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13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尾沟在2010-10-12 11:06:00的发言:
我也喜欢看书,年轻时候就不必说了。,我特别喜欢看新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东方玉的小说,我都爱看。这些老年童话,对于我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
3 s2 O1 h. K( m8 k

   有同学说咱俩是知音,看来还真是,我也是喜欢新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东方玉的小说,我也是都爱看,以前上班时,经常出发,每次出发必买回一部武侠小说,现在金庸、梁羽生的小说已收集全了,古龙的还差一些,温瑞安,东方玉的,还有其他作家的另另散散的有一些,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金庸,我喜欢他的创作思想,他鞭挞的是所谓的“正统”——道貌岸然的君子剑岳不群口口声声标镑自己是名门正派但却蛇蝎心肠的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有私生子的少林寺方丈等等,讴歌的是不为人看好的底层小人物——有叛逆性格的杨过、放荡不羁的令狐冲、偶然间学会了凌波微步的段誉、木纳不善言谈却成为大英雄的郭靖、有着不平常身世的袁承志------这些小人物生活在底层,但他们豪侠正义,金庸讴歌他们,是在述说平民的不平。金庸还是一个写情的高手,典型的有郭靖和黄蓉,杨过和小龙女,令狐冲和任盈盈,但入情最深的当属《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一生愁苦,为情所困,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悲忿的唱出:“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fficeffice" />

1 H7 x2 G* Q( N" A$ r* I

   如果说金庸是武新派作家,用西式手法写出了中国传统武小说,则梁羽生是用传统手法写出了新派武小说,我佩服梁先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理解,在他的小说里的诗词,有了新的解读。读梁先生的小说要一部接一部接着读,人物、事件都能连起来,引人入胜之处正在于此。温瑞安的小说只看过《四大名捕》中的两辑,东方玉的小说太罗索,不太愿意看,诸葛云、萧逸等的小说也看过一些,古龙是一个悬念大师,不看到最后,不知道迷底,看他的小说往往要一气看完才过隐,太累,年轻时行,现在不行了。

- G1 X/ q8 y: v4 c* t4 @0 V" q, z

新武小说里最成功的人物当属金庸笔下《天龙八部》里的乔峰,最活灵活现的人物当是古龙笔下《小李飞刀》里的小李飞刀李寻欢。

; y' N' X6 @0 P! w

正如崔兄所说,小说,是成人的童话,看后能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有益身体健康。

. |( ?8 j( m: l3 W, i% {

( x+ d+ z- j3 w* v) Z* g

9 p- A0 X$ Y2 a1 d&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西水车和瑜伽的发言,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原以为你们谈论名著和诗词,我上网谈武侠不合时宜。谁知你们也有这个爱好,我们真是《?》味相投。

5 O5 [# C; x. W( L7 o

 我还想说个事。我过六十岁生日,儿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套金庸全集。可惜不是正版,字体也小了一些。不过,我还是挺知足。谈到喜欢,我倒是很喜欢

" G' s" I# r8 _

《鹿鼎记》。看到韦小宝左右逢源,转危为安,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最后还能功成身退,脱离矛盾双方的威胁,真乃大智慧也。不知这些看法还能和你们保持一致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尾沟在2010-10-15 20:44:00的发言:
7 V6 H! \! H: f4 o

     看了西水车和瑜伽的发言,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原以为你们谈论名著和诗词,我上网谈武侠不合时宜。谁知你们也有这个爱好,我们真是《?》味相投。

6 _4 `0 X, V" ]8 d1 o

 我还想说个事。我过六十岁生日,儿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套金庸全集。可惜不是正版,字体也小了一些。不过,我还是挺知足。谈到喜欢,我倒是很喜欢

/ h6 o, a' W" L9 P

《鹿鼎记》。看到韦小宝左右逢源,转危为安,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最后还能功成身退,脱离矛盾双方的威胁,真乃大智慧也。不知这些看法还能和你们保持一致吗?

% ]. p2 g1 i7 M+ G6 V

你和瑜伽说到一起去了,不必顾忌我。我虽然不看武侠小说,但并不反对。请你们继续谈论下去。

发表于 2010-10-15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尾沟在2010-10-15 20:44:00的发言:
, r3 O# s) }5 v' G5 d. `

     看了西水车和瑜伽的发言,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原以为你们谈论名著和诗词,我上网谈武侠不合时宜。谁知你们也有这个爱好,我们真是《?》味相投。

* K) g, x& R9 |9 e0 T8 t5 }

 《鹿鼎记》。看到韦小宝左右逢源,转危为安,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最后还能功成身退,脱离矛盾双方的威胁,真乃大智慧也。不知这些看法还能和你们保持一致吗?

/ U& U+ R! `, C$ g( n, G

    《鹿鼎记》是金庸小说中最具小说味的一部书,他把韦小宝写活了,也写绝了,韦小宝市井无赖、波皮油滑,机缘凑巧的总能完成一些大事,金庸写起来不露痕迹,毫无娇柔造作,真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

% `5 T* G! `, p' y7 e

    《?》味相投?我不同意,读武侠小说并不《?》,金庸、梁羽生、古龙已成为写作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这在中国文学界已成为共识。我们为什么还要妄自菲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10-15 23:37:00的发言: % l/ _7 J; U. ?8 u

    《?》味相投?我不同意,读武侠小说并不《?》,金庸、梁羽生、古龙已成为写作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这在中国文学界已成为共识。我们为什么还要妄自菲薄呢?

# C F0 \7 p$ c8 R5 X

我完全同意!确实,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界已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发展趋势越来越广泛,经常是电影、电视剧的改编素材。不过我认为马尾仅是想表达“兴趣一致”,用“趣味相投”可能更合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 r! ]- R c0 [5 ?+ c+ ?

1961年第10期封面,这一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病逝,为纪念他,封面为梅兰芳的剧照。转帖一篇当年老舍先生的纪念文章。

% e/ a; Y; z& l0 S+ F' c/ l' C

* u' |/ H Q1 b2 j9 T

《梅兰芳同志千古》' i; l, d% o. V% {* e, }# K

) e/ t8 L. Y; s+ L5 J

% y$ m5 a& [4 j! t' K2 v) Q

  / v8 J. [9 J- z! b6 O, X. V

: W' p/ P- u$ E t% o* `

8 K" z1 L* h9 ^. B& p# T

我们正在大兴安岭上游览访问,忽然听到梅兰芳同志病逝的消息。我们都黯然久之,热泪欲坠!我们之中,有的是梅大师的朋友,有的只看过他的表演,伤心却是一致的。谁都知道这是全国戏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 T0 c" D9 S" C: @4 f- @3 v% u

3 ?7 Q9 n% v0 |* x: R

我有许多话要说,但是心中悲痛,无法安排好我的话语。我只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在这心酸意乱的时刻中,我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无法有条有理的讲话!

" }' ~" ]7 C9 K9 w

我与梅大师一同出国访问过两次,一次到朝鲜,一次到苏联。在行旅中,我们行则同车,宿则同室。在同车时,他总是把下铺让给我,他睡上铺。他知道我的腰腿有病。同时,他虽年过花甲,但因幼工结实,仍矫健如青年人。看到他上去下来,那么轻便敏捷,我常常对友人们说:大师一定长寿,活到百龄是很可能的!是呀,噩耗乍来,我许久不能信以为真!

$ I+ A% e% }9 }) H. y6 ]# Y

不论在车上,还是在旅舍中,他总是早起早睡,劳逸结合。起来,他便收拾车厢或房间:不仅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而且不许被单上有一些皱纹。收拾完自己的,他还过来帮助我。他不许桌上有一点烟灰,衣上有点尘土。他的手不会闲着。他在行旅中,正如在舞台上,都一丝不苟地处理一切。他到哪里,哪里就得清清爽爽,有条有理,开辟个生活纪律发着光彩的境地。 在闲谈的时候,他知道的便源源本本地告诉我;他不知道的就又追问到底。他诲人不倦,又肯广问求知。他不叫已有的成就限制住明日的发展。这就难怪,他在中年已名播全世,而在晚年还有新的贡献。他的确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 A2 r; ?) Y9 _& g

每逢他有演出任务的时候,在登台前好几个小时就去静坐或静卧不语。我赶紧离开他。他要演的也许是《醉酒》,也许是《别姬》。这些戏,他已演过不知多少次了。可是,他仍然要用半天的时间去准备。不,不仅准备,他还思索在哪一个身段,或某一句的行腔上,有所改进。艺术的锤炼是没有休止的!

6 p4 _8 s# l! v |

他很上就到后台去,检查一切。记得:有一次,他演《醉酒》,几个宫娥是现由文工团调来的。他就耐心地给她们讲解一切,并帮助她们化装。他发现有一位宫娥,面部的化装很好,而耳后略欠明洁,他马上代她重新敷粉。他不许舞台上有任何敷衍的地方,任何对不起观众的地方。舞台是一幅图画,一首诗,必须一笔不苟!

, F U2 f3 Y6 }

在我这次离京以前,他告诉我:将到西北去演戏,十分高兴。他热爱祖国,要走遍各省,叫全国人民看见他,听到他,并向各种地方戏学习。他总是这样热情地愿献出自己的劳动,同时吸收别人的长处。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活,他给我们创造了多少新的东西啊!这些创造正是他随时随地地学习,力除偏见与自满的结果。

% t+ H7 |9 p: W6 t/ h! E' K

他不仅是京剧界的一代宗师,继往开来,风格独创,他的勤学苦练,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的爱国爱党,为民族争光的热情,也是我们一般人都应学习的!

/ j0 C3 M5 Y, X% i+ L' `

在朝鲜时,我们饭后散步,听见一间小屋里有琴声与笑语,我们便走了进去。一位志愿军的炊事员正在拉胡琴,几位战士在休息谈笑。他就烦炊事员同志操琴,唱了一段。唱罢,我向大家介绍他,屋中忽然静寂下来。待了好一会儿,那位炊事员上前拉住他的双手,久久不放,口中连说:梅兰芳同志!,梅兰芳同志!这位同志想不起别的话来!

今天我在兴安岭中,大草原上,也只能南望悲呼:梅兰芳同志!梅兰芳同志!梅兰芳同志离开我们了,梅兰芳同志永垂不朽!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0年代苏联文学作品在中国很出名。其中有波列伏依的作品,他的其中一篇还拍成了电影,“真正的人”不知大家看过没有?很不错的。我很喜爱。插图也很好,是茹科夫画的。

1 |4 P+ Z- ~4 t# _5 p8 {/ E9 R9 J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 L! d: H& g% J- y( m3 P. V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歼击机驾驶员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在空战中受伤,18天后他爬行回到苏维埃人民中,但从此失去了双足。失去了双足,意味着酷爱飞行事业的阿列克谢将永远告别蓝天,因而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在同病室的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鼓励下,阿列克谢立志成为一个真正的苏维埃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长期艰苦训练,终于灵活运用假腿,重返歼击机,在卫国战争中立下卓绝功勋。

8 H9 Q: f4 g3 m6 Q* E3 n
《真正的人》算不上俄苏文学史上的一流作品,就是在俄罗斯本土目前也境遇不佳。然而到了90年代,可以有更多选择的中国读者又一次选择了它。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人们更精于掂量一切事物的含金量。把一部久违了的《真正的人》列为“金典”重译出版,自然是出于深层次的心理期待和文化上的需求。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此金非彼金,书中没有点石成金、挥金如土和纸醉金迷,书中有的只是似乎与时尚不合的、追过崇高的“信念”。或许编者正是看中这闪闪发光的“信念”,欲借他山之石,以这块试金石来甄别“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呼唤精神的回归。受编者这种精神的感召,我们四位译者,在谋生之余,应深圳海天出版社周景芳女士之约,于1994年岁末短短的时间里,通力合作重译了这部小说,并不指望、也不可能指望借此名利双收,只是希望新的中译本能让我们四五十岁的同龄人温故知新,希望青少年了解当年伴随其父母长大的是怎样一种令人激动的理想主义的人生信念,也能从红色金典中汲取人格的力量和精神的维他命。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1962年第10期封面,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舞蹈照片,是谁?跳的什么舞蹈?都不知道。1962年是二五计划最后一年,国家的经济形势不乐观。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进入第二年,但是从画报的封面看没有丝毫的痕迹。唯一能够解释的,恐怕是七千人大会是在这一年年初召开的,会议是“出气会”。所以要轻松一下,看看歌舞。但是,彭德怀的冤案没有平反,党中央领导核心在政治生活上存在的缺点错误没有得到检查改正。中国的政治航船继续向“左”行进。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1963年第10期封面,两个纺织女工,是谁?不知道。可能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要强调生产吧?这一年是我入航校第一年。
发表于 2010-10-21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瑜伽,对不起了。我的《?》太不确切。我同意为趣味相同。多亏有这个词,可救了我。我想说的是:韦小宝当年曾率兵五百,驻扎在通吃岛,临离去时方改名为钓鱼岛。这是钓鱼岛的首次命名,足以证明该岛的归属。谁不服谁去找韦小宝好了。
发表于 2010-10-21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0-18 13:20:00的发言:
9 r1 C: H; e9 ?7 s1 n1 U* ~

- ], l% f' w! h* M

《真正的人》
, @- E6 b1 h9 |

我记忆中是:“无脚飞将军”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0-10-21 12:16:00的发言:
《真正的人》
& _0 W1 ~ ^7 D" A

小说和电影的名字都是“真正的人”,因为他是配着假腿开飞机,所以又叫“无脚飞将军”。电影是邦达尔丘克演的,很感人。

发表于 2010-10-22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0-19 13:3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3年第10期封面,两个纺织女工,是谁?不知道。可能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要强调生产吧?这一年是我入航校第一年。
; | h5 E3 P! ^) T: j6 w& _

画报的这些照片都非常好,真不愧是国家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1964年第10期封面,少先队员高举鲜花庆祝国庆。值得庆贺的是这一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年发生了以下大事:中央发布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毛主席语录》出版、文革5人小组成立、中央转发“桃园经验”、四清后十条发布、中央发布四清运动夺权斗争问题的指示、年底三届人大举行,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中国政治航船左、右行进,左的方向突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上面是一本50年代家喻户晓的小说的插图,后来被拍成话剧、电影、电视剧。我看这也是属于广义的武侠小说吧?特别是书中的英雄人物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不亚于各个大侠。随便提出问题讨论,武侠小说的定义?有没有时代的限定?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波的小说,最有名的就是林海雪原,我在初中时读过,就觉得看着过瘾,英雄杨子荣是那么智勇双全。其它的作品还看过桥隆飙,那是在1978年左右了。后来还读过山呼海啸,但是没有读完就去读基督山伯爵了。

5 H6 c" e3 f1 ?! T0 F

关于曲波和他的作品,我提出是武侠小说,有一篇文章好像说出了我想说的话,请大家看看(篇幅较长,分段贴出):

# A$ ]8 m. l/ D! S% ?9 y

 

1 Z/ P4 r$ t* E- A

侠与义的建构-胶东文化与曲波小说

- C' p; z6 {1 F1 n

  思想生平与主要作品

?, l4 P8 } i' J: i

  曲波,1923年生于山东黄县(现在龙口市)。家境贫寒,11岁进入本村的拳房学习武术,从小就具有了侠义情怀与尚武精神。1938年,曲波参加了八路军在胶东主力部队的十三团,转战于胶东半岛各地,曾经担任连队的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务,期间他既参加过地方起义部队的改造工作,也与凶恶的日寇进行过殊死的较量。1943年进胶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写过《麦收之后》等剧本。1944年任大队长、团政委。曲波随部队转战东北,曾率小分队深入深山老林清剿土匪。1947年随军南下,后在辽沈战役中受重伤,1950年转业,曾任铁道部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并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林海雪原》(人民文学1957年9月初版)、《山呼海啸》(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7月初版)、《戎尊碑》(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初版)、《桥隆飙》(人民文学1979年2月初版)等一批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此外,曲波还发表过《热处理》(《人民文学》1958年第2期)等一些短篇小说。

4 i% M% K w( t+ f. V0 }! P

  曲波名世的长篇小说都和胶东半岛现代革命的风云变迁密切联系在一齐,都与作家自己亲历的战争生活联系在一齐,也和深厚的胶东文化息息相关。在谈到自己的作品与胶东半岛联系时,曲波说:

1 z, ?/ n% h0 i- v( B

  “秀丽的胶东半岛,是我亲爱的故乡。我生于斯,学于斯,长于斯,战斗于斯。胶东大地是养育我的摇篮,胶东人民是抚育我的保姆……阔别三十余载,时常忆念她”。

3 X* x/ D! E$ c8 L( ?4 G

  “那里的父老兄弟姐妹,那里的先烈、战友、亲属,那里汹涌澎湃浩瀚的大海,那里巍峨起伏的崇山峻岭,那里的米麦花果良田,那里的编织刺绣特产,那里战火纷飞的战场,那里肥美土地的芳香,在漫长的岁月里,时常在我心里涌现,怎么也不能忘怀。

9 v$ a/ c- ~9 L4 I; h: e

  故,我在业余的文学创作中,写的《山呼海啸》、《戎萼碑》、《桥隆飙》,都是讴歌英雄的胶东人民;就连《林海雪原》也是歌颂胶东子弟兵远征他乡,和该地人民一道战斗的事迹;英勇的侦察英雄和战斗英雄杨子荣,就是我们胶东半岛的儿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 z5 M+ X# X

  正如上面所言,曲波和其它擅长描写革命战争的胶东作家一样,他的小说既体现了作家对于胶东故土的挚爱,包含着对于胶东景物、人情的深情回忆;也忠实地反映了胶东半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是对其亲历的战争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刻画了战争中不断涌现的胶东儿女的英雄壮举,用小说形式再现了胶东半岛风云变幻的现代革命历史,为现代胶东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贡献。

/ o O8 j, y u. S2 e

  从早期备受赞誉的《林海雪原》,到受到文艺界批评的《山呼海啸》、《戎萼碑》,再到后期的引人瞩目《桥隆飙》,曲波的小说虽然在艺术质量上参差不齐,但在总体内容上与胶东半岛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具有深刻文化统一性的文本系统,蕴含着胶东文化丰富的内容与特征。探讨曲波小说与胶东文化的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诸如可以从曲波小说与胶东半岛的文化意象关系入手,也可以从曲波小说与现代胶东文化的建构等层面着眼,这是缘于文化本身多层面,其内容的丰富性所决定的。但在这里,我们探讨的重点并不在于前面所提到的这些层面,而是试图从最能体现某种文化精神及其深层特征的人格建构的层面去理解曲波小说与胶东文化根本关系。

- \: o0 c" ?$ p& r

  曲波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文化特征突出的人物形象,正是这些人物形象自身的艺术成就彰显了曲波创作的贡献与文化倾向。在曲波的小说中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无疑是《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的形象。小说从特定的剿匪情境出发,塑造了杨子荣作为人民解放军代表的传奇式英雄形象。小说通过“杨子荣智识小炉匠”、“杨子荣献礼”、“杨子荣盛布酒肉”、“逢险敌,舌战小小炉匠”等场景,将杨子荣置于异难奇险的矛盾尖锐的斗争浪尖上,突出渲染了他在与阴险狡猾的敌手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体现出的革命者的大无畏勇气和战斗智慧。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智取威虎山消灭座山雕一战。杨子荣乔扮土匪胡彪,凭借一张从土匪手中缴获的“先遣图”作见面礼,取得匪首座山雕的初步信任。而后,在与土匪黑话对答,座山雕突然的“军事演习”中,杨子荣敏锐而机智,得到了座山雕的充分信任和赏识,终于站稳了脚跟。正当杨子荣为座山雕大摆百鸡宴,等待小分队来攻威虎山时,曾被杨子荣俘虏审讯过的土匪栾平突然上山,形势急转直下。杨子荣临危不乱,果敢冷静,先是在气势上压制住敌人,再充分利用匪徒间的矛盾,威逼利诱,从精神上直接打垮栾平,以攻为守,终于化被动为主动,制服了敌人。这一连串事件,把杨子荣的英雄性格表现和烘托得淋漓尽致,光彩夺目,使之成为十七年战争文学中少见的性格异常鲜明的英雄典型。

  在谈到杨子荣的性格特征时,曲波曾经说:“杨子荣同志之所以有这样的大智大勇,我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明。他在入党宣誓的前夜曾这样说:‘天下的地主是一个妈,天下的穷人是一家,我老杨这条枪和我这条命,一定跟着党打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来!要把阶级剥削的根子挖净,使它永不发芽,要把阶级压迫的种籽灭绝,使它断子绝孙。’子荣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有坚定的阶级立场,又有着远大的奋斗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我们的阶级事业赤胆忠心,生死置于度外”。曲波主要从阶级属性的角度评价和定位杨子荣智勇双全,这种认识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认识的人物形象的社会属性,特别是阶级属性,揭示英雄人物的革命性格的来源,总结他们的思想共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在曲波的作品《桥隆飙》中也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和杨子荣是一个成熟的纯粹的革命战士不一样,桥隆飙则是胶东民间的草莽好汉,是农民起义军“飙字军”的领导者,他的性格就相当复杂。桥隆飙既有粗暴鲁莽、目光短浅、专制独断的“匪气”,却同时也有和杨子荣一样善良朴实、嫉恶如仇、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也体现出大智大勇的一面:小说开首就细致描写了桥隆飙率奇军突袭盘古镇的惊心动魄场面,除肖元山化装成说书瞎子吸引和麻痹敌军,而其它的近两百名士兵也全部化装,突然对敌发起致命一击,“飙字军”短短的三四分钟内消灭了仇、狄两军阀在盘古镇的兵力,旋即又无影无踪,充分体现出桥隆飙在对敌作战上精湛的用兵之道和大智大勇的一面,从这一方面讲,桥隆飙与杨子荣的大智大勇也就有了相似之处。再联系到《山呼海啸》中对凌少辉、凌雪春、老政委英雄形象的塑造,《戎萼碑》中对戎萼、燕丽萱姐妹形象的塑造,不难发现,其实在曲波的小说中出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系列,对于这一人物系列性格内涵的解读固然可以从前面的社会阶级的层面进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人物身上特有的胶东文化的印痕,以加深对于这些人物的性格文化内涵的全面而深刻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侠与义的文化建构

( t/ j- C$ w' w- |

 仔细解读曲波笔下的智勇双全的人物系列的性格内涵不难发现,这一性格特征与特定的胶东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首先,智勇双全的性格与胶东的尚武精神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刘勋苍,还是《桥隆飙》中的桥隆飙、桥隆花,他们都身怀绝技武功高强,即使是年仅16岁的燕丽翚(《戎萼碑》)也是身手不凡,小说中描写到:“燕丽翚顿时性起,当秃头大镖头还没拿开手时,她照准秃头大镖头的大下巴,用上了她跟鲁大叔所学的“腾空双展旋飞脚”,飞起小皮靴,来了个“飞脚通天炮”,这一脚迅猛的奇袭动作,秃头大镖头猝不及防,只听喀嚓一声,把秃头大镖头踢了个仰胯肚朝天,嘴里直冒血。是死了,还是活着?连小燕也不知道,大概只有秃头大镖头自己有数。”一脚几乎踢死一个壮汉,这种描写近似于古典武侠小说对于那些所谓武林高手神奇武功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曲波对于“武”的理解。与重德修文的中原文化不同,处于胶东的以游牧为主的夷人则好射尚武,即使后来经过东夷入齐的文化整合后,胶东的尚武风习也保存下来,曲波幼时自己也曾经习武强身,与曲波小说形成互文性例证的是峻青、矫健等人的小说创作也都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曲波小说笔下智勇双全的性格与胶东文化中的忠义观念联系在一起,这和前面的尚武精神也联系在一起,并且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曲波小说中这一人物系列所特有的“侠客”风范。周、秦以后胶东文化作为山东儒学文化圈的一部分,正如《论语》中所言:“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卫灵公》篇);“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篇)。也正是基于儒学忠义观念的浸染,水泊梁山的农民起义才不会反对皇帝,才会打出“替天行道”的义旗。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忠义文化观念也渐渐成为胶东文化内在的构成因素。古代典籍中曾经指出:“汉史传循吏六人,而其一出胶东,胶东之治流芳史册,古今以为美谈”,其实也正说明了胶东忠义观念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传统的忠义观念仍然在胶东的文化理念占据着相当突出的位置,并成为影响胶东发展走向的重要力量。也正如矫健《河魂》中所描写的:“说起胶东人的忠诚。二爷最最得意。他见过一次许司令,吹了一辈子牛。他说:‘老许少林寺出身,武功厉害。谁进门不喊报告,他抬手就是一枪。光老婆打死了多少!我那回去了,进门没喊报告’。说到这儿顿一顿,卖个关子。‘老许没开枪!老许拍拍我肩膀说:胶东人最忠,我就爱用胶东兵!看看怎么样?’。”矫健小说中“胶东人最忠”无疑为曲波小说中人物的忠义性格提供了一个要极好的互文注解。杨子荣正是出于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和革命大义,只身范险,勇闯匪穴,将生死置于度外,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根据曲波的回忆,当擒拿了匪首座山雕后总结作战经验时,杨子荣这样说:“主要的经验就是两句话,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对付敌人就一定神通广大”。而桥隆飙在接受了我们党的改编后,首先就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在党令”,在此次宣誓大会上桥隆飙主要号召队员要党赤胆忠心、要讲求民族大义、要有革命气节,但却采用“胁迫”的方式,威胁队员如果谁有三心二意就如同三个被他打碎的分别写着“鬼子头”、“汉奸头”、“土豪恶霸头”泥坛子一样。在桥隆飙表达忠义的方式与内容带有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显然和杨子荣对于党与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在思想境界上与时代精神上有了相当大的不同。尽管有上述的不同,但从中却仍然清晰地看出胶东文化中忠义观念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山呼海啸》中凌少辉、凌雪春、《戎萼碑》中戎萼的身上也深刻地体现出来。曲波小说中杨子荣、桥隆飙、凌少辉、凌雪春、戎萼身上的尚武精神与忠义观念的结合,使他们在内在的精神气质上体现出特殊的侠的风貌。在谈到侠的时候,鲁迅曾经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真正的侠士,并引用韩非的话“侠以武犯禁”,称赞古代侠士对于压迫的独特反抗方式和对于自由的追求。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谈到古代游侠时更称赞说:“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不过,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与各种力量的强制改造,真正的侠越来越少,相反的是奴性越来越强,只有一些民风强悍的地缘性文化系统中还存有一些“侠”的痕迹,胶东文化的独特之处为“侠”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土壤:对自由的渴望、强悍的民风、尚武的传统、对于忠义的重视。因此,胶东文化中也就必然有了“侠”的风范——杨子荣单身入虎穴,桥隆飙八骑闯敌营,上演了一出“三盗九龙怀”的闪电奇袭,无不闪烁着古代侠客千里缉凶一击毙敌的雄风和光芒,多多少少体现出了传统主流儒学少有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侠文化的真谛。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波小说中杨子荣、桥隆飙等智勇双全性格的第三个方面内涵是这些人物身上特有的智慧特征。《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神奇变幻的环境也促进了胶东文化对于智慧的重视。传统典籍中即有“夷狄者多诈”(《三传辨疑》);“齐人多变诈”(《前汉书·卷四十三》)说法,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胶东文化多智的一面。作为一个优秀的侦察人员,杨子荣的“智”主要体现为对于蛛丝马迹踪迹的冷静析辩能力,与敌周旋的审时度势能力,面临生死斗争时清醒调控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基层指挥员,桥隆飙和凌少辉身上体现为对于敌人布局与心态的准确把握能力,对于稍纵即逝战机的捕捉能力,对于不同敌我力量对比的应对能力,对于战争战术的钻研能力,都使他们不同于本时期文学作品中我军基层指挥员往往是勇敢但鲁莽的形象。还需要注意的是,曲波小说中我军指战员“智”的一面还体现为他们儒雅的一面,这一特点在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山呼海啸》老政委、凌雪春的身上体现出来,此种特点与胶东深厚的文化传统也密不可分。少剑波、老政委等在战场既是杰出的指挥员,又是信步洒脱的诗人,他们身上既闪烁着战神的光芒,也流动着缪斯的情怀。且看少剑波的“雪乡抒怀”:

4 t( Q" K: M- _+ T( K' z

  万马军中一小丫,

+ W6 `; B4 x0 P% Q% g' L

  颜似露润月季花。

7 J, B2 q' @$ H/ u, o5 K

  体灵比鸟鸟亦笨,

4 j: S# f1 o4 q

  歌声赛琴琴声哑。

! S2 c+ C$ i) O9 S: C

  双目神动似能语,

4 c0 ]. y; [8 a3 u' x3 X

  垂髫散涌瀑布发。

3 J$ I) \. E8 i( b" r2 O

  她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 u: ^# ]8 A7 a7 v

  她是晨曦仙女散彩霞

8 G* k+ K, j6 u8 ~: Q; E

 在朴素的语句中,透露出他对白茹的赞誉与深情,闪烁着人情人性的美好光辉。而老政委在战争闲暇时间写诗抒怀,也体现出了革命者高尚的理想情怀和高雅的生存境界,揭示了革命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 l1 j, Z8 @ X$ G6 k# ?

 在曲波的四部小说中,《林海雪原》、《桥隆飙》比较好地处理了智勇及其内在诸要素之间的美学位置,较好地协调了尚武传统、忠义观念、侠义形象、诗意生存之间的张力关系,从而在总体的艺术效果上使这两部作品体现出了传奇性与诗性特征。所谓传奇性主要体现为:一是战争本身的激烈残酷所形成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传奇效果。二是由于人物本身所特有的尚武传统、侠义观念、惊人智慧,并辅之个人的传奇经历而形成的综合效果,《林海雪原》中“奇袭虎狼窝”中栾家超夜跨谷飞涧的描写更是惊心动魄,可比肩鬼神奇功。所谓的诗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小说中对于景物描写的诗性特征,一些景物的既有和谐之美的诗意,也有崇高之美的诗意,带有传奇色彩:“正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突然西北大山头上一阵怪啸的咆哮。大家一齐惊骇地向啸声望去,只见山顶上—排大树摇摇晃晃,树林格格地截断,接着便是 盼狂风卷鸥起来的雪雾,像一条无比大的雪龙,狂舞在林间,它腾腾落落,右翻左展,绞头摔尾,朝小分队扑来,林缝里狂喷着雪粉,打在脸上,像石子一样”。这种崇高的诗境对于烘托我军指战员的精神世界与人格气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小说中对于人物的生存智慧的表现,无论面对战争艰巨残酷、个人的人生辛苦忧患,还是面对美好生活的召唤、事业理想的成功,少剑波等人都以一种充满艺术品质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去体验,能够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去把握世界,体现出了人生生存的诗性因素。不过,也需要看到,曲波的另外两部小说《山呼海啸》与《戎萼碑》则没有将这些文化因素合理的整合,而是刻意地去突出某些要素,使创作呈现出两种极端情况,最终损坏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而趋向简单。一种过多将尚武传统、忠义观念、侠义形象等诸文化要素集合于一人,同时没有考虑诸文化要素之间的张力,更没有考虑诸文化要素的形成历史及其艰巨性,特别是将这些要素统一于戎萼员这样一个我军的女医生身上时,难免就超出了传奇性,而成为了一个“神话”,丧失了基本的艺术可信度。另一种情况则是刻意强调突出诸种文化中的某一特定成份,如过于重视忠义观念,即使是强调对于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也会造成使其它文化要素架空,丧失了诸要素之间的张力,使人物复杂的性格过于抽象化,叙事模式上简单化,往往是以思想改造带动战争发展,从而使人物性格的表现与发展不够丰满,形成了艺术上的缺憾,值得仔细反思。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 G- _) ]" o4 |3 G. {9 f

1965年第10期封面:在那个年代,革命的口号震天响,许多像这样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中的许多人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共和国的边疆建设。他们脸上洋溢的纯真笑容,是对自己即将投入的劳动生活和共和国未来的美好憧憬。

% x2 R' h% z& Y0 H# ]# {0 o

实际上考大学还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出身不好”的人大多数走上这条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0QCyWtu.jpg
( }: ~2 O3 E7 h

1966年第10期封面,这一年文革爆发,政治局常委中除了发动者,其他人都不知晓这场运动的部署,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行事。该期封面除了突出工农兵形象外,看不出任何运动迹象。中国政治航船左的路线走到了尽头。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1967年第10期封面,斯诺的毛泽东延安时期的照片出现在封面,以后每年10期的封面都是毛泽东的照片,一直到1971年,大树特树毛主席的绝对权威。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航校第一年,每人都发了借书证,我爱读小说特别爱读苏联小说。就到图书馆去找小说借,翻卡片没有找到满意的书,鄂娜佳老师看到我发愁,就主动问我想看什么书?我回答小说,她立刻从柜子下面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不错,看看吧。我接过书一看封面是“探索者”,作者:格拉宁。这本书我曾经听说过,没有太想借,鄂老师说:看吧,很好的书,是写科技工作者的。于是就借了下来。借回去读了起来,第二天早晨宿舍卫生是我值日,打扫完卫生就读了起来,刚好刘光校长检查进屋,看到我看书立刻板起脸问:看什么书?我没有回答,听说刘校长非常厉害,对学生很严厉。我想可能要挨批了,就把书放在床头,看着他。刘校长迅速拿起书看封面书名,看过后没有说话又放下,问了一句,新来的吧?就走了。我本来以为他会教训我:怎么还看苏修的书呢。结果,不是这样。(明天继续)
发表于 2010-10-30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5 _; b7 Q2 n& C# S2 b3 S. k* O6 r

 

9 `/ q/ y$ f+ b: u9 t9 w

    胶东籍著名作家曲波的名著《桥隆飙》是1979年正式出版的,但在这之前却还有一个特殊的版本。1964年,此书印刷后尚未发行即被判为“毒草”而被销毁,所以该版书存世不多,品相完整的更为稀少。书因少见,便觉“珍稀”,把这种1964年“毁禁版”的《桥隆飙》称为“十七年”红色经典中的“珍本”是不过分的。谢其章先生曾在《中国商报》上发表“得《桥隆飙》记”一文,专门介绍过此书。谢先生手里的那本是10品未阅的精装本,品相极为难得。不过这部书当年是一精一平两种设计版本,将精装平装放在一起,才能窥得这种“毁禁版”的原版原貌。 笔者在收藏“十七年”红色经典时,有幸觅得了64年“毁禁版”《桥隆飙》一精一平两种版本,其中的平装本品相较为完整,精装本品相虽不及谢先生的那本,但也是敝帚自珍。两本书的淘书经历无甚奇缘,倒是与此书有关的话题却值得一说。 64版《桥隆飙》的平装本印数10万册,为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封面设计者是孙濨溪,封面、封底和书脊由整幅画面构成,画风属“十七年”封面设计中常见的手绘美术作品风格,俗称“美术封面”,人物造型粗犷,色彩低沉凝重,笔触苍劲有力。全书共443页,内页无插图。 该版精装本与平装本是同一版次,也是1964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但精装本的版权页不知何故没有按照惯例标明印刷数量,这就使得精装本的印数成了待解之谜。精装本的封面设计者也是孙濨溪,从当时同一印次的精装书与平装书封面大多相同的情况来推测,精装本的封面画应该也是这幅作品,但遗憾的是目前现世的精装本都没有护封,精装本的封面画到底是怎样的,还是一个未解的悬念,难怪谢先生说要立志再求一本带护封的《桥隆飙》,这又何尝不是广大红色经典爱好者的共同心愿呢!关于64版《桥隆飙》的被毁禁,作者曲波在1979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桥隆飙》后记中有过一段记述:“一九六六年五月,《桥隆飙》印成之后,尚未发行,”江青“利用其篡得的特权,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调去四本,看后立即宣判:‘<桥隆飙>是株大毒草!曲波的问题很大!’紧接着,我工作单位一机部的造反派头头拿去二百余本,进行批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干部完全靠边站,毫无职权之际,已印出的《桥隆飙》,全部被拉送到几个造纸厂去化纸浆。”这不但清楚地表明了此书确已被毁,而且也详尽地叙述了被毁禁的原因。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下,一是此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而曲波在“后记”中提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因为当时的作家出版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牌,把两家当作一家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曲波说的“一九六六年五月,《桥隆飙》印成之后,尚未发行”,与64版版权页标明的1964年9月印刷明显不符,看来是曲波的记忆确实有误。《桥隆飙》揭示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走向彻底的胜利的这一真理。对于此书的出版,当时的出版社给与了高度的重视,而围绕着《桥隆飙》的命运,斗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文革中流行的小册子《六十部小说毒在哪里?》中,除了给《桥隆飙》扣上了“这是一部恶毒攻击毛主席的人民革命战争思想和革命路线,无耻地歌颂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长篇大毒草”的莫须有的罪名外,还专门作为罪状披露了关于此书的一些情况:“这部大毒草被人民文学出版社走资派韦君宜等人奉之若宝,列为一九六四年向国庆十五周年献礼的重点之一。并计划大量发行,专制巨幅招贴画,广为宣传,企图用它发到农村去‘占领’文化阵地。此书稿原在〈山东文学〉上连载,书印成后,发现问题严重,作者求见周扬说教,周扬为之打气,说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发行。”这些“罪状”恰好反映了此书在出版计划中的分量和文艺工作者对违背创作规律的做法的一种抗争。当时在出版社内部也出现过类似的抗争,谢其章先生在谈到该版《桥隆飙》的毁禁时,曾引述了许觉民《痛悼韦君宜》中的文字来说明当时的情况,据许觉民回忆:韦君宜调来出版社时,同时调来的还有一名编辑,此人文化水平虽不高却极有能量,看样子是个隐性领导,韦君宜是很怕他的。有一次出版社印了曲波的一本长篇小说《桥隆飙》,那个隐性领导认为此书要销毁,理由是主人公不服从党的领导,有损于党的形象。他到韦君宜那边去力陈利害,韦无计,把我叫去一起商量,我把小说全部看完后认为无妨……不料那位隐性领导仍不以为然,声嘶力竭地要销毁此书。以后知道,韦君宜还是听了他的,将印好的书全部销毁——这段回忆不仅道出了出版社为此书发行所做的努力,也反映出韦君宜等人的保护并不足以改变该书的命运。实际上,那个“隐性领导”未必就有这么大的能量将这印好的10万册书销毁,有江青的插手才是此书被禁毁的根本原因,因此,曲波在“后记”中所讲的销毁原因和经过应该是最接近事物本原的。而江青得能够知这本书并调去审阅,则有可能就是那位“隐性领导”通过某种渠道通的气儿。 那么,64版《桥隆飙》是如何流出的,存世量又如何呢?曲波在“后记”中披露了两种渠道:一是其工作单位一机部的造反派头头拿去二百余本进行批斗,二是“几个造纸厂的工人群众,不约而同,把〈桥隆飙〉一本本、一批批、一包包拿走,保存了下来,广为传阅。”这就是说,此书的流传仅属于“私藏”,从一开始就缺少了发行和馆藏的正式渠道。又因为这是部“非法流通”的“毒草小说”,与其他“毒草”小说一样,文革中都难逃被烧被毁的命运,由此可以断定这本书的存世量确实为数不多;加之这部小说情节曲折,传阅者甚众,能够全品保存下来的更是屈指可数了。谢其章先生是有名的藏书家,又是较早关注十七年“红色经典”的权威,珍稀版本经眼无数,即使这样,他对曾经在网上拍卖的一本精装本《桥隆飙》也不得不发出“惊鸿一瞥,五年来仅现身一次”的感叹。但可以肯定,此种64年“毁禁版”《桥隆飙》,不管是精装本还是平装本都绝不是孤本,且不说精装本,就是平装本,网上也已出现过两次,也许还有保存更为完好的《桥隆飙》正静静地藏在某一书橱或故纸堆里呢。近年来,当代文学中的版本问题已经引起研究者的重视。1979年正式出版的《桥隆飙》为32万6千字,比64版的31万1千字多出1万多字,如果认真考察一下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对于研究曲波的创作经历及其时代背景都是大有益处的,当然,这已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

/ N$ [* P& V' g" C" F, _7 ?


 后记:

5 O0 O; Q2 n6 z/ A

   我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个版本,那还是在校时的文革其间,我有一次到别的班一个同学的宿舍,看到他的床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刘白羽写的未出版的<朱德传>,另一本就是曲波写的这本《桥隆飙》,我欣喜若狂,向这位同学借了来看.文革后,我看到一篇记念刘白羽的文章,说是文革其间,刘白羽的家被抄,连<朱德传>的手稿也被抄走,并且一直没有找到,是这位作家终生的遗憾.哎!那个年代!

发表于 2010-10-31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连续剧《桥隆飙》正在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播放,看了几集,还不错,男1号是演过"雾里看花"的刑桂东,小伙子其貌不扬但很有阳刚之气,把"桥隆飙"演译的很有特点,现将有关情况转贴如下:

, g& D% ~' o. `6 T2 c

 

1 P' j& d1 ]- s7 G# ]& G3 f

     《桥隆飙》的艺术总监、总策划李洋是《亮剑》 、《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军事题材剧的幕后推手,他认为如果把《林海雪原》作为参照系,两者最大不同在于我党、我军面对不同环境下的土匪武装,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从《林海雪原》中的坚决剿灭,变为《桥隆飙》中的积极改造,而改造“桥隆飙”的过程无疑是电视剧的最大看点。“八路军战士潜伏在土匪窝中,与草莽英雄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兄弟情谊,最后在将这些所谓的‘乌合之众'改造成八路军战士的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自我完善和提高。”

+ r: F8 |3 h& E0 P- m0 a
  演员邢佳栋在《桥隆飙》中塑造桥隆飙赢得专家一致好评,虽然在《吕梁英雄传》 、《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解放上海》等剧中演了不少英雄形象,但邢佳栋回忆起几个月的拍摄历程仍然感慨颇多:“不同于《吕梁英雄传》中孟二愣的勇猛耿直,桥隆飙则更多了一分王者风范和神秘意味。他率领着飙字军劫富济贫,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畏生死抗击日寇,他是个大英雄也是个大孝子,是大情圣亦是大混蛋,这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土匪,是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义薄云天的人物。” / k5 ^1 C; w4 q5 y( q) o
  在《桥隆飚》中,邢佳栋扮演的桥隆飚是位侠肝义胆的大土匪,他劫富济贫,惩强除恶,让敌人闻风丧胆。张博扮演的政委马定军则是共产党组织派到飙字军中的卧底,主要任务就是感化桥隆飚,最终收编飙字军。因此,马定军和桥隆飙斗智斗勇,演绎了一场“军旅无间道”。 w4 c8 {4 j* M
  最终,马定军被桥隆飚的义气感染,发现他是个顶天立地的义匪,侠气匪气并存。桥隆飚也被马定军劝服,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抗击日寇。桥隆飚和马定军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 % s! [# d: O1 B* w2 B' h# \! _% l
  由于邢佳栋和张博曾经合作过都市剧《雾里看花》 ,又同属一家经纪公司君为传播,两人平时就私交甚好,对戏更是默契十足。从曝光的片花来看,邢佳栋和张博的兄弟情和民族兴亡、义气忠诚和爱情亲情等纠结在一起,感人肺腑,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1968年第10期封面,毛泽东与林彪的照片,继续大树特树毛主席的绝对权威。文革进行了3年,全国人民紧跟毛主席批判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到10月的8届12中全会上“打到”了刘少奇。记住一个女共产党人,只有她在全会上没有举手,这一点胡耀邦明确表示自愧不如。她是陈少敏。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D6 \; T) H d7 M- U3 a4 C

有必要介绍一下陈少敏。转帖:

: U# `2 K1 Z [: K( G# D1 D9 N

唯一一位没有举手同意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人

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各省市负责人、军队的代表及红卫兵领袖计132人。会议有一个议程,通过《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会上最后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当时的表决方式是举手,有131人都举手表示赞成这个提案,只有一个人没有举手,这个人就是陈少敏。 ( U1 C0 {; |+ n4 h, f) U/ g* m, v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多少英雄前赴后继,英雄辈出,陈少敏就是战争年代英雄中的一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她是一员杰出的女将,中原解放区的开拓者之一。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可是,“文化大革命”中,尽管“洪流”滚滚,却没有将当年铮铮铁骨的陈少敏造就成英雄。 5 M: n) T. }6 b- M) j
晚年的陈少敏尽管年老体弱,但还是保持一身铮铮铁骨,一身正气,令中国的男人们汗颜。当人们说起刘少奇冤案时,胡耀邦曾激动地说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说她当时不投这一票是“相当了不起的,具有很大的勇气”,胡耀邦提到的陈大姐,就是陈少敏。 2 J2 M, ?' ]* ]% t- P+ a! `
事后有人记载,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当通过《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时,当代表们齐刷刷的手臂举起来表示通过时,只有陈少敏趴在桌上,用庄严的右手捂住左胸,用这种特定的方式,表示自己鲜明的态度。第二天当套红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大报都刊登了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公报,全国的宣传机器宣传“一致通过”的时候,就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里,有一位像农村老太太打扮的老战士,用手中的拐杖敲着地,对来探望她的老同志说:“一致个屁,我就没有举手!”她就是陈少敏。 ! r5 ~+ ?' M) r3 d
当时,陈少敏参加八届十二中全会,还是周恩来总理点的将。在那个寒冷的北风袭击着京城,陈少敏是带着病拄着拐棍参加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她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肾脏严重下垂,腿脚已经很不利落。按照医生的“判决”,她已是病入膏肓了。那年她才66岁。 1 W9 }! {% s5 z6 N0 g
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气氛,是不容许人们有不同意见的。也许,此时的陈少敏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人生七十古来稀,快70的人了,他们还会把自己怎么样?也许,是她“心底无私天地宽”,把一生交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来去无牵挂,所以才敢有如此举动。事后人们说:也只有她,才敢不举手。 0 V; \8 }( z5 `* e: P6 H- Y/ p
当年大红大紫的康生阴沉着脸找到陈少敏问:“你为什么不举手?”同康生打交道,已经是多少年的事情了。全会期间,他们也曾有交锋。陈少敏对身居高位的他并不惧怕。她回答说:“这是我的权利。”声音虽然不高,却足以令人震撼了。陈少敏,一个瘦弱女子,面对淫威,在真理、良知与个人权力、利益发生冲突时,她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选择了真理与良知。 % g; W$ p$ P$ z% [. O% P6 a
康生一伙人说陈少敏:“你这个人,连乡下老太婆的觉悟都没有哩!农村老太婆的觉悟都比你高!” $ F z( O3 y# ]; ?8 |9 c
而熟悉陈少敏的人都说:“大姐之所以在中央全会上敢投反对票,是由她的政治责任感、她的党性以及她独特的个性所决定的。” % A3 ]: z: k6 _
有人认为:陈少敏敢讲真话,是因为她资格老,没有人敢惹她。 9 T; z5 X1 l, p! V
有人则认为:她没有家庭、没有儿女,一切都无所谓…… , f9 Y- P; P. `* e t
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够全面。熟悉她的人都说,她之所以那么做,是由于她的责任感、她的党性以及她的独特的个性决定的。只要了解了她的历史,就会觉得她那么做是很自然的。 % F- Y [8 q+ d7 v! G
陈少敏是我们党内长期负责一个地区全面工作的女领导干部之一(这在中国共产党内属凤毛麟角),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仅有3位女委员,她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是邓颖超和蔡畅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10-30 20:02:00的发言:
y V$ e% r* K6 s# t

后记:

$ K1 E2 J3 V* h& }6 H6 t0 r8 W

   我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个版本,那还是在校时的文革其间,我有一次到别的班一个同学的宿舍,看到他的床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刘白羽写的未出版的<朱德传>,另一本就是曲波写的这本《桥隆飙》,我欣喜若狂,向这位同学借了来看。

2 K% a X4 H' c$ Z% [

我在1978年读的桥隆飙可能是你说的老版本,因为书很旧。后来在1983年,就拍了电视剧桥隆飙,政委马定军是寇振海所饰演的。那时寇振海刚饰演过少帅张学良,很喜欢看他演的戏,桥隆飙的扮演者的名字忘记了。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的电视剧我没有看过。谈不出什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3 23:30 , Processed in 1.22526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