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9-9 10:02:00的发言:
+ Z& b6 I7 ?9 ? 北海的水啊 3 Z O# x, z1 @" s4 t, x& D, x
" K# ]8 t. L6 K' I" L
此时提起北海,咱们小学师生,对它都有一股说不清楚的亲情和温馨回忆。
5 t" E$ c! f( T4 D 那时,北海是我校及各班级经常过“队日”的领地,也是周末同学们放学后闲逛散心百草园。
6 P0 Y: \1 r+ j: j0 U 我们五年级过队日……
0 b" v! B# r3 n' U1 P2 x, I 1964年夏日一个周三午后,赵守信老师带我们去北海放松心情。那时,北海门票5分钱,由“队费”出。游船租金好像是1小时3毛6分钱。四个同学一条船,每人9分钱。那时,对于捉襟见肘的小学生,已是较大的开销了。
" Y( o* }1 A0 \! I- x% t . y+ \6 G8 H. D U j$ l' \5 o
我和钟保家、刘利群、唐世平跳上船,兴奋的不得了。当顶的炎炎烈日之下,四人轮换着拼命地划,在碧波荡漾的北海湖面疾驶,有如当年雁翎队,架着一叶轻舟在白洋淀勇猛地横行。我划船的娴熟技巧就是小学时在北海练就的。 ! k! S& {# a7 \: @, D+ ]
3 X4 `4 L: ^- x3 X. \4 n7 O3 u. o9 j 少顷,我们几个汗流浃背,红领巾成了汗巾。随后,我们感到口中干咽,嗓子粘稠,非常之渴。我盯着一条过来的船上,那位随着双亲乘船的小男孩,大口痛饮北冰洋汽水……令我直咽气。
7 F& V, V% G9 y
0 u9 L) K- c# k& m 怎么办?我们望着船下翠绿清澈的湖水,几个人商量,咱们喝这湖里的水吧?可是,看着水面上时不时漂浮过来的木屑、门票、冰棍纸,又感到难以下咽……头顶的烈日明晃晃,灼热地烤着我们的头皮、脊背……咸咸的汗水顺着额头往眼睛里流,若不揩拭,蜇的眼睛都睁不开。当时离交船的时间还早,但是口渴的实在难熬……上甘岭那洞里的战士大概就是如此干渴吧。
/ \5 j& g" X' g% h+ b R% T # k6 I7 b8 K5 H
于是,我一咬牙府身用双手猛劲地捧起湖水喝了一大口,一股子朽木头的味道窜进口腔,流入喉管,流入肚子里。焦渴的感觉得到了暂且的缓解,身心舒畅了许多。于是,钟保家也捧起湖水大口喝起来……于是,那两位特在意健康的同学,也手捧湖水喝起来。喝!我们几个皱着眉头嘻嘻哈哈的笑。
4 e; g1 |9 t5 [ f% S) l! F " q; j3 }3 D+ ^# A3 G
“你们还记得徐老师(徐文英)讲,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她家在河北保定河间府。日本鬼子‘五一大扫荡’。她们村里的人躲到地道了,几天几夜,没有水喝,最后渴得只能喝自己的尿。咱们喝点有木头味道的湖水算什么?” - R/ k' b- B8 ?+ L* N9 P3 U+ r
4 O: T% m# U# O8 n5 r0 g! T8 A' Q
不知道,谁想起徐老师讲得这个典故,以激励我们的勇气。
# v, i( A+ O! k, s 啊——好喝!好喝!我们几个又捧起湖水大喝起来。 " i9 n# r" C5 a6 y1 z* W# C
) D& O* w- t# G5 n! Y
现在,想想这是一种野外生存的锻炼吧,在三五年后,我们都上山下乡了,开始更为严峻严酷的野外生存与竞争之道。
, F0 _/ {5 u, [1 C- F+ v3 {8 ` 如今,我校师生对北海的旧情未变。但,北海的水还是当年那个味道吗?哈哈哈……
7 x5 `) Z _9 x; ^* Z& |北海公园里的水也敢下嘴喝?那当时小哥几个一定是渴得盯不住劲儿了,要不就是水质很好,清亮见底,诱人品尝。。。
/ K2 M/ S1 I5 [不知现在的水质如何,望胡兄届时给来个“水”近景,让我等不能出席聚会的也给你参谋一下,是否再尝一次北海之水,呵呵。。。玩笑一个啊。 . L# }, t" l1 Q! {
2 w2 K# [/ L/ i) ]我还记得北冰洋汽水。瓶颈上有玻璃麻点,瓶里插一根白蜡管,汽水是黄颜色的,汽很冲,喝急了,打一嗝上来能把眼泪逼出来,过去大概20~25分一瓶。现在可能都脱销,没这种货了吧?
% V/ Q; ?( v$ A
& ^, G2 z5 u8 U过去在北京去北海,颐和园划船,两只船桨固定在船舷两侧,一个人就可以划。后来去了西安,发现那儿公园里小船上的船桨不是固定的,必须两个人才可以划。。。。挺想念北京公园里的小船。
; ]! V6 P& W7 w8 Q # P. n! w3 u! A$ l2 g( o7 N1 a
! G3 C: `* |) E;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