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5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1-2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23-9-16 22: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5 y2 o9 x6 p1 F. E+ j U0 o8 I. I; S, V6 ]5 B
K& d, a9 z6 E6 ^6 x
1 ~. k6 J# s4 p* @, c/ j+ h
) [0 z; r$ o g' Q1 N6 ?- ~2 b9 Z* _% [( S$ p6 c
! }0 s+ R$ _9 X) ~4 K( g3848【地坛】
. Y( `& E, b4 o/ Y! E3 a, q0 @- m9 W
7 }7 \- C, S1 ~
; j/ b9 b6 {6 d$ E' d- j# A二次过地坛,从北门进入。近日进公园的多是奔着书市。进门没刷卡,门禁坏了,不会是人太多吧。还好,游人不多不少,比春节逛庙会的人少多了,都集中在甬道两侧搭建的书摊前,熙熙攘攘。书架前选书,书堆里扒拉。北门里先见到的是浙江出版社和江苏凤凰集团的摊位,五折、六折的大牌子,保底销售,还有三折四折的摊位,分门别类,这边是赔本赚吆喝。连绵的书摊,跟着甬道转向。看来有好几条线路,沿途各自的门脸,出版社或者是书店。琳琅满目的,看来还是老书多,老书新版,吃祖宗的饭,中外名著,你出我也出,反正不用付版税。再就是童书抢眼,花里胡哨品种繁多,为孩子家长肯花钱。新版的小说应该也不少,没留下多少印象。看小说的人现在少多了,应该少年青年的最爱,可小辈的已经不大看了,为学业所困,不是文科方向的,直到中学毕业也读不了多少。少年时不读,学校生活结束就更没有兴趣和时间了。
, w/ Z Z6 D5 o5 P* S+ i- d$ Z( V- B书卖的还好。书多,折扣大的摊前人更多些。还有1.5折起的,其实没有多少种,还是五六折的多,只是比网上购买价位低些就是。5 g: U; G2 w3 D
在“正阳书局”前站定,它这书少,图多,九张一套的老地图,不到二百元,已经售罄,民国时期北平的地图,街巷标的密密麻麻的,还有北平游览图等。只能仰着头看挂图,看也看不清楚。不断有人过来问。摊主回答说明天过来再看看,可能还进货。有老者问:你这有阿成的书吗,钟阿成,上周到你们砖塔胡同店里去买没有,你们不是专卖老北京的书吗,怎么没有他的书啊?我在这转了一大圈了,就没有他的书卖。按说他算是王朔的师傅了。
% \, h" _$ o4 f5 m2 m* E o人来人往,购书还不至于排队。但买到的图书后有专门盖章留念的地方,桌前排着长队。今天一路,我没见着签售的作家到场,那就只好打卡盖章了,若干年后,印在扉页上的”北京地坛“签章就不仅有了纪念意义还有了价值。3 o. }, M, b0 R) u; Z; y( d4 P
走累了,路过戏园子,一处围着篷布的小舞台。几十把座椅,见着空位,坐下歇脚。这地方该是举办图书发布会,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场所,今天改了台戏。由“银龄 人艺术团”出演的话剧,内容紧跟形势,说的是前不久暴雨山洪京西的火车受阻,村民烙饼给旅客们送上车的故事。主持人介绍,其中的一位老演员,都是老演员,早年出演过《半夜鸡叫》里的地主周扒皮。台上的几个老头儿,看了再看还是没能认出来,电影里的周扒皮什么模样,想不起来了。
: I: A1 _2 u, N) ?& h& _( f9 Q( ]! ?2 |+ q% s0 D
0 ~: c% d# s5 l9 Y+ D4 D4 u
! J i- R4 R& |/ g. ~& r- u3 U6 v1 v3 Z
3849【溢价】* g; P$ h# k. s5 y
$ q% x* e0 }- N% q: g R$ a) N: s. s3 h | Z
从北门往西门方向去,在园子里有点转向,看到西沉的太阳有了方向感。最西头的是“中国书店”的摊位。不愧为是“国”字头的,最为排场,我至少在不同的地段见到三处这家书店的摊位,延长线有百米了。不虚此行,带来书的品种最多,以旧书为主。淘书者众多,有的书架你都别想走到跟前。: D" `7 I4 L$ y5 ~
最先见到的是地安门店的这家。既然是旧书,普遍品相不好,六成七成算不错的了,还有破衣烂衫的也跻身其中,只要不碍阅读就好。别的书店都是打折,它这里一律提价。五六十年代的书,一元两元的就是厚厚的一大本,不少小册子标价两角三角。这旧书要是按照原价卖,于书店就没啥经济价值了。在另一家"中国书店"的摊位上,是新街口的门店,见着一位中年人正在标价,一摞摞的图书都打着捆,拆开,看看原书的标价,再看品相,预估与读者的亲和力,用铅笔在封底上标出价格,大多十元、五元的。八十年代发行过的《五角丛书》有一百本,一律标价2元,这是溢价最少的,一部精装书标价100元,看样子就是品相好,里面没有一个中国字。3 [1 D% g5 E3 O
有读者在询问工作人员全套的《二十四史》要求是七十年代初的那版。工作人员说这里没有,书店有,全新的,如果这两天要买的话,可以折扣价1万元,包邮京外。我听出来了,七十年代是个坎,老版老的印刷技术出的书更有收藏价值。老版的《资本论》一套,浅绿皮的300元,原价大概5元吧,后来的一版100元,《毛选》四册老版的400元,当年巨大的发行量,如今存世不多,百倍身价。
; d) F' u1 ]0 t, \: E: ^# ]珍本都在玻璃柜子里展陈,标着价格,多是签名本,好几十本,一毛钱的小册子,现在最低的标价300元,浩然的签名本《艳阳天》《金光大道》标价1500元,还不是老版的。1 e) k$ C, W6 @; `5 h+ c% R8 H
作者签名惠存、斧正之类的,有上款和落款,作为礼品送出,书的主人百年之后最终这些书散失到社会,被书商收集上市,有名家的墨宝,标价数千上万元,比如巴金、汝龙等名作家的签字本。书不是看的,是收藏,是为赚的。,
5 ]2 S8 y" x0 q2 \/ N6 z: O西门前的“中国书店”刚结了一单大买卖,一汉子收了一大摞旧书,刚刚困扎起来,一个大号旅行箱都装不下,在打电话等着人来接应。这位八成是开旧书店的。
8 ~# r/ e9 ?- j$ b: O( G% \, M+ ]* `% B1 J: k
6 o( v" V T( p2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