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13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 t& \6 o$ `: a; Z

1 V! `- Z+ |, U

fficeffice" />

●7 全校停课、放假

+ ^* o- l0 |$ f4 T6 {

8 西四北牛家大院 6.1班酝酿筹建红卫兵组织

$ w @' n' H' E# e( M. S2 f

8月学校红卫兵组织成立 领导人中学部崔大同等

X( m( r% i% h. e* T3 R, K

破四旧活动

2 @3 u" }! N( v

夏末 接待到京串联的各地"革命师生".

# M$ S: p- ~5 Z8 @6 ]) ^% m

大串联开始 5.6年级、初中部红卫兵行走大江南北

6 s7 n1 {6 G- @" }! Y) @( q: R9 x

?红卫兵组织分裂为主义兵”“思想兵

4 k/ b( p/ A6 T$ Y3 O3 |1 m

北楼筑起高防工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T' @) H- G) R7 [& ]8 x6 i. M

1967fficeffice" />

! K, S7 @ V6 Q+ Y

●1 6.1班男生步行串联焦庄户

. Q6 s: R; U( }& k# Z( p) V( z

部分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0 U% Q& {) q% h$ r) `3 ?- P

3--* 高年级、初中部军训

$ D# ?9 O. S# m& Z0 k8 g

●?3月初 被外校红卫兵抄家

, H* R% b0 }6 l3 _5 r+ `, u

南小操场成“跤场”

' l/ O; Y. a I; I& h$ m

短期"复课闹革命".由军训团主导.

! e+ H, _, o+ K) i5 ^

返校领取毕业证书

3 k- X9 u* S7 D

 

; W$ I5 d& D3 X" K

注:?为不确定,主要是年、月不确定

发表于 2012-3-13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L2 J) t7 }& Q9 ~3 r& R0 i

【历史钩沉】fficeffice" />

1 T/ d6 }+ `6 w

l      所谓大事记之大事记录,但凡学校你我要事、趣事。要事:于成长要紧之事,影响所及塑我精神、筑我体魄,标示成长节点。趣事:贻笑大方、隽永难忘、欢乐年华者。

& p7 r! M0 u% X1 c

l       大事者四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 _ {! T. g3 n# R

l       时间 年月日上佳 时间段亦可 湮没了时段就先单摆浮搁那

% `' h( ?7 K; P1 \

l       地点 校内校外发生之事  校园聚焦宽窄自便

. Z* Z6 ^& a+ H2 A% A2 `

l       人物 参与者面目不清或不便清晰,那就记事。亦或是三五小众,但代表了大众、代表了育新,我们骄傲、欢喜(悲伤)、羡慕、决不嫉妒、更不恨

7 z2 g* Z# z' ^# c* V1 l

l      内容 简单洁说提纲挈领 欲知详情专文分解

/ }/ h2 z6 {& j7 X4 a7 ?7 [" C& X

l       大事所知者亦或甚少,披露、考证、展示,共享。

! H- U* u5 d3 Q* T J

l        ?前置于行首表示年月不详  ?煞尾是对内容存疑。求证?们。

8 z. k6 P; Z+ U0 F+ q

史上的真实可望不可及,接近于真实,幸甚。

# [' A1 n% Z, P( a3 j) Z

 

发表于 2012-3-13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 U& x- q$ ~$ {2 L9 q

【浴室抵制事件】

) Z0 E2 e5 A1 b8 B2 l# _

老培将老帖子与首页实现了连接,我过去浏览一二,是奥运那年的帖子。有学弟也提及这档事,而且还道出了“来龙”——我已经忘却的。以下还原事件:

2 ~! ^( V$ V3 j5 `3 q0 H8 k+ p

洗澡这事是寄宿制学校的必修课,卫生、文明从娃娃抓起。一周一次,这是必须的。说实在的,现在回想还是有点少,尤其是夏天,每天操场都跑出一身汗,不知道洗,就是有条件小孩子(男生)也不会去主动洗,就那么沤着,是不是都出来了异味,都是彼此彼此、香臭不知。这个样子跟家长不好交待,所以一到周末、通常在周五下午都要安排洗澡,要让学生净身出校,最好还泛着点肥皂味

: H& N' D. J+ y, _1 o! Y2 g, E

各位都知学校的浴室坐落于西楼底层的南侧,由南侧进门,西侧为更衣室,东墙、北墙是一米多高长长的洗手池、室内撂着若干咖啡色的长条椅,这里宽衣解带,褪个赤条条往西进了淋浴室。没有盆塘,一水的莲蓬头、泄下亮光光的水线,一人多高的水泥隔断墙和水泥地面都是本色,那年月朴素得省了白瓷砖。

$ B K- I8 b2 w8 Z" f

洗澡就像吃饭,都是组织行为,不得零零散散,那样就肯定有人不来。自带毛巾、肥皂,生活老师在后面轰着。呼啦拉,脱个精光,一轰而入、抢占喷头、哗啦拉、水花四溅,凉了、热了的喊、抡起了毛巾、打起了水仗,蛤蟆吵坑。

H* C! M( T5 M9 R3 ]3 J8 W

生活老师在更衣室内清点人数,吆喝着平抑孩子们的打闹。

% ^3 \8 Z# K5 v( n: M! C

这一日低年级的同学也一道进了浴室,他们当班的女老师可能是太敬业了,要把班内每个孩子的卫生落实到位,她人盯人就钉在了屋内。在我们来看这也是司空见惯,打幼儿园以来,生活老师就是这么贴身服务的,学生也不避讳。可这天初来乍到初中部的男生也在沐浴中,嚷嚷着让老师出去。那位稍胖的年轻老师大概是头次遭遇抵制,抹不开面子,就僵持在那里,初中部的男生们,后来小学部的也加入其中,开始起哄,“不要脸、不要脸”不知是谁开始领号“人有脸、树有皮、人有脸、树有皮……”循环往复、节奏铿锵。那位老师真生气了,脸色泛红,冲着一片水雾喊着:谁不要脸啊,……你爸你妈要脸就没你了。嚎了好几声。

- \9 Y1 J$ s2 Y& ~# J# x* x5 a

我那天动作快,过过水就出来了,在唇枪舌剑之间我正将裤褂敛吧上身,目睹了老师红头涨脸,那时还觉得老师怪异,怎么和家长们的脸面联系起来了。

% r4 Y, I( [8 m7 v3 f! X8 z

事件的时间坐标我定在1965秋,是推断得来:初中部的大哥挟来的新风破了旧俗,由此“断代”。

5 G* @/ W5 _; C: ]

此为大事,要事:青春期萌动的标识;趣事:歌之、乐之 、御之。四要素俱全。

+ x/ G) Z7 G8 K' ?

 

发表于 2012-3-13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洗澡事件”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倒是由此想起我们班男生的不愿意刷牙的趣事。忘记是那一年了。一次上晨检课(起床后早饭前15分钟),老师很生气地要通报一件事情。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我们班一些男生早上起床后懒的刷牙,为了应付差事只是把牙刷蘸水弄湿了事。后被老师发现(可能有人打小报告)。老师点名批评了这些同学(都有谁忘记了)。然后给大家讲为什么要讲究卫生天天刷牙。事情过去很多年了,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2-3-13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操场开大会声援古巴,有印象。当时还教唱“要古巴不要美国佬”那首歌。那时,因为卡斯特罗留着大胡须,我以为他是一个老头。很多年过去之后,我都成老人了,卡斯特罗还健康的活着。我曾经怀疑自己的记忆:他都多大年纪了?
发表于 2012-3-13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一下:育新发校徽是那一年?
发表于 2012-3-13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Q1 ]0 T6 _5 E& d, `

【走了】

% o; G7 N, K- }+ F5 E5 u- Q9 j

 

7 i4 a4 t# X* a) ^8 ?, v' ]

昨上午去了趟八宝山,89岁的一位老人安卧在绿植中。200来人,送上一程。单位的一把手来了,政协的会不开,溜了出来。看到了秦同学(6.2班)的老爸,向老人打了招呼,秦老爸严肃地走了过去,后来他前排占位、致哀

5 A& B* U+ }, z: l& ?* `

秦老爸在任一把手时这位当年还不算老的老人已走下了领导岗位,送上一程合情合理,在场的更多的人,七成的是来凑数,他们与逝者从未谋面,何必来见这不愉快的一面。

" k0 i" u) K) d6 b

老人姓鲁,看到“生平”才知,她原本姓蒋。革命年代的革命人常见改姓少见改性,同学们的父母一代我知道好几位都是如此。鲁老太太还是蒋少女时,就更名改姓,为的是保护自己和家人,是不是也有誓与“老蒋”不同族之意。革命后加入了新四军,后干过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随大军南下江西曾任职江西大学副校长,文革后北上进京。

* `9 _, L0 P, x5 t5 p2 B2 ^# |$ t

我和老人有过不多的交往,她退居二线后还“协会”了一段。约在80年代末,她老人家作为嘉宾还参加了我们的一次会,我全程陪同,在她身后拎包,包括准备一份发言稿。会的内容忘了,记得会后去了“韶山故居”先看毛的、后看刘的,那时还没有高速,想看彭时,天已暗了下来。我向老人发表“观后感”:你看毛主席、刘少奇故居多么的相像,几间小房、门前河塘、房后一脉青山,一样样的风水,毗邻的老乡啊老乡,又何故死掐、不共戴天?老领导说:你们是不知道,我那时在江西,文革前地方上已是剑拔弩张,出事是早晚的,不是主席一人就能发动文革的…….。

( b9 F# W7 M2 H! K( F5 O% ~1 S

 

& o$ Z/ X/ Q; W; s$ r$ y: A) ?1 [

老一代有见识,走了,带走了一肚子的故事。

& {7 y; H/ h' d" W

 

发表于 2012-3-13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我们插友又要聚会,你看那个“清学府”还在吗?你帮忙联系一下,要个电话,说我们二十五号要用。给我邮箱回个信,谢谢。8 v0 R) J: \ s, n% l0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3 14:29: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13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N4 V2 T) Z# t& x* z' x+ N* W4 K

【存疑】

0 l( _. |' k" w% s

 

4 N$ A6 ~' ]! a% P+ u9 F

?古巴。“架子”提及古巴,我没采用。原因是:我印象中1962年“导弹危机”后,中国这边的调门就低下来了。包括看“声援古巴纪录片”和吆喝“古巴喜杨基诺”是在育群期间。如像“雁北飞”所述,事发“德外”期间,亦可补录。其实,“较真”不难,查查当时的报纸,党有号召,校园内才会有此类政治活动。如此,我们就要考据了。太正式了。

% q; ]9 J* v3 U

 

3 O% S& T1 W' E8 H& [: k; W

?黄寺搬砖。搬砖确有其事,我那天逞能,背上驮的是大半块城墙砖,多数同学背的是半块的,压得人呼哧带喘,中途还停下来休息。那城墙不高,好像就个底座,距地面一米高,砖和砖之间采用的是“江米灌浆”工艺。一片片的白江米清晰可见。事发应在1965,战备的风声见紧,之前还看过一部纪录片,好像在新街口影院,内容是防空知识介绍,包括灯火管制、玻璃上贴米字条等。搬砖是为了建防空洞。 我不确定地点就一定是在“”黄寺附近,离学校的半径不会太远。黄寺在学校正北,我的另一个印象城墙的地点可能是在学校的东南,比如德胜门城楼的东面延长线上,但那个位置又嫌过远。谁知道?

$ ]" z6 ?9 y" B# V, @& d& Q

 

. r8 I; I$ D! s) e M

存疑的地方依然很多,不妨吹毛求疵,闲着也是闲着。

发表于 2012-3-13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2-3-13 11:38:00的发言:
提示一下:育新发校徽是那一年?
7 N9 G% [% }1 q. e# Y# \( W) l

想当然是65秋。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上边是育新学校:

0 v8 g+ L+ X. B/ D( D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发表于 2012-3-13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校徽。保存的没有6.2班吴学兄的好。但却是原版,未加修饰(因为不会)。其他同学的校徽也秀出来吧。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发表于 2012-3-13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想问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我们的校徽是谁题写的?
发表于 2012-3-13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毛主席的字体;我看像。时代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锅得缸在2012-3-13 17:27:00的发言:
6 T. @0 ^& S# j! A( o5 G

估计是毛主席的字体;我看像。时代特征。

! Q8 Z7 |- S4 E9 a: {) I! N

 

" Z' G! z) Z% J$ S

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育新学校大事记(二稿) 

# H6 a! y; h8 j" `8 T$ D1 C

1963

: j5 t6 B3 B* v9 a( D

●91 育新小学迁至德外关厢,原育群小学1—3年级随迁、并入。 时任校长吕春锦 副校长郭韵生

* E% E6 J% ~2 A" F/ t) m- u

●99 操场校会 吕校长批评迁址后校风散乱开瓢事件

& n& S4 B" @: u/ ^! P+ e5 k

广泛开展兵乓球运动

: W0 E6 c+ z& f3 e3 \" D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歌唱 舞蹈  美术  田径  体操 阅读

. j5 D L- m6 C+ i4 N6 S

●?全校师生在操场跳集体舞

7 l# a" ?4 Z% I1 R( G- p% i+ D

●?参观育翔小学学习内务卫生

, l% k8 h, ]6 k* e7 k2 H. R

 

- W. j0 V( q" u/ u

1964

2 S- ?7 B& H2 M4 e

?新年联欢会南霸天等出演

' T* d( I2 R+ q: {8 f

校园遍植蓖麻

( n: V3 v0 {' j% ^- D

?春 人定湖植树

5 x3 g8 D, ^% p

●4 春游颐和园

% Z0 ~) O6 ]' c2 X3 ]

?参观民族文化宫西藏农奴展览

4 f# e6 Y- q( }4 u) b9 V0 f

?索朗卓玛做报告“农奴翻身得解放”

i" m& c/ {' C6 w

六一运动会

. h) Z+ `6 i/ X* P. z

?体育课开讲《决定生命的投篮》

5 K* {- ?- Q: w y

●9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列队欢呼群情激昂

P& J- |' t# j* s' T0 Z s9 }

●10.1 十五周年大庆 广场举花方阵的同学欢呼涌向天安门城楼

" r) i: p9 `2 h5 V- k+ R

四年级风行攒糖纸活动:搜集 展示、交换

; J9 `0 s4 E- D

?吉通海老师发表版画《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

# M/ _8 R+ V; N j) ]3 C

   同学画作获国际金奖

# _, ]( S3 I/ `0 E( x9 Z2 r

l         中高年级流行剪纸活动

4 I4 g4 n) n% M! \

五年级提倡和开展集邮活动

) ?1 G/ M/ t' D( u1 Q, A d3 H

1965

' O; ]2 d# A$ m9 \' Z# S @1 c4 n

●1 集会和校内游行 欢呼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

, S4 F# i- ~' v& Y1 Z

●4 春游香山

, [. P4 v9 w+ e8 i1 A5 L

六一运动会 田径 球类

, @6 q. d8 x" X# x( L- R! n

●?6月小升初考试 作文题:《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孩子》

( P7 W9 O5 N8 m/ I. F- o! D5 M

●9月设置初中部、招生两个班,更名:北京市育新学校

& ^$ x5 t! V2 O v; J7 y

●9月初 校会 校长批评中学部新生不安心学校学习生活

7 A4 e2 Y# |" v+ o, N

男生与生活老师发生浴室抵制事件

% i! O% o" @, g9 ]

●?六年级队日活动在北海荡起双桨

* p* M7 U1 y }* y }

?与火神庙小学足球赛

; K, N0 i3 i. [2 B2 A0 T! Q

?参观海淀区北京盲童学校

7 ]( Q9 n$ T0 ~7 O9 |- S% c; S

?吃芸豆糕

: b9 T: ]: v7 y1 c3 O$ H

●  响应到大江大海里去锻炼改至积水潭上体育课

! K7 ]5 ?# z2 |8 I8 a# G

●  马甸公社劳动:捆白菜

: ?' Z8 l0 R4 R! E; z& J& o D& D

?参观北郊水暖器材厂解放军营房内务

, B, }! O$ F% F L( u6 a: i7 N

校合唱队参加西城区学校歌咏比赛。参赛曲目为:《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歌声飞遍亚非拉》《朵朵花儿向太阳》指挥:冯随 伴奏:王一冰 领唱:杨苏

* G* D/ k" k7 P

数次操场集会——支持越南、巴拿马等国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

1 P' B+ v: j/ Z% [

校广播站成立  播音员:姚红红 陈纪元等

9 d9 q% y/ V/ ~* v1 u: w8 K) c3 `

●10.1国庆6年级部分同学见到了伟大领袖 手持花束雀跃金水桥畔山呼毛主席万岁。

- @/ r6 O6 j6 o' h0 S8 J

  ●6.1班王孝明同学突发脑溢血去世

9 z( @$ Q; m2 ^! t1 p: v3 { [

?高年级同学作文在市里获奖

, Y1 X4 ?! i% b

?北海公园少先队员欢歌劲舞欢迎阿尔巴尼亚代表团

+ k6 d# X! ~$ }. [

1966

* |3 e/ @) i+ D. ]

年初 原西什库天主堂育婴堂孤儿包爱德女士来校做忆苦思甜报告

5 i8 \ \# s, |/ }# S9 m

●38 邢台地震 校园有感

4 T9 U: ~, y" m% @$ }1 i8 `

●4 春游香山 鬼见愁

) U, V. Q6 W& P

声援抗美援越 开展班级故事会活动

, w; y- W$ D. M8 p2 r

音乐课学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系列歌曲

* H: |: e2 f( j! R. B# [

初夏 在操场召开'睡午觉誓师大会"恢复夏季午休制度

; U/ ^* ]4 v" e1 W* K. U

●6年级多名同学参加北京外语学校、北京舞蹈学校考试。数名同学获得入学资格。

1 E' c. U# w- U$ ?8 q. d

学毛著小组广泛成立,学习《反对自由主义》等

& }* Q1 s$ |( x) N/ J# e

?备战活动:黄寺挖城墙砖、背回校园

8 k5 V* h0 q6 Q3 { \

南小操场挖掘战壕

2 A0 ]0 w2 B8 L, L

6 第一张大字报贴上北楼西墙

/ `7 t8 }1 w. I! ?- \

●6.1班学生返回育群小学贴大字报

- V5 X3 e0 T% ^/ b2 Q* [

六年级毕业考试 作文题<英雄形象鼓舞着我>

, ^, U% n% U X: w6 Q9 i5 M

酝酿填报升学志愿

- E( G) T7 _, \5 j& c5 c' ?4 W' B

●7 全校停课、放假

) Y3 j* S7 N0 n# O+ _+ S/ B

8 西四北牛家大院 6.1班酝酿筹建红卫兵组织

% f: G" W5 _, K1 O1 F1 P

8月学校红卫兵组织成立 领导人中学部崔大同等

, q' e( N3 G& y0 M# N% b7 T2 Y3 U) X* D. a

破四旧活动

6 E4 H9 h: k5 V! V t; i* z

夏末 接待到京串联的各地"革命师生".

! P4 T+ a% ^2 X6 g: C* L4 o

大串联开始 5.6年级、初中部红卫兵行走大江南北

- _8 }) v* b2 @' q; D3 }: l1 V

?红卫兵组织分裂为主义兵”“思想兵

* w3 N+ K+ Q# Q& ?

北楼筑起高防工事

( ?! x) w) {, d! Q5 x# \6 i7 z) ]1 O7 v

1967

+ T6 _7 \4 E0 V

●1 6.1班男生步行串联焦庄户

0 T R' p/ Z+ V9 E$ j

部分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 P! ?0 q. o$ B" N! V/ o/ G

3--* 高年级、初中部军训

+ Z. s3 T- U) e

●?3月初 被外校红卫兵抄家

3 p' {& z- k6 ~

南小操场成跤场

9 S- w" ^4 X9 |

短期"复课闹革命".由军训团主导.

7 [. n9 r- c2 y: Q. v# d

返校领取毕业证书

" R& r3 ]. H2 l! I* K- T3 C

 

, i+ V. S0 E# A4 d3 J5 A# w/ b

注:?为不确定,主要是年、月不确定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老田的帖放大了整过来,眼神儿不济了。
发表于 2012-3-13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以稀为贵;一般过50年就算文物级的;很有收藏意义。
发表于 2012-3-13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古巴那事,田学长说的对,是在育群时候的。

小雁子还保存有校徽哪?真羡慕!
发表于 2012-3-13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呼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怎么没有?这事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站的位置是操场的沙坑旁。
发表于 2012-3-14 0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tou在2012-3-13 10:08:00的发言:
, g7 K: u5 f- i( X/ p! c 4 `$ y4 c+ z+ W$ b' j" g   1 d: }! q: j+ O+ w4 B! i

1965

! `, ]; A2 U( e \$ } # l: {+ L6 M3 _' r4 O

/ Y$ S7 D9 _' }, L: B- r 9 B' C7 b/ M, V8 D1 e' | 3 C2 d( ~8 i; p7 B" c5 C3 t3 G还记得吗?
某年春夏之交,就算是65年吧,可能食堂是买的大蒜太多,怕坏掉,就给大家炒大蒜,每人白花花的一盘。之后,从厕所至楼道,到教室,整个教学楼,都弥漫着熟大蒜味,经久不散。那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 T0 \4 r, R3 u5 X Q& U6 [$ q * V3 w7 z( n2 t&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4 7:39: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14 0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2-3-13 17:08:00的发言:
/ N# ]" ]0 J3 ]2 S- m / A' t3 _" {# \# `) e! C4 T4 d  还想问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我们的校徽是谁题写的?" Z( b) H" p) E; s0 s2 F9 s * e, R; x3 I7 r% M" X U' L" U

' F. l* u$ f* q9 Z" n : T/ Y5 F a) Q* k9 G6 c3 Z 是毛主席的字体。当时老师讲过。
是从毛主席以往发表的文章与题词中摘下来,凑在一起的。
好像还颇费了老师(吉通海老师?)们一番劲。
& e1 g0 b2 r. C5 G1 Q% g1 N# U' [ 5 T1 y* t% e+ v7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4 8:16: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14 0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战活动:黄寺挖城墙砖、背回校园


是在黄寺。搬砖。没有拆的过程。也没有背回校园。仅仅是搬,从一边搬到另域边。某年秋的一个下午。

发表于 2012-3-14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寺。
搬砖,仅去那里一次,以后再没去过。
还隐约记得,见到了很大的一个四方平台,周围有栏杆。
还有白色的,与白塔寺白塔,北海白塔类似的,白色小塔,
现在提起仿佛在梦中。

还有这个地方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子弹是大事,可小的细节没记住。

8 s* U. i M9 v2 B

 

: m8 q7 j4 ?( C

吃芸豆饼记得清楚,吃大蒜没记住。

# |" E9 J+ `- X/ o n6 o

 

! Q: r* U& ]2 N0 t, ^

说过几次搬砖了,莫非我当时病假了。

发表于 2012-3-14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子弹爆炸。当时,我在教室,同学们高兴的欢呼雀跃。

好像原子弹爆炸和赫鲁晓夫下台是同一天。
有的同学说,赫鲁晓夫下台太好了;
老师说,新上台的可能比赫鲁晓夫更麻烦。

发表于 2012-3-14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瓢事件”,怎么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2-3-14 8:28:00的发言:
 开瓢事件”,怎么回事?
8 W7 F3 T$ Q+ g

我们刚到育新,老田被老赵开瓢了,被吕校长批评。

发表于 2012-3-14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2-3-14 7:33:00的发言:
0 {. j9 w7 w: u9 r( a' u5 h( {$ Z5 G j# h' E8 _- K: k/ S: M! x

: y1 h0 f) L7 Z( q % J i% x# ^2 J* z0 E' j5 C' _4 w w4 Z! l: S 还记得吗?
某年春夏之交,就算是65年吧,可能食堂是买的大蒜太多,怕坏掉,就给大家炒大蒜,每人白花花的一盘。之后,从厕所至楼道,到教室,整个教学楼,都弥漫着熟大蒜味,经久不散。那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QUOTE:
吃大蒜,有印象。当时好像流行大脑炎,老师说是为了预防大脑炎。因为炒大蒜太难吃了,大家都不爱吃,食堂就不炒别的菜,有几天的餐桌上只有炒大蒜。老师看着,一定要大家吃下去。真是难以下咽啊。我那时是一瓣蒜入口就着饭吞下,吃得直要吐。最后食堂餐桌上剩下很多没吃完的大蒜。


9 W' d2 H) a. D3 u4 x : ~, e# J5 O! x, W5 U# i+ M 0 `2 W L$ D4 K1 q. e7 N1 C4 H6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5 19:57 , Processed in 1.33385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