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8-12-1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T/ V$ l3 Q9 ~# f1 l
{# C7 P0 P. ~3 F+ Q' V# i2 b4 \1 Y( q- X4 A! i9 [
+ R: K* h$ D+ z) ?6 @1881【理发】# @7 C b ]5 p7 |
自从楼下的活动室每日中午兼营小食堂之后,每月一次的理发时间改到了下午一点半开始。不当不正,刚好影响午休。催着老爸起身,老爸不动地方。你不在我就去了?还是不为所动。我先下去理。
0 Q) }3 G4 g# l0 l( N4 S2 Q提前五分钟到,里面已经披上白大褂理上了,我排队老四。排着吧,架子上取下报纸,“北青报”、“参考消息”我常看的报纸都是在这里阅读的。3 W5 B% D4 G5 X- y4 |6 W
理发师年青,手脚麻利,这报纸还没读完就轮到了。我这头发好剃,上次夏天时在公园小摊上剃的超短寸头,一直没能再茂盛起来,这次只是推推两鬓和后脖颈子,快,没五分钟就齐活。这只管往下剃头、剪发,没有其他服务,洗头什么的自己回家弄去。收费还是五元。回身看看,人多了,有七八位,老人家们,老人们的家属和老老小小的家政服务员,没一位男士,看来还是女士们更注重日常的形象。# d0 w% d" c" R: v9 ~# N
三点多,老爸睡醒了,拉扯着跟我下了楼。这回还是排老四。一进门对面的大董就招呼“老田呢,该交党费了……。”大董是老妈对这位的称呼,个头高高大大,能有快二百斤,每次见着老爸都招呼着。老爸笑眯眯地坐下,不再反应。不认识了吧?早就不认识各位了,我回答老几位。
5 C! V+ x8 v( g. r/ L' |9 E( Q0 s李老太说,老田是咱这岁数最大的吧。我说不是,我家他还排不上老大呢,另外楼里关家的老太太好像也是同岁的,不知谁长一些。对对对,那老太太岁数也够大的。几位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大董叹了一句:这楼里的人认识得越来越少了。可不是吗,楼房住着,邻里关系就差了,不像过去住平房院子,来回串门。大董又说:家里煮锅饺子也能端几个给邻居尝尝……。6 y! s# C3 i( p/ u- @, F+ J2 V
轮到大董了。大董说:让老爷子先来吧。我说不用,在哪还不都是呆着,还是您先来,先来后到。
) l3 M4 }1 ~5 d9 q' n, V, M8 x& J李老太不再言声。老崔,比我大一轮的老崔,跟着手机的音乐哼哼唧唧,京剧,没听出来他唱的哪一出。我继续翻报纸。
4 ?2 @# h* i" w- v4 w; M人来人去,轮到老爸披上了白大褂。我问这一下午能剃多少位呀?“那要看人多少了,要是能剃到四点半,就能有二十个。今天能有二十多个吧。”7 W5 d, J1 x8 _# G( V
7 P1 o+ v5 u& Y3 K1 o( J1 d% F2 R# J0 {. l, r( h6 S9 j0 |* C% A& a! F& `5 D- e
1882【左邻右舍】; \7 j' G5 M. H+ W2 a
来理发的不光老人家们。单位提供服务的初衷是方便不宜出行的的老人,每月一次,头顶大事在院里就解决了,在我家是不出楼门。来剃头的七老八十的人不算太多,不少是我这样的家属们趁便了,不讲究的,图方便的,再有就是保姆们,老点的年轻点的,物业的维修工、保洁工们也都搭便车,不是还便宜吗,五元一位,哪找这价位去。, w# j" C+ G6 q% J9 e2 n
9 J8 w% f+ K: ?( o7 D
6 D+ Z: F7 ?( h8 E! p大董说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楼里最初的户主们都是同事,二十多年前房子落成时搬了进来,大董那时还在上班,现在他大概八十上下,身板还行,但再长一些的人呢,落叶飘零,一位位老同事们先行一步了。眼瞅着小辈的开始退休,孙辈的、重孙辈的也露面了,新人辈出,除了自家的孩子你还认识几个。再说也陆续有小辈的把祖产卖掉,迁入的外来户是谁更无从知道。
; h9 `) s W Z: R. R) n o我不一样,认识的人渐多。退休以后常常过来,近些年还跟着老爸参加他们楼下一月一次的活动,这拨人也是越来越少,五年前我头次参加时,老人家们十多位,到上月的这一次只到场五位。
6 N w4 m: l! ?: S5 |8 s3 b9 a3 P9 u$ T楼上楼下走着,电梯内碰到的人生面孔多,年青人多,年青人来去匆匆没工夫扯闲篇,再说下一代人大概奉行“不跟陌生人说活”。我跟老年人搭话的时候多,好天时推上轮椅在院子里转悠,遇上慢吞吞的老人,走着的或坐轮椅的,也搭讪几句,话题说说老人,说说园子里的花和菜,你家种的香椿,谁家结的石榴,打个招呼呗。
! z: N2 Y" M) | O4 w6 x. N老爸这剃完头了,扶上往外走。出来见着大门外走进的楼上关家的女婿,看着年龄相仿,还真不知道对方姓什么,打个招呼:干吗去了?“去看老太太。”怎么样?还好吗?“还行吧,这住院快一年了,脑子还算清楚。你们这是理发呀,你怎么不让老爷子在家理呀,可以上门服务的。”我说,出来活动活动好,见见新人,要不老在家坐着。我想起刚才跟几位论过年龄高下,就问起,你们家老太太多大岁数了?“往九十七去了,属狗的。”几月份的?“九月六号生日”那比我们家老爷子小几天。
) Z' o& ~# \9 g0 c9 N5 n. Q9 F" i
/ F& T: s' s% X6 G2 \4 `4 M4 _% p" K& C* B5 T1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