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pei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9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学校每年六一、校庆等节日都搞文艺演出。高年级的大合唱还有印象。

         *六年级的同学(好象是女生)作文曾经在市里(?)奖,老师还给我们范文,让我们学习。

         *65年秋或66年春,组织部分同学去北海公园(?)跳舞欢迎阿尔巴尼亚代表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3-8 16:59:00的发言:
" f8 v) ]) n/ I& E/ ^: ?- x & ~- t2 H/ V5 u; p4 @7 W

这帖我发表过。

$ q9 F6 ]' u$ \

我和老田考证,也没确认是5年级还是6年级的事。

1 Z: M' M. t6 }, F1 C

这应属于正常死亡,秋江所言育英中学的事,就不知是否正常了。

4 Y5 Q, G# ]" S9 j* e 7 Q( ]: M6 }% @# I) v

" ^+ {5 u6 ^* E7 F2 E% U3 h0 Q8 ] ) z- d/ E9 [" ?0 B' V是6年级第一学期的事。 N+ P7 V& d: M5 U2 G3 L- v, @-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0:49: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9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江的贴画真漂亮,文章也很有哲理。
发表于 2012-3-9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3 E0 J! I0 q2 r8 T) T3 \% v到黄寺去搬砖----很像长城的砖。好像是要用来盖防空洞。65年?; o0 A3 T8 a7 V7 q1 w, K. y- H: m
参观盲童学校。完全不记得是哪年。
发表于 2012-3-9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 x( T: Z) m: y" [- p2 T+ T

1、广泛开展兵乓球运动

( h) ]8 r5 v6 J( O) h

 

3 k. F0 C* x/ t& k& N; W3 L* s

我就是当时在学校学的乒乓球,后来当兵时还选入军乒乓球队参加了军区比赛。

8 O4 r7 t5 F/ C$ f

 

9 \0 T% H2 m% Y& c1 i( v

2、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唱歌  跳舞  美术  田径  体操  阅读

. i2 A' I, f) q* d5 M

 

+ X& Z) Y# [" g' A4 V

我好像参加了体操组,因为记得老练压腿、劈叉、下腰等。好像还参加了壁报组,在靠操场的楼门两侧有壁报墙(好像就是北楼西墙)。

0 w8 [0 T. l8 T, k( r- k5 @

3、索朗卓玛做报告《农奴翻身得解放》

9 Z" g9 }# T$ X1 i8 ]7 F

这个也记得很清楚,主要是对她穿的西藏衣服和戴的珠子很喜欢。

' {& L _& m- P0 K+ x; d( o" P

 

: v+ E1 y+ F6 _3 }

4、春游颐和园、春游香山

' m2 Q8 l% s+ Z

春游是很难让人忘记的事情,还有看演出,很让人有幸福感。

6 A K/ [+ ^% k% ?

 

' u" X- i; ?+ _; U/ B

5、四年级风行攒糖纸活动:搜集 展示、交换

* v- B; H. s, h

我也攒了很多糖纸,夹在书里,好像现在还能找到一些;我还记得女同学还喜欢刻剪纸,有新的图样的剪纸,同学就互相交换后,用作业本纸或电光纸放在上面,然后用铅笔拓印复制,然后刻下来,我现在还有那时的剪纸呢。

! D) u, m3 l( w4 o' J2 |

 

/ X+ A+ f+ i3 [0 `! g6 W

6 邢台地震 校园有感

j: p0 }% \2 t* O

记得这件事,大家好像从此都学会看教室灯管是否晃动。还有看日全食,都到操场拿着染色玻璃片看太阳。

4 D( u& A9 Z: d' d

 

/ ]( E: y4 |% |1 g6 v+ N e6 O

7 第一张大字报贴上北楼西墙

) |) I4 f( i/ H

看到大字报我们都不知所措,反正知道出了大事,我们班好像还让同学们签字批判揭发贾宝贵老师。

( I$ i4 p: h7 v- s. k% `/ y2 g0 v( c

 

/ @4 m& _6 _' Q

 8.  7 全校停课、放假

$ O$ P \! Y0 [5 ^7 h0 ?1 s P0 O

     从此再也没去过学校。基本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发表于 2012-3-9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想起来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到黄寺去搬砖,莫非是把黄寺拆了?
记得当时老师讲,古时候,没有水泥,砖与砖之间的粘接,是用黄胶泥和糯米汁搅和在一起来完成的。
那会儿,看那些土,确实有些发白。
由此,联想到,在工厂时,有一个师傅喜欢吃地上的黄胶泥。
前几年才知道,北京的黄胶泥,仅产于北京一带。* U; q7 X# m: R1 E& G*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1:17: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9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好像我还参加了合唱团,记得多次练习过:“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那首歌,特别记得老师在练习三拍节奏打拍子时手的动作,手腕先向左、再向右,然后再向上“春风吹,春雨洒、、、、、、”
- z' r. Z, P9 w' y5 k.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1:37:37编辑过]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点评

是电影花儿朵朵里的歌。  发表于 2016-3-15 09:33
发表于 2012-3-9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6年3月8日2 P( K% g0 T1 |$ h7 n) D Y9 n! U6 c 邢台地震 & d2 d) N; v& O: w 校园有感
那年的
3月8日,北京下了鹅毛大雪,下到地下,积雪厚厚的。
之后,每年的
3月8日,气候越来越暖,几乎没有下过大雪,更没有厚厚的积雪。
记得,那时北京的沙尘暴,刚现端倪,每年的4月21日,22日左右会下"黄土“,一般一年仅有这2天
下"黄土“
下"黄土“时,日光灯发蓝光,很怪异。

5 Z8 J5 V/ `" k0 f6 c' R # h- h4 m# Z; 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1:39:1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视频: 花儿朵朵向太阳(电影 花儿朵朵)

8 a$ d& r- ]& z/ B6 w) v: d) `

 

5 E' w) o& e: l: f1 ^# ?

6 T- x4 s% U# {$ V

 

) |5 g5 z2 t9 ~0 x6 T: C6 W

秋江所说的那首歌。

/ a6 l2 L) D) U" ]7 j'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2:13: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9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墓前来了红领巾,举手行队礼,献上花圈表表心.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还记得吗,这几首歌,曾经是咱们学校合唱团参加红五月歌咏比赛的歌。
0 ^- r1 M0 o5 Y ?6 _ : \9 Y+ \* k2 ~4 _-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2:12: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那时北京的沙尘暴,刚现端倪,每年的4月21日,22日左右会下“黄土”——

; w0 |4 ~$ p& ?9 N9 T

 

+ H0 \0 a! W) G7 P3 q/ Y5 F

一次下黄土好像还伴着小雨,记得是我们班老王朋去我家,正看着怪怪的天气,小雨又移动到我们院儿,把大院整齐的划为两半。

发表于 2012-3-9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田同学的辛勤劳动,大事记已初见眉目。我再贡献一些回忆。

- Y/ a u( a% n

一,1965年,学校引进了音乐教师冯随,随之开展了大唱革命歌曲的热潮。在中、高年级的同学中,组织了合唱队,积极排练,曾参加西城区学校的歌咏比赛。记得参赛的曲目为:1,《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2,《歌声飞遍亚非拉》;3,《朵朵花儿向太阳》(电影《花儿朵朵》主题歌)。其中,1,3,两首歌由5.1班杨苏担任领唱。合唱队分为男高、女高,男低、女低四个声部。指挥:冯随;伴奏:王一冰。

- o. \" \; w0 L

二,为配合国际革命形势,我校曾开过几次誓师声援大会——支援越南、支援古巴和支援巴拿马。还在1965年1月开大会和校内游行,欢呼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

) s8 ?. y# S! |9 j" h3 ^* F

三,1965年,我校广播站成立。播音员记得有6.1班姚红红等人。

! m z4 A1 M: g" J4 f

四,1964年9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校同学在操场列队欢呼,群情激昂。

- F! N* E3 l6 D/ R: U9 F

五,1966年初夏,我校恢复夏季睡午觉制度。曾经在大操场,召开过一次'睡午觉誓师大会"(颇为滑稽吧!)

( O: q8 d' n3 y6 f$ ]) k- R

六,1966年春,6年级多名同学参加了北京外语学校和北京外语学院附中的考试。经过两轮考试,我校有同学获得入学资格。但因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这些同学没能入读。

% l6 _) E: t. y& ^+ k' n* z

七,1966年春,有北京芭蕾舞学校来我校挑选学员。据说有同学入选。

0 T! ]4 p& N C& `/ R4 `3 V

    以上内容欢迎同学们修改、补充。再想出来后,继续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三,1965年,我校广播站成立。播音员记得有6.1班姚红红等人。

" Y- u! B/ s3 q2 {/ H& V

 

; n. {9 ]) B( Z; a" S# m

我咋记得我们班是陈纪元呀。

7 @( `3 m$ ?1 d5 g5 _9 m

 

0 H U% [# Q G

六,1966年春,6年级多名同学参加了北京外语学校和北京外语学院附中的考试。经过两轮考试,我校有同学获得入学资格。但因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这些同学没能入读。

5 k5 I$ w# s# G+ ~( I/ Q; G

 

6 t8 x: _" X- o) E/ S

我们班通过的有伊健。

) [+ {/ q! I) m7 g$ o% e! P3 z5 f

 

' ?4 Q5 B' f. h% a+ P6 ?

七,1966年春,有北京芭蕾舞学校来我校挑选学员。据说有同学入选。

! p) V( M+ I9 Y/ D+ E; T, L

 

8 D6 c( P/ L- x) S9 s0 U& I% M

我们班入选的有王震,并因此获“大春”的雅号——(芭蕾舞《白毛女》的男主角)。

4 B# a/ B0 @ r) p3 F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2:48: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9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班通过的有伊健。

/ ] g0 [7 D/ s+ J. T! Q1 i

 

1 b2 b# O9 _9 U

——我班通过的有我.

# t c+ \; R" P+ r1 a) l0 n

 

) T; s* [4 @1 M' y1 t6 Z

我咋记得我们班是陈纪元呀。

6 K0 K+ h9 ^- x6 V- _

 

8 [6 y& x+ m% p% @

 ——她俩都是.所以我说:"等".

( u; M; ]; [+ E7 O9 q* ^

 

& l7 s2 _9 r* @$ s2 z8 M

我们班入选的有王震。

8 ?9 n3 f: n( G2 W. y& w. J2 R

 

/ I( j" n" c0 z9 e$ i

——你班好像还有江露。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五月的鲜花》:

1 v6 I7 z, K9 D3 Y- L$ U& y

 

% z3 N% v3 V4 o! M% |. W% O5 `

# w7 ]; i& Z6 t3 U

 

& N8 o8 k2 |! v' U0 p

这歌还是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刚知道。

% Y* S8 D2 V1 Z;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2:54: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我班通过的有我.

" i/ `( D; q, R3 q* a

 

I9 c* r% Z0 b4 [1 e

解密。

, @$ J- b2 K% z' n

 

' @2 a- `: a7 E8 i/ d! H) T

 ——她俩都是.所以我说:"等".

5 g/ M" T- |% o* @' U! H4 `6 P

 

- i, U4 C& O# ^5 M9 S; N7 Y0 S1 R, ^) H

我就记住陈大队了。

* P6 V' u2 M) o

 

: S O- u8 @) E$ S: I$ H

——你班好像还有江露。

F2 e; K2 ~" b% h8 v& F2 M

 

1 }- N* C% J6 U. L) [

我也有些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敲以上这种帖子,同时打开两个窗口快点。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太行山上 》:

' u; g3 t4 X! l

 

( S0 x' C ?/ _" ?9 @+ R) k

7 Z& L+ Q3 v( R$ Q& t

 

* v9 ], u4 w0 _1 ~0 f' D

看指挥那后脑勺,像时任上海乐团的指挥陈燮阳。

. Z* z2 S# v( c

 

* F5 H' ?( ^$ `" K. a

这歌,童声唱效果差点。

发表于 2012-3-10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3-9 23:14:00的发言:
/ w/ X0 n9 K6 E% [! n3 E& _+ X 7 i# v. J& \/ p: J# R& `0 ~

《在太行山上 》:

, p8 H# y* x0 l& I" I " R) O. q$ L. B q" R- i5 ^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800" height="500">

0 g6 t3 Q# K& k" t

 

- l1 [* G9 ]7 ~) c5 t

这歌,童声唱效果差点。

# x, D7 M$ b/ \5 h; r. @) L: V# v + y& G/ _& L s

: [8 h5 t3 O) k : m0 _; [) ^" m0 G1 n* J& O% b0 k j* W N% c' D# f. _0 }+ O+ c+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9:10:4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10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2-3-9 22:29:00的发言:
* \# R* U- s" D7 }' ?& X O' V4 u/ \5 H- ?

感谢田同学的辛勤劳动,大事记已初见眉目。我再贡献一些回忆。

! v0 T/ O: y1 R8 a1 M

一,1965年,学校引进了音乐教师冯随,随之开展了大唱革命歌曲的热潮。在中、高年级的同学中,组织了合唱队,积极排练,曾参加西城区学校的歌咏比赛。

5 i, H2 }" k' Z$ ?1 `- z1 B . W, V- [; y$ Q R* { * K0 g# j Y6 r1 J# T9 `2 P* j好像冯随老师来之前,学校就有合唱团。但,活动开展的不红火。 $ l' n1 s. U" G+ |5 e8 y冯随老师好像是64年来的咱们学校。8 w u8 b! P& ]2 h 之后,如架子所说:随之开展了大唱革命歌曲的热潮。扩大了合唱团的规模,我们班女生几乎全部参加了合唱团。
发表于 2012-3-10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2-3-4 10:14:00的发言:
6 ^( S7 L% c. Y' |8 Z0 z7 P" q3 Z9 x

: Y. |& q+ e2 Q" B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4 10:14:00    ost IP:221.218.157.91[只看该作者]

' P, i& c- Y; k1 J) | / V! ~" d& r/ }% E; T. L, T5 n: h' n) ?& Q }) X0 u3 V4 x* L% b: r& M! c Q6 z
. \0 I. T* G5 |8 ^! ^- E0 s# P/ ~
+ h# P* j( o; o. I
QUOTE:
以下是引用锅得缸在2012-3-4 9:06:00的发言:
) @0 e; l* d# i7 x7 f

http://sk0039.music.hexun.com/M6032716.html

# K; ~1 E5 | j- m( t8 K# ~

发表一首育新小学学过的歌曲

* D( V3 S+ y" G# D


' I9 C& u$ u( v3 p9 Y5 S

看到歌词想起这首歌,我还能哼唱前边几句——在波涛滚滚的赣江边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岗,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老歌会馆里”面有这么多好听的老歌耶!只是打不开,怎么才能听到呢?

- t% p/ b, u" I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2-3-10 9:14:00的发言:
) u- P3 p' u, H( {4 X/ X- z6 c( B

好像冯随老师来之前,学校就有合唱团。但,活动开展的不红火。冯随老师好像是64年来的咱们学校。之后,如架子所说:随之开展了大唱革命歌曲的热潮。扩大了合唱团的规模,我们班女生几乎全部参加了合唱团。
7 s0 N$ x( a' v3 L2 t6 b3 z. y' m

冯老师的水平,完全可以胜任中学音乐老师。

发表于 2012-3-10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3-10 11:08:00的发言:
* }) X6 t4 `7 P- l" y0 {4 h1 K ) X7 {! w/ A! _$ B: {9 v- ~ 3 [% p! ]8 h2 j! L

冯老师的水平,完全可以胜任中学音乐老师。

0 w" S1 F# W3 _& K* { ( k# R8 N0 \( w N; P

冯老师的水平确实很高。但,中学还有音乐课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2-3-10 11:33:00的发言:
% s9 r- K2 V- O8 `$ b

冯老师的水平确实很高。但,中学还有音乐课吗?
V# K. p. t0 k& L. a: V4 ]$ F1 [ c

有。

# l1 I1 i0 b! B. g

80年代,初一,初二每周有一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史诗电视剧《知青》主题歌《曾经》:

% ~5 s3 P+ x7 D) T/ b3 \

 

' C/ o2 P( W. c. ^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晓声又一力作。
发表于 2012-3-10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回忆:

, ^0 _& t6 c7 ~4 i: M5 [3 ]

1,1966年初,我校邀请原西什库天主堂育婴堂的孤儿包爱德女士来校做忆苦思甜报告(文革中,我校同学曾到该天主堂破四旧,包爱德进行现场控诉).

. m1 H! d: Y7 c

2,1966年外语学校考试,语文中的作文题目是<英雄形象鼓舞着我>.之后6年级的毕业考试,我校也使用了相同的作文题目.由于文革爆发,6年级同学没能参加当年的"小升初"的全市统考.

发表于 2012-3-10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3,1966年夏秋,我校敞开校门,接待到京串联的全国各地"革命师生".

& U5 i" h) u8 @* |8 V6 U3 A! B* @& E

 

6 ?4 p; B, j; h/ V

4,1967年春,我校曾短期"复课闹革命".由军训团军人主导.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1967年春,我校曾短期"复课闹革命".由军训团军人主导.

# H" Y& A! H/ ~7 {

 

7 s" L7 d2 B3 l2 O

当时,我们班邱海陵穿件褪色军装。军训的军人叫他“穿白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5 19:57 , Processed in 1.39917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