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19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二8学校经常组织同学参加劳动,这是在打扫猪圈.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图:学校经常组织同学参加劳动,这是在打扫猪圈 

$ t) }, z3 M7 K# Y q0 Z& ^! ^

 

$ W& K8 Z# ~& u8 z! U! q/ ?; U/ h

这明明是1958年学生们在工友的指导下参加炒钢(当时全国都在搞所谓的“大炼钢铁”)的劳动。怎么会变成了打扫猪圈了呢?大概席楠不认识猪圈,以为炒钢炉是猪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1-19 21:03:00的发言:
, l& \* s7 m* \

学生来自在北京的一机部所属机关和各单位领导的子女,学生实行“寄宿制”,伙食很好,由国家补助。学生每班除了班主任还有一名管生活的老师,负责孩子们住宿、洗澡和饮食。学生每周由专车接送回家一次(开始都是小车接送,后改为班车)。学校完全是苏式教育,学习,生活,文体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泼,体育、文娱表演年年都是朝阳区第一。

" t: t* a, ~1 L# f

 

$ ~8 S* p u0 o" x) a; _5 I6 Z' \2 u

这一段话中有些地方是不正确的。例如,学生不都是各单位的领导的子女,也有部分是附近单位的职工(很多是办事员、炊事员、司机等)的子女。家住的远的学生多为“寄宿制”,家住附近的通常都是走读。学生一般是每两周回家一天,除了少数家长有时派小车接送,从建校一开始,学生都是由各单位派班车接送。

. S$ ]7 _2 D, y: M

多谢老童指正,确实当时母校的学生并不都是领导干部的子女,当年我们班与我的朋友亓桂林所在的班都有一般职工的子女在母校上学。

2 ^# {" g! A* I$ @8 h' i. 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9 22:01: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19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1-19 21:08:00的发言:
, n7 k% h& B. g( T+ z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二8学校经常组织同学参加劳动,这是在打扫猪圈.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图:学校经常组织同学参加劳动,这是在打扫猪圈 

Z- c" @7 P6 z: Q" T5 T8 c- I& l

 

$ q( F7 M2 u9 G' A% O1 Z5 y

这明明是1958年学生们在工友的指导下参加炒钢(当时全国都在搞所谓的“大炼钢铁”)的劳动。怎么会变成了打扫猪圈了呢?大概席楠不认识猪圈,以为炒钢炉是猪圈?

, j. W6 P- S, J0 l: P

    还是老童秉承老师培育的认真治学态度,及时发现照片的说明是“文不对图”。我原以为席楠当年在母校可能亲历过,所以没有细看细想。经老童指正,细看一下,图中的场景确实不是在打扫猪圈,图中人物手中拿的不是扫把,好像在砌砖。老童当年参加过大炼钢铁没有,如果亲历过,可否给大家说说当年这方面的故事。一定令人感怀。时间还来得及,我已把席楠原文中照片的说明改正过来。因为照片与说明的差异太明显了,所以只好冒然改动人家的原作了。多么希望照片中的校友能来说说当年的情况。

& B$ t% L j6 m- {* U& n+ U# F* q7 ?/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9 22:18: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19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1-19 21:03:00的发言:
3 d# {( O+ e4 j% B$ n; w

这一段话中有些地方是不正确的。例如,学生不都是各单位的领导的子女,也有部分是附近单位的职工(很多是办事员、炊事员、司机等)的子女。家住的远的学生多为“寄宿制”,家住附近的通常都是走读。学生一般是每两周回家一天,除了少数家长有时派小车接送,从建校一开始,学生都是由各单位派班车接送。

2 D4 _* J9 ?" h, }& N0 m8 B

老童看得仔细。炒钢的照片我也有所怀疑,但不敢确定,可以肯定不是打扫猪圈。我印象里,大跃进期间,学校里参加炒钢的是教职工,好像没有学生参加,照片画面究竟是干什么?还是确定不了。

发表于 2012-1-19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学友见笑了,不等两字写到了!请多原谅。照片中老师是刘怀玉最早在食堂当探採购。一袋靣四十五斤?哈哈、有同学懂丄这句话。
发表于 2012-1-19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吴文信在2012-1-19 22:38:00的发言:
让学友见笑了,不等两字写到了!请多原谅。
; k% t. t }' n* Y# @) l* j

还是有错,不是一般的错,你可够粗心的。

- h+ l9 T5 Q; g4 k9 i# T0 X&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7:51:11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0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1-19 22:24:00的发言:
o3 c) Y+ A: p5 g

老童看得仔细。炒钢的照片我也有所怀疑,但不敢确定,可以肯定不是打扫猪圈。我印象里,大跃进期间,学校里参加炒钢的是教职工,好像没有学生参加,照片画面究竟是干什么?还是确定不了。

/ p0 C3 H& \( q& ~. F

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我们正在上五年级。当时,学校职工在机械学院的帮助下,在北楼后建起了几座土炒钢炉。炉子是用耐火砖彻成的,下面通有鼓风机。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教职工的炒钢劳动(如照片所示)。从添料到出钢,我都曾在旁边看过。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当时主要参加了收集废旧钢铁和燃料的工作。有关活动还在当年的《中国少年报》上报道过。

6 f N+ E$ x% v* D*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7:09: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0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照片我看不出是哪?小学旁没有二层楼,后面的楼那时也没有。 4Pgf4nRB.jpg
. d+ W- j! i; l" N9 Q3 c+ H }-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7:30: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1-20 7:08:00的发言:
- M. K5 \6 M3 Z$ B" p. p( A

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我们正在上五年级。当时,学校职工在机械学院的帮助下,在北楼后建起了几座土炒钢炉。炉子是用耐火砖彻成的,下面通有鼓风机。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教职工的炒钢劳动(如照片所示)。从添料到出钢,我都曾在旁边看过。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当时主要参加了收集废旧钢铁和燃料的工作。有关活动还在当年的《中国少年报》上报道过。

( w# V5 C9 ~( |- @

1958年我们应该是上四年级,我也在北楼后看过炒钢,可能我没有见到高年级的同学参加炒钢。

. e |, x: e7 N+ {) f) g) d

炒钢就是把炒好的半化不化的铁锅片放到一个铁模子(钢圈)里,用铁锤砸紧后,脱模成饼状的铁疙瘩就完成了。摆在机械学院办的大跃进成果展览会的展台上,还说是消息传到了莫斯科。如今只能当笑话谈了。

发表于 2012-1-20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2-1-20 7:24:00的发言:
这张照片我看不出是哪?小学旁没有二层楼,后面的楼那时也没有。
这是附小的学生活动吗?很可能不是。
发表于 2012-1-2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小的席同学是北大荒知青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可能是69届,好像对50年代的事知道少些。

8 _& d4 K+ B& k/ U5 T, }2 R

 

) M) d/ o- P3 r# G9 V, [& c [/ z

不过,越是史料,越应严谨。

发表于 2012-1-20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1-20 7:08:00的发言:
) y) ~; q; d u

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我们正在上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教职工的炒钢劳动、(如照片所示)。从添料到出钢,我都曾在旁边看过。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当时主要参加了收集废旧钢铁和燃料的工作。有关活动还在当年的《中国少年报》上报道过。

5 }: A$ ?8 {. h, S9 V B' T)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7:09:02编辑过]
& `6 M% s! K: B! t3 G

当年小学生参加大炼钢铁,越说越清楚。这段史料还真有中国独家的时代特征。

. u3 j8 P: G! |3 r' S/ U;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18:13: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1-20 8:45:00的发言:
% d) P4 i7 O' h

1958年我们应该是上四年级,我也在北楼后看过炒钢,可能我没有见到高年级的同学参加炒钢。

3 O1 s6 j) q5 r' x

炒钢就是把炒好的半化不化的铁锅片放到一个铁模子(钢圈)里,用铁锤砸紧后,脱模成饼状的铁疙瘩就完成了。摆在机械学院办的大跃进成果展览会的展台上,还说是消息传到了莫斯科。如今只能当笑话谈了。

3 j( N5 s, d) N* j" K$ F

版主好脑筋,还记得炒钢的的操作过程。现在看是笑话,当年可是正儿八经地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的。那时我在郑州市上中学,作为一个中学生和老师一起也曾满怀热情参与了建炉、炼钢的劳动。经版主这么说,我们当年也是炒钢,那时我们把好好的冬天取暖用的铸铁炉子都砸碎了用作炼钢的原料。那时真热昏了头,把好好的铁制品硬要其回到原始状态,可悲可叹。

a8 O/ a8 w6 u. _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18:24: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1-20 10:56:00的发言:
% }6 |8 P6 p7 ~! ?3 ~9 T# `4 W ; ~7 ?' a0 G# |* W3 I( G" E" T, t

附小的席同学是北大荒知青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可能是69届,好像对50年代的事知道少些。

2 h }" K% y/ ?" L' W2 j

 

% c5 }: h- S& W z

不过,越是史料,越应严谨。

; r, O! c8 K9 W: Z6 F0 | $ x5 C$ B N9 O9 E+ `- u n

我看好多是在网上东拼西凑的。 - d' I8 U e- Q# U% m,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18:30: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1-20 10:56:00的发言:
) {+ A4 X' E7 R7 i

附小的席同学是北大荒知青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可能是69届,好像对50年代的事知道少些。

: j6 S. u& c2 ~$ }* C$ [# `

 

8 a9 e' a9 t7 x& e& e

不过,越是史料,越应严谨。

& U, b" I4 ~- c8 C f2 v$ z J

对,越是史料,越应严谨。期盼校友中与席楠有联系的,最好能告知此事,对博文做点修正。

发表于 2012-1-20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2-1-20 18:25:00的发言:
9 {8 l2 ~8 ]* K# Y) y! f: m

现在看是笑话,当年可是正儿八经地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的。

" W4 @! J' X' N7 n/ H3 d+ I

再说说炒钢,先把好的炒菜铁锅砸碎,再把大块的碎铁锅片砸成小块的,印象里有半寸方。我砸过,并且我看见老猫的奶奶(也可能是姥姥)也砸过,因为老猫家就在北楼,可能是学校组织家属参加劳动,为炼钢作贡献。我砸锅片是图新鲜、好玩。而老人砸可就是任务了,现在想起来老人够辛苦的。我记得完成了“铁饼”的工作后,校领导(可能是负责炼钢的负责人)还在现场做总结,只记得表扬了大家。

( Q: J+ {" F7 }) q7 O* r: p

还有在北楼的北边的篱笆外,我们种过麦子。有个师傅耙地,特别地能干,把地弄得非常平。

) [7 _) }% A' h7 q4 o! l. l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21:44: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版主批评!昨日老眼昏花、不断出错。可刘怀玉在片中总是对的!席楠提供的插页也是对得,有怀旧照片欣赏,太好了丶虽然过去出现过。但仍觉得很亲切!大炼钢铁赶上过只是在家里找一些铁东西,放在一起,由老师上交到工厂,统一冶炼。只是烧化而巳,炼来炼去,炼出一堆废铁?大人都受骗,小人得锻炼!五八年,炼炼炼?
发表于 2012-1-20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了!过年了!附小师生都快乐!

2 @+ |4 c& x7 t5 S, j/ f. N" G

            我代表附小40名教职工老师们,给海内外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同学们及北京机院附小的同学们致以龙年春节的祝贺:

& d" l/ Y/ V: n- H6 S" u( Q% a

   祝你们家家户户2012年龙年春节快乐!平安、幸福美满!

4 l6 ~. `5 K- }% j/ d6 B

   祝你们年年、月月、天天、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健康长寿!

$ K/ Z4 e& R( i! a

下面附小四十名老师时刻都在思念你们,思念你们呀!

# |7 w% \( W3 j6 E

恭贺同学们龙年春节快乐!幸福安康!

3 K* X8 T8 z ^% N

丁锡珉、王向荣、王红霞、牛瑞红、宁玉珍、

: {8 S3 u0 {: R! t6 O# l% r$ ?3 D

华秋岳、李运彤、闫宗华、刘贵清、刘新禄、

' o4 R# v; o( ?

  熊、肖华民、陈廷武、陈继庄、孟丽娟、

; M U" M6 \! ]& J& [4 o% b) X

宋美娇、汪惠芬、林  华、金  文、胡世坚、

5 [4 e% u( v% Z- ^6 X6 m

姚成慧、赵跃廷、赵雅秀、郭惠荣、徐文英、

2 e0 g( S; @1 p" D4 H/ D

唐玉梅、钱生龄、钱润玉、栾兴家、高金楼、

6 S$ r! B5 `2 J2 R; g

 殷荣珠、康瑞兰、黄翔凤、韩秀荣、韩崇贞、

4 O& F9 I* \# h

鲁珍珠、蓝为荣、薛慧珍、魏其芝、魏树卿。

, l" i& c& u, B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 21:09 恭贺

9 L( S" t/ [4 E ]- i' M/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21:41:5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0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文信,看来你还是没有看出错在哪里,算了,我已经给你改了。除了“我等”的错,还有应写成“兴趣”,而不是别的。
发表于 2012-1-20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版主。千万可别开除我!我再晒几张片子。恕罪也可否?
发表于 2012-1-20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吴文信在2012-1-20 22:07:00的发言:
多谢!版主。千万可别开除我!我再晒几张片子。恕罪也可否?
/ [. d. {2 Q- }% A8 b7 u. g5 u

哈哈!不必客气,谈不上恕罪。

发表于 2012-1-20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0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相信未来》食指 朗诵:朱军 杨晨

3 o2 D5 P1 a- K0 B- v `

 

浏览北大荒知青各团网站,偶见。 8 m0 d. u, o6 u6 X. |5 |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23:09: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1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前的乐曲,请欣赏红色娘子军。

' H& ]$ G) ? `! ~3 G

发表于 2012-1-21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1-20 23:07:00的发言:
- X8 W" l/ T, `9 G% H# a

诗歌《相信未来》食指 朗诵:朱军 杨晨

% W3 N9 o% s$ G; n2 O3 D; [

 

浏览北大荒知青各团网站,偶见。 3 Y' l/ X0 V, ]. I9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23:09:35编辑过]
, c6 I, S. [$ G7 z! Y4 j( R

食指(郭路生)也是我们校友中在诗坛上值得大家骄傲的一员。可能还有人对他不是太了解。转发他的简介。

- X$ P/ @- M+ p

0 j$ t% T5 |5 ]$ j: m5 [

  2 s4 s9 @1 I' J7 R2 l% L0 Z0 `

* r* f$ V* O5 T" j$ @$ a) ]8 v* _' F: u1 o% q* t6 D2 b$ e# a9 Y) [/ g$ O& d5 _2 L! q
9 m/ ?" |% c8 W6 o0 A) ~
1 d, I3 k1 z$ Q : u2 q4 c3 o( g! {, ~, R1 [! \+ c- k. Q, @+ y N6 x0 I' i+ x7 m; v2 E2 @% L
" L7 j' b O" t; k5 Y) z1 O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

. C$ {5 b1 t4 V" R, H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 F# h2 [6 A' R+ j! ^' K) Z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让他初尝人生磨难,知道未被录取,第二天头上突然长了许多白发。

* ~1 \ v# K* j+ x0 J( Y H; [

1967年: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见到一条沟不叫沟、河不像河的水流,两岸已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河水,联想到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包括自己)在怎样的生活。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 u" T$ a+ Y* j2 T* |

1968年:创作黄金年,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2 d5 K. q9 o: e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有意锻炼自己,当时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他挣到了二百元。

1 H' I. O9 b: A% K! z5 ]

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

# @# m I6 W- \: I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 U2 V' e; \! Z# @8 ?. f M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0 e) K' \( q& N \! o# D1 H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 h( {$ X- z \/ g2 C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 |% A o: m/ [4 ]% Q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

- R6 h# N! t3 V+ C4 q$ Y" V2 C; J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5 }5 O8 E2 X" `' L- }0 r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 e4 G- f% e$ w1 ]7 K9 K3 f1 |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 m: x6 M& f5 W6 W

 

4 E2 m0 n8 |* {. q4 n2 l6 G* }

食指的诗

1 Q, P, B/ v. a0 q) y$ p

 

' Z ?6 K! k* k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

# R W+ ~9 E7 N( l$ H2 X! J6 S$ @

 

9 t" m! x) f& M$ B% Y0 [

    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她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所恼怒。她一定要找到“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相信生命”的“反动”诗人。

* f$ Z" p7 @( l3 `( h

 

6 y/ w1 N$ g8 g$ s0 T1 W1 K

    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十九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被严格审查,被批判。

: x- R# _6 K& @& q

 

, I" c0 E- T* ?$ |

    郭路生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的家庭里,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国家还是不改初衷的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 X2 Q/ p7 E1 {# l) A

 

9 o# v. `) |8 L( |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

8 H( e8 P/ C6 [1 P. \; {; ?0 P; B

 

3 g" B- C/ t3 N9 f" G: b

    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早期的代表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现在读者仍被深深打动,这首描写别离的作品,写于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诗人在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后几经删改成为一首传世佳作。

5 a% P7 d1 |1 g4 a8 Z2 E

 

3 s0 O2 l- K. C2 @" @

    在郭路生看来,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诗,但这诗中的快乐抑或是快乐中的诗都太少太少。尽管嗜好烟酒让他付出了沉重代价,他还曾以《烟》、《酒》为题写过两篇优美而又缠绵哀婉的小诗:

8 q$ R7 s3 l/ @/ ~2 m) m d" c& E

 

, E9 h7 `9 {2 v5 I6 u' J( l j

火红色的酒浆仿佛是热血酿成

2 q: p8 K2 r6 T' O; w( H! E; t

欢乐的酒杯里溢满过疯狂的热情

+ P% {8 v; y. l: E& X- l5 _

而如今这酒杯在我激动的手中战栗

8 n6 ] V% U, @' A% q8 V) X- t2 d

波动中有你一双美丽的眼睛

$ U6 x' i2 V0 u2 w

我已在欢乐中陶醉

5 Y4 V; Y9 Z* P+ ~; M/ s' ?

但为了心灵的安宁

: [ O- I+ a6 z: o; K* ~& X

还要干了这一杯

Q% f1 W! v* ]2 [

喝尽你那一片痴情——《酒》

1 u7 O+ g9 m5 S r) ?

 

2 O+ e) h' g. H% X5 f k! J2 j

通览他的诗作,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在那压抑和痛苦中我们也看到他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挣扎的身影。

F% y' H7 K( G

 

: f1 r( p- E# t/ ]+ c ^ J

" Y M/ N g% O

 

7 T' |% Y4 B$ `6 H" D
% |2 B" C0 b; P C, p& E5 F9 S 5 b0 m1 h2 D/ c, i. n$ Y! H3 k6 b5 j3 L6 V; g1 h. M( n1 L; Z$ _( P1 U: K( K% R
0 Y' d! H1 K. t! K: j1 k9 S

         

$ E. z; R: w& I: U4 w g

 

, n9 f W C: } S! V# V
6 J+ O. c: ]/ y- y* N# S$ O2 B! j# y, W# `) }( n, j3 N6 m2 u: h) Z8 U' R% Z" Y g$ J" R! q) ~7 O2 \- a+ x9 ~5 w6 b$ F/ M; `0 r8 F+ V/ ~ \' J, u! A! o+ `5 E1 N3 m. |# m x' J, ?1 E) D/ I4 m# N' H$ `# _& o7 V7 }# B: t* Z* Z3 W! u# m* q' X" m# u( H" l* g% i# t) G. a# k1 E' L2 K" c* S$ a4 o- ]/ b& ?2 P/ X! y" O9 y# O- f( v9 F+ N/ U
$ P0 R; ]4 w5 V

6 ^+ L1 q- V2 F

 

$ V, [) F; n' l! ]9 {

# Y6 W0 _7 J) D7 ~

 

5 i* \, o* f& e1 j& G3 A# t. O

 

# u5 ]! R( O' s7 F+ t, N1 K

, H% r% a1 m) o% n

发表于 2012-1-21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1-20 23:07:00的发言:
! L. j G1 @1 u+ ^1 e- v

诗歌《相信未来》食指 朗诵:朱军 杨晨

2 T9 a/ `# {6 t7 K' q+ ~4 ^

 

浏览北大荒知青各团网站,偶见。 8 g8 K5 `1 v& }3 E( c' P*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23:09:35编辑过]
7 R R @3 S( J! N$ m% ]* \

多谢wangpei老弟在大年前夕送来我们校友郭路生的诗。视频清晰而音色壮美。老弟虽然偶见,却也有意。

发表于 2012-1-21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席楠关于母校的博文引来校友的关注。她的这篇博文在博客上发表后,引起校友们的热议,比我们这里还热闹呢,其中有的内容可能有校友感兴趣。我把席楠博客中部分对此文的回复转发如下:

/ Y3 y% U- P1 `4 M' `. d

 

2 i+ I9 F$ {. ]( A8 x

 

! X6 Q$ }# @( _$ k+ z0 f

[回复]

' j6 A* \: K4 C3 o/ ]: l# l y2 _ \

张保田 | IP地址: 111.194.64.* | 2010/02/06, 01:52

+ v3 q" v$ ^- ]( h2 @' R7 d5 Z

资料翔实,以前就知道取消干部子弟学校的事,但不了解这些详情,谢谢博主介绍。
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基本在50年代前半期被逐一取消。北京机关多,“干部”多,因此学校多,有不同的学校名称。外地一般就叫“保育小学”,比如“XX市保育小学”实际就是那座城市的干部子弟小学。保育的叫法估计也是来源于延安保育院。54-55年干部子弟小学取消,小学生就近入学,极少有住校生。到中学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就出现成绩好学生考进重点中学,家却离学校很远的情况。我那时在一所省重点中学上学,因为学校住宿床位有限,对申请住校控制的非常严格,大概是上学路程要走一个小时以上才能获准住校。住校费和伙食费自己掏,没有什么补贴一类。我们那个学校的伙食费是每月8元,食堂是一座空荡的大房子,连餐桌都没有。吃饭的时候一盆主食,一盆菜汤就放在地上,大家站着吃饭。那个时代的回忆。

' h; c, z2 S0 F8 G% e

[回复]

* l9 s0 n0 X2 K

席楠 | IP地址: 219.232.24.* | 2010/02/06, 14:18

+ \0 f. M5 L& K( y+ n1 J+ {

北京的这类学校最多,军队的,中央机关的都有,主要分布在西郊和东郊,伙食相当好,都是国家补贴,就连三年自然灾害也没受过苦,就连吃野菜也是野菜肉包子,用现在的眼光看,是绿色食品呢。
后面还有,感兴趣可接着看看热闹吧。谢谢来访!

. B" ^" ]: y4 r( g% m; K% I5 W

[回复]

3 N! u6 K' n- }( v2 o |: ]: \9 f

于向真 | IP地址: 123.118.116.* | 2010/02/05, 21:45

; I' ~5 k+ N7 V% l

恕我眼拙,席楠,之前我竟没有看过您的博文,真是抱歉的很。

: G2 w- k0 L4 |+ g

我老伴儿就是那所小学(机院附小)66届毕业生,与您是校友吧?刚刚过去的周末,机院附小在京西的基辅餐厅还搞过一场大聚会呢,我家先生回来可高兴了,欣赏了许多好听的俄罗斯老歌。新年前,机院附小送来的校庆纪念画册内容丰富,编印的很棒!

. c1 V2 n5 }- j5 t

据说那时北京共有10所最好的住宿制小学,大概是育英、育才、八一、六一、十一、北京、香山慈幼园、机院附小,还有两所我说不上来了。

' c5 l1 O3 g5 [

[回复]

* F# Q, i- }" m3 w1 T/ Y

席楠 | IP地址: 219.232.24.* | 2010/02/06, 19:19

! L3 R. f* |8 D" F

忘了一件事,机院附小的校庆纪念册里好像有我的东西(他们要了我的照片),不过我还没有看到呢,只是接了个电话让我领去,我让他们给我的班长了。如果你家先生有,不妨看看,我也好知道个大概。

: J' O$ ^7 y1 O* t

[回复]

j$ C( \; X E" j

席楠 | IP地址: 219.232.24.* | 2010/02/06, 13:59

# c* Q9 Y3 Y% @8 z

你好!世界真小,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么一段缘分呢!我特小的时候也在香山慈幼园呆过,还是个婴儿,我母亲看那里的老师照顾的不好,就把我送到北新桥的一个“老乡”家抚养,直到5岁,才转到北京机械学院的幼儿园(全托),然后就上小学啦。
你说的其余两所小学,我知道还有外贸部子弟小学,我中学同学有从那里来的。
谢谢你的来访,又多了一个朋友啊!

# V1 n; c) \) E

 

! x8 t3 l7 }& Y8 I" F

(待续)

0 |- a! R g; k7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14:56:36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发表于 2012-1-21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 M6 b1 n6 |, b! U; y/ `

 

; S* H9 }$ U w) n

对此有影响 [回复]

7 j3 l* p% C7 y! \( w* b S7 k

访客:访客赵俊毅 | IP地址: 222.131.124.* | 2010/02/08, 13:06

, T7 p) s2 J, t, {' }7 I4 J# h

我父亲就是一机部的,在甘家口八号院住。1963年,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从我姥姥家门口的小学,转到甘家口小学上学。记得我弟弟每逢周六下午4点左右,子弟学校的大轿车,就把他们送到八号院的北门口,周一早晨再把他们接到子弟学校。当时我弟弟并不想住校,所以周一上学是一件难事,父母苦口婆心一番哄劝,我也不希望他一走就是一个星期。看了您的博文,勾起我的一段往事。。。。。

1 N" u X& o% z

  

' _: h" Z' J* a% |' @8 e5 D6 h

席楠 | IP地址: 210.78.53.* | 2010/02/10, 18:26

- H7 P* e+ {7 ?+ m

对,我们学校有许多小孩住在甘家口八号院,班车接送。记得当时三辆大班车,分别接送甘家口、百万庄和汽车局的孩子们。问你弟弟好!

. ?, G p7 x, t% E6 Q

访客:王玲 | IP地址: 71.198.208.* | 2010/08/10, 06:46

- }( Z, V" Q( Y& s2 Z& J; r1 |

席楠姐姐,我是你弟弟的同学.碰巧浏览到你的博客.远在大洋彼岸,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但愿你还能记得我,呵呵.

+ g. m" B3 V. k& y

[回复]

3 v1 g9 B7 [ X8 R: N3 m) E

席楠 | IP地址: 210.72.214.* | 2010/08/10, 10:51

5 `# U2 ]6 l' K( ?: C

王玲:你好!你咋知道这个博客地址呢?
冷不丁地问我,还真想不起来你了,真是抱歉。不管咋样,你是俺弟弟的同学,就是俺的妹妹。问候!你在哪国呢?

5 l6 \8 b; A( I. D+ f$ A: V& Q, Q

[回复]

- k# g8 s& H: Z9 Z

访客:访客 | IP地址: 71.198.208.* | 2010/08/13, 16:33

* m( F# h( c) L: i7 [7 \) r' [( r

我是在Google上看到的.我也是你8号楼的老邻居,住在106号.我现在美国. 好喜欢你跳舞的照片...祝好!SWANL03@YAHOO.COM

( n# K+ K6 T3 R6 ?6 ^/ p

[回复]

; I# Y) k3 \ z3 o0 ~

席楠 | IP地址: 122.113.7.* | 2010/08/17, 19:23

* i% D$ n* V7 V

王玲:你好!最近瞎忙,没上网,才看到你的留言。后台留言也看到了!谢谢你到这里来看俺。上周六还见到王力,他挺好的,就是哇胖,快成立方体啦,哈哈~~
你也住在8号楼啊,106应该是我们傍边的门。我记得王颖也住在那个门里,你们是姐妹吗?王颖是我的同班同学,学习非常好!我们班就她和杜守靖学习好。
美国不像北京这么热吧?

! q: \' e8 t+ @% e

[回复]

( c9 Z, z: g+ y+ F6 c

访客:访客 | IP地址: 71.198.208.* | 2010/08/25, 16:18

% z1 b- B) [; n4 r" i/ P* y

我去年在北京和同学聚会时见到过王力,他的确变化不小.看来你是记不得我了,我是小磊子的姐姐.而和你同班的王颖,是住在你家楼下第一层的马婉若的小女儿....记起来了吗? 美国今年夏天非常反常,加州的夏天都有些太凉快了,只是这两天出奇的热了一下,今天的高温高达华氏107度,但到明天就会转为正常.也算是给我们象征性的高温酷暑一下(夏)吧,呵呵. 祝你在炎热的夏天多保重!

1 @; n) b- `. N5 o9 ~

[回复]

6 z! u }0 T+ u+ e

席楠 | IP地址: 122.113.5.* | 2010/08/25, 18:59

* ?2 ~# C* O3 I4 b) `) H& G2 S

那次聚会俺也去了,只是咱们不认识,就“擦肩而过”啦!祝你一切都好!也欢迎常来“做客”。

/ `0 A1 [/ v M; \

你好! [回复]

. W& L( u5 o- z+ T

访客:王玲 | IP地址: 71.198.208.* | 2010/08/10, 06:44

2 L! [ r4 D, |/ ~

席楠姐姐,我是你弟弟的同学.碰巧浏览到你的博客.远在大洋彼岸,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但愿你还能记得我,呵呵.

) Y, `) q% p( C/ q% x( N) g

 

' u* J6 v$ a+ a

再谈吴运铎 [回复]

! c4 D5 n' \) a9 V/ Z8 y

访客:颂剑 | IP地址: 124.127.166.* | 2010/02/12, 11:44

' J+ j& o% o* f" p) k! v

1960年,吴运铎经组织批准第三次前往苏联治疗眼疾。此时,中苏关系已出现严重分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达雅听说吴运铎来了,立即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作客,并特意把自己姐姐的两个孩子接来陪吴运铎一起吃饭。席间,达雅与吴运铎促膝交谈,达雅十分怀念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谈话中,达雅还劝吴运铎不要住医院,就在她那里住,她给请医生治疗。还说,不要急于回国,在莫斯科多待些日子,玩一玩。/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专门开设有“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展览室”,里面有吴运铎的生平、画像,陈列着《把一切献给党》一书的多种文字译本。/在中苏官方关系冷淡的日子里,达雅和吴运铎仍能保持老朋友的良好关系,双方都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和十分欣慰。/至今,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铜像前,仍经常摆放着来自中国的凭吊者敬献的鲜花和花篮……

3 b8 q* B2 I2 U

再谈吴运铎 [回复]

4 ~; V+ x9 l: z P# }' J- v; b9 n

访客:颂剑 | IP地址: 124.127.166.* | 2010/02/12, 11:37

: E/ T$ o/ K+ V: x4 o: I

1949年秋,组织上送功勋卓著的吴运铎去苏联治疗眼疾。从沈阳乘车到满洲里,然后从满洲里坐了五天五夜才到莫斯科。先在疗养院住了20多天,等体力恢复了一些,便到克里姆林宫政府医院治疗。苏联深孚众望的眼科专家、驰誉医学界权威费拉托夫教授亲自他为悉心治疗。经过仔细检查,多次会诊,针对头内眼部附近的弹片位置,为吴运铎制订了左眼实施手术,右眼药物治疗的稳妥方案,即左眼实施手术,将左眼部位的弹片取出;右眼眼珠后部不危及右眼球的弹片,就不动手术、只用药物消炎治疗。/原苏联专家准备用磁力机将吴运铎左眼部的弹片吸出,但由于弹片是铜的,用磁力机吸了几次根本没效果,只能开刀。在取出弹片的同时,也摘除了早坏死的左眼晶体。/手术后,吴运铎的两只眼睛有较严重的充血红肿,医生用专门饲养的三条医用蚂蝗,为吴运铎吸血消肿,先后吸了60毫升的血。次日,吴运铎的红肿眼睛就开始消肿。后来,医生告诉吴运铎,如用人工方法用注射器来直接抽血消肿,将非常危险。而用蚂蝗吸血消肿最安全,这种蚂蝗生长在高加索,是专门在医院培育出来的。它本身有一种营养质,吸了你的血后,它又把它身上的东西还给你。/20多天后,吴运铎眼睛的红肿完全消失,吴运铎为医生们的尽职尽责、辛勤工作感动地热泪盈眶……

' G/ q# W2 S9 S

(待续)

+ D) h% V/ j% s( C! i

 

# f) n6 p& C3 ~! ^/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14:42: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1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0 q! a, `4 t' F

[回复]

6 x5 H# h) T! C

席楠 | IP地址: 210.78.48.* | 2010/02/12, 10:11

' C/ u4 F& X( y; ]1 a' M( \0 y; C; `

我是走校生,因为我家就在机械学院里,近的连上厕所有时都溜回家呢,哈哈~~

1 F; c6 L; X2 U' Q" V; w$ k2 L, e3 f; c

[回复]

* e! G( a. Y( h% R0 I# N

于向真 | IP地址: 123.118.127.* | 2010/02/09, 11:16

8 d9 ?% F7 g+ Q% Z6 ?4 U

去年你们学校校友活动办得非常成功,纪念画册编排印制的也非常精美!

O4 c4 S. v1 r) s# q& q2 m2 k

你们校友中还有一位名叫方风雷(原名方援朝)的先生,与你是同届毕业生。方先生与我先生的哥哥小学时期是最要好的朋友,大前年哥哥患重病,方先生鼎力支援,使我们非常感激!

+ Z' K+ [: |3 M6 P( N

我们育英小学的校友之间,感情也特别深厚,校友会和各班级每年都会组织各式各样的好活动,不久今年的前14届老校友新春团聚又将举办,昨天我们开始通知各位校友了。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小学6年的住校经历,那份纯洁那种无杂质的天真美好的理想照亮了我们的一生。

, O R/ ` K2 t6 p

顺便问候颂剑先生,祝颂剑先生新春佳节快乐!

8 y! P9 p2 _7 s4 H1 I8 U

[回复]

6 u! Q7 D6 N. G$ \

席楠 | IP地址: 210.78.55.* | 2010/02/09, 16:16

; U, h$ g) r) t

方援朝我认识,好像是我们年级一班的。我校有好几个叫援朝的,王援朝就有两个,大伙儿就叫他们“大援朝”和“小援朝”。祝新春快乐,还有你家先生噢! ;-)

8 w& K2 c: D6 \# x% _0 I- @

[回复]

3 D" m) |) A, B2 N' ~7 t

竺丰 | IP地址: 202.101.188.* | 2010/02/08, 16:43

5 L7 T2 p. Z1 F& t3 D& o: m5 R0 z' W

俞正声是这么个来历啊。查了一下,他家的关系可真复杂。

! z- ~! R5 k# n* }7 y

[回复]

1 O- Z" D5 _9 J7 c

席楠 | IP地址: 219.232.26.* | 2010/02/08, 21:54

! M% A" X+ Z! P' X

俞正声好像没有上过这个小学,他上小学时该校还没有成立,他的妹妹俞慧声(小胖)是这个学校的。

/ Y4 ?0 u- q* C1 {; d8 W

[回复]

: B# l: D0 q- u! `5 r6 }1 |

访客:颂剑 | IP地址: 116.69.136.* | 2010/02/08, 22:43

C ?: |3 t$ ^% J( y- f6 o

俞正声1963年就上哈军工了。你的小学与我的小学一样,都是1954年建校,收的第一届学生,也就是年龄最大的那一届学生,应是在1966年毕业的那届高中毕业生,即后来通常所说老三届中的老高三。

* X- a4 y* D5 c( U' `

[回复]

8 u% W; I0 F, w1 {

席楠 | IP地址: 219.232.26.* | 2010/02/08, 22:47

+ F0 y3 N( O9 h2 o' e- M

看来你还真了解情况呢!谢谢你的补充,我们都有共同的经历,祝好!

% w {& i0 Z0 ?/ Y! Z

[回复]

5 p% \3 k: H4 E- c8 g

访客:访客林俊生 | IP地址: 111.193.202.* | 2010/02/08, 14:17

; J. Y7 |* C d: d% \9 r$ a) }9 Y

欣赏国家体委颁发给席楠同志的“劳卫制”证书,珍贵资料首次看到。学习了,谢谢。

9 s, g+ Y2 }7 z5 }# I

[回复]

, e* m, Q$ L+ f! r

席楠 | IP地址: 219.232.26.* | 2010/02/08, 21:48

# b3 s" Q9 r* J. F- }4 k5 e

记得那次测验“劳卫制”时,有个项目是爬杆,我总也爬不上去,教我们的体育老师就让我脱了鞋光脚爬,呵呵,果然奏效,只是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5 J% V0 Q( P l& y% b

(待续)

% }& O# _9 s- P4 ]/ Y-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14:50:0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1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1 J* f# W6 M& I% Y" C$ K

访客:颂剑 | IP地址: 115.171.223.* | 2010/02/08, 00:39

, b$ {% B! ]4 J# S

吴运铎不仅有一只假眼,手指也残缺了几个。我听过他的报告,与他的孩子也很熟。吴运铎去世前遗嘱不愿意去八宝山革命公墓(嫌挤、不透气),后家人将他安葬在万佛园了,墓前的雕塑做得很传神。

" j3 ^; `5 _2 }7 y) R: A% n

[回复]

2 Y" F# a* s5 C: P3 h: [

席楠 | IP地址: 210.72.214.* | 2010/02/08, 11:24

& r, _7 W9 x6 H/ d( t

吴运铎到学校来带着一副黑色皮手套,同学们说他的手指也被炸飞好几个。我原来在的航天15所首任所长就是吴运铎。谢谢来访!

- ?1 P% X% s8 Z8 M1 L

19519月,吴运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特邀全国劳模代表身份进京参加国庆观礼,930毛主席在怀仁堂进行盛大国庆宴会,并亲切接见吴运铎。周总理和吴运铎等代表一起干杯,总理紧握着吴运铎的手,深情地说:你就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啊!第二天,101,新华社发题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的电讯稿。105,《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报道。从此,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的名字传遍全国。

, {4 E! `) c1 o( }5 I/ I

 [回复]

( R* c, h6 U3 b1 N

访客:颂剑 | IP地址: 116.69.136.* | 2010/02/08, 23:48

8 E# z. O9 g; W" W y7 j

吴运铎曾三次身负重伤。1943年第二次负重伤,就炸被瞎左眼、左手被炸飞4个半手指、左膝盖被炸的露出骨头。那时吴运铎被抢救脱离危险伤好后,就在新四军2师读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保尔?柯察金的事迹激励鞭策自己。/1947年在大连,吴运铎又一次负重伤,右膝盖被削掉一块、腿骨被炸成粉碎性骨折、左手腕骨头断了、右眼蹦进了一粒弹片、上衣口袋里的怀表被炸瘪侥幸挡住了飞向胸部的弹片,经一周生死抢救后,死里逃生奇迹般生还。/1951年9月,吴运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特邀全国劳模代表身份进京参加国庆观礼,9月30日毛主席在怀仁堂进行盛大国庆宴会,并亲切接见吴运铎。周总理和吴运铎等代表一起干杯,总理紧握着吴运铎的手,深情地说:“你就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啊!”第二天,10月1日,新华社发题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的电讯稿。10月5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报道。从此,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的名字传遍全国。/1953年,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在工人出版社首次出版,成为党员和干部的必读书,先后发行了1000多万册,被译为俄、英、德、日等多种文字。/1995年4月5日,在陕西咸阳的兵器工业202所,为首任所长吴运铎立铜像,上面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刘华清题字: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2 G7 Z% m" E5 W7 d5 z! {% ]

[回复]

+ K5 n4 ~$ X1 W% ^

席楠 | IP地址: 210.78.55.* | 2010/02/09, 16:12

3 [: h4 q$ O5 t( |5 M7 }

谢谢你的补充。吴运铎也是我所的首任所长——航天第十五研究所,是从一机部划归航天部的。祝新春快乐!

8 P" ~4 ^! M, r6 y8 p" e

 

7 D. F+ w0 j; T. z' i4 }

 


: W4 A% m, m0 A1 E$ c) y'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14:53:4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0:44 , Processed in 1.24662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