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南郊农夫

《北京土话中的满语》[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2-19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赞同老大的说法;也赞同老盘子的看法:认可北京文化,就是北京人。其他无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这儿,您认可这儿,走了,还惦记着。您就是这营盘里的兵。

+ j+ W; y2 G" }2 [/ C8 t% m

二 北京话,语气很重要。“好!”喝彩时叫好儿。“好!”喝倒彩、叫倒好儿,还是他。能听不出来?!相见以诚最好。耍花活没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2-19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点符号用错了也容易让人误会,引号不能瞎用的,本来是想强调一下的,想想觉得不太好。都怪小时候语文没学好。改过了。
发表于 2012-2-19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想,也许几个世纪,更可能是几十年后,我们这些现在被叫做外地人的北京人,我们的后代,成为老北京人之后,同样也一定会遇到一场大的冲击,或留或走——这就是公平,对于个人来说,时代会有不公,但是对一个大的群体,从一个很长历史时间来看,其实蛮公平的。”

: j( L; K$ S) V' N) H

这个蛮有哲理性的。上地就是这样说的。

发表于 2012-2-19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子的话不能当真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不能当硬指标用的。买房买车的时候都是要有户籍证明+XX几年或XX几年的。

! f1 b( X0 _* I8 T) r' A2 _4 N

过去电影里常见:“只要心里有党,认可XXXX,在党不在党都是一样的。”那都是骗我们的。呵呵

发表于 2012-2-19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风寨在2012-2-19 11:01:00的发言:
i- \: F& R0 l1 c- x. v9 @

这个蛮有哲理性的。上地就是这样说的。

8 G, N( p" j; ^6 s \

呵呵,何谓“上地”?

2 P# m4 |: ^; a' K

莫不是上天的弟弟,抑或山寨版的上帝?

; ?) t) X+ ~. `: R2 b8 X, S

您说的引号我看见了,有点刺眼。但是您改了,我很高兴。

" o- L" l# r4 _7 ?" q

我想标点符号您都注意到了,别字您不会发现不了吧?

; Q1 ]! p, F- ?& X2 c, A

所以更加好奇,这个和我一样思考问题的“上地”是谁。

" \0 j% P4 w( w( ~

 

2 k% O: V) _; u, W7 Q3 V9 T*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13:24:4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9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外农夫在2012-2-17 22:57:00的发言:
关于‘虎实’与‘虎势’有什么不同,我的理解是这样,这句话都用来夸男孩子,与虎头虎脑这句话意思相近。‘虎实’与‘虎势’基本上全贴近这层意思。这种以满语演变而来的方言,要配上汉字表达音义,也只能是从字音、字面上大概齐能看懂就行了,方言字典上多写作‘虎势’,所以就按约定俗成的添在《注》里了。
& X5 e& z/ n+ n3 a' C" H

受教,谢谢。

* R7 s+ a5 V$ @2 F* n- b& J

我平时常见“虎实”的用法,百度一下才知道“虎势”也很常用。您的解释我很信服。

2 D/ A8 O& k9 k( u

“(3)满语音lɑlɑ,义为‘末尾’”,我们常说“末了”,不知道是哪的话。

# @3 `( Q7 S4 A6 P

“(9)满语词bɑicɑmbi,义为‘察看’、‘查看’”,我想到“掰扯”,好像是东北话。

5 V8 x. R! @- P' a

“(47)满语词encuɡese,义为“特殊”……ɡésè,用汉字表示写作“个色”,现在“ɡé”音已演变为去声。”呵,我就各色了很多年。

( }( H+ y; ^. d8 V: f0 d# B4 @

52个词,加了注音听过将将三分之一。

8 P* k* c( R9 Z1 e( i4 q. G% D

 

发表于 2012-2-19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encuɡese,就是include-gese的意思。 - d( \2 X; F9 \# H% X! p

 

& T, @6 m* ^/ b( L1 O8 V

含有个人特色的意思。所以个色也挺好的!

5 ?, |2 {) a3 E( D k6 {6 ?" b1 r$ s

时下我们称赞某明星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XX,有个性!”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个色”的意思。

6 s7 W6 J4 s& L: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19:29: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不想再说什么了,因对黑风寨先生跟帖中的几条不大认同,所以还得要说说,但这是最后一次跟帖。fficeffice" />

% E" s" v$ G5 _( J9 \+ i3 {3 q

 

; M( w: ` \* _2 e) r

发这篇帖子的本意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部分北京土话的出处,没想到因这个帖子在这逗起了牙签子。所发上去的帖子当中并没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内容,原帖里并没有人要“操着一半满文抨击外地人入侵北京云云”之意,如果非要往那方面歪拽,那也只有这位先生自己知道其用意。

( J- v T9 q( n8 \( q

正确的说北京并不属于某个族群,它属于全中国各族群,真正的老北京只有一个人——周口店猿人,其它的北京人都是从四面八方逐渐聚集而来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城市包容不包容另一个族群的问题。这就如同农村人讲的,不是一个窝里的鸡圈在一起还得掐呢,因有先来后到之分,后到的鸡必受到先来的鸡鹐啄,时间一长鹐着鹐着也就熟了,但这不叫包容,那是经过碰撞、磨合、几个过程下来的求同存异。为了生存你鹐(排斥)也好,不鹐(容纳)也好,他都得要进这个窝来,一句话,为了求生存。所以说,并不存在一个城市包容另一个族群的道理。

" N O9 ]6 @1 U/ ^

这位先生一味盯住逗牙签子这句话修养不够,其实这句话本身并不存在有无修养的问题,话是经人说出来的,没有必要兜圈子,直接对人好了。这句“剔牙签子之类的可能需要再修修再养养”只是表面意思,深层的意思是“逗牙签子”这句话可能伤了这位先生的自尊。但好汉子怕掉个儿,这位先生一上来就说:“看着不太舒服,......满清么?”。那么,可曾想过这种背离原帖主题的闲篇对原作者有没有伤害?可曾想过对发原帖者有无尊重?跟帖里“看着不太舒服,......满清么?”是否也需要再修修再养养呢?我个人只知道尊重与被尊重是对等关系,我认为,尊重他人也是一种修养。不尊重历史、不尊他人、再对他人谈修养那是很荒唐的。

9 W( u" N) J' ?

如果以讨论方言的态度来发表观感,那无可厚非。任何人如对词条底下的《注》另有见解都可以提出来,我虚心接受,对原作者的论述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跟帖探讨,如果非要往别的层面上扯那就要让人怀疑动机了。

- q T% \" S! n" U7 F

满清那段历史已过去了很久,为什么至今连一篇带有‘满文’方言内容的帖子还觉得看着不太舒服,这可不叫包容,这叫‘小家子气’!我所说的包容指的就是对先期历史文化的认同。

% W8 z. y# t3 @, V# @1 U

 逗牙签子就是逗嘴、磨嘴皮子的意思,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这类偏离主题的闲篇上没什么不妥,换成其他人我同样会这样说。

7 O' a1 {8 m n) e

互联网上骂满人的帖子多如牛毛,因教科书对满清那段历史的描写并不都是事实求是,多数人都是受它的影响仇视满人,而对满人为国家开疆扩土的功劳却视而不见。如果到现在还在为满清那段历史做无休止的争论,那叫“窝里臭”或者叫无知,因为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以民族团结和睦为重,一致对外才是主流,其它的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 ~. W: y, T y) I3 }

我是农民没上过几年学,有言语不周之处请谅解。

发表于 2012-2-19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风寨在2012-2-19 19:12:00的发言:
% P( T4 K3 [6 P0 }9 `

含有个人特色的意思。所以个色也挺好的!

3 V5 u4 `/ |2 Y) H( `

时下我们称赞某明星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XX,有个性!”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个色”的意思。

; u- j( r8 n: X3 _(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19:29:41编辑过]
! |- b* q6 o0 ^# ~4 @1 ]& Y

呵呵,我们常说的“各色”有贬义之意,所以只能说说自己,断不敢说别人。

; R& ^/ k7 e+ g4 M

对了,短消息会看吗?上面菜单条的“收件箱”。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2-2-19 13:58:00的发言:
" I6 n' H3 n) k' k7 G

“(3)满语音lɑlɑ,义为‘末尾’”,我们常说“末了”,不知道是哪的话。

0 H, K) g; S8 i4 K' y# C4 w

“(9)满语词bɑicɑmbi,义为‘察看’、‘查看’”,我想到“掰扯”,好像是东北话。

1 ^6 e& f( G( Y/ ?" K1 k1 v

3.末了,末末拉了,都是北京土话,‘最后’的意思。

# H6 m+ w0 D9 B4 h% Y9 g

9.按原文的解释是bāichá,按这个音我给配上了“掰查”两字,方言这玩艺儿时间久了经多人口传与原来的音调就对不上了,“掰查”有讹变成“掰扯”的可能,但不一定是出自东北话,据我了解,清朝中后期有一部分生活在北京的满人又被派遣回到了东北,‘掰查” 这句话很有可能是这批人给带过去的,传来传去讹变成了“掰扯”之音。

发表于 2012-2-19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外农夫在2012-2-19 19:51:00的发言:
+ S4 ~: D0 e9 z; h

本不想再说什么了,因对黑风寨先生跟帖中的几条不大认同,所以还得要说说,但这是最后一次跟帖。fficeffice" />

& E- U, H* U) X6 g U

 

+ \8 w7 p9 _' m

发这篇帖子的本意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部分北京土话的出处,没想到因这个帖子在这逗起了牙签子。所发上去的帖子当中并没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内容,原帖里并没有人要“操着一半满文抨击外地人入侵北京云云”之意,如果非要往那方面歪拽,那也只有这位先生自己知道其用意。

! \: h6 M& z3 \" n

正确的说北京并不属于某个族群,它属于全中国各族群,真正的老北京只有一个人——周口店猿人,其它的北京人都是从四面八方逐渐聚集而来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城市包容不包容另一个族群的问题。这就如同农村人讲的,不是一个窝里的鸡圈在一起还得掐呢,因有先来后到之分,后到的鸡必受到先来的鸡鹐啄,时间一长鹐着鹐着也就熟了,但这不叫包容,那是经过碰撞、磨合、几个过程下来的求同存异。为了生存你鹐(排斥)也好,不鹐(容纳)也好,他都得要进这个窝来,一句话,为了求生存。所以说,并不存在一个城市包容另一个族群的道理。

+ L( X7 R5 S" p5 p

这位先生一味盯住逗牙签子这句话修养不够,其实这句话本身并不存在有无修养的问题,话是经人说出来的,没有必要兜圈子,直接对人好了。这句“剔牙签子之类的可能需要再修修再养养”只是表面意思,深层的意思是“逗牙签子”这句话可能伤了这位先生的自尊。但好汉子怕掉个儿,这位先生一上来就说:“看着不太舒服,......满清么?”。那么,可曾想过这种背离原帖主题的闲篇对原作者有没有伤害?可曾想过对发原帖者有无尊重?跟帖里“看着不太舒服,......满清么?”是否也需要再修修再养养呢?我个人只知道尊重与被尊重是对等关系,我认为,尊重他人也是一种修养。不尊重历史、不尊他人、再对他人谈修养那是很荒唐的。

: V2 F6 ^- X0 a! { L$ T

如果以讨论方言的态度来发表观感,那无可厚非。任何人如对词条底下的《注》另有见解都可以提出来,我虚心接受,对原作者的论述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跟帖探讨,如果非要往别的层面上扯那就要让人怀疑动机了。

! e+ S' S% N- G- O0 t

满清那段历史已过去了很久,为什么至今连一篇带有‘满文’方言内容的帖子还觉得看着不太舒服,这可不叫包容,这叫‘小家子气’!我所说的包容指的就是对先期历史文化的认同。

% X# V3 _( }' ^7 X% H

 逗牙签子就是逗嘴、磨嘴皮子的意思,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这类偏离主题的闲篇上没什么不妥,换成其他人我同样会这样说。

3 e/ g2 H$ l* m+ {- I

互联网上骂满人的帖子多如牛毛,因教科书对满清那段历史的描写并不都是事实求是,多数人都是受它的影响仇视满人,而对满人为国家开疆扩土的功劳却视而不见。如果到现在还在为满清那段历史做无休止的争论,那叫“窝里臭”或者叫无知,因为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以民族团结和睦为重,一致对外才是主流,其它的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d4 x5 S6 e% u1 G6 y2 ?# I, @6 e. Y1 X

我是农民没上过几年学,有言语不周之处请谅解。

7 J+ w& s; K/ N& k2 B" w' [$ a

农夫哥哥,您批评的对,1.确实是扯闲篇-和主贴的内容无关。2.放的地方不对。3.跟在后边确实对发帖人不尊敬。

- t7 e& v+ S$ P

我一向敬重坛中的几位老先生,也知道几位都很严谨,正是我等需要学习的。

$ Z% i. Y: \. Q4 r& S; Q

我不是有心的,请您不要和我计较,好么!我还想着要和您学习好多东西呢!

0 M; R+ Z" u- Z4 G% L7 E. I

如果您不是南城外而是东直门外,也许咱们还是半个老乡。我也是半个农夫呢。

8 V1 y" X8 V1 V a6 h( A, P

再次向您道歉!改天您请我喝酒。

( y# {' ]: w6 V8 Q# f9 M0 M( {

盼您的新作!

发表于 2012-2-19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南城外农夫在2012-2-19 20:26:00的发言:
# u" b" n7 p- x( G3 F9 I; r3 p f ' L: P- O: ] u + L1 G2 f7 X5 u& D; T# u$ |: F/ n* y; j9 a

3.末了,末末拉了,都是北京土话,‘最后’的意思。

3 l( A6 r, Y5 h- W

9.按原文的解释是bāichá,按这个音我给配上了“掰查”两字,方言这玩艺儿时间久了经多人口传与原来的音调就对不上了,“掰查”有讹变成“掰扯”的可能,但不一定是出自东北话,据我了解,清朝中后期有一部分生活在北京的满人又被派遣回到了东北,‘掰查” 这句话很有可能是这批人给带过去的,传来传去讹变成了“掰扯”之音。

QUOTE:

 老北京话在北京各地区也有可能有所同。象末尾、东郊地区把尾读作椅(音)读作末椅儿(音)。把掰查作掰赤。由于本人不懂现代的汉语拼音,还望老弟指正。

& T( W( P' t% l+ U6 q/ ` 8 W6 {5 _ a" H3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21:47:0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9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风寨在2012-2-19 21:19:00的发言:
E( t+ z+ y+ `. K

再次向您道歉!改天您请我喝酒。

6 s8 D' d! B2 u

看来请您喝酒是惩罚了。呵呵,我还头回遇见。

6 h- n1 b+ L5 r9 [/ R+ | x

以后还是改成奖励您吧——您请别人喝酒。

7 }+ t, g- b) d% l

您的这个嗜好,版主一定很喜欢。

发表于 2012-2-19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2-2-19 22:20:00的发言:
! s U1 e; y% \5 i, Q1 ]8 }

看来请您喝酒是惩罚了。呵呵,我还头回遇见。---常听到的一句话:罚酒三杯

. F: u8 |9 T3 W3 k6 c

以后还是改成奖励您吧——您请别人喝酒。

+ t3 ^& I1 a! r9 {: T" t

您的这个嗜好,版主一定很喜欢。

! \- Q8 U1 ~* R

笔误!笔误!

0 `! q/ C! R5 c7 e2 W g2 C' Q

农夫兄爱喝什么酒啊?

7 @' H1 i/ t% J! C) g

在线等......

1 A3 D3 G7 h& X(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22:44:2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9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逗牙签子就是逗嘴、磨嘴皮子的意思 ---

) c7 k: R4 I2 o- Q) E, a" j

请教“农夫”兄:

# ?2 m# K/ E! j; x% @% v9 ` H

北京话 -- “逗咳嗽”、“逗闷子”是否可与“逗牙签子”通用?还望兄明示!谢!

发表于 2012-2-19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怕是等不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风寨在2012-2-19 21:19:00的发言:
, ~9 { v6 _" H2 ?: s; [# b

农夫哥哥,您批评的对,1.确实是扯闲篇-和主贴的内容无关。2.放的地方不对。3.跟在后边确实对发帖人不尊敬。

! V# Y9 J0 S X

我一向敬重坛中的几位老先生,也知道几位都很严谨,正是我等需要学习的。

G: w$ o; d- U) K0 J0 u

我不是有心的,请您不要和我计较,好么!我还想着要和您学习好多东西呢!

4 F4 N* I& V% W2 W! K' y! U5 }

如果您不是南城外而是东直门外,也许咱们还是半个老乡。我也是半个农夫呢。

# [: D( L) f% i: J \4 _

再次向您道歉!改天您请我喝酒。

Z: s1 X6 Q+ t6 U1 N

盼您的新作!

4 D. T: `. v9 R# ]; l: \

 

5 x% }' W5 I* ^0 S& Q9 w6 ]# B: M

     我历来主张北京人要团结不要内斗,如果我们在自己家成天穷吵恶斗,让外人看了便会耻笑,因为在互联网上谁都可以看到这些。话又说回来了,谁也不是说话的把式,如果我在使用文字上语气稍柔和些,情况也可能好些,在这点上我也不够慎重。不打不相识,如同我拿那个鸡作的比喻,掐着掐着就熟了。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谁也不会再计较这事。

# _6 S/ s0 Q% p3 m7 B$ y

    这个网上农民不算多,听说您也是农民我很高兴,如喜欢喝酒那没问题,我本人也有这个爱好,虽说喝得不多,但天天喝。只是我家91岁的老人需要人照顾一时半会我抽不出身来,以后等老北京网15周年庆典时,咱们就能聚在一起好好喝一顿(我带酒)。

" F$ ^5 s8 U; X6 ]9 K: }% ~

    我只有文革小学六年级毕业这点不是学历的学历,15岁就下地干农活了,按现在的行情来说就是个半文盲。在这个论坛上与其它网友比起来只是岁数比人家大,别的优势咱没有。自个蹦多高、跳多远自个心里有数。在这个论坛上我只能算作一棵小草或一片树叶。岁数偏大没什么喜好,只是喜欢上了北京方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什么成文的东西,更谈不上什么新作。通过这次咱哥俩勾通,以后我倒是想看些老弟发表的新作。——握手!

8 m0 z- i* q4 ^9 ^! G2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0 20:13:2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9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看到农夫兄回复!

! ^% X$ G; F- e) n6 O

喜欢看您写的东西。

! p/ \/ h3 S/ n. P; n

我是文革小学五年级毕业,您说是不是更半文盲了。我是16岁下地干活,在顺义插队,留下很多的回忆。

3 C3 B r: B% m6 e& S! L' |; y

问候您!祝您及家人、老人身体健康!

3 h+ Y* H; U' V7 K) {, R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风寨在2012-2-19 22:40:00的发言:
- \% ?7 S% e1 J4 b

笔误!笔误!

" U( Y. n" Q" E: e# M0 Q

农夫兄爱喝什么酒啊?

1 x" P( R1 @8 ?/ k$ Q

在线等......

我最早喝北京二锅头,自打2001年北京酿酒总厂搬到怀柔后,据我们当地一白、啤酒批发商说,他这个酒厂自己不生产酒精了,而是去买其它外省酒厂的酒精回来勾兑,所以现在生产的二锅头大不如前了。2002年我就开始买成箱的牛栏山二锅头(绿瓶46度),这酒喝了大约五、六年,越喝越没劲,一次听一哥们说这酒有稀料味儿,自打他说完后,也邪了门了,怎么闻这酒都有稀料味儿。索性换酒。现在我就喜欢喝62度的衡水老白干,至今已喝了四、五年。喝酒我喜欢喝清香型的,多好的酒一有粬香味我都不沾它,赶上当地有个红白事,没有清香型的白酒,我就喝啤酒。按常人看来这个怪癖可能有点个色,但习惯成自然我还真改不了。! x& o9 K* e9 l.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0 22:42:5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风寨在2012-2-19 23:48:00的发言:
/ J0 {% j! t7 Y J

很高兴看到农夫兄回复!

6 h* J2 B+ E; _4 W6 K5 @

喜欢看您写的东西。

' z" y; O0 v! ^, B$ ~$ `

我是文革小学五年级毕业,您说是不是更半文盲了。我是16岁下地干活,在顺义插队,留下很多的回忆。

! R+ Z: e, A2 T

问候您!祝您及家人、老人身体健康!

4 d8 p( v" z( Z9 d; I( V0 j

 

' W6 c" d1 s% B/ v2 N2 Q5 U2 u

谢谢您老弟!也祝您全家人身体健康、快乐、平安!

发表于 2012-2-20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说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可能都有些过分,元朝似乎就没有叫蒙元,所以一个词汇的产生和流行,适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相关联的,产生了,了解了,也许就延续了,也许就成过去时了。

) Z9 I7 h8 h* z

对比着《 北京回回看北京》人家回回,再看看满族文化,我不知道满足有没有信仰,我也只听说有个萨满教(一是音字也许不符,一是据说曾经是异教)所以满族人的文化,没有像回族那样的伊斯兰教信仰的支持,当我看到56个发音的满族词,说句实话,我的眼泪都掉出来了。

9 Z& h4 I8 q6 R( w! s% S

我已经全盘转抄,希望草版把语音语字,文字,这一块也怎么给弄得像回事,我还真同意弄一块小园地,做点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8 S& C S s6 x2 k) V$ K

看来几位都是69届,的确研究的很认真,很让我敬佩!我也是属:蛇
                    /^\/^\
                  _|__|  O|
         \/     /~     \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            \   \
                   /     /           _-~      ~-_         |   |
                  (      (        _-~    _--_    ~-_     _/   |
                   \      ~-____-~    _-~    ~-_    ~-_-~    /
                     ~-_           _-~          ~-_       _-~  
                        ~--______-~                ~-___-~
,所以哪天喝酒,我也要求加棒!

U1 _: L3 n5 o7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0 9:13: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20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外国蛇 怎么带您玩儿啊,朱大爷?!?
发表于 2012-2-20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风波就这样化解于无形,这让我如何感谢各位老哥哥们呢??!

, {8 a2 R t6 A* W

 

( W& l; j7 i# n) S: O* Z

真好,我觉着咱们这儿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郊老土在2012-2-19 21:26:00的发言:
( ~8 X7 K2 l. T
QUOTE:
) v6 P. |: Z- ^& }$ M

 老北京话在北京各地区也有可能有所同。象末尾、东郊地区把尾读作椅(音)读作末椅儿(音)。把掰查作掰赤。由于本人不懂现代的汉语拼音,还望老弟指正。

8 v- {: B$ t% O: Y8 Q" R

老哥您说的这种现象很正常,方言这玩艺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使用起来也很不规范,同是北京地区(远郊区除外)各地的发音也稍有不同,只要大概齐不偏离原意就可以了。fficeffice" />

/ _9 y( J+ D5 E/ l2 C

末尾的‘尾’是读这个yěr音,与您说的一样,北京方言还有一句“全须全尾”后边这个‘尾’也是这个音。这个‘尾’字的正音是‘伪’,北京人口语发声念‘乙’。这个‘尾’字的‘乙’音后边加不加儿化韵那就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了,这个尾字的‘乙’音一般多指动物的尾巴,有时也借来说小孩子,如;“尾巴根子”,形容这个孩子整天跟在大人屁股后头,象条尾巴。这些您都知道。

8 l0 l! [4 r" y, `7 `3 [& G; F

把“掰查”说成“掰哧”、或“掰扯”,这种口语上的发声出现了变化很正常。

汉语拼音的好处是;能给汉字标出‘声调’来。我觉得以您的文化水平,不妨学一学,学会后用起来很方便。如您的电脑系统装有“微软拼音输入法”,除少部分字外,大部分的字都能给它‘标’出正音,包括不认识的字,拿不准音的字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摘苹果的人在2012-2-19 22:51:00的发言:
7 r9 F# h/ E# J' ~, u5 r

逗牙签子就是逗嘴、磨嘴皮子的意思 ---

! o: _7 v# h/ J! D

请教“农夫”兄:

& t- f* ^- W7 ?

北京话 -- “逗咳嗽”、“逗闷子”是否可与“逗牙签子”通用?还望兄明示!谢!

3 z' D5 ?% R1 c4 v+ q

这位老哥哥,虽然没与您交谈过,但也知道您经常来,您岁数比我大不少,请不要说请教,只能说咱们一同探讨。

4 `4 G- _$ w) B$ R) J6 \" Z" O

fficeffice" /> 

, I! k$ z/ T$ X& r. ~$ M w

逗闷子:就是没什么正事在一起互相调侃或开玩笑的意思。我个人理解,“逗闷子”是在无心或自然状态下的开玩笑,它与“逗咳嗽”这句话在用意、用处上有些不同。

# t2 r8 x" p8 |( T1 b

逗咳嗽:《方言词典》释;开玩笑,取乐的意思。这是一句新方言。

& P3 z# v1 S0 W% `7 V( c% x9 R

我个人理解‘逗咳嗽’还有深一层的含义,从字面上就看得出来,本身不咳嗽却“成心”要往上‘逗’。这句“逗咳嗽”与“逗闷子”之区别就在于“逗咳嗽”这话里面有“成心”的含义,或还有无病呻吟的含义。

! O3 [ x \5 U) ~4 K; ~. I: X

逗牙签子:《方言词典》上注;作无意义的争辩。

! w" i1 M6 ?0 h) w0 v( R- U' q; v: K

我个人理解;从字面上看是剔牙,挑刺儿。用它来作比喻,就是逗嘴、磨嘴皮子。

5 p" B1 [) T* f; e b) U

逗牙签子:《土语词典》写作“斗牙钳子”用牙钳子比喻锋利的口齿,俩人互相讥诮。

3 k1 v2 c0 N( Q W2 k

同样是一句“逗牙签子”,两个著书人用的字并不一样,释义上也不太一致,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 x s W0 O8 Z2 u

所要探讨的话题我都给您例出来了,也说了我个人的理解。您比我岁数大,经历、见过的事物比我多,我所讲的算不上明示,只是做探讨而已,如使用这三句方言时您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斟酌。

7 f4 z2 s" S) E+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1 15:53: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20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外农夫在2012-2-20 20:50:00的发言:
) W" S9 x5 @; H; S0 ?; {6 {. t4 o

谢谢您跟帖捧场!一年多来在老北京网对您已有一点了解,由于我对摄影是外行,所以一直没有机会与您交流。听说您与版主等人经常相聚开怀畅饮、谈古论今。让我很羡慕你们生活得这样有滋味,如不嫌弃待有机会愿与您、版主等人碰上几杯,虽然我酒量不大,也愿意加棒。fficeffice" />

. E6 z0 Z" @/ B2 w$ A$ a: S4 I* H

我以为选 磅 字可能好点。要不总给人以踊跃往穆柯寨(黑风寨、清风寨或瓦岗寨)递简历入伙预备劫舍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C% J2 U& u, {6 l

我认为这个加棒这句话的出处来自赌博中的术语,我常听赌博人说这句话,蒲松龄《日用俗字》里的赌博章也可以说明这点

+ V, w) H- |9 D% K

 

1 B2 L* Y* V: v8 a+ i* \0 g

賭博章第二十四

% d+ p2 D1 e5 v) v8 `

fficeffice" /> 

' u! z1 q7 @; M/ D; k& c; j

賭博真是倯呆,本人猶說勝如嫖。(禾兆)

4 U( d6 S/ K2 D: S) ^

象圍棋子還儒雅,骰牌雙陆便喧嚣。

* l+ O6 h* Z9 P1 D9 X ^

况是骰牌更俗惡,随時改變幾千遭。

' Q% n6 n5 f9 }7 P. N) i5 m' {8 g3 e

先是正骰與吵豹,赶羊杂又新教。(石丰)

0 ~: J" ~& k; a2 ^8 H

 

' S' ~( N8 q+ n3 j

“杂玤”这句赌博术语,现在北京的牌桌上叫“加(石丰)”。

" V' O# i' ^$ m& g' g1 Y

 

# H" a+ A; h+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1 16:06: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20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北京人,我不喜欢把满人的语言、饮食、文化等同于“老北京”(尽管这是事实)。”您这话我不太赞成,满语、蒙语毕竟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元素,北京自古就是移民的城市,纳百川包容一切,这才是老北京的真谛。
发表于 2012-2-20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2-2-20 21:02:00的发言:
8 A- ]: o" ?* o9 F% y E* A5 H

我以为选 磅 字可能好点。要不总给人以踊跃往穆柯寨(黑风寨、清风寨或瓦岗寨)递简历入伙预备劫舍的意思。

2 b! X, m7 M& t6 G/ {5 m

呵呵,穆柯寨,您老怎么就想到穆柯寨了呢?穆桂英可不好惹,版主大人。

发表于 2012-2-20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 这个 玤 字我觉着不妥,原因如下:

/ _1 z o, D3 i) L [7 p; K

 

* C2 O' \4 t0 X$ Z8 G7 l1 \

汉典 中有以下三种解释:1. 一种次于玉的石,可以做悬挂佩物的璧。 2. 玉色的珠子。3.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渑池县。  一个也与赌博无关。

4 r1 A5 T2 u& S- k8 T

 

3 J* U( _* P* @' f$ n& I

用字,蒲松龄是大家,可我觉着他老人家在这儿的这个选字并没深思,随意了。且那时 磅 这个字不多音只取 磅礴 之 páng 音。

6 s+ @9 c" O$ ~' ]& P2 m. ?

 

* e9 A( |0 i1 U" i

我选 磅 字的理由呢,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表重量单位,加磅 表示添加筹码或捆绑跟进赌博中一方自家并不亲自登场。

9 p9 n1 A, {* o5 B1 Q% X1 K( i( q( J. M

 

* L6 d! t7 o1 H

不知道这首类竹枝词有注没有?

0 O+ v) p2 |! G" o; m( V0 n

就我的理解,杂玤 这个词 是个赌博术语不假,但大多类于赌博类型,比如斗地主、三抠一之类,与赌资大约关系不大。这个,您参考此词前面的 赶羊 体味一下不难得出结论。

% c3 c* L! E% K0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0 23:21:1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17:13 , Processed in 1.25105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