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3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颖的哥哥王彦在附小时是十分优秀的,他是60届毕业生。在校时是大队长,组织能力很强,口才好。记得59年,北京市召开纪念少先队建队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附小也派出一些少先队员参加,我有幸出席了这次纪念大会。王彦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在主席台上,当时北京市委领导彭真给大会讲话,并与代表们座谈,彭真和小少先队员的大照片后来刊登在报刊上,王彦在照片上特别显眼,当时我们都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也是机院附小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老师的丈夫郭书箱先生对大家说的感谢话……

2 K; N: Z: K9 F8 ^# ?

          刚才我和蓝老师的丈夫郭书箱先生通话,并把论坛上我写的帖子和学生们反馈几篇文章全文念给他听,还把玉龙雪山播的那首歌《祝您健康》放给他听。他听到gui_my学友书写的 "……请相信风雨以后有彩虹,相信奇迹会发生,让学生陪伴您们一起度过忍耐病痛的日子!”和玉龙雪山的“我们为蓝老师早日康复祈福!为郭老先生康复祈福!!”后,他感动地对我说:“哎呀!太感动啦……,心里热乎乎的,暖融融的,这都是学生们对老师的爱,对我关怀,我感动得鼻子都酸了,请您告诉学生们和老师们:太感谢他们啦!我们一定会坚持治疗,争取让蓝为荣老师早日恢复健康!谢谢老师们和学友们对蓝老师和我的关爱!谢谢啦……。”他都说不下去了……。

发表于 2010-11-3 0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蹊跷在梦的时间,毕竟我俩已二十多年毫无联系了。
王颖跟王萃相貌不似,个子均比我高,冰雪悟性。跟其姊不同在于:不采对人存疑的态度,为人满腔挚诚,难免有时易遭伤害……
她在延安地区插队,苦闷于前途时开始吸烟。似乎其父母均在机械学院任教,记起六十年代末、一次陪一清华朋友给王萃送书或什么东西,到过当时机械学院王萃父母家,住处很像集体宿舍,一间房内可见两三架立体双层床,中间安放两个桌子……当即意识到:文革中他家一定受冲击了……
记得王颖中学是学俄语的,到美国需要先学英语,大约给我写信地址未写确切,也因初到美国投亲,并不熟悉环境、语言之故。但她十分顽强、终于完成医生学业,并留在纽约的医院工作。
在她去世前两三个月,偶然听一位到巴黎的朋友说:王颖罹患癌症,但多年未与之联系,没地址、电话,也就没顾上寻求证实,谁料不久便有王颖梦中来别。
发表于 2010-11-3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3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1-3 8:24:00的发言:
+ k& q8 F$ l' A& n/ P

突然发现有一封陌生邮件,发件者的名字all right,似曾相识?!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一张照片:一间昏暗古雅的客厅中的长沙发上,有一条巨大的狗和一个熟悉的面孔……哇!原来是神气十足的欧瑞特校友伴着这条巨大的狗!

& ^ h1 K9 C" R. n4 D" i! G

   据欧瑞特介绍,这是一个外国mm在他50岁的生日送他的礼物,一只刚刚出生1个月小狗。当时这狗的身材已经如中国农村的家犬那么大了,它是丹麦的纯种狗,叫大丹犬,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犬类。

6 E7 w- O& k; E8 c

这狗使人恐惧,看到它我立即想起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的探案小说“巴斯克威尔的猎犬”里面的英国大狗。

发表于 2010-11-3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1-3 8:24:00的发言:
  , l* C" B# a0 K+ T2 Z

   “鞠大哥、老童、西水车学长,前天我进入信箱看看,发现一串邮件,什么“恭喜你,你的号码了中奖……东。。”

: p5 N" Y6 U$ O- G) G# o+ o, c

...

% V, F% E- s- x

先问大家好! 先后有同学让我来看看并说有糊涂贴的照片在这里. 哈哈. 好几年了,真想不太起来了。

. g2 ? [' b' n, m$ G0 t

 谁让糊涂比咱高一级,整的我们低班的没商量.

- h- b9 e, V3 D0 }# B8 l

发表于 2010-11-3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蓝为荣老师的病情状况

% O+ J, R7 l* T# u- h9 k6 \* `

老师们、学友们:
   你们还记得在《4.11附小师生联谊会》上,坐在轮椅上来参加大会的蓝为荣老师吗?那位一直护守在轮椅旁边的是她的丈夫郭书箱同志,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正在被治疗的胃部癌症的患者,为了支持蓝老师能够参加我们的联谊大会,他改动了自己治疗的时间,专门来陪同照护蓝为荣老师参加大会。在他的带领下,全家出动接送和守护着这位重病中坚持要来和附小师生们见面、开会、拍照的蓝为荣老师,给附小师生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映像和感动,引起了附小师生们对蓝为荣老师病情的极大关注!
   时间在流逝,究竟蓝为荣老师的病情那么严重现在怎样了?她丈夫病情又如何?大家都很揪心。
   前几日,我打电话到蓝为荣老师家,我和郭书箱同志通话中惊喜地得知了蓝为荣老师的病情,有了新的好转消息,让我惊异和兴奋不已。
   近两天又收到蓝老师大儿子拉睦发给我的电子邮件,把蓝老师的老伴郭书箱书写已经发表的文章扫描后用附件发给我,我经过一番处理后,将它们转发给大家:

胡老师您好!
   附件是我妈妈病情近况,这次的图片是周林频谱的杂志我扫描的,虽说带有宣传成分,但病情的确有好转。
上星期周林频谱公司出费用让我妈妈到304医院做了一次检查,但没有比较,因为上次在304查出这个病情是05年,这次只能留记录,下次再比较。但是304的医生看到我妈妈的好转情况很震惊、很惊讶(去年我妈妈去看过病,只是没有针对这个病做检查),谢谢大家对我妈妈的关爱。
   您的学生:拉睦2010年10月31日 周日下午9:28

   下面郭书箱同志书写的文章实录给大家,借以感谢和安慰附小师生对蓝为荣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我们有了生活的勇气
                                 郭书箱撰文
   两个下肢温度一样了,可以坐稳了,可以丢掉脖套了,睡眠沉了,吃饭不咬舌头了,……老伴在频谱产品的呵护下显示出一连串的康复信息,让我激动不已。
   老伴蓝为荣是人民日报幼儿园的高级教师,退休后得了“运动神经元病”,这个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五大疑难病之一,属不治之症。在医院里医生对我说了一句话:“这是运动神经元病,我们没办法,住不了院,医院没药,你们回家‘养’着吧。”让我非常绝望。随着病情加重,老伴开始四肢无力,且体温冷热不均,生活也渐渐不能自理,只能坐轮椅,吃喝拉撒都得有人照顾。我带着老伴到处奔波,扎针吃药,罪没有少受,却始终没有疗效。更让人绝望的是:在老伴病倒之后,我又患了胃癌,雪上加霜,我作了胃癌全切手术……。在此期间,老伴为我担心着急,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吃饭不行了,头也抬不起来了,脸色苍白得一点血色都没有了……。
   就在我们无助到想要放弃之际,《骏丰频谱公司》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骏丰》员工亲自为老伴用频谱仪照射双腿,每天定时上门服务,员工的真情感动了我,也使我下定决心将频谱仪请回家。
   经过半年“内喝外照”生物疗法的治疗,老伴身体有了明显的改善。先是两个下肢的温度一样了,不再一冷一热了,紧接着,开始还用人扶着才能坐频谱屋的她,也可以自己坐稳了,不用扶了;耷拉着的头也抬起来了,丢了脖套,还可以两边扭动着看了;萎缩的状况也有明显的改善,又长肉了。睡眠也有很大的改善,不翻身不小解可以到天明;吃饭香了,愿意嚼了,不需要哄着吃了。随着身体各方面机能的恢复,她的内脏蠕动机能加强了,大小便都变得规律了,气色也好了很多,对生活有了信心,说话也底气十足,只要提起“内喝外照”生物频谱疗法,就能说个没完,每天还要到屋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现在老伴虽然还没有能行走,但她因为有了频谱产品而变得自强自信了,我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相信通过不间断地继续治疗,老伴会有站起来的那一天。

   以上就是郭书箱先生书写的一篇文章。由于蓝老师的儿子发来的是扫描文章,不能在电脑上复制粘贴,所以我只能在临行前,挤出时间来,用笔将它一字一句地抄录下来,再打印到电脑中,粘贴到这篇要发给你们的这篇稿件里,很费了一番周折的功夫,但是为了让老师们、学友们都能了解蓝为荣老师的健康详细状况得到慰藉,我只能这样下功夫了。

发表于 2010-11-3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1-2 21:46:00的发言:
T& }6 Z8 k4 c# @

这位王颖学姐的母亲是不是机院数学老教师,姓马?

$ w' ]( P# }- s

完全正确。

发表于 2010-11-3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辛苦了!及时的把有关蓝为荣老师的病情状况》发到论坛上,我们为蓝老师早日康复祈福!为郭老先生康复祈福!!

发表于 2010-11-2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三幅美图,看看可能会轻松些。点击全屏欣赏效果会更好些。

6 P1 D1 q) \4 s

 

5 I! u) A5 r" U4 y/ t/ `6 W

 

! Y8 u; r' l# _- H

" |$ e. V1 d/ u

 

, N! Y) c/ ` H& ]4 Z

6 `$ i2 T' f# L( ]4 Y

 

/ x# {; d! H# T' Y& z, b

 

5 N& F0 Z# z! i8 }

发表于 2010-11-2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

) L( a: V2 H9 @/ w1 a' j

 

6 k7 }+ g# b w* j5 P: V

您好!给您发了两个邮件(昨天,今天),请查收。

发表于 2010-11-2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1-2 15:11:00的发言:
6 b1 m% }' J( _, Z2 Z* L

 

" Y6 z2 A: n+ C

       水小子潜入水下多时,想必是在酝酿新的篇章。果不其然,出水就是一篇淘气包对室内游泳池的回忆。给我深刻印象的有几点,一是水小子淘气的智慧和勇气真是了得。小小年纪,在那个“斗私批修”的年代,而且一旦伎俩败露,很可能会被“送到纠察队抽一顿”。他竟然不顾身受皮肉之苦的危险,深谙办假证的技巧,“以身试法”而且屡屡得逞,混进常人所不能进的室内泳池,畅游一番。二是知道了办假证的历史不是始自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而是在“文革”时期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力,革命不彻底,导致水小子办假证的余毒四处流传所至。由于水小子已在国外,消除恶果将会十分艰难。三是感叹水小子与检票员的对手戏演得确实漂亮。在认真负责有经验的检票员面前,水小子竟能几次过关,不得不佩服水小子“高,实在高!”。不过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艺高胆大的水小子虽然造假手艺高,但是终被火眼金睛的检票员所识破。水小子纵然巧舌如簧,也没撼动检票员的有理有节。搞得败下阵来。说到这里我还佩服检票员人性化处理问题的水平,他没叫纠察队来“修理,修理”水小子,在那个年代这样有函养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四是没有人要追究水小子“造假”的问题,事过几十年没人再提起,况且主角已在国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水小子还为此作了深刻检查。水小子严以律已的精神想必会深深感动大家。不仅不会有损母校的形象,反而会给母校的历史增光添彩,从而只会把这个故事当成一段轻松喜剧来欣赏。哈哈,前面的话都是凑个趣而已,水小子不要当真。为了活跃点气氛,配上一幅拙图。不知意思明白不明白。


......

' m* V* _9 G8 W7 |+ Y0 g3 N

 

+ C2 N6 u9 z, |7 [. |6 X) S

老鞠大哥的点评所表达的意思,比我的原文还清晰,而且风趣油麦,太佩服老哥的理论水平了!

$ i ?, Z. f, C) s

说实在的,看老鞠大哥的图文并茂式点评,也是我浏览帖子的一大乐趣。呵呵。。。。

发表于 2010-11-2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10-11-2 8:28:00的发言:
谢谢故国神游学姐告知王颖的消息,她是我姐姐的同学,也是我家的邻居,所以我们都很关心她。
1 M, Y' Y' @, B q; w9 {

这位王颖学姐的母亲是不是机院数学老教师,姓马?

发表于 2010-11-2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鞠老学长 谢谢您的图片, 和老师在一起的图片弥补了我的缺憾 ,4.11时在众多校友中我是小字辈, 一直站在会场的最后 ,没能认出老师,况且我只知道我的李老师钱老师的姓不知他们的名,只在照相时我才认出钱老师,在我心中对老师的感情依旧和小时候一样,他们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至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比如‘教’字老师告诉我们这字是左右结构,在田字格中两部分要各占一半 要顶格写,可能是我写的不到位,老师用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 手把手教写字,现在很少有人如此严格的训练基本功,现在很多孩子写字是在凑字画字他们不懂笔画笔顺,我为我曾经受到这么好的教育感到荣幸。

1 t6 T. Q1 D' j5 T4 f

冬虫夏草兄 谢谢您的鼓励,长期以来我一直再看附小论坛,这里会时不时的让我发现一些感兴趣的人和事,这里的校友的长辈大多是机械学院的职工,机院情节附小情结让我把看论坛当做生活的一部分,而直接参与源于胡老师的鼓励,我别离大家太久,所记之事太少,太琐碎,如果大家不嫌絮叨我会继续努力的。

: _4 N4 ~7 A6 b% Q, M& g1 z

 

+ X' r2 _# ?: K9 t1 G; O1 o

 

发表于 2010-11-2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1-1 6:47:00的发言:
  _ E3 H8 D: y- B

36)工体室内游泳馆

$ e! M1 V' y+ ^

 

$ }" v, n5 O! ?) F1 l

       水小子潜入水下多时,想必是在酝酿新的篇章。果不其然,出水就是一篇淘气包对室内游泳池的回忆。给我深刻印象的有几点,一是水小子淘气的智慧和勇气真是了得。小小年纪,在那个“斗私批修”的年代,而且一旦伎俩败露,很可能会被“送到纠察队抽一顿”。他竟然不顾身受皮肉之苦的危险,深谙办假证的技巧,“以身试法”而且屡屡得逞,混进常人所不能进的室内泳池,畅游一番。二是知道了办假证的历史不是始自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而是在“文革”时期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力,革命不彻底,导致水小子办假证的余毒四处流传所至。由于水小子已在国外,消除恶果将会十分艰难。三是感叹水小子与检票员的对手戏演得确实漂亮。在认真负责有经验的检票员面前,水小子竟能几次过关,不得不佩服水小子“高,实在高!”。不过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艺高胆大的水小子虽然造假手艺高,但是终被火眼金睛的检票员所识破。水小子纵然巧舌如簧,也没撼动检票员的有理有节。搞得败下阵来。说到这里我还佩服检票员人性化处理问题的水平,他没叫纠察队来“修理,修理”水小子,在那个年代这样有函养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四是没有人要追究水小子“造假”的问题,事过几十年没人再提起,况且主角已在国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水小子还为此作了深刻检查。水小子严以律已的精神想必会深深感动大家。不仅不会有损母校的形象,反而会给母校的历史增光添彩,从而只会把这个故事当成一段轻松喜剧来欣赏。哈哈,前面的话都是凑个趣而已,水小子不要当真。为了活跃点气氛,配上一幅拙图。不知意思明白不明白。

gAgnfV1K.gif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1-2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王颖

   

, h$ ^ M$ |7 D; B) b/ n* A7 U

从"故国神游"学友那里读到了关于王颖最后的日子,我十分难过.我们班聚会时还常问起王颖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她在美国定居,我们都知道她资质非凡,我们还知道她有一个在清华的高才生姐姐和北大附中的哥哥.

$ t; p( s7 ]8 }8 z4 c6 D0 X% ]6 y2 w' @

  

) u8 N A7 |% }) Y4 c# N# A

 

: w" o8 C5 Q- Q

谢谢"故国神游"告诉我们这些,我们会永远怀念我们的同班同学--王颖.

! y! x& S* h' A9 B- R5 Q! S

 

发表于 2010-11-2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1-2 16:2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0欧瑞特养的一只大丹犬jpg

! k. d% l8 F6 P- S9 O' T2 b" x1 N0 ~

       欧瑞特自打基辅餐厅聚会后再也没有在母校网坛上露面,他的幽默诙谐豁达给人印象深刻,还真想念他。糊涂人不知如何搞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睹欧瑞特的风彩。不过这条大犬够吓人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犬。

发表于 2010-11-2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2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10-11-2 1:18:00的发言:
二十几年后的前几年,依稀记得一月份的一天,梦见王颖似从天际飞来,与我告别;只是奇怪她仍然身着去北京饭店看我时的紫红色衣服……猛然惊醒……
王颖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就去世了……
去世的时间,......正是梦中与我告别的时间……
: f I5 t4 I$ C9 g' \. L0 X9 n

      这种奇特的现象,我也听说过,我有一个老同事,早年一次出差在外,每天晚上总梦见他父亲来叫他,他浑身不自在,因当时打长途电话不方便,更甭提打手机。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出差回家才知道父亲已去世几日,家人等他回来再为父亲办后事。

}" b* o' Y, v8 o

      得知校友王颖去世,英年早逝,总是让人感到哀痛不已。让我们送给逝者一份迟到的哀悼。是王颖对校友一往情深,相思难舍托梦告别......才有这样神奇的事情?

2 _# p9 J8 V0 Q6 D1 R2 h9 `

     故国神游来到母校网坛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倾诉对校友的思念之情,也道出对母校的依恋。期待故国神游带来更多校友的故事。讲讲去世老师与校友的故事是一件另有意义的事情,他们走了,把他们的故事记下来,既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又是对母校精神的发扬光大,延续母校令人难忘的历史。这是母校老师校友团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发表于 2010-11-2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10-11-2 1:18:00的发言:
认识王颖,是通过她姐姐王萃——文革中王萃是清华大学414的广播员,王颖也是本校校友、北大附中“红旗”的“笔杆子”王彦的妹妹。八零年曾几次到我下榻的北京饭店来访,与我交谈甚深。当时曾对我说:从未有人对我说过你所说的如此深刻的看法……
& [8 F" ?. N8 I+ U3 |

 我记忆中的王彦是六O届一班的同学,与谭先竹、邢军、程敏君等人是一班的。他曾是我们学校的大队长,1959年在北京市庆祝少先队成立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曾陪彭真市长坐在人大会堂的主席台上。当时北京的主要报纸都刊登了他与彭真市长在主席台上的照片。我们都曾为有这样的我校代表而感到骄傲。他们班的同学一直在找他。

& r8 W8 D* ]& u( [

 

( G" X$ \; q! W: x' O- n

我们为王彦妹妹王颖的早逝而感到万分惋惜。

, ^4 K& o; D3 ?* }5 \8 x) y0 C4 O

 

& F; S5 s* t5 p1 _2 j/ O: K

另外,我们班也有一个女同学,名叫王颖。但确实不知道她是不是你所说的王颖。记忆中,她矮矮的个子,是一个小胖子。

, Y- `8 K- d7 R

 

2 i+ G) `. o+ B @6 W6 W- H1 A

不知道我这些记忆还对不对。

w C- [, \3 P7 b# L$ W

 

. A6 N% q- s9 t, _% N

all right的狗确实很大,我都有点怀疑是否是模型了。

- x% {7 }# v' y7 e! A$ L

 

发表于 2010-11-2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10-11-2 1:18:00的发言:
王颖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就去世了……
我问她去世的时间,巴黎与纽约时差六小时,正是梦中与我告别的时间……
! D1 d/ ~, O4 r I6 K9 \ g. I

故国神游与王颖的心灵感应现象确实存在,说明两人虽身居异方,但心灵始终是相通的,形如一人。虽然我不认识王同学,我还是为附小又失去一位年轻的同学而感到悲哀。也请王同学的好友转告,校友缅怀她,请他的家人节哀。

发表于 2010-11-2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1-2 16:20:00的发言:欧瑞特养的一只大丹犬
0 ~) d9 n+ }6 n/ d

很想念欧瑞特同学,为何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你的帖子?你可以骑上它回来呀!你现在在哪里?英国吗?

发表于 2010-11-7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0-11-7 14:29:00的发言:
今日是立冬,一日大风,落叶缤纷,京城再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景观,很漂亮。
$ f4 v: s, u* q. f Q

学姐的照片太漂亮了,谢谢!

发表于 2010-11-7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1-8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8 3:04:00的发言:
( H* l) K8 T, p( r

 

+ o5 r# T, {3 T

    

) L; u$ m# z9 x

   你太像你的妈妈了,不但模样像,性格、能力和举止都像,就像你妈妈的翻版。当你举起你妈妈的照片和大家照相时,又让我们记起你的那位好妈妈来,她的一生在工作中都是一个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风风火火、认真负责的一位典型的好教师,她是我的好大姐,特别好心眼,总是爱热情帮助别人,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老师们的好榜样。     

! G9 x9 e6 ?/ g2 S+ G, |2 F

 

发表于 2010-11-8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0-28 3:04:00的发言:
2 c( n- Z3 o$ I

   你太像你的妈妈了,不但模样像,性格、能力和举止都像,就像你妈妈的翻版。当你举起你妈妈的照片和大家照相时,又让我们记起你的那位好妈妈来,她的一生在工作中都是一个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风风火火、认真负责的一位典型的好教师,她是我的好大姐,特别好心眼,总是爱热情帮助别人,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老师们的好榜样。   

" ^8 D' h R9 i3 z) m' p

 

* r3 e" k1 p9 D) |( F3 V' v

今天是妈妈的忌日,27年前妈妈带着对我们大家无限的爱不舍地离开了我们。fficeffice" />

% p' P( s+ @! s }# e6 P

 

$ f5 G X2 h) f7 b0 o1 C

我的妈妈王彦声是机院附小的老师,她一直教低年级,我58年入学时就在妈妈的班上念书。我们班是实验班,班里都是6岁上学的孩子,因为比同年级的学生都小,所以妈妈对我们这些孩子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每个孩子怎样怎样,什么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以至于多少年以后他说起我的这些同学来也是如数家珍,听到他(她)们谁返城了,谁上大学了,她会高兴的一天都说起这个学生以前的事,这些学生都是她的财富。所以4.11聚会时我带上了妈妈的照片,这是她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在会上见到了许多许多的老师;见到了我们班的许多同学;也见到了下几届许多妈妈的学生。他(她)们认出了妈妈,表达了对妈妈的关心和爱戴,我想妈妈都看见了,她都听到了,她多么想念这些和她朝夕相处,共同工作的老师们----宁主任,丁老师,胡老师,李老师,郭老师,唐老师,华老师,兰老师……,还有去世的杨洁兰老师,龚定书老师……,她多么挂念她教过的那么多的学生---杜寿靖,贾国庆,裴国庆,刘瑞英,冯晓霞……,这些是她生活的全部;现在她要是知道她心爱的学生王颖我们班的学习委员这么早的就离开了我们的班集体,她会很难过的,王颖还那么年轻,还有那么多的好日子在等着她……

- w; e$ `, O& @; T9 w% A4 F( T

 

z8 Z- Y2 T7 P( N% X

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听爸爸说,妈妈解放前就在老家的小学教书。她教一、二年级很有一套。我总结妈妈的做法就是抓两头不管中间,好学生自不待说,那是她的骄傲;而我们班那几个有名的“淘气包”董保喜,沈小中的名字,成天就萦绕在她的脑海中;这样才使我和一大批像我这样的“中等生”得以有自己的天地,每天玩得昏天黑地,不过也不让老师太操心就是了。

, P% u, P1 M9 b. j9 z

 那时我家和沈小中家住隔壁,但不是一个单元。小中总是完不成作业。妈妈就规定,让他每天晚上把作业交到我们家,小中要是不交,就让我跑下4楼,再跑上他们单元的4楼去取他的作业,这样几次下来,我们就烦了。后来想了个办法。他家北面有个小凉台,紧挨着我家北窗,我让小中找一个长竹竿,他做完作业就绑在竹竿上从凉台上递到我家窗里,妈妈给他批改完再传递过去,这样一晚上可以来回改好几次作业,因为这很好玩,小中也来了情绪,语文、算术作业不断的传过来,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1 {: V- _1 i3 x0 i; o3 P

后来附小解散,妈妈调到水锥子等几个学校,好像也都沿袭了这个抓两头的办法,因为我们在饭桌上经常听到的都是他们班淘气包的名字,有时还带他们到家里来做作业,天晚了,就在我家吃饭。

6 ?! L1 T D! M% X3 i& J

现在想起来有些事也不得思解,那时候好像家的概念很淡漠,妈妈他们在附小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吃完饭还要去学校:备课,判作业,看学生上晚自习,还有去看住校的学生,每天就长在学校里,爸爸在机院工作也是每晚去办公室,我们睡了他们才回来。这在现在不可思议,现在的人们大部分时间要为家奔波,要为孩子奔波(虽然只有一个,比起来咱们以前一家四、五个孩子工作量应该少多了);如果孩子安顿好了就自己去旅游,去消遣;可那时候的人怎么就知道干活,快快乐乐的干着收入不高又自己着迷的活,但我觉得妈妈他们那一代人在当时是充实的,是单纯的,是快乐的。   

) K& h3 N- y: o; r o9 `6 G$ U( p% C

 

1 r' W4 ~! k# t g

妈妈的文化程度不高,她不会写什么长篇大论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发言她总是很发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总是要写“斗私批修”什么的发言稿,我们回家一看到饭桌上摆着平常少见的好吃的,妈妈又不断的给谁夹菜,那饭后总会有一个写“发言稿”的任务落在这个人身上。那时真是难为妈妈他们了,这些老师们辛辛苦苦的工作,根本不理解文化大革命,糊里糊涂的卷入了“派性”斗争,又含泪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到遥远的祖国边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们奉献了自己能奉献的一切,还总是让他们斗私批修,妈妈不会说那些“紧跟时代”的话,不会写发言稿,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 |8 D+ Z2 a$ S

 

! h' f$ L( G# x, t5 U

我在内蒙古农村呆了五年,几乎是最后一批离开村子的。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我觉得妈妈的乐观性格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每年冬闲探亲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妈妈爽朗的笑声和大嗓门的嘘寒问暖;什么时候跟着妈妈姐姐逛街,都会忘记一年的劳累和烦恼;而平时在爸爸写的家书后面都能看到妈妈简朴温暖的一句话“注意身体,别怕花钱”。妈妈的言行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6 Y' B5 _* \7 A0 F9 }; C

 

- G: [2 Y' Q0 ~# e

妈妈最喜欢孩子了。她对下一代的喜爱溢于言表,她会在半夜想起来那个孩子要打预防针了;她会长时间的等在幼儿园门口就怕谁忘了接孩子……,但是这种关怀在27年前的那天戛然而止,当我听到妈妈肺心病不治的噩耗时心都碎了,天要塌下来一样的感觉。几天前我还在小庄医院看望的妈妈,她还送我下楼;我给她带去的最爱吃的秋柿子还没有吃完,静静的留在碗里;准备过冬的棉衣放在床前,叠得整整齐齐---而与妈妈的生离死别距离我儿子的出生仅差一个月,妈妈没有见到他(们),妈妈永远见不到他们了……

% d) s) [) X1 r, ?

 

! l$ g! C/ r, ?1 P* v

妈妈突然离世,附小的很多老师和妈妈的学生都赶到我家来吊唁和安慰我们,妈妈在相片上看着我们,她没有等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好日子,她不会想到二十几年后的今天生活有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那么热爱生活,却留下了那么多的遗憾。

2 M7 u2 i: w ]4 @

 

n% Z- K1 j0 Z7 F# g3 u( @

妈妈没有走,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我会永远带着她的照片,带着我的妈妈去游览美好河山,去跨越艰难险滩,妈妈的音容相貌将伴随我一生,直到永远!

发表于 2010-11-8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熟悉的陌生人在2010-11-8 8:40:00的发言:
+ W' H( L4 i8 s

但是这种关怀在27年前的那天戛然而止,当我听到妈妈肺心病不治的噩耗时心都碎了,天要塌下来一样的感觉。几天前我还在小庄医院看望的妈妈,她还送我下楼;我给她带去的最爱吃的秋柿子还没有吃完,静静的留在碗里;准备过冬的棉衣放在床前,叠得整整齐齐---而与妈妈的生离死别距离我儿子的出生仅差一个月,妈妈没有见到他(们),妈妈永远见不到他们了……fficeffice" />

% F! \( \3 i$ p, Z* U$ u

 

6 e G, _! @2 p! w; v

妈妈突然离世,附小的很多老师和妈妈的学生都赶到我家来吊唁和安慰我们,妈妈在相片上看着我们,她没有等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好日子,她不会想到二十几年后的今天生活有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那么热爱生活,却留下了那么多的遗憾。

, @, G, q8 k9 ^! d3 N3 ~

 

Z6 X0 {, t6 v8 f$ K

妈妈没有走,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我会永远带着她的照片,带着我的妈妈去游览美好河山,去跨越艰难险滩,妈妈的音容相貌将伴随我一生,直到永远!

: _, A- B( {! [- Y: z( T

感人肺腑,你有一个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好妈妈。

发表于 2010-11-8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王颖的哥哥王彦曾参加庆祝少先队建队10周年大会并与彭真合影,而且照片豋在当天的报纸上。我想找找这幅照片,在网上搜寻时,这张报纸没找到,当然照片也不会找到,但是在网上见到当年纪念建队10周年的纪念邮票。不知当年是否有同学集邮,也有这些邮票。

9 J( @# e# t# {7 `( \

 

# K5 z r7 Z% J

pMajUE7o.jpg

发表于 2010-11-9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1-8 22:46:00的发言:
! B( J1 W$ \2 u% Y0 w9 k, L

说起王颖的哥哥王彦曾参加庆祝少先队建队10周年大会并与彭真合影,而且照片豋在当天的报纸上。我想找找这幅照片,在网上搜寻时,这张报纸没找到,当然照片也不会找到,但是在网上见到当年纪念建队10周年的纪念邮票。不知当年是否有同学集邮,也有这些邮票。

9 K1 F8 x9 D4 L" e+ l$ ^ F

这邮票使我回到附小少先队员的日子里,记得我们班去参加建队十周年活动的是张树人,他回来后给全班讲大会情况,讲到彭真和大家一起庆祝。另一班的就是王彦了,我印象里是柳钢。

发表于 2010-11-9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0 18:03 , Processed in 1.21368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