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文秀武兵

习作几张,时不时的发上来,让大伙见笑啦,[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层台梯》

 对于照片的好坏,俺只有一个标准,……能感动自己的PP,才能有可能感到众人。

' _$ t' H; z, I' m

                            个人认为:越是司空见惯的东东,越难拍得脱俗,……。  

) H7 b/ _& p) n: D


《第十三层台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曲》

 

. \: s+ h5 ~3 w) G" n) v- m) s


 《晨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姐俩》

 

7 Q% ~: O" \1 U


《小姐俩》

发表于 2010-1-26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爱生活的人!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热爱生活,还……更爱钱和“图”!呵呵,俺这乌鸦嘴

 

) s1 a7 b; K1 y* D2 n o! |

 

, W T/ Y# r6 T6 r

除了热爱生活,俺还……爱钱和“图”!呵呵,俺这乌鸦嘴。

/ X' D# j, a% F" k0 q9 }


《丫丫》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学了》

 

( f0 b5 u# A4 r3 i; s

      在照片的欣赏过程中,专业的观众往往眼光更敏锐。与没有受过训练的业余观众相比,他们往往能从照片中看到和感受到更多的东西。

" V0 I! n) v1 j! S) D

      老北京多年来也流传着这么句“行家看门道,力倍儿看热闹”的老话儿,大致说得也是这么个意思。  

) @: f2 p: a2 a' y5 }* z

 

8 H9 \5 P& W" q* {

                                                                        

g5 C$ j; M, L' h0 i6 c9 B7 C


《放学了》                                                             04年摄于平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瓣工地》之“头,您在第几层呢?”

 

" {/ i' R3 ?$ A5 t8 ]4 j2 Z) y

       ……真正独特;引人入胜;令人惊叹;细致入微和惟妙惟肖的照片是“造”出来的,而不是“照”出来的,

0 b& r1 G' h4 f

更不可能是照猫画虎;拾人牙慧;‘乱嚼“猪蹄”;“瞎掰活儿”出来的。

5 \& `, G/ c k

 

* t. G9 e0 Q' G: J/ p$ @; @


《“喂!头儿,您现在在第几层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0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拍》


《摇拍》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嘛嘛香》

           有时候,特写照片的关键不是在街头发现一个偷拍的机会,而是让观看照片的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一件普通的事情。

8 q) K; i" T- o; C. ?( l6 S1 F3 N


《吃嘛嘛香》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路过》


 

# I. u/ {" M" y9 v1 @( K

      深度特写照片赋予了摄影者更大的表现余地,使他们可以像写作一样去拍摄自己热衷的题材,……但如果没有想法和精心的准备,一个摄影师不可能拍出更有价值的打动人心的照片。

9 P; E! J* u7 W) V2 a" F; I

      呵呵,不客气的说不管他每次拍了多少G,基本上在稍微懂点摄影的人士的眼中,是一些很老套的“垃圾”。

, w. ~4 c) [. k


《走过路过》

发表于 2010-2-1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您的片子越上瘾,有“令人喜不如令人惊,令人惊不如令人思。”这么一股灵性儿在内吸引人。

* x1 e4 Q) b" T( a* F5 z

向您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年人那里还提什么‘灵气儿’,不过是一股“暮气”或“拙气”罢了

9 t2 l& o( Y+ z" B

      呵呵,那里那里!对退了休的老年人就别提什么‘灵气儿’啦,……真是羞煞俺了,不过是一股“暮气”或“拙气”罢了,但还是要在此感谢大家伙儿对俺的不离不弃,老夫也只好厚着脸皮继续献丑逗大伙儿们一乐吧~。

" y. I) e& M' d' H; P' G0 X/ d


《礼多人不怪》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运》

     有两种艺术,一种热烈,与生命合一,感染和震撼我们,例如梵高;另一种冷静,智慧超群,解放我们的心智,例如毕加索。……不伟大却显得才智出众,意趣盎然,精美高雅,能让我们会心一笑。

; Y; B+ K2 @* R' A- b; U


《春运》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元培故居》

     摄影创作是一种最少固定最多例外,最少常规最多变化的精神劳动。当一个摄影者的头脑被一个真实的情感意像所吸引/占有,又有能力把它保留在那里并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时,他就会创作一个好的构图。

6 X+ m4 i6 n9 W* w2 @; [" X* m

 

) r$ x2 `0 Q& R" t& H$ Y( S


《蔡元培故居》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聚锣鼓巷》 摄影作品同其他艺术创作 一样,技术只是一个基本门槛,最终是与个人

 

: y" d; \4 U: h$ X" Y8 e

     摄影作品同其他艺术创作 一样,技术只是一个基本门槛,最终是与个人的文化积淀和底蕴相关,“鹦鹉学舌”无法成就自己,即使是天天见人“口吐莲花”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因为其艺术造诣的高低最终还是看其作品决定的,不是您“出身豪门”;貌似“学富五车”;“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嘴念八卦”就能决定得了的。

9 P3 _8 ^7 Y9 s# y. J

    呵呵!一句话互勉:小心“擅刀死于刀”,……老年人出门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嘴”,放开自己的‘腿’,多听少说为上哈,别忘了老毛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自己那点儿“陈芝麻烂谷子”还是“挥泪”“自宫”了吧!这样,一开春儿好轻装前进不是,再说了,到大年根了“吐故纳新,吸一点新鲜空气”也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呵呵!

% z4 G% i& z" d4 r$ O


《相聚锣鼓巷》

发表于 2010-2-5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10-1-31 7:28:00的发言:
; T6 S. J" `. @# r/ [, L. B% l,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mg_187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摇拍》

P; M8 h o f) a8 c9 [$ k" h

在冰场拍了几百张摇拍,基本都虚,后期要加锐。

发表于 2010-2-5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时看不完,先说最近的。309,320,323,327很喜欢。

发表于 2010-2-6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片子同时,还看文字,受启发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2-6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如水照缁衣》

 

5 X# L1 ^& w% k; ^( s$ Y8 z* T. e

 

; ~1 ^8 d5 D( ~. h& ?+ [4 g

 

1 I( N9 a( w9 v! v8 l) o. |- V0 @, b H

      生活在17世纪的浪漫诗人仓央嘉措早就参透爱的道理,他在《十戒诗》中写道:“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想不开的时候,不如多读几回。

) i1 ~7 l# F2 L

 

% v1 Q- `" p5 b/ h/ G& p" U


《月光如水照缁衣》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迷雾中的东堂》

 

8 Z. _- t2 i/ |8 C

       营造气氛是拍摄照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往往需要摄影者通过场景传达很多简单的记录功能之外的情绪。尤其在雾天,下雪天,雨天或落日后,清晨等时间,往往能够拍出有那么点气氛的PP来。

$ B0 v4 c6 d2 x% ]/ H/ s- x4 W

      但是俺还是缺少那么点“运气”,偶然路过只好凭着热力井地沟里的一缕缕余热……,来装点一下“门面”吧。呵呵!

# e6 M! I9 C5 T6 r1 U


《迷雾中的东堂》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忘年交》

 

9 \ p# E& o# n O0 S+ u


《忘年交》

发表于 2010-2-9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总有那么一些许让人琢磨的创意,文字总有那么一些许让人思索的启迪。

" P/ f- Y# B% S/ c

 

5 c' x3 d# |* M" s5 q9 t2 C. C

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v; L% p! k4 x# L

      呵呵, 以上仁兄提到‘艺术’二字,不由得让俺心头‘一震’,其实长期以来让俺夜不能寝关心的是:一个从事摄影的艺术家到底需要什么?是“无敌兔‘还是红圈头;是曼富图,还是”小小白“;是满脑袋的“经典理论”;还是成天“抖激灵”出入各种“沙龙”靠’糖水‘获奖,再不行就“十面埋伏”箭扣;“夜袭”大钟寺,全扦“狮子王”……

( p+ P+ I+ {& T% X2 h5 c4 ?

      那成为一个摄影艺术家到底不需要什么?首先,你不见得非得有一架好的相机,泰利 。理查德只用“傻瓜”,就成为世界顶级时尚摄影家;其次,你不需要精确技术,如辛迪。雪曼;再次,你不需要对焦清晰,构图严谨,如莎拉 。莫恩;森山大道经常不看取景器就按下快门;更有甚者,你甚至不一定需要相机,如芭芭拉。克鲁格牙根儿就不拍照,捡别人的照片来添加一些文字 ,就“一举成名”了,……

; ~0 g# A; ?2 V% e* E

那么,一个从事摄影的艺术家到底需要什么?什么东西使一张平凡的照片成为拍卖会上动辄6~7位数的艺术作品,而不是祈求‘仨瓜俩枣’就出售的‘大陆货’?回答是:一个新鲜有力充满灵感的想法。

: e6 D# m4 x" A) M9 U" W1 G/ ^8 N

      呵呵,原来如此!~

4 x$ j: x+ q! S2 b% o6 v


《“祈”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封箱戏《十五花洞》

    连续四年演出的小年封箱戏,于. D% B( K: Z/ q, [1 y. P& Psrc=" />1301930在长安大戏院继续开锣。众多京剧名家联袂演出的京剧封箱戏《戏迷家庭(四本)》和新阵容反串的《十五花洞》。

0 f" _* w" {" u. M* T4 }

    呵呵,俺和老伴继《黄粱梦》后,又“蹭”一场,看后感到:……名家就是名家呀,真不是“徒有虚名”的呀!厉害!

0 g6 h2 Q* M" g# ^1 W3 p' f4 {

 

. S& i1 B6 x" ^% H


封箱戏《十五花洞》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爱情这玩意儿,绝对是脆弱的很,……

     生活中爱情这玩意儿,绝对是脆弱的很,……红颜易老春风一度,第一年是情人,第二年是熟人;第三年是家具等等古老传说原来都是爱情宝典呀。

+ y8 P7 `$ B, p. @) O' r1 m" b8 ]


《春风一“睹”》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儿》

纪实性照片不只可以告诉人们那些他们没有看到的景象,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的观点。

3 ~ y) B; T, a1 K8 k

                     照片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并唤起人们的情感。

, J* o- |* v8 X* t


《胡同儿》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到了》


《福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休的牌楼》



《介休的牌楼》

发表于 2010-2-16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了!福到了!虎年吉祥,事事如意!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鹦哥巷前牌坊》扫街的空前发展,确实是相机普及,影像平民化的结果

      扫街的空前发展,确实是相机普及,影像平民化的结果,在面对满大街“无恙五羊”的人群,当你克服了记录过程的心理压力后,颤颤巍巍得’“狗胆包天”的扫街,它能够真正让你随心而动,……当达到一种自由叙述的境界时,才能产生有价值,好看的摄影作品,当然你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和视觉素养才行哦。

) z. w" m# R3 _. `" P. q, g2 I: S2 Z


《鹦哥巷前牌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4 21:12 , Processed in 1.182968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