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b$ X. v8 J- k7 m9 R4 b d
北魏兄是“活典籍”,许多典故、成语,诗词,学兄脱口而出,信手拈来,我等受益匪浅。 # P8 u) V& g+ a A, l3 `2 {
俄平时不求甚解,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记个大概,常以偏概全。如《下雨天》,其实根本就没记清楚,又没有现成材料差。好在想起附小能人多多,于是就抛了一个很不像样的“砖头”,果然出引出北魏兄的“美玉”。更有甚者,还有孟姜女庙的对联:
/ B" q* R. E( c( o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Q3 Y& `7 f& J5 G- D' J; H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0 N/ o1 \& B: m) i
我交卷,是答案之一。但应该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因为以前见过答案,先入为主啦,自然而然就断下来,不知是不是贪天之功。哈哈 0 q9 N" a& v: i" r& E
4 ?% O3 R4 x; N- E1 e/ L* z
说来也巧,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也到北戴河游玩,还租了游泳裤(现在不可思议)在海滨游泳。为证实海水的味道,真的喝了一口,又咸又苦,还涩。那是实践“最高指示”,“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亲口尝一尝”。猛然记起是“日偏食”,水中抬头仰望,薄云中的太阳果然缺少一块。 ( C4 _% D9 I# P1 E7 T. h1 T
上岸后,竟无回唐山的车,于是转乘去秦皇岛的汽车,车上那叫个挤,那个热。当时就立在车上想,都说“挤得像沙汀鱼罐头似的”,没见过,这回成了“实物”了!
4 n+ B) e3 h. P. y& E" w 秦皇岛白色建筑居多,很漂亮。我却无心欣赏风景,赶紧买了去唐山的火车票。但见再往北走一站,就是山海关了,似乎隐约看到了关山。可惜没时间。望着北去的火车,口占小诗一首: " [9 i9 Y0 \% I! y ^, t7 b
! V; R8 L3 d: F9 D4 ?- M# U! @6 b' H “铁马加一鞭,百里一瞬间。
% U# {+ F4 s. U& _3 v6 ] 恨距一步遥,天下第一关!”
/ _6 d8 Q; z) _7 u: ^ ; V# A7 Z& y" P! J0 a
直至现在,还为此耿耿于怀!
: p! \0 V' G( O我想,冬虫的断句“……朝朝,朝落……长长,长消……”应该就是正解吧!
1 ]+ L* [8 F5 v1 U" X 9 N* A* O& C; z D, D9 ^
“活典籍”,不敢当啊!暂且自嘲为“半个杂家”吧!不过,自称为“家”,虽然只有“半个”,这口气是不是还有点大?呵呵! 3 ]( F- Z, Z3 O: H* v; B& A; h
3 |& c* d4 m+ |* |) s& Z0 O3 r7 m过去说某人多识,有一种说法,说此人“百科全书缺一角”,应该是称赞的意思。 3 G# z5 u2 X2 K8 m) \2 s( n
得意时自夸也可用。“怎么样,俄说的对吧!俄是百科全书……缺一角啊!”。自嘲时也可以用,所有说不出来的知识,都在那缺的“一角”里! 1 x: [! g1 n6 X# M0 `. K+ ]
* t' H9 i# t$ o* q M% v2 Y冬虫说平时“不求甚解”,其实我也如此。突然联想起那年看电视里(大约十几年以前了吧),咱的老领导核心在美拜访几十年前的老师顾先生。会见中,老领导也表示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看来我们同老领导心连心啊!
! i, t8 t( C7 ]% }+ b8 k, t ( T6 h: Y" B* ~9 P: L+ J
读冬虫的文字,轻松愉快,也很有意义,我也要说读来受益非浅。当年一出手,就显出以冬虫/水小子为代表的陕军不得了啊!举个例子,那篇“大喘气”的文革旧事还记得吧?“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绝妙!
2 b" V) P- e/ D1 [2 ^
) P8 I- }( L0 X2 ]: r让我们继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老传统,同时贯彻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