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9-13 2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 R0 h+ ~/ J( O: }
/ d* P3 K: D8 X5 _# }

5 ^/ D6 @* c9 E4 R4 ^/ i
3455【聊】
三人往“八条一号”餐馆。大堂旮旯入座,不如北房里面的雅座,见窗外的绿树,看不到顶上的蓝天白云。
点菜。吃过一次有了经验,从上次的18道里挑选几样。“人多才好吃饭”不能点多了,三菜一汤:小炒肉 、烙饼肘子拼盘、花豆炒时蔬,再来份汤汤水水的。店员推荐汽锅鸡,我说是不是量太大了。店员说,有的一个人就点一锅呢。那就来一锅。大理啤酒两瓶,没喝过,尝尝。
老张在八条胡同口吃过卤煮,但不是这家,在斜对面胡同把口的“卤煮吕”。不过这家现在歇业关门了。要吃卤煮,现在这家也有,改良型的,增加了上锅之前的清洁工序,工夫下到,味道有改变。清新型有新的拥趸。
老顾前两天活儿干猛了,今天胃口不错,说这肘子肉比“天福号”的香。几位没吃出来,这小炒肉的肉是两条腿的还是四条腿的肉。汽锅鸡上来。这一锅不是那一锅,周一的锅个头大,椭圆形的,这锅是圆的,小了一号。
老张说这汤好,鲜,鸡是老鸡,有咬劲儿。汤还是有点多,是让啤酒下肚给顶住了,肚圆了还剩小半锅。我说打包吧,老顾你离着近。老顾说,我家那口子现在格外注意卫生。那这盘花豆时蔬,刚上桌谁都没动,直接装盒给带回吧。老张说,鸡汤我带上,好久没喝到这么好的汤了……
店堂内坐得满满当当。老顾说,这店里论岁数我是第一了。周围看看,还真是,像我们这个岁数的还有一桌,食客以年轻人为主。这家店网红过,门上的匾是美食家给题写的,生活杂志上有过专访。我知道小店老板是云南过来的北漂。
店员们里进外出的忙忙碌碌,看不出哪位是云南姑娘,口音像是本地的,端盘子的其中只一位壮年汉子,花白的寸头,稳稳当当不急不缓。起身去柜台索要餐盒时,走了个对面。我问:你是这家的老板吗?
汉子:我是我是。
我说看过“三联生活”上的报道,你们店挺火啊。你有多大岁数了?对方看上去比我想象的要年长。
我45了。
才45啊,我指指头发,都花白了。
我干这行都三十年了。
勤行辛苦。
我们的菜你吃着怎么样?
怎么样?我这周来两趟了。
谢谢了,谢谢啊!
4 X3 |/ m4 t7 k3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2-9-14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4 n3 {2 B+ i+ t5 J8 n8 ]$ _' j7 ?
+ f- O3 ~0 }+ w. w# }
3456【旧识】
餐毕与顾大哥、老张挥别。我还有件事要办,时间还早,往过慢慢溜达。
马路对过是太平仓胡同。胡同口的山西削面馆大概也能归于“老字号”,我小时候就有这家店,多次站在它门口看削面,挺奇特的。就是没进去吃过。后来搬家就更没机会了。这也是挺奇怪的,后来几十年,在别处吃过刀削面,没想起来进这家老店坐一坐,既然是有些怀念吗。现在门口是看不到削面的师傅,技术进步,和面肯定上了机器,会不会削面也如此呢?
大堂里面满满当当的,还有站着的。我问门口验码的店员餐馆有没有单间?回答我没有。国营老店几十年没改朴素的风格
往胡同里面走,路边是156中学的宣传栏。图文并茂:学校的历史、办学宗旨、教学特点、领导班子……
看学校的简介历史不短,成立于1932年,为“辅仁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52年改名“市第六女子中学”,1968年开始男女兼收,改为现名。后面的一栏展示“光荣榜”都是近两年学校高考过六百分的学生,最高687分,两位上了北大,一位南开,还有北交大的……一共8位同学,有照片和学习感言,感谢学校、老师,寄语小同学……
数年前一个周末,我陪着小姨过来走了一趟,与门里的师傅说起是这里的母校,五十年代在这毕业的,师傅一听那时还没自己呢,赶紧开门放行,我们走到操场边上拍了几张片子。满满的青春回忆,我还记得小姨她们同学三个,我叫关阿姨、付阿姨,常来常往,连我都去过她们二位的家,大红罗厂、小拐棒的家。后来三位都上了大学,北外、北师大、北**,付阿姨上的哪所我记不住了,后来在北医教书来着。说来女六中的教学质量不错吧,三位当中,至少两位要搁现在也能上榜。
走到学校大门口,操场上静悄悄。
转身,路对面镂花的大铁门内,那座小黄楼还在,隐在苍松翠柏后,当年的“交换站”曾经热闹的地方。六十年代,太平仓这条路上常常停满了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这条路的东头南侧是一溜自行车专用停车区域,上面有遮阳棚,地面是水泥浇筑的,一道道凹槽。
现在除了上下学时段,一条僻静的小街。
3457【平安里】
六十年代,太平仓是我常常要走的一条路。周六午后从学校回来,厂桥站下车,还有一站多路就不坐车了,省4分车钱,走太平仓,夏日也常去什刹海游泳,这里也是必经之路,骑车也经过这里。往北百十步就是平安里的丁字路口。
平安里何在,没有深究过,想当然是这个丁字路周边吧,交通枢纽,往西郊的31路,城区内的4路环行的始发站。丁字路口的东南角是解放军报社的大楼,周边最大的建筑群,它的路北是邮局,离我家最近的邮局。路口的西侧,街对过是大幅的广告牌,六十年代末经常刷着“语录”或者庆祝某某大会胜利召开的贺词。到八十年代(?),丁字路变十字路了,向西拆了一大片民房与西二环路打通。广告牌和邮局都没了。
我从太平仓折回来,过平安里路口北行,没几步见着处街头公园,现在称“口袋公园”新辟出来的,位置在原来老邮局的北侧。现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是地铁车站,然后就是这小公园,一片银杏树子和一座挺大的亭子,路人歇脚方便了。
小公园门口躺着块石碑,上书“平安里历史”记述来龙去脉。
住了许多年的地方,所知不多,看了碑文方知,此地明代也是太平仓,粮仓,清初拆了建承泽亲王府,顺治年间又改为庄亲王府(庄亲王载勋),到上世纪20年代天津军阀李莼以20万银元,从破落的庄亲王后裔手中买下,李家兄弟因听说王府埋有宝贝竟然将王府整体拆除,挖地三尺却并没有挖到什么财宝,随后在此重新建房立宅,其样式为中西合璧式房屋并取名平安里。王府消失了百年,平安里也叫了百年。本地称“里”的地方少见,东城区还有处“和平里”是50年代以后才有的。
小公园闹中取静。亭子间里有躺倒午睡的汉子,阳光穿透房脊,斑斑驳驳,不冷不热。刀把形的园子约有两亩大小,地面铺设大块的卵石,林木尚未郁闭,见绿不见花,是2019年成园的。
这地方原来是地铁施工的工地,圈起来好多年了,地铁开通后,周边地块改造为绿地。再早的这片“平安里”一点都没印象。

2 `; m5 A. j6 ]
发表于 2022-9-14 20: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09_131649_resized.jpg 2 ^1 `9 S) k; s( ]
发表于 2022-9-14 20: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09_131714_resized.jpg
5 S1 Q; B0 d8 u/ N9 {* ^
发表于 2022-9-15 19: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 E( Z5 [7 I7 a! Y: L, H: |$ v
; P4 r7 c4 B% }. e9 n

' @. N7 j: {: ?9 A3458【三周】2 m$ m; h1 n5 S" c: u- A3 }  Z
三周没下乡,实在是地里没啥可收的。
4 G% L. H7 n4 ]9 {1 F8 T( S入秋之后,连草都不爱长了,开始结穗打籽。车开进院子停在门口,先到河边去收马齿菜。马齿菜已不适于入口了,大部分都结了籽,但可以煮了水外用。这个季节正是最肥硕的时候,粗壮的如小手指头粗,四面伸展着,没一会儿就收了一袋子。我想起老赵曾经跟我说过,困难时期结束时,他们家还存了一缸的马齿菜,还都是晒干的,靠这个度了几个荒年。我上次过来收了些马齿菜,回去在阳台上晒干了,成了黑色的纤维状,用这东西剁了包馅吃,能好吃得了?! D- v$ k, H+ t& R. z
进了自家园子,横躺竖卧的鬼子姜铺地,高处是蛛网拦在脸上,揪下一节枝子挥舞着前行。不该长的长得挺壮实,窗前的三棵自己冒出来的小桑苗两年都高过屋顶了,潜行地下,来到窗前的几株竹子也占了一片天地,它笼罩之下的一畦大葱,越长越抽抽了。南面地块,一个月前撒下的小白菜籽,出的苗基本上都喂了虫子,小萝卜也没啥出息。没有耕耘难有收获。黄瓜架子上挂着拳头大小的一个,长成柠檬状。秋葵长得好,开花结果,收十多个,其他的都已经角质化,太老了。南篱笆上趴着三个瓜,是瓠子?我好像没有种这东西,细长条、青绿色,三周前还没影子呢,这会儿长了有二尺,摘一个吧,吃嫩的。拿到手里才认出是南瓜,老家寄来的种子的第二代。人又上到房顶,只有三棵藤蔓爬上房顶,结出四个小瓜蛋子,算是坐果了。今年连最皮实的南瓜家族都不兴旺。7 c0 E2 A( {* \' m4 R' B* `/ x
又下到地面,顺腾找瓜,又见着几个小的趴在叶片底下。秋后大概能收十个八个。自生自灭的苋菜收了一把,不够炒一盘的。 茄子秧长的壮实,还开着紫花,但只有一个像样的长茄子,而圆茄子,才长到拳头大就底部裂开大口子,今年的圆茄子都犯这种开裂的病,可食部分只剩一半了。; H# r* A7 D* P7 A# }" x
按说早就该拔秧了,但没打算播秋菜,就留下了它们,还有黄瓜藤、番茄棵子,都半死不活的。本就不多的小番茄,落了一地回归土壤。收到篮子里都是菜(附图),连半筐都没装满。又拔了十几棵大葱。三周的收获,惨点儿。
7 z; W& X  {9 C3 E- O6 q
1 I: K# A; k9 W& C* v9 R  D  f0 W" _$ Z! e5 s( \. ?, d
发表于 2022-9-15 1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13_102743_resized.jpg 7 y) M7 b4 q" u' [, E
发表于 2022-9-15 19: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13_105200_resized_2.jpg   `8 _7 q: \) {7 ]' j; J
发表于 2022-9-16 20: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a; ^. _% u! X
2 Q0 g$ q8 J6 T2 [) \: R5 R7 Q
% X* w% L0 \2 `5 C" e- o  t0 b; A, m
3459【棋王】
中午的小说连播节目开播《棋王》,阿城的中篇,也是他的成名作,发表于八十年代初。当年我是一气读完,酣畅淋漓。这么多年故事都模糊了,只记得是云南知青的故事。这回听书,旧梦重温。
头一节说的是下乡的日子,火车站送别。相似的场景,主人公早我们年半载下乡,去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又陆续听了两集,真神人也,还有这种下乡的日子:请了事假,辗转各连队找高手下棋,走哪吃哪睡哪。昨天那集没听上,两位过招下盲棋,到底谁赢了?
棋王大概是杜撰的人物。想起我的东北同事老姜,棋迷,我们住在同一屋檐下,与他下过一段,就是让子我都赢不了,老姜是背过棋谱的,从他那里我学过几招,也从他那知道了上辈的国手杨官麟们。那时连队玩牌的多,老姜在我们连里没对手,就很少下棋,他有时休息日到其他连队下棋,找他哈市的同学下。后来就都返城了。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常出差到哈市,每次去,大多都到他家去住一宿,聊天。老姜当了中学的英语老师,在家门口开了个烟摊,是小舅子开的,小舅子手不行,他帮衬着。我每次去,通常都是午后过去,都是先见着烟摊,十有七八,他都在摊前下棋,两不误。直到退休以后。在新世纪的某一天,棋下的时候不短,老姜起身离开,突然头晕倒地,伤了脊骨,从此坐下病来。大病小病叠加,后来的日子难过了,但棋不断。后来烟摊停了,就常在市里找人下棋。我没问过他,是不是得过什么奖。
退休后,老姜改到孩子居住的城市过冬,又在深圳设了棋摊,无所事事整天就是下棋,他说还没遇到比他厉害的,互有输赢,怎么也能保持三局两胜。我问是不是还带点小赌的意思?他笑笑说多少有点,烟钱跟定是有了。老姜说,我每次回东北,人家都盼着我早点回来。天不假年,老姜走了有五年了。
今天中午到北院去打饭,高台阶之上,四个老者围成一圈,总是这四位,我以为是打牌呢。今天我凑过去看,是象棋。正是中局,看了一会儿,两个给弱势一方支棋,还是输掉了。四个都是上海口音,北漂老头。

6 J9 {+ s/ l3 x- n# P: _' V
发表于 2022-9-17 1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 O+ U5 N/ g/ N  [, \0 u

/ w8 J$ L# Q5 y3 Z# n

7 g' h2 l7 ^# x4 n
3460【唱起来】
上午出门,过公园听到里面的歌声,久违了,又唱起来了。不能没有歌声和广场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乐趣,这二年把老头老太憋闷坏了,坏了就得多吃药,医保福利制度受不了,还是得乐呵着。
进到公园的小广场,队伍没有在阶梯之上拉开弧度一线展开,转移到北侧树荫之下散点分布,近期有点热,还得避着点阳光直射。人聚了不少,将指挥和乐队团团围住。还是那支乐队,乐手没到齐,少了好几位。还是李指挥,这么长时间没见,瘦了、黑了,像是旅居海边晒的。他还是那般激情四射。
一曲歌唱祖国,熟悉的曲子,老者们唱得格外卖力,许久没有敞开歌喉。一曲终了,我问蓄着长髥的乐手:你们多长时间没过来了?有两年了吧,白胡子回我。我又问,你们在别的地方也开始唱了吗?紫竹院去了吗?。白胡子乐手说,紫竹院还没去呢,今年这是头一次。
司仪前面又报了曲子:《洪湖水浪打浪》《手拿碟儿敲起来》。齐刷刷的,歌手们翻歌本。指挥说,不要看本子,这歌你们还不熟吗,看我就行,看我就能唱好。乐声扬起……
白发人谁又不会唱响这一首呢,深情款款,肺腑之声,令我这听众随着吼上两声。敲敲打打的有点手生,小号吹得断断续续不成调了。谁也不是听着曲子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万顷湖塘、荷花摇曳,韩英、刘闯,少年、青年观看这部影片时的场景纷纷展现……
一曲方落,一曲接上“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曲唱罢,穿制服的挤进人堆。众人静了下来,李指挥上前交涉,说着说着,制服又开始打电话。
听到李指挥的话筒里传出“非法聚集”的话语。这不麻烦吗,八成是不让唱了。我先撤了。
我本是路人,要去报摊的,先把正事办了。
一刻钟后打回头。听到歌声了,人还在呢。人比刚才少了些。
歌声停下。我问身边唱歌的老人,怎么又让唱了?“说是让大家站的位置拉开点,声音也小一点,让唱就行了。”
我离开队伍,往门口去,几位制服,还有两位穿警服的在观望着。
不错,疫情期间彼此理解吧。
+ _4 x9 |; \9 b5 x2 e5 T* o% I
发表于 2022-9-17 16: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17_094846_resized.jpg
4 r3 s* y1 F* G8 C- ^
发表于 2022-9-17 16: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17_095417_resized.jpg ! g% Z9 F3 `9 H! Y; [9 s
发表于 2022-9-18 17: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h0 v& i: M0 V" j% S# _2 a  |& p7 }9 Z- [
# f$ Z! G$ N" u( H6 D! {4 O5 e
3461【本周4】
●好消息来了!从下个月(10月)开始,私家车年检周期再次延长。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其中,围绕推进车检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出了系列优化车检服务新举措,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备受车主关注的改革措施为,调整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摩托车检验周期。对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9座及9座以下、面包车除外),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3次调整为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将原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年检验1次。对摩托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5次调整为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10年以后每年检验1次。
这属于市民们的“小确幸”此类新政,规定和办法还是多多益善。上个月,公园、绿地拆围墙,也只是多了些许的视觉的放松吧。生活就是琐碎,柴米油盐,少一点麻烦,多一些方便,积累而成幸福感。不明就里的乱来,为了部门或个人的私利的繁文缛节、劳民伤财的制度规定,还有不少。与民争利的内卷,最终受害的是全体。
●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开会。上合又有新成员,伊朗加入。
世界不能不多级。一家独大,少不了耀武扬威,要是真能公正也倒罢了。结伙倚强凌弱,这二十年见识了不少。联合国大平台又怎么样,一年吵到头,救灾、赈济穷国,还有什么,务虚吧。至少也要三足鼎立。多个支点没什么不好。现在有不少区域性组织,行业性组织,抱团取暖,互帮互利,小平台实现合作共赢,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有利益上的共同就一块抱着,必定是有好处才往一块凑。如此,这个世界是不是就更不安宁了呢?看三十年前,华约散了伙,区域性战争在欧亚大陆反而更多了。上合组织的宗旨之一是维护地区安全,至少是减少武装冲突,希望它能发展好。
●“九 一八”日本对华开战,九十一年前。五十年前的此时,日首相田中访华,中日建交。本周一,“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研讨会”举行。外长王毅、日外相林芳正致辞。王毅强调,中日要深化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双方要牢固树立伙伴意识,秉持全球视野,共同抵制“脱钩断链”的错误做法,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贸易投资环境公平开放。林芳正在致辞中展望了中日关系发展走向,他表示,双方应着眼未来50年,共同致力于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
( G* b( B% @/ B4 }: ^; B, H
发表于 2022-9-19 15: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 N& s, o% j7 t; u
( |: |& O. @3 D8 R6 w1 x9 G

* W/ n( O, ^' n) h4 M2 v& p# R
3462【好消息】
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柴米油盐。千里万里之外的事可以说说热闹,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国家国际大事,我们赋闲的老者们能占有多少信息,闲得精神自嗨吧。上次在天坛公园见着两位老人分别站队俄、乌,最后动起手来。乌粉被劝退:你老人家心脏不好,为这弄出个好歹来不值当的。
没有比身边的风吹草动令人感同身受,闻声而起。这二年,各地一再抢空超市,还没怎么着呢。老人们直接进店,大包小包的。年轻人网上抢菜,拼团,老的小的都没落下。网上看洋人那里的超市,遇到风吹草动也大同小异。可见人类进化的都差不多,“饱带干粮热带衣”已植入基因,发达国家也不过才温饱了一个世纪,贵族世袭才有多少。
中国新世纪进入了车轮子上的国度,仅北京就六百多万辆机动车。这次又出新政,将车辆检验的时间又拉长。受益的千家万户。比如我开的这台车,开了十多年,每年都检,费点钱,三百块,主要是费事,多数情况下要排队,有时还要跑两趟,罚款也不告知你,车场交不了罚款,还得去银行,我上一次年检就花了两个半天。前些日子又跑到北郊马池口换新车本,给我签章注明今年十月年检,整整提前了半年。问明白了,车龄超过15年,改成半年一检。
这不是倒霉吗,每年又多出个半天去跑检测厂。排队数小时,汽车上线10几分钟转下来。我这15年没症状,车场也没难为。这就与单位体检似的,通常都查不出什么,四五千块花出去了。我的车去年一条管崩了,油温一下蹿上来,红灯闪烁报警,抛锚。所以给汽车全面体检才能防患于未然,这种小打小闹的检查宜少不宜多。
今年开始我的车要半年一检了,想着换台车,前几天还咨询了老顾老张,二位说还是买油车吧,新能源的电动车好多新玩意,老人不一定能适应。我这还想着去转转车市看看车型。这新政出台,“15年以上的车由半年一检车改为一年一检”我立马打消了换车的念头,再开两年看吧。拢共才开了五万多公里,正是好开的时候,我又不跑远道,就是台农用车。
6 s( ?; [/ G+ U- @: t
发表于 2022-9-19 15: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D, X: j- d9 W+ p+ W
/ l* n3 j4 E: G: m0 r" {

  I# h: t' R9 h
3463【108】
“壹佰零捌道”开到家门口了,俩月前餐馆的标识就上了墙。原址是家咖啡屋,按说傍着交通要道,又挨着几家餐馆,终于没能熬下来。其实就差着几十步的距离,它要是办在阳面上——麦当劳的位置,出地铁就是,那客流就能多一些。再者,我今天进到店里才知道,里面是上下三层,是家咖啡“楼”。太大了,每天得卖出多少份咖啡才赚得出租金呢。疫情期间小白领们钱包也鼓不起来,写字楼里喝点速溶吧。
几次路过,里面都静悄悄的,问过门口的员工什么时候开业。“快了”。
中秋节前还没动静。怎么门口也得捯饬起来,排上两溜大花篮。一直没有。那日路过时见到门口排了三排人,这是开晨会,也是告知四邻和路人。大厨们白衣高帽,比前排的小妹们高出两头,一排15人,这就是45人,还有在店里面值守的和管理层呢,员工总有六七十人吧,大馆子。这是开张了,没见着张扬啊,花篮怎么也要放上一周吧,门前干干净净。
这是家分店,两个月前我在车公庄的“壹佰零捌道”聚餐过一次,味道不错。所以也不必打广告或散发小广告,吃着好自然就去了,家门口的好馆子不嫌多。
11点登上台阶。店员招呼着近前。我明知故问:什么菜?“我们北京菜、山东菜。”怎么个108道?“108不是吉祥数吗,佛珠108个,天上星宿108,水泊梁山好汉108。”你们老板是北京人还是山东人呀?“东北人。”你们在北京这是第几家分店?“我们是第六家。”
进门大堂,三四十张桌子随便坐,我们是头一桌。店员往窗口让,这亮堂。姑娘拿起餐巾要往身上绕,我接过自己来,往上往下随意。小伙端来一瓶热水倒上,一串葡萄上桌。
点菜。小伙河北人,刚就业。我问何时开业的?“我们还没开业呢,试营业,23号正式营业。”
上次在你们车公庄店吃的鱼头不错,就是太大了,俩人吃不完。小伙说今天我们烤鸭半价优惠。烤鸭也太大了。菜品不少,不少于108道,价格也不低,粤菜的价位,我指着本子上的图片问,这些菜是鲁菜吗?“是粤菜,我们这有多种口味的。”
点了“大虾烧白菜”“啤酒洋葱焗小排”主食“杂粮小筐”。
白菜烧的不错,搭配些许香菜梗,白的、绿的,红的大虾。挺简单的,给我这几样食材,烧不出它这味儿。排骨也不错,量不算大,还是剩下了,打包走。
没要酒水,白水就蛮好。铺着桌布的餐馆,价格尚可:68、78、36元,合计182元。餐馆新张优惠,这头一餐免单,条件是成为会员并充值此次餐费3倍的金额。为什么不呢,味道不错又守着家门口。充值700元。

/ t6 d/ ^$ Y2 M- U8 y7 a; l
发表于 2022-9-20 1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 q4 `4 V: E: l2 G  I: M- `- U. ~" y' O# g( g. m$ r6 [& @
, X- E0 x3 c/ n6 W0 V
3464【不贵】
核检排队。一老者骑着自行车过来,停在路边,人过来站到了我身后。
车子挺别致,小小的。我低头凑过去看什么牌子的,五羊?再看,是凤凰,这两个牌子的车标有点相似。我问这是20的车?“是吧”得多少钱?“一千吧。”够贵的,我说。这超过我的心理预期,六七百就差不多了,又不是山地车那种。
贵吗?不贵,要比起原来的老凤凰、飞鸽、永久的,现在这就不算贵,过去得一百六七十吧,还得要票。那时候家里要想买辆车,得攒一年吧,现在用吗?
要是这么算是不贵了,小保姆每月还挣五六千呢,想买就买。
电视、冰箱多少钱,也不贵吧,就是吃的贵了。
我说要是这么算,吃的也还不算贵。吃个简餐,有肉有菜,20块吃饱了。过去,一百多买自行车的时候,吃顿有肉的饱饭得5毛钱吧。你才挣多少钱呀,现在的收入,吃的也不贵。你要上大馆子就另说了。
那时候挣多少钱。前些天看了篇网文:改开前平均月工资35元,现在是6000。不知这数字是否准确。我觉得早前没那么低。我的第一份工资32元,挣了好几年,到三口之家时长到不足60元,我属于低工资阶层。看电视剧《情满四合院》讲的是同代人的故事,七十年代女1号在厂子里干车工还不到30元工资,一家五口,过得艰难。
我说那时候的“大件”太贵了,工业基础不行,产量有限,卖高价,有点抽肥补瘦的意思,自行车也有不要票的,加重自行车卖五六百,国家回笼货币。
老者又说,现在还有个好处,车子不担心丢了,搁哪都放心。
我说那不一定,得看在哪个城市了,我在海南就在街头见着过一位买菜时没锁车,被人骑上就跑,失主追出老远没追上。咱们这,你这车不怕丢,你骑赛车试试,一万多块那种。骑好车的得往家扛。你这车,头顶上满天的探头,不值当的。再说现在有共享单车,骑车方便。
现在吃的贵了。也是看吃什么,天天下高档馆子,十万八万也不够。降低要求,吃食堂,花不了多少钱,自己做就更省,肉蛋奶菜的消费,老俩口按照12000收入算,2000块钱够吃了,要是手紧的,多跑些路货比三家,1000块也能拿下。
我想起同事老赵俩口,一月花销吃上500元,这是七八年前的情况。但他俩口七八千的退休金也没剩下,都补贴孙子了。

; ?3 C- D4 R) Y, X# g
发表于 2022-9-21 16: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y4 l9 [: D- g/ D

- E; o" |% Q" d: |
$ V( O% K( a8 m. s* a

$ m. ?6 }7 g8 N. K3 I
  T6 n) h  R3 d
3465【和平里】
见到网上“推文”《和平里命名70周年》由此知道这处地名的由头。
“里”有“里弄”胡同的意思,“平安里”“义达里”如此,但和平里中的这个“里”是邻里,是“片”的意思,和平里就是一大片,方圆十几公里。
说到和平里的来头,源于七十年前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初始能组织国际会议是建了不得的大事。当时美国正在重启日本,在亚洲区域建立军事基地,朝鲜停战谈判处于胶着之中,宋庆龄、郭沫若、彭真等11人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根据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国际和平保卫者的建议,于1952年3月联名邀请亚太地区的和平人士共同发起“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会议于当年10月2日—12日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367位代表和部分列席代表及特邀来宾参加。会议通过“告世界人民书”“致联合国书”“关于日本问题的决议”“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关于文化交流问题的决议”“关于建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的决议”等。为庆祝这次盛会,中国邮电部在会议开幕当天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这一年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获得“巩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这一年中国和朝鲜正在走出战争的阴霾,高扬和平旗帜的年代。同期,北京市政建设正在北部城郊大规模推进,新楼一栋栋立起,路网向四方延展,市政府将这一地区命名为“和平里”。
敢情和平里的出现与我同龄,都是平字辈的。
看看这之后出生的城市娃,我们这一届、下一届的小学生,属大龙、小龙的,名字中带“平”字的何其多,取名和平、永平、小平、卫平、为平、建平、淑萍、利平、丽萍……这平那平的。
我家族按照金、木、水、火、土排辈,上辈人为木,到我们这辈该是水了,老家的堂哥堂妹名字中都带着“水”到我父亲这就没管这套。大概是父亲与我说过,给我起的这个名字是因为当年在北京开了“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事物都是相联系的,地名也好人名也好,都有来头。
3466【旧貌】
我八十年代住在“和平里”好几年。
和平里地处安定门外,不是一个点位,方圆十几公里。古时“五家为邻,五临为里。”此间五临:和平里东街、西街、南街、北街,我曾在和平里中街住过。各条街道之间又分区,有十多个区,我住在六区的一栋二层筒子楼的底楼西北角。生活方便之极,交通不必说,好多路公交车,方圆数百米内有学校、幼儿园、电影院、医院、公园、饭馆、菜站、邮局、银行,我家的北窗对着粮店,家门口跨出十步就是。楼内共用的卫生间和厨房,每家一个燃气灶,是北京最早通的管道煤气。唯一感觉不便的是没有暖气,冬日要支烟筒点炉子,不过对于打小家里就生炉子的主儿,这不是难事。
八十年代,社会是安全的。下班后,孩子从区里幼儿园接回,半路从车子后架子下来,一溜烟跑进家门口的幼儿园内,围着滑梯转椅上蹿下跳,这是在自己的幼儿园被拘着没玩够。幼儿园关门了,孩子们又在楼间空地追跑打闹,直到天黑各归各家。六岁上学,一站路,只接送一次,认准了门,独往独来,过一条马路,和平里中街不通公交车,放单飞了。(现在五六年级了还在接接送送。)大人小孩人身安全,所有的楼区都没围墙栅栏,完全通透,没有防盗门,窗上没有铁栏杆,但挂在楼外的衣物则有丢失之虞,城乡人员已经流动起来了。
走一站路是地坛公园,荒凉落寞。只在夏秋多去几趟,最得意的是园子里的露天电影,抱着孩子,让孩子见识过什么是电影。现在的孩子还有看露天电影的机会吗。
和平里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我见到了第一家“超级市场”原来只在影视当中看到过,但它不大的地面怎能称得上“超级”?果然开业没几天,“超级”换上了“自选”名符其实。第一次在店里自选的感觉挺不错的。
挺怀念家门口那所中学边上小吃店的豆腐脑,浓汤中黄花木耳还有肉末。搬家后就吃不到了,若干年后那一片小平房都拆没了。
北街上的新鲁餐厅。吃馆子,在八十年代还不是常事,不过我在那里吃过几次同学的婚宴,餐厅里放着曲子“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碰着酒杯满是憧憬。
两个二十年都过去了!
5 j$ W; j# z6 C4 }' W, g
发表于 2022-9-22 18: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g9 s: m) ?/ p! [8 e
; ^2 D' n- P8 \7 S

- m! f9 B4 j5 g8 p
3467【TTT】
三替公司的服务一年上门一次。前年给擦拭的油烟机、去年换的纱窗,没都换,定额的钱不够,常用的纱窗,上面有洞的给换齐了。今年呢,夏初时想着让他们给空调加氟,电话联系,说这项业务取消了,需求不多,还要养着专业的员工,不合适。家里还能有什么活?保洁吧。
保洁自己也能干,擦玻璃,擦地、打扫卫生间厨房都是力所能及的。标准不高,不能与酒店,甚至也不能与公厕相比,人家那都有标准的。再者现在老眼昏花的,玻璃窗亮不亮的,看不大出来的,要紧的是把锅碗刷干净。
单位的福利不用也白瞎了。联系了师傅,下午过来保洁。
来人是位中年汉子,龙江绥化的。
看着干吧,先厨房后卫生间,玻璃呢能擦多少是多少,外面不用,物业每年都安排蜘蛛人上外墙。
进了厨房先擦墙。有小铲和抹布,我这没“威猛”只有乙醇为主的清洁剂,效果差。瓷砖上油点子,过去没大注意,用小铲剔除。侧墙边上,瓷砖已不牢靠,摁上去呼扇呼扇的。师傅说不敢使劲了。我说那就别使劲,擦表面就是。玻璃窗、玻璃隔断都是喷上洗涤灵,用滚子滚过,再用刮板过一遍,抹布找补。再就是台面,台面没有太多可擦的,每天都过一遍的。
转到卫生间,也是墙壁、玻璃,多了一块大镜子,同样的操作过程走一遍,上上下下都亮了。这镜子,我从来都是擦拭下半截,顶上够着费事。浴缸没擦呢,老伴说。师傅回身又去拾掇。
师傅手中的专用工具,再配合洗涤剂,比我的效率高多了,近三个小时给擦了个遍。没擦地面。地面没啥可擦的。
这一单500元,你能拿多少?
我拿百分之八十,师傅说在三替公司干了快十年了,活不满的时候也接别的活,十一之前忙,排得挺满,上午一家,下午一家。我问起收入情况,他们俩口子都干保洁,差不多能三万块吧,每月。花销呢?俩口子得六七千,都在里面了,包括在市里租了间十平米的小房,每月两千。收入还行,但花销大,每年怎么也要花出去十万,人情往来,还要回老家一趟。我说,那还剩不少呢。师傅说儿子该花钱了,十九了,这两年老上网课,不愿上了,高中毕业来北京自食其力。老家娶个媳妇得八十万。小地方房子四千一平米,一百平加装修得五十万,买台车十多万,再办事呢。
家里的地呢?我问。
我们俩口人有九亩地,包给人家了,每年能收五千块.
! ?6 X+ B! a/ f- j) Y
发表于 2022-9-23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8 ~9 I1 [, v; a) K. W1 s$ N

! p' z/ a9 c5 c; @
# N8 f) ~% o0 @7 S( Q4 O; p
3468【收成】
今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早年种过地,水稻麦子大豆玉米,从种到收进入粮库,全套的。这算是农民吗?干农业,接触不多的是农场职工,成天在一起的还是城里下来的学生。下乡插队与兵团农场不是一路。这些年在京郊种点小菜,左邻右舍都是城里赋闲来乡下种着玩的人。还不是农民。
农村的一些事还是挺隔膜的。
近期陆陆续续读张弛的网文《农书----农村生活不实用手册》,城市人住到村里与农民为邻,吃的,看的,听的都是农家的,作者记录下来。我已看了二十多篇,蛮有意思。今天看的是第25篇。讲到种地的收益,摘录如下:自古有丰年伤农这么一说,老痴(即作者)为此也感到困惑。一天,老痴遇到老郭(当时他正准备下地干活),于是便问他,现在都说农民种田赔钱,为什么还要种田呢。老郭说,那怎么可能呢,农民又不是傻子,现在连村里收破烂的,每个月都能挣两千多……接着,老郭给老痴算了一笔细账,说他家十亩地,连种小麦带玉米两茬庄稼,一年能卖2万块钱,刨去成本5000块钱,净收入15000,现在国家每亩地补贴300块钱,收割时收割机由村子里出,也是不收费的。那5000块钱成本包括农药、肥料、种子(也可以用大队免费提供的)、还有浇地用水。老痴好奇,说之前听说农业用水不是不收费吗。老郭说水的确不收费,但是水泵收费,所以,所说的水费其实是电费。
另一段:麦子运回家,经过两天晾晒,就要颗粒归仓。大姐家一共有四个谷仓,两大两小,大的能存储3000斤粮食,小的也能装1800斤。今年一斤小麦的收购价格是1.12元,而陈粮一斤能卖到1.2元。老痴奇怪,为什么陈粮会比新粮贵,大姐说新粮一般要存储三个月后才能磨成面粉,而陈粮磨出来的面粉蒸出来的馒头吃着才劲道。粮食不怕放,几年的陈粮吃着都没事儿。看一年的收成如何,最后主要是看过称。今年她家每亩地收将近1000斤粮食,而差的时候,一亩地才产600多斤。收成的好坏,关键要看浇水、施肥、种子以及土壤等诸多环节,而好的土壤则需要精心养护,而土壤是有记忆的,不能过度使用,不然会得到土地的报复。所以,过去都讲究耕种过一块土地后,再换另一块土地耕种。
网文中带来的新知若干,比如大概的成本,各种补贴,农人的算计,新粮与旧粮的差异。各地不一样。这里说的是京城南郊大兴村里的事。
" z1 G0 S* ^! j1 }& G
发表于 2022-9-24 17: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E$ d- s4 g% W4 O3 P" V4 \8 V/ L+ v# e

+ |0 H# `/ ^) O6 ~4 E  f5 M$ \6 g

7 i! D5 L: m% v) k' V7 t
3469【穿越】
单位的福利还有电影票。不发现金,发实物。发了现金老人们不一定能花和会花。东西送到眼前了就必须消费了。比如这劳务,要不是“不用白不用”,基本上不会外请,家务劳动是活动,活动才能少来毛病。都是自己做做就算了,又不是做不动了。再说来个生人到家晃来晃去的,不习惯,要是来的这位干活不利落,还不够操心的呢。
看电影是精神享受。不少老者都不看电影了,有电视看就够。院子里的老王好多年不去影院,说是受不了,音响太震撼,心脏受不了。电影票50元一张,可以吃顿饭了,有这么好的电影值得自己掏钱看吗?我真遇到过,看到半场看不下去,往外走的糟糕片子。所以轻易不去影院。
发票又当别论了。单位的福利是500元电影票,今年开始发的。不是每月,年度的。政府不是也在发放这券那券的吗。单位这也是推动消费,消解疫情期间的郁闷吧。如果50元一场的话,就是10场电影,现在多数票价40到60元。最近看的两场都是上午场,44元。不看白不看,有了去影院的动力。
现在网上购票,方便。网上有影片内容简介,一家影院每周总有十多部片子,选择就近的影院,溜达过去。内容则选择喜剧片,乐呵乐呵,这两年进口片也没啥口碑好的,能选的片子不多。
这次看的是不逗乐的喜剧片《哥,你好!》大致内容为,青年小伍穿越回八十年代,父、母的年青时代,目睹和参与了老伍和大陆,后来的母亲,的相识、相恋……是部搞笑的亲情片,与去年的影片《你好,李焕英》如出一辙,也是无中生有搞穿越,小的穿越到老的年代。
穿越大胆,一落实到生活的琐碎,就束手束脚,大胆不起来了,可以有的包袱抖不响。比如片中的一组镜头:女一号大陆姑娘进了澡堂子,穿着衣服蹦到水池内,有这么洗澡的吗?这是该露的时候不露,可以给个背影,来个特技吗,换个视角模糊镜头呢,办法多了,都比着装洗澡的好。本来出彩的、有票房的镜头,拍的倒胃口了。
小二百人的影厅,坐着5位观众。

7 z. u& Z( @7 L
发表于 2022-9-25 15: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8 {! k9 H7 J9 }
+ N3 N6 a3 c1 ~. ^- r8 \0 ?% d
0 x1 ?7 m7 d( |, R5 l6 i
3470【本周5】
●秋分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五个。今年夏粮已获丰收,秋收开镰了,南面已收了六成,东北收了一成,一排排的收割机划过稻浪万顷,迎来不错的收成。预计全年粮食产量逾1.3万亿斤。去年的秋涝,今年的酷夏,叠加区域性疫情,又能如何。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庄稼的韧性,农人的辛劳,耕耘收获,生生不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头一年汛期没有吆喝着抗洪,长江的江心露了底,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水面成了草场,放牧牛羊了。活久见,几代人没有赶上过,让这代人见识了。幸而沿江星罗棋布众多水库蓄着水,卯吃寅粮,永续利用,人畜不至于饥渴。
欧洲的收获也不错,仗照打,庄稼长。乌克兰的大船忙着往外倒腾粮食。缺粮的非洲年内没有大灾和人祸。地球人暂且不会饿着。
●龙江边的漠河雪花飘飘,北部城镇进入供暖期,每年8个月的供暖启动。
三亚“社会面清零”张扬着招商引资,派发旅游券、优惠券,景点免费、优惠,招徕免税消费,欢迎旅游者的到来。海南也要入秋了,东北的候鸟准备启程。
●清华大学刷新了又一项纪录。该校工程物理系602班全体同学,共24位,都度过了80大寿,一个都不少。破天荒了,环视天下哪一地、哪一校有此记录,可以上“吉尼斯”。真是个了不起的班级体。同学们为国防建设、科研进步、人才培养……贡献良多,人人都是状元。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这要感谢清华的口号“为共和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坚决落实,每日午后的4:30,教室、图书馆、宿舍全部清空,赶到操场、球场,由此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受益终身。
9月21日602班全体同学致信“2023年春晚导演组”婉拒出台露面“我们没有感人的值得宣扬的故事,清华的特点就是学习刻苦……”“至于爱情故事更是谈不上……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同学间视同兄弟姐妹,没人谈恋爱形成了一种氛围,结为伉俪的同学都是工作之后才谈的。”
●9月22日 杨振宁先生迎来100岁生日。
●9月22日 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过世,享年100岁。其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娱乐了三代人。

6 Q- V. B4 N! M
发表于 2022-9-26 2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1 T  G- B7 t0 H1 \3 P

; C3 L: V0 W5 H) H

3 W3 L% r  s8 m8 [! C& D
3471【北上】
周日往“祁家豁子森林公园”(以下简称“祁林”)。门口的马甸公园人多,自从拆了栅栏之后人更多,也是天好了,人们喜欢晒太阳。周日没有大合唱,小广场上跳舞的人不少。公园里走出一对父子,孩子一脸沮丧,父亲絮絮叨叨地说,那么多人排队,秋千一上去就不下来,要排到中午才能轮上,咱们还得吃饭呢……
北面的祁林公园人少,可是没有儿童运动场。靠南面的园子一路走下,只见一位骑车拾荒的老头迎面过来。这边散步谁也碍不着谁。过了龙翔路,路边的园内小孩子多了,家长看着的。学生来的少。
往北走,走到北头,这次看清了,铁网围起来的是个小足球场和两个篮球场。都敞着门,足球场上是小孩子,十多个,各踢各的球。篮球场上只半个场子热闹,花白头发的汉子们争抢激烈,还有一个场子空着呢。这边的人口密度小些,又是刚开放的。
路边长椅坐下。对面是两组高低错落的树墩子,高的二尺低的一尺、半尺的。小朋友站上,颤颤巍巍的走起来,知道害怕,猫下身子扶着走,老人也凑上前策应着,怕踏空栽下来,小孩子有二尺高了。一趟一趟的来来回回,走几次孩子就自如了,掌握好平衡。又过来一个,高出半头,这个生猛多了,看来多次来过这里,蹿上去,如履平地般。
这处园子,孩子可玩的东西太少了。森林公园,少些人工的作品出现,乔、灌、草为主,还都没长起来密闭,还得二十年吧,没招来禽鸟也无蘑菇可采。大孩子来这确是无趣。这里是滑轮孩子的好去处,甬道都是新铺的,平平展展,绕上一圈好几百米。林子里该是踩着柔软的枯叶、松枝为好。
往回走,出了公园。路边遇到熟人,江西过来的北漂,说是住在边上的楼里。家门口这没有跳操的,还是在北土城那跳操,每天有二十来人。站住聊了几句,被告知,你们还没走到头呢,得过了球场再往北,北头有一大片林子,比南面的面积还要大,有一百多种树呢。也是森林公园吗?我问。不是,森林公园没开几天,那一片好多年了,和马甸公园差不多同期建的,二十年了吧。
那位置应该是在健翔桥的西南角,还不曾走到过。下回了,一直往北走到头。
3472【打折】
“祁林”的路东是家乐福超市。
不年不节的店里打折销售。多了不少销售员站在摊前极力推介。架子上不少商品贴上标签“75折”。大堂的一侧拉着条幅,“29日苏宁开业 优惠酬宾”条幅下面还拦着布帘遮挡着,里面的卖场原来是销售家用电器的,现在撤空了,正在装修,一片嘈杂声。布帘前贴着走道码了一排冰箱洗衣机,都是打折促销的。
苏宁新张,你家乐福打什么折?而且这里也不是苏宁电器的大卖场。见着边上站立的店员小伙,我发问:苏宁新开业是在哪家店呀?对方告知,就是这里,苏宁不是把家乐福收了吗,都三年了。我这才想起来,家乐福的东家已经不是法国人了,退出了,至少是不当家了。现在两家是一家,不过还是两块牌子,苏宁的电器专卖店这次直接登堂入室,店面开在一起了。变化真是快,超市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大行其道曾灭了多少百货油盐小店。三四十年过往,当下大超市也难做,倒了一家又一家,这回是让新业态网购给挤兑的。
打折促销活动这店里的人也不多,大概知道的人不多。其实平时店里也断不了打折商品。路过进口食品专柜,普遍标着75折,仔细看,还是同一种商品买够88元才打折。我收了四块黑巧克力,按照原价是超过百元了,30多元的单价打折后每块26元。到了生鲜商品卖场,打折的东西不多,该买什么还买什么。
出来自助结账,屏幕上打出账单。一共买了160元的食品,优惠了30多元,巧克力优惠的。省下就是赚了。哗啦啦,机子里又吐出五张优惠券,每张20元。我问柜员,下次我来是不是买100元的东西就不用付费了?柜员说,不是这样,你来店里购物,每消费150元可以使用一张优惠券,有效期半个月。
想想我要是想一次清空这优惠券,我至少要买上1500元的商品,算下来至多是给打个九折。再看优惠券上的小字,一般老人家不戴上老花镜还真看不到,下面还有一大串商品不在优惠之内呢,家电、自行车、牛奶、白酒……
“买的没有卖的精”。

5 z+ c% i* x1 M+ g4 T! G
发表于 2022-9-27 1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 \! R/ H& q# O, @( R7 m6 H" {; Y* }
' F5 j/ d: [8 q1 _5 A

1 j2 A' ]: ]3 x! a9 a5 ^6 |: K
3473【小跑】
中午去北园打饭。正点是11点,有时早点,有时晚点,送到时必然手机上推送几幅图片告知当日的餐食,其实周一就公布过本周菜谱,二次发布是告知饭菜到位了。
我也不看这些个内容,吃早饭时就定好了,中饭是自己做还是去打饭或者其他。到点就去,总有的吃吧。
拎着包进了北园,老年驿站设在北园底楼的西头。边上走着位大姐,步子挺快,也拎着包包,是打饭去的。并肩了几十米,不让须眉,我这脚下加了点劲儿,超出了。吃饭这事还是赶在前面的好。身后的脚步声声,始终没落下几步。大楼的东头是上行的阶梯,我拧身跨上走轮椅的斜坡,几大步就上到平台的底楼廊下,心想这回甩开了距离。没有,上到廊下没几步,眼角的余光,右前方出现了那位大姐,她没上坡,啪嗒啪嗒地在下面跑了起来。这是不按常规来了,走不过就跑起来,要是竞走赛事就得记录犯规了。看她小腿紧着捯,这是势在必得啊。我这倒是松了劲,我不能跟着跑起来吧,为口饭争个先后也太掉价儿了。再说了,都跑起来,大姐那再一着急,摔倒可咋办呢。
大姐一溜小跑,从西头的坡道上行,钻进了廊下,把我甩下了二十多步远。
不认识这位大姐,都是从南院往过来的,始终没见到正脸,从身型看壮壮的,八成是上了点年纪的小保姆。她这也是敬业,为的先到先得,早到的品种多,样式全,能优选,不仅是自己吃,还有家中老的小的呢。
我排在了第四。菜盆里的菜已经下去过半了,要是按照顺序号应该是第十几了。刚站定,餐台内就发声:对不起了,今天的粥没有了。没有就没有吧,谁让来得晚呢。掏出手机刷码交费,才刚刚11点。
刷码25元,为两荤两素+主食。轮到我时,餐盆里的带鱼就剩下三块,都倒进了我的餐盒里,再晚来一位的时间,菜品就不齐全了。通常这里的素菜卖的快,等我这结束,剩下的也就一份了,我身后还排着两位。再晚点,来人就只能吃荤菜了。鸡腿、狮子头、腐竹炒肉、栗子烧肉。
$ K2 G4 |1 a8 ?  Z7 ?/ k) `5 o
发表于 2022-9-28 2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7 E$ T; Q# D5 G, F; o6 Y( i
- j8 F/ Z: J5 G
/ x/ s: ^. b. ^
3474【北极寺】
前天被告知北头有个北极寺公园,而且还有点年纪了,我竟然不知道。北极寺这名字听到过,开车路过,而且一位老同事还住在北极寺的干休所,我也到过。
择了今天的日子走一趟,慢慢腾腾地往过走。走到“祁林”的北头是几栋矮小的建筑,没挂牌子,像是一家清洁队的地盘。上次走到这里就打住了,以为到了头。接茬走百十来步的距离又是绿地,问过路人,里面就是北极寺公园。往北看过去不远就是凸起的健翔桥的主路,公园位置就在这座立交桥的西南角的弯弯里。
园子里阴凉,高大的窜天杨遮天蔽日,高低错落松柳桐槐都长得壮实。走到园子东北角见着大牌子了“北极寺公园”。铭牌上有介绍,面积4.7公顷,约70亩地,2002年建成。二十年了,比马甸公园还年长一岁呢。
从马甸公园走过来需要十多分钟的时间,这么近就没听人提起过,有点“灯下黑”。健翔桥的东北过去再有十多分钟是奥林匹克公园,那边人头攒动,人流被吸引过去,这边的小片绿地留给本地的居民独享。真是清净的很,多是老者们。
围着外沿转了一圈。拢共见着三五十人,小孩子都少。太阴凉了,往园子中间看,碎石路延展,草、灌、林参差,还有片片的洼地,铺着卵石,用来集水的,久日无雨早就干涸了。林深处少有人往里进,我这初来乍到的,不知会被拐带到什么方向去。草高林密大致也不会迷路的,找不到北,一定找得到东,听声吧,嘈杂声来自东面一线,京藏高速路车水马龙。
公园的东侧,高速路西,紧贴着条南北向的水道,这公园没有山却有水,比马甸公园强,而且是条自然水道。遛弯的老者告诉我这条河叫小月河,我将信将疑。小月河是东西走向的,挨着北土城,也就是现在的元大都遗址公园,它早年的功能是护城河,与这边南北走向的功能不是一回事,可能是属于一条水系吧。方位不一,体量也有差别,这条水道比小月河要深多了。看了看水面,挺清凉的,水面以下约三尺,水草摇曳,十多只野鸭子水中游弋,河道两边立着栅栏,水流向北,北面最近的水道是清河。
3475【长椅】
公园的东侧有一溜体育器械。就这里人多,八九位老者,在这切磋,与杠子较劲,摇摆着转轮,说话聊天。再走下去,不见了话语中心。零零落落遛弯的老人家们,成双的,走单的,手中的拐杖陪伴着。
来到了小广场,园子里最大的一处空地,土场子,周遭绿荫围绕,拉上幕布可以放露天电影了。一边的小平台的阴暗处有人在独舞,年轻人,放着舞曲。这里也是孤独者徘徊之地。
公园人少,椅子可不少,虚位以待。这里的“长椅”可以称得上“北京海淀区之最”我这是斗胆说的。“之最”就得穷尽一切吧,没去过的地方太多,北京城里的公园不曾一一走到,海淀区的也如是。凭什么说这里是长椅之最?
请看照片,百闻不如一见(如图)。长椅看上去约有五十米,木质、连体的,中间没有隔断,带靠背,长长的划出一道曲线,坐上50人肯定没问题。反正我是头次见着这么长的椅子。我想起颐和园里的长廊,也能坐下一大串人,但它们中间是有隔断的且没有靠背。还有什么地方有长椅吗?我想不起来,在我这是“之最”了。
长椅的好处是坐的人多,欢迎落座。但通常的长椅就是三人或四人坐的,有的中间还打上隔断,防止有人一下占据多人的位置长睡不起。很少会有睡美人,通常是邋遢人,管理者视其为不雅之举。其实也不一定,正经的劳动者,在无奈的情况下,来公园里睡个午觉,打个盹都是可能的。过夜也是常见的,正经人啊。酷热的夏日,在街头公园过夜的大有人在,经常是一“床”难求的,那指定是比在家里要好过得多,不要以为家家都会启动空调的,更不要说还有居无定所的城市流浪者了。
这里敞亮,可劲地坐卧。眼见着只一位老者享用这长长的长椅啊。
已到了秋日,人们开始追逐阳光,在太阳地晒阳,冷落了这边的座椅。再有一个月,顶上的叶子落尽阳光普照,背风躺着做个好梦,家里来暖气之前,会有不少的老人落座这里吧。
沿着大路走下一圈,两处都有长椅。
3476【老婆饼】
出了公园,老伴问有北极寺公园就该有北极寺,北极寺在哪呢?
这是个问题,也是个无解的问题。如同那句笑谈“老婆儿饼里没老婆”一样。现代城市在旧城废墟上建起来的。大拆大建的结果,有名无实的地方比比皆是。现在的劈柴胡同、金鱼胡同还有胡同吗。报子胡同早就改名了,年轻人没人知道这条胡同在哪,只公交车站把旧称保留了,这算是好的。宝禅寺早就灰飞烟灭,地名还在我们这代人的嘴上。同一条路上,我们打小就走的赵登禹路,有几人知道这里曾经是条深深的长长的排水河道,如同眼前的这条河道,叫它“沟沿儿”的一辈人还有吗?
我手机上用百度搜索“北京北极寺”不多的几条“北极寺公园”“干休所”。再搜素“北极寺历史”“北极寺遗址”都转到同一页面,除了“公园”项下有具体介绍,其他都是语焉不详,言不及义。没有答案,大概它消失的年代太久远了吧,活着的人都不知道,想搞个明白,要去翻大清户部的故纸堆了。
沿着河道往回走,清凌凌的河水,只是进去不得。岸边有“不得进入”的提示,并给出了理由“危险,随时开闸放水”。这又是胡说了,除了每年所谓汛期几天的雨水,北京地面还有什么自然流淌的河流。千里迢迢南水北调过来的汉江水,刚够喝,舍得放入河道吗。
走到河道的南头,河水源自上面的涵洞,一南一北,流经几百米的河道后,水流都进了涵洞,消失于地面。岸边立着碑石,上面刻着“小月河景观娱乐用水区”小字为“起始断面祁家豁子”“河长 6.4公里”“水质保护标准 IV类” 。看吧这种水质,人已经不宜亲近了。边上几步,另一块大牌子上标明“西北土城沟属于城市河湖流域,海淀区辖内称其为西北土城沟,起点为文慧闸,终点为祁家豁子枢纽闸,全长3.8公里。”
有这两块指示牌,水路大概清晰了:水源来自南面的小月河,在北极寺公园东北门外又钻入地下,向北约六公里汇入清河。
北极寺不知就里,但这条河道的来龙去脉有了新知。称它为土城沟更合适些。
- r0 J  u8 u" n& N( i- V
发表于 2022-9-28 20: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28_093708_resized.jpg
% q! _  f$ U" w: m4 v
发表于 2022-9-28 2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28_095456_resized.jpg
2 d8 b. ]! i1 H  J* h! H) i( r0 o& s8 ^
发表于 2022-9-28 20: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28_101458_resized.jpg
* S, J" a5 W7 u9 T* \
发表于 2022-9-29 2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 K' D% X$ K+ x9 x' t* g

8 U- n% Q! G1 Z7 B

$ A3 y; P/ Q6 W5 a
3477【4:30】
每天的的午后过了4点,小区边上的人就开始聚集,堵在小学校的门口,老人多,接孙辈的。这个学年开始,放学时间推迟,晚了有一个点。上面有要求,学校不能放得太早,放早了学校合适,家长不合适了,等于不少的学生要推送进校外培训班了,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合谋。现在学生在学校安排活动,没有活动,写作业吗,作业在学校里完成,比回到家里学习效果好。都是上过学的,这里的道理都明白。
家长们越积越多,将一条小街都站满了。来往车辆的拥堵免不了,好在这个时段少有接学生的车,比一早的送孩子的车要少,否则的话就更堵了。接送孩子这事,一下子就好几年,要是再有老二,要持续七八年了。经常见面,不少老人都彼此熟悉。通常一早不容易见着,上学有早来的、晚到的陆陆续续,相隔长的能有一小时。而下午学生则是一个点出来,家长都是提前到或踩着点到位。早到的老哥几个开聊,有的还是同学、老街坊或是新认识的,嘻嘻哈哈,没准就是一天最高兴的时段。经常可以看到队伍中穿插着拿着夹子的人,八成都是推销的,过去主要是办班的,现在也还有吧。
四点半了,通常都是准点。第一队学生打着牌子出来,后面跟着当班的老师。三一班的、四二班的……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通道和规定的位置。路边的家长们伸长了脖颈,恨自己的个头矮,望着栅栏里面,都穿着校服还真得有点好眼力。想起企鹅家族的亲子关系,父母从冰水中爬上岸来,在万千同胞小崽中准确寻到自家的那一个,觉得难度好大。说来这几十上百学生挤成一团,其难度要小多了,尽管一个个老眼昏花。
大手、小手扬起来,此起彼伏呼喊声……拎包的、上车的,两轮车的后座,只消十分八分钟,人散去,又归于平静。
总有十个八个家长要迟到的,年小的孩子心神不定左顾右盼,拍成一排靠着围墙等待认领。这滋味可是不好,要是天不好就更不好了。小学生被归了堆儿,都集中到校门口去,由值班老师断后。
五点半,还会有一拨学生走出校门,不多了,几十个。大概是家长不能赶大拨在正常放学时段来接的。延迟一个点在校,不知他们在里面是不是也被归堆儿课后托管了。
) |5 u5 x0 H6 k+ j
发表于 2022-9-30 20: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4 c" S- A3 B" B7 k. N. F% d; R4 U
& f3 x* U- p4 s  c% f
& E4 k8 f" }# X7 F$ G
3478【活久见】
离家最近的影院是祁家豁子的天宝影城,就在“家乐福”超市楼下。开张好多年了,原来的东家是“海航”海航趴架子了,好点的资产都卖光了,也包括这块吧。因为是在地下二层,给人一种不好的气氛,这么多年了这是第一次来这看电影。常去的“新彩云”没有想看的片子,这边有场《大海的尽头是草原》标注的是纪实片,领衔主演陈宝国。老陈还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其他的演员都不大知道。网上订票35元一张。
影片开头就介绍时代背景:六十年代初的饥馑岁月,上海等南方几地孤儿院的孩子面临断炊的危险,为此政府安排数千孩子到了内蒙古草原,为牧民收养。这讲的是同龄人的事情,此段史实有所耳闻。
广阔天地,一架蒙古包里多张嘴,养活了不是难事,但可想而知这批孩子可有幸福而言?
故事的主角陈宝国登场时已近古稀,六十年前他影片中的妹妹是被送往草原孩子中的一个,自此音讯全无。为了母亲的嘱托,也在自己即将倒下之前,陈拖着病体来到草原寻访妹妹。辗转找到当年自治区的经办人员、找到几位在草原长起来的孤儿,一段段的回忆,展开了孩子们在草原艰难的经历,陌生的家庭、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的迥异,疾病……母子俩的蒙古包里住进了妹妹,经历疾病终于活下来了,面对蓝天白云羊群露出了笑容,又进入蒙族小学校。蒙古包的男主人从部队转业回来了……
影片戛然而止,黑屏了。静默了些许,没有动静。断片了?现在没有胶片,早就数字化了,顶上的放映厅内亮着灯。
看手机时间,影片放了一个多钟头,还没到结局呢。我摸黑起身,推门外出,招呼这里的员工。员工赶过来进去看过,说抱歉,马上处理。
我往卫生间一趟处理完了回来,还是黑屏。
我说这么多年看电影没遇上过断片的时候。胶片电影消失二三十年了,没有断片,也没有跑片子等片子的事。真是活久见了。员工说,我也是刚碰到这种事。
我问起现在影院还是海航的吗。不是了,是私人的。
我说影厅里总共就六位,能挣钱吗?
挣不了钱,那边放映的两个厅里都是一个人,一个人来,我们也得放啊。
你们有多少个厅?
一共15个。
3479【牛汤哥】
最终也没能修好。又说换个厅放映,我说电影已经放过一大半了,你们可得从断片前放啊。老几位都从厅里出来,柜员这时过来连说抱歉,又提出新的善后:自选一部中午要放映的其他片子或者是领取一张电影票,年底前可以再看一场。听了午时的几部片名,没合适的,我领了票,其他四位也都领了票。头次来这家影院就如此扫兴。
我在网上搜索故事的梗概,想知道妹妹长大成人了吗?幸福了吗?老陈找到胞妹了吗? “妹妹找哥泪花流”老电影里的歌曲唱到,现在是哥哥找妹。没搜到答案,不肯剧透。搜到的是那段史实:一说是南方三千孤儿入内蒙,一说三万到五万孤儿。我想他们大概率得不到多少幸福,还不如当下的留守儿童呢。如果活着就是幸福,那就另当别论。
揣上两张电影赠票离开影城升顶地面。底楼的美食城转一圈,“牛汤哥”落座。这里也是头次光顾。看着老大的海碗,来一碗,又点了两个小菜,白白净净的不是白萝卜是山药,那就来份山药,豆腐干不错来一份,馍夹肉一个。
坐等不来,原来是自取,起身柜台边候着。店员说坐着,等叫号。条子上写的是9号。我说没关系坐半天了,站会儿。托盘内上来大碗,够大够深,但汤汤水水仅及半腰。一碟“香卤炸豆腐”,敢情就一块,要是知道应该要上两块。还有山药呢,没给呢?店员说山药煮在汤里了,还差“酥饼夹牛肉”一会儿给你送去。
我端起餐食归座。热气腾腾够烫,上面漂着鲜嫩的两片牛肉,捞到小碗里凉着,不是面条是米粉。先吃这炸豆腐块吧,一分为二,没有合适的家伙,用筷子切段还真不容易。我正较劲时,店员将馍夹肉送上来了。我说你这牛汤哥真是汤啊,就两块牛肉。“那不可能,我们是一百克的牛肉,好几块呢,都沉底儿了。”我下筷子去捞,果不其然。
肉够嫩、汤够鲜,肉夹馍酥香。这一套吃下来好像还欠点,见着柜上贴着“免费加汤加粉”我起身到热锅前询问,加粉怎么个加法儿。“把碗端来就行”。大碗放到台面上,小哥将一团粉倒入锅中搅拌烫熟,漏勺出锅倒入碗中。
我发问,这属于哪个地方的吃法?“本地的。”我说不对呀,北京人吃面不吃米粉。“我们老板是北京人。”

$ }- F+ e) @: g3 z8 v, Y7 N  l% F1 E2 J
发表于 2022-10-1 17: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566e8f2b95de48958735a0ef0a8be1e8.jpeg
. s% F! w1 E4 b! |
发表于 2022-10-1 17: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c3 {/ Q5 ]2 S. e" s% x% h0 @
7 H+ X2 ?5 @- B% k# M) F, n7 I8 f
( q( M, g$ a7 w! t& u7 g
3480【10.1】
●清晨天放亮,雾蒙蒙、静悄悄的小区响起布谷鸟的叫声。
●走上街头,一街筒子红旗飘飘。主路上车水马龙。报摊上买一报一刊。
我说摊主辛苦,节假日人家都连休七天,你这天天盯着。摊主说快了,明天不下雨后天就下雨,下雨我就歇了,报纸杂志都怕雨淋,不怕晒。又说起近几年没涨价的报纸还有三份:晚报、电视报和参考消息,都是一块钱。我说它们有广告支撑,广告可以养报纸。摊主说是有补贴的。
来了位年轻人,抻出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我说这大报内容都差不多买一份就都有了。这位将几份大报排成一列,又问新京报,“新京报今天休刊。”年轻人拍下片子来,掏出六元五角买下三份。这人是搞收藏的吗?摊主说什么人都有。
我指着塑封的大本子(第三卷)问:好卖吗?不行,头一批还行,又送来的就不行了。我说卖不了就退回吧,反正是代卖。“不是,放这10本,400块拿走。”那你这摊位属文化事业,是不是没有什么摊位费呀?“有,6000一年。”也不少呢,那你肯定是要赚出来的,我说。“那是当然的……”
这北漂的老汉也不易。
●街对面的馒头铺买下午餐的菜团子。回程穿行马甸公园,周六是大合唱的日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个场子专唱红歌,上周听了一耳朵的“过雪山草地。”今天又是正日子,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走近中心小广场没有歌声,是圆舞曲。国庆节歇了。一对老人在蹦擦擦-蹦擦擦-。
健走、跑圈、滑轮、攀杠子的,篮球场爆满,光膀子打兵乓球的,运动场所满满当当,大人孩子尽享快乐生活。
●转回小区院里,边上一声歌吼“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这是来的一出“快闪”啊。这半年偶尔在楼上听到楼下有男高音唱响,闻其声不见其人,今天见着真人了。立足观看,约莫也是我这岁数的老者,声音高亢,吐字清晰。广播里的歌声,我往往听不真歌词,这面对面字字清晰,难怪音乐会要去现场呢。
●午后读报。翻开二版,熟悉的内容,看过的。看日期“南方周末”9月22日。上周已经买过一份了。二了。
1 l+ k+ A( `. w' w1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4:03 , Processed in 1.25661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