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60【高考】
闺女上班时,老板说起自家的孩子高中了。高考分数三个a+、一个a。这个成绩意味着去上哪所高校随心所欲了,但上哪个专业不一定,还得学校综合评价最后定夺。
老板为二代印度裔,在本地受的教育,小学到大学,几十年下来成了公司的高管。后来者居上,印度人现在成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人力资源的潜力不容小觑。他们同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在移民这里后,与当地优势的教育资源结合,努力上进。印度裔在此地的学校和职场都占优势,前些年还有人干了一阵子首相。
家长常以孩子引以为傲。老板的大儿子在读剑桥大学,现在这个小的闺女又高分得中。值得老板称道的是,这两个孩子都是在本地公立学校就读的,公立学校是基本免费的,但通常认为教育资源不如私立学校。私立校费用高,就一定好吗。老板就是现实的例子,老板说起自己的三个朋友,那两位朋友的孩子都上的私立校,其中的一个上的顶尖的贵族学校,十几年下来,三个学生都上了剑桥。老板的结论,公立学校也有不错的学校,照样能出好学生。
孩子的好成绩在个人的努力。天才太少了,好的分数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孩子的成绩也是拼的家长,家长提供的资源,家长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眼界和指导。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品质意志的磨炼。就学习成绩,好的方法,及时的答疑解惑。家长不会门门通,但会给提供解决的办法。这边的补习班也是有的。一对一教学,公立学校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请家教。
前一段放春假时,老板的孩子来公司实习,一般的学生怎么可能进来呢。闺女带了她一段,当小工使用,也上机操控,对科研过程,实验的道道有所了解,力所能及的工作完成的不错,空闲的时候拿出书本来读,聪明踏实肯干,将来是个干科研的好材料。
老板打算让孩子上巴斯大学,巴斯不如牛津、剑桥名气大,大概是好的专业随便挑了。家长早有长期谋划,步步为营。

: x8 o$ Y/ m  w, d/ S' a3 x*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l+ D$ K: x. G0 _( T& A* n
61【回来了】
度假结束,爷俩回来。学生明显晒黑了,在这里每周都下水,但多在室内的泳池,去那边说下水六次,都是山下和山上的湖水、河水里,一玩儿就是大半天,好多天都是40℃的高温天气,没空调,够热,水里泡着。欧洲山清水秀,污染企业大多转移出去。学生不想回来,没玩够,好吃好喝多美呀,没人盯着写恼人的作业,有人陪着玩,走了好几家,住了好几家,又认识了新朋友,还满载而归。
一走十多天,隔天就发来数张片子,告知行程,片子中的亲人、朋友大多都见识过,有几个去处我们也曾走到过,到此一游过。手机上还能翻到前些年的照片,六七年前的,已经六七年没旧地重游。老人更老了,那小狗瘦骨嶙峋,老得摇摇欲坠的样子。小的,才走利落的,现在与老人齐肩高了。中年人不再年轻漂亮,谁都经不住时间的打磨。
老年人守着故里,年轻人游走四方。从乡间走到城市,从大城走到小镇,飘落何处都是自己的选择,背井离乡的,离巢远飞,离着近,朝发夕至,团聚也不易,一年不过一趟两趟,半月二十天。一辈一辈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走下去。
走的时候轻装,带着两个箱子走,一个是空的,归来沉重的行李,旧衣服就占了半箱,我数了数二十多件,学生是挑吃不挑穿的年岁,哥哥们的旧衣服历年接受过不少。还带来一箱子礼物。进了家门,学生开箱就往外端,一一介绍。送老伴的几件衣服,亲家送的,蛮实惠的,送我一个小旅行包,内装一个水瓶,三个水杯,被妥帖地嵌在内壁上,外出野营用的上。吃的东西多,饼干、香肠、奶酪,小方块的奶酪,拆了包装学生就往嘴里填,一个接一个。
学生走过的地方不少,欧陆地方不大,出走一趟,如我们跨省的旅游,且没有签证的阻隔。行万里路,行过的不止万里了。每次出行都有新的见识和长进。半年多没过去,老家的语言生疏了,问了问,与那边的小朋友沟通无障碍。语言的童子功最扎实。$ D4 ^' ?; P' j% e8 y

' }' Y7 d3 z! V. G# |$ P8 z( y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62【湾子】
二上卡迪夫,没去市中心,去的卡迪夫海湾Cardiff Bay,开车过去半小时。这里比市中心人还多,还热闹。
卡迪夫城因煤炭产业而兴起。18 世纪末南威尔士山谷的采矿业发展,到 19 世纪 80 年代,卡迪夫港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地,城市经济随之发展。到20 世纪初,受两次世界大战及经济转型的影响,卡迪夫的煤炭出口及相关制造业萎缩,到  60 年代陷入停滞,经济凋敝,城市环境恶化。于此同时,卡迪夫开始着手进行城市更新,环境改善、创造就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卡迪夫如今已转型为集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眼前的海湾,曾经的煤码头,海面平静如镜,漂着游艇。远端一道拦海大坝,移山填海,山河改造。近岸处,老码头的残迹还在,粗大的栈桥木桩孤零零立在水中。可以想见当年舟楫商船往来的繁忙,已然是好几代人的过往。一具庞大的金属雕塑,像是战士的头盔,是人的面具,怆然倾倒在地,牌牌上述说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的一位商人和水手们,他们的船只从这里驶出就再没回来。大战中,英国的船队遭受德国潜艇的重创。堤岸的尽头也立着一组雕塑,具象的,那是海湾最好的位置,走过去看,是三位英姿飒爽的小伙儿走过来,是当地的三位球星,橄榄球球星。
岸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暗红色维多利亚风格的尖塔顶建筑,建于十九世纪中期,现在成为议会的一部分,用来展示这座城市的过往今生。城市的建筑就是一地历史的浓缩,百多年间这座大厦几度易手。
老建筑的近旁是金属玻璃结构的议会新议事堂,比邻的则是傻大黑粗沉稳端庄的戏剧院(Wales Millennium Centre)音乐、歌剧、话剧各种文化演出。古往今来在此荟萃。三十多万人的城市,立起如此庞然大物,要有多少爱好戏剧的观众啊。学生来这入学两年,至少参与排练演出了两场音乐剧,英人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有戏剧传统,但愿它们不被网上的娱乐击败。

' h3 Q, n8 q' H8 f
4 h% @0 s: r  X+ d  P
63【乐子】
议会前的大广场举办一年一度的嘉年华,栏板分割出一大片场地,整个夏季这里都洋溢着喜庆。巨大的摩天轮,缓缓地移动着,花6镑可以上去转几圈,高瞻远瞩。彩绘双层的旋转木马,转了好几代人了,还在转动着。碰碰车,两代人的所爱,激烈地撞击中。蹦床,被弹力绳牵引着,小孩子被弹向高空……有奖竞技游艺吸引着众人,各种奖品高高挂起,大大小小的毛绒玩具……
没一会儿,我家学生喜气洋洋抱着条鲸鱼毛绒玩具过来,一米多长。终于时来运转,中了彩。问过,这次不是射击,是投球,12镑5个球,投中了一球,且是投入任选奖品的部位。就抱回来个最大的。学生志得意满不玩了,往外走。
码头的船坞、堆栈、仓房、吊车早已被商业区的繁盛所替代,食肆遍地,店铺里外满满当当,到处是兴高采烈的食客,没见什么大餐,简简单单的一杯酒,喝出欢天喜地。各有各的生活,生活也容易满足,这当下,与家人与好友,对酒当歌。
沿着海岸往深处去,远端人少清静。一路走来至少见到三台冰激凌车,车前都排着队伍,大人孩子都好这口。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们红口白牙砸吧着手中的美味,三镑两镑的带来身心的快乐。英人的胖子多,小二百斤的老人不少见,奶制品和糖分摄入太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不堪重负,与吃出来的三高大有关系。现在减肥的针剂也列入报销名录 ,又增加了一笔开支,能否少了胖子就减少了医疗开支。
学生抱着个大家伙就不撒手,差不多与身体等长,沉甸甸的。换个人替换下吧。不成,就要自己抱着,显摆自己的得意成果。走一段就坐下歇歇,路边有长椅。要面子不要里子,看他能坚持多久。路远无轻载,终于挺不住了。
太阳西斜,不再耀眼,海面的绿头鸭登陆上岸,沿边栖着一长溜,它们在此过夜吗?堤岸边的栏杆上悬挂着一溜小朋友的绘画,刚上学小朋友的创作,用彩笔记录眼前港口的新面貌,五彩缤纷稚嫩的笔触。
% t9 z( o: m3 s* E/ {; |  |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eixin Image_20250820071513.jpg
) E) p( o2 {! W5 r( S: ]; B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eixin Image_20250820071537.jpg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eixin Image_20250820071602.jpg
1 d' q0 {' U5 B! k+ d& \" y: v/ n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64【煎饼】
往回转,又回到美人鱼码头Mermaid Quay。码头区还有许多经营项目,水上运动,帆船、皮划艇、沙滩排球,还有间科技中心,参观者可以参与互动和实验,了解新的科学和技术。
游艺场所依然火爆,美食接续上傍晚的正餐,我们在一旁的小摊上落座,尝尝它这里的煎饼,没有果子。这边的小摊贩都是开着车子过来的,车上就是工作间和售卖窗口。
昨晚看了两集电视剧《血色浪漫》,正说到主人公钟跃民退伍后在街头卖了半年煎饼,他放言,成立煎饼托拉斯,让煎饼走向世界,挣老外的钱,卖给咱们国人一块钱,卖老外一美元。他是八十年代末说的这话。现在呢,北京街面上的总要五六元一个吧,英人的煎饼7.5镑,个头份量都不如咱们的。再看它的内容,这个小摊两位操持,亚洲人面孔,夫妻店,俩口"锅",不锈钢的电热锅,鼓鼓的像面小鼓,浇上面糊糊,也是用推板转一圈摊开,烙一会,再翻个个,没往里磕鸡蛋,不知它面糊糊里放没放,也没有葱花、大酱。这就看要什么种类的,一共三种。我要的是巧克力馅的,抹上一层巧克力酱,然后用小铲折叠起来,装到纸袋內递了出来。家人要的是草莓馅的,切了草莓碎加上。边上的一位老人要的糖馅,抓把白砂糖撒上。两面锅上都忙碌着,看着比咱们的煎饼果子制作要简单些。
吃到嘴里,它不像煎饼脆生生的口感,软软的,说煎饼不如说摊饼更准确些。巧克力馅的齁甜,那两种馅的可想而知。吃上这一次就够了。英国这边吃餐馆贵,这街边的小摊同样贵。成本高,有台工作车,还有人工费用。都吆喝煎饼,十倍的价格,不如回去吃咱自己的呢。
走街串巷见着家中餐馆,方块字的广告牌,橱窗內挂着烤鸭,招牌上写着"鱼香茄子",在这用晚餐?还是算了,我一张半饼入肚,吃饱了,吃啥都不香。英人的中餐乏善可陈,得饥肠辘辘时前往。
熙熙攘攘的人群,休闲的城市,聚拢这么多人吃喝玩乐,不简单,软实力。
, l% [# j6 ^6 L" }
发表于 前天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65【电视剧】
每天晚间看两集电视剧,网上搜,片子太多了,闻所未闻的太多,挑花了眼。让“豆包”提供经典的译制片,英、法的各十部。推荐的结果,要么看过,要么没有,大概是因为免费的缘故,只一部除外《傲慢与偏见》。又让它推荐十部国产电视剧 ,大多都看过。没看过《武林外传》看上两集,瞎闹,挺没劲儿的。换上《血色浪漫》这部看过,看过后还买了本书。再看看,看了头两集:1968年寒冬,失学的中学生钟跃民等什刹海冰场拍婆子,天桥剧场买票的桥段……曾是熟悉的场景,类似的场景去年的一部电视剧重新演绎过,气质就差多了。这部片子本世纪初拍出来的,那批演员对相关的历史场景还有些印象,编剧、导演有的是亲历者。而后一部,二十年后再拍,模仿、想象的成分多,给年轻人看,当年代剧看。于那段历史的过来人看就差多了。炒冷饭不容易出彩。这后一部好像还获了什么奖,投票人是年轻的一代了。
《血色浪漫》得分高,被推荐为十佳。AI是充分考虑了历史和广泛人群的评价,它要是由年轻的群体投票,大概率落选,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不多吧。只现在七老八十的老家伙们还回望这段。人们会对经历的过往和场景格外留意,有把年纪的人人都怀旧,尤其青春之歌。红八月之后,无所事事的学生们逍遥,无所事事云里雾里的为浪漫吧,这时光太短暂戛然而止,少年们各奔东西,工农兵上山下乡。
电视剧部分场景为历史的再现,小混蛋之死当年传遍京城。这段片子跳过,太过血色。直奔陕西的黄土高原,插队的钟跃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过上苦日子,一曲曲信天游,交织古老和现实,两千万知青刻骨铭心的日子。出走,回归,三年五载,十年八年,工农兵学商了,军营、城市,一代人的经历。电视剧为一代人立像,同代人的过往,经历的,没有经历的浪漫,都是从那个年代走出来,走到今天。
钟跃民的结局到了世纪末,后来合伙开了饭馆,还周济了插队时同甘共苦的“插友”们,再后来与盗猎者逐鹿可可西里……
# z' w$ Q: ~3 ?- [+ V
发表于 昨天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66【Rest bay】
不是海湾,是一望无际的海面。暑期学生放假,家长休假,携家带口,海边休息。常见一家一家子的聚会,围着一大圈,老少三代,大家庭孩子七八个,表的、堂的。一年难得两聚,冬天的圣诞树下,夏日的赤诚相见。老人端坐着看摊,小辈的褪衣服下海,石滩上燃起炊烟,大锅架起来。
今天高潮位是午后1点,上午我们到时,海水淹没了沙滩,游人都在石滩上结营扎寨。午后,气温高些,海潮退去,亮出平展展的滩地。
我连石滩都没下去,居高临下在草地上发呆,吹风,晒太阳,太阳的热度大不如前了。边上的老两口,比我们到的早,就没动地方,午时,掏出饭盒,大嚼三明治后,将椅子折叠起,收了,往回走。更多的人午后过来,一会儿远近都是人了。有从海水里出来的,救生站小屋旁有冲淡水的地方,免费的,冲过了,躺下晒,晒了睡,更多地吸纳最后不多的夏日阳光。不少人往身上涂抹防晒霜。各式各样的,涂得皮肤上如同抹了白灰,晒得油光发亮。这些人既要晒又要防晒,怎么想的。商家广告的诱导,还拿出病例来说事。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也有一说:因为防晒霜的使用,化工产品影响了海水质量,近海大量的珊瑚虫白化死去。潜水者见到斑斓的海底世界越来越难了。
rest,如其文义,休息海滩。同一片蓝天,顶着同一个太阳,偏要远远地跑来这片海滩晒阳,吹海风。山景,海景各有趣味,城市的嘈杂拥挤和一周工作日的忙碌。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紧张焦虑,周末、假期得以间歇,深度的聊愈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很多大家庭的聚会,会选择到公园、海滨这些开阔地,享受山山水水的馈赠。
草地上不乏阅读的人,现在读电子书,更多的刷手机。身旁的一对儿,没见他们下水,姑娘戴着耳机,小伙捧起了书本,纸质的书本,难得的一景。
没见冰激凌车,天气晴好,这里应该大卖,会排起队伍。可能是路途有点远吧,卖家会担心变天。排长队的是 厕所,更长的队伍是奔跑中的马拉松队伍。
* b9 v/ j) R! j$ B5 v

. A" L0 ?( ~8 z9 E
67【马拉松】
刚到海滨的时候,我们站立在救生站旁的走道上。被穿着马甲的志愿者劝离,告知我们马拉松的队伍一会儿就到。赶紧让开,运动员们要从我们脚下的小路跑过。四面看看,没见封路,地面也没划线,不见开道车和警车,连个拉着的条幅都没有,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断,目力所及之处也没见给运动员补给饮用水和吃食的站点。我们来到下面的草地上落座。好一会儿没动静。
居高临下看海看嬉水的人们。不经意间回头,公路的方向,有了跑者的身影,第一方阵已经过去了,离离拉拉的追随者。起身往路边去。
前面的队伍见不到踪影,前面坡上就是下坡,后面的跟跑者一字长蛇阵。他们跑在便道上,不过两米宽的。没有咱“北马”铺天盖地的人流,小城办小型的马拉松。没有一点的仪式感,要不是跑者身上都贴着号牌,要不是一长串大步流星的队伍,都不会以为这是一场赛事。
队伍不占用公路,机动车照开。过路的行人没人拦着,自觉候着,瞅着空子穿行过路。大概前方不远是折返点,不长时间之后,见到往回跑的队伍,来往交集的队伍,在救生站前有点拥挤,路人要等好一会儿,插空穿行路面。在这个交通要道路口,两位志愿者值守,其中一位坐在椅子上摇着小铃铛。铃声清脆急促,像是给跑者鼓劲儿,或者是提示跑者,在这个点位已经跑过的公里数字。再看沿途,不见观众,没见击掌鼓劲的。大概在本地人眼里,这等赛事稀松平常。就是你跑你的,我玩我的。
想起在英国有ParkRun运动。即在许多城市,每周六上午九点,公园里都会集合起男女老少,参加5公里的晨跑。这是公益性质的社区活动。从发起到现在覆盖全球两千多个点、上千万参与者。像法国人钟爱自行车运动,英人热爱跑步,常常能见到跑步的年轻人,反倒是遛弯散步的少。
想想这天不是周六,也早过了时段。这是全马还是半马?回去网上查找当地的马拉松项目,没能查到。

3 X% i0 a" H$ B  b4 \
发表于 昨天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Weixin Image_20250821132529.jpg Weixin Image_20250821132503.jpg Weixin Image_20250821132438.jpg 3 O0 ]) g8 Q0 u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3 15:00 , Processed in 1.1886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