高页数,显示后,在此有页最下面左侧写有“北京航空工业学校”的方格里直接打字,点击标有“标题”处,写标题。全部写完后,点击最下方的“发表”就大功告成了。

7 U9 d) F: [# K* g

2、针对他人的帖子发表言论,首先打开所指的帖子,点击该帖子右下方的“引用”。屏幕上会出现该帖子,在下面就可以打你要说的话了。打完后点击下面的“发表”,就完成了。

5 `6 c( h1 T1 L A5 @. W

3、如想变化字体、大小、颜色,或是修改帖子,就在发表后24小时内打开你的帖子,点击右下方的“编辑”,会在你的帖子上方出现“B I ......”一串东西,你把鼠标指向某一的符号,它会显示出文字 ,只要照着操作就行了。完成后点击下方的“发表”。这是出现在论坛上的你的帖子就改变了字体、大小、颜色。

0 L8 z2 H" `) z

练一练,顶多就是输入文字是慢一点,没问题,熟练工。我们大家都在等你发表高见呢!

& `' k& f- _/ _9 [

“半壁街”,冲!

. i, W2 S( P5 {4 \+ M, t! A

 

发表于 2009-11-28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09-11-27 12:03:00的发言:
# Y, Y, n# A. h% k2 X% F, u

     

$ v, F* r$ U) z/ A; y Y5 @& N! N

    好好活, 慢慢拖,一年还有几万多;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按时睡,按时起,跑步跳舞健身体;只要能吃饭,钱就不会断。。

6 {- P. Z- S& }9 d

 

; j% n' N- f4 V; Q7 o

 

) ^+ r: \2 w A0 ?0 n

说得真好呀!按这几点去做,肯定能多活几年。不过真的做到也是很难的。调整好心态不容易,看见不合情理的事,心里就气得慌,还是爱多管闲事呀。

发表于 2009-11-28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09-11-28 8:05:00的发言:
; o4 ~4 ~9 Z+ Q- O

       我也记得当时的情景,记得刘金良。

' k$ b# w7 k" v! b( W1 S) E

   

/ ] T# K' d7 `; D8 ~ b; [2 n

刘金良是6415班的,对他有印象是因为他是田径队的,中长跑的队员。

发表于 2009-11-28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09-11-27 12:03:00的发言:
* l y# K$ \0 Z8 i1 j1 r3 U

 

. o, \: v+ v7 X: u

    好好活, 慢慢拖,一年还有几万多;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按时睡,按时起,跑步跳舞健身体;只要能吃饭,钱就不会断。。

/ H& W4 ]4 ^% p- o# P$ ~

 

1 O3 b9 G1 Q. u/ b/ ~) K. U4 x

   

: l. s( O2 I9 }# B9 ^) [( ~: p

太好了。我们这一代人本身就是拼命干了一辈子,无所计较。可是这种思想拿到当今,恐怕就是落后了。

发表于 2009-11-28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8 2:00:00的发言:

本来每年春节是可以回家过的,那一年春节前下发了通知,下发到车间。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访华,北京人不得在这个期间回家。文件具体怎么说的不清楚,就是不能回家了。

/ o4 \. y. ?- }) a0 m* v7 ] 6 P5 A- L# U$ j7 { 6 z0 V# _+ j: |6 \

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们当时不知道,等乘车到了天津转车时遇到了麻烦,车站说什么也不给签票,非要地市以上开的证明信才能去北京,真是急得团团转,当时又不像现在通讯交通方便。后来忽然想到还带着学校的学生证,找到了售票员说明了情况,看到我的学生模样,最后就点头通过了,有惊无险。
发表于 2009-11-28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09-11-28 9:24:00的发言:
4 `, f8 W7 s- n2 C5 w1 b

太好了。我们这一代人本身就是拼命干了一辈子,无所计较。可是这种思想拿到当今,恐怕就是落后了。

, V) ]- w! ]- n; E' J. z

我们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在当今也不应该是落后的,比那些只知道金钱和享受的强多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就够了,不要管别人怎么看,自己找乐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11-28 9:31:00的发言:
% P5 b+ l2 ?8 n$ r% Q. |

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们当时不知道,等乘车到了天津转车时遇到了麻烦,车站说什么也不给签票,非要地市以上开的证明信才能去北京,真是急得团团转,当时又不像现在通讯交通方便。后来忽然想到还带着学校的学生证,找到了售票员说明了情况,看到我的学生模样,最后就点头通过了,有惊无险。
j& t( r: v6 |: E% C

其实你多掏点钱买张到保定的票就行了,我曾经这么做过几次,但是尼克松访华那次有政治问题,就没有这样办。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09-11-28 8:47:00的发言:
$ {& l V7 e, J! P

说得真好呀!按这几点去做,肯定能多活几年。不过真的做到也是很难的。调整好心态不容易,看见不合情理的事,心里就气得慌,还是爱多管闲事呀。

$ D w6 b9 d, P: U, M/ }

你说的没错,见到不合理的事,看在眼里,别人不吭声,我就爱评论。对你的评论有赞同的,心里满足。退休了还是这样。

发表于 2009-11-28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8 13:07:00的发言:
- Y7 X! O+ ~! R

其实你多掏点钱买张到保定的票就行了,我曾经这么做过几次,但是尼克松访华那次有政治问题,就没有这样办。

8 }" k1 v/ E# M2 j% Q. i' L

文革中确有一段时间买北京火车票要证明一事。我71年春节休探亲假,就是不卖北京火车站的票。又碰上厂里到北京探亲只给一天路程假,往返一共14天。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在厂里请假时说,我们家在通州,得在北京站中转,一天不够,结果厂里给了往返4天路程假。探亲证明是通州,火车站卖了一张经北京站中转到通州的票。由于德州到通州的里程和到北京站的里程在一个区段内,票价相同还是七块六毛钱。一举两得,既多蒙了两天假,又顺顺当当买了票。耍点儿小聪明还真管事。

发表于 2009-11-28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8 2:00:00的发言:
8 u3 p. [: s7 L- A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本来每年春节是可以回家过的,那一年春节前下发了通知,下发到车间。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访华,北京人不得在这个期间回家。文件具体怎么说的不清楚,就是不能回家了。结果那一年就在北镇过的节,过完节我们才回家。

/ U" g/ v4 K3 h% A- K

我们国家搞这一套有历史也有经验,象伊拉克,阿富汗都应该派人到我们国家来学习。亚运会的时候我母亲生病了,当时进京要局级开出的证明,我等到了退票但是来不及去办证明了。进侯车室就开始检查进京证明和行李,我先将手提包递上,看到里面有一罐打火机气体叫我要去交掉,我态度很好马上去交了。我拿了没收气体的收据再进侯车室,进门时给他看收据。检查人员看了收据就忘了还没看我的证明,很痛快的说:“进去吧”。列车在天津之前,又开始查证明了,两个人顺着车厢一路查过来,我买了一客饭在吃饭,结果又有奇迹发生,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也不理他们,他们也不打搅我,于是我这漏网的鱼就进了北京。

发表于 2009-11-28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你:西水。谢谢你,谢谢你们的牵挂。

8 \. n3 D& f; E( a6 v, Y

大体上看了一下,也大体上明白了你们的意思。

- D0 b) N% @$ |% K

虽然不去参加同学聚会,但对那聚会的仪程有点意见,

- h8 [0 D- w+ j- x L" R

就是那必须说个人经历一事,大可不必。

% `& B- k- [# v2 ]5 M1 V

不是所有的人的经历都那么灿烂,也有的人不喜欢炫耀自己,

9 U# ~ X3 s# ~) }& c0 w) [, o1 I

就叫他随便好啦,这岂不更随意一些?

发表于 2009-11-28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8 13:07:00的发言:
1 u5 h9 F+ n+ E) T

其实你多掏点钱买张到保定的票就行了,我曾经这么做过几次,但是尼克松访华那次有政治问题,就没有这样办。

/ e. T! z& b/ Y7 G# T: I

我探亲回家也碰到过几次控制进京的情况,我就买到良乡的票,多花6毛,才得以回家。

发表于 2009-11-28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11-28 8:23:00的发言:
' D* `# t% O5 z1 ~- d; J5 I) \, E

当时站在外校卡车车头上要求他们摘下柳条帽、放下标枪一个是胡大力老师,另一个是谁忘了,大概是另一派的。航校虽有两派,但到“外敌”来时,是空前的团结,一致对外,以理服人。终于战胜了“外敌”,他们老老实实摘下柳条帽、放下标枪灰溜溜的把汽车开出航校大门。

1 c3 O# c. ?, D7 r2 }7 K# v

还是那句话,航校就是基本素质高,就是当之无愧的中专No.1。

" `. ~8 j% U; y4 M6 S3 j

经提醒想起有这麽回事,好像卡车还在学校转了转,文化大革命我最心疼我那本积攒了很久的剪纸放在课桌里不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bubi在2009-11-28 20:41:00的发言:
: a6 d1 @0 t, x" t3 r1 `: j7 l

原来是你:西水。谢谢你,谢谢你们的牵挂。

8 \1 s- {% e" P8 G9 }- m

大体上看了一下,也大体上明白了你们的意思。

( b) L! r; }' v! g

虽然不去参加同学聚会,但对那聚会的仪程有点意见,

9 A/ l, |: N1 n- K) i2 k2 z- j# J* P

就是那必须说个人经历一事,大可不必。

5 q% {" `& E% a/ U! d- b

不是所有的人的经历都那么灿烂,也有的人不喜欢炫耀自己,

: E; h: a. {; I6 n5 t! Q

就叫他随便好啦,这岂不更随意一些?

' H: h- ?& o7 U) s

同意你的观点,大可不必必须说个人经历,随意一些最好,比如唱个歌。不过我怎么不知道聚会议程的事情?

: \5 {' p* K& B: Q0 p

你能上网,说明你的电脑技术不错,字体大小还没有解决,怎么还发小字?

4 X* c1 {: B" ~% N

你说你运交华盖,忙得不可开交,是为孙子辈吧?

发表于 2009-11-28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看看前面的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bubi在2009-11-28 21:06:00的发言:
你去看看前面的帖子。
* O. M6 [. { C9 _! V

你在和谁说话?应用右下的“引用”可以明确说话对象,并且能够引起对方注意。

发表于 2009-11-28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bubi在2009-11-28 20:41:00的发言:
; Z7 M" m$ ~$ h

虽然不去参加同学聚会,但对那聚会的仪程有点意见,

/ `2 F3 _4 J7 @

就是那必须说个人经历一事,大可不必。

) x& C$ s7 \: g4 U8 |& v A9 y) v

你说的所谓议程好像没办法达到,二百五六十人怎么说个人经历呀?每人一分钟就得四个多小时呢 ,要是每人五分钟岂不要一天一夜?确实没有这个议程,更不要说是强制性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8 20:59:00的发言:
7 T: u, o# o. N/ y

经提醒想起有这麽回事,好像卡车还在学校转了转,文化大革命我最心疼我那本积攒了很久的剪纸放在课桌里不见了。

6 b( K! P& d* c4 t) `0 r

卡车在学校里武斗的事情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 f1 f% O: O ]2 w5 M

你喜欢剪纸,是自己剪的还是买的。记得小学时,班里兴起了剪纸风,每日都在“剪纸”,就是把别人剪纸的样子复制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用刀刻出,外边可以用剪子剪。好的剪纸用电光纸。实际上是刻纸。后来大了就到工艺美术商店去买剪纸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探亲进京买火车票,大家都有被限制的经历。各人有各人的“高招”进京,3346的招数最佳,既少花钱,又多出假期。但大家当时绝不会认为限制进京这个规定是铁路部门为了多挣钱,现在如果有了这个规定肯定是为了钱。
发表于 2009-11-29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9 0:38:00的发言:
2 Q# H7 P* S* G

卡车在学校里武斗的事情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6 P& T3 e: B' v" }" I

不是武斗,是他们企图挑动武斗。由于全校的共同抗争,他们没达到目的,夹着尾巴逃跑了。据说他们不是清河的就是马甸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11-29 1:26:00的发言:
7 _4 m. p2 M9 j& L

不是武斗,是他们企图挑动武斗。由于全校的共同抗争,他们没达到目的,夹着尾巴逃跑了。据说他们不是清河的就是马甸的。

/ H5 I, {1 h X, l- s

是不是马甸土城技校的,为什么来我校?他们来干什么?

发表于 2009-11-29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9 2:45:00的发言:
6 A* E3 G( {3 J+ u& z+ y: N6 A. }

是不是马甸土城技校的,为什么来我校?他们来干什么?

# e1 R+ V. F* k4 o

据说他们学校武斗很厉害,看航校没有武斗不甘心,或者说航校革命搞得不好,他们想输出革命,帮助航校把文革搞得轰轰烈烈起来。说了半天就是一句话,挑动航校武斗。没想到,航校师生不买他们的账。

发表于 2009-11-29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9 2:45:00的发言:
m3 D8 W- d1 Q- D1 b

是不是马甸土城技校的,为什么来我校?他们来干什么?

* C! Y4 y+ u9 \- Y) M* C- K

    是马甸交通运输技校的,一天晚上天黑后来的,两车人,带柳条帽,有的柳条帽前面还有块鉄紗,手拿那种考车用的带铁尖头的杆,文革中标准的武斗队打扮,冲进学校在马路上转了一圈,好像还喊口号支援航校的造反派。同学发现就把大门关上了,好多同学在主楼前把车挡住了,一开始是让缴枪,后来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做了让步,把杆放在车上、承认错误就放走,他们强行开车,车前的同学大家一起推住,一声呐喊,愣是把车推的没能前进,最后开车的出来认错,承认不该来、不该开车,车上人把杆放在车厢板上,才被放走,这真是表现了我校同学的素质、英勇精神和斗争艺术,应该记载在我校的历史上。爬到车上的人我记不清了,3346可能记得对。

发表于 2009-11-29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11-28 8:23:00的发言:
" b( r. s0 Y! q* j; c

当时站在外校卡车车头上要求他们摘下柳条帽、放下标枪一个是胡大力老师,另一个是谁忘了,大概是另一派的。航校虽有两派,但到“外敌”来时,是空前的团结,一致对外,以理服人。终于战胜了“外敌”,他们老老实实摘下柳条帽、放下标枪灰溜溜的把汽车开出航校大门。还是那句话,航校就是基本素质高,就是当之无愧的中专NO:1.

) f: N( f$ w3 T1 V% ?& n

 我也记得这件事。当时我们文艺宣传队正在三楼排节目,听到楼下很乱,吵声一片,我们就都跑下楼来看究竟。我记得站在卡车头上阻止他们的人中还有一个人是周正如老师。我很赞成上述同学的观点,我们航校的同学素质就是高。没有发生武斗现象,学校的环境没有被破坏。后来工作后每当谈起文化大革命时,我还经常以此为荣那。

8 q. b/ w6 |. T* c" {" _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11-29 7:22:00的发言:
) _( F% k" h& B( e+ O. u

据说他们学校武斗很厉害,看航校没有武斗不甘心,或者说航校革命搞得不好,他们想输出革命,帮助航校把文革搞得轰轰烈烈起来。说了半天就是一句话,挑动航校武斗。没想到,航校师生不买他们的账。

: U' `$ h, l* t# F. U

时间是在1967年8月到11月之间吧?

发表于 2009-11-29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9 0:38:00的发言:
! e! @; }6 t$ ? { d" t& @

你喜欢剪纸,是自己剪的还是买的。记得小学时,班里兴起了剪纸风,每日都在“剪纸”,就是把别人剪纸的样子复制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用刀刻出,外边可以用剪子剪。好的剪纸用电光纸。实际上是刻纸。后来大了就到工艺美术商店去买剪纸了。

开始是自己刻,就像你说的用刻刀刻,后来到工艺美术商店买,分类收集,有金鱼系列,新疆舞系列,葡萄等等。记得文化大革命绣毛主席像,就像现在的十字绣,我绣的毛主席像被我父亲装在镜框里保存至今。我们班还有同学做毛主席石膏像,大家都在用不同形式表示对毛主席的热爱。
发表于 2009-11-29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记得这件事。当时我们文艺宣传队正在三楼排节目,听到楼下很乱,吵声一片,我们就都跑下楼来看究竟。我记得站在卡车头上阻止他们的人中还有一个人是周正如老师。我很赞成上述同学的观点,我们航校的同学素质就是高。没有发生武斗现象,学校的环境没有被破坏。后来工作后每当谈起文化大革命时,我还经常以此为荣那。

3 c- {3 P5 ?! x' R, [# l% N g

 

6 E6 t- z% U( {/ l% R2 C+ R- _

应该是周正朗,是我们班主任,也教我们制图。

发表于 2009-11-29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9 16:20:00的发言:
3 L5 ^& I9 Y4 ]

应该是周正朗,是我们班主任,也教我们制图。

' [" R# i4 X' _+ ^* B8 X1 r

绝对错误,不可能是周正朗老师站在卡车车头上。周正朗是制图老师,人很好,教过我们。他不是哪一派的头头。我说忘记是哪个老师是不太确定,既然有人说是周正如,我就敢确定了,就是胡大力和周正如。周正如是6科老师。

; o/ k [6 g4 e; }$ t( Z

周正朗后来调到河南新乡,我70年去新乡,想去看望他。分到新乡水泵厂的17503班校友说周老师去世了。

发表于 2009-11-29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11-29 17:07:00的发言:
6 \4 H1 z8 w6 c5 U6 r2 c* Q

绝对错误,不可能是周正朗老师站在卡车车头上。周正朗是制图老师,人很好,教过我们。他不是哪一派的头头。我说忘记是哪个老师是不太确定,既然有人说是周正如,我就敢确定了,就是胡大力和周正如。周正如是6科老师。

# b6 E6 u9 r" ~" U$ J

周正朗后来调到河南新乡,我70年去新乡,想去看望他。分到新乡水泵厂的17503班校友说周老师去世了。

, q+ l2 A9 e8 t5 V5 _" a. o5 n+ I

哦,还有个周正如老师,我以为六铺炕写错老师的名字。您说的应该是对的,因为我对那件事只是经大家说起才有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22:24 , Processed in 1.223359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