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10-12-30 21:04:00的发言:
& O2 w% \; k: Z/ p# n9 Z# x
        “我倒有个建议:在高老师觉得方便的时候,不妨把记忆中的机院附小的校园画几张小景。随意素描也行,五彩缤纷更佳,当然以不劳累为好。”   
3 J' B) N! g2 U: r' j' a
         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论坛,高老师自己不会发贴子,是否请北魏兄代劳发上来?
S9 t. v v" @
 
' ?% _% S/ B: u$ V! x9 b: `+ p
      
# K) i0 w9 Z- N' I- l) W

发帖子不成问题……就如善若水兄那样,拿着相机一拍一发不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魏兄提了个好主意

G1 X# ?* V; `* f
        “我倒有个建议:在高老师觉得方便的时候,不妨把记忆中的机院附小的校园画几张小景。随意素描也行,五彩缤纷更佳,当然以不劳累为好。”   
' l( |& L3 F- k" e$ Q
         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论坛,高老师自己不会发贴子,是否请北魏兄代劳发上来?
2 m3 x& g3 \- P f( n& H/ x' C6 Y
 
6 G {4 {9 c9 q( D* N: r: _
      
发表于 2010-12-30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幅照片一直让我震撼,老师老啦,学生看到老师抹眼泪,真情互动!

2 |2 F8 n2 x4 P( c

 

, x1 e* `- z+ }" r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e( s1 ]+ \' f" H

 

2 R% l- C1 g# g: a& f$ ^& q0 h

 

6 z `: m; ^+ l; m& |, E% t

     40年以后,我们又回到了儿时生活的地方,老校园不见啦,大滑梯不见啦,老师们还健在,校友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一起,真是人间幸事啊!!

发表于 2010-12-31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马上就到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特转载该文。 + Z# e2 M& }& b

 

* Y: g- ?* Z6 x

转载

& k& H7 }: H* F0 Z0 N8 d0 H4 M6 m' c9 V1 d3 i6 G3 {7 X9 ~6 } W) R( K# [1 P2 }6 m6 w( N, ^3 @! w! P& b6 s
' N# }; s9 ^! |5 _! ~( f- Z

标签:

4 ^- g1 e2 \2 Z- P/ k

杂谈

# Q. Q1 ^$ H- n8 ]3 n

   本博主按: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篇著名的演讲文稿。

* l$ l* D$ g0 C7 O1 t

   

- J2 ~$ \ s0 Z# ?: n9 V1 f& r! [1 `4 i( y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知道。我啊,我急的不是这个,这些日子我想的很多,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囗头上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啊。  
  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随意蹂躏的妓女!  
  那行政是什么呢?行政应该说是大总统及其一整套文官制度。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嘛!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
  有人说,不不不,不是一个人,是有一些人说,共和他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你孙大炮说的这些大虚幻、太遥远,不符合国情,它就像一个气球,啊,看着很美丽,可一飞上天啊,卟破灭了,我想请问你,难道我们不要共和了吗?难道共和真错了吗?如果不要共和,我们有的就永远是专制,如果我们不要共和,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被奴役。如果共和是错的,那自由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平等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博爱就是错的吗?我们追求的共和没有错,当然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一点一滴的去完善它,哪怕为此要付出代价呢!
    哦!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但是我要说这是,这是为了完善共和,你们还觉得奇怪是吗?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  
  那宪法呢?呵呵呵,我说的不是三权宪法。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里装的是立法权,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  
  我情有独锺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考试的传统,后来把科举废除了,当然这对后来大兴新学有好处,可当官就不再考试了,这不好,这就像倒脏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一样啊,民国六年来,在行政上用的是什么人啊,都是袁世凯他北洋的人,至今还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
    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弹劾权!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所以你要战战兢兢的当官,老老实实的为民做事,我想这回有人,更要说我孙文是个疯子,吃饭穿衣都说共和,你孙大炮还会什么?他说的对。我只知道共和这两个字,我这一辈子就认这两个字,共和。  
  我们有许多志士同仁,为了共和连生命都献出了,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孙文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

发表于 2010-12-30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幸得到了一本老师们签名的纪念册,我的书法家朋友看了说:“她们都是好人,一看签名就知道,都是生怕签名签不好,高金楼老师懂书法”

" P# l# ^1 S/ t6 [4 y" u" I

 

) q4 ?" K _! Q# S

" F4 ^$ @6 h' q. |

当年小小的我,在胡老师班里,胡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2-30 13:10:00的发言:
% J; a+ e$ ?; f, D

我想许知远先生是一位国内知名学人和记者,他对“领袖”评价,不是凭空臆想和捏造。他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和阅读的书籍远胜于你我。老话,事实远胜于雄辩,可况陈旧的“教条”陋习和“情绪”化的“冷嘲热风”——显得无聊。历史真相都是从见证者和目击者的记录、记忆中来,我劝某些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同学还是多读点这方面的书吧。

3 |* N. S8 Z$ C3 t& n+ Q

  

: O" v1 G6 F7 U: S

 

; m4 `+ T7 t; ~# X- } Z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⑶,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 `: p' H4 L: Q* u

 

6 n% c9 ?' ?8 q3 o3 S9 B

无题;无言;无声。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莫对号入座,更无混为一谈。。。。哈哈哈哈哈哈

O* L S2 r, h) ^2 J& M

----辫帅张勋,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一条丈八蛇矛,有万夫不挡之勇……你能抵挡住他么?哈哈哈!

- n0 |1 n" E" F* ]* [

----我对先生说,我们起事吧!先生说:“No”。先生说的是洋文,你们不懂的……呼哈哈哈!

& q, I N! r+ w9 w7 I) |4 q; H

 

" E$ i z0 T. N0 o$ N8 f

看来鲁迅的文字确实有其魅力。。。。。继续侃,往高兴了侃,侃个乐子。。。。。。

3 A+ J7 z! e+ o8 i0 D" a3 G

 

: ~, L2 P( B" c# N$ N( \6 u( A1 e

 

1 c1 _$ [4 K) ?4 `) S

 

发表于 2011-1-1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0-12-27 8:21:00的发言:
0 E4 r" ^3 @: r- N9 e2 c4 M

 介绍一文供大家消遣.作者不详
 
                                     深圳的专业乞丐

5 J8 q- X6 {4 p" D) _6 t% ]

哈哈,我们的老叟对这位高级乞丐来了兴趣,这位无名作者要拜专业乞丐为师确实令人注目。我想他并非是想当乞丐,只是想学学这位乞丐的为人从业之道而已。大家看看确实可以消遣消遣。不过政府与社会组织还是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这种现象,搞不好会对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杜绝此类现象很不易,据说社会福利保障相对很健全的国家也有乞丐,只是乞讨手段比较文明而已,不似我国有的地方有的乞丐方法手段花样翻新,令人尴尬不断,防不胜防。

发表于 2011-1-1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2-29 8:57:00的发言:
2010年12月27日 07:43 AM / s/ e, j2 X# i

FT中文网的荐书单

" K0 _% t- r, J5 z- A& O : c+ L J& }' u. L! o+ w
) ~) y$ u+ i! |; U% M3 I1 i0 b. f5 x
 
2 ^( Z; B1 p: u& M
. U* f& s' r2 s9 c

# O' t* s' k" B& _' ]3 M& Y! k: d0 T c1 W0 l& `5 g FT中文网的专栏作家们和编辑们与读者分享这一年的阅读体验。

$ y/ H8 x' ?2 ?/ X6 a7 h" f# j

 

" E# S8 F8 ]# |$ v: J

感谢糊涂人老弟为大家推荐这么多内容广泛,涉猎多方的书籍。老弟不仅在书海中奋力搏击,而且也向校友们推荐。古今中外的圣人名人,还有我们的老师都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在母校的网坛上,大家都来说说读过好书的心得,并与校友交流交流,对工作、对生活,加深与老师校友的交往,这是一项很有益的事。另外这也会丰富母校网坛的活动内容,活跃气氛。

发表于 2011-1-1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叟二哥准确而及时迅速的配图!

4 C' `5 b# ]; D

 

+ [, M1 _. Q% J+ f4 J

胡老师精辟的评说,是对老叟兄、老三兄的由衷赞赏,更是对同一战壕的战友高老师老当益壮形象由衷的赞叹。

8 G! q+ A; h5 M5 r

 

/ z+ v$ a7 X4 m* [

令我兴奋的是,大家都心有灵犀,想到了一起。英雄所见略同。我自愧无英雄气概,只是虫草而已,但是,特别崇敬像毛泽东主席所说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但愿毛的这段话没有被揭秘,被解密,被修正,或被断章取义。如有变故,敬请通告!呵呵)

发表于 2011-1-1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虫夏草以婉转鲜明的笔触,表达了他心中的爱与敬。足以表明他不同凡响的审美情趣:不但表彰了这三张人物照片卓越感人之处,还巧妙地炫耀了摄影作者摄影取人态貌的精妙之处,真是太好了。

' u6 r: I% h6 h! }4 @) t+ y2 D

   看完冬虫夏草的文章后,正急切地期盼着自己能尽快看到这三张照片并列出现的时候,老叟学友及时地给我们送来了这三幅照片,真让我乐不思蜀,由衷地感谢及时雨老叟!

发表于 2011-1-1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10-12-30 21:11:00的发言:  9 h( i- _4 @% m6 G q, i D$ y

+ R2 x! W0 }- I& P

 

% c) _: y: v( l9 C) `7 v" q0 t3 E

     40年以后,我们又回到了儿时生活的地方,老校园不见啦,大滑梯不见啦,老师们还健在,校友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一起,真是人间幸事啊!!

5 C3 g8 T- z$ T& C- `

每逢佳节倍思亲,新年之际,玉龙雪山小弟不由得想起老校园、大滑梯。老校园与大滑梯会留在我们心中,会经常在我们的梦中浮现。。。。。。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1-1-1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d/ ~$ o/ B/ m# n! {

“每逢佳节倍思亲,新年之际,玉龙雪山小弟不由得想起老校园、大滑梯。老校园与大滑梯会留在我们心中,会经常在我们的梦中浮现。。。。。。”

3 v6 U' D9 u' r6 q5 [

 

p0 \& C) E7 b5 {. _( M1 V1 r

    鞠老学长的画总是充满着童趣,让我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欢乐的校园。谢谢您啊!

, k9 q/ S5 H- n: C% J

    我把这幅画又收藏到《鞠老学长画我》文件夹里啦,我要好好珍藏。

" @# \1 v4 ^. c2 n" K7 k% m


# C6 Z5 W0 j5 C. j- S1 k! I( |4 z: @" d

5 a, ^8 V' Q* ~! T

 

& u6 M7 i2 a. @1 b7 M* a

快乐的节日
管桦词    李群曲
小鸟在前面带路
风啊吹向我们
我们像春天一样
来到花园里  来到草地上
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
像许多花儿开放
跳啊跳啊跳啊
跳啊跳啊跳啊
亲爱的叔叔阿姨
同我们一齐过呀过这快乐的节日
花儿向我们点头
白杨树哗啦啦地响
它们象美丽的小鸟
向我们祝福  向我们歌唱
它们都说世界上
有我们更美丽
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

发表于 2011-1-1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  小字辈   同学冒泡了,  向你和我们的各位发小致以节日的问候!
发表于 2011-1-2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1 F5 ]% U2 Z E

辞旧迎新之际,水小子老兄深情地提及机院大礼堂的新年活动,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40多年前。不过,我要说的是发生在一食堂的事。

* F- O9 U( n* E3 x& @' o H

 

: K) L% g: ?- K6 Q( r5 E0 A2 A

大概是6263三年——记得我还没上小学,晚上和我的二哥去一食堂看迎新年活动,好像叫大观园。食堂里满是人,空气中充斥着特有的肉味菜味,不用说,一定是刚刚吃过加菜的年饭。

+ O3 W5 d7 \2 I) o

 

- c* r) Z( r/ T" e

食堂的东边是射击游戏处,气枪打气球,最吸引人,一人只许打一枪,想多打就多排几次队。也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多添乐趣,可能事先在汽枪的准星上做了手脚,必须歪打正着,反正那么多人射击,很少有人打中目标。大概这属于危险游戏,少儿不宜,我们儿童只能站在围绳之外做看客。我们看好一个人,觉得他有门,因为他穿着黄衣服,看上去仿佛当过兵,打枪自然是拿手好戏。可是,很遗憾,他并没有遂我们的愿。倒是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一枪击破气球,兴奋地几乎不能自已,领取奖品时还情绪激动,不亚于得了奥运冠军。记得奖品是一支钢笔。

2 k' j' W% I( [9 o. P/ x. q

 

2 D( k" ^5 ^% P. Y( u$ n

食堂西边似乎有个不高的台面,在演节目,是女声合唱,比大合唱人少,又比小合唱人多,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扩音机和话筒,没有乐队伴奏,没有舞台聚光灯,更不用化妆。大概是太紧张,平时又没怎么练,也没有指挥,开了几次头,不是高就是低,跑调走音,最终没有表演成功。其实,人群中藏龙卧虎,我的同楼邻居她妈妈就是部队文工团员出身,应该算专业人才,据她说后来他妈妈因为嗓子唱了,不得不转业,可在地方上也应该算个腕儿,不过那时根本不讲这些。

$ h& u7 C e1 d' O! ~

fficeffice" /> 

+ t) S3 Y& l4 m- V& u: v

食堂中部最热闹,各种游戏五花八门,有套圈的,有扣上大头娃娃上前击鼓的,还有猜谜的。我和二哥排队在圆盘上转箭头,我人小,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带着的板儿,什么都新奇,什么都不懂,转指针时,不得要领,用力不当,结果指针几乎未移动,我却傻乎乎伸手够奖品,被工作人员笑着按住。我哥运气好,一转恰到好处,得了一只铅笔。这是劳动所得,竞争所得,弥足珍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急于回家报功,于是拉着很懊丧的我一起离开了依旧热闹的食堂。。。。。。

发表于 2011-1-2 0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2-25 19:14:00的发言:
' ]0 P8 |) ?" C8 ?+ E: a 9 v' _7 j9 ?' C' D _ I4 m

怀旧——校园速写
高金楼
玉兰花开阵阵香,师生循序进课堂,琴音送进书生耳,歌声飞出好时光。
清晨红旗卷朝霞,草场小鹰学翱翔,一二三四腾步起,长大为国献力量。
清风拨开柳枝看,教师讲台展画章,绿水青山笔下起,玉泉滚滚育心房。
挥笔易树十年木,百年树人好漫长,园丁育苗心潮急,不畏艰辛傲寒窗。
一二年级小儿郎,老师时时挂心上,课前课后全照料,又当老师又当娘。
队鼓声声催人进,队前挥臂孩儿王,春风卷起青丝发,随着队旗迎风扬。
滴滴汗水洒春雨,金秋硕果展辉煌,青春不随人生老,往事历历暖柔肠。

8 x3 t( W6 f1 h8 \& h6 t 5 z. Y J( t6 T 0 |, k; t2 [% P$ O + K _- ~% h+ Y

# Y) s2 U, C- q 5 A, N' D: h O& y: u# A, S . W+ M4 f M) m1 P# t ; T7 |2 L+ q" Y! m' L( [ 老师您好! 3 ~9 g4 f8 A4 a& V& A. A+ F您不知道,2 w. u. W/ E5 N- u 我们多么自豪,( A0 R: W+ m# V( `0 g) I 因为我们是您曾放飞的小鹰、种植的小树苗。! x! W2 D4 ]7 Y1 T' d. i h) T5 A 老师您好!9 ^0 ^: z+ C/ W 您不知道, ! Z# f5 d2 c: ?* Q我们多么自豪,: y+ E3 x+ L0 i: g6 K 因为您曾亲手把绿水青山映入我们眼帘,领着我们一遍遍地描绘着美好。 & o& [( Y- ?1 c! f2 q老师您好!+ B$ m( f' v, @8 H8 G( q9 _4 a 您不知道, ( @) w! d( t) `. K. b我们多愿意天天看见您的微笑,! S" f; t, `2 v( X 所以退休的我们会在这里等着上课的铃声敲响。想让您再把我们教一教! 1 {9 j( q; t" _$ P老师您好! 7 ]% O+ O2 ^4 x4 _& n& l9 B* m) r您肯定知道, 3 V9 `/ O( ]' l4 ?师生情对退休的我们多么重要! ( A1 q5 k, l" X$ G& R; R) @所以您用诗歌招唤我们,给我们画出了我们那所美好的学校!; i& p0 Z% J# T4 s4 w9 D( h& F 老师您好! ! ^2 @$ w P+ P" N- u q6 y& x我们特想让您知道,7 v9 @( n$ F& E6 |4 Q 您的诗句:"青春不随人生老"就是您真实的写照,5 Y9 q/ W' M0 p2 ^9 m/ V1 Q2 H! x) f 我们心中的您永远不老!7 W: n6 Q- I2 b* U4 p' o 听:"队鼓声声催人进"8 l; |7 o' a' @5 Y& A 看:"队前挥臂孩儿王" : o+ N3 r5 e5 R* N同学们快跑呀! ! y T, k& ^ ^7 Y一、二、三、四、五、…" B4 i. @# K1 a% H: o4 m+ R 到隊旗下向老师报道! ' g: C: r7 m) K I( |$ c! T5 F% d& m6 x, c/ x& z, u% Q0 f3 Y, L7 S. C; d- D 写了一首《柔情刻骨,豪情天纵》做为作业交给老师:
发表于 2011-1-2 0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柔情刻骨豪情天纵># f5 C- M* a/ v4 T) N! ? 5 W+ Q9 v' a6 g1 S! l安平生、) y) q) P) {/ m! K6 o/ ` 亿人好, 9 w5 Q5 U8 q# T. q, N愿祝心衷;( ~; y, y* [, v6 e 春秋笔、- m, }. Y; u2 K* [ 夏冬言,7 ^( G6 K( {/ v$ `6 R d4 }( G 四季太平。 ' r* f9 Z0 C; q" ^( V0 T9 f长波袖、7 G1 C5 k! R4 @# N3 ?2 Y. T 长墨舞、 7 e+ ^2 p8 f6 A( Z. {8 U长思平仄;* W% Y3 J" _7 a$ K1 G1 w3 b 曾神女、2 T. Q5 x" z, Y" w: D9 H 曾广漠、 ; y4 i: k( L7 s8 f T! C* n曾边关渔火; + Y# ?/ `, U+ S8 z' w% v赞中越56的平和,- d+ P( t# e! B# X 赞白哈巴的哨所, % n+ q1 f- H5 }! ~$ P赞霍尔果斯的大货车; 2 E k# N/ N; j6 {$ _8 U念涠州岛的贝壳, 2 A: T. I# ~9 S: R, S+ x念巴音布鲁克的天鹅,% T `1 @- c! S! K 念长江头明亮的小河。; v* n0 ^) @$ A9 q, U0 _+ ` 江山如画, . u' @; e. z" b" @/ |/ j+ _" S鬼斧神功;" C5 X5 K* M6 ]7 u 万类霜天,1 C0 z4 p q' J8 I# n- M 过客匆匆;% [1 O% Z) X7 `3 K2 y. B 自由万岁, ; X2 `1 V1 f S6 f1 _, b6 C! ~大自然永恒!8 O& J) N: B; L. y 完美的遗憾无始无终。 ' ~$ V" R1 V% n+ N" v$ Q大道天成! % U" Z0 Y, [( T" Z- z# U% m惊回首:6 U7 C0 i2 p e: ^" l$ f 君已然,柔情刻骨;+ S. J- n- c7 F* L/ |/ t 叹年华: + [/ K) G6 {! }& G; }' W$ ~饱蘸墨,豪情天纵! " _6 P/ P& r- n5 c8 W. k/ j- m$ Q情天纵、$ A3 H6 g2 ]) M+ L5 ^( P: @1 t 情刻骨, p2 Z6 q7 ]2 p豪、柔亮剑振情! - M9 z5 j1 F6 o剑出鞘:4 H/ I2 T2 j* {1 P, O. `( J1 b 招招有形;! k0 ^6 l& Q6 q- o% [1 a ~$ J8 t3 ? 剑旖旎: & `8 M; R. _& Z. i0 `炉火纯青! 0 h$ i, `6 g3 g: M. h% \谢天恩:* R! I, G6 R+ _ 酹滔滔昆明激浪,4 w$ h1 T5 Z5 c- X5 t- [ 滌尽阴霾,9 {& `- |( o5 N( x& S* }" i3 @ 赐大千沁清,- d8 c7 k; N: ? 倾国倾城。 * @7 C1 U3 m9 z& B e敬友谊: 7 f/ T6 _, B3 r6 m4 W举满满金樽玉液,3 n/ D9 Z$ D; r" L/ f7 d2 k 品遍窖藏,. d, X8 D: O. t2 E& v# F) _ 汲万物精华,( \5 R6 g# P$ L2 I 焕彩焕影。! X m7 Z+ Y% _3 t; P7 @ ^ 羨恩师: ' S1 ^1 T3 ~2 d3 k' j, H/ K I* h$ E掸厚厚万千积尘, 6 P3 { O b5 S# g8 ^养尊处优, 6 I( z& L; D) d9 e6 D懂琴棋书画,) j" n1 ^% x* g2 P- ] 华章华夏! 7 z! H2 I( L/ j, N# W青铜剑, % }* A2 b8 q1 ]/ T2 I% W唯我独尊几千载; , s9 e7 }& P2 B& I$ p7 A# K狼毫笔,% t4 q' R# |& D7 ` 蘸尽心血墨迹飆;7 P8 i! K" `, h g6 u" R% `5 i+ G 师生情,! U) b3 y' M! `1 g* R 之乎者也彬彬笑!$ V& ^$ E0 ]1 H5 v( _* ^8 l 珍惜我恩师点晴, 6 R \% s8 k) E+ v, y1 J7 B- }贺恩师心貌端衡。, M! c& a @- f" w4 A3 _) e3 x7 C5 c 师恩扬帆脑海, 4 z/ w* G3 q% N5 F2 ?4 O( j" { P8 W感恩待行,! J2 M& A7 w6 B0 }/ ^( F 笔在我手中! 0 O3 d; i$ M3 \0 c6 Y笔随心舞: 3 f |; S: y8 N3 U台、曲、蹈、动… 2 D, D4 `' X& z& S& H1 Y选文字、4 _: U4 y3 ?" y. Z! r5 p 奉恩师、- ^& V4 t s F% A7 s 还要谢谢老北京!
发表于 2011-1-2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c# M* K4 e2 g1 h

鲁迅先生的<南腔北凋集>”谚语”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抄来供大家阅读.:

' z: V7 A9 \0 ]1 w: S

   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说起来,好像又在提倡什么犯讳的阶级了,然而事实是如此的。谣谚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就为了这缘故。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其实是“秀才虽出门,不知天下事”的。秀才只有秀才头脑和秀才眼睛,对天下事,那里看得分明,想得清楚。清末,因为想“维新”,常派些“人才”出洋去考察,我们现在看看他们的笔记罢,他们最以为奇的是什么馆里的蜡人能够和活人对面下棋。南海圣人康有为,佼佼者也,他周游十一国,一直到得巴尔干,这才悟出外国之所以常有“弑君”之故来了,曰:因为宫墙太矮的缘故。

发表于 2011-1-2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1-2 10:47:00的发言:
2 e4 K* U# C7 E

转贴

: B; }: a& {3 U F9 V: t3 @3 u

。。。。。。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吏治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麽腐败的,社会道德风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麽堕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是经过了20年的腐败蜕化大跃进才变成今天这样的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弊端之大成的没有灵魂的以满足贪婪的物欲为唯一目的的行尸走肉的。看来中国只能像凤凰涅盘一样经历痛苦的毁灭过程后才能获得光明的新生,舍此没有其他出路,也许这是天意罢。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 G$ n2 [9 N8 O6 n$ l n1 g% I( i

政治体制改革一拖再拖,等真的发生了革命,可就悔之晚矣。清朝政府改革了,开始搞宪政了,可是革命党已经等不及了,太晚了。过去是为理想而革命、执政。现在很多人是为当官发财而“革命”即向上爬。爬上去就腐败。而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是不愿爬、或者不会爬。历史的潮流总是向前发展,它不会等待的,不会照顾任何政党,政治体制改革的机会只给执政的党这一次,抓不住别后悔。人民拥护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一心为人民!腐败是革命的催生剂。

发表于 2011-1-2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1-2 11:58:00的发言:
" h1 t( o, A" ~9 F0 q+ {- l& T1 w

  西水车学长,你在上方贴出的帖子“胡涂人发言……”,它是我转帖某位学者的观点吧?我还没那么深刻,不好意思。哈哈哈……民主与改革是当今世界潮流,谁也阻挡不了。  

4 ^! a: s4 Y4 e8 }! {

我知道是你转贴的,是否把陈寅洛介绍一下?

发表于 2011-1-2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1-2 1:07:00的发言:
  8 Q. w" X: p. k0 i& p

辞旧迎新之际,水小子老兄深情地提及机院大礼堂的新年活动,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40多年前。不过,我要说的是发生在一食堂的事。

2 Z3 ~+ b% z+ Q; V, R

 

8 C b& c% j* p/ `2 ?6 T2 D4 {

大概是6263三年——记得我还没上小学,晚上和我的二哥去一食堂看迎新年活动,好像叫大观园。食堂里满是人,空气中充斥着特有的肉味菜味,不用说,一定是刚刚吃过加菜的年饭。

* s: t* P, A6 h1 @ v1 h* q8 P% S

 

. X R9 l4 P$ E; d

食堂的东边是射击游戏处,气枪打气球,最吸引人,一人只许打一枪,想多打就多排几次队。也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多添乐趣,可能事先在汽枪的准星上做了手脚,必须歪打正着,反正那么多人射击,很少有人打中目标。大概这属于危险游戏,少儿不宜,我们儿童只能站在围绳之外做看客。我们看好一个人,觉得他有门,因为他穿着黄衣服,看上去仿佛当过兵,打枪自然是拿手好戏。可是,很遗憾,他并没有遂我们的愿。倒是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一枪击破气球,兴奋地几乎不能自已,领取奖品时还情绪激动,不亚于得了奥运冠军。记得奖品是一支钢笔。

8 {4 A6 d1 [* v8 ^# f+ F! g; \/ z0 O

 

( r' L# [' {6 x, \4 Q

食堂西边似乎有个不高的台面,在演节目,是女声合唱,比大合唱人少,又比小合唱人多,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扩音机和话筒,没有乐队伴奏,没有舞台聚光灯,更不用化妆。大概是太紧张,平时又没怎么练,也没有指挥,开了几次头,不是高就是低,跑调走音,最终没有表演成功。其实,人群中藏龙卧虎,我的同楼邻居她妈妈就是部队文工团员出身,应该算专业人才,据她说后来他妈妈因为嗓子唱了,不得不转业,可在地方上也应该算个腕儿,不过那时根本不讲这些。

5 k1 H1 D4 G0 X4 C

fficeffice" /> 

* U& N! j* }9 E9 m

食堂中部最热闹,各种游戏五花八门,有套圈的,有扣上大头娃娃上前击鼓的,还有猜谜的。我和二哥排队在圆盘上转箭头,我人小,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带着的板儿,什么都新奇,什么都不懂,转指针时,不得要领,用力不当,结果指针几乎未移动,我却傻乎乎伸手够奖品,被工作人员笑着按住。我哥运气好,一转恰到好处,得了一只铅笔。这是劳动所得,竞争所得,弥足珍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急于回家报功,于是拉着很懊丧的我一起离开了依旧热闹的食堂。。。。。。

, }5 t* M! @. r U5 k& ^

虫草老弟回忆的这次“大观园”联欢会我也去了,前面也发了回忆有关至此活动的帖子。我还记得当时有人玩儿击鼓游戏耍小赖皮,把大头娃娃斜戴着头上,利用大头娃娃的耳朵孔向外寻找目标,最后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真有聪明的啊。呵呵。。。。

发表于 2011-1-2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1-2 10:47:00的发言:
2 ~/ f* H" u5 k' j! R* s9 [4 B

 

1 b2 K* l' {" K0 ]' A$ v! {

  前段时间,校友们讨论过“大院文化”,今转帖一篇“大院”文章,读来有点意思且颇受启发。哈哈哈……

- \0 \+ m5 c8 K$ z& g( b

 

3 q- i: Y. {! W+ d

                   我在部委大院的记忆

fficeffice" /> , G# q$ d1 d( v* ~9 E

                       陈寅洛  

/ U% L2 `2 @4 L v- n- r

ffice:smarttags" /> 

% d0 {1 W% e6 N: O9 N& X3 _9 ~9 `- }

1981年到1993年田纪云在国务院主事的12年期间,我恰巧也在某超级部委供职,与国务院的工作关系比较密切,上行下效,国务院的机关作风对各部委的机关作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田纪云的这篇文章确实给我似曾相识之感,并唤起了我在部委大院度过的岁月的回忆。

   
正如田纪云在文章中所说的,自赵紫阳反对将国务院常务会议室的老旧会议桌更换成比较时尚的椭圆形会议桌,批评说国务院不要带这个头之后,其他会议室便没有再更换会议桌。我因某件公务去国务院开会时,国务院某局的旧式砖混结构的小楼的会议室里陈设的简陋程度确实让我吃惊---光线昏暗的小会议室里的老旧会议桌甚至斑斑驳驳掉了漆皮;对与会人员的招待也只是白开水一杯。

  
说起来也许大家不相信,那时部委大院里部长的办公室也不配置空调,炎炎夏日,即使是部长大人也只能像机关里的普通工作人员一样靠电扇驱散暑热,而部委大院的通讯机房却配置了空调,理由是为了保障通讯设备正常运行,那些通讯机房的技术人员因为在夏季享受了比部长还高级的待遇而颇有些得意呢。

   那时候部委大院只有一个公共食堂,并没有给司局长部长单开的小食堂。部长大人就餐时的唯一特权也就是不用排队买饭,而由炊事员将饭菜端到饭桌上来。也许是这位部长大人节俭惯了,吃的竟比我们还清淡,每顿午餐都是固定的一菜一汤,那一汤竟是一碗白开水,而且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一成不变,持之以恒。我还把这件事当作笑话讲给家里人听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那时部委大院里上至部长大人下至普通办事员,基本工资都相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一个数量级的,尽管大家的生活都很清苦,但也没听说有人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充其量是肚子里油水少了,借开会的机会改善改善伙食罢了,以至于部委大院里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嘴里没味就开个会。呵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昔日部委大院的经历确实使我把一切都看淡了,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你说呢?呵呵

6 O! I8 ]4 O0 [ M

                   

G6 U9 Y/ |& Y+ j, ?

 谢谢你,糊涂人!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11-1-2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1-2 1:07:00的发言:
  , g: N: z& M* e0 y% F7 b

辞旧迎新之际,水小子老兄深情地提及机院大礼堂的新年活动,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40多年前。不过,我要说的是发生在一食堂的事。

% q7 W" u) l: c0 N# \7 z

冬虫夏草童年参与新年欢庆活动,虽然未能中奖,但却充满童趣,令人回味。童年的点点滴滴都是令人难忘。

. a- b0 E' x: \2 A9 T$ I

 

* Y# y/ {0 @/ i9 c. V1 e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0 W) \/ W/ I# A

。。。。。。食堂中部最热闹,各种游戏五花八门,有套圈的,有扣上大头娃娃上前击鼓的,还有猜谜的。我和二哥排队在圆盘上转箭头,我人小,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带着的板儿,什么都新奇,什么都不懂,转指针时,不得要领,用力不当,结果指针几乎未移动,我却傻乎乎伸手够奖品,被工作人员笑着按住。我哥运气好,一转恰到好处,得了一只铅笔。这是“劳动”所得,竞争所得,弥足珍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急于回家报功,于是拉着很懊丧的我一起离开了依旧热闹的食堂。。。。。。

5 l$ ?2 I5 Y" t- r


 

发表于 2011-1-2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1-1-2 17:14:00的发言:
# M$ I. r% d% p+ |

虫草和水小子两位老弟回忆的新年大观园活动,是院部组织的职工与家属一起参与的庆祝新年的有奖活动.参加诸活动如射击、套圈、猜谜、击鼓等游戏得分给的 是纸票,票面有面值。把自己获得的纸票加起来可以换礼品,如纸牌、铅笔、本,还有花生、瓜子等。大观园活动都在一食堂举行,大人小孩参加的 很多。

% l: Z, p( v5 L- O! x; G: W4 H; M

小学校一般是在班主任带领下,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干净,用彩色皱纹纸制作的拉链式长链,从教室对角拉起彩带,装扮的 喜气洋洋的欢度元旦。

5 z/ P T& e1 l; f$ X( o

说起童年庆祝新年各项有趣活动的欢乐情景,善若水的兴致也来了。童年的趣事唠不完。。。。。。

发表于 2011-1-2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1-1-2 13:39:00的发言:
) Y9 I+ t' r. T3 }

虫草老弟回忆的这次“大观园”联欢会我也去了,前面也发了回忆有关至此活动的帖子。我还记得当时有人玩儿击鼓游戏耍小赖皮,把大头娃娃斜戴着头上,利用大头娃娃的耳朵孔向外寻找目标,最后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真有聪明的啊。呵呵。。。。

0 `$ z! a& D9 Y+ z, B, y- w

虫草和水小子两位老弟回忆的新年大观园活动,是院部组织的职工与家属一起参与的庆祝新年的有奖活动.参加诸活动如射击、套圈、猜谜、击鼓等游戏得分给的 是纸票,票面有面值。把自己获得的纸票加起来可以换礼品,如纸牌、铅笔、本,还有花生、瓜子等。大观园活动都在一食堂举行,大人小孩参加的 很多。

4 O, ?2 N" j0 C) d

小学校一般是在班主任带领下,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干净,用彩色皱纹纸制作的拉链式长链,从教室对角拉起彩带,装扮的 喜气洋洋的欢度元旦。

发表于 2011-1-2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兄对当年大观园中有人耍小赖皮的“揭露”,现在回想起来很有几分可爱。我要是身临其境,估计也会如法炮制的——毕竟转盘时很晦气很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呵呵

; r! b" I0 L4 O3 a2 _& r5 X

 

' _: w4 G& v P$ f+ ?1 S

善兄当时一定还没开始玩相机照相,否则,记录下来的将是多么精彩有趣!

2 q, R9 V$ M; e4 A' R

 

- }3 d t3 C; T+ Q1 }9 L1 T

鞠大哥的画笔如有神,学弟当年的惨象就是如此。鞠大哥简直就是在“写生”啊。鞠大哥,讲讲您的“大观园”吧!

发表于 2011-1-2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几分钟我就能让她怎么转都行!

[BR]我把那个女的从头部挡到臀部,只看见两条腿在转动,(用鼠标)。就马上能自我约定,让她想顺就顺转,想逆就逆转,试试看吧。就是个“视错”游戏,否则,我的两边脑子都不发达。
发表于 2011-1-2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叶草在2011-1-2 2:12:00的发言:
<柔情刻骨豪情天纵>
“笔随心舞”,三叶草的两幅帖子写得好,恩师的诗感动了学生,激起思绪万千,一份回帖也是展现一颗爱师敬师,深谢师恩的赤诚之心。老师看到这份作业肯定十分高兴,感受到桃李满天,硕果累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0 12:42 , Processed in 1.22595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