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8-7-17 22: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T8 U' H4 @ U' k) [. R) S* y
$ N7 T6 O% ?6 |$ e/ ^
0 ^5 g( V: E" f4 t |' P4 _5 T' z) T7 g( Q7 n
; N2 }& i' A0 Z( s1 d
0 m3 s2 s5 Z; T9 a% r/ H1690【休养】
' N: Y+ @( k% U D. I一个多月前就替老爸报名参加单位组织的休养,一周的时间,在郊区。
# Z$ x1 [% _; j7 S3 F, L单位的负责人建议还是不去的好,年龄大了不方便,还有安全问题。我说还是先报上名吧,争取去,去到那里老人只是吃吃睡睡,参加不了游览活动了。不为避暑、不为游玩,老人基本是安安静静,但天天得人照看着,想让家里人清净几天,让几位松松心。
# n6 D4 d% A' F. ?$ R受累的倒是我,一对一,24小时。老人无时无晌,有时白天黑夜颠倒着来,想睡就来一觉,坐那就睡,半夜起身折腾也是有的,这都得我一人盯着。糊涂了,看不住就弄出点事,把阳台当卫生间了。关键还是安全,磕了、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老人又得适应,哪是哪,往哪走,那酒店里的床铺会不会太软,半夜起来怎么办?6 C) `* z5 w( z# h9 k
这次得轮椅代步了。上次参加单位的休养是两年前,拄着棍勉强行走。这回体力不支了,室外行走和一日三顿饭得推上走。, l4 e3 Q8 b9 ^+ Y# M
打点行装,多带几套衣服,长的短的,酒店内开着冷气,还得保暖,主要是备着污染,多带两套好换洗。拉杆箱内装的满满的。
. O) q& w/ i( K明天一早出发。门口大巴车。能否成行还不知道。老爷子到时候犯了脾气,要是死拧着不走,还真没办法。跟他说过出去休养。听过后说不去。又说咱们出去玩,摇头。到底听明白没有也不知道。上个月打了十多天吊瓶之后脾气长了,变得更加固执,没商量,一意孤行。除了去卫生间外,连吃饭这事都不积极,哪一顿就不吃了,不吃就差一顿,吃饭的事还基本上可以明确沟通,吃或不吃,不吃就不起身,不往饭桌前去。其他事的沟通就难了,有时都听不出他说的什么,我说的话,要求他做的事,表达时尽可能简短,但有些时候未必就明白。老人家生气是经常的,好在一会儿就忘。去医院时,说不通就强制执行。但老人家对抗起来力量还蛮大。看病是没办法,其他的事说不动他,明明是对他好的事,也只好随它去了。1 _0 K k$ y2 H3 p4 i
3 e F5 X( ~, S' n# {
7 \- Q: m% e. f明天能否成行?再看了。事前跟单位随队的老王打过招呼,万一到时候死活不上车,那就不去了。7 f$ T W0 J+ l. C- s: N$ r F1 E
- f G8 h+ u" G: d
" q) i( P- O9 W2 l/ f- e/ b. Z2 m8 Y3 A9 A
( E. c- s+ X. Z/ _6 o1691【11/17】% {: Q e w A9 M$ O$ y
17日听成了11日,白忙活一次。拖后一周才成行。; w$ r$ Z3 {& C* W* W$ }8 d
九点集合,过了八点半往外走,打着提前量。今天没大费事,吃过饭直接把老爸从餐桌过渡到轮椅上,出门撑上伞。“到哪里去?到哪里去?”“带你去玩。”不由分说往外走就是。到了门口没见车也没见人,打过去电话找老王,说是车还在西单呢,雨大,人还没到齐,过去要九点多了。找地儿避雨吧,推着老爸往宾馆门口去。转过来看见宋老和小宋,不用说同行者。跟小宋两年不见了,还是前年在通州运河边见的面,子弟小学同学一场,几十年不见面,一见面都老了。跟宋老搭讪,宋老说腿不行了。我说是呀,前年一道疗养时,您拄着棍,我爸也拄着棍,现在都坐上轮椅了。您还好,脑子清楚,小心就是。我爸这糊里糊涂,就怕出事。宋老说,清楚也不行,都摔过十多次了……。- G+ N5 U' I5 a! X3 K( F
9:15车子过来,还好,转为小雨。推着轮椅撑着伞。拉杆箱小宋一块拖上。登车,上面拉,我下面托,把老爸运动上车。$ U$ Q8 h0 e& L. ~' ^6 z
“老田呀”迎面有人打招呼,比我老,比爸年轻,我不认识,我爸更不认识。“我原来住三里河,你家住一楼,我家住三楼,好长时间没见老田了,都什么情况呀。”我说,他不认识你们了。
0 b- [3 i5 o" O- m: d窄窄的通道,摇摇手打招呼,老人家们我大多都认识,隔三差五的这十年参加过好几次老爸单位的疗养,多的时候二三十人,或有你来我不来的时候,哪一年老人家谁没来,很可能是出不来了,哪一年又走了一个、两个。认识了就打招呼,老人未必还记得我,但老爸的模样没大变。
- \$ u3 G$ @. s) y0 e4 g2 }( G& g老爸自己扶着椅背往前走,刚坐下,后面拍拍肩膀打招呼,“还认识我吗”“当然认识了,李阿姨,贡叔叔。”小同学时的家长,后来还邻居好几年。他们老二位好几次都没来,看上去变化不大。我听他家小贡说过老爸,去年报名参加疗养,临行前,就是不去了,不上车。人老了哪有不添毛病的。
( E0 k9 ^3 S/ a9 F/ O( Y/ V邻座的陈叔问“你爸九十几了”“九十六”“最年长的”“应该不是,要是牟老来,牟老比我爸还大点。”陈叔李阿姨还是那么叽叽喳喳,一口的上海话,好像永远在说。
. }3 u+ \5 [6 |: q4 b$ T, F+ O车子转到西三环外的七贤村,上来的正是牟老。两年没见了,这次上来没见牟老的大嗓门,身形也小了一号。我冲他摇手,他见着了老爸怎么也没话了?上一次他们说得好热闹,虽然没什么内容。
# Y* ?5 r& v" M) v9 J; j1 {, S' h4 y6 M5 k6 D0 Y5 d
, O6 W: y k4 y9 e' ^* W/ j& P1 O' A% }1 P+ A: @6 b
4 o4 l; ~+ ]! V5 Z
1692【山景】* X$ x. U. {2 p, H d: _
见着领队才问起,这是去密云哪里?刚才宋老说是去密云山里,不是密云山里有问题吗,道路垮塌,这几天下雨下的。“往平谷的丫髻山”,领队说,她上次说过一次,报名的时候,我没把握一定能成行,报名了也没往心里去。再说那地名也有点难记,丫什么山?中间那个字念髻ji四声,在山口才看清这个字的写法,丫髻山。; e0 u$ p( j# u
# I% K* u7 y- E* B( @
y) ?* i4 b1 `8 E$ e& t2 q
大雨,一路水淋淋,累坏了车窗前的拨雨器。走走停停,10点半才到京承高速路,高速也不高速,转到京平路之后路况才好些,车多,雨大,都慢行。从“打铁”站下高速路,往密云方向。漫坡,见着山,见着绿,越来越绿,平谷在京郊是绿化最好的地区。路边是桃园,正是下桃的季节,棚子底下一筐筐的桃候着路人。过去只听说过肥城桃,这些年老听说这平谷桃,春天吆喝者看桃花,夏天吆喝着来采摘。这平地里桃树没少栽,还挂着果。
4 ~7 Z) o( U% Z- D往坡上走,一圈山,被圈在山里了,前面是山,车子两侧也是山,山间雾霭升起丝丝缕缕,飘飘荡荡,想起《西游记》里的妖精露面前就是这景,暑假中,电视又开播了。一峰突兀,高处有座庙,正压在山顶,体量有点大,喧宾夺主。老王说,有庙的那座就是丫髻山,山脚下是“森林酒店”。在山沟沟里,还蓄着一湾清水,这家酒店像是在片水湾子里长出来的。快12点半进了大堂,这点路跑了三个多小时。
$ r4 ^8 c* j: j. x( `7 X$ t
( k) i/ t7 d: z; X' D; {1 Q) T4 t; G* ~( h3 I8 n5 U; O6 P
入住402房间。看不出朝向,一面墙都是大玻璃,面山,百米之外一山的绿树,稍远另一架山,白茫茫一片,隐隐地显出山形,那边雨水更大,把雾霭也压了下去。山景好,赏心悦目,城里人看的都是楼景,鸽子笼般,一个个小格子堆砌在一起,白日嗡嗡嗡叫着,夜晚一扇扇幽暗的灯光。收回目光,行李归位,人坐下。脑后异常,哪溅起的水滴,冰凉,回身看,大玻璃上方渗水,滴答、滴答,打在窗框上碎成无数,真个融入大自然了。下楼中餐,见着前台报修。餐后回房,窗上已铺上两条毛巾,这水花还是溅起。卫生间内找出两个六角形玻璃杯贴在玻璃上,接雨水正好。
4 ~6 R* H) M' w3 D) j4 Y0 r6 ]! Q; ~, }, Y/ \; S5 o& _1 G2 ]
0 o5 A# R6 }, E, T% g7 }: j8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