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iangzhi1915

傅作义时期的北平[含1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8-26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18: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号兵站 于 2012-9-14 18:40 编辑 . I# q/ W0 }( o1 t8 y1 _" D, S1 b7 p
5 J9 P# u& k2 \* r# V4 ?3 ?
谢谢楼主:第一次看到这张天安门照片。
) g* z. i: O1 v$ U; k. Q% G/ R" j3 Y# i8 T
发表于 2012-10-9 23: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刚刚找到组织,报个到
发表于 2012-12-17 10: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帖美图——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01: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楼主的照片才真正领略到什么叫一声叹息
发表于 2013-1-25 19: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北平好,那会没有这些冰冷没人情味儿的钢筋混凝土高楼。而北京呢,京字的释义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时过境迁,高土堆变成了上层建筑的高水泥堆,按以后的发展北京还可以叫北楼。
发表于 2013-1-25 22: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彩照,清晰,珍贵!
发表于 2013-1-26 1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看不厌的老北京{: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27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珍贵了,谢谢楼主。第一次见到这么清楚的原始北京。如果再把同一地点的现在照片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是遗憾还是惋惜,痛心?
发表于 2013-4-6 22: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5: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成自然 发表于 2010-12-5 15:04 # S- U' P2 N' T, y* v& J' o
傅司令上当了,我们以保护文物古迹为名进了城,然后我们全给拆了。哈哈。
7 ~/ Y7 H( m( O
这确实有点讽刺。开国之初一大失策!
发表于 2013-4-7 16: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右行”那张最好玩,“南长街”那张最亲切,那口大锅里是什么吃的,最想知道
发表于 2013-4-10 1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得感谢《LIFE》,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 K% x; k/ E9 U5 b, j# K同时也得感谢楼主,整理上传供我们学习
发表于 2013-7-6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海小胖 发表于 2013-4-10 12:30# U! L) r* \; r6 J& c5 e/ M  p
真的得感谢《LIFE》,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 o$ o" I8 S" J! n# E1 S$ q2 E8 w同时也得感谢楼主,整理上传供我们学习

- n. g5 H' Q! M9 f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3).jpg 2 N/ u: d) U+ F3 p$ u% W( g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2).jpg
; k  K6 V1 `! N2 S7 N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21).jpg
$ s3 K( m/ j- R, K# n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24).jpg : j( ~2 l* g* D, R$ g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14).jpg : S% G% O% }& q0 H' _- r& X* B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16).jpg
* u' ]- I5 R, ~! h( R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30).jpg   ]" G% b1 m0 U; y5 b4 f6 M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28).jpg
/ W5 ~9 b- V8 s0 L- K8 s& `
* _6 A$ c3 k8 K" H2 C0 g4 K9 v9 R
, L% N% _& p' [) u
发表于 2013-7-7 06: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靳京 于 2013-7-7 13:40 编辑
; q) I) t. g3 t, w
# t  N# _8 Z) Y! p0 t5 u' O" o' K* L
* p2 v( [* c' l+ \* K0 [. E  H) N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10).jpg
* P& i- K2 [& q7 w! j" y. j: I: G. Q2 @* o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48).jpg 3 n* X/ z7 H3 F# n( ~" R& T* N

$ T( `8 u( x3 F$ e' v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53).jpg 6 X6 _8 m4 \+ G, Y9 J- N) W
& [$ w3 n- p7 J: {& S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54).jpg 8 ?: y$ |( D9 h

- h# n0 k/ w( x! k* D2 ?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55).jpg % t/ D6 K0 r9 Y/ H2 z: e1 ^

: n$ j& a6 I+ m# F/ k Beijing in Colors Photos, 1940s (51).jpg
# v: g# H- d4 }: m# k7 v" s1 S( s
daqingmen.jpg
1 t$ B+ }2 I+ T5 K8 g2 l& r
发表于 2013-10-13 02: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古老的北京。
发表于 2013-10-18 17: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图真带劲!尤其是彩色的大图!!!
发表于 2014-5-7 1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9 y  f  R# a* U; ?7 p" M& ~" f
历史本来留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北京。
发表于 2014-5-11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城 发表于 2010-7-10 14:56
. I% l: C) V" k' V+ @9 k' J% p& H% `8 S图片43.jpg,是卖的老北京的卤煮火烧吧?

  r. i& Q$ y$ R  a7 V卖烀白薯的。
发表于 2014-5-11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照主人 发表于 2013-4-7 16:09
3 L% W; D; D+ a* s% f“靠右行”那张最好玩,“南长街”那张最亲切,那口大锅里是什么吃的,最想知道

3 X) a5 g; x- T% a烀白薯
发表于 2014-8-1 0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其极其珍贵!谢谢!收藏了。
发表于 2014-12-1 14:5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14-5-11 22:18! v) L* f, z) q% F5 |
卖烀白薯的。

# W; V' H8 u: Z8 Z这是卖什么的?
2009451304877753.jpg
发表于 2014-12-1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4-12-1 14:56! o& v0 ^) d& S. f# T; j  e
这是卖什么的?
2 N- w4 B7 L7 i( }
  【转帖】     《烀白薯》
    如今,冬天里吃烤白薯已不新鲜。其实在老北京,冬天里吃烀白薯也是热乎乎的一景。
    吃烤白薯是老北京最平民化的食物:既便宜,又热乎,常常属于穷学生、打工族、小职员一类的人,他们手里拿着一块烤白薯,既暖和了胃,也烤热了手,迎着寒风走就有了劲儿。记得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里,写到这种烤白薯,说是饿得跟瘪臭虫似的祥子一样的穷人,和瘦得出了棱的狗,爱在卖烤白薯的挑子旁边转悠,那是为了吃点儿更便宜的皮和须子。
    民国时,徐霞村先生写《北平的巷头小吃》,提到他吃烤白薯的情景。想那时他当然不会沦落到祥子的地步,不过,也绝不是如今脱贫致富开着小车住着别墅的作家,只是到宾馆里吃吃电炉子里用银色锡纸包着烤出的白薯尝尝鲜。所以,他写他吃烤白薯的味道时,才会那样兴奋甚至有点儿夸张地用了“肥、透、甜”三个字,真的是很传神,特别是前两个字,我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谁会用“肥”和“透”来形容烤白薯的。
    但还有一种白薯的吃法,今天已经见不着了,便是煮白薯。在街头支起一口大铁锅,里面放上水,把洗干净的白薯(这种白薯一定不能要那种干瓤的,挑选便是一种经验)放进去一起煮,一直煮到把开水耗干。因为白薯里吸进了水分,所以非常的软,甚至绵绵得成了一摊稀泥。想徐霞村先生写到的 “肥、透、甜”中那一个“透”字,恐怕用在烤白薯上不那么准确,因为烤白薯一般是把白薯皮烤成土黄色,带一点儿焦焦的黑,不大会是“透”,用在煮白薯上更合适。白薯皮已经被煮成一层纸一样薄,朱红色,能透亮,才是一个“透”字承受得了的。煮白薯的皮有点儿像葡萄皮,包着里面的肉简直就成了一兜蜜,一碰就破。因此,吃这种白薯,一定得用手心托着吃,大冬天站在街头,小心翼翼地托着这样一块白薯,撅嘴嘬里面软稀稀的白薯肉,那劲头只有和吃喝了蜜的冻柿子有一拼。
    老北京人又管它叫做“烀白薯”。这个“烀”字是地地道道的北方词,好像是专门为白薯的这种吃法订制的。懂行的老北京人,最爱吃锅底的烀白薯,那样的白薯因锅底的水烧干让白薯皮也被烧糊,便像熬糖一样,把白薯肉里面的糖分也熬了出来,其肉便不仅烂如泥,也甜如蜜,常常会在白薯皮上挂一层黏糊糊的糖稀,吃起来,是一锅白薯里都没有的味道,可以说是一锅白薯里浓缩的精华。一般一锅白薯里就那么几块,便常有好这一口的人站在寒风中程门立雪般专门等候着,一直等到一锅白薯卖到了尾声,那几块锅底的白薯终于水落石出般出现为止。民国有竹枝词专门咏叹:“应知味美惟锅底,饱啖残余未算冤。”
    只可惜,如今即使跑遍北京的四九城,也找不到一个地方卖这种“烀白薯”的了。
                                                    北京晚报2011-12-28    作者:肖复兴

# g% s1 w+ B. J/ M0 r, \* D$ E, ]5 X+ h% e4 l0 B$ @
发表于 2014-12-1 1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烀白薯讲究的是:大块儿、黄瓤儿、靠锅边儿。
发表于 2014-12-1 1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14-12-1 16:49+ B. [; z. l! @7 J+ W$ ?
吃烀白薯讲究的是:大块儿、黄瓤儿、靠锅边儿。

( Z& |8 s8 _7 a/ G& V2 z+ |; }/ q杨大哥说的有理!在山东靠地瓜(白薯)讲究的也是吃黄瓤儿、软和的(烤完后里面恨不能嘬出汤来才熨帖)。几十年前吃干瓤白薯的目的就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生活要求看涨了。
发表于 2014-12-1 18: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图:靠右手锅边儿那个是一根比筷子稍粗稍长的木棍儿,头上绑着一些有的是白布也有绑羊毛的,经常拿它沾那些类似糖稀一样的烀白薯的汁液刷到白薯上。内股香味儿,现在想起来.....
发表于 2014-12-5 13: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发表于 2014-12-27 15: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4-12-1 16:11
: p0 U  O0 t4 Y2 c0 A& `# f【转帖】     《烀白薯》     如今,冬天里吃烤白薯已不新鲜。其实在老北京,冬天里吃烀白薯也是热乎乎 ...

, k# F7 H( F+ N8 w+ m' S  t# L- d长学问,谢谢!还有这么一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6 03:19 , Processed in 1.227963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