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24-1-2 22: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 ?7 U/ y5 S/ ]1 A n# p2 [4 V0 w. M. g& Q- k
17【把歌唱】
+ g7 u1 i) z3 f605路公交改道了,本可以”门到门“现在它偏要兜个大圈子,原来五西路口有一站,下来过条小街就到唱歌的小广场。现在路口不停车,往东面绕行若干小区,多开出三站地去,没见着一位乘客上来,我们在最近站点下车后,要多走一站地。就为实现公交路线的广覆盖,真正得到方便的又有多少人?多烧了油绕路,有没有增加乘客数量,应有数据来说明改道的合理性。现在我坐这趟车的意义不大了,省不下多少脚力。( @8 z, q6 i0 d8 L
王老师网上通知9点唱歌,迟到了一刻钟。远远地听到耳熟的歌声,想不起歌曲的名字。人不少,总有七八十人吧,站着的比坐着的多,正是不冷不热的好季节。
) G6 t1 [2 b) a9 f2 ]# L老伴坐下,看看歌友手上本子的页码,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这歌熟,有一个甲子了。唱了两代人,小辈的不再忆苦思甜,大概也不会唱了。歌友们大多六七十岁的年龄,有些歌属于时代,六十年代,农奴翻身,现在农奴的后代还在唱,后代的后代就没感觉了。有些歌要世世代代唱下去。
$ F. A" E3 L0 ^; q《送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歌唱的还多一些,战友总要送别,花儿总要红,美好的旋律后人吟唱,这些个好歌迎新的晚会上都听不到了。* @8 i6 _, p" m. t5 `! c
目光扫过人群,看到吉林的老毕,捧着歌本,毕恭毕敬立在老师旁,还是两位乐手,看到新疆那位老兵团战士了,老干部模样的也来了,还有两位眼生的男士,新到的。年年新人出,只隔了半年多,更多年轻些的面庞。5 [ Y9 I0 a/ b9 ?( J' v
几十米外,响着花脸的唱腔,铿锵有力。走过去看,光头老者,比我老得多,独自在听匣子,穆桂英挂帅的唱段,豫剧。搭话,河南来的?
! i7 K: q- |2 G/ U3 f我新疆来的。' V5 F3 v' |2 Q
建设兵团吧。
) n( Q, i/ g$ g6 j R" ? ~我一师的,在南疆,阿克苏。
' u( q3 b9 `+ @/ Y- y阿克苏的苹果好啊。在新疆多少年?
4 Y+ }' M7 o# \3 R3 ~$ [% }我1966年转业去的兵团……去过巴基斯坦修过三年公路。我老家砀山的。, D/ Q7 |) W3 n) M2 k# m. G
砀山好啊,砀山梨全国有名。
& Z2 S" J! q; s9 T我们那有淮河水。你老家哪里的?' ?0 P1 z1 U( s- O/ p7 }+ N8 ]
我山东老家。4 \8 v6 E0 N7 k7 ]- W) h! ?2 o* \
我们邻居,我们边上就是山东……" [# X, }% d) z6 M2 \& T, K
老人家你有70好几了吧?" x6 Q$ A- m9 t9 J p; F
85了,属大龙的。
) n% D5 u. G6 [. @* p那您老身体真不错,年年冬天都过来?
. |6 P4 B: t" D, M- U$ K我跟着闺女来这住,闺女在医院工作,八年了没再回去过……
: f( {6 t* p5 v% P4 l1 Z( s你安徽人怎么不听黄梅戏呀?; @- ]3 w" e/ B8 E+ } a- ~
我还有一个机子,里面都是黄梅戏。/ J7 z" |$ D# V- o8 o
也会唱吧。" _$ t3 x. w4 Q1 c' V& \6 @
不会,我就是听……8 G+ r, ] \& h# b
你是光听戏不听歌啊。
, v6 z+ H4 F" X! S, P) B8 U& T* f8 ?$ @; X: ^ Z* z
' Y$ _' ^0 ?* s/ |9 B,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