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兰台秘笈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10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0 D$ k3 o% w: O

fficeffice" /> 

$ g0 N" h, q* d3 g- D$ K# k1 ?2 e

【立秋】

+ [- i4 _( y0 H' a; L+ s% j- W3 \

 

, k, v1 w$ {9 j1 H, U" Z, E! S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的时间是早5点多,算得早了。当日可是没有一丝的凉意,高湿、高温,过了34°,晚间室温超过了29°,夜半还给热醒了。

! ] r1 p) H- S0 i a* }1 p

前一天我在海口的15层楼上住着,同样没开空调、开着窗,半夜凉、盖着被,这里的酒店一年四季都提供薄棉被,没有毛巾被。

7 \8 E2 b( N/ C+ ]$ c

前些年过夏天时,常盼立秋日的到来,有时还真灵,至少晚间不难受了。这些年,老话是越来越不灵了,立秋或早或晚,都是一样的热,没有缓解的意思。

/ R3 n2 C0 i' H/ \ g7 m' M

老话都是先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农耕文化阶段。下乡时这类段子不少,比如说段凉快点的“八月十五云遮月,ffice:smarttags" />正月十五雪打灯”其实也是有时灵、有时不灵,有个概率吧。

9 k% u& {/ L8 ~( ~5 X% ^

大工业发展以后,这地球被“糟的”够呛。全球趋暖、气候变异,乾坤颠倒的事屡屡现身,有说法中国大陆南北方的气温和降水量可能会发生逆转,北方可能若干年后会变得高温多雨,南方则相反,那样可就毁了。地球人真该做点什么。

$ a$ x2 Y% D7 i8 c6 e

昨一整天看窗外昏昏沉沉,网上预报北部山区有阵雨,五点钟准时下班上了地铁,半小时后升到地面,雨水已先期赶了过来,不大不小,10分钟不见停的趋势,顶着报纸,淋了半身的雨,跑回家中。一路电闪雷鸣。

- Y7 ]7 G$ N; ]+ ?, n, e! R

这一宿爽了。

5 X; k8 Z# V! \; p) r/ n, ]5 ^9 j

一早地铁上拿到“信报”本周接下来的时段接茬高温、接茬闷热。

2 u- u d+ ?' ]0 f+ @+ q: f, d- N

仍然在“伏天”里,有时这伏天是30天有时是40天,搞不清阴阳八卦,立秋节气都到了,这伏天还赖着不走,都不知道是怎么“论”的,到底是谁主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听了!谢谢!
存起来了。 - D/ k9 _& t0 Q" @* }2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20:00:4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小雁子提供了歌名,不然我还得在网上通过歌词查歌名。

发表于 2011-8-10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力学长,我们说的唱《长征组歌》的事,你可能不知道,你们已经毕业,走了。有机会问问你妹妹,她应该知道!

我记得,那会儿,大家还一起去卖报纸。什么报?记不清了----兵团战报?
只记得,我们卖报,总会亏钱!虽然亏得不多。
只有梅梅,钱会多出来!当然,也是多的很少。
但,总觉得是奇迹。
0 D8 `) C& q0 S3 T" d4 J 7 I" a8 T. p; r" w3 z# [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1 8:35:2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思路。
发表于 2011-8-10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8-10 15:12:00的发言:
7 {& [6 E2 o" A: U 6 F: j! v. f: f ; S+ n0 \+ H$ d* }0 Z

 

& w+ a" }" y" r+ u! K- m

照片里有李桦树及不少初中部的同学,我给你照片时附有不完全的名单。

$ r! E! ]& v- K# w" @3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5:13:28编辑过]
- t2 L4 d a# \- R/ Y8 U2 c! ~3 [2 s3 M [! y8 Y ; i- a" m. y$ a% ?) F' _
: I8 ]& M- k0 f U7 p1 n; K; R' R7 z 看了。但觉得不太像。怎么记得李华树是厚嘴唇?- E/ g# T+ G' o6 z+ f9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8:01:1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架子:李桦树,是不是以后改名叫李华树了,我记得她送我的照片后面写的好像就是----李桦树。
李华树,唱歌,会把自己都感动了,唱完,眼睛里都是泪水----看见了解放军,想起了老八路,----刀劈狗汉奸,枪杀鬼子头,虎口里救出了众乡亲,狼群中夺回了羊和牛------。

这首歌,旋律很好听,不记得叫什么名了。现在没人唱了,那么多唱红歌的,也没听有人唱。WANGPEI 是专家,可能知道这首歌。
/ z. c0 ?: R) b" \ ; F8 T; i( _2 j5 p& J3 u F! U0 |# S5 P0 r$ Q+ H ' s' b% `) n: E3 M+ y0 S- d 4 q' a. \: Q7 U: L x 0 f5 S5 I# n- Q + H7 N) t" @7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9:49: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W- a6 u& @3 s, I9 f) K, M; V4 u j) c4 u+ c$ d7 I4 a, V6 v 还记得一起唱《长征组歌》的事! E9 a/ k5 |2 t7 o. P/ j5 L7 I*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9:09: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1-8-10 17:58:00的发言:
: M' r2 L* p4 y3 c( |% }# C " d, l: ?6 V0 o4 c; U 6 z* m4 b8 F( D: g6 z

' {& `0 Q' V( X4 h 1 ] e- B, Z/ J2 u* B' A架子:' X# g" [5 @$ e, r 4 j" \9 G4 J5 g* U, C0 o7 C; |李桦树,是不是以后改名叫李华树了,我记得她送我的照片后面写的好像就是----李桦树。
李华树,唱歌,会把自己都感动了,唱完,眼睛里都是泪水----看见了解放军,想起了老八路,----刀劈狗汉奸,枪杀鬼子头,虎口里救出了众乡亲,狼群中夺回了羊和牛------。
这首歌,旋律很好听,不记得叫什么名了。现在没人唱了,那么多唱红歌的,也没听有人唱。WANGPEI 是专家,可能知道这首歌。
1 |! t& C y$ M' Q: u$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8:15:46编辑过]



这首歌的名字好象是《见了你们格外亲》当年马玉涛唱的
. v8 r) A: F% K2 d: p + ^7 R* l, }; f3 r \4 Q J, v# j, m6 g$ r

发表于 2011-8-10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1-8-10 18:35:00的发言:这首歌的名字好象是《见了你们格外亲》当年马玉涛唱的 # Y7 @. k# J( s. D & W( W3 [' _; L! T, a( U : `* C G( u( I4 D) e5 @; N 6 U" R& f4 [2 a& P - @! ?: _2 [# P+ c a
' O3 I% i) ^; T7 H: r c$ \. q ! }0 C- K8 k& ^) W( q 6 f4 S3 R) m) j. W6 }) W9 R对,对,对!就是这首歌,是马玉涛唱的。

现在唱红歌的,很少有马玉涛那种嗓子,浑厚,有味道。( k# P k4 A6 \& r' R+ x/ H& F- v#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9:48:4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歌曲《见了你们格外亲》:

5 ]8 L' { U- O: Z

 

& Y2 N7 A* [" y8 e

7 G; w8 v4 {3 b"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9:14: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刚刚又欣赏了马玉涛的《看见你们格外亲》
发表于 2011-8-10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8-10 17:49:00的发言:
一句话——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思路。
+ N& f" L, D8 b

 

. g. u: Y5 I/ [: U( `- ]

奔6了,也整理不好了。

发表于 2011-8-10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tou在2011-8-10 10:33:00的发言:
9 F) C. C/ d ~$ g+ ]& i8 j % k3 Z0 \ J) g% t, {4 h1 u $ N( n7 }/ Z$ l" D

她退休前在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搞行政、大概是人力资源管理,老培住清华北时还和她一块来过我的办公室,在03年左右,她家先生也在校内工作,搞原子物理的。“永远的育新”那张全家福中可见。

. k0 D# ]( \- T9 _& y# c$ ~) h ~6 g $ n0 X8 |: A9 _7 a, d
5 v& h5 V9 {3 t# ]0 l6 n ( c$ A' {$ K e, t+ T t% {, Y' n9 `: t, a7 g% F1 M0 e1 | 真的吗?真有李桦树的消息? ! a- p8 J3 d* t5 b在“永远的育新”那张全家福中可见李桦树的照片,还是李桦树先生的照片?还是两个人都在其中? : P$ S. P4 I& [8 d ]' A2 W不好意思,没看太懂。
发表于 2011-8-10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华(不是桦)树,是个爱唱歌的人。比咱们大一岁,当时上初一。她唱歌确实很不错。记得在文革时,我也有一段住在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同学一起玩儿。那时我们俩还一起唱了《长征组歌》里的“苗岭秀,溪水清---”里的女生二重唱,效果很好——当然是她女高,我女低了。

# m5 t3 i& j+ ]+ q6 O

那次在“蒙妮妲”学校聚会,的确有她,但我没来得及和她说话,甚憾!

$ s6 b; b! J- g2 z9 u2 `

不知今后还有机会见面吗?

发表于 2011-8-10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1-8-10 14:57:00的发言:
真的吗?真有李桦树的消息?在“永远的育新”那张全家福中可见李桦树的照片,还是李桦树先生的照片?还是两个人都在其中?不好意思,没看太懂。
* ~% y+ g' S: f: Q

 

+ e2 y S' l5 q9 x3 i% m9 w

照片里有李桦树及不少初中部的同学,我给你照片时附有不完全的名单。

! \, [- l; Z) d% \: N'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5:13:2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8-10 15:11:00的发言:
' T6 Z3 t8 U) i {# H

李华(不是桦)树,是个爱唱歌的人。比咱们大一岁,当时上初一。她唱歌确实很不错。记得在文革时,我也有一段住在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同学一起玩儿。那时我们俩还一起唱了《长征组歌》里的“苗岭秀,溪水清---”里的女生二重唱,效果很好——当然是她女高,我女低了。

3 N0 j. e8 ^% ?* b7 o

那次在“蒙妮妲”学校聚会,的确有她,但我没来得及和她说话,甚憾!

6 W9 m1 }& U7 f! _

不知今后还有机会见面吗?

4 e0 O1 L( D0 Q6 ?

 

2 k( b) L0 d: z/ O. ]$ b

我记得住清华的有一女生,还有一位是社科院啥所的,这二位我的印象较深。

" A6 E, _0 ` O! D

当时,我是找朱阵联系的,并参加了初中部两次聚会。

发表于 2011-8-10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找朱镇问问就行。社科院的应该是郭一涛。
发表于 2011-8-10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8-10 15:47:00的发言:
那你找朱镇问问就行。社科院的应该是郭一涛。
! B, }6 h, c6 w9 x

 

* S# `! V5 d& p; U" {; J

咱们那年6.1在牛家大院的合影放大后,我就告他了。

, i ^5 }. y' y: ~

他说了若干遍来取,一直也没来。

: f( O# Q, d2 `6 S% ~8 W

与他通话挺有意思,没说几句,他自己就转移话题。

3 Y1 Z4 \5 o7 b+ J( M1 N

给人感觉: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8 S& O) ?; ~% e4 e

 

" l! i+ Z4 e; a5 Z/ j$ f

我这最后一句,好像不应该说。到时我删去。

9 G7 c" u# `8 R, ],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6:14:2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像是五六十年代的歌,老点。

; Q9 [! M9 J8 [8 d5 e0 ]/ T

 

; Z! o0 K; g3 E& G) @

视频,音频都没找到。

4 \3 o0 @; m; w# r

 

& h! c/ m( e- {8 S* ?

我再找找,音频还是应该有的。

( `) S( x3 Y! E. [2 ~$ i

 

发表于 2011-8-10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应该是六十年代的,有可能是北京知青想家时的歌,下乡前没听过。
有音频就行了。 3 }8 ]0 s; E c, j+ t: |2 m2 R , i$ O8 L3 a8 _ k% ?. s/ E, u+ j, o, E9 {+ m$ |9 P 9 ]1 @' _7 Q$ x+ I& x: t5 D,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23:41:5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就找了,又找了一圈。只有一个同名的音频,是少数民族的。

发表于 2011-8-10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老实人,就是有时说话抓不住重点。
发表于 2011-8-10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北京 》

8 N5 k4 y' p4 R4 b& G: i" z$ i8 ^


晚霞映红了天空
鸟儿在枝头低声歌唱
微风从田野里轻轻吹来
我的心也飞向远方
那里有古代的宫殿城墙
那里有巍峨的天安门广场
每天有亿万双敬仰的眼睛
凝望这庄严神圣的地方
啊……北京
在这宁静又美丽的夜晚
我想念你啊
祖国的心脏

发表于 2011-8-10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8-10 22:39:00的发言:
他是个老实人,就是有时说话抓不住重点。
2 b, |0 h! @7 X$ A7 {# I

 

4 n3 o' D5 x6 G0 U( I' B9 F: v* J: T: O

确实是老实人。

2 a8 D) H- d" s( {6 }3 K9 M. [; g/ `4 j

 

" i2 H( t& F5 U7 B x( H2 ~4 J# ? p% }

不对具体人了:说话抓不着重点还好点,就怕做事抓不着重点。

! T* F; x1 V$ A. w3 X) \-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23:06:0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0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子
发表于 2011-8-10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视频吗?

发表于 2011-8-10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8-10 22:10:00的发言:
: @8 l7 I2 }' I2 Z

是说老朱总也整理不好,你误解是在说你?不会吧!

/ s$ m& r2 K& E! x1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22:12:37编辑过]
7 b, r# t8 [* L5 ^; s6 v

 

' Y3 P: W# S1 {. K5 Q( d

当然是朱(老总)啦。

发表于 2011-8-10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1-8-10 17:58:00的发言:
$ F1 ], B& V) t# ^

架子:李桦树,是不是以后改名叫李华树了,我记得她送我的照片后面写的好像就是----李桦树。
李华树,唱歌,会把自己都感动了,唱完,眼睛里都是泪水----看见了解放军,想起了老八路,----刀劈狗汉奸,枪杀鬼子头,虎口里救出了众乡亲,狼群中夺回了羊和牛------。

这首歌,旋律很好听,不记得叫什么名了。现在没人唱了,那么多唱红歌的,也没听有人唱。WANGPEI 是专家,可能知道这首歌。
: x( A/ M7 M) f, Z8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0 19:49:35编辑过]
, `1 I: ^9 s; C* Z# y6 C* F

她可能是改了——如果是“桦树”,桦应该念第4声。

发表于 2011-8-10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歌我还真没听过。估计是当年的知青歌曲,由知青创作、传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5 20:29 , Processed in 1.21497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