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净先生辛苦了,此组照片反应了大悲坛的清代彩画遗迹。绘画题材非常丰富,是很好的彩画素材。 ( H) ^: u% C, A7 z& B245-257、283-290似为廊内金步大木上的异兽彩画,大致为晚清所绘,手法略为粗糙,线条较为单一,颜色不丰富。 C7 B8 Z) [8 o
258-270、275-277为内檐大木上的异兽彩画,大致为清晚期所绘,但早于外檐廊内,画工、色彩运用比廊内的水平要高。 " t p' s7 c x7 ^271-274为各种八宝吉祥纹饰5 G6 M, @9 b. m5 t* a
278与279为明间最高的脊步彩画,搭包袱式画法,两张貌似做法相同,但细节上看,278为南面,279应为北面,因为北面不容易被看到,所以不贴金,用颜色绘画。: l' P9 ~8 Z% \; x R; X9 {' R; n
280上为宋锦纹饰,下为跟头粉绘法的“夔蝠叼钱---取福在眼前之意” 2 G! {/ ]6 B) u281为清代晚期典型的黑叶子花卉6 p. W; x" j& c! x% S. ?
282为夔龙纹饰,跟头粉做法,此做法清代晚期到民国盛行。 0 w' K4 _" D! o9 F5 I5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