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0-4-10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4 h1 e' \; Y+ Z- I! G
8 D, R& v: [: n5 F5 R: T  ?
转帖:
··大米是大家生活中常吃的主食之一,都很多人都喜欢吃。大米的产地很多,牌子更是不计其数。不少人在买大米时很盲目,不知道该如何挑选。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买大米时,不论什么牌子,只要包装上有“这行字”,都是好大米。
- X% g" Y! o! c) J% ~1 J8 s3 U5 K% m$ U

! ^& b( P4 U  W  Q大米的国家标准中,把大米的品质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对于咱们来说,看懂这个比较费劲,而且对买大米没有实际参考意义,简单了解一下就行。具体买大米时,咱们只需要看一看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就可以了。
/ Z# F$ ?8 [2 x! B4 b6 A- d
" d2 A: V- Y9 y! d9 S" a) l. w1 a! o4 @& o/ v. w" e
普通大米的执行标准都是GB/T 1354,它代表一般品质的意思,对应的价格不会太贵。所以当咱们在买大米时,不论它是什么牌子,也别管它包装有多么华丽,广告语写得多么好,图片拍得多么诱人。
; g: I4 {. n: y+ Y5 j
2 }3 P8 Y- V6 n* P' f2 s$ r7 |3 k+ h/ h5 P. e! a% \, F
只要它的包装上有GB/T 1354这行字的,其本质都是普通的大米,品质相对一般。卖的价格越高,买的就越亏。举个例子,相当于把2元店里的东西,换个华丽的包装,价格标10元。5 }4 o& `3 i* z# N$ i- \
3 x- \  _: \4 z. Y- P& W

2 l: C( b" o3 z7 g那么如果想吃优质的大米,应该怎么挑选呢?其实除了GB/T 1354,还有4种非常优质的大米,分别使用自己独立的标准。想吃好大米的,注意多看看,记住不太多的话,只要看看包装上执行标准那行字就行。4 w! }! Y! p6 B# [* q& B- p. I

5 Q" B4 i8 y% n/ @4 m9 S2 E$ U: ^0 f/ ~. i0 V' `8 j
第一种,五常大米,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19266。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的五常市,被称为“国内最好的大米”,特点是:米香浓郁、饭粒油亮、绵软略黏。买的时候,除了五常大米,还要看准带有GB/T19266的。* j2 o' Y6 a. [6 W% ], T, g# Y

; w- P' S3 B7 ^3 o& d2 f* [5 p& e4 H& H( N' ]7 y, ]( n
市场上还有一种普通的五常大米,采用的是GB/T 1354,这种品质就不如GB/T19266的,口感差很多。所以不要看到五常大米就是好的,关键要看准它的执行标准,这在包装上会明确地写出来,大家一定要看仔细了。  n+ f  j5 h# r# Q* p" _1 `
( Q4 E, P" _) j& X: B' d
+ w8 R. h8 g. @$ o9 d: f( D
第二种,盘锦大米,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 18824。盘锦大米产自辽宁省盘锦市,特点是:粒粒饱满,长宽适中,颜色青白,米香清新。在2008年还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买的时候,也是要看准GB/T 18824这行字。; P" G: t+ F& V3 C2 Q2 ]) ~. V
9 ^/ C* y4 ^4 X" k: l& j
& D: o, F. m' {! s2 k3 D' Q
第三种,方正大米,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 20040。方正大米产自黑龙江的方正县,还被称为“绿色富硒大米”。特点是:颜色洁白、米粒形好、煮熟后润滑柔软,气味清香,回味微甜,并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买的时候,挑选方法同上。
$ q8 L5 U, n9 d2 t8 ]& J+ ?; U, Y# C7 O$ r
3 k1 p9 E  \5 U7 \# o' f
第四种,原阳黄金晴,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 22438。原阳黄金晴是四种优质大米里,唯一不是东北产的,但是也是最“落魄”的。它产自河南的原阳县,是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品种,特点是:米粒晶莹微透,蒸熟后软筋油足,香味正口感好。
: T# {% r6 j% ?6 L! n
* Q3 @6 e5 a/ }$ ^  S- P3 l, ]) W7 B9 M* ^& l* d, `
因为在黄河边的盐碱地种的,所以自带碱性,烹饪后特别香。并且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曾被称为“中国第一米”。最火的时候,还没成熟就已经被人买走了。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加上环境的变化,真正符合GB/T 22438标准的原阳黄金晴非常少,市场上的基本都是GB/T 1354的普通品质。2 p* T8 G8 l+ i6 V; e& b/ g
2 U! b% |# f0 g2 u. m4 {

% Z$ F6 c4 U! z# |" K" c/ f+ r买大米时,别只看价格和牌子,也不要被商家的包装和广告语误导。要看准包装上执行标准那行字,有“GB/T19266、GB/T 18824、GB/T 20040、GB/T 22438”任意一种的,才是优质的好大米。
7 ^: E2 x; ?+ S  f1 I) g1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0-4-12 2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W5 K& H* _0 g9 M; P* c! i
+ [1 j8 K: S- p" K# R/ k: Z: x 2 x3 A* B) |) A; h( N
2512【籽】
见着园丁在花池边拽着皮管子浇水,问上一句,种的什么?“美人蕉。”其实也是明知故问,年年这里种的都是它,高高大大,绿叶红花。是种的块茎吧?“对。”从没赶上过他们栽种的档口。还是早年见到过这东西,如姜块似的。老没见了,这印象不知对不对。那块茎埋入土中,平展展又覆盖着一层水波。
看着园丁耕耘播种也提示我,得去街上去买种子,菜籽。这些年城市越摊越大,变身城里的人增多,脱离土地不远,旧情还在。住楼了,家家都有阳台,有那么些推手,倡导阳台种植,种花也是种,种菜实惠,卖种子的也是个生意门类。可卖菜种子的店并不多。超市见到过卖花种子,不卖菜种。西边的农科院院里有几处卖种子,近处也有家种子商店。
原来我常去农科院去买,现在不顺路了。往这家去买吧,就近北三环中路马甸桥东的小街内有家种子公司,那一片为市农业局的地盘,临街商铺卖种子,我有几年没去了,。
卖种子的周末不会不开门,正是春播时节,销售正旺。疫情期间不少的店铺减少了每周或每日的营业时间,早点去,三点多钟就到了门口。碰了门锁,可种子公司的招牌还在,卷帘门一拉到底。疫情不开门,还是怎么的?街面没人,没地儿问去。
往年栽种还有一个种苗的来源,郊区赶集,种子品种多,还有菜苗和苗木。去年我就是买的白薯秧子栽下的。今年听说大小集市都关闭了,沙河大桥周末没见着人。
回家先搜罗些旧种子。去年的还能用,去年买的种子,实际为前年秋后结籽留下的,隔年的就差些。南瓜、丝瓜种现成的,年年都是自留。冬瓜种子,是年初买了一节冬瓜,从瓤里扣下来的,籽粒不大,但成品个头不小,成熟后跟个长枕头似的,十斤二十斤重的都有。这类种子不知效果如何,有些种子,到了二代就产量衰减。种些试试吧。家里的杂粮不少,红小豆、绿豆。过去都种过,吃嫩的不行,没啥意思。抓了一大把花豆子,个头不小,模样跟大芸豆差不多,深褐色带花纹,芸豆鲜嫩时结荚吗, 不知它属于哪种豆角,也是种种看,希望嫩的时候能当菜吃。
.
.
2513【伐】
下乡来到农地的大门口。我下车登记回来,见身后菜把式老孟正在吵吵,门外停着台车,花花草草卸了不少还有菜苗。老孟说太贵了,五块钱一棵草莓,两块一棵番茄苗,都是一寸多高。有邻居说,集市上比他这便宜多了。不过大集今年没开,买还不容易了。便宜多买,贵就少买,我多少买点,送到家门口了。买了几株番茄和草莓,我那还有番茄籽,籽太小,不容易出苗。人家这小苗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一大坨土呢,容易成活、长大。
房后老张家热闹了,儿孙过来度周末,老张骑着电瓶车带上小孙女转了一大圈回来。我拦住老张借他家的手锯用用。准备把那片竹子伐掉它一半。竹子已经成林,长势太旺,自东向西蔓延过来,齐刷刷的总有六七十棵,已占据了四条垄,竹鞭在地下顽强掘进,竹鞭上无数的毛细根须四下抓挠,吸食水分养料,所到之处,地面的菜苗多奄奄一息。上下其手,那竹茎高挑,枝繁叶茂超过四米,遮蔽了一大片阳光,高处的合适了,底下的不好过了。居不可无竹,可竹子多了,我的菜就无地自容了。
伐了它。刨根揪底,费了劲,竹鞭跟钢筋似的钉在地下,用铁锹剁怕卷了刃,用镐刨断后,抓住了断头往起掀,在地皮上还好,要是地下半尺,还真就拽它不动它。看来也只能齐着地面伐掉它,没了上面枝叶的光合作用,大概根部也会萎缩吧,但愿如此。
抓紧手柄,贴着地面的竹竿连续推拉,哗哗哗,不用一分钟,顺山倒,我喊了一声,应声倒下。不对了,这根部锯成了斜茬的,这不跟竹尖桩似的,当年越南战士迎接美国大兵的不就是这个吗,这要是不留神踩上,毁了自己。改变操作方式,水平拉伸。
两手操控,使匀了劲,一阵突击,熟能生巧约半分钟伐倒一棵,喊一声顺山倒,有倒的,有不倒的,头顶上,挤挤插插的竹枝竹叶缠绕在一起,根部断开,还立而不倒。
起风了,摇摇晃晃地竿子夹住锯条,拉不动了。等等,风过去再拉动 。
一会儿的工夫躺倒一片,数了数,共伐倒了31棵。拖到门口交给老张了,老张那照单全收,再过一段就该给黄瓜、架豆们支架了,多好的材料。
# ^6 V1 O4 G; h7 {' G# y+ ~
发表于 2020-4-13 18: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r- J  O, w$ _4 E
7 [; r2 o0 U! }' j& T% E3 s6 T
2514【0413】
晚间睡得好,早上醒得早。一阵阵鸟鸣给叫醒了。布谷鸟远远的,猜它在北土城城垣绿地上,隔着两排楼,也能穿透过来?声声啼个不停。不对,声音不对,不是布谷鸟的叫声。是三个音节,两长一短的唱出来,像老母鸡下蛋后的报喜,但绝不是咯咯哒的声调,想了会儿,没想起相对应的拟音词来。还没完没了的,就这么不停地唱着,低沉而沙哑。肯定不是下蛋,该是求偶的季节,不依不饶地啼个没完,晨鸡报晓远没有它来得执着。
起身后,我朝着鸣叫的方向望去,不远处有古槐、大杨树,看不到什么。对面近处是几棵香椿树,前两天见着有人上房摘香椿。昨天那枝头落了两只斑鸠。斑鸠城里不多见,它的叫声不这样,类似鸽子的叫声。童歌里唱道“小斑鸠咕咕咕,我家来了个好姑姑……”这歌听不着了,斑鸠的叫声我好像也没听到过。
家里早餐没了主食,出去买,换个样,豆腐脑、油条。想了想,豆腐脑就算了,瓶瓶罐罐你拿我拿,卫生有问题,现在要多防着一手。下楼出门,还早,只见着遛狗的一位。大门口那两排玉兰树就剩下一棵紫玉兰绽放着,花无十日红。门口没人,戴红箍的志愿者还没上岗,抬头看,门卫守在门厅的窗前。
东面小街有两家24小时店,提供早餐牛奶豆浆、三明治。往南几家餐馆都有早餐,只是这些日子再没过来,好几个月了。餐馆门开着,人在里面忙活,支在门口附近的锅灶还没点火。我这是来早了。马上七点。我来早了?或是他们营业时间推迟了?一家没开、两家没开餐。往南走到第三家“花姐家”玻璃幕墙上贴着告示,没见过这家的招牌,或是新开张的。门口值守测温的人说里面有烧饼油条米粉。进去看看,我这是第一次进这家的门。
这家有点类似美食城的意思,比邻至少有四家馆子开张,一眼就见着卖早点的摊位,大师傅在油锅前翻腾着,炸糕。油条卖吗?“卖,稍等。”解开另外包着的一团面 ,抻开、抚平、切段、拉伸、拧成麻花状下锅。这个三角是什么?“炸合子,韭菜鸡蛋馅”来俩油条一个合子。“七块。”
2515【落花】
门卫打屋里出来站到了门口,测温,也许我是一早进来的头一个,七点了。这段时间人们起得都晚,学生们不上学。学生到校早,家长们就得起早,送孩子上学,单为早九晚五的班,不至于起早。
清净,院子里面。清洁工老汉挥着大竹笤帚呼啦啦扫着满地的花瓣,想起昨日我伐倒的竹子,那枝枝杈杈能编织起好多把大笤帚,老张可没有这手艺,他那大概竹枝晒干填进灶膛,柴锅八宝粥了。
“扫帚不到灰尘不能自己跑掉”曾经的最高指示。不是灰尘是花瓣,水边种了一溜的西府海棠,花开正盛密密实实,树上地下,一宿花落知多少,都被笤帚划拉到了一堆。可惜了的。
水面也覆盖了密密实实的一层,粉红色的长河。穿黑制服的姑娘用个布网子在打捞花瓣,网上来不少,堆起了一小座“花冢”,半幅水面露出真容,那半幅呢,得到对面去清理。姑娘说要是刮风就好了,花瓣全都赶到一边去就好捞了。不清理不行吗?留着看。不行,水质不容易保持……。这里不是大观园,更没有林黛玉。
油条入口时已经凉透,有了韧性,泡上牛奶就不觉得硬了。
收音机里有好消息播出:“4月27日北京市高三学生复课。”两周后可以进入课堂,两个月后进入考场。“5月13日初三学生复课。”他们的中考。放了一个百日的长假,终于可以上学了!中学生该是知道进取的年龄了。
我想起我们失学的那年,1966年。使劲想,想不起自己当年的感觉了,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小学生喜欢考试的不多,那是老师的“法宝”,上学也不都是高兴的事,功课是必须完成的负担,玩心大。小升初,毕业考试结束,真正的考验是升学考试,已经在想着报志愿的事。谁想到就放假了,一放就是个长假。中学生回校参加 W G,大批判、大字报之类的闹腾。小学生基本就是玩起来……。谁都没想到,一下子就是一年半的荒废,玩倒是玩了,儿童少年真是耽误不起,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一耽误就是一辈子。
今天周一网校正式开学了。
* U4 D3 Y; n/ M& g% p
发表于 2020-4-15 2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A, s% H& ~8 f1 [& v; n! _+ Z, f& B) z% J0 n2 [+ q5 }
2516【加油】
疫情席卷全球,人类活动慢了下来,着力对付疫情,停工停产的不在少数。一早听到广播里提到本市空气质量又有提高,蓝天白云同比又多了几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人造装置减少,工厂、餐馆熄火。许许多多的劳动者困在家中,经济刹车,企业、大大小小的企业,除了与医疗行当相关的都慢了下来。大干快上,时间就是金钱,GDP挂帅,突然都止住了脚步。竞争的惨烈,你争我夺,一下子都束手束脚。也难受啊。作为个体,不劳动者不得食,坐吃山空。作为制造大国,大进大出,停下来,时间长了受不了。劳累的命,靠印钞票活不了。
疫情期间连带引发油价大跌。国际油价方面:前日OPEC产油国与非OPEC产油国达成了减产协议,日减970万桶,油价价格战宣告结束。不过瘟疫才是原油价格下行的主因,造成全球的需求不振,原油产能过剩。油价从去年的50-60美元一桶跌至现在的20美元。若原油价格想要出现反转,必须得等到疫情出现拐点。烧油的少了,产油国要到五月安排减产,油价大跌,进口国趁着油贱往家拖油,油库满了,油轮成了储油罐漂在海上。想吃进也得有大胃口才行,总不能动员千家万户储油吧。
我这油箱里可容纳50升油。发动车子后,看到油表读数尚余四分之一箱油,该加油了,年内都没去过加油站,有数的几次行车,都没跑出多远,累计不过百公里多点。车子停到油机前,跟小工说加200块钱的油,现金递过去。我去站里面的销售厅拿张报纸回去看,上午加油通常都提供免费的报纸,《新京报》什么的。没有报纸,收银员说疫情以后就没有报纸了。
折回来,小工已在为另一台车加油。点火发动,油表的指针甩到了右侧的尽头,这是满箱的位置。忽然意识到,别不会溢出来吧,想想不会,输油管有止损的设计,满了自动关闭,不会造成浪费。会不会没给我加够呀?多了不退呢。现在已到了地板价的时段,多少钱一升,不知道,每年都要调整无数回,上来下去的。现在应该是5块多吧,六七块钱一升的时候,加200块钱的油都加不满,现在油箱撑不下了。
.
.
2517【时间】
在加油站时,一摸兜才发觉手机没带着,还好身上有现金有卡。习惯了手机在旁,一旦离开时间长了,好像怕有什么事联系不上了,其实能有什么事。我下趟乡半天就回转。觉得有点别扭,没有时间了,这些年都不戴表,全靠看手机。行车时不觉得,车上有表,10点多下的车。
走进自家园子里就开始干活。免耕法,地不翻了,省点力气。直接在旧垄上挖坑、点籽、浇水。
忙叨得肚子饿了。点火做饭,熄火之后,又干上一通。回屋里吃饭,不知道几点。厅里的那个计时工具已耗干电池停摆了。看看天象,灰蒙蒙的天,没见参照物。找邻居问问,不值当。有办法,打开收音机听报时,赶不上整点报时没关系,中午有小说连播,12点的《李自成》12点半的《三侠五义》。来回拨了两个来回都没找到,调频100.6 和87.6兆赫都没有找寻到。看来时间还早。
饭吃完,还没等来小说和评书。等来了电台的报时,滴滴滴,“刚才是北京时间13点30分。”可算找着时间坐标了。时间过得够快,我坐下吃饭时,已经过了午后1 点钟。
起身,拿上个塑料袋外面收菜去,一年一度。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刚萌芽,叶片不足一寸,过几天摘不迟,再有两个太阳最好再来场雨。出门往东面去,东面春来早,不过半里多地,东西的温差在植物身上颇有分寸感,东边的花先开,同样的树种,东边花先开、叶先长。不知是何道理,这是邻居老张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我想或许是因为东面有片水塘,小气候温润的缘故。
走到东头的公地,水边大大小小好几十棵香椿树,果然这边树的叶子能有一拃长了,都高高在上,举手够不着的高度,干瞪眼,我又不好爬树登高。枝干底部的分明已被摘过了,发出的新芽瘦弱,头茬该是周六日捷足先登被人扫荡过。一圈转下来,收了半袋子,半斤有了。
走一圈下来得一小时,估计得两点半了。活要继续干,种子泡了半天,都得种下去。紧着忙活,归程不能太晚,赶上下班的堵点。
还好,车子启动,16:00整。

5 G5 K) ~* {2 q$ T  x
发表于 2020-4-16 15: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4d307e62b7b23868cf556b5a3604654c.jpg
发表于 2020-4-16 15: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518【手机】
手机的作用现在主要不是打电话了,耗时最多的是读取上面的信息,更具价值的是支付功能,购物、买票、缴纳各种费用。现在还用来防疫,有的小区进门要刷“健康码”我被拦住用过一次,没成功,大概是用来追踪持机者是否带病,是否来自疫区等等。
近来我的一系列支付九成九都借助手机完成,卫生也方便,没有找零的麻烦 。一个月下来,手机账单清清楚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支付的金额开列。今天我逐项地看下来,也有看不明白的地方,比如上个月给新川面馆支付了百多元钱,没去那里吃过饭和外卖,为什么给他们交钱。想不明白也记不住有关场景。看来这手机账单要及时看的好,免得后来犯糊涂。
上午,物美超市购物。用这家店的APP“多点”支付,自助结账。好处是免去了在收银台前排队,有时也有价格上的优惠,春节前买平鱼九折优惠,不使用多点的原价支付。这类小恩小惠时常出现在结账之后,屏幕上会跳出有关提示。这时候已经采买结束,没有兴趣继续查看和点击。 今天自助支付结束后,值守人员说可以拿上一个优惠的菠萝,我过去拿了一个,黄橙橙沉甸甸的。又说还需要刷“多点”交1元钱,这不是麻烦吗,算了,给人放了回去。我这包包也都满了。
转出来到理发店,哪次过来门外都有排队的。马甸公园的剃头师傅们年后就再没露面,要不也不至于等到今日还蓬头垢面的。小店内就一位师傅,也要求手机刷“多点”后排队理发,10元一位,人家不收现金。别看那就一个人候着,理发员说,还有三位排着队呢,在超市内购物一会儿就过来。我是第五位。不能等,怎么也要排上半个钟头。对面的美发厅敞着门虚位以待,进门来,值守的小伙问预约了没有?11点开始理发。还有这规矩,我还是没理成。老行当,新运作。
新年有了新面貌,须发蓬蓬勃勃起来,新面貌留给自己看,出门在外都是捂头盖脸的,谁又认识谁。头发长了问题不大,热天还没到。
发表于 2020-4-17 20: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V3 m# e& u+ }" n, g4 I
+ N* q& @8 {1 I. H; c1 Z9 p2 ]# E0 S
2519【剃须】
每天洗脸,每周剃胡须的常态因疫情而有所改变。出门回来洗手,连带着脸也洗了,其面积更大些,招灰。胡须呢,年后就一直没有打理,赶上事了,灰头土脸的任其生长。出门,有口罩捂着不示外人。剃须为着面目整洁,上班的人讲究仪表 ,干净利落。军人,现代军人蓄胡子的少见,都光光的,准备打仗。普通人也如此,受之父母的老黄历早扔了。我上班时男同事有留长发的,留胡子的没有。城里还是能见到些蓄须的老者,大概有点追随道骨仙风的意思。
蓄须超过两个月,胡须比头发发育的慢,不过一公分长,两鬓髯口连成一片。好处是省事了,两个月没动剃刀。麻烦也有了,洗脸时毛毛糙糙的手感不好,尤其是吃饭时,粥饭会挂在胡须上,挺别扭的。看来想当个美须公不容易,要成长多少年呀,每日得小心伺候着,吃饭有多大的不便,拿着架子,对好口型,准确投送。我这才哪到哪呀,就深感不便。蓄须者吃饭之外的打理也必是要花工夫的。像道骨仙风那种,得精细养护,髯口处得有型,两鬓的流苏得有飘逸感,修饰再修饰吧。我这两个多月的自由生长,胡茬子齐头并进,仙人球状,胡子拉碴,落魄潦倒或者满不在乎型。
两个多月的省事不做打理终于积累到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近期理发店大多开张。但剃头的和被剃的都戴着口罩,这分明是只打理上半截不管下半截的意思。也不知能否通融,上下一遭都给解决掉,多加点钱也行。现在店里的理发师多换言之美发师,都是年轻人,想法不一,很可能照章办事,不肯面面相对,会说这不是钱的事,人命关天,谁知道带没带着病毒啊,测了温又怎么样,不是有无症状感染者吗。一直没能等到这通融的机会。街头的剃头师傅倒是好商量的,都是老者,可这拨人一个也没见露面。
不等了,自己操刀。剃须刀不行,胡须太长,只能上剪刀。对着镜子,小心翼翼,还好终没有剪破面皮。剪刀截短后,再上电须刀清理干净。
  + z8 B* E. l' \1 `+ h6 V
发表于 2020-4-19 1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 n! Z$ u3 w# H
' H8 e, v% Y$ l! E1 K
2520【孩儿脸】
昨天好,阳光足。开车出行,没见着柳絮扑面,前一次下乡,四天前,高速路上柳絮跟雪片子似的掠过车窗。过季了,飞花的时节过了。今天走在外面,飞絮也不多,城里这些年更换树种,淘汰杨树的雌株,见到成效。每年这个时节穿行动物园,柳絮抱团忽忽悠悠滑行地面,人要绕着走,躲着走,弄得不好,一阵风过来,柳絮能打着旋将人缠住。今年不再往那去了。
一早阴着天,预报今日小雨。拎上包,去近旁的超市采买。这条小街又清净了,前天开始“贴条”复工复产,路政的开始履职上岗,罚单贴出去一串,路面清爽多了。
迎面见到熟人老哥,戴着口罩也能辨出真面目,况且还有步态。晃过来,拎着重物,满满一袋子蔬果,身体更不易平衡,要是拖个小车就好了。老没见了,还是年前泳池内赤膊相见,年后就没见着,立住打个招呼。出门了?怎么一直没见,晒得挺黑的?我摘下镜子,不是因为变色镜的缘故,对方的脸色还挺深的,像是海边回来的人。老哥说:在家呢,我这是天天出来,遛弯,晒的。”老哥不戴帽子,容易上色。挺好的?“都挺好”走你吧,够沉,赶紧走。路上不是说话的地方,又负重在身。各走各的路。
都猫在家里,偶尔出来转转,自从小区的北门封掉,我再没往北边去,老哥大概在北区转磨磨,难得见着。我还以为老哥他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曾经躲过一劫的人,十七年前,该是有免疫力了,免疫是终身的。但隔了这么多年,变异再变异,都不是一码事了。老哥大概明白这事,疫情过后再聊吧。
“超市发”店里人挺多,周日的缘故,排着两支结账的队伍。装上蛋、奶、面包吃食,满满一袋子,又拿起包小油菜。见着了白菜,放下油菜,再不吃白菜就该过季了,现在都不大好买了。小区内的送菜大篷车也不卖大白菜,这里还有。
天色昏黄,还没有下雨的意思。现在的天气预报挺准,十有八九,靠谱。
中午时分窗外明晃晃的,太阳高照。春天里,孩儿脸。

( _5 k4 ]" z& M% d9 Z# ?
发表于 2020-4-20 1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521【良渚】
周日晚间电视片“良渚考古”浙江省考古所所长讲述考古发现。
还是在历史教科书上读到过良渚遗址,被称为史前文化,先人稻作农业初始的实证。可谓大名鼎鼎,但我所知寥寥,仅此而已。这一次电视讲谈,终于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早在1936年就在杭州附近良渚镇发现了遗址。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将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  到80年代中期以后,这里又先后发现了王陵、祭坛、大型宫殿基址,出土陶器、石器、漆器等1200多件并大量已炭化的谷物。 2007年起,在良渚遗址发现了占地约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之后还在古城之外,发现了占地约8平方公里的外城郭迹象。 经多年勘察确证,良渚古城外围还建有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其水库容量约等于现在5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针对建筑材料的碳14测年,数据显示,水利工程年代大致在距今5000年。
说中华文明史五千年。但实证的材料并不多,殷商有据可查,再往前呢?夏商周,夏在“二里头”出土,众说纷纭,还有待继续田野调查考古佐证。夏的头一位,禹王,约在公元前2070年,距今四千多年,大禹治水已说得有鼻子有眼,“三过家门而不入” 等等。可真材实据呢。
现在有了良渚的水利工程,挖掘出旧时的基础,现场还展示了水坝的主要建材“草包泥”古人没有钢筋水泥,只好用此法堆积磊坝,这比水獭们高级多了,也有效多了。其实至今人们还会用到此法,1998年长江大堤抗洪堵漏,还不是草包泥吗,草袋子,麻包袋子都用上了。
古城、人群聚集、大型水利工程,说明组织程度较高。墓葬出土的陪葬品说明等级制明显。国家的雏形已现。玉器上的图案、划痕与文字表达已相近。缺得是金属器具的出现。
对良渚古城及水利工程的发掘,凭借出土的玉器、石片、夯土等去解读五千年前的事情。大海捞针,抽丝剥茧,再现先人的形象,也是极有趣和有益的事情。去年,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从哪来来?许许多多的疑团还在,探索挖掘在继续,到遗址发现百年时,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
  # L" |9 l3 {% l$ o
发表于 2020-4-21 19: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522【列国】
甲骨、金文出现之后,文明史越来越繁复和清晰了,史书连篇累牍。开篇的《史记》遥遥三皇五帝以降,至春秋战国已言之凿凿。
典籍浩繁,常人辨识有难度。虽说后来“书同文”但读不通的篇幅章句还是不少,转译白话、详加注释的本子不少,可读。于我,多了些也深了些,又不作学问。求其次,听听专业人士整理出来的历史概貌,科普性质的如“百家讲坛”,足矣。
听书网上搜索,可选的内容颇多,先听上一篇《战国原来是这样》说的是“战国”但“春秋”时期的事也说了不少。古往今来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属这一时期,百家争鸣,战火连天,百多国乱打一锅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终成一统塑我中华,国家的版图、制度建立、思想意识,浩浩荡荡流布至今。
最早看的是列国的小人书,这批书零零散散,不像《三国演义》成本大套的出版,看得零碎了。再后家里买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前一本“千金一笑”后“平王东迁”。后面这本的头篇是“三家分晋”为战国时代的初始。故事好看,记住了不少,还有衍变而来的成语,但是历史的脉络并不清楚。打打杀杀的有多少个国,生生死死,千头万绪多少历史人物粉墨登场,眼花缭乱,历史的脉络一团乱麻。到中学阶段读了林汉达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一本大厚书将前后历史串联起来,但这还是一本故事书,不是史书,历史上的故事。读到太史公的《史记》这才进入正史的领域。读习惯了,还是故事中心。兴致勃勃读故事,本纪、世家、列传。不好看的不看,少看,那些个年表之类的。其实好看的早就家喻户晓,多少列国故事,出将入相翻腾在舞台上,一场场大戏花样翻新在人间。
课堂上我曾听老师开讲《货殖列传》,列传之尾篇。重农抑商的时代,太史公为小人物作传存照,开列商家诸多先驱,留下了人间烟火气,千年之后的今人,还不是如此这般吗。
引一段太史公文字,温故知新。“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 K* V3 \! A4 M. Z5 B7 n
发表于 2020-4-21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Q2 {5 A9 P; x# W
2 L: `. W: F) F3 o/ H$ p8 ?
2523【纵横捭阖】
故事还是打仗的、斗智斗勇的好看。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游走天下,一身胆识,三寸不烂之舌,拉帮结派,煽风点火,求生存、谋发展。其中张仪、苏秦浪得大名。《史记》苏秦列传里把苏秦、张仪说成同代人 ,二位打得火热,各为其主,一方效忠秦国实行连横各个击破,对手苏秦掌六国相印共抗强秦。也有把苏秦和张仪当成师兄弟,共拜鬼谷子为师。
二位的故事,在民间传颂的更多,我们这辈人耳熟能详。苏秦的苦读学问成为世代励志少年的榜样,“头悬梁、锥刺股”就差编入小学课本了,大概是有点残酷。入选的是古人“映雪囊萤”“程门立雪”的故事。咸鱼翻身,出头不易,苏秦的家人前倨而后恭,说尽人间的世故也是鞭策青年上进。这励志故事,我们这代人之后戛然而止了,看列国故事的人不多,少儿图书馆内多是舶来的绘本。谁还给孩子们讲这个?
讲故事的新人,又有了新的说法。那就是张仪、苏秦不曾谋面,二位并非同一时代。根据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被齐王诛杀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当张仪秦国为相时,苏尚年轻,没有与张仪打过交道。此外,同期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也记录了同一档事。是《史记》记录有误?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故事翻新。当事人说不清当代事都有可能,同代人各执一端争吵不休,盲人摸象就是眼前的事。现在的人或许能说清楚两千年前的事,姑且听之。。
按照新的说法,张仪活动在秦惠文王时期。苏秦在其后的秦昭襄王时期。张仪在实行连横时的对手是公孙衍,二位同场竞技,所谓“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才是合纵说的倡始者,此时小字辈的苏秦尚未崭露头角。
公孙衍,我们这种读故事的人有所不知。新故事大书特书公孙衍,将苏秦轻描淡写。历史就是这么不断地有所发现和订正,故事新编。

& k4 f- j# P9 f. s; v4 v; R; b
发表于 2020-4-21 20: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s2741411.jpg
发表于 2020-4-21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牛阵
发表于 2020-4-22 1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 e. F+ A  M% x0 i2 i
* D4 Z" `) B1 W! |* G
2524【田氏】
少年时好争个高低,在好多事情上,在大人看来纯属无厘头。比如对个人的姓氏颇有自豪,这就要搜肠刮肚寻找历史上的名人,认祖归宗。刘姓的同学会说,姓刘的厉害,刘邦、刘少奇都姓刘。官大的自然来头大。姓田的呢?小脑瓜里想不到姓田的大官,但有英雄豪杰呢。你知道田单吧,战国时齐国大将,火牛陷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你知道田横吧,五百壮士视死如归。好在那时同学们看的都是差不多的课外书,知道些,还都认账。
今日山东为古时齐鲁大地。作为田氏后裔自是对先祖在这块土地上的作为予以关注。说来大多数人的近代族谱已不可考,四代五代以上的不知其名其事。但远古的老祖宁可信其有,错拜了坟头也是可能的,好像总比连个念想都没有要强一些。
查网上的姓氏来源:田姓为大姓之一,在当下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五十八。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支。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武王灭商后,为便于国家治理而追封上古圣王的后裔,妫姓中的妫满因此被封为陈侯,其所在的陈,大致位于今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妫满史称胡公满、陈胡公。其后裔以陈为姓。春秋时,陈历公之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
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此桓公姜姓,姜太公之后,依靠管仲治理国政,数年间国富民强,称霸北方。公元前386年,齐国重臣田和坐大,放逐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天子册命为齐侯。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旧瓶新酒, 齐国已是田氏的天下。
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国君“齐桓公”,史称“田齐桓公”“蔡桓公”本名田午。其威望远不及称霸的姜氏齐桓公,但其知名度却因一句成语“病入膏肓”而被后人诟病为讳疾忌医的典型。后人的篇章记载于《扁鹊见蔡桓公》。文章记述扁鹊为桓公看病,一说再说而不听,第四次见到桓公时掉头就走,病入膏肓已无计可施。扁鹊连夜逃往秦国,不日桓公田午病发去世。
讳疾忌医者将自己的性命丢了,蠢事误了自己。这位桓公在位时颇有作为,他青史留名的另一档子事是创建“稷下学宫”,官学,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等,汇集天下贤士达千人,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申子(申不害)、鲁连子(鲁仲连)、荀子(荀况)等。可见一斑。   

. i; e; L; j, H
发表于 2020-4-23 2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3 C: s; a: ?2 q/ f, `; w7 `
; e! W0 z' U7 B4 a# K( c. q
2525【九牛一毛】
自齐太公田和始,后来齐王都姓了田。小时候看这些故事懵懵懂懂,不求甚解,很可能以为他们都姓齐呢。长大些,再读有关篇章,对这些个姓氏辈分的也不大在意,知道个大概齐。很后了,才区分出姜姓、田姓的。其实,少时课本中都有说明的,囫囵吞枣的只看故事。关于齐国的故事,在小学课本中就收有好几篇,比如“晏子使楚”好像是四五年级的课本,说的是晏婴出使楚国与强暴的楚王斗智斗勇,不辱使命。“南橘北枳”三则有趣的小故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少年时记忆好,一张白纸,任人涂抹。识字读书,语文课本选些有益、有趣的故事教化儿童,影响人生。快六十年了,这篇课文依然保留了下来,收在现在五年级课本的下册。
晏子与孔子同期人。孔子做官不成,游走天下说服君王们克己复礼施仁政,还不成,回归故里做学问,成至圣先师。晏子一直在做官,政治家、外交家,辅佐齐国三代国君,姜姓国君。齐鲁两国地域相连,以大欺小,鲁国活得憋屈,不知他们二位有无交集,如果有交集,是否记录了下来。专攻前秦史的应该知道。多少历史都湮没,记录下来的九牛一毛。能作为故事传颂下来的少之又少。
有关田齐的课文还有:“滥竽充数”说的是南郭处士混迹于宫廷乐队中,因为“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后来“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一段小课文,这篇选的是原文,还要求学生背诵,好在古文多言简意赅,这篇几十个字就精彩呈现。有趣有益,点化人生要有真才实学。不知这篇是否还保留在课本中。现在学生教材多样化,省里也可以出教材,齐鲁大地人才荟萃,经典名篇流传不胜枚举,本乡本土的,或许能够选得更多些。
“负荆请罪”篇,赵国的将相和,识大体顾大局,内部团结众志成城。潜移默化少年修身养性。课本中的还收录些寓言小品,如“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说的是楚人、郑人的事,调侃古人,启发思考。
.
.
2526【朝秦暮楚】
列国自平王东迁至秦统一(前770年~前221年)各国混战不休,一百余大小诸侯国你争我夺,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战国七雄。各国无不变法图强:制度再造,争揽人才,发展经济,强大军力,战争兼并土地、财富、人口。
纵横捭阖,一通乱战。“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合纵国的分分合合,朝秦暮楚,最终被秦人各个击破收入囊中。
国之盛衰,人是关键,明君忠臣。齐国称霸有齐桓、管仲。管仲在位四十余年,政治、经济和法制改革,管仲被誉为古代定国安邦的第一相。秦国后起,用商鞅变法,奠定基业,最终成就一统。    
名相名将中不乏忠心耿耿效力国家,从一而终者。其间也颇有不少,辗转腾挪,贰臣、三臣、四臣的。大概想法是,到哪里都是周天子的天下吧。哪里能扬名天下,高官厚禄,施展抱负就往哪里去。
商鞅是卫国人,效力秦国坐大。公孙衍、张仪是魏国人。同一个国家的人,都为不同的国家效力过,公孙衍主张合纵,联合各国攻打秦国,而张仪主张连横即各国与秦国联合。但在初始,  
公孙衍效力秦国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后来他又返回魏国又去韩国,从事合纵反秦的大业。而张仪却反向投奔秦国唱起了对台戏。
后辈的韩国人苏秦更是如此,东一头西一头,先后投奔秦、赵,后来在燕国落了脚 ,在秦时得不到重用,从助秦转变为抗秦,合纵抗秦。
战国后期,秦国力量日强,东方六国联合抗秦,纵横家穿梭其间,陈说利害,拉帮结派,外交军事,阳谋阴谋。
两千多年下来,“天下”扩展至全球,百多国家。战国的味道还在,冷兵器变身热兵器,战斗力更强悍。一战、二战。二战后大战消失,东方、西方各种阵营、结盟、组织,冷战中有热战、直接出手,代理人战争,大国明争暗斗。纵横家们是不见了。磋商机制建立起来。矛盾依然存在,现在人多了理智和权衡,只要过得去,不一定就动粗。可看一看,绝不是太平盛世。看网络上火药味多农,战斗尚未有穷期。
) v! T, @# h/ P4 y. ~5 g
发表于 2020-4-25 2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527【纸上谈兵】
听书几十集,战国那些事。
温故知新。几十年前读到的故事,重温,忘掉的又想起来。话说历史,年代、人物、事件,出新,历史的脉络,前因后果,数十年间考古发现、研究成果新说。
不读书,孤陋寡闻。读了又听了,多了些知识。过去是知其一,现在知其二,哪还有止境,《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战国策》汗牛充栋,读不起也读不来了,我辈也只能浅尝辄止的地步,娱乐自己吧。
开卷有益。齐国,两代桓公、田氏代齐在我是新知,迟到好几十年,要是早年有人指导读书,怕不会是今日后学后知。苏秦,战国后期纵横家,再二再三投奔新君,居无定所,忌惮多疑,卧底齐国十多年,为燕国谋利。最后事败被齐人诛杀。看故事,故事多断章取义,人物常有头无尾,苏秦穷孩子出身,读书成材出人头地,原来是这么个悲惨下场,被刺杀说,被五马分尸说。大一统后纵横家穷途末路。
人读万卷书不成,行万里路还行,只要活长久。纸上谈兵终还浅,成年之后访古凭吊,大地之书。走到过先人的洞窟,三皇五帝的遗迹、殷墟、周台,河西走廊秦赵的长城 秦陵汉墓 ……。老家地面上移步“天尽头”秦皇东巡留有遗篇,“三孔”故地蔚为大观浩浩汤汤。
没走到的看到。电视片带领着掘坟挖墓。六七十年代,在山东临淄出土齐国故城崖头村的东周墓殉马坑。据考证是齐景公墓穴的一部分。墓穴早已被盗空,只留有殉马600余匹,齐齐整整列队西行。 管仲、晏婴墓陪伴左右。历史穿越现实,龟甲竹简白纸黑字,地面建筑,地下冥宫。或许哪一天走过路过,到此一游,南北穿行,齐、韩、魏、赵、燕,东方五国。一路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易水畔太子丹、荆轲义士,仅仅一个赵国旧地,多少历史的精彩,可歌可泣: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奇货可居、窃符救赵、围魏救赵……最惨烈的当属四十万壮丁生命成就的“纸上谈兵”。
俱往矣。
.
2528【白字先生】
白吃馍馍还嫌面黑。
网上搜索,在听书栏目中选择,可选的范围颇广,古今中外作品都有,有的制作精良,听着比看着要惬意和享受,特别是可以闭目养神,不费眼睛。一天听几段,两三周听完一部书。
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免费收听,有的是听了头几集就打住,声言续听付费;有的不收费但是夹带广告。制作质量差劲,学生念书的腔调;还有的不知为何声音太小,必须另加功放,反正是免费的午餐不是那么好吃的。
《战国原来是这样》作者、播音是谁都未注明,无名氏。制作粗糙了些,念着念着,常有磕磕绊绊的地方,但总体还能让人接受,故事的完整性理解上不会出现歧义。 要说毛病就是错别字多了些。要是按照出版的标准,万分之几的差错率,这本会打回去重排。不知道音响类作品是何标准,念错了字是要扣奖金的。
这位先生读出不少的错别字,常常能够听到。比如墨子名翟di,他给读成zhai ,虽然这属一字两读的,但大名鼎鼎的墨子,还是有一定之规的。再如,将军率军“所向披靡”,后一字被读成fei。明明是凸显,他念成凹显。大约每一集都会有类似的纰漏。
国别、历史纪年太多,记不住,错了也就错了。人名、地名不熟悉的,你错读了我也不知道。误人子弟,于小学生还是不要听的好,一张白纸,给画坏了。我辈还有点辨别力,看过、听过些,自己纠错,小孩子听什么是什么,好脑子再给背了下来,先入为主,那就真误人了。
播音的这位听嗓音约莫30多岁的男子。大概是理科生,或许兼职挣点外快。不过上了大学的主,打小都训练严格,要不怎么能考上大学。一个字要写多少遍。进了大学有漫不经心不读书的,可在中小学那是不敢掉以轻心,老师都不饶你,除非你是文艺生。题海战术训练出来的学生不至于白纸连篇。
连续听下来,也有了心得,这位先生大概是人工智能吧。如是,也该奖励,怎么也有九成九的正确率,已然很不错了。已免费的午餐计,还可以接受。AI前途不可限量。
发表于 2020-4-27 21: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L7 a% ?. R: N# r6 s% T1 U- G0 ?9 Q; n: Z* T4 X; R
, y5 d% B! H( d! L( ~" O
2529【0427】
不经意间人已活了一把年纪,活长久经历的事就多,记住的不多,能清晰记住年月日的更少。50年前你在做什么?个人历史上的今天。
50年前的这个日子,年轻力壮的我远在边地修理地球,兴凯湖畔的稻田内奋力土方作业, 12方土筑起一道田埂。午后收工前,天边升起黑烟,救火的呼喊声召集起队伍,跳上“热特”(轮式拖拉机)突突突颠簸在沙岗子上。天擦黑时,落地起火点,但火焰早就窜出数十里远,奔腾在一望无际的荒草甸子。暗夜中,绵长的火线在远处闪亮。队伍疾行直扑火光,奔跑在草棵、塔头上,水没了脚踝,到了膝盖,跑不动了,艰难迈进。苇塘内头顶哗哗抖动的芦花,冰凌水漫到了大腿根。那火头越跑越远。有人倒下了,一个接一个。追赶火头已无可能,撤退的命令发出。撤出齐腰深的沼泽,疲劳、饥饿、寒冷……。
“四 .二七”成了我们永远忘不掉的日子。
那一夜我们这支队伍经历了士气高昂到筋疲力尽。头半程口号连天,火场即战场,冲锋陷阵顺坡冲进草甸沼泽中,幸亏脚下的冰层尚未融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见识了勇敢和无畏、小青年无知,上过战场的指挥员也无知,幸亏老职工力陈前方的凶险,遏制住持续的冲动。后半程撤出,疲惫之师,相互搀扶着往坡上摸索。不缺水,肚里缺食,没有恐惧,有人从死亡中挣脱出,就是没能扑到火。我们这支队伍全身而退,而另一支追火的队伍穿插更深,陷入险境,倒下的人再没起身,包括领章帽徽的战士,那一宿八条年轻的生命逝去。
半个世纪过去。谁还念叨这档子事,当日的扑火者数百人。只有我们小众,还念念不忘,八位永远的年轻人永远留驻长眠在太阳岗上。这些年常有白头老人故地重游墓前祭扫,据说农场的少年,年年这个日子前往扫墓祭奠,今天这个日子不知是否又红旗猎猎,花圈挽联,继承烈士遗愿。
今年特殊的日子,那湖岗上积雪未尽,上周又添新雪。冰封的湖面开了,进湖的道路是否还封着,龙江前松后紧,日前告急。
今天的事值得一提,放假百日的高三学生终于跨入校门,疫情当下的标志性事件。学生和学生的家长们庆幸,其他年级的呢?什么时候返校。大学生们怕是要丢失这整整一个学期了。这倒不算什么新鲜事,我辈人丢失得更多,再早,50多年前。天灾人祸,谁让赶上了呢。
.
.
2530【一把火】
50年后的这天我还在农地劳作,不可同日而语了。
一早上路,半小时驶出高速,屏幕上刷出8.55元,高速路恢复收费了,回归常态。
进村入园。月初播下的种子出了芽,窗前种了一溜南瓜,每穴里才长出一棵,我可是点了两三颗种子的,新芽放出了两片叶子。长得高些的是黄瓜,一寸多高,最高的那棵被我没留神给踩折了。小青菜密密麻麻长出两垄,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发芽率不低,种子下多了,再长长还得间苗。番茄苗长了一拃高,买的苗,开出了小黄花,早熟啊。其他的还没动静,扁豆入地的时间也不短了,籽粒个头不小,还没见出苗。浇水,点对点浇水,今年的墒情好于去年。
靠南面的几垄地已被竹子占据,上次伐倒竹子,可地下横七竖八盘根错节的竹鞭很难对付。多少养料、水分都等被它抢去,雨后春笋节节蹿高,菜苗们哪里抢得过它。我抡起镐头刨根问底,铁锹拿它们没辙,上次我用铁锹去剁,连锹柄都断作两节。刨得差不多了,下手去拽,也还有拽不动的,再刨,一米来长的竹鞭出土好几根,直刨得气喘吁吁,清除了不过两平方的地面,罢手。得打持久战,下回吧。
干多干少,都在自己了。不比当年,“农民以农为主”就是吃这碗饭的,有劳动定额,一天要做出一条埂埝,剖面梯形,50米长,12方土结结实实地筑起,现在是无论如何做不动了,更不愿意费那个劲。今年的农事,我连地都没翻,免耕法,在去年的旧垄上豁开口子点上菜籽,覆土浇水。试试看吧。
地没翻,枯枝烂叶得难看。去秋的秫秸枝蔓,刮过来的枯枝败叶划拉划拉聚拢了一大堆,上周过来时刮着大风,没敢动火,天气预报天天提醒着谨慎用火,风高物燥再跑了荒,把房子点了就麻烦了。今天预报东南风三级,我这抬头就见风向标,等到南面邻居家旗杆上的旗帜不再张扬,我这里点着火。烈火干柴,火苗子窜起三米多,都燎上了高处的树枝,噼噼叭叭的爆响,灼烤得我连连后退避让。扑火,救火哪那么容易呀。
* z  a% y! `: Q+ @+ O
发表于 2020-4-27 21: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00427_101031_resized.jpg
发表于 2020-4-28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k$ \" K' }4 X# b( L: h4 d. q% b) ]0 r2 y
2531【活见久】
活见久--网络新词。说的什么意思,尽可以各取所需自己去理解。网上的东西大多不必认真,当然官网又当别论,民网大多属利益驱使王婆卖瓜,也有属于街谈巷议自娱自乐的。为吸引眼球,娱乐自己,就生出无数“标题党”做“语不惊人死不休”状,遣词造句东拉西扯,能沟通就成,或也能流行一时。
这“活见久”大致归类于缩略语,顾名思义:活得长久之意,其延伸出的潜台词或是“什么没见过,没新鲜的。”近义语“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还可以继续发挥,如果考虑到面对面的线下沟通,再叠加上肢体语言,那意义就更见丰富。
语言吗,常是多意、模糊的,要不怎样要有法律文书,白纸黑字呢。日常交往没那么多一本正经,语言的模糊性倒有其好处,爱听什么就听什么。要是个好性情的人,凡事往好处想,指桑骂槐的事也不以为然。也有反向思维的,“锣鼓听音”,有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吃心了。”这就得怨他自己。
活见久是好事。网络语言多是年轻人创造出来的,他们还没活长久,但要是已经活了二三十年,对后来者也有可以吹吹牛的资格。年青时想不到自己的老年,太远,想也想不下去。可以看看自己的长辈,至少应该是比上辈人活得好,因为时代不同了。现世的这些人,祖上阔绰的很少,风水轮流,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富贵不过三代。生逢大变局的时代,翻天覆地。前五十年后五十年,六亿人到十四亿人,多大的变化。活见久了,不知能否见识到人口下降的一天,不是战争和瘟疫的成果。
都愿意健康长寿。这边,北京地区,人均预期寿命80可期。但活见久不一定就见多识广,长皱纹不一定就长见识,除了生活经验,那也是限于自己和时代的见识,不一定是适应新时代的知识、技能。现在出门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就困难不小,购物、买票、去医院,连串个门还要刷“健康宝”身份识别。不会的也不是不成,但麻烦添了许多。是老人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还是社会为老人保留另一条路径。
2532【活见鬼】
“活见久”这词或许衍生于“活见鬼”,至少也有些瓜葛。
美股熔断历史上发生过四次。最近的一次熔断是上月的16日,周一美股大幅低开,标普500指数跌8%,触发本月第三次熔断(历史上第四次),美股暂停交易15分钟。“神奇的2020,我们和股神一起见证历史。”美国股市已发生三次暴跌熔断,这三天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分别达到7.8%、10.0%、12.9%,一次比一次跌得狠。
网友们开启了段子: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
要说这其实还算不上新鲜事。别看中国的股市年轻,引进吸收来得快,股市恢复不长就学来了“熔断机制”。我国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于2015年底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立竿见影,股市跌跌不休, 一而再触发熔断,规定实施仅4个交易日,被证监会宣布作废,几近朝令夕改。 这才几年的事,不必活见久。
活见鬼的事是刚刚发生的中行“原油宝”事件。原油每桶1美分的地板价,还等什么呢,该出手就出手。想不到的是,油价还会有负数的时候。上周二,一觉醒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价格疯狂大跳水,瞬间大跌305.97%,最终收于每桶-37.63美元,收盘价不可思议的出现了历史上首次负值。对中国银行“原油宝”(即个人账户原油业务)产品的投资者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资金遭“血洗”,不少投资者在赔光保证金的同时还需要向银行“倒贴”两倍的资金。这大大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这不是见了鬼吗。买期货抄底的人不会不知风险,最大的预期是把本钱赔掉,谁想到买一还要赔三。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只有你想不到的。
我年青时老师授业讲到期货时,被视为一种平衡价格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尤其对于实业界颇有助益。后来国内的粮食、棉花期货都上市交易。一些机构也参与了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这等好事也引来投机取巧者,不必有实物过手,到期补齐差价即可。投机者高风险对价高收益,这种平衡的操盘手得有些真本事,并非读书就能读出来的。
期货衍生出活见鬼的“原油宝”大跌眼镜。
- H$ x/ I9 K- |; W
发表于 2020-4-29 2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3 x% V- p# w- D$ J9 `+ @" e5 M+ |, @2 z( d+ B
2533【槐花白】
出小区门口不远,忽然闻到一阵香气,槐花香。是路边的一棵槐树,百年有了,一人能合抱下来。满树盛开,白花花沉甸甸,像一串串白葡萄,葡萄树要长成这样就是特大丰收了。香气袭人,好像许久没有闻到,也不曾留意这路边的槐树,尽管时常在树下走过。再看它,歪着个身子,向路心倾斜着,它的落脚要是再偏出来一米,是必定要被伐掉的,还好站的是地方。并排着还有另外一棵,也是槐树,大小般配,枝繁叶茂,可连一串花朵都没有,槐树也分雌雄株吗,可能,眼见为实,要不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二位比肩相伴枝叶相交,倒是不寂寞。
隔着小马路十数米开外还有一棵老槐,老迈龙钟的,要两个人合抱,光长叶不开花,前些年被修整过,庞大的树冠被锯掉,成了个大身量的矮胖子,长着一圈小细胳膊,树洞子内还用水泥填补抹平,治病救树,估计它也够难受的。这棵上面还挂着个绿牌牌,注明古树,没写年份,我估摸着二三百年总有了。这地界原来是座喇嘛庙。庙被拆得只剩下基础残件,上面盖起房子,零落着尚余数棵古槐,其中一棵高高大大,也是光长叶不开花,与性别无关,老了吗。
四月槐花香,我记得曾经的香雪海。八九十年代家人曾经在月坛北小街住过,那时这里被称作“天宁寺”但天宁寺塔离着这里有十里八里路呢。住在三楼,头顶上是大平台,父亲在楼顶上种瓜种豆,十好几个大筐填土点籽,木头竹竿支上架子,年年果实累累,我有时帮着将洗菜的废水拎上平台浇灌。这个季节,丝瓜刚出苗,但平台南向是一片白得耀眼的槐花。楼下是一溜的大槐树,树龄或许与我相当,楼区是50年代初期建的,造屋植树。树冠高过屋顶,伸手摘一串手里,香气浓重,满院子都是它,时间长了能让人醉掉。后来搬离了,就难得再嗅到这种清香气。
槐树多见,尤其是老城区,行道树也立着不少。过去树上常有“吊死鬼”拉丝垂下,现在少多了,药打得勤,不一定是好事,市里的鸟少多了。国槐,槐树的一种,许多年前被民选为北京的“市树”。人缘不错,大概有不少城市把它列为市树吧。
.
.
2534【槐忆】
小时候住在胡同院子里没有槐树,枣树、枣树,一共三棵枣树,老中青三代,里院有棵歪歪扭扭的丁香,外院进门处是棵挺直溜的柳树。但东面小学校园内有槐树,我在那里上了三年学,开了花就被辨认出,在操场的南头坡上。那树上曾经挂过白条猪。食堂杀猪,在大树下屠戮。树上落下槐花,捡拾起来,允吸绿色的白芯,甜丝丝的,吃不了几个。有的人家在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会采集槐花进食,熬粥、搀和上棒子面蒸窝头。我没吃过这些个,也没见着过,食堂不做,家里不做就没得吃。这东西好吃不了,不过是为了充饥或者填补菜蔬的缺失。现在才是真正的尝鲜,前几日在物美超市的货架上见着卖的,塑料盒包装,一包里好几串,这算是档新鲜事,头次见。尝鲜的人估计很少,家门口满树的槐花都没人理会,这要是结上一树的枣子,小孩子早就上树,大人的竿子也抡起来了。
后来我转学,学校迁到德外关厢,校园内树不少,四四方方的一个花园,紫皮的桃树最多,不少的灌木,在二楼的教室窗前可摘到花花朵朵。操场的东头有棵大槐树,得两三人环抱。是学校最高大的绿植。十年前的六一节前,同学十多人去寻母校旧地,校园早已荡然无存,旧址上立起挺拔的高楼,学校唯一的遗存就剩这棵大槐树,还是那么健壮,我们围着它转圈、抚摸、拍照,阔别几十载,一切的相思寄托于此。
又想起大约二十年前,我从太原出发一路南行,路过洪洞县歇脚,参观了大槐树公园。有民谣道:问咱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初洪武至永乐的数十年间,晋南移民走向四方,被迫迁徙的人们集合在大槐树下,从这里出发大部迁往冀鲁豫陕甘宁。由此大槐树成为不少北方人世代的集体记忆,不乏有寻根之旅,认祖归宗。对这种树多了几分偏爱也是情理之中。
北京的乡土树种保有量大的是松、柳、槐,皇家园林中古松、古柳、古槐遍布,城区大小胡同街道国槐尤其多,槐树当选为市树与这历史的记忆不无关系吧。

) d8 T$ J" \; {! }9 ]; r+ B
发表于 2020-5-1 1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f9cf545df420caddba889b865df54f2a.jpg
发表于 2020-5-1 2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0 F" o4 v7 m; N. p: R+ p* h
$ M% C$ J, b7 f5 e% | 5 d6 r1 f4 a/ |" ?
2535【5·1】
倏忽一年过去了三分之一。大部时间都在抗疫,全国人民。
截止昨天全球确诊新冠患者逾300万,死亡21万。美国人在确诊和死亡名单上后来居上保持领先。欧洲疫情已到高点,英国首相刚出院上班,俄罗斯总理又进去了。德国人直到上周才走完从拒绝口罩到接纳,各州达成共识:进入公共室内场所强制戴口罩。
唇枪舌战,喋喋不休追责、甩锅,政客们攻讦辩论,抗疫不在行,没理声也高,打嘴仗总比真枪实弹要好些,忙着抗疫,掌权者转移和削弱了战争机器的推进。各国经济大滑坡,温室气体排放锐减,下一个三分之二够难对付,谁知道呢,经济的拐点在哪里。要看疫病的拐点,远的非洲大陆、中南美、近的印巴,他们的高点在哪?
天大热。前日还在阳台晒太阳,阳光进屋,多多益善,昨日气温扶摇直上,今日已有炎热之感,关闭窗户拉上窗帘。35℃,车子已经晒得烫手。热度上来,疫病该走了吧。17年前的病程,此番能否重演。这边早已归零,除了输入性病例。北京的风险又调低了一个等级,全国没有高风险地区,返京、来京的健康人免除14天的隔离。复工复产,相应的经济活动活跃起来。今明两日京城空气重度污染。东南风飘过来唐山地区的高浓度工业废气叠加上本地车辆的拥堵排放。
黄金周又到,大多数景点已经开放,5月1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2319.7万人次。故宫午门前挤满了人,泰山顶上人头攒动观日出东方。昨晚新闻1+1里小白对话携程经理,高档酒店已恢复至常年的九成,海外游受阻,进入内循环热络了高端旅游市场,携程麾下的租车业务火爆,好于往年同期。居家百日的游客终于可以戴上口罩放松出行。
五一可以串门了,官媒说的。动物园周边停车宽松,往年跨省的旅游大客车还是一辆未到。社区的门禁依然如故,对外来者盘查、登记、测温、刷码,絮絮叨叨一样也没减。堵在街头,同时也堵心。节日,门岗保安、志愿者还添了人手。“朝阳区的不让进”,新换的门卫斩钉截铁。
外松内紧。

; Z  i- i. P( J% G: G# }
发表于 2020-5-2 16: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v$ x$ F) L$ l2 R0 _" _
% D* k( i! w. ]% P: ?4 _* ^/ l
2536【0502】
" f2 e) y: @1 w( b2 t& E" C周六,大篷车进院销售的日子,照例菜摊码了两溜。我往外走去“超市发”采买,转回来再买这里的蔬果。  u; R/ ^5 g8 Q* ]! H
槐花香飘过来,地下白花花,要过季了,脚下比头顶上要多,车碾脚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边超市货架中也上来槐花,小包装,注意标注的价格13.5元。, X* ?8 P1 t! E- b# K+ v7 f. z
采买后往回走,顶着太阳,不太晃眼,有雾霾罩着。小区门口保安照例过来量表,常常见着,不必识别码,但测温哪次都不少。就这么一会儿,园内的菜摊上方起了大篷,金属便携式支架,深蓝色的篷布一大片。这刚刚出来时还不见大篷,这么会儿就给支起来,怕晒着人,想得挺周到。“这是怕把菜给晒蔫了……”保安接茬。还是保安说得对,有十分钟太阳蔬果们就不水灵了,卖相不好,是得遮盖着点。- m# x( O8 h+ t/ p$ g5 g# p) w
捡了两样,一棵芹菜肥肥大大,当作束花擎着,晃晃悠悠。排在队伍后面,这的队伍比超市内长。身前一位小朋友,学龄前儿童,空着手。人小也能派上了用场,替家人排队,一会儿一往前挪。想起我早年与他年龄相仿时也在队伍里站过排,跟着姥姥到胡同口的菜站买菜,困难的那一两年,买菜还要凭本登记,寒假里跟上大人去街边副食店,买好几样,有不同的队伍,人总是不少,来了什么货色,街坊邻居知道了相互告知,小童买不了东西,可排队算上一号,姥姥在别的队伍中结账,我这跟上队伍往前,越靠近柜台越着急,生怕我到了跟前姥姥不回转,有那么好几次。焦虑留在了记忆中。. Q. e% l; [  Y! i/ F6 z7 [7 z
小童大概不着急,眼前就能看到家人,他母亲回转来,好几包拎在手上。1 U. `( I; O  l! Z; o
轮到我结账,一棵芹菜,一把香蕉。“不要塑料袋,我这有袋子。”! c; O2 I/ F: e$ v- v
上楼,紧走几步,跟上前人进入电梯。三楼的小个子下去,是那位消瘦的老哥。也许比我年轻些,没说过话。电梯关闭,按下10楼键子的那位说,“这天也去跑步,多受罪呀。”说的是刚出去的老哥,对了,刚才他是短打扮,是出去跑步了,没注意到。是啊,我应一句:这天有点热了。“热倒没关系,有飞絮。”戴着口罩呢。“口罩遮着口鼻可遮不住眼睛。”嘚,我到了,下梯子。10楼的这位是谁?搭讪几句不知跟谁说的,就是摘了口罩也未必认识。
# i( F- J4 m1 B+ }
发表于 2020-5-2 1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0200502_100034_resized.jpg
发表于 2020-5-2 2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537【联通】
上午联通的业务员上门给更换“猫”。昨天中午接到的电话,说是免费更换服务。我说刚换过,两三周前新换上的。对方说不会吧。我说没错,带着四个犄角。对方说要换两件“路由器”和“猫”,你路由器换了,猫没换吧,你不是刚交完年费吗,我们这是提升服务。
要来就来吧,新的一定是比旧的好。约了第二天上午。看看墙角边上的那两个方盒子,小个的用了两三年,还是上次改光纤时才给换上的。我那电视十多年都没换过,可这些小零碎,一换再换。“猫”是干嘛使的,我都说不清楚了,那路由器是接收无线信号的,带着发射天线呢,我几次搬动过角度,也没发现接收效果的差别。上次更新时说起可以由现在的30提升到130到150。我这里也没什么概念,因为并没觉得下载速度有多少明显改善。当然比十多年前,曾经上网每分钟收费1毛2 后来9分的日子是快捷多了。日新月异,现在都5G时代了
业务员按时上门。怎么连过节也不休息?“我们是轮休,每天都有值班的。”这位是新人小王,我说上次是你们小陈给换的。“对,他是我们同事,今天他休息。”
拔下接线,换上个新匣子,比旧的小一号,问我密码,这哪记得住呀。没关系,打他们自己的客服电话。客服电话也占线,打了三回才接通。客服询问机主姓名,身份证号码,核对无误后。客服给出新密码。一会儿就联通上。你还别说,这回还真有了提速的感觉,看了一段某地军演视频,大炮、坦克万箭齐发。
“加个微信号吧”业务员说。我说已经加了,你们小陈的微信号已经加了。“没关系,再加一个,这以后有事可以及时联系到我。”我又加上一个。疫情以来的这些日子,这类服务部门我已经连续加了好几个。银行的、卖电器的、卖保险的、殡仪行业的、物业的,联通的就两位。那卖冰箱的自打加上之后,源源不断地推送广告,我也没办法拉黑她。联通的的那位小陈还好,一直没再搭理我。新形势、新业态,抓住消费者,每一位业务员不得不要下的功夫。
发表于 2020-5-4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f( P" o* L& i8 e

9 g: m8 t6 t* ^4 Y( t
2538【山道弯弯】
往怀柔九公山去。网上查询地址,给出三条自驾路线,看着眼熟的是走京承高速宽沟站下线,标出的路程135公里。手机上再查,另有一条走京藏高速,到十三陵后转怀长路再转怀黄路。这条路熟,除了怀黄路外都自驾走过。
早7:00发车,一直向北,高速见到昌平西关出口,再往北就该是十三陵,脑子没转过来,车子径直开过去,高速下一个出口标识出来“南口”。坏了,走过了。下高速兜回来往南行,一路见着两处往东去的涵洞,都是陌生的地名。继续往南,前面昌平环岛,远远地看到路两条,走上面绕行还是走下面?靠到路边的修车铺,老者告知贴着里面往坡上走。这路标表达得还是不十分清楚,让路痴们费思量,瞬间就会错过。
环岛转圈,这一圈有五六个出口,生怕错过了,都没来得及瞻仰李闯王之塑像。车辆回归正轨继续北行,过大宫门、神路至长陵,东向驶进怀长路,怀柔至长陵公路。路面收窄,乡间公路,双向各一个车道,想超车不容易。山道弯弯,没走多远就进了山,有些朦胧,对面不少打亮车灯。山是绿的,几十年营造全都绿了,无暇顾及,盯住前方的道路,好久没盘山了,小心无大错,不远不近跟着前车,十多分钟又到平原地。怀柔地界了?没有路牌,没有标明地域的标志物。开吧,早着呢,这边果树林子多,村口都有站岗放哨戴红箍的。
前方岔路口,往北是往慕田峪长城,前方的车子都往北去了。我这一路不忘找寻“怀黄路”的标牌,路口更是格外关注,始终没有发现。继续往东,还是在怀长路上,这边就很少有车了,车速可以快过刚才的高速路。眼瞅着前面快到怀柔县城了,觉察出好像是不是又开过了。正是个村口,下来问问。果然,老乡告知过了,往回开吧,得十多公里,那边才是怀黄路,往九公山往北去,你看到路边的加油站就对了。
掉头往回开。来到刚才北向的路口,应该是这,可没见加油站呢。转过去再说,见着路对面的饭馆门前宽敞,借地泊车问道。小妹欢喜地迎出来。我说不吃饭,问问路,这边是怀黄路吗?小妹说不知道。那九公山呢?“里面里面。”小妹往北面山的方向指。谢了。
倒出车子,往北开去,见着加油站了,它藏在里面呢,怀长路上可看不见。看见九公山的大牌子白亮亮的三米多高,不是路政部门立的。可就是没见着“怀黄路”的牌子。
到达目的地时计程器上显示97公里。中午回程我启动了高德地图导航,没急着儿,回程75公里。

/ i) {5 a8 f9 z5 V+ U& O
发表于 2020-5-5 17: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j! v" H; x& B
3 J6 W4 S6 a5 a- x. s

' D2 Q+ \$ _- s9 \6 l4 w
2539【传】
青年节这天,听完了老舍的长篇《牛天赐传》,弃儿的成长史。
人是被塑造的。首先是家庭,所谓养成。再次是学校,所谓园丁修剪。有这两条,人的一生大体就确定下来。
被扔在当街的私孩子,无儿无女的牛老者两口喜出望外视为天赐,收养如同己出,请奶妈、请先生,严加管束谆谆教导。天赐小童不缺温暖,让天赐感觉不自由的温暖,他不乏孤独。牛老太严苛地把持,牛老者温润祥和,旧式养育,教育,新旧教育光怪陆离的滋养,天赐长大了,耽于幻想,爱编故事 ,逆来顺受,经商不会、做官无路,父母的期望都落空,无一长技安身立命。没爹没妈了,牛老者夫妇离世,家产被瓜分,天赐孤苦伶仃,半大小子,一脑子的想入非非,漫无边际的法子,跟上仗义的仆人虎爷开个果子摊勉强度日。救星来了,少年时的家教王老师消失多年又来到小城,没了牛老者,要带上天赐去北平,老师想让他读大学,开销钱不是问题,天赐爸当年给王老师的一笔借款的报偿。够意思,认账,连本带利十年后给了天赐。天赐没有中学文凭,怎么上大学?没关系,花钱去办一个
牛天赐小二十了,要离开老家郓城(?)出发去北平。故事完了,好像没有结局。
“传”大多是一个人的生平记载,像阿Q的传、台尔曼传等等。作者把天赐给写完了。去了北平,人海茫茫消失掉。后文没再提及,老舍后面还有系列大作,细数北平市民生活百态,三教九流,祥子,白巡长、王掌柜的、祁老爷子一家……有牛姓的人吗?要是有还可以互文。
大概没了。书中说“这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小英雄怎样养成的传记。”
老舍先生是作过先生的,小学、中学、大学。他喜欢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对儿童少年,少儿心理洞若观火,与社会的互动,学校的霸凌,来自学校包括幼儿园,老师、同学。记录下他所熟悉的各式人物。不仅仅是天赐这个孩子,他的家庭,还有那个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一代孩子是如何成长的,这一个,那一个。为父母的、做教育的,一个样板牛天赐从小到大,长到二十岁前的编年史,可供揣摩、欣赏、借鉴。儿童、少年的磨难现在依然。为了下一代,青年是未来。
好作品。以作品为参照回望逝去的时光。寓教于乐,作者的诙谐幽默,赏心悦耳。北京广播电台任宝贤播音,锦上添花,好听。
3 a( i; W5 y1 y$ D4 @5 H
发表于 2020-5-5 17: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32fa828ba61ea8d3cb0834dc900a304e251f583b.jpg
发表于 2020-5-6 16: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p' g5 a5 S4 N/ E, a9 d; X5 q
# J/ A( P7 I1 j1 v& I' s; d
2540【扣】
一年一度的验车,月底时跑去一趟,门口拦着不让进,说要预约。我说过了月底就该罚款了,有一年罚了我好几百。对方说疫情期间不罚款,从宽,放心吧。给了近期两个日子的选项,我挑了个近点的日子,五月五日的16点。
我15:30就到了,门口多了道测温与核对预约信息无误后放行。还是预约好,场子里车子少,直接排在头一位。还是那套手续,拿出三角架,支在车子后面;按下按钮,前盖咯噔一声,翘起露出一道缝隙。等在车下时,我拿起大掸子做了保洁,一圈下来没见有验车工过来。到前面的值班室问,是哪位受理我这台车。你得把车子前盖掀起,手拿车证等候。原来是我这准备活动不够。我去掀车盖,纹丝不动,从缝隙里看,有个卡子,没摁动它。我这业务不熟,好像这道工序过去不是车主干的。我劳驾让路过的验车工给打开了。这一回学会了,我刚才没摁对地方。
验车工过来,收了本子登记,我上车配合,开大灯、开双闪,踩刹车、扭动方向盘,动作如常。查出了毛病,验车工指着前脸上的号牌:牌子上的螺丝扣少了一个。平日还真没在意,可不,四个螺丝,三个好好的,有里有面,右上角的那个少了一个扣,成套的螺丝都在,固定是没问题,但螺丝帽外面还扣着一个手指甲盖大小,带“京”字的小扣子,扣在螺丝帽上的,说不上美观,或许有保护下面螺丝帽的作用。三缺一不成,你要去修理车间配上,配齐了才给你拍照,还差这一张片子。
不远,开车绕过去,泊车门前。车间门口四位修理工在那聊天。说明情况,让里面买去,你要自己能安装15元,让我们安装四十元。看那样子,无需工具,摁上去就行。销售员拿出一小袋螺丝递过来。我说,只要一个小扣子,其他的我不要。销售员说,要买就是一袋。我说拿走也是浪费,15元照给还不行吗。不行。我这想减少浪费都不行,我们这代人心中还想着孟泰爷爷、雷锋叔叔一个螺丝钉的节约精神呢。
我拆包后拿出个扣子,摁上去,呆不住,小了一号。边上的修理工说,那就要换上整套的螺丝。我怎么能换呀?也不是借用工具的事。嘚,请修理工吧,再去交上25元的安装费。 交款回来,不用一分钟吧。齐活,这么快就装上了!莫不是用胶水粘上去的吧。
我把手里的一袋零碎都交了过去,你们留着用吧,我拿回去就废了。
2541【7453】
这家检测厂,我来过十多次了,因为离着近。但它的番号我始终记不住,大牌子上是中文字码七四五三,组合的不顺溜,一年一去,又记不得这四个数码,想想就是德外那家验车厂。部队番号本来就有保密的意思,不想让外人记住。这里是军产,修理军车,军地两用,不让经商了,但厂子依然面向市民经营,部队医院不是也如此吗,谁让他们都挤在居民区当中呢。
验车之前先办手续,押金400元。掏出手机微信支付,不成,只收现金,刷卡也不行。兜里的钱还够吗?好长时间没有现金支付,都不习惯了,还好,兜里的票子够。涨价了。我说去年是200呀,怎么翻番了?“去年是299,今年是330。”收银员挺不耐烦的,看来有不少人都发问。还是涨了,涨了10%,通货膨胀,只要吃喝不涨或少涨就行。提高私家车的持有成本,符合环保政策。另外,大头的油价还降了呢,5元多一升,还有那高速路当日晚才恢复收费,惠顾了驾车人一百天。
我回到停车场见着旁边那道线上的车主也碰到了同样情况,也是少了枚扣子,东张西望哪里去修理这处瑕疵,我见况给他指道,要是早点我那包零件就转给这位老者了。丢个扣子的情况看来挺普遍的,不要扣子不行吗?直接打上胶,同样可以起到防潮、加固的作用,也无脱落之虞。或者这种举手之劳点到为止的事,学雷锋就完了。大钱都收了,小钱就算了。那一包配件,十分之九都要弃掉,这也是浪费,积少成多,终归是是社会财富的损失。所谓节约一滴水、一滴油的说辞也早就不说了。
没有收钱的不是。验车师傅给车子留下前脸照片。车子被另一位师傅开上往测试线上驶去,告我“6分钟在门口取车。”车子验完,拿上单据去走程序,业务大厅内七道手续,每道两位工作人员虚位以待,不必排队,工位上的人候着车主,过去没有的事情。复工复产这里执行的超好。翻页盖章再盖章,麻利,一会儿拿到合格证和余款。要说花钱能买到时间也挺好。这次验车全程用时50分钟,过往大多每次来这要耗上半天。
6 r& V# _7 x9 e3 C6 G8 p
发表于 2020-5-7 15: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e" T+ o: S7 |0 b' v( N8 S/ |  [2 B  s- v# O7 Q, k3 a
2542【老张】
听过老舍的《牛天赐传》接上他的另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方才听了几集。
老张是位半老者,出场时比牛老者要年轻些。这位可不是善茬,算得当地乡绅名流,台面上蹦跶的,经商使钱还办学,跟钱亲,巧取豪夺,为富不仁。相当有文化了,自家院子的北房腾出来,满满当当塞了50多个学生,复式教学,有读三字经的,有读自然地理的,大的学生十八九大小伙子。旧学、新学一块来。挣着学费,那时的学费还不高,两三块钱的样子,政府有补贴,有点民办公助的意思,市里有督学,学务来视察、考核。算下来这一块岁入二百来块,另外还有外快,年节的,家长们自然要表示表示,多少不拘,一口袋小米够吃半年的。学生愿打愿罚,戒尺、板子都备着,打手板可以折合铜钱。富家子弟自然花钱免去皮肉之苦。都民国了,新的、旧的都在。老张院门口开办有商铺,再挣学生一道。让年长的学生给他记账,减了两吊钱的学费,这比雇个记账先生合算多了。
说老张为富不仁。他放账抵押,后来人家的闺女被抵账成了他的女人,遭致经常的打骂虐待。这不,又惦记上他学生的姐姐,家长借他的印子钱还不上,以人抵债。文化人呀,不像黄世仁那般明抢,让欠债的人心怀内疚,对不起他老张,怨老张更恨自己没本事。
老张在地面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地方自治会选举,老张满张罗,拉帮结伙。经商还是办学都不能不哈着官家,老张也在努力挠官,三全其美岂不更好。
老张的地面在北郊,早年出了德胜门就都是乡下。老张宅子离着德胜门比离着安定门近,故事中提到二郎镇和二郎庙,这庄那村的。这天老张一行办完公事进城用膳,洋车夫挺直腰一口气就跑进了德胜门,再一口气就跑上了德胜桥,那时还是拱形桥,上下坡的。下坡时车速快,其中一辆翻车在桥下。老张们的洋车下了桥往东拐到了北沿摄政王府边的馆子“九和居”。现在那片的王府还在, “九和居”没再听说, 有家“九门小吃”在。
老舍讲牛天赐的故事在山东郓城地面,咱不知道。老张这来到老北平,德胜门城里城外的,跟上老张洋车的所到之处。咱道熟,前两天还去那走了一遭。
2543【哪】
老张住哪?北平德胜门外二郎镇。故事当然是编的,隐姓埋名张冠李戴省得对号入座给作者带来麻烦,那四合院的宅子子虚乌有。但这类写实作品,基本上都包含了作者的人生经历社会观察。我印象里,老舍先生的姥姥家好像就是那一片的,另外他本人出任过教职“北郊学务”北郊即德胜门、安定门外。故事里的铺陈大致给出的方位是:距离德胜门近些。有多近?故事讲到,一日老张正在课间休息,有人报告:学务大人视察马上就到。你看学务大人颐指气使地出现了,故事中的学务的表现颇为不堪,老舍学生当不会如此这般的。老张接报赶紧准备迎接,喝令一个学生拿上几个铜板去冰窖买块冰回来,学生气喘吁吁背着回来,赶在学务大人进门之前,镇在了教室内。从冰窖可知方位和距离了,现今德外遗留地名冰窖口胡同,距城门楼子一箭之地。小学生东西向一会儿就跑个来回,又约莫一箭之地。
再看周边环境描写,院房北面不远积水成洼多条臭水沟,熏人,风向不对时整日紧闭门窗。现今的安德路往东一线是北郊的洼地,看地图,东西一线是现在的青年湖、柳荫公园、人定湖,水草茂盛之处,人定湖再往西跨过德外大街隔着一片社区就是小西天的太平湖了,老舍先生最终消失在那片湖水中。之后数年,太平湖也消失了。其他的三处都在,漂漂亮亮的水面。但在作品问世的年代那里是荒郊野地,臭气熏天,一直到五十年代,人定湖旧址之上还是乱葬岗子。
皇城的雍容华贵,鸟语花香止于城门。城外的关厢之地熙熙攘攘,离开了主路就是庄稼地。这二郎镇所在当是德外关厢东南的地界。或许就是在现在的安德路,人定湖南的一带。
这天,老张在孙八家又混了个肚儿圆,遛食,进城走动串门,为筹备当地的自治会拉票。沿着城根走,吃咸了,天热叫渴,一路没见茶馆,护城河边,掬起一捧水就喝,走一路喝一路……你看护城河的水有多清凉,水只要灵动起来就是好水。
有点意思,接着听。
  9 r+ _3 l3 \7 D9 ^: |: n6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08:38 , Processed in 1.27022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