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97|回复: 4

为《再辨崇文与宣武》续贴[含1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4-9 13: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中轴线 于 2013-4-9 14:00 编辑
& W) z- @% ^) p# K1 ^5 s. m) i" l' ]

( @; J* t9 t, v+ a2 L! }, w
        发一新帖,襄助困难中努力支撑老北京论坛的各位朋友们。愿老北京网蒸蒸日上,人流如潮。
' w% W" g1 v8 R2 X: [, E9 x; b2 E8 X) A4 s
        问题的缘起来自adam58588先生的质疑。见《再辨崇文与宣武门》http://bbs.obj.cc/thread-89189-1-1.html3 C/ O9 M8 N4 i& _
        对此照片我的观点明确:这就是宣武门城楼。
/ m0 ~: d4 \  @! B$ A" ~        zhaohq先生以幡杆为据力主崇文门。最终,adam58588先生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定为崇文门。

下边就是我对这张照片的分析和结论。

这是一张被标为“北京海岱门内楼”的照片。海岱门或谓哈德门,即崇文门,“内楼”即城楼。

图1
7 ^8 i8 u0 X1 }: Z1 }3 v. M& {/ f
* n+ b/ h' v# f2 R/ ^6 @
031515duzvh0sn94yiyf9i.jpg
0 _3 P9 ^. g1 R. s% [* }. e
2 w3 b' l( w. b' q        审视照片,明显北京前三门之一,三重檐,带平座,正立面五间进深三间周围廊,结合光照条件,是前三门中宣武门或崇文门。照片年代不详,但从照片上小孩的头发梳成辫子来看,当在前清。

图2
# t6 D6 m+ I8 A

031515duzvh0sn94yiyf9i - 副本.jpg 6 K& J4 q3 f  O; S
+ U+ K( O, n6 Y4 l, e) S* T0 `
        仔细观察照片,发现城楼东侧(右侧)底层廊柱附近有一大约像小山似的阴影,由于拍照当天光照条件不理想,所以影像很模糊。首先,怀疑此阴影是否是照片上的瑕疵,因为老旧照片历久年深,瑕疵在所难免。但发现其他处并无此类阴影,在这里出现阴影过于巧合。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个阴影若是照片瑕疵,檐柱本身图像亦当有此瑕疵,瑕疵不可能自己绕开偶然被拍照在个位置的物体。所以,这不是照片瑕疵,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物体的影像,是不能被忽略的。, P; b, w8 V3 T7 \$ z, R

8 I" i1 Z9 h- r! q  g/ }$ D3 M
! l) F) l( [8 Z& \' n2 i9 j        分析拍照位置,相机位置当在城楼西南西50°(即方位角140°)。
. Z6 ^! i0 H5 ]1 k  i- x" c4 R2 y        若该门为崇文门,被拍照方向可能的高耸建筑有:观象台和贡院明远楼。但二者高度不够、体量不大、方向
有较大误差。) C3 g2 e! Q, \2 b7 ?
        由于最早手边没有老北京地图,所以一开始认为这是景山。后对比老北京航拍图,标注认定此阴影可能
是紫禁城午门及五凤楼或周边建筑。据此,初步认为此照片拍照的是宣武门。

图3) k; G# j7 ^' K% e0 B7 C
125739atzwzlzlvwtvz7mw.jpg

图4, K. b# V1 i. \! [+ \  @
未命名.jpg


5 |- w/ I/ A4 \  I" \; y6 m, w$ i: p9 `- E' u
        相机状况估计:广角镜头,角度很大,类似现代28MM,致使照片边上景物向内倾倒。
3 N/ J1 f& g* |  t: {$ T3 U$ x
- ?& u$ K2 t  i8 Z

  S3 U; u$ R# Y" }2 w" a        宣武门闸楼位于瓮城东偏,崇文门闸楼位于瓮城西偏。从另外一幅宣武门瓮城情况看,闸楼宽度几乎占满了整个城墙上部(图5),如果崇文门是同样的情况,那么,拍摄者不得不站在闸楼顶上去了。而当时的拍照设备不像今天的便携照相机,那时的照相机个头很大,带很大的木架,且照一张相片要很长时间。记得马达汉给载漪照相时,弄了有半个时辰都还没有弄好。这张照片将拍摄者脚下瓮城城墙绝大部分都拍摄了下来,可见他是多么靠近西边的城垛,这只能说明,这一侧瓮城上没有闸楼。

图5; Z1 J4 J5 a. M8 ]3 m
QQ图片20130408204053.jpg
0 j/ q* s, r+ m' R
3 D6 ?( A( Y3 j3 i3 j3 C$ D) N3 Z  T

+ s( E; i' W' S% M' f* C* |+ E$ m) n7 o8 D$ S
        那根幡杆很能迷惑人,似乎它就在城楼的西侧。照片是平面的,除非是成角透视,还能大概看出相对距离
远近,若仅是一个圆柱体,将无法判定其与同一直线内相叠加影像的真实距离。照相机镜头是个很神奇的玩具,它照出来的东西常常会超乎人们的观察以及直觉。如果幡杆在西边,拍照出来的效果不会如此模糊,在正阳门瓮城拍照观音大士庙幡杆等的照片即可说明问题(图6)。所以,图1中的这根幡杆,就是宣武门瓮城东边关帝庙的幡杆。但这幡杆的位置在何处还需深入研究。

图67 j9 p+ O8 f, X
1902-002.jpg

; g- a7 `2 S3 A9 G
9 ~& X' f' X1 e9 e9 q5 F8 R
        剩下的,就是我们通过照片对比来弄清楚拍照对象的同一性问题。2 Q5 J6 [2 j/ ?- y
0 e9 T8 {$ v4 x( h* \2 @$ r4 h0 w9 J4 B
       下边一张(图7),是被确认的宣武门、闸楼及城瓮内关帝庙的照片,另一张(图8)是喜人龙拍摄的宣武门城楼照片将这两张照片做比对样本进行比对:

图7
8 K7 ]. t, p" o- d: j" E4 d 130820a5yfw6zbjjgjjoio.jpg

图8
$ v) [0 {  K5 u7 X2 o QQ图片20130408204129.jpg
. F. y0 L0 R$ B$ t" Z) W

9 f4 C, F1 @; z" G. Q0 N% u. P6 @4 `- w9 g& s
       对比样本结果:

图9
8 ^. f4 v3 C+ E# k0 V' x8 E% n9 K* \ 031515duzvh0sn94yiyf9i - 副本 (2).jpg

图10
4 h" v2 c; [! V 130820a5yfw6zbjjgjjoio - 副本.jpg

图113 R% Y" `/ {: V& b6 X' t
QQ图片20130408204129 - 副本.jpg

. r5 o2 o$ d: ~
" _* H: h9 z. Y; V. i" m. o
1、正面女儿墙曾经修过,痕迹明显,位置对应,城墙墙体损坏位置、程度类似。8 }/ q7 W  \$ ~2 k5 k
2、旗杆的长短排列相同。; V( d# L/ p' L( n; ?1 ^
3、城楼二层正立面西头栏杆望柱头向外掉落之势相同。! G% d9 f: |! B! X( @
4、侧立面第二根望柱与栏杆脱榫,向内倾斜相同。大约是下部糟朽致使钢筋拉结力度过大造成的。
* D( r# d6 d/ ^" ]       此4点足以做同一认定。! P0 W4 M5 g  N* q- ?; o
4 ~( ?; Q! P- ?6 y) h  g' U5 J

照片的另一个疑点是,在城楼的东边,居然有一面旗帜飘在半空里(图12),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支撑物支撑着这面旗帜,很像是画上去的。想起当年八国联军进城的时候,有一张西便门的照片,便有在照片上画上旗帜的做法(图13),此照片如出一辙,也许这是同一批照片?正好是同一外国军队占领了西便门和宣武门,两个门挨着如此之近,这种可能性很大。看旗帜的样式也完全相同,或者可以断定这是1900或1901年八国联军进城后拍摄的照片。
, V; V1 a0 {. F) `# `7 D# f& n

图122 V$ b, ?8 l0 t# I/ G
031515duzvh0sn94yiyf9i - 副本 (3).jpg
6 x8 m6 F  j# d

图13
7 g" o' A; {$ p( }$ c+ Z0 ]/ _ 060658rk9mqa999313xakq.jpg
/ y& h8 M" _- t) ]9 U2 v9 }
5 i( ~) N/ x' r+ H, e6 w9 `+ B

" k4 Q1 M$ G6 l, W7 a2 p
结论:图1这张照片是(约1900年至1901年间)在宣武门瓮城西侧与闸楼相对位置上拍摄的宣武门城楼。并将远处位于宣武门东北方向故宫午门上部拍摄进画面, S( A4 ]4 y, @) n4 s5 X+ P

. b* z! t7 r3 W4 O4 L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06: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4-10 06:28 编辑
2 F  Y( O6 x' }' a! |7 _! H3 p! R
感谢北京中轴线先生对这一老照片做出的详尽的分析。对先生的几个论点尚有一些疑问: - V* J2 M9 s0 f3 K: Q0 Y3 i
1、关于“城楼二层正立面西头栏杆望柱头向外掉落之势”,这正是崇文门城楼的证据。4 L! j: E) l4 u3 _2 P
崇文城楼二层廊柱外围栏特点:189-年照片即有西侧缺失,1905年则全部脱落,而1921年又修复一新。
: Y9 b; h# E2 i+ m9 R! P而宣武城楼照片二层外围栏自1890年代起一直完好,1901年一张也完好,直至1950年代后才脱落。  |) w2 O, h. R4 R' c
若先生判断争议照片是1900或1901年八国联军进城后拍摄,则与老照片不符。* i6 u% o) L& ~, v
点击看大图,请比较檐顶荒草、檐边破损、围栏破损、廊柱粗细等特点。
崇文与宣武 城楼鉴别.jpg
发表于 2013-4-10 06: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2、关于“图1中的这根幡杆,就是宣武门瓮城东边关帝庙的幡杆。”! }# ~7 t* [. {
这根幡杆的位置非常重要,北京中轴线先生的图7显示,宣武门关帝庙旗杆距西侧和北侧瓮城墙均较远,争议照片这个角度它不可能入镜,更不会这样高地耸立在城台上那3支大旗杆的影像的左侧。% F. H9 g# L/ v- t5 L! ~: L
这点我很赞同zhaohq先生的分析。
! l9 p4 k9 \0 g1 z" l0 P5 j! D' }" x0 p; U
3、关于“从另外一幅宣武门瓮城情况看,闸楼宽度几乎占满了整个城墙上部(图5),如果崇文门是同样的情况,那么,拍摄者不得不站在闸楼顶上去了……这只能说明,这一侧瓮城上没有闸楼。”。+ }7 h& D" T% o0 K/ _
闸楼的老照片很少。闸楼的外立面与瓮城外壁齐平,内立面与瓮城内壁有很大间距,起码炮车和骑兵均能通过前往箭楼。这样的距离摆设再大个头的照相机毫无问题,或照相机设在闸楼北侧也能取得这样的角度。
3 Y% [. C' W) ~. S8 T
发表于 2013-4-10 09: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4-10 09:44 编辑 : M6 G" ^3 E7 W  D
! a$ x2 }6 }2 ^2 h, m* ]' l
北京中轴线 先生提到:' v1 L' P9 D) m; P- T* L6 m
“  宣武门闸楼位于瓮城东偏,崇文门闸楼位于瓮城西偏。从另外一幅宣武门瓮城情况看,闸楼宽度几乎占满了整个城墙上部(图5),如果崇文门是同样的情况,那么,拍摄者不得不站在闸楼顶上去了。”
7 _* `; b0 B0 g% g: w+ T9 q0 V( y  T0 g4 D% S
) T+ e8 k8 }* p. R  N
我以为闸楼宽度只占瓮城墙宽度的{1/3(强)~1/2(弱)}之间。
4 h7 ~4 @( z4 t; F: T7 `( l! s西直门闸楼是 1/2(弱)的状况(参见图094.鸟瞰西直门)。- T3 x# C5 S$ V8 s
前三门闸楼是 1/3(强)的状况(参见图867.正阳门城楼 )。
094.鸟瞰西直门.jpg
867.正阳门-城楼       (1902-05年).jpg
发表于 2013-4-11 03: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先生的这张正阳门照片很能说明问题。1 \& I1 W1 v: k* u, b
1、正阳西侧闸楼后有很宽阔的空间,崇文西闸楼后面即使窄一些,也必定有可以通过部队(炮车、骑兵等)前往箭楼的空间。
( o$ b3 B/ z4 G) l& D2 C  z$ G5 M2、洋摄影师拍摄大建筑都放人物对比,这张对比人物位置与争议照片完全相同。瓮城内东西两根大幡杆赫然挺立,正好可以比对出与人物、与城楼的角度,可以判定争议照片的照相机设立位置,应该在崇文西闸楼的北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 03:42 , Processed in 1.15760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