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5-8 17: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0 M2 t; q* P$ o1 z9 x( V/ I9 K9 t0 `8 J
. m& B+ r+ X$ r2 W6 r$ B8 D8 V
3664【榴莲】
榴莲有股臭烘烘的味道,闻着臭吃起来香。六十年代就听父母说到到过,他们在印尼待了好多年,当地有一说“当了裤子吃榴莲”。没见着这种水果,只是听说,那时连红毛丹、芒果都是稀罕物,至少北方人没见着过。要不怎么1967年夏天,工宣队得了箱子芒果,引起上亿人的雀跃围观呢。之后还有一传闻,有关榴莲。说是有苏联高官出使印尼,飞机发回去一箱榴莲给领导尝鲜。后来发货人归国后,问及赫氏水果的味道如何。赫氏说,运过来时间太长,臭了,都扔掉了。这也许是编排政治人物的笑话吧。当时榴莲是个什么东西,北方佬们都想象不到。
我见到和吃到榴莲大概是在九十年代初的同一天。买一个回家,父亲喜欢这个,母亲几乎不沾。吃这东西,他们好像还有点愧疚,飘散的气味会影响四邻。这东西确实好,北方人有吃臭豆腐的功夫垫底,味道就不是问题。这东西又卖的那么贵,十几块一斤,皮糙肉薄,可食部分不足重量的四分之一。果肉入口滑腻,有水果的香甜还有酒的浓郁。又臭又香,与臭豆腐有一比是它的臭,香呢,臭豆腐可比不了。
大快朵颐的一次是在果园子,九十年代后期,出差印尼,路过果园,与咱们京郊的果园一样,果实都码在路边。停车吃榴莲,广阔天地榴莲飘香,不会妨碍任何人,一行五人,破拆了两个榴莲,是当地的大杨请吃,买榴莲送山竹。大杨说吃榴莲上火,吃山竹败火,搭着吃。
几十年过后,榴莲普及了。今日门口的小超市山竹的价格25元/斤,可以比肩榴莲。金枕榴莲标价28元,泰国产,一个个被塑料绳扎着,成熟的已经炸裂,却没闻到臭味。早年听说农艺师们正在进行榴莲的改良,去除它的臭味,看来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了。我的鼻子一直不太灵,又经历了这番新冠的折腾,不好说了。
有好多年没有消费新鲜榴莲了。没了年青人的好奇心。它油腻腻的肉质,似乎也会抬高身体的某些指标。不曾关注过它的营养成分和食用禁忌。偶尔在自助餐的场合会食用一两块“榴莲酥”意思意思。
我等着国产榴莲上市再尝鲜了。
& a2 R) M0 O6 b5 a2 i" f6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3-5-9 1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o1 x- n& f2 {3 ]1 ]
9 k3 H' b, a" r
4 ^4 H  ?/ t: @0 ~( i0 ~+ e
3665【青春】
江苏卫视播出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以为又是炒冷饭呢,六十年代有部片子,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以下简称《青春》)男女主角,雷振林和高山,高山有点“花木兰”的意思,内容记不住了,约莫是解放战争的背景,打仗的。旧酒装新瓶,多少故事都是一拍再拍。不是经典的也可以改头换面,《小兵张嘎》拍过电影,再拍电视剧,少年时看,老年了再看电视剧,片子抻得长长的。
《青春》是撞了衫,表里不一,说的不是一回事。这故事发生的更早些,事变或北平沦陷那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组建“联大”,长征三千里,立脚昆明是为“西南联大”。
电视剧说的是联大学生们的青春记事。
看看吧,好久没追剧了。没能从头追起,已经十多集了,师生们已然长征到云南境内的蒙自,联大的文法学院暂时栖身边地小镇。
我是想看看当下是怎么编排这段故事的。这些年西南联大的题材挺火,历史研究的文章颇多,跟进的就是影视作品,一再被拉出来翻炒。后者比发掘历史资料要轻巧自如的多,尽可编排,只要好看也别太离谱,就能引发围观。不少人都想了解这一段历史,或许是对当下的大学教育不满的缘故,对当年战争条件下,学校老师、同学的坚守,出成果出人材的向往。历史的真实是什么样子的?
三年前有部电影《无问西东》也说的同一题材,这次是抻长了编故事。这比看书翻文献来得轻松,毕竟众人并不都是那么认真的,只是好奇和憧憬。
不让人失望,历史人物一一露面,梅校长、张校长、北大是谁?忘了。教授的群体,冯、赵、华、闻、朱……这几十年陆续远去的大学者们,当下的人还在读他们的书。当年老师们的风采,发生的事件演绎了看。至于学生们,真人真事的我们后辈人已经很难了解。联大的学生出了校门上前线,战死沙场的不乏其人,真名实姓的已刻碑留存。电视剧中的张三李四是这个群体的代表。
影片中边地西服革履的学生们看着扎眼。当下的大学生没这样的。民国年间的富家小姐少爷秧子,有这作派的,带着仆人跟班伺候着。环境改造塑造人。
故事已经讲到了四十年代初。小杨,今天已过百岁的杨老已经在校的物理系就读了吧,不知是否记录其中。不知杨老是否在关注这部剧?
. _/ I" q( Y* D( c# r
发表于 2023-5-10 19: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7 b% H! U" h' o( Y
- t( T+ F- `/ `+ U: L

: n- I. @) L: x5 n( J+ y; K
3666【记录】
同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记录和解读。有好几十年,联大消失于大陆人的视野,到八十年代它又被呼唤出来,眼见着老校友们呼朋唤友,成立组织、撰写回忆录、重返昆明母校……耄耋之人青春的回响。忆旧,自己走过来的峥嵘岁月。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可歌可泣的过往呢。
本世纪初,台湾的校友写于抗战胜利后的《未央歌》在内地出版。买来看了,内容并无多少轰轰烈烈,属于鸳鸯蝴蝶派的校园轻歌曼舞文学。这大概是最早的联大怀旧作品。亲历之作又是距离事件发生最近的记录。
我从书架上翻出这部书,看序言、后记。此书初稿写于抗战结束时,作者鹿桥刚刚离开联大,该书出版于五十年代末,至世纪初已出八版。大陆版书的腰封,一众学者留言:“《未央歌》代表理想诗意的大学叙事”“二十世纪最经典、最唯美的校园小说”“当我们阅读《青春之歌》的年代,港台海外华人青年捧读的是《未央歌》。”
当下的电视剧,确有鹿桥小说的味道,青春相恋的校园。不管是什么年代,只要不是生死相逼,青春期该发生的都要发生,磨磨唧唧的情愫,绵绵的未央歌。
《战火中的青春》再解读西南联大。添加了战火和硝烟,不仅仅是“跑警报”还有国共的争斗,学生的派系。昨晚的两集,地下党与军统、三青团斗法,真枪实弹动了家伙。火药味够浓。文学作品可以演绎,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不知这部电视剧是否以挖掘出来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的。
十多年前看过一部长篇《南渡北归》三卷本。浓墨重彩辑录了联大人的历史,有点报告文学的意思,其中为联大多人作传,塑造得几分悲壮,影响不小。好像没有这段打打杀杀的场面。后来又陆续读到联大学生汪曾祺、许渊冲等人的回忆录,联大的岁月,多记录学业上的进取,同学间的友爱。
联大的闻一多老师倒在了暗杀的枪口下。抗日救亡,反对内战民主建国也是联大师生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这就是故事的背景之一。
联大校园中的那口小钟叮当作响,谁后来将它摘去的?我等着看。
% |' `9 ?0 q) q' z; n
发表于 2023-5-11 16: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o% g4 Q5 v; G. E- C

+ y' }7 `+ s; T9 x/ D3 X1 f1 v( Z' U& x5 r
, r& _( _7 I/ E+ o
3667【动画片】
看电影。四号厅还静悄悄,隔壁的三号厅闪闪烁烁,门开着往里进,动画片《灌篮高手》。立着看了一会儿,没啥意思。扫视观众席,百十人的场子坐了两成人,没见小孩子,都是年轻人,午后三点,孩子们上幼儿园、学校。年轻人中闲人不少,这个时点不上班。
这部片子我还是知道的,早年,总有二十多年前电视里连播,日本电视片没完没了的不少,小辈的看时,跟着看几眼,从《阿童木》、《花仙子》、《一休》到这部校园故事。成年人对此类片子已不觉得有多大意思了。同时期的《米老鼠》是另外的路子,没有多少故事,无厘头,抖机灵、恶作剧、搞笑,激发童心,属于老少咸宜的,这部片子我追着看了不少集。迪士尼现在是不是还在拍?拍了也不进了。电视里满屏的国产动画,当下的小孩子喜欢,“光头强”什么的。播什么就看什么,小孩子好糊弄。电影版的国产动画片现在不多了。好多年前看过一部《哪吒》没看出好来。时过境迁,过了景。
三四十龄的人,在看《灌篮高手》是为了忆旧。童年、少年都回不去了,当年的场景在影视片中再现,一时半会儿的恍惚,微醺的好感觉。白日梦也是一种精神的需求。
也不一定都是忆旧。近日翻《鲁迅日记》,先生是影迷,人生最后的十年在上海过的,其娱乐主要是电影,几乎每周都进影院,一个月六七场,经常,他最后去世的那个月三六年的十月还看了两部片子《未来世界》、《复仇艳遇》。看的片子大多为进口片,昔年上海进口的电影片子比当下要丰富不少呢。其中不乏动画片,如多部《米老鼠》。先生携夫人后来还带着海婴。先生少年时没有电影片好看,没有旧可怀,纯属娱乐。
没有兴趣看《灌篮高手》成人版的动画片比少儿版的要难产。与我们这辈人,能拍出超过《大闹天空》水准的吗。《三打白骨精》等系列动作片更花哨了,看过后倒怀念起早年版片子的朴素感了。众口难调啊。
退出三厅。四厅上演《人生路不熟》喜剧片。马马虎虎吧。

8 s+ E" C% J6 ~4 I, M' T
发表于 2023-5-12 2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E6 Z& r5 D0 @) z4 P# y- A
! N! m1 K3 p0 z- P) F4 W* f
2 ~! O8 p7 X8 _( S  B7 J. j" g
3668【煎炒烹炸】
历史题材的作品,总要有些原型。如《三国演义》于《三国志》,曹、刘、孙少不了,关、张、赵、马、黄不能少,其事迹也应该差不太多,主要人物吗。
这部青春电视剧中男一号应该是程嘉树,不少的男角非死即伤或陆续消失,程的戏份最多,那么他的原型是谁?联大物理系学生出众的,又是南渡一路走来,中途被学校除名赴美留学,抗战结束又马上回归联大者?查无此人,没这一号。
编剧推出此人物别有用心,想塑造一类人物的成长,也讴歌他的引路人。可为他设计的“成长”失实,是逻辑上的失实,让这个人物承载得太多,其实他担当不了。
看电视剧最近的两集,编剧设计出日本特务来到联大盗走“镭”,物理系高能物理研究的宝贝,程嘉树拼命夺回并置特务于死命。剧情波澜起伏了,有悬疑、有侦探、有打斗。这个重要情节现实中可曾发生过?没影的事。50微克的镭失而复得属于子无虚有,编造离奇查无此案。日本人没那么高明,手也没那么长。
看“三国演义”的有时会对故事后面的历史发生兴趣,去翻“三国志”。程嘉树是梅贻琦校长、赵忠尧教授们的学生吗。老师为真,学生也真吗?联大存续八年,学生不过八千,毕业生两千,至于物理系的学生就更少了,杨振宁那届毕业生拢共才八人。联大物理系出来的好学生杨振宁、邓稼先等,做出成绩多有留学的背景,但都是联大散了之后才漂洋过海的。他们与程同学无关。
程同学就学“麻省理工”若干年后,正赶上抗战结束国共重开战,程博士海外归来拟加盟联大,人刚到昆明下了火车,军统三青团一帮马上车站紧盯抓捕。程嘉树不过是学子归国,当年也并非地下党,却被作为头号大敌,这不看走了眼吗。塑造的军统一帮如此的酒囊饭袋。
故事编的不好。想着轻轻松松寓教于乐回望刚刚过去的历史和人物,怀旧,有画面感的旧人旧事,结果失望了。
倒是对这段史实一无所知者,但看无妨。联大题材被煎炒烹炸之后,别太当真。
3669【有的没的】
电视剧快到尾声,战斗开始激烈。说来这段历史,在大陆,留下详尽资料的还是联大八年历史的后半程,学校稳定下来,教学纳入正规,其中的一条线,国共两边的争斗排兵布阵业已完成。这后一方面,电视剧给以展现,按说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丰富展现得可以更加充分,实则不然,史实成了陪衬,演绎成分加码,看程嘉树喧宾夺主辗转腾挪。
抗战胜利后,联大北归解散,三校又各立门户。这段历史距今七十多年。老师们肯定是不在了,联大的学生寥寥可数,当在百岁高龄。人还在时,世纪之交时有过一段“联大热”有过一阵子“口述历史”的采集和大型记录片的播放,联大生们频频露面。又过二十年,联大人已所剩无几。
说到联大的后期不能不提到“一二·一”运动(或“一二·一”惨案)电视剧的第34、35集正是这段历史的再现。1945年11月25日,昆明市大中学生6000多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致军警弹压。次日,各校学生联合举行罢课抗议。12月1日军警攻打各校,在联大师范学院,四名师生牺牲,十几人受伤,一干学生被捕,酿成“一二·一”惨案。事件发生后,激起全市各校师生、各界人士的公愤,掀起一个大规模的反内战、争和平、反迫害要自由的民主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是民国期间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运。国民政府江河日下,与一次次错判形势,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最终众叛亲离,政权不保。
西南联大曾有“民主堡垒”之称,学生中进步势力和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剧艺社、墙报社、合唱队、读书会,电视剧中有所反映。“两弹元勋”原物理系学生邓稼先晚年有回忆,同学们学习非常用功,同时也关心国是,民族危亡,邓稼先本人得到了进步组织的重视,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民青”组织(民主青年联盟)。网上搜索联大的故事十分丰富,主要是当事人的回忆。当下杨老在,马老(识途)好像也在,马老是当年联大地下党的负责人之一。想看看这些人在剧中露面。没见着。
9 n; f3 y! T* H# J9 s9 z7 X
发表于 2023-5-13 19: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C' V8 o4 Y* [" L

2 b  C) V9 I$ n3 r8 c
  l+ }* h9 L6 a0 v+ n" {

  u5 K5 o5 @9 m* ]. [0 W

3 G5 @0 s5 w; w
3670【一二·一】
昆明市有条一二·一大街,为纪念那场学运,现在的云南师范学院——联大的余脉座落其间。三十年代,云南边地清苦缺医少药,也缺少现代文化的传播。联大八年,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知识在此赓续滋养生发,大学是大师的云集,是新锐的培育。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边地还有这样一方净土,延绵知识和学术,高扬民主自由,兼收并蓄。其时战火就在身边,日寇已打到滇缅边界,兄弟阋墙明争暗斗不断,民不聊生,师生生活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师生庆贺。星空之下,梅校长独步在空旷的操场上(第37集),念及联大八百多健儿在抗日前线,沙场之上热血洒下的好男儿。联大立碑,冯教授撰文,篆刻下八年多的艰苦卓绝。
胜利后的次年夏日,送走了最后一批毕业生,联大结束三校北归。闻一多先生在筹措回程的经费,日益白色恐怖之下,先是李公朴遭暗杀,接着在出席公祭发表演说之后,闻先生也倒在了特务的枪口下(电视剧第39集),明知要遭不测也要见义勇为,呼吁民主反对内战。
先生倒下时,年仅48岁。有这般的老师,才能带出同样的学生。
联大已经远去,原址还在,其精神传承下来了吗?若干年前,有北大教授言“学校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多年前,我在北大西门内的草坪上见到西南联大纪念碑(复制品)和联大学生参军奔赴战场人名录的刻碑。想必清华、南开也有。上个世纪末,我骑着脚踏车来清华游荡,见着闻先生的立身塑像,在前盘横良久。去年底在八宝山邂逅先生的墓地,白色大理石上有先生叼着烟斗的塑像,由“民盟”于五十年代初移葬于此。先生早年留学归来,1932年出任清华国文系教授,事变后辗转长沙,后带领三百余学生步行长征三千多里至昆明联大。
“一二·一”还有多少人知道?
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的演绎,多一种记录吧,战火更浓的青春。
西南联大学生中曾流行着一幅对联,上联:如云 如海 如山;下联:自如 自由自在

+ V8 ?0 w- k* t  ]4 m* A
发表于 2023-5-14 1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 p, g  n# q- f/ Y( T
/ }+ {* V' {, b& {
3671【钟声】
电视剧中多次出现校园内悬在半空的一口铜钟,敲钟上课多有古意,新式学堂,大学堂也沿袭了下来。直到六十年代初城市里的学校才普及了电铃,敲钟摇铃却依然没有完成使命。剧中没见着那钟声敲起,我没有逐集追剧但有预判,尾声“一二·一”学生罢课,这口铜钟将是重要道具,钟不响,课不上了。
曾听上辈亲人说到过这段经历,亲人当年就读联大还是“民青”的负责人之一,“罢课委员会执行委员”,罢课启始冲上前去摘下铜钟……
那时老人说了,我们听听就过去,没有兴致刨根问底。像现在一样,小辈的谁又在乎老人的陈芝麻烂谷子。
剧中晃动的铜钟,让我想起来了。我原以为是口多大的钟呢,比想象中的小多了。老人们忆起历史中的场景,聊得热闹,在旁小辈的并没听进去。现在想问:后来呢?没有后来,一肚子故事都带走了。
还是在八十年代初,一帮白发老人一次再次南渡昆明学校旧址凭吊,北归后又频频相聚座谈出书,往来通信成立校友会乐此不疲……记得老人曾感慨过,读书、革命岂能两全,顾此失彼。老人磨叨过,富家子弟和穷孩子,联大毕业走上不同的道路,这也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一代联大生道路迥异,南渡北归的,在学术上更有造诣的是后来走得更远的一批人,负笈西行的。
四十集的电视剧,网络预报是四十集,看到第39集时戛然而止,故事里迎来开国大典,交待人物后事煞尾了,少了一集。看片头的登记号,本剧于2020年获批上市发行。属于献礼片。但迟迟没有播出(也许首播没有看到)。其间或许另做过删改。执行政治上正确也不容易,仅次于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压缩掉一集吗?不知道。铜钟还在那里悬着,无人触及。或许学运的场面太过敏感,与当下的安定不符,令正在老去的一代人浮想联翩。反正是我没有见到期望的镜头和人物。
想起同期的作品《觉醒年代》。电视台一播再播,正确与否另说,但五四时代的群星璀璨展现无遗。得以回望鲜活的历史,赏心悦目。
大题材和小题材的差别,于是大制作和小制作的投入,水平立见高下。
片尾落幕敲打出联大生人名录,后来崭露头角爆出大名者。海外的李政道、清华百岁的杨振宁,不知他老人家要是看了会做出何种评价?
大的氛围对吗?学生们的气质像吗?老师们呢。非过来人能说得准。
9 v; V9 F% A+ Q) E$ R
发表于 2023-5-15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6 V/ t' X4 E+ U! G: _; H' x
4 U( F2 c: j) W; u. Q
$ K# y) h, J# E% R6 D7 c2 C# p
3672【本周38】
●立夏天气,华南落下大雨,热带气旋带来丰沛的甘霖,滇南解了多月的饥渴。南方多条江河报告洪水漫堤,鄱阳湖回归常年水位。8 R9 W" W8 u& B! o! E
京城乍暖还寒。穿毛衫的、短打扮的,街头各美其美。昼夜温差拉大(16—31℃),白日树荫下行走,黑里棉被在身。周五雷雨天气预警,没见大风,没落冰雹,泼下大雨,雨过地皮湿。半顿饭的工夫阳光普照。周日又是蓝色预警,天阴了又晴,夕阳灿烂。
草木欣欣向荣,高大乔木披挂整齐。突然觉得边上的小公园变得拥挤,二十年树木,小树成材,入夏丰满,勾肩搭背遮天蔽日。周末的大合唱聚来四方的歌者,放假的小童上蹿下跳。
公园内的新笋窜出地面,竹林添新绿。小蕉才露尖尖角,小区花池里的美人蕉终于露头了,五天发开两片叶。街头路边百花齐放目不暇接。
3 u* o+ D1 l* h8 v) p
●《南方周末》评论文章“大学向社会开放应是常态与共识”。
当下的大学越来越小气。报载五一假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校参观被堵在校外禁止入内,引起冲突。另一边,有学生扬起小旗拉起队伍收费校园游。
三年前不是这样,大学向社会开放,有限制也不会大门关得那么紧。往前追溯,十多年前,以北大为例,资源是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剧场、开办讲座的礼堂、教室……校外人进入,没有障碍,由此我受益匪浅。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造访北大被挡在门外。亏得路熟,七拐八拐左道旁门,带上几位绕进校园。令人意外的是,校内的一些运动场所围起了铁栅栏还上了锁,非本校学生不得入内。这次疫情后更是森严壁垒。现在不是过去了吗,“乙类乙管”,还是这么严防死守的。
公办大学是公器,纳税人养活的,理应其部分设施向社会开放,不仅大学,中小学如是。现实中开放的学校越来越少。画地为牢。
南方周末报道安徽教育行政部门正在推进学校开放体育设施。上海继续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全面打造开放式校园,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具有百年历史的华东政法大学(原圣约翰大学旧址)已拆除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
/ a) M$ ~9 ~. t$ l9 B
发表于 2023-5-16 19: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5 Q5 L) k/ t% ?7 h: `

' w& a- A' \; c3 U. h) e2 h8 S
2 D" J$ t6 Z0 c# M' T. P& m
3673【粉身碎骨】
周日。走过路过,街边小学校院内噼噼啪啪砸下重物,从校食堂的房顶上甩下桌椅,地面已经起了“小山”这是移山填谷啊。房顶上的小山,数百套桌椅码放而成的。记不清是哪年垒起来的,至少五年或十年也有可能。楼顶的小山快削平了,地面的小山两人高。一辆大卡车杵在门口。
移步下到地面,四条汉子,或锤或钻或菜刀,手起刀落劈向桌椅。桌椅不少还是完好的,材质是金属框架和纤维板的合体,比我们上大学年间的木桌椅高级多了。这是在拆解呢,桌腿和桌箱虽栉风沐雨看着依然结实,没有锈迹,可见工艺不错。书桌和椅子的靠背风化的利害,不少都褪了色,打了弯,桌子的面板是新材料合成的,结实的还平平展展的。从高处坠落,大部分已支离破碎,(见图片)只楼顶压在最底层的桌椅免于风蚀水侵,身架完整。大汉们此刻一定是嫌这些桌椅太结实了吧。噼噼叭叭七手八脚切割,金属框架拆下上车,层层叠叠,车厢内码起一人多高,桌板、椅背散落一地。看来金属件回炉还能换回些散碎银两,木板材料只能付之一炬。
这不是在糟蹋东西吗。掏出手机12345市民热线投诉。
房顶的小山立起好多年了。这所小学校焕然一新在十多年前,老楼出新雕梁画栋,又起了新楼、体育馆,图书馆,再造操场,塑胶全覆盖。与我们小家小户的一样,新装了房子,旧家具就看不上了,换新的。一阔了就生幺蛾子,大概就在阔了之后不久,旧桌椅上了房顶,没地方搁不是,偌大的校园,盖出不少新房子,竟然找不出一处仓房。也可以理解,房子还要创收呢,仓库能创收吗。风风火火许多的培训班办起来,什么“巨人学校”“广播电台”等等,校内办起校外班,尤其周末熙熙攘攘的家长学生。那空间还能不吃紧。对不起了,数百套桌椅委屈了,上了房顶。曾一度还披上了苫布,塑料布呢,总要遮阳避雨的。可这能护佑几时呢。
终于见到了它们的下场,手递手后凌空跃出,一头跌落粉身碎骨,能挺下来的刀砍斧剁……
3674【回音】
12345的存在可疑,用处有限。我在海口时打过交道,前年,反映交通误导问题和广场卫生间关闭。倒是都有反馈,前者是坚决不改,最后也没改。后者,在我小住数月离开时依然关闭着。看看咱京城的12345.
次日中午电话过来,海淀区教委财产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打来,授权处理人民来信。
首先感谢市民对学校教育的关心。然后答复昨日投诉的内容。择其要点如下1、学校的这批桌椅属于使用年限到期,为了保护学生们的安全予以报废处理。2、学校已经履行了上报手续,教育管理部门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学校作法合规。
我反问你们是否到现场看过这批桌椅的状况?对方无话。
再问这批桌椅会有什么安全问题?能坐塌了?你们没有看现场怎么就知道桌椅不结实,坑坑洼洼的,那桌面是复合材料的,想破坏也不易。我在现场看过不少桌椅还是完整的。对方回复我说家长要求高了,新桌椅都是可调式的。我说高矮不是问题,小学高年级、低年级的桌椅本来就有不同的尺码。
三问这批桌椅寿终正寝,你知道这批座椅在房顶上待了多长时间吗,折旧是怎么算的?对方反问:你知道海淀区有多少学校和幼儿园吗,所有的这些资产报废都需要排队走流程审批,需要时间的。
我说抗战才八年,你知道这批桌椅闲置了多少年吗?你们报批需要多长时间?你们教委什么工作效率。学校是什么时候报告的?你们什么时候批准的,说说看?十年八年前还可以捐助希望工程呢。你说的理由太牵强。你最好还是到现场去看看,已经拉走两卡车了,还有三分之在房顶上。你们再不去可就没现场了。去看看是否真就报废了,报废的原因又在哪?我可是出了现场拍了照的。如此浪费,几百套桌椅,多大的损失,谁的责任。教育有钱了也不能这么糟,都是民脂民膏。
我说12345也不对呀。让自己的主管上级来查证,这还不“护犊子”呀。这事能是一个学校的事吗,教育的浪费大了去了,我们市民能看到多少。你们行内的人也不会不知道吧。

$ D+ b! C( @) A! ?, q
发表于 2023-5-16 19: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514_082039_resized.jpg
7 N' H* Z3 Q* r* I: n) }  S
发表于 2023-5-16 1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514_084650_resized.jpg 3 N4 M$ A! t% L& b$ C8 F
发表于 2023-5-17 19: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 _$ a" p3 O1 m7 `
3675【丑小鸭】
眼瞅着小区边上的学校出落得越来越漂亮。看它起高楼,高楼里面装空调,砂石的操场跑道铺上塑胶和人工草皮,拆了又铺,前年夏天挺漂亮的操场再次翻新,拆了重建,二次再铺。当下的通识,要发财就做工程,屡见不鲜了。街道的路面就是如此,学校内部更是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操场的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的寿命几何?建筑是百年大计,操场呢?折旧期几年,五年八年的就弃旧图新,也是寿终正寝吗,也太短命了吧。是学生多,使用过度吗?现在的校园一年要闲小半年,可以掐指算算日子,不必说这三年,正常年度,寒暑假+周末,上学的日子有多少天。开课的日子,四点多钟操场上就空空荡荡。绝无过劳的可能。如此快的就完成一个生命周期,让我想起财务上的“加速折旧法”该法是为刺激经济,现实中活学活用,不少成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生财之道。
学生享福了?脚下踏着塑料草,室内吹着空调。但一代代的学生体能指标都在倒退,是福是祸?与周边居民而言,学校设施的提升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倒是怀念它十多年前丑小鸭般的校园。那时还是灰突突的校园,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操场是灰渣铺就,刮风就起烟,但校园是开放的。与门口传达室的师傅点点头就进去,我常在周末到操场跑步,总有三五个同好,一圈两圈三圈四圈,约莫一圈三百多米,跑出汗了往家走……校园也是属于社区居民的。那时学校主楼南侧有一溜兵乓球台子,常见打球的邻居。周末楼内教室也有培训,不多,除了家长,来遛弯的居民一般也不会往楼里去。已然很好了,能在清净的校园内享用体育设施,这比跑街锻炼惬意多了。
十多年前,学校焕然一新,出落成白天鹅。打那开始,学校换上了保安值守,门前电子围栏,门卫室内满墙的监控电子屏,将周边的居民彻底隔离在外。学校的门脸一换再换,门口的荣誉墙亮闪闪,各种奖励、表彰、彰显的牌匾几十块。其一为“海淀区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校园”挂在那里好多年了。可是我再没能踏入大门一次。

( w" v/ h/ t$ p6 h3 r& h' M  _, c" ^6 {5 @; Q7 s7 {
发表于 2023-5-19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 `  w" g- Y, ^9 V
1 n1 L7 X, p  g- r7 p

; ~5 K9 @0 z' ^2 V* R2 z
3676【与邻为善】
想想自己居京有六十多年了,其间多次搬家总有七八次吧。居住时段长的几处都与学校为邻。上小学时住家与学校一墙之隔。等我的孩子上小学时与学校街南街北相望。近,方便。上小学的头三年,到学校可以不走学校大门,后门不开,我可以钻窗户进出。成年后挨着师范学院居住过七八年,上不了学,但学校的大门敞开着,进出随意,大小操场、泳池,免费或收费。及至我搬到北城,北土城以南,二十多年没动地方,还是挨着间小学校,有操场之便,受益几年后,学校的大门关上了。作为一家挂牌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校园”周边居民却无法进入,徒有虚名。
几十年经济发展,学校是最大受益者,阔了之后理应回馈社会和周边社区。大学有它的文化强势辐射地方,其优质的资源,最基础的是其硬件设施与周边居民共享,中小学也有服务社会的功能,相关资源的共享。
想到这些年曾走过一些学校。洋人那里的牛津、斯坦福都是“大学城”的概念,哪里见得到围墙,居民点为校园所裹挟。我在法国小城格勒住的时间长些,小城有座上万学生的大学,轨道交通穿过校园设了三站,曾见到过有难民在教学楼边建起帐篷区。我居住地的边上是所中学,校园内有约莫两个篮球场子大的操场,但紧贴着校园外面就有篮球场,步行十分钟为市郊的“体育中心”,各种设施完备,两块标准的足球场。这家中学少体育设施,但可以就近利用社会资源。离家不远有间小学,操场比中学的大多了,有次路过,正赶上个“嘉年华”操场上欢腾一片,神仙鬼的,奇装异服蜘蛛侠、唐老鸭、北欧海盗、白雪公主……我们倚墙观看,齐腰高的矮墙,墙里面的老师过来,邀请老几位进入校园与孩子们同乐。小城也有间学校,高高的围墙,里外见不到人,这属于特例吧,是家私立学校。
国内的大学许多也都是开门办学的。像湖南大学,游岳麓山转着转着就见着教学楼。去过多次武汉大学,好像连登记都不必,看近年的媒体报道,只是在樱花节期间,为控制人流实行收费参观。来海南的这些年,住地离“海大”近,疫情前每次过来都要到校园里走一走,吃学生食堂,体育场是随便的,游泳池售票。家门口的几家中小学都是新建的,封闭管理。不过问题不大,海南新建的小区绿地多,配备篮球场、泳池,再加上靠着海,不缺锻炼的地方。
京城这种大都市,大不易,人满为患,连家门口的小公园经常是摩肩接踵。如果学校的场馆开放,会有所缓解,市民的焦虑减轻。
去年秋天,家附近的马甸公园、祁家豁子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将围墙拆除,里外通透,视觉感受舒服些。学校的围墙不必拆,周末开放就行。

9 X8 W3 W3 t: i8 x- c
发表于 2023-5-19 10: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a5 u6 G* A/ I, g5 f( ~& w7 L4 q% s
$ S" T+ t; b! |1 t4 b, D4 }6 M
1 C' x4 t- c* U3 V9 c
3677【整改】
投诉有了效果。首善之地强过南岛。
投诉的次日中午区教委反馈,沟通后晚间又过来电话,同一位,说是派员看过现场,正督促学校整改,要诉其详,被我截住。我说作为市民只是提个醒,只要达到减少浪费的目的就成了,怎么做,你们的事。三日又过来电话,不是教委的,第三方,“非紧急救助中心热线电话”对投诉处理的满意度调查。我说满意不满意的需要看到学校的表现,教委人说了正在敦促学校解决,有关措施落实,投诉人自然就满意,你们应该盯着学校后面的落实承诺,不必与我反馈,他们动不动我可以看到。
那天,人又上房了,三位,这回是穿着工作服的校工,忙活了两个半天,将屋顶剩下的桌椅,还有百十套吧,从东往西搬到数十米之外重新码放,簇新的苫布蒙蔽,头脚裹个严严实实,用大绳刹住。这回妥了,日晒雨淋不怕。
投诉人对此结果满意了吗?有了反馈和改变就没有瞎耽误工夫三通电话。至于整改程度深浅,那当另说了。令上百套桌椅留存下来,暂时没有粉身碎骨,但后续呢?它们在房顶上还要待上多少年。它最终的去向?不能尽快给它们派上用场吗。再一个八年就肯定要进入坟场了。人耗不起,物质也会消灭。
前述的,教委人口中的走流程合规报废的说法为什么不贯彻到底呢,看来这批桌椅并非寿终正寝,经认定依然有使用价值,否则就不会破财劳力在房顶上打包贮存了。已然造成损失的责任和处理?不知下落。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又是一个不了了之吧。
那天在现场拍下桌椅的片子后,出来正好碰到同事老刘拖着个小车去买菜。我问你看到没有,学校将那么多桌椅从房顶上砸下来,堆得跟小山似的,全废了,这不是糟蹋东西吗……我们老刘退休前是专司抓坏人坏事的,正对口,我跟他告个状。“你管那些呢。”绝对是不屑的口气,加之其肢体语言,一连与我扬手,分明是说你不该管这闲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刘真是做到了。不过还有诸如:位卑不敢忘忧国、匹夫有责之类的说法吗。老刘也说得对,人就是闲的。
' C# d4 D8 Q, |# C& ]' g- W
发表于 2023-5-20 21: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3 m5 ?4 h! Z1 }) {) ^% k, y
# Y+ e! y) @; n; a4 f+ \
5 C. l8 V4 `* y( t
3678【5.18】
往甘家口办事,回程路过白石桥的“古动物博物馆”。这家馆把着街角,落成有三十年或更长时间,曾经外墙上攀着一只恐龙,从地面到楼顶,招揽游客。路过多少次了,都没想着进去,是觉得没啥新鲜,看新鲜的对面就是动物园,看古老的,“自然博物馆”比这里规模大得多。
这家馆变脸多次,墙上霸王龙不见了,玻璃幕墙闪闪烁烁演示生物的进化过程。步行贴着墙根过,不能不被吸引住,不再错过,登堂入室。,
进门办票,或许老人不收票呢。柜员说不收票,今天是“博物馆日”。要是收费呢?普通票20元,优惠票10元,60龄以上的属于优惠对象。下载这家馆的App,扫码入内。
里面主要是两个展馆,人类演化馆和古动物馆。
先看人类馆,我们打哪来。虽然很早就知道“人是猴变的”,这是六十年代的知识体系,后来这几十年,特别是DNA技术发展,原以为我们是“北京人”后代,现在又说不是了。眼前的好多问题都说不清楚,更别说远古的事,众说纷纭,不知信哪一路。
展厅门口见着咱们老祖(如图),家住周口店那位,捧着本书专心致志,这像塑的挺逗。
化石的悠远年代,不同的猿类,现在是从700万年前居住在非洲乍得的撒海尔人说起的,咱们的“北京人”太年轻,小了600多万岁。浮光掠影走过。
去看动物大世界,这里有人类的老祖,约3亿6千万年前从格陵兰海洋上岸的“鱼石源类”
古动物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前人类就出现的恐龙家族,仅在中国出土可辨识的就有230多种。最高挑的那头(见照片),跨越了三层楼“马门溪龙”,四川合川出土,距今1.6亿年前侏罗纪晚期。我少年时就知道,在图片上看到,直到现在才见到真容。三楼的栏杆前咫尺相见,庞大的身躯,如此小的脑袋和脑量,它能有多少智慧,竟在地球上优哉游哉生活了数亿年,曾经是多么美好的星球呀。
在这个骷髅的世界,不断有新识“谷氏铲齿象” 距今1000万年,大象的先祖,长鼻子尚未进化完成,但有个一般长短铁铲式下颚,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
清清静静的展厅真好,一到三楼走下来,约莫四五十游客。有讲解员开路,听听看看挺长知识。博物馆还是收点钱的好,把逛街的人挡在门外,像“国博”那种免费参观乌泱乌泱的人,想看舒服了,难。

  Y, A% ^9 h* ]% [
发表于 2023-5-20 2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518_142917_resized.jpg 3 X, ?! y. B% }0 j% m' w
发表于 2023-5-20 2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518_145347_resized.jpg ' p6 `* r, }/ x: Y% ]! ^
发表于 2023-5-20 21: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 q6 T; v3 R4 m3 {, \4 E+ ]: J& M% K' X; g

) n9 b1 H0 B3 f5 q3 x4 x
3679【节、日】
一年三百六十多天,节、日特别多。纪念日、警示日或者什么日,多了去,三百多天根本就不够排的,再加上民间的就更不必说了。节多,但大多数都不放假,或少数人有假。哪怕是官假,像三八、六一这些戴着国际头衔的。至于“日”就更是说说而已。像5.18的“博物馆日”,参观者恐怕还不如周末时人多呢,至于像“护士日”“湿地日”等,关注者寥寥。有些纪念日曾经印在月份牌上的“二。七”“一。二九”等等也都消失了,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中。
小区又办“邻里节,”上午9到11点。楼群内有预告,项目多是对着老年人的,否则为什么不选在周末呢。
我来到楼前小广场已经快10点了。人不少,西边把头的是家养老院的摊位,招商发材料,有坐下来聊的,看登记册上已有三位留下联系方式。不白聊,老人获赠一小包抽纸。挨着的是“中华遗嘱库”一老太听着挺认真。“九宫山”摊前冷落,有广告牌立着,标价一览,卖墓地的。真是一条龙服务。
东面一侧是健康服务。社区医院的“签约医生”,怎么个签约?我想起前些年父母还在时,当地社区医院几次过来电话询问高龄老人状况,我反映几次迫切需要医生上门服务,哪怕一季度或半年来一趟呢,始终没能实现。这次医生说可以为重病老人上门服务了。“老年护理”摊位前在发放宣传册,这家提供上门服务,洗洗涮涮之类,对象是80龄以上的老人。我还没资格,也最好不要被服务到。
专业医师也到场,既动口又动手,张着大嘴看牙。眼科大夫带着仪器来的,辨析青光眼还是白内障,提供治疗方案。现场治疗见效的是中医摊位的“埋豆”,摊前排着几位老人。好几十年前,我埋过一次,耳朵穴位上埋豆子,类似绿豆大小的,用橡皮膏固定在穴位上,耳穴好几十,通着身体不同部位,哪不好就将豆子埋哪,时不时地按压刺激穴位达成疗效。这于患者简便易行,小毛病有效。
我是想着该剃个头了。不错,今天来了三位师傅,一字排开,剪刀翻飞,没见几人排队,问工作人员是否还需要登记。对方说对不起,40人,已经满额了。对的,服务不是无限的,献爱心有时段。
% Z; L3 a4 {; {  v- |
发表于 2023-5-20 2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519_100608_resized.jpg 2 w8 h" u9 l8 F) @
发表于 2023-5-21 16: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Q9 M3 `) \2 Y0 d- M& h
' O1 b  q" ~3 n3 c

, @5 v* s; v3 n7 ?
3680【邻里节】
北边的两家是商品推介,一家饮料,山楂系列。再一家“北大荒产品”大豆、牛奶系列,都是明码标价。
最受邻里欢迎的是磨刀师傅(见图),码了一地菜刀,各个都贴着编号,密密麻麻列出两队,这得磨到什么时候去呀。我也磨过好几年刀,镰刀,磨快了可是需要些工夫。师傅身边站着三位工作人员,我问还能接着排队吗?行,现在已经70多号了,80个满额。
师傅这单打独斗,短打扮,拉开架子,刺啦刺啦。也是流水作业:拿起一把端详,有的需要先上砂轮,吱吱吱火星子乱溅。十来把一组,先以电砂轮开刃,后面是粗、细两道磨石过手。我看了好一会儿,与工作人员说,你们也不搭把手,哪怕用小刷子给磨石蘸水呢,就这站着看。师傅那说:不用不用,用不着啊。
转回来又到了埋豆的摊位前,想着咱也埋一次,人总是多少有些毛病的。我上一次是埋着玩的,几十年前了,行医的舅妈顺便给我粘了两耳朵。哎,舅妈去年底走了。没能如愿,排队的老人比刚才还多。我往家转了。
11点半我出去买饭,路过小广场,人都散了,就剩下磨刀师傅再接再厉。第69号是把剪子,刚磨完,在布条子上试试刀锋,刷刷刷,迎刃而解。老爷子满意地接过来。
我说:师傅你今天创纪录了吧?
没有,这才七八十,一天二三百把的时候也有。
这大出我的意料:萝卜快了不洗泥吧?
不会不会,一把这么磨,一百把也是一样,得磨快了才行。
我猜想师傅们不会白忙活,估计是活动的组织者出资购买的服务。
“邻里节”也是舶来品。十年前我在法国小城参加过,由社区主办,在楼区里排上若干桌椅,各家准备若干吃食,不带也行,自家制作的为佳,半天时间,吃喝为辅,主要是邻居们相互交流,尤其利于新居民融入社区,小孩子们嬉戏,有次还整来一批老古董的玩具,都是上两辈子人玩过的,如克朗棋等。上个月初,头次见识海口自家小区里的“邻里节”篮球场上摆了十几张大圆桌,我没赶上报名,没能大吃一顿,场面上挂了不少商家的广告,得到赞助友邻相聚。这边的“邻里节”有过三四次了,有点像半日的“学雷锋”本次的特点是目标客户明确:老人家们。
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 _8 b9 K; b; @
发表于 2023-5-21 16: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519_095516_resized.jpg
" P9 |& v8 H, B  a0 `% V8 V" l
发表于 2023-5-22 0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 ~$ g  y& q; g. \/ S
3681【本周39】
●本周开了两个大会。西安的中亚会议,广岛的西方七国会议。网络上有照片展示、对比。西安这边一场招待晚会,大气磅礴美轮美奂。广岛那边只是会议的照片,像是朴朴素素的。有云泥之感,自有网友为此吐槽。
国人有好客的传统,尤其对外宾。中华大国向来厚往薄来,帝国时如此,昭示权威和宗主国。人民国了也有好几十年的满招待和外援,以示支持和友好。民间也大体如此,各种席,各种迎来送往,挣个面子。
日本东道主如何招待同盟国的不知道。做东一次总要借机展示本族的文化传统,吃日餐,看场相扑也未见得。花钱不多,特色分明。重要的是会议内容,都是谈大事,拉帮结派,出对策,协同步调。
西安这边要谈睦邻友好共同发展,都是近邻,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招待演出不算过分。花了多少钱,不知道。这二十多年,类似的实景演出,各地有好几十处,以真山真水为背景,我曾在重庆武隆看过“峡江号子”在开封看过“清明上河图”都很震撼,动辄百人千人的上场,群众演员都是周边的农人。这类旅游节目常演不衰,看来还是有市场的,经济收入应该不错。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篇前首相安培的回忆录,其中就提到有次来北京参加会议,在怀柔会议中心的一场大型实景演出,(张艺谋导的)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由此对中国又有了新认识。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影响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耀武扬威不一定是船坚炮利。

6 `. m% q, J) Y●小满节气,江河小满、麦穗小满。夏天热起来,粮食收获开始。
1 t4 L# n+ j1 x  g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全国小麦正自南向北次第成熟丰收,油菜也进入收割期。入夏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一些水稻主产区进入插秧季。
湖北钟祥:8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一派繁忙的机收景象。
钟祥地处中部,是小麦产区偏南方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这里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亩产更高。新品种的小麦更矮,个子矮站得更稳,天然的抗倒伏能力更强。而且,新品种的基因优势使它们抵抗力更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更强。
同时,全机械化收割,小麦杆子矮,收割机跑得更快、效率更高。据当地农机手介绍,同样的收割机,收矮秆小麦比收高秆小麦一小时可以多收一亩田左右,因为茎秆短小,更省动力、更省油
麦田里作业的收割机叫全喂入式收割机。农机开过的地方,只留下短短的秸秆,收割、粉碎、脱粒一次完成,除了将损耗降低到2%以下,还能节省不少时间。以往钟祥市的小麦全部收完需要20多天,现在只要一周,省下十多天,“春争日,夏争时”,现在正是当地双抢关键期,一是抢收小麦油菜,二是抢种玉米大豆。钟祥现有6000台本地机械和5000台外地机械同步收割。农田里边收边种,预计半个月内全部完成。
●5月19日是第13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全国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超42万个。
! O" H. j* z/ x/ i# M4 ]& b. d
+ W, c4 h% ~* i, P! n
发表于 2023-5-23 17: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j, ^: R5 O: g8 ^  k# V3 A; Q6 b! ]
; }6 q) S6 d' V7 \- v9 [
  z2 J, c. W$ J. g
3682【较劲】
一早的新闻:事发杭州,乘客父女俩雨天打车,因地点不妥与司机协商后停在数十米之外,二位上车后起了争执,司机取消订单,乘客要求十倍的赔偿并拒绝下车。车子开到派出所院内求调解,警务人员未见他们肢体冲突,劝解后未果,做冷处理。结局是,乘客滞留车上29小时仍不下车,最终处罚乘客二人行拘七天。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爷俩都够执着的,多大点事,如此较劲。雨天出来干什么,指定有事情,出行的目的抛在脑后,“不蒸馒头争口气”吃喝在车上还过了夜,自我封闭在狭小空间,自讨苦吃,最终呢,什么都耽误了,何苦来呢。
警员也是,这冷处理拉的时间也太长了吧。早年天津丁老有段单口相声,说的是双方争吵,只因路人甲被路人乙踩到一脚,谁比谁的声更高,进了派出所论理,被晾在小屋内,半天过去,警员不搭理,二位肚子饿了,火气消了,你一言我一语的私了,不打不相交,成了“盟兄弟”,喜剧的结尾。脍炙人口的这段相声,还不时地能听到,大概也是小警员进门的培训教材之一吧。世间的这种小摩擦司空见惯,小事化了,弄进派出所的不多,相声里的场景也属于个例,谁想新世纪故事新编,现实版的故事。网络上传了两天,我见了标题,没点开看,不知其详。这一早的北京新闻推出,当乐子听了,29个小时,真有定力。还不仅仅是乐子。
社会的氛围,几十年下来是更宽松了还是收紧了。没有了那个斗争,还有这个斗争。不大的事,不依不饶的,最终两败俱伤。的姐停运挣不到钱,乘客啥事都耽误了。有问题尽可以向租车平台投诉吗。赖着不走,太不聪明。类似的事情是不是挺多的。人实在是没有多大进步。丁老的相声故事里的人物变本加厉了。
警员们的操作,让人乐不起来,怎么也不能过夜呀,当事人在车里过夜。两个工作日的时间过去了。想想《今天我休息》里的马天民同志吧,退步太大了。这部电影曾是入职小民警必看的。
社会大环境改变不了,个人的心性要修炼,戾气要消一消。

% a7 k, z- H* _: |& u" q6 _
发表于 2023-5-24 17: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 o/ O: S) k$ l$ _$ j. l; o( }$ \8 p. {# a
/ v+ N$ O! f* r! Y: A6 q  c% q
3683【先生】
五一节前去了趟“鲁博”展览的内容基本没看,随着人流进去出来。
回家后查资料,鲁博是1956年建成开展,而边上的故居更早,1949年10月19日开放参观,这天是先生过世13周年的纪念日。
我们这个岁数的人,说起阅读文学作品,恐怕鲁迅先生的要排名第一了。六七十年代是我们读书最好的年龄,但其中有好几年,文学书籍不大好找,在我,尤其是七十年代初的几年。文一革就百花凋零,书店里一度文学作品就剩鲁迅和浩然了。浩然几年才出一部新书,先生的著作,前好几十年的旧作,出全集,出单行本。我看的是单行本,《呐喊》《彷徨》……白色封皮的小册子,大概看了十好几本 。其时并不觉得多好看,比中外小说可读性差多了,可是没得看呀,人在边地。
后来不文革了,百花又放。赶紧补课,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看小说了,所看寥寥的,自然就轮不到再看先生的书。一下子又是好几十年过去。
现在想想,先生的书还是挺隽永的。心目中的文学形象,如阿Q、祥林嫂、闰土   百草园的清香,社戏的灿烂、鲁镇淡淡的哀伤,还是萦绕心头的。先生后期的杂文,投枪匕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先生的形象不是那几个“家”所能概括的,让文本说话。百年过去了,世间还在传看的就属于经典了。曾经钦定的文学家地位,也是此一时彼一时,鲁、郭、茅、巴、老、曹。除了先生的作品还在畅销,其他的文本还在加印吗?应该会有大数据的统计吧。
这些年不大看小说了,想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也不大容易。史料浩繁,看不过来,而且还有阅读的障碍。当代史,上个世纪的和本世纪的,离着近,白话文。其中遮遮掩掩的东西也不少,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公说、婆说的。堂而皇之官修的大叙事连篇累牍,还有私人的口述历史。换个角度,从后者回望过去的历史,寻常的日子。
近日到图书馆借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卷四),这两样都是私人性质的,日记更是给自己看的,直抒胸臆,记事,记情,可以为信史。这两卷也都是先生最后的文字。其中可见近百年前的社会面貌,重要的历史事件,从先生的角度的观察、记录、评判。私人的情愫,市井人情,人间烟火也见一斑。所谓忆旧,一幅幅丰满的画卷,有别于官修文章,去体会别一样的风景。
9 m" i- m# w4 ?. y: V! R  {7 B* j
发表于 2023-5-25 2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4 R2 P7 N9 V7 Q/ B2 U! l/ v3 v' `

, k9 |( h9 o/ j7 Z7 u

; L) r& Z5 I0 L$ y
3684【日记】
本卷日记记录的是1927至1936年间,先生最后的十年。
先生1926年离开他宫门口二条的家,只身往南方。转过年的一月辞了厦门大学的教职往广东的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并教务主任,时间不长,同年九月又辞了,往上海,这回单干,自由撰稿人,卖文为生。
民国时人们的流动相当顺畅,只要不被束缚在土地上,迁徙自由。追随先生的还有几位学生,由厦大转学到中大就学。先生任职半年提辞呈,原因大概多重,“四一二”中大有学生被捕,先生营救未果,日记中记录。其他的动因,许广平在广东,薪酬也丰厚,不会因此促使先生北归。是气候不好?这需要去看《全集》才能知晓。
先生当时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中大的月薪500元,此外还是“教育部”的“特约著述员”每月300元(延聘至1931年底),另外还有可观的版税收入,日记中均有详细记录。其中最为详尽的是书帐单,每年的年底都要将书帐拢在一起,如1927年的书帐:总计307元,每月25元。最高年份1930年2404元,每月200元。1935年,去世前一年,记录书帐211元。“事变”之前,钱值钱,能办不少事,去世那年,先生汇款给学生宋林10元作为寿礼,也感谢多年来帮助母亲家事的操劳。
多年日记记录了家长里短,更多的是上海的日子,工作、交友、娱乐、孩子、生病……
日记中记录了两次回北平探家,都是因为母亲患病,内容却没有家事记录,两次都小住十多天,1929年那次记录了去北大、燕大、师院的演讲,中央公园会友,逛书店,家中见访客。后一次1931年,也是最后一次,还是记录的演讲“北平五讲”没有家事、没有朱安、没有二弟。与朱安肯定是见着了,与二弟呢,不置一词。
这最后一年的日记也不曾提及二人。这一年提到北平的家事是新年母亲寄来“酱鸭、卤瓜一大盒”和9月里给母亲复信述说自己的病情。10月初记录称体重39.7公斤。10月5日至10日看电影三场。10月8日“观看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这是先生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记者拍下了与青年们围桌座谈的场面。日记的尾篇为10月18日,去世的前一天,仅:“18日星期”。
3685【信件】
先生的往来信件留下的文字远多于日记。那时大上海电话也是稀罕物,先生住宅里也未能装上,主要靠信件沟通,每天三五封信发出是常有的事,积少成多,《鲁迅书信》辑录了四卷本,散失的应该还有不少。
和工作相关的信件,与出版商与作者讨论书稿、译稿,与同志与盟友与朋友与论敌的来来回回。这些信件有的在当时的报刊发表或辑录成册出版,而大多都是先生身后才整理辑录并入《全集》。
我关注先生与家人的来往信件。卷四中看到的不多。先生与许广平来往书信收在《两地书》于1933年就出版了,其中略有删节,而原书信未做删节的,按照时间顺序收入了《全集》先生活成了“透明人”,情书在生前就公开了,身后更是如此。新版《鲁迅全集》18卷,另有《译文集》10卷等,《手稿全集》78卷。日记、信件,能搜罗到的一股脑编辑成册。先生连隐私都没了。这倒是给后世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记录,包罗万象,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鲁迅书信》卷四辑录的是1936年,先生最后的日子。为病痛所困扰。先生在信件中自述,身体一向不错,大概是因为老了,年初受寒,勾起肺病,时好时坏的。先生大概没有找到对症的医生吧,看的是日本医生。先生曾极度反感中医,在其作品中加以讥讽,后来赴日学医半途而废,但信任西医。先生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走得这么快。去世前十多天还在想着来年去外地或日本疗养。10月11日还与许广平、海婴往法租界看房,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养病。10月17日去信内山完造取消约会并代为呼叫医生,太晚了,次日溘然长逝。
先生后期的家信主要是写给母亲的,母亲和夫人朱安都是由先生供养的。问安,嘘寒问暖和报平安,汇报自己的家事,儿子海婴落生后,成为信件的主要内容。只可惜,除了照片,老人没能见的周家的这个孙子。
先生与母亲写的最后一封信是9月3日。说及自己生的肺病而不是小报上说的神经衰弱,已有二三十年的病史。并说“肺病是不会断根的病,全愈是不能的,但四十以上人,却无性命危险,况且一发即医,不要紧的,请放心为要。”
  }% r2 N( w' e- t% |2 F# L
发表于 2023-5-27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2 B1 x. n4 B: B& ]3 S- t7 r4 x8 e( ^! k) p7 o
/ n6 y/ M, z( f5 ?$ ~; M  c; J
3686【横眉】
“横眉冷对千夫指”先生的一生不容易。生活上后来如意,并非“贫贱夫妻”但生下体弱的孩子,经常进出医院。卖文为生却也颇遭盘剥,先生也没少为版税而斤斤计较,无良商家拖欠,盗印,委托律师打官司,为此争斗,同业成立版权同盟也无济于事,对簿公堂,筋疲力尽。“上海真是流氓世界,我的收入几乎被不知什么人的选本和翻版剥削完了,然而什么法子也没有。”
“树大招风”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后就活在了公众当中。民国多黑暗的日子,赶上了战乱频仍,又要忧国忧民。怎么与政府合作,辗转以自保,活下来不易,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横眉冷对是免不了的。
白色恐怖,先生几次为当局通缉,不得以藏身日本朋友家中。同道的青年,一个个被捕、丧命,人人自危。有笔不能写,写了不能发表,发表出来的被阉割删节,书信中抱怨频频。无疑生活上的不如意,精神上的被打击,折寿的。
先生有些刻薄了,骂人。 现在看看也理解了,为什么要横眉冷对,身边的人,同行、朋友中,或入狱或倒在血泊中,搁谁都要愤怒,一个个地倒下,去设法营救、写信请托,发文抗议,还是挽救不了生命,捐款赈济遗属,做些力所能及的。一支笔与不公抗争,于是“怒向刀丛觅小诗”。
有明面的,官老爷们,也有曾经的同路人,打笔战,前后左右地夹击。
先生说“上海没有幽默只有讽刺”“冷箭是上海作家的特产,一大堆拔在这里。”
回北平省亲,最后那趟应该是1932年11月(前文3884有误)“我在北京呆了十六天,作了五次讲演,颇让教授们憎恶。”同月信中说“政府及其狗们把我们封锁起来,几与社会隔绝。……加以孩子连续生病,近来几乎终年为孩子奔忙。”
下一年11月,致友人信中“我的作品全在禁止之列,当局的仁政要饿死我了事。”钱应该是不缺的,先生怒目的是被禁锢不自由和周遭的打压。
先生的骨头是硬的,招架、反抗。想想当下的“键盘侠”们的“人肉”“狗血”“社死”对簿网络,口诛笔伐,当年的横眉冷对已然是文明之至了。
3687【俯首】
“俯首甘为孺子牛”
先生绝非总是一副怒目金刚的面容,看这两卷日记、书信中,常态的还是平和、温润、幽默比比皆是,好有意思,不少的段落令人忍俊不禁。日本友人山本初枝写信来送一雅号“鲁漫先生”
侍奉母亲供养夫人,每月寄上百元,北平家人过上优渥生活。家信频频问安,最后一年的冬日说到刚上学的孩子“海婴已经放假,在家里玩……还不算大闹。但他考了个第一,好像小孩子也要摆阔,竟说来说去,附上一笺,上半是他自己写的,也说的这件事。他大约已经认识了二百字,曾对男(我)说,你如果字写不出来了,只要问我就是。”后期的家信常要带上一句“男及害马与海婴均好,请勿念”。害马,害群之马,初看不解,再想是许广平的昵称了。二位先生牛马同栏过得十年幸福。
先生的三弟同在沪上,兄弟情深常来常往。母亲那边不时地要寄过来吃食,多与兄弟共享,有次母亲竟然寄来五十元相赠,“分与三弟二十”。
先生的俯首在悲悯,捐赠做公益,抚恤烈士遗属、为工人赎身,5元、10元、50元……
俯首也在救人之危,搭救身陷囹圄的,掩护同道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曾两次遁入先生家中避祸,先生从他那里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吧。先生也会晤了李立三,后者希望支持立三路线,先生“未允”,在他们身上大概也看到了不祥。
俯首在提携后进,大众的觉悟在启发民智,在智识的青年人。先生周围一批知识青年,写书的、科学的、艺术的。大力推荐新人和他们的作品,雪里送炭周济生活,多少无助的年青人在先生那来得到支持,萧红、萧军……
先生喜欢版画,国内外四下来搜集,举办讲习,1928年筹建“朝花社”自己出大头,投资三百元,介绍欧文学、版画、出刊。生命最后的数天,还与木刻人座谈。记者拍下了那张与青年人围桌而谈的著名的动人照片,5天后先生溘然长逝。
……
翻翻两卷,浮光掠影。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先生在信中说“拿我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想想我就是在不相宜的时段相遇的,现在早过了两个三十岁的年龄。可眼神、精力都不济了,只能浅尝辄止。

7 q7 |3 w: x( o4 m# B
发表于 2023-5-27 10: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8b82b9014a90f6039a14b1653d12b31bb051ed68.jpg $ x. ~2 d7 S# ]9 c  \* |0 v

点评

先生在信中点评这张照片:与萧合照的一张,我自己太矮,实在叫人生气,不过也无办法。  发表于 2023-5-27 10:34
发表于 2023-5-28 09: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 g1 g0 G% L! W

4 l- {# Q1 Q" F! @" q

, B+ Y# I* c+ M" H& B
3688【夹持】
去银行办完事顺路去东面的老字号饭庄“玉华台”买些主食,许久没过来了。
不到10点,大堂还没有食客,门外台阶上的外卖窗口前排着十多人。排着吧,来这多少次了,没有不排队的时候。
抬头见着饭庄墙面上挂了一溜四个牌牌(附图),直径有大号的海碗般,红彤彤的,上方涂着个小圆脸,写着洋字码,拼下来“米老鼠”不对,这里不是娱乐场所,是米其林的标识,我头次见。在媒体上知道米其林,还从没进到过被米其林贴了标的馆子用餐。它跑这旮旯里来凑热闹。牌牌一共四块,2020年到2023年,一年一块,这要是十年八年的下去还不挂满了墙。是一年一认证的需要吗?米其林的巡回官员年年来吃过,还是年年不落地做过食客调查。餐饮业的规矩咱不懂。
墙面上方还有两块,中国烹饪协会颁的“品质餐饮示范店”这块本土的含金量不够吗?还需要洋人来夹持?有点挟洋自重的意思吧。洋人是啥口味,懂得中餐?他们有中国的厨师,美食家。凭什么就挂牌子,挂上有什么好处?米其林收笔费用,玉华台能多过来食客吗?这里的巷子太深,洋人过来大不方便。国人又有几人知道米其林,小年青们知道的,或有吃过,对比过,大概相信米其林的不会多。吃中餐的老饕们瞧得上西餐的不多。
不知市里还有何处也挂着米其林。我在想,挂了四块牌子,四个年头,难道我有三年时间没往这里来了?怎么会有这么久了。但牌牌提示了时间过往。三年前,老人家还在时,我常过来采购,那时没有牌牌。
身后的队伍见长,离着窗口近了。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是谁?看过去,背影,隔着两位,是老丁的声音。“酱牛肉、黄桥烧饼……”是他,沙哑的嗓音。
许久没见着老丁的面,去年做了一年的核酸,三天一排队,竟然也没能碰面,来这里排队见着了。我往前面来到他身边,看看侧脸,墨镜遮蔽了半张脸,严丝合缝特大号的口罩都见不着肉皮儿。他这幅严防死守的模样,对面站着也认不出来的。他那又发声了,“袋子要钱吗?……你给我张小票”。没错,上海人特有的精细。我拍拍肩膀,是老丁吗?“我是啊。”
3689【路遇】
老丁短打扮,胸脯以下鼓鼓的,我捅了一指头:你胖了。老丁多少年都是瘦杆郎,终于见着他发福了。“没办法,疫情在家里呆的,哪都去不了。”我说遛狗呀,你的长毛大黄狗呢。“已经走了。”我上次见着老丁他身后跟着条大狗呢,疫情前的事。小区内养大型犬的很少,后来我瞅见周边的大黄狗就连带着看看牵着狗绳的人,一次都没再见着,狗长得都差不多,人是认不差的,有时见着岁数相当的妇人就忖度是否为丁太,没见过的。看来是想多了。
……
回到家中撂下吃食,买的包子留待晚餐,去食堂打中饭。
小区门口处碰到同事老何,昨天就见着了,他推着个小车,载着杂七杂八说是给人家腾房子。今天他这是继续货拉拉,我说你这老鼠搬家,小倒腾着,你把车开过去停在地下车库,一车能顶你这小车五六车。老何说没多少东西了,再说我那车也开不进去呀,没有那里的车位。
老何说,我听你讲的,昨天也到老人食堂去打饭了,过去一直就没去吃过,你怎么经常来吗?
是啊,去年每周一两次,现在每周两三次,图省事吗,怎么也比咱自家做得好。
我提起刚才碰到老丁,老没见到了,他也去玉华台买吃食。老何没问老丁,问什么雨花台呀?是吃饭的地方?我说玉华台,不是雨花台,老字号的饭馆你不知道吗?不知道啊,在哪里呀?我往东一指,就在马甸大集南面那条小路上,进了路口往东走,路边上就是,你都住这二十多年了,还不知到这家老字号呀?你真该去吃吃,是你们淮扬菜系的,开国,第一次国宴是他们的主厨。怎么样,你吃着味道,老何问。不错不错,菜是不错,就是地方窄吧点。咱们这离着近,去着方便,我常去那里买主食,人家老丁刚才买回来一大包二百多。
老何老丁都是南方人,老何这敞亮,光着头,露着豁牙。又问最近单位还有活动吗?我说不会了吧,最近又紧了点,二阳了。
老何常见着,上月春游又走了一趟。蓦然想起老丁只能说是前同事了,早就不在一栋楼里办公。归入老人堆里,他与我们也不是一块的。

1 y# n) K) d$ v# v
发表于 2023-5-29 1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 U) f& {, P  H- R
& v  S9 d8 R5 I) x5 f/ l
8 k7 t* m1 T% r% c/ }7 J, @8 _) T
3690【本周4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略……(二)主要任务。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三)工作原则 基础性原则。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统筹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着眼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普惠性原则。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拓展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和内容,使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能够方便可及、大致均等地获得基本养老服务。共担性原则。在赡养人、扶养人切实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基础上,通过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互助共济等方式,帮助困难家庭分担供养、照料方面的负担。系统性原则。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老年优待等制度资源优化整合,强化各相关领域体制改革配套衔接,支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二)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三)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四)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五)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督促指导和监管。……(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 N; \* |7 G9 L) z  u
●淄博烧烤火了,近日,淄博1000多所“长者食堂”又引发关注,8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费吃饭,70-79岁的老人每顿饭只需付1元,60-69岁的老人每顿饭付2元,其他全由政府买单。这1000多所食堂,本来称为“老年食堂”,为了显示对老年群体的尊重,易名“长者食堂”。一顿烧烤,是淄博对年轻人的热情;一碗热饭,是淄博对老年人的善意。这项工作已推进几年了。
愿闻其详:全地区老年化率是多少,有多少老人来就餐,每年政府要补贴多少费用。老年化率提高的趋势,食堂能否能开设到主要的农业人口地区。外埠老人被吸引过来,是否也管饭。主要关注是否可持续、是否可复制推广。
看网上的图片,这一份餐在我们这里的老人食堂得15元上下吧。

7 v0 V5 `/ e8 m  j+ d
发表于 2023-5-30 15: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jpg
2 b0 p! [6 R/ O!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23:49 , Processed in 1.201100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