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虫大人

[中国大陆] 五一节郊野活动[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22:5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1 10:05
: O4 `- V  A$ L$ }  k早年别人送我两片铁甲片,很大,可惜搬家丢了。铁器时代特征不明显,不像陶器,信息明确。画家朋友还有个铜 ...

0 P) o; J/ U0 e8 [铜铃都是早期积石墓、盖石墓所出,如是集安地区出土,即便不是高句丽早期文物,也与高句丽人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23:0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1 10:10
0 ~, c3 C2 ?6 P7 m) F' d! ?朋友挺好玩,还画了个高句丽的连环画,介绍历史,旅游部门还公开发行了几张画。其实服装,特征都不对
- B9 @$ {" ~$ L
热情很重要,尽管有些时候会出错。高句丽服饰了解者寥寥,去年才有靠谱的研究成果出版。
发表于 2016-5-22 16: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1 22:54
2 G) h8 C$ ~' R0 }- j! N% |( r; d谢谢您好意,不敢劳驾您拍照片,我这有些集安博物馆藏高句丽瓦当照片,资料暂且够用。我们的情况是,大约 ...
( F! |3 [# t4 {8 {+ Z3 B# G
那不知道几次发现,他老家麻线万宝汀的。高句丽最珍贵的应该是文字 ,极少,还有文字瓦 ,都是高句丽人的宝贵财富。同意你的说法高句丽艺术相当发达,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25次发现一件已经是很厉害了,毕竟几千年的时间,都损坏了。朋友的那几个,博物馆里都有,还是全的。
发表于 2016-5-22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1 22:58
% L% h0 t" R. @" L铜铃都是早期积石墓、盖石墓所出,如是集安地区出土,即便不是高句丽早期文物,也与高句丽人有关。
: M! Q3 y7 V, d; x3 ?0 o! l
搞不准时间,感觉像辽金或更往后, 不知道哪里来的不好说
发表于 2016-5-22 16: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服饰一定有皮革制品的衣服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2:2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2 16:19$ ~: x' B# {! Q1 D, y
那不知道几次发现,他老家麻线万宝汀的。高句丽最珍贵的应该是文字 ,极少,还有文字瓦 ,都是高句丽人的 ...
0 ^2 S# m5 }4 ~  B) x! ?( ^- f
万宝汀一带曾经去过,那附近许多古墓,但没有王陵级别大墓。高句丽文字瓦只有集安曾经出土,辽宁有云纹瓦当,但无文字瓦当。石碑不多见,早年只有好大王碑,前两年麻线桥下发现一个,集安总计两件。辽宁考古所在燕州城山城发掘出两件,都残;其它山城还有一件,也残。这三件都没发表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2:2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2 16:25: W8 k) l0 @* E! C
搞不准时间,感觉像辽金或更往后, 不知道哪里来的不好说
7 K# x+ B3 A7 G' F& o& f6 |5 {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2:3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2 16:26- u' |3 p+ [  Y+ x
服饰一定有皮革制品的衣服
) a# n5 l/ C5 B1 d3 c7 r  P/ u
高句丽人可能较少穿皮衣,她们纺织技术发达,山城遗物中纺轮是大宗。从壁画看,极少见穿皮衣的人,同时代北方的勿吉人大多穿皮衣。但是文献记载高句丽人戴皮帽,我在山城里找到一个跟铁盔顶相同的东西,但没见铁盔片,估计就是皮帽帽顶。
+ o$ _) y. F' j image.jpeg
发表于 2016-5-23 18: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2 22:372 Y  I- y6 _. N# {3 y3 u
高句丽人可能较少穿皮衣,她们纺织技术发达,山城遗物中纺轮是大宗。从壁画看,极少见穿皮衣的人,同时代 ...
0 |* K% O/ {( W( v- U% v5 w# K
高句丽经济渔猎占有很大比重,动物皮毛不可缺少。这个铁片个人以为是铠甲中的胸甲,不过看不出尺寸,可能和辽金时期的有点相像。黑龙江阿城看到过这类铁器,形制很接近。
发表于 2016-5-23 1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2 22:37
# ?- W. \6 N7 ~, O3 Q高句丽人可能较少穿皮衣,她们纺织技术发达,山城遗物中纺轮是大宗。从壁画看,极少见穿皮衣的人,同时代 ...

/ R1 ?  `6 T$ q/ F, q: u) u高句丽经济渔猎占有很大比重,动物皮毛不可缺少。这个铁片个人以为是铠甲中的胸甲,不过看不出尺寸,可能和辽金时期的有点相像。黑龙江阿城看到过这类铁器,形制很接近。
发表于 2016-5-23 18: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去丹东博物馆,看到一件文字瓦,说明是写的是汉代,可是实际不一定,三国北朝都有文字瓦。还有几个莲花瓦当,写的出土虎山地区。有一个是灰色的,立体效果很强。好像还有一个带字的陶罐,写啥忘了,说明都说是汉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22:3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3 18:333 t4 |* P: S+ L% R" X
高句丽经济渔猎占有很大比重,动物皮毛不可缺少。这个铁片个人以为是铠甲中的胸甲,不过看不出尺寸,可能 ...
# _( ^5 J7 s! Q8 B& F! E
这是高句丽帽顶,可以确定。高尔山山城出土的铁盔顶形制跟这完全一样,大小也差不多。而且这个帽顶出在窖藏,同出的马镫、镳衔、矛、镰、铲,都是典型高句丽遗物。
/ q" z6 o& g1 t, g" ?9 Z+ X$ w3 P, | image.jpeg : u- ]# g) i9 P5 k% H& Y8 k
image.jpeg
- f  c6 y5 F3 t; U0 k image.jpeg - n7 ~! Q, E  ^! W( B7 h5 l, M
image.jpeg
/ E+ d# m5 m8 X# q& M image.jpeg
. L, O/ J: \; _. o6 b% {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22:5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3 18:42
; C& z3 A& w- e( m前年去丹东博物馆,看到一件文字瓦,说明是写的是汉代,可是实际不一定,三国北朝都有文字瓦。还有几个莲花 ...
9 o0 r9 N" X1 ?4 g2 X4 s
丹东博物馆没去过,但那里出土的东西还是了解一些。文字瓦当是“安平乐未央”瓦当,确实是汉代的。陶器上的文字是“安平城”,陶器应该是个大口沿。它们和莲花瓦当都出土在叆河尖古城,那里距离虎山3公里,虎山并无瓦当出土。叆河尖古城最初是西汉辽东郡西安平县城,高句丽时代沿用,如今那里遍地碎瓦。! o9 z8 C: _; j) I0 q
image.jpeg / \* v9 g/ n+ R( _
image.jpeg
9 p2 @( @, M0 [) N+ a/ M) s image.jpeg
2 T3 H3 I  W! ~) [, p2 z image.jpeg
发表于 2016-5-24 18: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3 22:56
; e, o" d8 l( @! ^# s4 u丹东博物馆没去过,但那里出土的东西还是了解一些。文字瓦当是“安平乐未央”瓦当,确实是汉代的。陶器上 ...
. u7 V/ [6 o* p
平地高句丽城?看图片规模不小,因该是高等级的建筑,陶器口沿怎么能确定是汉代,不是完整的,只能判断是:可能或应该。博物馆的说明不科学
发表于 2016-5-24 18: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头盔上的吧,不过辽金的形制和这个很像,阿城看到过这类型的铁盔。铁片是平的还是弧形?和皮革连接到是新发现。个人感觉还是像金代的
发表于 2016-5-24 18: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像瓦当时代特征明显,高句丽农业落后,棉麻肯定产量不高,加上地形限制,纺织技术固然高明,奈何材料短缺,猜想在民间,特别是冬天,皮革制品不可缺少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00:0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4 18:04$ e& C" ?0 ^2 [/ \
平地高句丽城?看图片规模不小,因该是高等级的建筑,陶器口沿怎么能确定是汉代,不是完整的,只能判断是 ...
# V& h! A  \  J& _4 m  c
嗯,高句丽的平原城。高句丽平原城不多,中国境内除集安国内城,就只有此地和下古城子、辽东城、玄菟城。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00:08: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4 18:12
  L2 U6 Q  L9 Y2 ?可能是头盔上的吧,不过辽金的形制和这个很像,阿城看到过这类型的铁盔。铁片是平的还是弧形?和皮革连接到 ...
1 I! ~  B; ~/ _
文献记载高句丽人戴皮帽,所以做这样的推测。实际是怎么样的也难确定,只能说这个推测可能接近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00:1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4 18:17( h* D( x" U) ]+ h: L
不像瓦当时代特征明显,高句丽农业落后,棉麻肯定产量不高,加上地形限制,纺织技术固然高明,奈何材料短缺 ...
& [7 s7 u' v, z# \5 M
您所言极是,高句丽境内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生产,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好在辽东是柞树林分布区,这个地区至今养蚕还是重要经济项目,估计高句丽时代蚕丝生产也会有一定规模。
发表于 2016-5-25 18: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5 00:18
- ]) D: D- K1 x2 X8 n5 G您所言极是,高句丽境内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生产,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好在辽东是柞树林分布区,这个地区至 ...
6 \9 D! o" p; o& p8 v( I* Q: v3 k2 M
去北燕迎接冯弘高句丽军队穿的都是粗布衣服,估计北燕的丝绸产品也是桑蚕而不是柞蚕。柞蚕是明清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辽东解禁,山东移民到此经营,才壮大成规模产业。高句丽吞并辽东,汉丽混杂,养蚕,应该也是桑蚕,不是柞蚕。高句丽尚白,棉麻色素,不用染色且防风保暖,就是遗物难以保存。
发表于 2016-5-25 18: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尔山出土铁片有多少个孔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2: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5 18:32
  j5 l6 K7 G- V- h. k  W去北燕迎接冯弘高句丽军队穿的都是粗布衣服,估计北燕的丝绸产品也是桑蚕而不是柞蚕。柞蚕是明清特别是甲 ...

, E+ ~$ L% N% G7 ]原来如此,感谢您指教!原来辽东养柞蚕的历史并不长?高句丽兵进入龙城抢衣服换衣服的事,以前看书读到过,也只当趣事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2:5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5 18:35& Q1 }' f- P# F( i4 ~, c. q, o9 D$ Y
高尔山出土铁片有多少个孔

' G3 O" Y0 a8 E9 W' t. A高尔山盔顶孔较多,它需要固定数目很多的铁盔片。而且直径比我们找到这个略小。
发表于 2016-5-26 12: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5 22:56
8 D8 S. [/ o# U$ O原来如此,感谢您指教!原来辽东养柞蚕的历史并不长?高句丽兵进入龙城抢衣服换衣服的事,以前看书读到过 ...
3 z: b) v) ~) Z4 M. L1 g1 o
在局里喜欢收藏票据的同事那里,看到过光绪30年的柞蚕场山照,东边道颁发。从耐用和廉价考虑,棉麻肯定实用,包括皮毛,耐刮蹭,成本低,丝绸可能只有贵族才能穿戴,新罗百济战败,赔偿只有细布,没有匹之类物品。高句丽后期可能丝织品才多一些,猜测可能也是桑蚕,博君一笑
发表于 2016-5-26 12: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城地区也出土过高句丽瓦当,可能是山城和窑址,有机会你可以去凤城满族博物馆参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9:1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6 12:53
, v0 B: E, ]! A在局里喜欢收藏票据的同事那里,看到过光绪30年的柞蚕场山照,东边道颁发。从耐用和廉价考虑,棉麻肯定实 ...

- D% K2 R, T2 k3 m" Z9 ]谢谢您指教,回头看看书,若不是件您这样说,还真是一无所知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9: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6 12:56
/ \6 x$ s* o5 Y2 S& g凤城地区也出土过高句丽瓦当,可能是山城和窑址,有机会你可以去凤城满族博物馆参观

$ ^. {1 g  Z; z7 K, Z凤凰山山城南门和城内都出土瓦当,我应该有一块南门附近出的残瓦当,只余两个花瓣大小。城南和城东有两处瓦窑遗迹,没去过,有机会去走走。
发表于 2016-5-27 1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6 19:21
$ Q1 ]0 e8 \6 D; [$ G9 f凤凰山山城南门和城内都出土瓦当,我应该有一块南门附近出的残瓦当,只余两个花瓣大小。城南和城东有两处 ...

& s) g3 k/ n- E0 P* C) a开原明代有丝关之称,经营对外丝绸贸易,柞蚕技术估计也是从山东地区传来。是烽火台附近出瓦当,那里去过,有很多瓦砾,很大很厚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20:2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虫江2015 发表于 2016-5-27 12:51
3 {* o- _, Y3 B! |  X开原明代有丝关之称,经营对外丝绸贸易,柞蚕技术估计也是从山东地区传来。是烽火台附近出瓦当,那里去过 ...
% P2 q4 F4 e, U0 f/ A
您又直性子了不是。我说南门附近有瓦当,其实就是说南门内望台有瓦当。您公开说也无所谓了,那里已被考古所清理过了。我找到的瓦当就是南门望台六瓣莲花纹瓦当,是老大爷送的。现在所见乌骨城瓦当已有三种,一是南门望台六瓣莲花纹瓦当,一是《凤城市文物志》所载四瓣莲花纹瓦当,一是黑风口内几百米建筑遗迹所出六瓣莲花纹瓦当。
发表于 2016-5-27 20: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五一节郊野活动

虫大人 发表于 2016-5-27 20:24; [! X. m' A0 Z: b7 C9 c  B
您又直性子了不是。我说南门附近有瓦当,其实就是说南门内望台有瓦当。您公开说也无所谓了,那里已被考古 ...
" q3 e: o  ?4 a+ P
南门有两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9 04:07 , Processed in 1.18797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