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3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6-13 15:53:00的发言:
' q4 c6 S. F7 s8 g

xingjianjun:

" B, S+ Y5 V5 n! u

你找的魔术揭秘很精彩,我对老的苏联电影非常怀旧,在网上找到了许多我喜欢的老电影,如:青年时代、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保尔柯察金等。但是有两部电影始终没有找到,也可能网上就是还没有出现。你在这方面看来是有经验,能否帮我找一下,电影片名是“基辅姑娘”和“非常事件”。找不到也没有关系。谢谢!

6 V. V: H9 u: q \: b

各位网上高手,如果见到这两部电影片子,也请告诉我。谢谢

2 j p: l' \5 W

 

. W* M0 h! D/ G% z8 ~% v4 I: ~- g
西水车:我也没找见。这个网站有大量苏联原版老电影 http://www.armchairgeneral.com/forums/showthread.php?t=14923&page=34 你看看
发表于 2009-6-13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ngjianjun在2009-6-13 21:29:00的发言:
" i4 S; J9 w, ~3 h0 I0 j2 u

 

2 r: p: t( u& A. L
西水车:我也没找见。这个网站有大量苏联原版老电影 http://www.armchairgeneral.com/forums/showthread.php?t=14923&page=34 你看看
9 B- d, q! I$ z s+ x1 X* x2 o" w

xingjianjun:谢谢你!我以后再慢慢找,青年时代就是等了两年才找到的。

发表于 2009-6-13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6-13 15:53:00的发言:
x4 _" I8 S, z# y

各位网上高手,如果见到这两部电影片子,也请告诉我。谢谢

$ S2 H G, N2 ]# Z9 f6 U

西水车学长:

5 w$ f$ } I1 T5 E

  您在《红军旗》网站搜索一下,看有没有您想找的影片?这里面有很多老电影片。

- x2 D1 I. X( V: i: f# _

网址:http://www.mzdbl.cn/index1.html

8 O+ X$ R. l" j. Z' x |

 

/ g" c' c9 d- x; |; M: \

 

发表于 2009-6-13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x5 m5 M' O& N

14)我住过的家属楼—机院8号楼

. q j9 r( t) Y% r( }: t& x6 i$ J

  

# t6 f! G: h: w1 \. B7 |8 Q! D

    从记事起到全家西迁之前,我家一直住在8号楼,而在前面写了一点有关7号楼的事情,完全是脑中突然冒出当年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和依稀的记忆,但愿所聊起事情不要给现在还住在那里的住户带来什么麻烦。。。不过家住8号楼,却说7号楼的事情,有抢别人话题之嫌,不好意思啦,想想还得说点和8号楼有关的事儿才好找齐。

7 C. B; C5 W; h3 v( o; R% U1 Q( w

 

# j: p) W' i/ _) O( H& l

     8号楼和10号楼是一个建筑图纸,居室都是一门两房或三房。其中住户有行政人员,大学教授,教师,小学老师,后勤部门人员和工厂工人等。过去在7号楼和8号楼之间靠北围墙的地方,有一个两楼共用的简易垃圾箱,由两块水泥预制件板架在一砌起的四方砖墙上构成。垃圾箱开口朝西,西侧7号楼北面是一片开阔地,曾经种植过蓖麻。那一片地里的蓖麻吃喝不错,长得杆儿壮页儿大,小孩子钻进去,别人从外面都很难看到。记得隔壁Rong家老二很淘气贪玩,吃晚饭时常不回家,老得让她妈东跑西颠地把他揪回家吃饭。一次,Rong家老二在被揪回家途中,突然双手发力,挣脱了他老娘束缚,一溜烟儿地窜进蓖麻地的深处,任凭他老娘在蓖麻地外面如何威逼利诱,就是躲在地里不出头,急得娃他妈在外面转磨磨,可就是不敢进地里去找,最后气的拣地上的破木疙瘩烂树枝什么的往地深处乱拽,才把那小家伙弄出来。。。

1 L+ u/ _$ S) p9 A

 

/ i: d0 ~: K$ J7 u. ~2 r

    上面说的垃圾箱,应该是儿时住在那一带的兄弟姐妹们所熟悉的。倒垃圾虽说是家务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晚上出去倒垃圾对于那时孩提的我们,却特有挑战性。由于垃圾箱地处两楼之间,离楼较远,离北围墙很近,一到晚上那地方没光线,周围特黑。北围墙外面是农田,就是过去我们院内孩子经常所说的“野外”(住在周围“野外”的孩子则被院内的孩子称为“野孩子”)。“野外”这个概念,那时到了晚上在我脑中的形成的印象就是野狼横串,坏人出没的地方。您琢磨琢磨,大晚上周围黑咕隆咚的要到靠近“野外”地方去倒垃圾,感觉能顺溜吗,可家务活儿派下来了,还得干不是,于是就引出了不是故事的故事。

% t7 Z4 _* Y! q7 X$ `% p

 

' |1 i5 B& d7 |( Q! O& W+ ?" T0 q( `

      人们经常是一大早出门,就会看到在通向垃圾箱的路上,这堆一摊垃圾,那撮一堆脏物,要不就是在水泥预制板上面天女散花式撒散着垃圾。。。这些都是小孩子家晚上出来倒垃圾,因心里害怕而犯下的事。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孩子正在楼道里闲玩,就听那屋门一开,年龄和我相仿的Rong家老大一脸严肃地端着一个簸箕从家里出去倒垃圾,我们则在楼道里静静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就听Rong家老大一路走,一路哼唱着歌。那歌词前后根本不搭界儿,音调也颤颤巍巍的,明显他是给自己壮胆充气,大家不觉好笑。突然外面Rong家老大的歌声变成严厉的喝问声:

9 A! F+ q B4 C+ L% w* ?

 

" M5 e3 m' g- B1 H

“谁。。。谁啊?。。出来,。。我看见你了。。。。”,

& N |( n+ |7 [ |

紧接着就听到“啊”一声怪叫。。。。。


- w# A! \: ?8 S5 J

若干秒钟后,Rong家老大那张吓白了的脸呈现在大伙面前,手上的簸箕却不知去向。大家还没来得及追问,Rong家老大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扭身又消失在黑暗中,不大一会儿,他手里提着空簸箕又出现在楼道中。。。以后才了解到,Rong家老大为了给自己壮胆,走到垃圾箱时什么也没看见就开始瞎咋呼,结果刚要倒垃圾时,一只被惊吓的野猫擦身而过,吓得他手一软,大叫一声,扔了簸箕就往回跑,直到看见我们,才注意到私有财产不见了,急忙扭身。。。。其实也别说人家,此活我也干过,那返身钻进垃圾箱里,在黑暗中闻着垃圾味儿上下翻找簸箕的感觉现在都忘不了。。。。

2 G, C8 l+ l0 a; U3 }/ B3 H

 

: h0 r4 H) R7 i) _+ j$ G) H% T0 A

     在8号楼的西北角处,有一个突出地面约20公分高的水泥井台儿,直径大概有一米左右,井盖是铸铁的。这里是我们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们喜欢聚集的地方,水泥台都被我们坐得像抛了光似的发着灰黑色光亮。夏天,我们经常坐在那里聊天,打扑克,讲故事,下军棋,乘凉等,或者是看着从眼前经过的南来北往人流,随行就市地编事。。。。

$ j W: Y: _8 d1 L5 |

 

8 k' {7 F& d& _. l

     一楼有家住户经常有汇件,邮递员一到,扯着嗓子非常有节奏地喊着“XXX, 打戳。。。。”。久而久之,邮递员自行车一到,不管有没有汇件,我们先声夺人地喊“XXX,  打戳 。。。。”,有时邮递员没来,我们也在瞎喊,那喊声有一次真把XXX从屋里筐出来了。看着他站在那里东张西望地寻找邮递员,我们坐在井台上鼓着腮帮子暗笑。。。。

2 z& g" R+ H0 z5 C+ s

  

. B$ a/ L1 d$ b g/ k7 Q/ X

     一天,我们闲坐在井盖上聊天,听到从二楼传来一位年轻妈妈和她儿子的对话:


L$ j3 N; i& A

儿子: “妈妈。。。妈妈。。”

& |4 Z# h* Q/ w8 |0 a6 z

妈妈:  “我在做事,你有什么事?”

. Q5 v7 A3 A ~% Z# @

儿子: “妈妈。。。妈妈。。”

2 w) d$ f/ @, J0 O5 i, D: G

妈妈:  “干什么?(语气中流露出不耐烦)

, r6 u' o1 W# d

儿子: “我屁屁疼”

( H1 m- c0 d5 @, B$ |

妈妈:  “什么?。。。”

% e. m4 ^1 ^' {" Q5 Q

儿子: “屁屁疼。。。”

! M8 f( v' ~, |7 R: J

妈妈:  “噢”(年轻妈妈好像没动窝)

/ _+ L' V, M# C0 |- i" t+ Y2 t2 \

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小孩的叫喊声,

. w r: y9 A$ g% J7 x% ~& [! x, @- [

儿子: “妈妈。。。妈妈。。”

! g) Z6 i- T& o5 Q9 E

妈妈:  “干什么?(语气中流露出更不耐烦)

8 z6 E' n+ \: o

儿子: “我牛牛疼”

# {+ D. e# x! Q8 J3 I) F' }

妈妈:  “什么?。。。”

) [9 p; [7 e& `3 @# d, ^

儿子: “牛牛疼。。。”

[; W9 \1 l0 b: k6 T0 O6 x

妈妈: “你一会儿屁屁痛,一会儿牛牛疼,你怎么两头儿疼啊?”。。。


' b# G8 n% S6 W( V* j9 Z5 e

      “哈哈。。。。。。哈哈,。。。”一阵爆笑从我们中间冲出。从此,一旦住在二楼的年轻夫妇在我们面前经过,“你怎么两头疼啊”的呼声便在他们的身后此起彼伏,弄得年轻妈妈老是眨着大眼睛看着我们,却实在找不着北。

5 K1 S q8 {+ L- L8 F: D

 

* S# V6 R) U/ f/ w" B

      我家楼上住的是一位戴金丝眼镜的老教授,膝下有两个长得非常漂亮地女儿,当时都在上名牌大学,姐妹俩星期六一般都从学校回家过周末。每当这两位漂亮楼姐从井盖前面经过时,周围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不论大小男孩子,没人敢言语一声,大家都被楼姐那美丽动人的魅力和气质给镇住了,那是一种灵魂上的震撼,是一种对人类美的条件反射,即便是人小,也能从心里清晰地感受到,大家之间只有通过眼神才能交流出内心的感觉,那仙女般的姐妹俩真是本楼的骄傲啊,。。。可是后来有一天,这种震撼感和骄傲被彻底击碎了。一位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伙子这天陪着两位美丽楼姐的其中一位一同回家,。。。井盖前的特有气氛一下云消雾散,从此在他们来去的身影背后,起哄架秧子的声音一直尾追着他们,让可怜的美丽楼姐不时地回头向我们张望,一脸的迷茫。。。。咳,我们那时人小鬼不大,却也想护花,可花护不成了,就得发泄啊,。。找谁发泄?当然是找那走运地傻小子呗。

. Q3 F6 J4 c ~! I& N4 E

 

# X/ F) m; G w

      8号楼的屋顶是斜坡式的,有两个通风窗。屋顶上的大红色的瓦片一个压一个顺坡铺下。麻雀常将穴巢建筑在瓦片下面。我和大孩子们上过8号楼顶掏麻雀蛋,但看着瓦片上发着暗绿色的苔斑,很害怕脚下打滑出溜出去,特别是不敢向房檐方向运动。可有一次看到瓦工组的一位师傅不带任何安全器械蹲在屋檐边上,一边哼着小调,一边修理着房顶,心里真是对他服得透透的。他去过汉中,一时想不起来姓什么了。。。。

K2 h. _1 U J; e

 

2 Z5 \( e8 x2 e& B+ C" K: e

      8号楼东面停放着一排水泥管,直径大概有半米左右,有十几根的样子,可能是哪年铺煤气管道剩下的。那地方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记得夏天坐在管子上面,又凉快又舒服。打扑克玩弹蹦儿头是我们在那里常玩的赌博。一圈牌玩下来,输者,默默坐在那里伸着脖子挺着脑门等着。。。;赢者,兴奋地站起来,两眼放光,右手大拇指绷卡着中指(有时还“哈。。。哈。。”地用嘴向两指喷热气),慢慢伸向输者的前额脑门子处,量好距离,谋足了劲,一声呐喊,突然发力,“嘣儿。。。”一身脆响,完成一次交易。接着再来下一圈。。。。有那不幸的连输几圈下来,被赢者专攻脑门儿某一处,结果就那儿一块地的皮肤红彤彤。

4 ]; e/ h B* M, R- t

 

8 F. S _2 `2 R2 b

    8号楼北面靠机院猪圈,那里也记载着儿时不少的故事,下次再说吧。。。。。

9 X% N! {. r: Y$ m1 _% Z

 

0 K' A6 P$ a3 o \* w! ?0 W

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8号楼

/ r9 d1 M7 z8 b% G( }

 


发表于 2009-6-14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工作上的事太忙好久没上网了。不少人一定都在关心4.11聚会的光盘啥时候能拿到。禀报大家:上周二(9号)我已经收到几位负责摄像的同学编辑好的DVD,weibei也已经打听到便宜刻盘的地方,善若水兄建议再加上4.11聚会的照片以及附小的老照片,听说他联系了有关同学在编辑,请大家再耐心等待一下。

发表于 2009-6-14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小子好,又看到你的大作了,你和你姐都有惊人的记忆,今回北京小住,我俩天天聊到夜半,她帮我想起了许多小时候的事,很值得一书,待有时间了一定写出来。
发表于 2009-6-14 0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愚公在2009-6-13 23:24:00的发言:
: a- z% X3 I! W! X* F: b2 T* e3 d" l

西水车学长:

$ B7 {5 }$ N. l4 ^4 g' b

  您在《红军旗》网站搜索一下,看有没有您想找的影片?这里面有很多老电影片。

3 A7 h! @3 o% \' ]# k- N7 M9 R0 M

网址:http://www.mzdbl.cn/index1.html

: T( O0 }# _1 p7 _

 

r- k7 G$ @4 [ F" S

 

1 `+ g& f0 @" {# J0 G# s; L& D6 |

燕赵愚公:谢谢你的热心肠!

发表于 2009-6-14 0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13 21:24:00的发言:
: w% ^ ^: i5 _, e1 A

 

, y5 g `6 z% G7 B# E$ f

 今夜,胡涂再侃个段子——                        

9 V. g, a, L5 Q+ X/ i' V' s3 F' ~

 

4 B( X+ Q/ Q4 |, ?5 u8 o7 r" k

                                停尸房中闹鬼记fficeffice" />

, _# s8 ^% s9 \. z

9 [ U' n. H j# P) q3 z

 

7 n! h7 B& I# ]. J& x

……

& G6 z" r6 J1 _2 o( R

 

! J6 p$ f" Z: D/ j7 a6 H

各位侃家,你们猜猜那鬼是何人?为何如此?

' ?) W0 V& X" s8 s# f

 

7 \/ E! z, p) d E I' N

下文,胡涂明日交代。

4 v, J2 T8 o- [) Z4 w A; P

这是一个老段子了。所谓的“鬼”,不过是一个精神病人。

发表于 2009-6-14 0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小子的小段子不错,真可谓童心未泯。
发表于 2009-6-14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6-14 6:14:00的发言:
- V) K) g4 c& C

燕赵愚公:谢谢你的热心肠!

/ p8 ?1 ^9 ?$ w& D4 o7 L

西水车学长:

1 y/ _; l: g# y( z

     实在对不起!因我很长时间没看《红军旗》了,今早才发现该网站已经改版,删了很多东西。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再次向您道歉!

发表于 2009-6-14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14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13 13:06:00的发言:
3 |/ s& M, ]. U% _$ F. V/ O, H8 U

老三兄:再把外号公布一下才算得上是体无完肤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8 D. u4 G5 K/ ? S$ ?7 @, S; v+ {

 

8 [% ~ M8 y0 e6 p2 i

哎!看来我这用户名引人注目呵。很早以前雨蒙蒙老弟(近来可好?)就问过,让我掩饰过去,前些日子“我说——我说”又急不可耐地盘问半天,我没作声,今个漫步又步步紧逼,为了满足“这帮小童”的好奇心,我只好自圆其说了。上中学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时已不上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常聚在一起侃山,侃到后来比起“背功”来,背的文章是“老三篇”,要求是在最短的时间看谁又快又准,一字不错的背出来。某人自告奋勇先背起来,背到第二篇就败下阵来,又有一人背出两篇,轮到我了只好硬着头皮上阵,没想到我竟一字不错,以最快的速度胜出,这时有人说不背了,你们仨从此以后分别叫“老一(音:妖)”、“老二(音:耳)”、“老三(音:仨)”吧。哈哈哈……当初注册时也没多想,就用上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呵!漫步,这回满意了吗?

发表于 2009-6-14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14 7:54:00的发言:
9 |. m/ F R0 z8 p* \: @1 Z

 

% D' B2 n) c: ]( W, c

      ......

' I' q1 _4 u+ e$ F5 a5 }. ` e

     千秋雪学妹,辛苦啦!不过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千秋雪”后还后缀“3”啊?

/ k) @: A' M% a7 K1 V+ D; }

 

9 _+ s9 u) }# N9 e4 v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8-9-7 21:08:00的发言:
8 S: z6 s6 {( ~" p J0 E% M

千秋雪真乃神人!超强记忆真是了得!佩服五体投地。

( R' H; X# ~6 T* U

继续,继续!

5 p9 i. I2 `% z6 }' h% e

9 J Q2 R2 G* P& M; q0 o/ f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8-9-7 12:05:00的发言:
4 @ [- b9 M1 [5 e, }

老三:这位千秋雪是俺们班的吗?还是咱们那一届其他班的?记性真好!还有她老哥记性也好,能把老师全说出来,端的很好。
& }+ h/ m( R! t' n0 i8 I

3 I# g1 v8 c$ y1 W5 D1 y; I0 b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8-9-7 21:26:00的发言:
..... 5 M5 m6 v; C U1 P6 k

谢谢千秋雪3,你哥哥如不经你介绍,我还真对不上号,模样变化大.

.... 2 C: S$ {* o$ H! P% t7 H* f- C

. V, c# |/ h& x& d! c

7 t5 q& j, C V
QUOTE:
以下是引用千秋雪3在2008-9-9 16:21:00的发言:
+ W, s' `/ K3 x, q! \; y* `, r

    感谢各位学兄鼓励,继续!我的记忆力实在算不上好,由于经常出差,常在异地宾馆登录,登录密码老是忘,每每都得重新注册,这才有了千秋雪2和千秋雪3。很多人的记忆都是经过筛选的记忆,我尤其如此,有些事年头很多了还记得,有些事就在眼前却忘了。儿子说,人老了都这样。 2 H' K2 k7 N; n# ~& u: x

5 a" g" N5 i) a E% C

$ T6 m- e* \9 h" Z$ S

   我是66届的,因是机院子弟,所以对那些住在机院的老师印象很深。若有章诒和的记忆,应该攒一本机院附小的《往事并不如烟》。可惜当年只知道玩,不记大人说的事。

+ j* J2 p2 e# G! Y8 P

...

( b. ]. l* {) J

...

s* O0 a2 ?8 D4 i
发表于 2009-6-14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6-14 8:14:00的发言:
j/ l) y+ E3 ^% o6 P6 e2 _; ?/ u" j

 

; c* r9 w6 U9 S5 |6 k- d

哎!看来我这用户名引人注目呵。很早以前雨蒙蒙老弟(近来可好?)就问过,让我掩饰过去,前些日子“我说——我说”又急不可耐地盘问半天,我没作声,今个漫步又步步紧逼,为了满足“这帮小童”的好奇心,我只好自圆其说了。上中学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时已不上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常聚在一起侃山,侃到后来比起“背功”来,背的文章是“老三篇”,要求是在最短的时间看谁又快又准,一字不错的背出来。某人自告奋勇先背起来,背到第二篇就败下阵来,又有一人背出二篇,轮到我了只好硬着头皮上阵,没想到我竟一字不错,以最快的速度胜出,这时有人说不背了,你们三从此以后分别叫“老一(音:妖)”、“老二(音:耳)”、“老三(音:仨)”吧。哈哈哈……当初注册时也没多想,就用上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呵!漫步,这回满意了吗?

- _5 j3 H m# C3 s0 s, O5 `2 Y

这就明白了,单田芳老爷子讲话,“话不说不明,理不讲不透,砂锅不打,一辈子不漏”。

, h4 J4 f/ z/ Q* W

早先还以为是“三爷”哪, haha [em63][em79]

& _) z2 O9 Q( l" ~- Y& r+ D7 }

 

. Z, Q, Z+ s$ Y' k0 J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已知也。

发表于 2009-6-14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愚公在2009-6-14 7:19:00的发言:
, E) r0 J9 w A0 }0 k" Z7 W$ X

西水车学长:

$ \+ y, T6 P0 O( g5 m

     实在对不起!因我很长时间没看《红军旗》了,今早才发现该网站已经改版,删了很多东西。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再次向您道歉!

2 @/ u5 \0 z ^' o2 s+ \; I

不必客气,这个网里也有我喜欢的东西。以后有什么好的电影网,请告诉我,谢谢!

发表于 2009-6-13 0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6-12 18:06:00的发言:
: {4 V# w- S7 `' f+ N

老愚公近来忙什么呢?和三姐对歌去了?

$ t3 K1 V! T4 ?3 r. F/ F8 D

愚公近来心力疲惫,本想找三姐对首歌,放松放松,孰料事与愿违……忽然想起金镛先生谓四种不自量力之警语:“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题诗,北大讲学。”三省吾身,年虽已近花甲,识得几字,写得几句,却在众多从心学长、甚至耄耋恩师面前兰亭挥毫,指手划脚,岂不是在彭公面前卖老?故窃以为是否将“四不量力”再加一“卖老彭公”,不知当否?望三哥与众位校友指教!

发表于 2009-6-13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老蔡

% G9 s8 S* p: S, x3 y* ], M8 W0 t

          有一发小,一日中午家中吃炸酱面,其母让他去买两角钱的肉。

3 ~: ~' }7 }* a/ L+ A* g1 e

     他急急忙忙跑到针织路副食店,只见老蔡手握一把钨钢刀,问:买什么?买肉!

* t6 P$ m S) @; t

        “多少钱 的?”“一毛七的”蔡怒声问:“剩下三分干什么?”“买冰棍!”

! F+ i7 _6 |2 y, J7 }- ?+ ]. | k6 u

    只见老蔡手起刀落,“一毛七”。就见发小一手拿肉,一手拿着三分钱,高高兴兴的跑了。

$ x& o8 m7 z I9 x, j: g* e

          一边走,一边吃着红果冰棍,那叫一个甜!

# F" M+ B9 J$ g! d$ n) w

      这可能就是公私兼顾的前身,祖师爷呀。

发表于 2009-6-13 0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愚公:我给你发短信了。
发表于 2009-6-13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那么多大作,感觉只有看的本事了。既然近来楼里需要聊些新的话题,斗胆提供些大家可能都有记忆的内容。: o9 Z& S! N+ t5 S* F6 R/ F
还记得在7号楼西单元5楼的校医院“隔离室”吗?我小时几乎每周都发烧住隔离室。虽然好吃好招待,却无聊至及,爬在凉台上看楼下的同学们课间在操场上玩的高兴,恨不得跳下去一起参与。难怪把隔离室放在5楼呢。( {3 Z- m( }3 n  `
想必很多人都与我有类似被隔离的经历?也来聊聊隔离室的故事?
发表于 2009-6-13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龙哥在2009-6-13 7:40:00的发言:
0 r, W/ X, \$ b4 q& l9 \/ J8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也说老蔡

1 `+ L! W* V' m

          有一发小,一日中午家中吃炸酱面,其母让他去买两角钱的肉。

! {+ d& k; ]. ~/ _( ?* i0 J9 a9 k

     他急急忙忙跑到针织路副食店,只见老蔡手握一把钨钢刀,问:买什么?买肉!

# G9 g- s6 q, L. v

        “多少钱 的?”“一毛七的”蔡怒声问:“剩下三分干什么?”“买冰棍!”

$ ?9 @& |- G. V. u4 L- \+ a/ g

    只见老蔡手起刀落,“一毛七”。就见发小一手拿肉,一手拿着三分钱,高高兴兴的跑了。

$ j% k3 @4 ~2 l2 C% T1 E

          一边走,一边吃着红果冰棍,那叫一个甜!

# A9 j3 F! `; ?, r

      这可能就是公私兼顾的前身,祖师爷呀。

) B; ~" P: C. O/ X# P: c

 

+ u$ `8 P) { C+ ?

不错,“水过地皮湿”的事情,好多孩子都会干,再碰到老蔡就有故事了。

1 v- n4 U) k$ J+ [; L( G A. U* J0 ^* J

 

& m0 F8 U" F/ Y

有一点不同意:“老蔡手握一把钨钢刀”,我刚搜索了一下:

" ^0 Y) r c' N. ^! e9 A! V

钨钢,俗称碳化钨,属硬质合金制品,是目前世界上最硬的钢,硬度高达14”。

0 |4 y4 R6 M5 V& m+ M4 X8 [2 D

你看,老蔡不是杨志,杀猪切肉还不用削铁如泥,雪亮的钢刀足矣。

# d5 T. x% h( i1 c* y+ b

 

发表于 2009-6-13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金海岸在2009-6-13 7:57:00的发言:
看了那么多大作,感觉只有看的本事了。既然近来楼里需要聊些新的话题,斗胆提供些大家可能都有记忆的内容。还记得在7号楼西单元5楼的校医院“隔离室”吗?我小时几乎每周都发烧住隔离室。虽然好吃好招待,却无聊至及,爬在凉台上看楼下的同学们课间在操场上玩的高兴,恨不得跳下去一起参与。难怪把隔离室放在5楼呢。想必很多人都与我有类似被隔离的经历?也来聊聊隔离室的故事?
1 P/ r# Z' G$ c( v' x

故事太简单,还得好好想想,多写一点。

4 S3 O8 O) m0 F5 D/ \, F

我觉得你那时可能是发烧,记得不清楚,或者个子小,觉得楼上非常高,我好多年不去,那天再看也有7号楼变矮的感觉。看看7号楼的照片,西头是1单元,最高只有3楼。

* N q( a% \5 n" D

名称不是校医院,而是医务室,不过你提示了我,当年我觉得二楼(看病的地方)上边是医务室的地方,却好像从来没上去过,原来是隔离室,只是不知道,是否重病号不得传染病也住在那里?

8 i5 ]. |: X0 J' g9 o" y/ }


发表于 2009-6-13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x* t$ z9 s7 d) r& {# \( X

 至于某人的言语,用老人家的话说:“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抽泣,几声凄厉。。。”随她去罢。。。。。。

* S% e( @& ?& u7 ~+ Q7 u+ r1 ^

  老人家还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5 ]- P, a' x' D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p. v: X) B. M. k

  玩玩流浪学姐说得好:“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我们不如大方点,只当她跟家人发发牢骚吧! 大家还是高高兴兴的更好吧!! ”

+ I w2 Q. v1 H1 ]' t

  尊敬不如从命。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可笑之人。一笑了之吧!

发表于 2009-6-13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愚公在2009-6-13 7:33:00的发言:
2 e2 H3 ?: n+ I" G& P2 L

愚公近来心力疲惫,本想找三姐对首歌,放松放松,孰料事与愿违……忽然想起金镛先生谓四种不自量力之警语:“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题诗,北大讲学。”三省吾身,年虽已近花甲,识得几字,写得几句,却在众多从心学长、甚至耄耋恩师面前兰亭挥毫,指手划脚,岂不是在彭公面前卖老?故窃以为是否将“四不量力”再加一“卖老彭公”,不知当否?望三哥与众位校友指教!

; p- s; ^% b& y! l& |

“卖老彭公”,好,第五不量力。为了动宾关系相配,我改成“彭祖卖老”。

* u' _5 g9 {2 R$ `

我也起个哄,愚门弄字一回(可不是第六什么的):愚公续镛。

发表于 2009-6-13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13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13 8:31:00的发言:
+ o5 \& Z' r4 F) a/ B

 

7 E% B1 Y1 S* \

不错,有当时的时代特色,苛扣家中军饷的事情,好多孩子都会干,不过再碰到老蔡就真是故事了。

$ X8 t3 a/ _# |. g7 `. M( Y

 

6 }" n* c9 J+ H% E5 N, t

有一点不同意:“老蔡手握一把钨钢刀”,我刚搜索了一下:

5 c6 \, R Z) Q

“钨钢,俗称碳化钨属硬质合金制品,是目前世界上最硬的钢,硬度高达14”。

% @$ s _( P0 y

你看,老蔡不是杨志,杀猪切肉还不用削铁如泥,雪亮的钢刀足矣。

+ L' G( O6 J D" G4 K8 y& T2 `; i7 y

 

% S2 o7 t8 K F- U; z+ W

老蔡杀猪切肉也须有趁手的家伙什,不亚于杨志的祖传宝刀,要知道骨头是十分坚硬的,要不怎么形容某人“铁骨铮铮”呢?(玩笑话)但没毛大虫牛二再牛,也只说什么鸟刀,胡乱卖几把好切菜(大意),并没有说好切肉断骨,想来不可小看那时的“解腕尖刀”。至于老蔡的是不是“钨钢刀”,已经很难判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是“雪亮”的,是乌黑发亮的。。。。。乌黑的是刀身,可能是铁质居多,发亮大概是和猪肉亲密接触,因此“油光锃亮”。是不是?

发表于 2009-6-13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13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13 9:16:00的发言:
6 g4 e" s* S0 }+ G$ `

老蔡杀猪切肉也须有趁手的家伙什,不亚于杨志的祖传宝刀,要知道骨头是十分坚硬的,要不怎么形容某人“铁骨铮铮”呢?(玩笑话)但没毛大虫牛二再牛,也只说什么鸟刀,胡乱卖几把好切菜(大意),并没有说好切肉断骨,想来不可小看那时的“解腕尖刀”。至于老蔡的是不是“钨钢刀”,已经很难判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是“雪亮”的,是乌黑发亮的。。。。。乌黑的是刀身,可能是铁质居多,发亮大概是和猪肉亲密接触,因此“油光锃亮”。是不是?

4 C! g3 y# T2 t ^( ~9 l' D

好,照这么说,刀刃那部分经常磨,应该雪亮,刀身部分乌黑,叫作“乌黑的钢刀”,简称“乌钢刀”,就顺了。

& ^! n. Y4 g! Q! p7 x6 M/ {

 

& {& q O- M" R1 s/ g

另外,你的邮箱对吗?昨天给你发了一个邮件,打回来了,或许你们服务器停机检修?

发表于 2009-6-13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13 9:48:00的发言:
% V* Q# m1 t N8 [

好,照这么说,刀刃那部分经常磨,应该雪亮,刀身部分乌黑,叫作“乌黑的钢刀”,简称“乌钢刀”,就顺了。

/ A$ k: I/ Q3 c; ~5 c3 }

 

/ v9 D( ~/ C- C( ~4 N

另外,你的邮箱对吗?昨天给你发了一个邮件,打回来了,或许你们服务器停机检修?

! i% C; g! t/ o

这几天不知怎么搞的,打不开网络,邮件收发不成,即使是现在还不能恢复。很误事,甚至几乎酿成“冤案”。不知仁兄有何见教,我在此恭候,商榷探讨。另,有一事相求,似乎不很大,但很是困扰我,即“出生年后第一个轮回称为本命年?那么出生年该怎样称呼?”望赐教。

发表于 2009-6-13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13 10:18:00的发言:
) @- `- f/ [$ R4 S, A u

...

7 r( h: L/ S! Q) ^1 t; Z4 C; l5 U% a

另,有一事相求,似乎不很大,但很是困扰我,即“出生年后第一个轮回称为本命年?那么出生年该怎样称呼?”望赐教。

, m9 X3 s% w: W6 f0 S

 

: u+ P9 \, M, ~! [3 S. m. k' f

查了一下,还是模糊,有这样的说法:“对于本命年的看法,众说纷纭,孰是孰非,难有定论。但是‘本命年’现象确实是民俗研究上的一个空白点。”

' e0 m' q% B# M; o. w. y5 Z

 

. Q; a5 }/ X( A( k/ h

可以到老北京网站 老北京传统文化问答 去发个帖子问一下。就像上回端午节和润五月。

+ J9 v5 }% n5 t2 O* c

 

发表于 2009-6-13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13 10:18:00的发言:
G* ~4 |/ v/ G8 n5 ]& \

这几天不知怎么搞的,打不开网络,邮件收发不成,即使是现在还不能恢复。很误事,甚至几乎酿成“冤案”。不知仁兄有何见教,我在此恭候,商榷探讨。...

7 M- R. \0 m ^/ D/ o6 }: g

 

# r. t. T2 I5 E# ~/ i

如果你上网就不好,一种解决方法是上网吧。或者,学校的网络毛病是少数人不负责任造成的,那联合受害者(最好有懂行的受害者)找他们算账,不用客气。如果是我,一定会这样做。

& _: p8 }) h% U

 

7 w2 t% ?: N; \+ r8 F6 G. S/ C* h& F

如果网络没问题,只是邮件系统不好,可以考虑注册一个免费邮箱,可靠性还不错,大家普遍这样,也很方便。

( t( u9 ^; ]- r3 u4 ]; q

 

% z* d2 F4 r% g% P2 s

希望以上说法能帮到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3 05:42 , Processed in 0.155282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