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拆与不拆都要有一个限度,北京有些地方要拆,人民的需要;有些地方不能拆,世界文化的需要。老北京城,原本就是文化的象征,如今,你丫在牛鼻,你能给我具体说出北京那几个门都哪去了吗?反正我是不知道……
《她还是不懂》,不懂北京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北京!
举报
那几个门在首博里躺着呢,只剩些支离破碎的木头的..可是木头质量都很好啊....唉.
要不是当年老农骑车撞到门或许现在北京还有一个门呐~
拆?什么拆得?什么拆不得?现在留下的都是所谓的文化遗产~所以拆不得~而那些真正代表老北京人生活和思想的东西~几乎拆得快不剩 什么了~~对于发展中的北京来说~“拆”是避免不了的~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虽然我十分不同意lz的说法~但是就现实来看~我们这些小民真的是无力阻止~~破旧的平房的确会影响市容~一些老北京式的生活习惯~也的确不符合时代发展~~但这些老的东西都是宝贵的记忆阿~就像一棵大树~把根都一节一节砍断了~还何谈发展?总有一天也会和变得平凡无奇~不再有自己的特色~~到那个时候~~“北京”这座天子之城~将永远不能再用“北京城”来称呼~而只能叫“北京市”了~~
现在忙里偷闲的时候~听听相声~听听京剧~心里却能感受到老北京真的在一天一天离我们远去~~等再过个50年 100年的~~那时候高楼林立~100年前的旧楼再拆再建新的~估计北京的“神”也会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遗憾,我做为一个北京人,想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可贴子发不出去.
前门晚霞 2008-01-08
如果不能成片的保留,还是拆了吧!高楼下留下几条可怜的胡同和院子更显得寒碜,有什么看头!
四合院是好,但是那些改造好的,有上下水的、有大容量线路的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一户的四合院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住得起的!谁不想住这样的四合院?只是普通老百姓就别做那个梦了。
老北京人就是小胡同、大杂院的命,要想改变,只有拆迁...
看来楼主也是个胡同里出来的孩子,其实我也是,小时候家住西直门内后桃园胡同,跟你这么说吧,我妈妈调动工作后我们搬离了胡同,那时候觉得特高兴,能用马桶了,洗澡可以在家洗了。做饭也那么方便。可是现在我唯一想住的还是那个平房四合院。那里的街坊就像自己家人,院里的孩子就像兄弟姐妹。幽静的胡同,温馨的小院儿,能给你遮阳的大树,还有那树上叫着的知了。那都是最美的北京。
你说拆,这观点绝对错了。只要政府现在说,我们不拆胡同,你们住四合院的不愿意住的,可以卖,我保证大批的购买者马上进入。而且价格不菲。只是没开发商什么事了。政府只要把北京的地下排水系统做好,北京的一切都可以保存下来,就算政府不掏钱做维修,百姓也会自己维修,因为毕竟那是我们的家。而且有很多人热爱四合院式的家。
安全隐患绝对不是胡同平房造成的,我们住平房时很少听到说谁家被盗了,谁被抢劫了。胡同口站一陌生人,不用你张嘴问。门口的大妈早就提高警惕了。
所以,楼主你发这个帖子纯属招骂!
绝对正解!
中国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人多上
真盼望美国,赶紧的扔俩XX
这下面是宣武区网站一个普通市民留的言,http://www.bjxw.gov.cn/XWqqmy/XWqzhxx/XWxqly.ycs?VI_ID=103977
居住于宣武区,赶上拆迁的机遇很低;住在宣武区大栅栏的平房居民好像能改善住房条件的几率为零。父母六十有余,企盼能住上不用生火的宽敞明亮的楼房,呵呵,盼了一辈子,看来愿望难以实现! 国家保护文物,吴县会馆、某某遗址....专家不许大拆大建,Ok!没问题,只是想问问这些专家,您为什么不放弃分给您的大房子来文物里住? 北京市房价好贵,我们为了能让父母住上楼房,只能三口人挤在牛街五十平米的楼房里,女儿三十好几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睡在沙发上。为了能攒些钱,把平房出租,可是连年房价飞涨,这几百元的租金又何时能追上万元一平米的房价啊! 不过也好,还住在城里。父母的年迈,医疗的单位还在宣武区,一但拆迁,仅凭十几平米的房屋面积,补偿款少得可怜,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能不离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家呢!我们只能感叹,等待。
加粗的文字部分正是政府在公众宣传、教育上长期不做为甚至做恶为的典型的结果。文物保护、古城保护不等于让老百姓住在贫民窟里,反过来拆掉文物古城也不等于能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改善国计民生是政府的责任,保护文物当然也同样是人民交给政府的神圣使命。老百姓长期居住在被糟改得面目全非的文物古迹内,这对百姓生活和文物保护两方面来说都是极为不利和危险的,也是违反文物保护法的。专家说的“保护”,只是相对于大规模野蛮拆除来说的另一种改变现状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得到依法保护文物和改善民生的双赢,并不是还让您居于陋室之中……专家和您无怨无仇,人家干嘛不让您住上好房子呀?!说到这您就应该明白在这里计较专家住什么房有多愚蠢——再者说现在很多专家都是很清贫的,人家站出来说几句改变不了现状的真话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还要冒着种种危险和迫害!他们还不是为了这个民族的共同利益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一份道德责任!他们和老百姓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同样不受国家重视。
当今世界,凡是文物保护得好的国家,同样也是国家富强、百姓安康的所在。请不要忘记,像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天生富贵,人家也都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从它们艰难起步的时候直到现在,我们看到,人家的古城还在,文物古迹非但没有被毁,甚至日益被器重,直至得到全世界的景仰……人民也因此获得了无比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之情!发展是硬道理没错,只可惜这伟大的“发展”二字被当下的人贬低成了另两个字——“赚钱”!而且还没有主语——不知道是谁真正赚到了这黑心的钱!我看这句话应该说成是:“全民族各项正当事业(当然包括改善民生和对于珍贵不可再生资源——文物的保护)的发展是硬道理”!这样的全民经济文化大发展要靠正当的经济模式来推动——而不是现在占北京市各区经济总量50%的所谓“拆迁经济”……
所以请大家看清:让您住在破烂文物古迹内,阻止您改善居住条件的并不是文物保护事业。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真正重视文物保护了也就根本不会出现让您住在那里几十年还没有任何修缮这一情况……文物保护事业和改善您的居住条件同病相怜——一样缺乏必要的资金和重视!而今北京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一个国家大剧院就耗资38个亿。赵本山在今年的春晚上哽咽地说:“奥运会……好!灾区的人民……我有了钱一定去看望你们!”。把这两件貌似不搭界的事情说一起,个中缘由请大家想一想吧。
强烈支持二楼MM
小老百姓在下面瞎嚷嚷有什么用,趁开两会找代表们去!
各位辛苦了!讨论的真是激烈,各有各的理儿.其实拆与不拆我们说了都不算,只能表达自己对老北京的一种情节!我家住银街,院门口都贴上保护院落了,可能是不拆了,政府出钱在修善,可是没少折腾,一会院外、一会院里的,今天东家拆、明天西家拆,没个整体规划,这院里就一直乱着、脏着。。。,房管所可是没少挣钱。
我习惯了住平房,也不想拆的事了,也买不起楼房呀。关建是这回借着修善的机会,各家又开始跑马占地了,原本宽敞的四合院反倒不如从前了,每院都会因此传来吵架声。。。
所以拆也难,不拆也难。只是想说,去其糟粕,保留精华吧!
昨天拍了一次胡同有了点粗浅的感受,在这里发布全当痴人说梦。
看到破旧的四合院和无奈住在里面的同胞,觉得他们的住房条件应该得到改善。对于大杂院,政府可根据现状和历史合理规划成理想的四合院,先把想搬迁出去的人迁走(搬迁费可观),然后按照古建筑保护法(尚未起草出台)告知不愿迁走的住户,维护四合院的高昂费用要由他们出,出得起维护费的签署保护合同先维护后居住,出不起维护费的拿搬迁费搬家,出不起费用死活不走的按拆迁法强制执行。对于空置院落和有两家以上住户都想留住的,政府将院落公开拍卖,拍卖所得的一部分作拆迁费,一部分用于环境整治。不要用拆来对待四合院,应该维护,应该整旧如旧。
首先,我并没有仔细看各位的观点,只是看了标题。看看剩余的城墙,再看看夕阳下故宫的角楼,美的让人热泪盈眶。设想一下,如果原来的一切都还存在,该是怎样的景象,可惜只能在梦中幻想。当然,本人也并非反对拆,看到那些隐藏在一座座靓丽高楼后面贫民窟一样杂乱无章,真的像膏药一样,看着都堵得慌,这些该拆!
毛老人家当年的改天换地实在过分,损失无法弥补。同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建设一定要合理规划,否则,北京将不再是北京。
有人总是把大杂院的脏乱差做为‘拆’的理由,这完全是两码事。
看看北京最早打着危改拆迁的区域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危旧房?还不是都是商业黄金地段!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15:55 , Processed in 0.142542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