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8-8-7 2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i) o1 T# q! d' w( ~2 l5 {
% w) F4 B- _; ?: v9 X
, y* p9 {" }2 _( X
- {8 F5 r$ ?& v& T1726【立秋】
% y) Q4 a6 Q" n3 b% L# j; B) k清真寺旁一南一北各一家小店,北面牛羊肉,南面小吃店。路过这里多少趟,从没想起进去买点什么,直到去年秋才想起哪天去小店吃上一次。 s0 k/ N! J/ P: }. v7 {
那天是单位组织秋游,发车早,马甸桥头上车时,邻居兼同事老宗拎上车一大袋子吃食,都是头天各位在网上预订的早点小吃,采购自门口这家清真店,油饼、糖油饼、豆浆。如何正宗,地道,老宗说了好几条,引来众多食客,半车的人都吃上了。我没下嘴,问老宗街边小店行吗?老宗说,我吃这家的好几十年了,还没搬家到这里之前,在北三环附近上班时就常骑车过来吃早点。
3 d2 D L5 [( @6 c我二十年过门前而不入,家搬到这北面整二十年,从动了欲念到付之行动又过了快一年,这不都“立秋”了吗。
; M) C8 X$ o0 n4 a六点半出门,拿上家什,搬来这里还从来没有起早采买早点过,周边没有像样的小店,大路口有家肯德基卖早点,乘地铁时经过它,但没用过这里的早点,单位提供早餐。周末的早餐简单、省事为原则,蛋、奶、面包或一份主食,多年下来成了习惯,成了习惯就难以变更。. q! r9 m( I, {) G3 ~
街面上早起遛狗遛弯的老人三三两两,这边小街上两家24小时店都掌着灯。往南就是清真寺,两边的小店都开了,够早。门口点餐、收费,里面取餐食,没见着冒烟的油锅,柜台前一溜狭长的店面,十来张小桌。油饼2元、糖油饼2.5元、豆腐脑3元,豆腐脑给盛锅里,作料自己去添加,看那作料就正宗,香菜、辣椒油、韭菜花,有六七样围在小方桌上。油饼现炸,稍等。一会儿塑料袋兜着,油饼递出来。2 `: i5 i# d2 J, p, ]
油饼买多了,豆腐脑买少了,就买了一碗。那我就吃油饼吧,一张油饼、半张糖油饼下肚。油饼的香气足,但胃口的动力不足,牙口也远不如当年的“起了咔嚓”也许是塑料袋内把油饼的脆劲儿给捂没了,泡在牛奶碗里吃,帮助入口加工。记得糖油饼上面的那层焦糖也是脆脆的,吃来爽口,也都成了软塌塌的。
& g) B& M# k( b. q, z哪天吧,哪天还是赶早,到店里去吃一顿,香脆的油饼和绵软多味的豆腐脑。
8 z" q6 ^; S4 ]- P6 L/ |% _9 x: I) i0 }1 a% `6 R
! o& _/ \( q: p, M; K; k2 w
) u9 `: D, l# Z: o, L6 i, N( N2 \" `0 h" ^% J P
1727【买早点】
- r- Q9 e5 a3 g; V; ~0 a) u早年住胡同时买早点比现在方便,计划经济时市民的日常用品在住地周边都能解决,大件得去若干中心购买,我家胡同的东口、西口都有小吃店。我家总在东口的那家买,离着更近,一百多米。小店主要卖早点,中午、晚上食客少多了。后来小店恢复了曾用名,过去的老号,如果没记错大概是叫作“聚三元”六七张桌子的小店。店面的东侧一溜敞开,油锅支在最外面,热火烹油,各种炸货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一早买早点的总要排队,外卖的不少,颇不寂寞,看着白案师傅麻利的手段,白白的面团转眼变换形态,热腾腾金黄色的出锅,油饼、糖油饼、薄脆、炸糕,换着样的冒着热气收在筛子般的容器中,靠在锅边控着油。这几样是常年供应的品种,有哪天,这里又支上口开水锅,一边的师傅开始在筛子里摇元宵,一块块的方形元宵馅喷上水,撒上元宵粉摇起来,再喷水,再撒粉,元宵越摇越大。三五位师傅,每天提供十多种小吃。相对清贫的生活,这不算太多的品种,如果能天天光顾也能算得上小康生活了。0 R$ H1 C) p3 f. V9 ?
文革开始后的那几年,我在家住的时间多了,买早点的活主要归我。每周总要去几次,带上粮票钱,拿着口锅,很少买稀的,豆浆2分一碗,糖浆(加糖的豆浆)5分,油饼6分,糖油饼7分,炸糕7分,二两的大火烧6分,大火烧很少买,自家里也会做,其实油饼家里人也会做,只是当时凭票供应的食用油有限,炸了油饼,就没法炒菜了。% d' _* T3 g' q' g7 K& D
热腾腾的油饼,三五分钟就端到自家的餐桌上,小伙子怎么也要吃上两三个,还要不同的品种,正是“吃嘛嘛香”的岁数,可选择的美食范围又极有限,吃馆子,太稀罕的事,工作之前有限的若干次,我大概一一的都能记起来,包括在这“聚三元”我仅在店内方桌边吃过一次,还是在多年之后,纯粹为怀旧,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独自坐下,要了一碗“炸豆腐”----切成三角过油后煮汤,过去我一直没吃过,再要了一个火烧。
% |. _/ P" t% G4 x" F% k小店还在,已不再供应早点了。
! U, ~" Z8 p1 _+ f& ]/ g$ X- a0 V
' Z* g r" Z5 a6 U) l# Q* ^
8 S) s" W, U5 H: V: S1 A* K1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