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t& |2 P. G4 D x
135【踩着点】 侄女要来了。从米国来,本月中旬到了法国,巴黎落地后租台车,直奔二百多公里外的婚礼现场,参加婚礼还新闻报道,照片、视频即时发过来,够热闹,款款的新人、幽深庄园、肃穆教堂,法式大餐、晚间的礼花……,与亲朋好友共享。然后二人就是走一路玩一路,十天了这才过来,昨天短信通知周六午后四点到。 下午,门铃响起,四点整,踩着点过来,说中饭在里昂吃的,饭后往这赶,头次走这条线,有GPS引路,到哪都不愁。 又是几年不见了,去年她两口没从北京过,海南岛待了一个月,去了东南亚,没见着。再上次是哪一年,记不准,我还上着班,就陪她们吃了一顿饭,只记得小伙子饭量够大,肉食者,吃完了淮阳菜后又告别我们去吃另一顿,说是网上介绍的中国特色菜,我没听说过。她们在海南住时,听说一早要吃一大盘炒鸡蛋,十枚,所以人长得膀大腰圆。这次见苗条了许多。应该是食物结构进行了调整。侄女倒是没大变化,壮实了些,二位都晒成了小麦粒色。从头到脚扫一便,目光落在脚上那怪异的鞋子,像是双游泳鞋,五趾分叉,裹在脚面上,说是这鞋舒服,尤其走草地。我说要是走石子路呢。“那不行”。 这的主人是小辈的,小辈的全接待,沟通的语言是英语,我们老辈的有障碍。我们就是听的份,再就是忙叨晚饭。晚饭中西餐结合,为的省点事。 晚饭后出去走走。夕阳晃眼,沿着伊泽尔河往东,染成金色的玉米地。跟着侄女走了一路,这的景跟侄女在加州的住处差不多,也是在山脚下,开门见山,只是这里的人和房子多些,侄女说,一路开车法国净看到庄稼地,也见不到多少人。 从西横穿到东,驾车走了半个法国。明天还要折回去,后天巴黎落脚,我说你们没算计好,这边日内瓦走多方便。侄女说,约的朋友也是过几天才从外面赶到巴黎。下月初还是要回趟加州,亲戚旅行结婚要到她那里小住。然后去泰国住三个月,对佛教有点兴趣,因为不懂,所以要去的时间长一些。侄女长年都在旅途中,在外的时间比在家还多。
- @, p+ |9 v8 m D" O# I+ m
136【一路】 侄女说前一段把公司拆分为二,把涉及雇员、牵扯精力的那家公司给卖了,现在更轻松了。目前手上的业务完全在网上运转,听下来类似一家健康生活咨询公司。完全依靠网络运转,编书、卖书,包括自己撰写和编纂的。电子书、纸质书,其中广告收入占小头。定期的网上刊物内容已排满明年上半年的版面,软件会定期自动发出,日常维护包括给读者回复电子邮件。 我问起,既不是专家也不是这方面的学者,怎么保障内容的可靠。听下来是靠文献的梳理,要找到文献的依据,说是干的时间长了,也觉得文献依据有的时候也找不到真正的来源,有些就是人云亦云,讲故事。跟物理学里的有些问题一样,查无实据的说法。 侄女的意思她们是严谨的。喜欢这项工作,至少现在还喜欢着,也投入很多的精力。家里的先生把自己就作为一个“样本”。初始阶段,进行全面体检,各项身体指标记录在案,每天的进食、运动情况详细记录,进食的品种都精确到“克”因为在跟踪减肥项目,他通过自己的办法,把体重减下来了。至少是现身说法一例。另一例,侄女老爸糖尿病缠身,过去每天要给自己打几针,现在指标正常了,针早就停了,不是遵医嘱,而是照着闺女的饮食结构要求做的。 靠网络赚钱生活已不是新鲜事。我问起侄女网站的访问量,说是每月30万。希望近期翻番,明年达到百万每月,人多才势重,才有更多的交易量。也不是空想,米国人有此同好的人不少,健康永远的主题,年老还是年轻人,生活安逸关注的人更多。也曾想搞出中文版,但谷歌的中文翻译软件太糟糕。 将来有什么想法,一直这么做下去?现在做得挺愉快,也摸到门道,挺顺手。将来也未必,反正是要干自己高兴的事,自己给自己干,没有上司的发号施令,在喜欢的方面发展。这才乐此不疲。比上一段的职业生涯惬意多了。上一段在律师楼做,专做富人的业务,收入丰厚,但身不由己,自己做不了主,客户的维护也不简单,当事人没时没晌的来电话,烦。
0 R! b& [- S; Z! p% r3 B
137【自主】 几年前见面时,侄女在律师楼干,后来辞了,让父母很不理解,学的法律,干法律正合适,为什么又去干自己不熟悉的行当?这不是第一次了。更早的年月,侄女在剑桥读物理,子承父业,父母为之骄傲。 儿女考学读什么专业,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个问题,也是难题。可以随心所欲吗?欧美社会据说是富家子弟学文的多一点,文学、历史、法律,人文这一块天然与人更亲近,学文学多好,成天看小说,历史也不是故事很多吗。但人学出来之后,总要去就业,不考虑就业的人不是太多。临到就业,学文的显然不如学理工的更为社会需求,企业要做文案的人用不了多少,搞研发搞技术的工程师倒是大批量的。 说到学文学理这两类人,谁又更吃香,看下来十年、二十年。国内的大学专业招生,彼一时、此一时,就业不愁的专业,不过十年就人满为患。自然任何一个专业中的佼佼者,在任何年代都会脱颖而出。但对大多数的毕业生而言,学什么,将来干什么,与股市的风险有一比。 没什么好主意,家长也好,学生也好。让孩子自己做主吧,更多的孩子都属于没主意的。快上完高中,也没个志向,早年当小学生时一定也都写过“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都不算数的,到高中该拿主意的时候也到没了主意。 有主意的也有。但有时与父母的主意不一致。家长或许觉得看准了社会的大势,也更了然孩子的优势,学文、学理就替孩子定了,家长会有无数的理由来对付孩子的不满意。孩子说不过大人的。孩子未来的道路就这样定下来了。专业、就业。 也会有异数,侄女算得一个。早年她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周日我们共同参观了离牛津不远的“丘吉尔庄园”二战时抗战到底的那位首相,她小小年纪,对个不相干的家族历史发生浓厚兴趣,以至于越落越远,草地上的午餐都没见着她的影子。这种对人文历史浓厚兴趣的结果是读了剑桥的物理系,接着再读研究生,学位拿到后,说是给父母读的,无论如何下步学业要自主了。跟父母借了钱,往米国去读了法律系,令父母大失所望。孩子大了不由娘。毕业后进律所,才干几年就腻了,走人。这也是自主型的一路孩子。架不住自己高兴。 h, b$ l# W' R0 s0 b3 v# D
138【观光】 果然,侄女两口的食物结构改变了,侄女拒绝面食,跟穆斯林拒绝某种肉类似的,跟宗教无关,跟信仰有关,说是某一类人的身体状况不适于面食,她把自己归于这一类。不吃面及面制品,可以吃米、豆类作为辅助,主食为肉类和蔬果。还从古人类说起,那时还没有种植业,老祖宗们以肉食蔬果裹腹。再有是不吃早饭,这次家里的鸡蛋备足了,可一早她说不吃早饭己经很久了。饮食习惯说到此,内行的人大概能够听出这属于健康生活的哪一个流派了。 不吃就不吃,上午半天的时间,带着客人出去观光,地主之谊。小城有什么可看的,首选就是城里高处的巴士底堡垒,一是近,二是可以鸟瞰全城,来格勒到此一游是时间上最经济的。能看到的一览无余,浏览细部要看有没有工夫了。周日,城里的上午静悄悄,除了教堂、食肆开着。 照例上了缆车,这五个一串的圆球,就坐上我们四人。按说第二次来这里可以选择另外的方式,徒步登山,登顶的人大多数都是这这么上来的,不少人是连跑带颠,跑得四脖子流汗,有二位壮汉,光着上半截上来的。我们没有这个时间。 山顶的人不多,艳阳高照,比上次来天色晴朗,远望,阿尔卑斯山4807米monblanc雪峰还带着顶白帽子,太远了,手机拍都收不进来。环视城市周边矮小的雪峰都见不到了,上个月末百年不遇的暑热。还是老的路线走一圈,每次都有新的看点。西头的河谷里,这次注意到在北端上是两条大河的会合点,伊泽尔和远处另外一条河,合流后往里昂方向去了。我指着那两河挟持着的三角洲,科学城跟侄女说,你老爸年轻时没少往这跑。转向南面,迎着市区,二次在同一个位置,认出了一些标志性建筑,几次来格勒走到过。那高耸的水泥塔,上次去不知何物,这的观光牌子上做了介绍,那是1925年,本市举办水电站博览会的纪念性建筑,同期建了水电博物馆,格勒是水电站的诞生地,曾为这个城市带来充裕的电力,促进当地工业发展,城市的扩张。 十点多钟,山下城区内教堂的钟声、乐声响起,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 T. A4 N% l' _0 n0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