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平月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七日

. h$ E* R( l( b) y. Y) z

    

, w' t( ?3 B7 o7 q! Q

                   聚会中华文化园

3 M% n7 Q4 c+ x! h) j5 c

                 

! c; A: E. {) L) C

                   春光和煦,

; t& A2 ?( t7 t0 ~

                   花红叶更绿,

' [8 V6 s9 e G# o" D/ s2 D# m1 o

                   阔别多年今相聚,

$ X. T( p* g, P: l' a C

                   欢声伴随笑语。

# K" `# D) o' o9 I, w

 

; _ M, w1 N4 ?1 y( J# }/ Y8 U/ J

                   牵手尚思名姓,

& V6 k# X# v3 \

                   围坐倾诉衷情,

/ ~9 s+ h4 @ N8 `$ e' {

                   但愿人生百年,

7 d9 b+ G+ m: {2 A( R5 s* [

                   岁岁有此梦境。

: \* y: P- S$ d; a. q9 y3 w) L

        后记:2010年4月27日,28日两天,北京航校3244,3245两班的同学和两位老师,欢聚于北京中华文化园。此次聚会,距2000年相聚,已有十年;距1967年毕业分配,已愈四十三年之久。园中景色怡人,同学亲情欢悦,怎不令人感慨万分,诗意盈然也。

5 {9 F# _! T4 c. V8 f. e6 q0 V

     此词填于27日游园途中,晚餐时宣读为大家助兴,28日上午求教于我班文人金洵女士斧正,改定于28日晚返回潍坊的火车上。当此小词改定,已是4月29日凌晨了。
   

5 P6 Z% z. W* d/ A' o; e

 

, G1 t/ r- w% X2 u

 

6 i% ]/ h) \8 c) R' q o

 

+ v8 ]0 E# I* _5 Y* m1 `

 

8 |! \ n1 T( W) K4 U

 

: I/ y5 s. `/ M4 o, q

  
 
  

发表于 2010-5-1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五一接受往年的教训,不再出门(去年在上海受挤,还有一年,开车去了郊区,从一早出发,黄昏才找到可以落脚的地方,人太多了)

. u# _7 g. F" z+ h* M) T

听听歌吧。我也发一首:《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很有气势。

1 `+ I. w9 g! d

(视频里的画面曾经见过,07年10月从成都去泸定,汽车穿过了二郎山隧道,似行驶在半天空,前方崇山峻岭被厚厚的白云遮挡,时隐时现。终于来到了“泸定桥”畔,那曾是红军浴血奋战的地方。)

: x% k2 m6 `" ~3 Q3 s6 M& A

 

发表于 2010-5-1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律          2010年4月28日

' S# }* H% ?& n3 l+ X {6 b

 

. e& _: I: p) y1 h4 p# m) g

          老大老四和老六,

3 }0 q3 g7 @ C8 d* P9 u1 S

          优龙会议手牵手,

( j3 h! F5 v; d

          回味别后多少事,

8 s" a7 h3 N* `8 c

          千言万语说不够。

* K: V2 n) }* [( n: |' i4 f

          问询未归三兄弟,

. }9 a' k8 v) `* \ f0 a, t" _

          可知思念难忍受?

& a& K# C8 `* j2 f, z6 p

          何时六人齐相聚,

/ d- z0 v5 _: y1 R( w4 M% c7 b/ W

          共把深情理个透。

3 V: V5 U4 E2 f' H; f. F( H# X5 ^

     后记:在北京航校上学期间,我们宿舍同住六人。大家按年龄排出老大老二至老六,名闻全班,声播宇宙【非吾等不谦,仅为押韵也】。此次聚会,仅来三人,其余三人因事未回。人心思齐,追求完美,方写此打油诗以记之。这首小诗,名为“戏说六兄弟”,发帖时忘记打上了。

发表于 2010-5-1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尾沟在2010-4-19 19:58:00的发言:
" U" x: Y S) A" P! X4 v

     前赋歪词【浣溪沙】三首,贻笑大方,实难入目。然吾心绪难宁,情犹未尽,特赋七言打油诗一首,呈予诸校友一笑。

8 V* [) z; a' |3 G

                        德州北镇和潍坊,

; y, K6 W$ `# `- o( o0 ^5 |

                        黄县掖县与莱阳,

2 ^5 a; l- g6 V }# j

                        济宁聊城平阴县,

; g" f. G; x( X% S$ h$ }

                        奔赴山东辞北航。

' _; [9 [2 t4 b

                        莫道前程多风浪,

) v6 ^& W3 R$ H F: D

                        青春如火志如钢,

; p. Q: k5 a% G& E" R

                        万山踏遍人亦老,

' w2 B* l8 z$ _, k& I

                        毕生心血赋华章

# u7 K% t2 p% J5 T+ U: ]

        这首小诗发帖之后,常感后面几句不尽如人意。现把后面四句重新写出,供诸君斧正。

* F0 c e @% v/ Z

             山东校友会聚山东

9 H+ \( R/ s( h

             。。。。。。。。。

4 p$ C" {8 g9 l3 x0 [9 h6 p$ J

             莫道前程多风浪,拼将热血赋华章,

2 i* t7 K. |1 y0 U

             万山踏遍人亦老,回首无须论短长。                           

8 _% S! u/ X! U$ F

                                         

0 L6 @5 T9 i- {8 J8 q, l+ F

                                                                                

& o9 T- k0 {+ r; R, D$ N

                                         

* P4 p; x+ o; I* _ _

                                        

' P" t: [% v. Y8 H! s& B

                                       

发表于 2010-5-1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lu在2010-5-1 8:53:00的发言:
+ r3 y O, `2 J8 g) g

    哇 ,谢谢大学长的美食哦,青团我是吃不上了,饱饱眼福好了。谢谢您,您真是个美食家,祝您五一快乐。

2 u. V, u8 z, s5 k7 J

谢谢!也祝您五一快乐!我吃东西一点儿也不讲究,自然灾害时19~20多岁,饿怕了。记得小时在北京从来没吃过鱼汤,认为很腥气。后来59年去沈阳实习,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了鱼汤,那是在黄河大街一个饭店里吃的。前面我曾讲过,当时沈阳厂里,只有棒子面的小砂轮和腻虫小白菜汤。如果有一天听到几号食堂有淡馒头买,我们会走很远的路去买。所以星期天就去了市里吃了一顿饭店,第一次吃到了鱼汤,感到味道还可以。第二次去沈阳是住在旅馆里,也是冬天去的,晚上很冷街上没什么人,街边的小店里露出微弱的灯火,进到里面很高的大炉子倒是把房间烧的很暖,炉子边围了好几个黑衣黑脸黑手的流浪儿在烤火取暖。晚上我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沈阳饭店吃饭,旁边桌子上是一个穿了黑衣的老者,一个人整整叫了一台子菜,人仰靠在后面,前面衣服上吐满了污物,我以为他没气了,找来了服务员,服务员摇手叫我不要管他。后来有一年夏天去长春,看到一个醉酒者自行车边上一放,头枕马路崖子就睡了,当时倒也没人推走他的车和偷他的钱包通过这两件事我知道东北人吃酒是很豪爽的,你们在那里生活多年,想必关系会很融洽吧!

发表于 2010-5-1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1 7:48:00的发言:
$ _# E! ]& {7 D4 S4 P L

我是说您跟三三学,他都没算坏人,您这老党员更不会被归到另类里了。

: v2 F% r. h) E; S2 I

等三三电脑修好,文章,照片亮出,您就知该怎么学了。(据说,抗旱抗的他都没汗了。)

, m% D5 m# C% x# |( R1 T& C6 f

小学妹对三三的情况瞭如指掌,就是不告诉我,有意要叫我着着急。大概在三三那里拿过保密费了。

发表于 2010-5-1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1 12:44:00的发言:
0 ^1 _4 ~% f U& M9 A+ @5 K

小学妹对三三的情况瞭如指掌,就是不告诉我,有意要叫我着着急。大概在三三那里拿过保密费了。

% f7 i, j1 J% x8 h. W/ w- i3 m& ^

我也只知道三三电脑坏了,上不了网,您只能怪他太抠门,不说再买一台,赶快露面,让大家干着急。

发表于 2010-5-1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听说您电脑坏了,也不知道我劝您您看的到吗?我看您平常过的满潇洒的,您自己讲过冰箱里一直放着烧好的牛肉,车子开的是自动挡的本田。从您拍的照片看,家里大的象个庄园。怎么碰上电脑坏了您就“抠门儿起来了呐!”我告诉您,现今人不可没钱,没了钱可是寸步难行。但钱也不好存太多。奥巴马要人民币升值,那是对外的。最近听说要出500面值的钞票了,这意味着人民币对内是升是贬您很清楚。我经过过用纸币折飞燕的时代,现在您去买东西,分票没人要,角票也没人高兴要了。所以电脑坏了,如果修不好就买一台,这么多同学都在关心着您,论坛也更是少不了您。请早点儿回来吧!我们的三三领导。

发表于 2010-5-1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从记事开始一直住在东直门内新太仓褡裢坑,从来没有搬过家。那是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分里外院,我们住里院外院是另外一家,都是从一个尼姑那里租用的。外院有一棵直径有500左右的大枣树,每年打枣归外院人家。我们里院屋前有两棵黄刺梅中间靠东边是一棵梅花树,因为开花时只有花没有叶子,我们叫它干枝梅,靠南面还有一棵6~7米高的香椿树,每年用竹杆绑上刀子可以钩香椿吃,后来逐渐的付不起房租了,外院变成了两家人家,里院变成了四家人家。后来家家都搭建临时房,树都砍了....。现在听讲北京各个住宅区都在搞绿化,树又多了起来。一棵干枝梅开花时和它一样。
发表于 2010-5-1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谢谢了!!!

+ t1 H4 E! ?1 k: w

我一定将你的好意告知我的所有同学。

发表于 2010-5-1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3 H4 G8 v4 t& o1 f

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黄河大合唱》,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 F' R7 _5 n# x& X& d8 {9 S9 r

 

U' y( r$ n9 \: z

 

发表于 2010-5-1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到了,每到这个季节蚕豆和小菀豆就上市了,这两种豆我都喜欢吃。刚上市的蚕豆放上些香葱烧油闷蚕豆,小菀豆烧汤吃比炒了吃还要嫩,上面洒上点儿蛋花,绿的黄的加上清汤,看上去很舒服,喝起来又有豆的清香味。过去北京蚕豆是比较少的,价钱也比较贵。我在南京时吃蚕豆就多了,但来路不正。那时学校给每人一分地,我们为了省事就种南瓜,首先挖个大坑,下面多放点儿猪粪,加土再种上南瓜苗,浇水,于是就不管了。南方同学很勤快,他们会种蚕豆。我们不种蚕豆,但我们会收而且收起来就没有边界了。那时讲究穿中山装,下面两只口袋很大,我们几个同学从蚕豆地里一走,左右手分别用三个手指一挤豆到了手心里,豆壳留在豆秧上。一路走过去没多久下面两个口袋全满。于是回去大家倒在一起煮了吃。一般干这种事都是在星期天偷偷的干,因为要拿到宿舍下面用柴板烧,学校是不允许烧火的。从那时开始我不仅很喜欢吃蚕豆而且练就了剥豆快和剥再多也不会伤指甲的本事。
发表于 2010-5-1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lu在2010-5-1 9:00:00的发言:
+ z: Y4 h0 [: x

     不过现在应该都老了,秋季还应该有一茬吧。

+ d# D! o3 n6 ^6 \

您这纯属外行话,荠菜是野菜,没听说过野菜还分一茬两茬的。野菜是乱生的,长的大小也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1 6:49:00的发言:
2 R ?) d& ~/ H! A9 x+ ~

曾到过威尼斯一次,不过由于中途巴士出了故障,下午4点多钟才到达,逗留时间很短,“贡都拉”没坐成,很遗憾。买了一只小模型。

0 A ~, Y4 w, L" G9 `" {

威尼斯很美,古老的建筑虽是建在水中但保存完好。

+ e* q' m) B' s0 ^

三年前,去过一次威尼斯,先从火车站乘船(不是贡多拉)到圣马可广场,看了圣马可广场和围绕着它的博物馆,还有伯爵宫,之后天已经黑了。今年再去主要是走胡同到圣马可广场,一路上看胡同和街店,水路胡同等。然后乘大船到大桥离开。这次去之前,意大利人告诫我们不要坐贡多拉,因为他们胡乱要价。所以没敢坐,其实也未必。还是留下遗憾了。

发表于 2010-5-2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1 21:15:00的发言:
7 {4 I" d, a6 x# v

您这纯属外行话,荠菜是野菜,没听说过野菜还分一茬两茬的。野菜是乱生的,长的大小也不一样。

; {% W- F/ ]& B7 `. V

  我倒是希望它能有两茬。

/ A: b8 g9 a) h. c0 s1 J: J' g

 

" K0 ?) m- y/ W- L0 U+ E! \! p

 今天一早,听朋友说昨天去了植物园,中午12点多乘车往回返,下午3点多才到家(原本只需1个小时)。人多车多可想而知。

# ]0 Q( c" N* J2 O/ q

还是在家劳动劳动吧,劳动节嘛。决定大洗:床单,被罩,毛衣。。。

发表于 2010-5-2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2 7:59:00的发言:
" `5 }/ `% C3 I1 v5 y

  还是在家劳动劳动吧,劳动节嘛。决定大洗:床单,被罩,毛衣。。。

8 b3 V6 H: P1 Q) ?/ H3 d

明智之举,等上班的人去忙工作的时候,我们再出动,这也是资源均衡享用嘛。

发表于 2010-5-2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2 7:59:00的发言:
5 i+ h2 ~0 v! ~: r. k' B

   今天一早,听朋友说昨天去了植物园,中午12点多乘车往回返,下午3点多才到家(原本只需1个小时)。人多车多可想而知。

% S0 u- t- R" D' J3 K" s- x

节假日香山、植物园万万是不能去的,人多车多。我是24日早上去的,刚8点车在五环路香山环岛出口前就堵了,好容易蹭到香山环岛仍不畅。心想就是到了植物园停车也是个问题,于是改变行程绕道奔四环去了朝阳公园。

/ l5 [& \0 ^* X5 u- X

      我们这些人还是平时再行动吧!千万别凑热闹,否则就是自己找麻烦。

发表于 2010-5-2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刚才半天没法过去,现在又发重了。

发表于 2010-5-2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2 8:53:00的发言:
- H7 {5 G* M* N: d' B

明智之举,等上班的人去忙工作的时候,我们再出动,这也是资源均衡享用嘛。

% F4 _5 }8 Y3 C% R$ i

就是,我们有的是时间,何必去凑热闹。

- B( h2 u4 D8 I5 i a

洗衣机在干活,今天听点儿轻松的音乐,----寻找那美好的记忆。

9 j9 M; [7 Y, i/ F$ D2 j |7 P( b. k

 

! J- V0 L1 ~. u

《姑娘生来爱唱歌》

7 Q! \8 ~3 Z6 R

) {3 f$ b. L; V' X9 P

 

; Y" V0 H' ^' S J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2 g) f9 ~4 N% N- t

 

发表于 2010-5-2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2 10:38:00的发言:
: Z" y. d: q u' J7 a
QUOTE:
9 l3 h+ v8 k/ N5 U2 \* |* O1 u

大学长,很爱听《拉兹之歌》。可惜我怎么只听见声音, 看不见影?和您一样“隐身”了。

: o2 ?* Y4 g/ ?! |# R

或许我的电脑问题?

发表于 2010-5-2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2 10:38:00的发言:
9 y6 y5 s* ~5 u8 i9 G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 D! \0 S; s9 t* A& G6 P C

大学长,很爱听《拉兹之歌》,可是我怎么只听见声,看不到影?拉兹和您一样“隐身”了?

9 q2 Z9 D, ~& a2 e. F' o! @

或许我的电脑有问题?

0 z: y& ^" [# i; y' n6 \( N

 

% m, W/ |1 p! ]' f2 h& c- B6 c

当年另一部印度电影《大篷车》也是家喻户晓。

$ \: f; u& ?& `1 b$ w( [7 }4 l

 

发表于 2010-5-2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2 11:38:00的发言:
" B( q4 A: |8 B5 t( R- Y( P6 ?! i

大学长,很爱听《拉兹之歌》,可是我怎么只听见声,看不到影?拉兹和您一样“隐身”了?

, H4 e( O: r, [6 G

或许我的电脑有问题?

9 j( `$ G) f3 f# X" M

我又检查一遍,你教的我学的都没问题,是老师的电脑有问题了,不过是小问题,也可能哪儿接触不好。不是我要隐身,是因为我坐在这儿一会儿是喘口气休息休息,你只是用洗衣机洗洗衣服,我是把要洗的洗上,然后整理东西,最辛苦的是把东西归位放好,要爬上爬下。洗衣机停了要去晒衣服,并再洗一桶。百忙之中知你在洗衣服,给你挑了一首洗,抖,凉,晒波尔卡,可是传不上来。只好拉了一首歌,其实我坐下来的时候很少,不得不隐身,否则有人对我讲话我不回,很不礼貌。

发表于 2010-5-2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1 12:30:00的发言:
- D+ T' r4 |' z8 f8 A' L% y( G

谢谢!也祝您五一快乐!我吃东西一点儿也不讲究,自然灾害时19~20多岁,饿怕了。记得小时在北京从来没吃过鱼汤,认为很腥气。后来59年去沈阳实习,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了鱼汤,那是在黄河大街一个饭店里吃的。前面我曾讲过,当时沈阳厂里,只有棒子面的小砂轮和腻虫小白菜汤。---

7 r3 n; Z- J! Q6 C$ `

    大学长的记忆力真好,对往事记忆犹新,我就没这么好的记忆力。不过刚到沈阳时,食堂的砂轮是吃过的,真是很难吃的,食堂的饭菜都很简单。比学校食堂差远了。东北人好喝酒的人多,醉酒的人也多,算是比较豪爽的。您还在其他帖子讲到蚕豆,最近在北京已经吃了好几次青蚕豆了,挺好吃的,但还是南方人吃的多一点,北京人不太认这种菜。

发表于 2010-5-2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长、马尾沟、duyan、西水车、王大可及各位学友、网友:大家好!

, q/ f" n9 W8 F9 {1 M! p+ R

由于网络原因,回京后无法上网。多次向联通公司报修,也是无济于事。今晨,气得我向联通公司投诉,到现在才算能上网,但也不太稳定。

; [% w W; N: r& J9 ?

首先声明,本兄弟没去看病,请大家放心。自4月14号开始去了云南,也不是去考察旱情,只不过用自己的汗水抗了抗旱,说无济于事都是天大的夸张。云南以后顺便去了西安,28号早晨乘晚点火车到京,马不停蹄跑到京良路赶上了3244、3245两个班聚会的尾巴。从晚上开始就鼓捣电脑,连生日也没过好,到今天好不容易才上了网。

: n& N% t, t) D, o

前后整整半个月,自认为是一次深刻的体检。经历了3200m以上的高原,仅仅十次左右呼吸加一次深呼吸,没有其它高原反应。到玉龙雪山上,有穿羽绒服的、有穿毛衣的、有租大衣的。几千人恐怕只有我一人只穿一件金利来白衬衣,在偶尔小雨的阴冷天气里确实没觉得冷。在摄氏37度的版纳,没觉得热得不得了,汗当然要出的,否则也没法抗旱了,只是脸晒黑了而已。十几天里有三次凌晨两点入住宾馆,第二天照例早起出发。总之,十几天不觉得累,能吃能喝,从没被小伙子们落下。因此说,是一次深刻的体检。

+ k* q3 @2 E9 n6 F

对于一路所见所闻,我会慢慢地向各位介绍。

~; G1 h/ y9 R" t

谢谢大家对本兄弟的关心!再道一声晚点的节日问候!

发表于 2010-5-2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梦令  入云南

% s$ [3 x+ D+ l+ w) c: V+ f) _

石林、三塔、东巴,路远地高雪白。后来向何方,直指西双版纳。版纳版纳,民族团结一家。

发表于 2010-5-2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5-2 14:14:00的发言:
" Z: c3 x, f: K H

 

e7 Z3 N4 A; ^& }' V6 ^

谢谢大家对本兄弟的关心!再道一声晚点的节日问候!

7 U* }: C0 J) T; C. i" g( J" x" w9 t

热烈欢迎我们的三三同学平安归来!吃牛肉的到底比吃猪肉的身体好!

发表于 2010-5-2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2 14:21:00的发言:
2 m% ^1 T! _. d7 R5 Z4 F J

热烈欢迎我们的三三同学平安归来!

" V! B; S3 V9 n6 I, e/ {

谢谢大学长。

4 p. o w' @) I

介绍一下少数民族对男女的称谓。

0 P( @4 Z6 |, V X0 b" P% b- a

彝族,管男人叫“阿黑哥”,管女人叫“阿诗玛”。

2 f; f1 R5 |1 G) _ @3 g4 Y8 v" p

白族,管男人叫“阿鹏哥”,管女人叫“金花”。

2 n3 k) [5 U- m8 V y3 ?

纳西族,管男人叫“胖金哥”,管女人叫“胖金妹”。

1 t$ V9 x w) y! L0 d. S& a

傣族,管男人叫“猫哆哩”,管女人叫“騒哆哩”。管老年男女叫什么没记住。

) L* e0 }9 r. d. ?+ f

统统的绝对不能管女人叫“小姐”。

发表于 2010-5-2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5-2 14:14:00的发言:
+ d' [. z( T# L- [: x. b% C) r2 V

。。。过于一路所见所闻,我会慢慢地向各位介绍。

# P0 x7 j0 h+ t9 t( H1 h

谢谢大家对本兄弟的关心!再道一声晚点的节日问候!

$ e q/ Z( L! M" j- s6 u

在大家的千呼万唤声中,您终于出现了,我还以为是领导在考验我们是不是“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愿看您详细介绍一路所见所闻。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5-2 14:40:00的发言:
' l2 x h% F, j

彝族,管男人叫“阿黑哥”,管女人叫“阿诗玛”。

, G! }7 r7 D- F7 @4 v( J4 p7 L5 g+ N

是彝族的某个分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3 03:25 , Processed in 0.165864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