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6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6 20:08:00的发言:
4 g! w# L" U/ n( \& M% j

糊涂学长:

7 V l1 l9 f4 N$ \1 M

     胡兄也太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啦!哈哈!不才明明写着,“机院成立革命委员会”那年,推算起来不是68年就是69年。那时的胡兄,可能在外上中学,或离京插队,或上建设兵团。和你说的1974年,差上7、8年呐。“8年啦,别提它啦!”

2 i+ B. I W4 B" m2 \2 T- L

     另外,“只见它(冰雹)是白色,半透明状,比黄豆大,又比蚕豆小,就像断了线的项链,无数颗珍珠四处乱蹦。而你那冰雹“核桃大小”。俄的端的是小巫见大巫啊。

0 \6 y) N& j) @5 }& @

 

: Y8 z7 a3 g% O" D0 Y6 S

对,冬虫交代的那个时间很清楚。

5 X+ v- l& J( G+ ?' M

 

! n; x! q* a2 z4 C9 [1 z' m

北京的那场大雹子,我也可以说两句。我是在西城三里河一带看到的。当年资讯传播很差,今天听冬虫一讲,才知道这场雹子的范围如此之大,朝阳区也殃及了,当然假定咱们说的是同一场雹子。

7 H- _2 F# l& g+ Z. p8 F

 

/ A7 ~5 Z+ }2 V

顺便说一句,虽然当年资讯传播差,可“最高指示”传达却不过夜。因此“最高指示”一出来(一般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晚八点播出),接着就差不多是全城的人到天安门广场兜一圈---做布朗运动---表忠心。

5 T) J. D# x5 f* S! D+ M: n) r& t

 

& ~7 T q0 O. H1 j* K$ h! T

回到雹子话题。我印象那是在7、8月,暑假期间。当天北京暴热,巨闷,憋着要闹天。谁也没想到是一场这么大的雹子。当时是下午4点左右吧?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天色突然转暗,同时一通乱雹打下。

" j4 P. e0 J' K

 

) N# E4 s, J& j' m

说其大小与弹球相仿,并不夸张,个别雹子达到毛桃大小,似乎也有,是否够核桃大小,存疑。或者是小号的核桃?哈哈!

: r! |) S+ e. A' M: F

 

- K* L" p% q2 q0 l! t& [

冰雹过后,天也黑了。温度骤降,满地皆白,到处是残叶断枝……

% ]" l `- C/ _" D

 

" R7 M& U/ ]1 |" j

假如糊涂兄是1969年4月间就去了干校,一定没见到这场雹子。

6 ^/ ^' v7 q, e; a

 

1 a$ R2 o9 X$ r

好一场大雹子!怎见得,有歌为证:

3 p; P) f {4 Q1 F- p

 

8 c5 ?6 j0 r- y: I6 i! _

(歌声起,熟悉的旋律,如由那军旅女歌手唱出来,当格外动听)

6 k9 _+ Q t9 x$ h

 

. q+ d/ e7 I4 L) E

1969年那是一个夏天

: K% F! `! g/ V8 D/ Y8 J

有一场冰雹把北京的大地砸了一个遍

3 o$ j) L+ q- \$ {' N7 j2 L

顷刻间刮起阵阵狂风

! m4 H7 o* b, R% b( |

突然间满眼是白蛋蛋

5 x' b4 m$ l3 a z" x& Q% ~

……
啊......

) Z6 i- W' t" q% x+ b% K

 

4 @) t0 d$ A2 ~$ u5 \) m {6 H! B' Z4 X

all_right兄, 怎么样,这就算是说了一段儿吧?还凑合吗?

. o' l7 X* x' X/ a; _+ i. ~" ~" D

 

& Q- H* W: u$ ]/ G0 s' ?6 N

all_right兄看到youyou应kong同学之邀听音乐会,羡慕啦?哈哈!

% H3 \$ C" h4 z& M- A7 i% G

 

( d! r6 M2 B. D6 ~% n5 ~! Z3 g

“不,我们是不会嫉妒她们的,亲爱的斯大林同志……不,不会,当然不会的!”

/ X! U9 R: C+ B2 O/ b

 

1 f+ B0 U: `! T$ H

再说,亲爱的all_right同志好像也准备了基辅餐厅等各种节目了嘛!

发表于 2010-1-7 0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 一定要不间断的说"下回分解"。你,糊涂和小草是我们论坛的三剑客.

1 ]! s; w8 s _' ]' V

我找好了一个小板凳坐下来安安静静好好听. 哈哈

4 k$ Z* b$ f, \4 m' K) |8 Q' M/ `

kong同学有内线,让他准备一个海鲜大餐,多来点红烧海参,油闷对虾, 不去听交响也行. haha

9 I' i7 [( ~; ~

基辅一事要听车,童他们5个常任理事国的吩咐, 我们是第三世界跟着跑,现正紧赶慢赶呢.

发表于 2010-1-7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7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6 23:50:00的发言:
; o- s* u6 O$ R

顺便说一句,虽然当年资讯传播差,可“最高指示”传达却不过夜。因此“最高指示”一出来(一般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晚八点播出),接着就差不多是全城的人到天安门广场兜一圈---做布朗运动---表忠心。

& [0 h. w9 [" j0 {+ {8 R* v& M

68年9月我们就近入学进入呼家楼中学(上小学时最不齿的学校)。一天晚上发表了“最高指示”,我没有去学校参加游行,因为在附小没有这个惯例;结果第二天上学时,就有同学用质问的口气问我:你昨天为什么不来学校?问的我莫名其妙的:到学校干嘛?她解释给我听后,才明白还有这么回事。以后再有“最高指示”出来,赶紧就往学校跑,生怕显得自己落后了。这时又感觉很庆幸,幸亏学校离家近。

: X+ q4 p8 T# i5 i- e; m# X$ b

谢谢beiwei兄的提醒,才想起来这点儿当今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

发表于 2010-1-7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5 23:50:00的发言:
2 ?( c2 t: F5 l, O5 f

 

/ V& ^- H& J* r) F2 s+ N

 听松学长,我总觉得“合作社”(当年是这样称呼吧?),好像在大学体操指挥台的南边私的?.......

+ l; u* j# ]; k7 ?$ A

 

) ]* A6 c) `* ~8 i

糊涂学长,合作社靠近南操场的西北角,大学领操台位于南操场的中部,所以合作社位于领操台的西北边,而不是南边。合作社的北面是缝纫组平房;缝纫组北面是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北面是22号楼;22号楼北面是大马路;大马路北面是1号楼;1号楼北面是松树林;松树林北面是教工俱乐部;教工俱乐部北面是第一食堂;第一食堂北面是北院墙;北院墙北面是后河;后河北面是水碓子;水碓子再往北是农展馆;农展馆北面是。。。。,噢,瞧这头儿绪让胡兄给挑的,我都收不住了,对不起,跑题了。呵呵。

2 ~, z# d2 p9 |0 b5 t+ d8 d

   完全正确!加十分!

# Q, H- F! c+ V5 g& y

   9号楼换新衣服了,你是高兴?[em80] 还是伤心?[em53]


发表于 2010-1-7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o, l; R; n7 X

  再来两张看看!

+ n9 l4 e, x# v

 

l/ H/ ^4 R( `

 

2 t1 \4 u; p I6 C1 n( {0 \! G



发表于 2010-1-7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10-1-7 9:32:00的发言:
I) I# h4 w8 r3 q

68年9月我们就近入学进入呼家楼中学(上小学时最不齿的学校)。一天晚上发表了“最高指示”,我没有去学校参加游行,因为在附小没有这个惯例;结果第二天上学时,就有同学用质问的口气问我:你昨天为什么不来学校?问的我莫名其妙的:到学校干嘛?她解释给我听后,才明白还有这么回事。以后再有“最高指示”出来,赶紧就往学校跑,生怕显得自己落后了。这时又感觉很庆幸,幸亏学校离家近。

9 @6 u" o$ G: }! P0 W

谢谢beiwei兄的提醒,才想起来这点儿当今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

0 l' R1 X/ b( `

      附小虽没有形成惯例,不过还是“恭迎”过一两次“最高指示”的。因人太少,造不成大声势,于是就到大学生哪里去搀和。记得一次在不亮的灯光下(不敢说在昏暗的灯光下),军宣队的一个成员朗读“最高指示”,如

+ ~" F7 A. N9 _+ k. r2 ]

 

3 i0 E! B' _, W8 C. G2 t+ ?

“有一个领导机构,叫革命名委员会好,。。。。实行一元化的领导”,“。。。。还有很多事做,譬如讲斗批改”。

+ c% {9 d" k5 N

 

2 O( D$ X$ C- {2 E6 N

     那时,大学生中有几个不知是故意地还是真差劲,很露怯的,红口白牙地说,要创造出一个“红丹丹”(红彤彤)的新世界。于是,我们小伙伴也学着说,手捧“红丹丹的”的宝书。说多了,说得口滑,差点让“大人”抓个“现行”。更有甚者,有人把“一元化的领导”,竟翻译成“一块钱的领导”,令人喷饭!当然,更让老外莫名其妙,丈二金刚摸不到头。。。。。

发表于 2010-1-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磊子哥:北京这些天好冷赶上加拿大了吧?零下16度。

- |2 y6 t1 f. n( r( L H9 P- B

          给你看看21号楼和小花园。

( g5 m+ |, y: O* V

 

) J/ I* J( \, W2 v r& @$ r

 

' \- r: L% W; t- g' }/ u

 

% k- \6 f1 D! d





发表于 2010-1-7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ncong在2010-1-7 12:15:00的发言: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女 :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 n, O* X8 f B% Q# s

记得在附小,高年级大同学(估计很可能是糊涂人,老三、北魏、All right,等为代表的学兄们,不会有愚公)常“请”小豆包“断句”。不论对错,一律“弹笨儿”:

$ }4 t6 K" w c1 C0 W

 

+ O# \6 _, s) z' N. [4 F$ `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7 S- B( E" h9 i5 G1 {6 D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 r# o) t% O$ H+ J' @+ b4 R

 

- W, v/ Y5 U2 c w+ r

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学钱一文

, u. b3 a1 J; a( g1 T' A. K

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学钱一文

, _4 r5 v. ~ w* _

 

E, w8 A" X2 C6 R3 k9 N5 Y

当年情景又重现,

9 i9 R3 Y' T8 ?/ B6 f

 

( |7 R0 M8 B+ g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女 :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4 F5 k6 `& O! X5 r; Q

 

# _0 s# F; ?1 r) u2 e; ~

我第一次读成:

# K3 [) `: m0 E% r

 

4 B. X/ ~- O) b3 K* R/ ?. Q: ^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

: U, J- h) L* i; @3 D/ I. E

 

! @7 H; o& r) P8 r8 T6 D

俄不是梅兰芳,也不是李玉刚,更不是金星啊!

发表于 2010-1-8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8 0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10-1-7 3:23:00的发言:
" g8 d$ k9 m7 J

beiwei, 一定要不间断的说"下回分解"。你,糊涂和小草是我们论坛的三剑客.

9 Q$ m* s. E% L% m

我找好了一个小板凳坐下来安安静静好好听. 哈哈

* m( P% ], C( }

kong同学有内线,让他准备一个海鲜大餐,多来点红烧海参,油闷对虾, 不去听交响也行. haha

( o3 ~# s" K8 C7 F Q1 g

基辅一事要听车,童他们5个常任理事国的吩咐, 我们是第三世界跟着跑,现正紧赶慢赶呢.

% I+ b9 J9 A { w: V$ Q. j

all_right过奖!冬虫和水小子两位刚刚获得2009论坛最佳写手大奖,那才是真正的剑客!

4 y) L _3 R9 T5 f

 

?( |) F1 N. ]6 O

“论坛的2009最佳男”糊涂人兄运如椽之笔,以50后之底蕴工80后之笔法(按:好像有位学长----忘了是谁了-----曾做如是评价。不知各位以为然否),岂等闲可及?

, V5 I( i8 t1 X1 x

 

8 Z0 t. Y7 }1 a

咱就当个“刺客”,突发一两支冷箭(当然不是真家伙)耍耍吧!没问题。

发表于 2010-1-8 0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10-1-7 10:48:00的发言:
, {( B) I+ {* b6 y# I7 r7 P& D A

   完全正确!加十分!

" Q% h* u5 ~6 W. m! r( |' f

   9号楼换新衣服了,你是高兴? 还是伤心?

$ [0 E% n( D. W/ |

说起九号楼,总不免想起机院的文革旧事。

* {- L7 y- {2 m% R1 y

 

9 s9 F7 Y+ y! y5 t: A2 Q' V

水小子和冬虫在之前已就此类话题写了不少。不知道你们记得1967年的7-1X(七月中旬的一天,具体日子模糊了,可能是7-13或者7-14,甚至7-18?)那一天,“东”与“红”大对决的事吗?我还依稀记得一些。这些事儿,也许除了住在机院的校友和那段时间回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那些同学了解,其他校友可能都不清楚啦。

8 M4 Y& j9 ^# ~0 X# D

 

( e- H2 F3 h4 a8 w

那年月,在革命的口号下,做了多少蠢事!可叹!

发表于 2010-1-8 0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没有附小笔杆子——荆其柱

$ j8 T$ L J0 J% D( W' i( _9 D. H3 j

      新年前,附小论坛掀起了风起云涌《最佳先进》的评选活动。虽说是网上的虚拟虚幻的程式,但是大家都做得很认真很执著,可是也有缺憾。榜上提名竟然没有荆其柱!应该说这么浩大的《4.11工程》,不能没有这支强而有力的笔杆子作撑天柱之一的荆其柱是一个大的缺憾。

9 ^$ l- ^* J, i

   荆其柱此人,我并不熟悉,他毕业时,我还没有来到这所学校。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来源于他委托‘高延龙’学友在论坛上转载的第一篇文章《掀起你的盖头来》,这篇文章是在儿童文学上刊载过的,文章写得绝了,他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用孩子口吻书写孩子的感知和故事,写得入情入理丝丝入扣,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紧扣心弦,让人看得入神入境,写儿时的故事幽默诙谐,生动活泼,不落俗套,他是在用真情在写实事,很吸引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S; Q7 a1 b8 W9 x1 l; M' d

   第二次和他认知是要出版《纪念册》,学友们让我为《纪念册》写一篇刊头《序》,猛然想到要找荆其柱来写,特意打电话给他,几个小时后,他的文章《给母校——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就写好了,成文的速度之快,文章质量之好,见到此文者,无不交口称赞,编辑们对荆其柱大哥都怀深深的敬意。但是在这之前,在学友们的一直倡导下把:勿忘《在老师身边这首歌》作为《序》,把荆其柱大哥的这篇文章作为第三篇:往事篇的首篇文章。我和栾兴家老师编写的《纪念册》第一篇:母校篇的文章取名为:《我们的母校》,奇怪的是他的文章取名也叫《给母校——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我和他竟有这样不谋而合的默契真是缘分。

* C [9 _& u5 j1 S3 m

   他书写的这篇文章很有水准,无论是思想性、性逻辑性都属上乘,更重要的文章内容很有深度,看得出作者是一个久经风浪历炼坚韧不拔的佼佼者,涉世很深做事老道,但是在对自己挚爱的小学校和学友们,老师们还是充满了水晶般纯洁的晶莹剔透的爱,天真无邪的真情,这是我最欣赏的了。

4 c+ u4 p* g& q% ?/ Q# B

   评选虽然已经过去了,世界是公平的。荆其柱学友的真才实学,他的美文会早已牢牢地铭刻在我们附小师生们的记忆之中,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荣誉。

发表于 2010-1-8 0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10-1-1 8:53:00的发言:
5 g3 K: a# \7 ?. D; z

糊涂都督:关于小学平面图经过多次讨论,我画的定稿图是以下这张,感谢你晒出来。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将它变成三维立体的,但是水平不行,而且现在我的上网条件和身体不能久坐也不行。力不从心,看后来的哪位学友来完成。

6 T* i. r1 P' y w* a V, S/ |) X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2 i$ _( B0 p A, ^0 V

 

, D8 v& t7 f9 \/ s

      大家对母校校院及教学楼、宿舍楼说了不少。对消失了几十年的母校记忆还是那么深切。其中各自记忆有所不同也是很自然的,时间久远有些细节记得不准也是在所难免,况且学校的建设也会出现变化的。我当初入学时校园不是围墙,而是竹篱笆,教职工宿舍楼北面和校园的西面都是旷野,校门好像只有北门,没有西门,北门和大家所说的位置好像也不一样,入北门的路好像与操场西边的大道是通直的,在教学楼西门前通过,不带弯的。那时校园外南面没有大学生宿舍,我想后来是否因为大学生宿舍对原来的北门有妨碍,才把北门的位置向西边挪了。另外我记得体育器械在操场的西边也就是讲台两边好像还有浪木、平衡木。我曾经在平衡木上重重摔下来,当时在地上坐了好一会儿。我们班入学时最高年级就是五年级,没有六年级。教室在二楼,五年级两个班级的教室都在西侧,一班在北二班在南,老师的办公室好像紧挨一班的教室在最北那间。说来遗憾,我所说的这些没有同届的同学来验证是否有误。听松坛主希望能有一张三维的校园图,还有人期盼我对此能作些什么,说来还是遗憾,让大家失望,我不会搞,据说很费劲才能学好。

发表于 2010-1-8 0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7 16:34:00的发言:
5 M# M! i$ _/ v7 y7 _

 

& t+ s: j! d) d4 T4 y: }

                                   灿烂无邪笑 坎坷人生路

8 M* j J) P2 {+ i: Y

 

; O" z8 a" r5 l. V0 h, 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马力国、王小林校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x2 Z6 k' y7 N& p% `

 

; X8 s R% L; \7 R0 H' ~. M

   这两日见到漫步贴上那张高年级校友:王小林、马力国等小学时代的照片,糊涂又感慨良多。因为,我与这两位学长甚为熟悉。

! s) V+ D5 N0 N, H5 e2 C( z) A


                                          马力国:委屈的一生  

6 G/ K2 e- t! q3 {- Z" a4 Q: R2 q

 

/ O" f; i# s% ~5 v

                                          王小林:无奈的人生    

6 p/ P# k2 E0 n! ]8 E. l9 R

   

: ]: M* A7 W) }; I* s! {' g5 s: t

       自从我们飞离小学温暖的巢,各自抱着人生美好的幻想,投向社会的天空去飞翔,却饱经暴风骤雨的洗礼,一路坎坎坷坷地飞回……我们至今还活着,活得还好,还好!万幸!!!

, c7 E) z# h- S! G


 

( k% B2 T. k8 Y# h0 B

      看到糊涂弟所说马力国与王小林两位校友曲折的经历,这可能是两人少年时高高兴兴去照像所没想到的,当年他们稚气的小脸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盼。而坎坷的人生之路却耗尽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有人会庆幸自己没有遭遇非难,有人会感慨世道的不公不平,有人会哀叹悔不当初,有人会为成为社会 弊病的牺牲品而抱恨终生。糊涂弟讲 得好“我们至今还活着,活得还好,还好!”。另外我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可能会成为有理想改造社会的人、为有志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人、为 有心为不幸的弱势人们 提供救助的人送上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的经历为社会进步和公正作出贡献,使我们的后代子孙过得更好。我想现在久经磨炼的马力国与王小林不会因为回忆“委屈”“无奈”的人生所緾绕,人生和时间是一样的不会倒转,要向前看,把未来人生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幸福,这是最重要的。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最最现实的是来到我们母校的乐园转一转,肯定会轻松愉快。

4 w# J: t7 L9 c

                     


发表于 2010-1-8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8 4:56:00的发言:
, S6 `% \$ L& [3 e, D& x0 Q/ ?$ `# ~

 

2 S7 F* c$ R) N0 K

      大家对母校校院及教学楼、宿舍楼说了不少。对消失了几十年的母校记忆还是那么深切。其中各自记忆有所不同也是很自然的,时间久远有些细节记得不准也是在所难免,况且学校的建设也会出现变化的。我当初入学时校园不是围墙,而是竹篱笆,教职工宿舍楼北面和校园的西面都是旷野,校门好像只有北门,没有西门,北门和大家所说的位置好像也不一样,入北门的路好像与操场西边的大道是通直的,在教学楼西门前通过,不带弯的。那时校园外南面没有大学生宿舍,我想后来是否因为大学生宿舍对原来的北门有妨碍,才把北门的位置向西边挪了。……

& {& B$ x* L# I7 W: J

在我记忆中,学校是没有围墙的,直到1960年我们毕业时,还是竹篱笆墙。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篱笆比大墙更自然和更美观。1955至1958期间,师生们经常出入的大门是在宿舍楼和教学楼之间。出了这个大门向西有一片松树林,松树林的北面有一排东西方向的小平房,门向南,这就是最早的“合作社”。后来这个合作社扩大了,并搬到了南操场西侧。记忆中,刚建校时,校园的东面是旷野,好大一片空地。后来才盖的机校。刚建校时,学校有好几个门,但就是没有学弟们说的南大门。当时宿舍楼北面的小马路上,是堆煤的地方,有一个进出汽车的小西门。北楼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均有一个小门,这里也是住校生溜出学校的好通道。鞠大哥在校时,教学楼南侧有一排平房,是我们每天吃饭的食堂。当时没有南大门。后来盖了礼堂,平房才拆了,露出了向南的墙,才开了南大门。

发表于 2010-1-7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10-1-7 10:48:00的发言:
$ s4 e% D% B6 O9 P" D i6 m4 p

   完全正确!加十分!

+ N+ O/ t, S3 i% ~3 }

   9号楼换新衣服了,你是高兴?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还是伤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2419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M0 }- l- v. H9 A5 V, y

40年过去了,如果这些建筑物不换衣服,一定脏了吧唧的。但真的换了衣服,我又不认识它们了,说不清是高兴还是伤心,随它们自己吧。

) C2 _; P! v5 z- W7 q T8 r( t

今年北京的冬天是够冷的。大家出门注意,别冻伤耳朵。

发表于 2010-1-7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10-1-7 11:29:00的发言:
" r& Z7 K* c( R

   。。。。

# J7 j: R: }! f3 T# X

          给你看看21号楼和小花园。

4 K' y! Q% b: J: C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235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1 _1 O" D) B

小花园建在哪?是在院儿里面?

发表于 2010-1-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7 13:06:00的发言:
& v2 e: S% m( `* m' B% L4 x% r4 l

。。。。。

9 N. h5 x+ d5 [/ R9 N

 

4 s: D6 h- K3 \, m8 I$ l

 

" {( L/ K" @' F1 ~% ]

当年情景又重现,

" k$ k& a# [1 n$ i5 ?; ]9 _

 

% }8 j. `* v8 f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女 :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9 `0 g+ p6 ?8 w

 

$ I. m5 O, M& J) R" F4 ]

我第一次读成:

4 F, w8 O( @0 B0 R

 

- `, u! S4 \1 e, w' m, m1 I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

: h2 q0 b z$ _1 x

 

# G. r/ t, X8 q5 N0 O* w

俄不是梅兰芳,也不是李玉刚,更不是金星啊!

' M3 W& N( [ n& z

licong同学对我班1.3聚会的浓缩总结,让你这么一念,。。。。其实我们倒无所畏惧,可你就变了态了。非常佩服标点符号的巨大功力,哈哈。。。

发表于 2010-1-8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7 13:06:00的发言:
+ L7 [, U# Q9 I' C9 j

记得在附小,高年级大同学(估计很可能是糊涂人,老三、北魏、All right,等为代表的学兄们,不会有愚公)常“请”小豆包“断句”。不论对错,一律“弹笨儿”:

- V/ o0 X+ j& w4 J0 Z. g

 

7 r8 x7 ?# {1 r$ a' Y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 E( v; t1 K9 O1 j9 k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 @# P$ d( o% U$ }. b! |8 a! U% P

 

( [. I7 |- q F% f' y/ y2 z

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学钱一文

2 L' S' J* H- R# p/ z7 _

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学钱一文

9 \) v. l) H5 ?' ]

冬虫的这个估计,我可是冤哉枉也!一是鄙人对低年级同学从来友善,二来小学时还拽不出冬虫引用的断句妙语,这可不是“伟大的谦虚”啊!

0 W. e: s5 ?9 c

 

% f; l9 Y, J4 |- o9 T0 X

我反正先把自己摘清楚了。老三,糊涂和all_right诸兄是否有此类“前科”啊?

% [% Z/ S0 M0 e% l

 

1 X9 s, R3 s# e4 h5 r$ T* f0 @& `

我想,我大约是二十多岁时,才领略了“下雨天”等等。但“无鸡鸭”是刚刚学到,这几句很妙!

* u% F. P8 j4 X$ [) M

 

2 o9 `0 |- W! \ z

不过,我的“下雨天”版本同冬虫的略有区别:

$ f2 |+ p+ K9 u7 L( u2 _

 

; C. }" K' [, V1 t; _

1、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主人写字,拒绝留客)

1 x5 z& c, R3 @" S' h. o4 G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客人巧断句,争取“被留”的权利)

M' e2 _+ }0 C# s1 ~/ q; P% ]

 

: C4 u( M: [! ^- }' z

汉字中此类游戏挺多,补充一个例子。

( z" H8 {$ s; ~3 P: V K

上世纪80年代初,到北戴河玩,看山海关姜女庙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也是这类文字游戏。

发表于 2010-1-7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5 0:34:00的发言:
) g3 X1 v: ^$ D. l4 j/ l

                         《一本毕业纪念册,牵动师生离别情》
                                                                 宁玉珍主任供稿
    
  几度春秋,几度沧桑,几十年弹指一瞬间,昔日师生再重逢,欢聚畅想话今昔。......

6 M( S9 ]7 L' [: W3 b

   最后,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道出我自己的心声:几多沉醉、青山依旧;几多梦醒、春秋不已。难以忘怀的师生情结,是永远磨不去的怀念、感恩;是永远割不断的友情、关爱。千言万语道珍重:快乐祥和、健康长寿,待到来年再相逢!
              宁玉珍2010年元月5日0:39

$ ~4 U4 ]( t8 K2 A+ ~

      看到宁老师的话语,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已经80多岁的老人 能说出这样充满激情,思绪清晰,令人感奋不已的话,说明母校师生深厚的情谊让我们的老师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小时在母校读书时,宁老师教我们算术,我还记得她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课的情景,夏天她穿着短袖白衫,扎着两条黑黑的长辫子,她讲严肃认真,一板一眼讲得特别清楚。下课后她好问同学有没有不明白的,她常说,不会就问,才能学好。有一次有一道题,我不会就去问宁老师,宁老师很高兴给我作了讲解。第二天上课,宁老师说这道题全班多数同学都算错了,就鞠衍行算对了,为什么,他不会就问老师,老师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当时我在座位上坐得特别端正,心里别提有多美了。但我也有挨宁老师批评的时候,有一天我把作业收齐到办公室送给宁老师,宁老师不让我走,说别走先看看你的作业,掀开作业,宁老师说这次作业写得太脏了,原来是我改动时用橡皮擦得不干净。宁老师接着说你的图画画得不错,一般会画画的人字都写得很好,你是怎么回事呀。字是人的脸哪,以后一定要把作业写好。我记住了老师的话,我的字以后有了一些进步。宁老师说:千言万语道珍重:快乐祥和、健康长寿,待到来年再相逢!衷心祝愿宁老师快乐健康长寿。

4 F( W9 E8 N, W9 r- C7 Y. F& q8 g

 

. E' |* _4 C3 D* [


发表于 2010-1-7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7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女
8 x: z* }, b* |, C) \) A( Z) d! A9 v& Y/ g& c5 f* v' l2 l
: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发表于 2010-1-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8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7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7 22:05:00的发言:
6 S1 q% L0 b! D

licong同学对我班1.3聚会的浓缩总结,让你这么一念,。。。。其实我们倒无所畏惧,可你就变了态了。非常佩服标点符号的巨大功力,哈哈。。。

8 N$ t# ?( o& Y J8 p. m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女 :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 q$ W8 z2 x& A4 Y

 

. }' |+ V0 o' w3 e% s$ y

我第一次读成:

# I) L' ?4 X8 ], t/ ^6 a

 

6 h- }; S, V C# ~

最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马莉 离我们最远的人水小子 最有思想的人高风 最能幕后忽悠的人冬驰 最资深的美余凤芝 最有风度的人:[刘申 ——

0 p. v1 L( C% n4 b. h

 

* T& ?5 b5 k4 ?/ R% ^/ z


- v4 B+ k" s! \4 O, o6 @9 C' c

0 B$ [- T C! } J+ g: x: u F! E- g: g; ^$ b0 A; g
) M, X1 l n6 [, {
& ?, z" B' Y$ j6 z1 i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4 22:43:00的发言:
" J2 ^( ~" O; |% u: O

虫草老弟,隔壁有咱班1.3聚会照片。不差钱,就差你,快去喽喽吧。

. ~* N6 K' u N0 r

哈,水兄,早已经喽过了。很感慨,甚至不知说什么好了。他们点名让你辨认,你可一一认出了吗?好像一切都“阴差阳错,乾坤颠倒了”

1 j( N5 J: F( E4 b3 k

 

2 E$ f1 Q: n0 t; A* B: |7 e& W# U

难道俄能断阴阳定乾坤吗?!不幸言中!不幸言中!是不是不祥之兆啊!

发表于 2010-1-8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8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m( H. Y% ]7 J }- L* s* X. y* l* F _1 \! A4 d+ q. [4 D
8 `: e) _: B4 x) d9 x+ f/ H
& P1 v5 T* x" b; J0 i) Z/ T+ V, h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7 13:06:00的发言:
* o M! E. z- O# I: n

记得在附小,高年级大同学(估计很可能是糊涂人,老三、北魏、All right,等为代表的学兄们,不会有愚公)常“请”小豆包“断句”。不论对错,一律“弹笨儿”:

# k/ |: ?; t8 Y4 I( |% C: Q/ I! `

 

0 S& z. q2 E/ }" y; s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 D% ]; P/ e8 u" V& J9 v7 P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 H1 G. b" \) a* l, H

 

# W3 X# X' M8 ~2 \# m+ \; w

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学钱一文

- R& B3 f: D `6 B$ ?( N% z1 R

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豆腐白菜不可少,不得学钱一文

1 v# F" q. \( ]$ y* b) H

冬虫的这个估计,我可是冤哉枉也!一是鄙人对低年级同学从来友善,二来小学时还拽不出冬虫引用的断句妙语,这可不是“伟大的谦虚”啊!

% h- O* T. t& Q2 J4 }1 ?* G3 N

 

7 ]! p7 V0 Z" x, }* u6 T( B5 F0 z

我反正先把自己摘清楚了。老三,糊涂和all_right诸兄是否有此类“前科”啊?

+ S) c4 o' y: m8 j% g8 T$ \% M

 

/ B; n/ R& m! J9 F' D

我想,我大约是二十多岁时,才领略了“下雨天”等等。但“无鸡鸭”是刚刚学到,这几句很妙!

9 X( [ e" V: ~

 

i. q: B: i4 \2 }; N

不过,我的“下雨天”版本同冬虫的略有区别:

4 ^1 |" C: T! Y: }# M

 

1 Z0 f" X: J9 Y0 M8 E( G

1、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主人写字,拒绝留客)

7 ?5 X; G- O9 e. c8 D7 K F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客人巧断句,争取“被留”的权利)

: W2 q! ^0 K: r' q6 p

 

0 X+ j; Z! f8 Y% O7 D' i/ E( P7 O

汉字中此类游戏挺多,补充一个例子。

! I& m% O0 i# i, R( s

上世纪80年代初,到北戴河玩,看山海关姜女庙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也是这类文字游戏。

8 f1 M7 V# h0 W0 m r5 Z+ U


       北魏兄多想啦!俄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哪里真是几位学兄所为呐!

4 k# P7 A) A F# u, y: i! b

      那些出题“断句”的高年级学生,其实也是现买现卖,囫囵吞枣,连自己都读不全,更别说读对读准,很有点像《红楼梦》中宝玉的小厮说的那样,什么“悠悠鹿鸣,荷叶浮萍”。。。。。

- o% I" S& Y. a3 w: |

     北魏兄是“活典籍”,许多典故、成语,诗词,学兄脱口而出,信手拈来,我等受益匪浅。

2 N% C- J+ w& d: u) P4 D v

     俄平时不求甚解,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记个大概,常以偏概全。如《下雨天》,其实根本就没记清楚,又没有现成材料差。好在想起附小能人多多,于是就抛了一个很不像样的“砖头”,果然出引出北魏兄的“美玉”。更有甚者,还有孟姜女庙的对联:

: ~2 H: @5 \/ O) r, J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 }& ?* [- L1 R W0 s: ^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i. c( c' {, F5 x- V, f

     我交卷,是答案之一。但应该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因为以前见过答案,先入为主啦,自然而然就断下来,不知是不是贪天之功。哈哈

" F7 z0 N1 K& j% [; N0 K9 c: M

 

$ D! [/ @' @) P/ \

     说来也巧,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也到北戴河游玩,还租了游泳裤(现在不可思议)在海滨游泳。为证实海水的味道,真的喝了一口,又咸又苦,还涩。那是实践“最高指示”,“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亲口尝一尝”。猛然记起是“日偏食”,水中抬头仰望,薄云中的太阳果然缺少一块。

% B+ A: ]+ O B* G) X, a$ Q1 T

     上岸后,竟无回唐山的车,于是转乘去秦皇岛的汽车,车上那叫个挤,那个热。当时就立在车上想,都说“挤得像沙汀鱼罐头似的”,没见过,这回成了“实物”了!

* E0 T |( x, ]( m9 {

      秦皇岛白色建筑居多,很漂亮。我却无心欣赏风景,赶紧买了去唐山的火车票。但见再往北走一站,就是山海关了,似乎隐约看到了关山。可惜没时间。望着北去的火车,口占小诗一首:

- u4 z1 f; S2 t

 

7 {6 H4 `* `+ o

                                 “铁马加一鞭,百里一瞬间。

! }, P' m# V% o" p' o

                                    恨距一步遥,天下第一关!”

6 \0 M+ f6 e, P2 h8 l, r; e

     

9 K. \' M% |7 I7 _/ c1 J

        直至现在,还为此耿耿于怀!

发表于 2010-1-8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7 16:34 4 W$ q/ E N/ q7 r4 W

    【此小文重新编写】
    我们离开小学温暖的巢,抱着美好的幻想,展翅飞向社会的天空。然,却饱经暴风骤雨的侵袭,一路坎坎坷坷地飞回……我们这一代人,历尽人生的坎坷,饱经生活磨难,至今还活着,活得还好。 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 ^( n# D3 S. F& ^

   两位同学和我同届,不在一个班,但都能记得。遭受这样大的挫折,能够挺过来,真是好样的!在那蹉

+ P! w E, l9 C; E$ ]

跎岁月里,我们这一代人用青春与热血换来得教训,再不要重演。祝愿我们自己以后的生活健康快乐吧!

发表于 2010-1-8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7 22:01:00的发言:
- |9 S; p) H( z3 k! q

小花园建在哪?是在院儿里面?

9 T5 G; m9 z: B) S0 ?& v$ e

 

# [3 i8 h) ]: M2 A ~+ t

   是15、16.17、18号楼之间的小树林改的。小时候老去那得吊死鬼回来喂鸡、找麽菇、木耳······

# b) e; P3 v1 I

   想再给你发两张看看,可不知为啥怎么裁都发不了。[em6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4 06:11 , Processed in 0.145643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