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26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09-11-26 10:54:00的发言:
看看我们毕业时候的老照片,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而且那么朴素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8年毕业合影.jpg

5 ]: W* `( Y6 H( q3 U* v3 k

 

$ p! Y/ Q i1 v7 t

想当年,我们是多么朴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6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09-11-26 10:01:00的发言:
5 K2 j3 a1 ?5 I) |9 W. e

 

/ {+ \$ r, y( l5 ?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 b2 A; ?$ _9 N3 o1 B
! r" Q' I! V0 [; v' p& g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7 m% ?( c# c/ W0 k# {: B$ C+ Y" s
" W+ ^; J* Q9 H j) E: Z

 

6 @' F; L! s& w; N! h- @
5 }% n. F% @2 ]% T

  详细可看:

3 C: t, f' G; H! l. ]; k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08.htm

h. [/ c; O& T) O

作为中国人,汉语拼音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个来源,起源?到今天都花甲之年了才知道,谢谢099给我们的普及

发表于 2009-11-26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09-11-26 10:54:00的发言:
看看我们毕业时候的老照片,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而且那么朴素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8年毕业合影.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0 ^* y7 [5 E* ^" |7 ]* x

这张照片照得不错,人很清楚,那时候真年轻。我辩认了半天右边第一个人是不是冯禄?其他四人我都能认准,只是右一拿不准。

发表于 2009-11-26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4 10:04:00的发言:
/ \6 f& L% x7 `( L- P! k* z; d

我从68年毕业到八十年代初,始终负责31机翼总装,开始在工段后来到技术部门。那时,经常大会战干通宵,机翼推到你们车间留给你们的工时也不多了,我们也经常到35、41克服故障。记得每到大雪天全厂到机场扫雪,都是从你们大门出去的,林彪事件发生时,机场戒备森严,压路机横在跑道上,整个空气很沉闷,。。。那时虽然艰苦,但很快乐。现在还常有哈飞的同学回厂里,据说变化也不小,真想安排个时间回去看看,走了很多地方,觉得还是哈尔滨人好(不知是不是和那个年代有关)。

) d9 F" V& C4 J& G+ [

看了“同影”们的发言,着实让我们这些被流放的同学好羡慕啊。遥想我们当年,考上航校了。满以为能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子孙,能够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制造的飞机飞上祖国的蓝天,能够在亲朋好友面前骄傲的说一声我能“坐”飞机也能“做”飞机......但罪恶的四人帮让我们的梦想破灭了

发表于 2009-11-26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09-11-26 14:01:00的发言:
2 R9 @! S& k9 Z. ~- g# `. k

四人帮让我们的梦想破灭了

$ Q6 { B+ t, I

 

2 V9 s I( A9 n- N, W* I

  确也深表遗憾,但是,据了解,当年赴山东的同学,一点也没有沉沦,用自己的行动,书写青春的篇章,也是咱们航校的骄傲!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大可:

; @- l* W8 V' Z1 b4 f9 t6 j% J

你哪壶不开提哪壶,都过去的事情了。怎么又揭伤疤!待会儿3346肯定就着你的话发感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宫门口在2009-11-26 14:26:00的发言:
1 A$ m. W/ d& J, H8 ^0 J

 

% z) @, N+ T" ^

  确也深表遗憾,但是,据了解,当年赴山东的同学,一点也没有沉沦,用自己的行动,书写青春的篇章,也是咱们航校的骄傲!

8 n0 _6 A) n- ~

谢谢鼓励,请进一步做王大可的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09-11-26 10:01:00的发言:
* M5 q7 t4 v4 {* [' d5 {0 Z

我从网上抄一些贴上:

& s+ K1 R8 n* z3 M; g7 _7 }+ r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08.htm

0 ?7 U4 X/ v. {# d: o, ]% T

谢谢你的介绍,但是我想知道的是“旗语”的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09-11-26 10:54:00的发言:
看看我们毕业时候的老照片,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而且那么朴素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8年毕业合影.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f* B/ f0 t2 O2 @

当年衣服、裤子上打补丁是常事,见到有人穿打补丁的裤子不会感到奇怪,甚至还会进一步“学习”。不过照片上这个裤子上的补丁颜色与裤子的颜色太不接近了,是不是穿的工作服?那时穿工作服也是光荣的,很多人把工作服稍加改进当成出门的服装来穿,就是有的衣服胸前的字弄不下去,只好带着字上街,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的工作单位。但是如果是别人送的,就判断错误了。我想,我们都有这个经历。

发表于 2009-11-26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6 15:24:00的发言:
* E4 B' P4 U# C

当年衣服、裤子上打补丁是常事,

D+ L F4 u! O: _+ X. ?& \3 u

  打补丁是不大雅观,不过,当年上航校的很多是穷孩子!

发表于 2009-11-26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乡几日才归,就在网上窥窥,大楼又在长高,全凭大家砌堆。

8 p# z1 O# M, {$ u: { p2 ]

上了年纪的人都爱追忆儿时要事、趣事,好汉都不提当年勇,何况你我凡人。大家在网上多聊一些开心的事,让人回味的事有多好。往事不要提,揭伤疤的事更不要提,好吗?因为那是你我小老百姓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左右不了的,又何必在那瞎耽误工夫呢,不知说的对与不对,供参考。现在我们就要调整好心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好我们的晚年,气则伤肝,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人说,多活一年就是几万元(流行的顺口流,我说不全),我们现在是吃饭就挣钱,不象年轻人挣钱才吃饭,要把关系摆正哦!

发表于 2009-11-26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了
发表于 2009-11-26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09-11-26 16:34:00的发言:
; W2 d$ J' Q0 A/ C Z

揭伤疤的事更不要提

% Y8 O9 A8 {" `2 D: G( N

  有的同学说一说当年的穿着,也犯不上说揭啥疮疤,过去有高兴的事,也有不高兴的事,提一提有何不可?不要用教育他人的口吻说话嘛。

发表于 2009-11-26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09-11-26 14:01:00的发言:
9 |0 Q7 B/ u9 L! M, K

满以为能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子孙,能够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制造的飞机飞上祖国的蓝天,能够在亲朋好友面前骄傲的说一声我能“坐”飞机也能“做”飞机......但罪恶的四人帮让我们的梦想破灭了

1 t. W4 e4 G ]4 _0 |$ V

深有同感,前几天,有帖子说:“航空疲劳”,“航空徒劳”,现在我这方面是一窍不通。不过,我们也对得起航校,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我为什么叫pd,就是“平阴电业”。这是我前半生最值得骄傲的一段经历!

发表于 2009-11-26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5 19:48:00的发言: ' E ^8 [$ Y2 x, g, ]* Z' u* Q

门外汉想说几句关于足球的歪论:要说看足球也看了几十年了,

: N) s1 B' M5 G) I3 y

你也喜欢看足球吗?现在我只看国外的比赛,不过有时“国家队”的比赛还是想看看,集体项目中国都不行,喜欢小帮派,不能配和,内耗太大,没办法。

发表于 2009-11-26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09-11-26 16:45:00的发言:
) s; d- p0 V. t6 l8 }, d 4 N$ L+ M% }1 a, _" Q5 K9 q 5 v5 p0 y$ t8 i

深有同感,前几天,有帖子说:“航空疲劳”,“航空徒劳”,现在我这方面是一窍不通。不过,我们也对得起航校,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我为什么叫pd,就是“平阴电业”。这是我前半生最值得骄傲的一段经历!

9 g( ]/ r8 x3 ]* N5 a' ~: f5 J Z, I! d1 `8 f, [6 B - n4 L& {6 ~2 f! ^4 J4 Z$ \0 a

你好像就是当了电业局长的校友吧。
发表于 2009-11-26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6 15:24:00的发言:
9 L6 F( |; ?7 c9 {) B. i

当年衣服、裤子上打补丁是常事,见到有人穿打补丁的裤子不会感到奇怪,甚至还会进一步“学习”。

, t& ~ ]* H, @& C0 h# ?7 B* y

当时千篇一律,都是中山装或军装,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确实变化太大了,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

发表于 2009-11-26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09-11-26 16:34:00的发言:
: [/ O# t6 A% g1 g, P0 j# o! l% w

.........现在我们就要调整好心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好我们的晚年,气则伤肝,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人说,多活一年就是几万元(流行的顺口流,我说不全),我们现在是吃饭就挣钱,不象年轻人挣钱才吃饭,要把关系摆正哦!

% K1 s9 q/ }' Z5 \" |

    老兄说得好!我们现在是吃饭就挣钱,多想快乐的事,调整好心态,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q2 u2 N% p2 O( [

  看了几位学友毕业时的老照片,那时的我们多年轻!几十年,真快呀!

发表于 2009-11-26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老哥: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你那里热闹吧!感恩节快乐!

发表于 2009-11-26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11-26 17:04:00的发言:
" a e) r4 V& S P: ~, ^/ y

/ O: \# F+ }( t) u/ b R

谢谢你,只不过赶上好机会了,反正没给航校丢脸。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09-11-26 17:13:00的发言:
3 s$ e. i0 z! i" U) M

西水老哥: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你那里热闹吧!感恩节快乐!

' z( [; B n, E1 @7 T7 N

匹敌学友,谢谢你的祝福。本来在中国也没有这个节日,现在赶时髦随大流。刚才搜了一下,原来“感恩节”只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才有,中国有人建议也设这个节日。

发表于 2009-11-26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09-11-26 14:01:00的发言:
/ O( X* r/ k" U& X2 W

看了“同影”们的发言,着实让我们这些被流放的同学好羡慕啊。遥想我们当年,考上航校了。满以为能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子孙,能够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制造的飞机飞上祖国的蓝天,能够在亲朋好友面前骄傲的说一声我能“坐”飞机也能“做”飞机......但罪恶的四人帮让我们的梦想破灭了

1 i/ l9 ]% O& l

-其实您们在山东的贡献和你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着实让大家感动。您没能亲手做飞机不仅是个人的遗憾,也是航空工业的遗憾。

发表于 2009-11-26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09-11-26 10:54:00的发言:
看看我们毕业时候的老照片,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而且那么朴素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8年毕业合影.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y. j% X2 T- H( u

在现在人眼中,这是一群稚嫩的孩子。其实当年大家已胸有大志——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而奋斗。

发表于 2009-11-26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d在2009-11-26 17:05:00的发言:
. j$ \/ ^) J+ x7 h

当时千篇一律,都是中山装或军装,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确实变化太大了,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

1 y" Q: W# S; j# g) e n

那是一个被禁锢的年代,记得我就是因为经常被批评为“不艰苦朴素”而不能入团,后来为了改正缺点,家长就把好好的裤子加了两块补丁,哈哈。。。多幼稚啊。

发表于 2009-11-26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09-11-26 10:51:00的发言:
2 d' N( g1 v0 W# j! j

# n2 r; Z7 y2 e! l1 @6 x

水龙吟 习和SL兄

+ i, m$ W$ I6 L" q( k

举头东南浮云,倚天千里须长梦,人言故地,鲁西鲁北,旧貌新颜。遥想当年,河空水冷,月黯星淡;想大名相遇,实为天意,怎敢忘。

, J" R" W7 \) @

莫言千难万阻,尽东风,尔等何如?当年坠地,而今看汝,任游九州。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尽显英豪。君何人,堪比清照弃疾,名重北航。

+ B3 y9 G& [% u

 fficeffice" />

. D% b% A8 \- w" F( r9 d

  拜读SL兄之“水龙吟”诚惶诚恐,言及寿字,吾等草根实不敢当。你我数聚京城,曾言及诗词,亦数次索句,终无见及。此次幸得西水等友建我校网页,方见SL兄功底。想李清照、辛弃疾均为宋代泉城名家,君亦居济南,意为巧合?匆匆仿稼轩水龙吟以谢。班门弄斧,哈哈一笑而已......

. r( T0 i# I& E7 X

另:“大名”济南代名词也。

$ ^# I5 Q. @1 i" N+ J

 

. }# l5 p$ t1 D! \/ I

    咱们俩互相吹吧,也不怕别人笑话,纠正一下,“大名”应为“大明”----“大明湖”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09-11-26 18:32:00的发言:
5 _7 H9 q3 T! f! W

    咱们俩互相吹吧,也不怕别人笑话,纠正一下,“大名”应为“大明”----“大明湖”是也。

8 W7 ?5 v: L2 j3 U

“明”字好像有讲,不是日+月,而是田+月、目+月等。到底是什么,还是你们比我明白。

发表于 2009-11-26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11-26 15:13:00的发言:
4 x2 o1 o8 H6 y- x' l0 p' }

谢谢你的介绍,但是我想知道的是“旗语”的知识。

, @2 ?( b) V9 q: t1 i0 U6 U1 R

从网上找了个图,你看看。

+ B: K) v7 N* s* j4 u& V. k: t

 


发表于 2009-11-26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4 10:34:00的发言:
6 O3 v. e, @/ @" H

们厂的体育活动还是搞的不错的,记得当时主持工作的是四川体育学院毕业的陈老师,因为他是搞拳击的,那个年代取消了这个项目,他就被分配到我们厂工会。刚毕业时我也很贪玩,足球场每到冬天就改为冰场,我下班就往那里跑,好像一毛租鞋,滑一场后又帮老师扫冰场,浇冰场,每天滑足球场好多圈,玩的一身汗,那时真是精力充沛。

0 W: S6 r; c! r8 ?! H

   没错,厂里的体育活动真不少!下班后在集体宿舍里除了打牌,就是到滑冰场去滑冰。

+ {2 x! c7 X# s3 ?( z

   夏季厂里还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活跃职工的业余生活。

4 M6 q; J5 M& G

  记得在一次厂组织的足球比赛中,我们车间在与另一种子队车间的比赛时,一不小心先灌进去2个球,以2:0领先对方。

f/ K Q7 [$ `% V' S; _4 [

  自己最得意的是第一个球,是由我发角球直接踢进大门的。

7 A* h1 ~6 {, @! ?" ^! D% g6 z

  第二个球趁对方立足未稳,一个反击由新招进来的小青年打进。

4 d6 e6 m& r) }6 i3 j

  下半场比赛时我被老师傅换下,在场边观战。可对方不愧是种子队,有好几名厂队队员;在终场前连续扳回了3个球,把我们给打败了,想想真有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09-11-26 18:06:00的发言:
; K& e. y; y* x8 ]8 w

那是一个被禁锢的年代,记得我就是因为经常被批评为“不艰苦朴素”而不能入团,后来为了改正缺点,家长就把好好的裤子加了两块补丁,哈哈。。。多幼稚啊。

* h0 F. _: Y) |; b# u

加了补丁是为了和大家一样,有补丁的衣服人人都穿。分不出穷富。你不是“幼稚”,是“革命”。人人都向往革命、愿意革命、于是就干出许多革命的事情。例如每周回家,为了革命化步行回家,有钱也不乘公共汽车,很多同学都这样。今天还要革命,就是愉快地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09-11-26 19:35:00的发言:
1 S6 l5 t3 n( Q

从网上找了个图,你看看。

, ]' R6 I C2 e7 X m* e$ I.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f2b18991a2a4449a962cba3a67d238c.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n. t, h: \3 h5 H& H: `

打出的是汉语拼音吧?这和注音字母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打出来,能记住吗?不如一个动作表示一个意思或命令。比如右手上下摆动旗子表示“不要过来”,而左手上下摆动旗子表示“靠拢我”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9 08:00 , Processed in 1.258145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