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6|回复: 25

马凯餐厅维修停业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18 21: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个月某天早上看到救火车逆行从长椿街路口往东开了过去,还嘀咕不会是马凯失火了吧,前几天早上打算去那吃早点,结果看到已经开始维修了。
4 |! d& s6 D# q+ I9 p不知道是否着火了?) X$ j2 Y+ r( J% D7 g) K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8-18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N5254.jpg ( w: ?0 z( E# q* I! v( I
* ~( @8 n) ?4 v4 K0 z: ]2 A' v5 M, |
发表于 2013-8-18 23: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華天馬凱餐廳是何種餐館,以何種吃食聞名,可以介紹一下嗎?西城網友,先謝過啦!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7: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华天集团是西城的餐饮集团,旗下有护国寺 小吃店连锁及众多国营老字号餐厅。! E% `) U! ^  `: v5 H
马凯餐厅是个老店,以前在鼓楼大街,后来搬到了长椿街路口,主营湖南菜,早餐也尚可,去的多是回头客,老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7: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19 07:51$ U* t8 G" Q$ i8 E# ^/ j
先说华天集团是西城的餐饮集团,旗下有护国寺 小吃店连锁及众多国营老字号餐厅。0 q( u& k$ @; \: ~1 y2 M9 m
马凯餐厅是个老店,以前 ...
, Z) o& J; C0 I1 T1 T- L
对了,看到老片的照片想起来了,那里的外卖熟食,主食也很受周边市民,上班族的欢迎。& _& [9 G/ d' @& _
发表于 2013-8-19 08: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19 07:51
- H4 s4 O! W9 M6 K2 \; i: H先说华天集团是西城的餐饮集团,旗下有护国寺 小吃店连锁及众多国营老字号餐厅。
: u: p5 ?7 _5 ^' N+ [8 T马凯餐厅是个老店,以前 ...

& c0 c/ o6 d2 f. ^- I感謝熱情回覆!{:soso_e181:}
  m) ]+ }( z- n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19 08:14
9 l; T  y8 R$ e  b/ u3 Q感謝熱情回覆!

9 k) l, a. A5 T2 _6 J您客气了。
4 t3 n' `3 W8 J( R) {' _
发表于 2013-8-19 13: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19 09:58& D# u- y4 P, o% A+ O* i
您客气了。

! _& T. q* Q- n1 g; r: E  v早上有上網查了下馬凱餐廳的基本資料,北京似乎有二家馬凱餐廳,其中有一家在西城路,這讓我突然領悟,西城網友的網名莫不是由此而來,由此判斷西城網友應該是住在西城路附近或是與西城路有淵源,可能其他北京網友會覺得這個發現不怎麼樣,因為西城胡同可能就是北京的地名,不過對我這個不了解北京的台灣人而言,這個發現可是具有非常的意義呀!# v- k6 f: E9 B- B7 s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4: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19 13:36
& y, w2 J  _8 D8 T+ E- H0 G7 e早上有上網查了下馬凱餐廳的基本資料,北京似乎有二家馬凱餐廳,其中有一家在西城路,這讓我突然領悟,西 ...

0 D5 y: I( m6 P0 y9 ~; j9 q* \马凯就一家,只不过搬过一次家。西城是区,不是胡同。我的网名意思是我来自西城区的一个胡同。, t+ f  v: [4 i( K) x" M+ G
发表于 2013-8-19 14: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19 14:13
& k* C! \1 i- j* B4 M马凯就一家,只不过搬过一次家。西城是区,不是胡同。我的网名意思是我来自西城区的一个胡同。

# P' U$ ~' J4 d  O$ g! z; ~1 Q# l那就是我搞錯了,外賣窗口看成了分店,細看之下是同一個地址:北京市西城宣武門西大街117號。西城網友也是住在胡同裡嗎?北京胡同有啥特色?常常聽人說北京胡同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也是老北有的特色的居住環境,就好像是台灣的三合院、四合院,家族全部都居住在裡面?北京胡同是這樣的居住環境嗎?有機會給介紹介紹。8 _: B: r  f: u0 m) j, ~1 Q! v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4: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不是说到您生长在台湾的眷村吗?大致意思差不多。里边有四合院,大杂院。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5: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19 14:38
, H: q$ y- U7 k' U那就是我搞錯了,外賣窗口看成了分店,細看之下是同一個地址:北京市西城宣武門西大街117號。西城網友也 ...
* h: l  t$ x# H/ a: w! l
台湾有眷村,福建有土楼,上海有里弄,北京有胡同,就是一种原住民的居住形态,共性就是都比较具有人情味儿,富有当地特色。相信这个组里的网友八成以上小时候是胡同里长大的。# _9 y+ z8 S; [# X0 O  q. @
发表于 2013-8-20 0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19 14:48, R' Z9 T+ O5 I  A
上次不是说到您生长在台湾的眷村吗?大致意思差不多。里边有四合院,大杂院。
! _* ]$ X% @/ ^* X/ B
眷村的形成有其歷史性,最早是為安置從大陸來台的軍人、公教人員及其眷屬,所以組成分子身分背景有同質性,加上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之間相處沒有摩擦,比較融洽,後來逐漸有人搬離眷村,加上眷村政策鬆綁,才逐漸有普通百姓慢慢遷入,但是眷村仍保有原來的氣氛,互助合作,守望相助,直到眷村改建為止,現在的眷村已經不若以往的眷村,都是鋼筋水泥叢林,彼此互動也沒有從前的熱絡,北京胡同仍舊是您兒時的胡同嗎?$ ]4 `3 x2 u- Z  Y( L4 c7 \9 z4 W. X
发表于 2013-8-20 09: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19 15:215 f7 ]) N) H2 }
台湾有眷村,福建有土楼,上海有里弄,北京有胡同,就是一种原住民的居住形态,共性就是都比较具有人情味 ...
) H2 b, V* v% j0 k. |: g: _
現在的眷村已經改建成為高樓大廈,鄰居之間的互動已經不若以往的熱烈,加上眷村二代幾乎都已遷離眷村,只剩下老一輩的駐守在眷村裡,眷村的古早味已經逐漸式微,眷村文化可以說已經快要消失殆盡了,北京的胡同文化還存在嗎,縱使存在也應該與以往大不相同了吧?0 [% p1 J0 S7 t& i# W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0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20 09:01. M9 j/ W9 I- j# o; [# F/ B
現在的眷村已經改建成為高樓大廈,鄰居之間的互動已經不若以往的熱烈,加上眷村二代幾乎都已遷離眷村,只 ...
9 |1 x5 F8 f5 T0 \3 x* @" D
现状,趋势都差不多吧,拆的没多少了。( H0 r, X! a8 |9 s1 Y
发表于 2013-8-20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20 09:52# M! F, l9 d, L/ A# @0 N7 P* Z. k
现状,趋势都差不多吧,拆的没多少了。

  P0 C; |3 ]0 ^7 A) P" F, h+ p- y台灣的眷村幾乎全部拆除了,只有台北市與左營僅存的幾處,不過眷村到後期已經成為貧窮及髒亂的代表,為了都市的市容,不拆除也不行,而且那些房舍都已年久失修,殘破不堪,拆除只是它最後必然的命運。& Y6 J1 n: Z0 o6 K. S8 p
发表于 2013-8-23 17: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鼓楼时候倒是去过,搬到长椿街这么多年还没去过,看点评有的说一般,看开张后找机会吧
发表于 2013-8-23 2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66058014 发表于 2013-8-23 17:18
$ G8 A3 v$ |  m4 `在鼓楼时候倒是去过,搬到长椿街这么多年还没去过,看点评有的说一般,看开张后找机会吧
) O3 @! f' A) L! B
基本上找不回来原来的感觉了
+ [0 `7 o* L8 K- v! `: _
6 t. _. Y7 w! V8 d& I  z7 W心境变了
6 c+ E6 g; n2 ]  T' N! q2 G* @% N7 i& ^, u7 Y" u7 g6 D2 M- D
发表于 2013-8-23 2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chi 发表于 2013-8-23 22:17
, R8 g7 u6 i' c# c/ B0 j  J: T基本上找不回来原来的感觉了0 n5 B+ U3 T5 ~- @4 b7 X$ C
9 Y* H) M) G& t( N; p9 @  o
心境变了

, ~& @3 F, X" K3 w/ c您说的太对了,有时候吃点儿东西就是为了体会体会环境,改良的差不多啦也就习惯啦{:soso_e113:}赶上心情好没准儿为一碗面穿城吃去,回来也挺有意思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3: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20 10:00
+ B% @. p+ ]# O/ q8 I台灣的眷村幾乎全部拆除了,只有台北市與左營僅存的幾處,不過眷村到後期已經成為貧窮及髒亂的代表,為了 ...

  C- D- b% }+ z# F这么说的话,还是不一样,北京的胡同,如果没有现在的乱停车,私搭乱建,还是很美的。清晨,午后,傍晚,深夜。深秋,雪后,初春,盛夏都有不同的韵味,搬离胡同的人们,甭管是自愿还是无奈的都会有一种胡同情结,一种乡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3: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城胡同 于 2013-8-23 23:20 编辑 4 z/ \- g$ }- [/ ?$ P2 j& r! x
66058014 发表于 2013-8-23 22:39- ?$ w4 p6 n4 L4 j- I
您说的太对了,有时候吃点儿东西就是为了体会体会环境,改良的差不多啦也就习惯啦赶上心情 ...
+ }4 C) S: d" ^: N! D% `- n. G
其实就是念想,一直是从小那么吃过来的人,对他有感情,尽管味道,价格,服务变了 ,但是有一天如果他关张了,还是会觉得很失落。
  C* D" I! w! g, k9 }记得有一次,一个老先生跟一个服务员小妹说某一道菜味儿跟从前不同了,结果被那个小妹敷衍了几句。老先生很不高兴的说,小姑娘,我在马凯吃饭的念头儿加起来比你都大,你信吗?现在这些老字号真应该在服务员上岗之前好好培训一下,比如餐厅的历史,菜品,典故,还有老北京勤行儿的规矩。这才能真正将北京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而不是一门心思的包装菜品,变相提价。
, i4 p$ U2 m8 M. c4 [. m
发表于 2013-8-23 2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23 23:022 ^$ W/ f2 A' h
这么说的话,还是不一样,北京的胡同,如果没有现在的乱停车,私搭乱建,还是很美的。清晨,午后,傍晚, ...
" h7 T) a- Z/ }0 y
那是肯定不一样的5 Y% Z0 y) K. r4 B# _5 I

( U2 u. Q% S7 ?1 C( Z$ |+ f; o形成的原因和时间都不一样. D! R2 H& E/ A

9 K% g8 ]( d! R/ G% U有些东西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沉淀
3 B2 h' U" v% [& a3 s1 j7 {5 Y9 c; S6 i7 z3 X! G
发表于 2013-8-24 00: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23 23:154 ]5 K7 `; X. [  e, X4 o/ b. `* v
其实就是念想,一直是从小那么吃过来的人,对他有感情,尽管味道,价格,服务变了 ,但是有一天如果他关 ...
& A* M1 O; u; n2 `7 `! j
您说的我也有体会,小时候吃西单庆丰的包子印象挺深,这不现在“雨后春笋”了{:soso_e113:}就论年不吃了,真是像您说的都变了确实还有点留恋,包括每次从西四路过都能想起“二友居”来{:soso_e113:},想想也挺有意思的1 T+ x5 _, h$ x8 Y; O/ Z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66058014 发表于 2013-8-24 00:02% q% \2 U3 |0 I1 I5 g
您说的我也有体会,小时候吃西单庆丰的包子印象挺深,这不现在“雨后春笋”了就论年不吃了 ...

: u& B+ g0 V0 Y二友居前几年在煤市街开了一段,后来好像黄了。: e6 y5 s# d% ]- H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66058014 发表于 2013-8-24 00:02- A, ^9 V# O+ o  L
您说的我也有体会,小时候吃西单庆丰的包子印象挺深,这不现在“雨后春笋”了就论年不吃了 ...

; g) L, F) Z  X. ]但我还是觉得西四把角儿那家包子铺好吃。4 p3 k8 _; ~; b" q
发表于 2013-8-24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3-8-23 23:02
" B+ v6 b8 N5 O* _- i* w8 Y, d这么说的话,还是不一样,北京的胡同,如果没有现在的乱停车,私搭乱建,还是很美的。清晨,午后,傍晚, ...

' m9 a; A1 @4 }7 u5 L, l如果眷村的居住分子還是同早期般的單純,眷村會是令人回憶的好地方,只不過後來因為眷村逐漸老舊,而且人口增加,房舍不敷使用,加上經濟狀況改善,因此子弟相繼搬出眷村,但房子空在那兒也是浪費,於是低價出租,眷村居住的分子也就愈來愈複雜,又因房租便宜,所以後來在眷村居住的都是中下階層的社會人士,導致眷村環境丕變,龍蛇雜處,最後眷村文化也就蕩然無存啦!
4 s: T9 _7 U; x.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19:55 , Processed in 1.20833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