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T1 f& j7 D' t9 @( F6 }7 q
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飞机ffice ffice" /> & x2 ~: M" H* q4 b0 L I
老毕
3 T& ?5 n: B, ?8 J7 }" n$ B; ?转载自 All Plane 中国 ! Y) _8 ^' c2 H T: [
1958 年是中国历史上称作“大跃进”时期,在全国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现象。这期间中国航空工业的仿制和自行研制型号繁多,是飞机首飞上天最多的一年。但绝大多数飞机没有能够发展下去和交付使用,本文就对这一时期的飞机做简单的介绍。
' z, m6 _* P0 P' m; o3 |仿制的飞机
8 Z h- z' ]# l东风 103(歼-6/米格-19П)
! g" q" S4 w- o+ A. C3 F) F0 | 早在 1956 年当时的二机部和航空工业局就计划开展米格-19 飞机的仿制工作,1957 年秋天,聂荣臻率领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购买米格-19 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当时该机有米格-19C(昼间歼击机)、米格-19П(全天候截击机)、米格-19ПM(完全以导弹为武器的全天候截击机)三种型别,我国决定只仿制米格-19П 型,购买了该型飞机的全套图纸,在沈阳飞机厂进行仿制,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其发动机。1958 年上半年,苏联图纸资料陆续到达沈阳两厂,8 月生产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正式开始试制,称作东风 103。除图纸采用苏联的以外,工艺资料主要由自己编制,并且全部使用了自制的工艺装备(苏联曾多次提出卖给我方一套工艺装备,均被拒绝)。1958 年 12 月 17 日首飞成功,1959 年 4 月 26 日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但存在许多的的质量问。 2 C4 H6 P h: ]' m" E |
5 D7 V. b8 P4 `! g _5 R
东风 102 " e3 B$ N; T: I. ?+ e
在试制米格-19П 的期间,部队反映需要大量歼击机,不需要很多截击机。由于我国没有购买米格-19C 昼间歼击机的图纸,于是决定沈阳飞机厂在米格-19П 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称作东风 102。1958 年 7 月开始设计,前机身参照米格-19C 前机身设计,后机身采用米格-19П,机翼按米格-19C 机翼测绘。1959 年 9 月 30 日 01 架东风 102 试飞成功,12 月 6 日试飞完成,性能接近米格-19C,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东风 102 由于未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强度仅及设计指标的 86%,整架飞机抖动严重,造成投产的数百架飞机无法交付。后被迫从新试制米格-19C 飞机。
- m+ M7 T8 {! r0 z1 [3 W( _- C9 g
; `( E; `+ L2 M, f东风 105(歼-6 乙/米格-19ПM)
1 r' g" h; F9 y0 _7 `. ~9 c 为了满足空军部队换装的需求,1958 年 11 月南昌飞机厂也以米格-19ПM 为原准机进行仿制全天候导弹截击机,由株州发动机厂仿制其发动机,该机被称作东风 105。1959 年 2 月 24 日首次试飞,进行了小批生产。东风 105 在机翼上安装了 4 个固定导弹发射架,可携带 4 枚 PL-1 空空导弹,取消航炮,减速伞舱在垂尾根部。
% y/ D2 M" f2 n$ k. ~# w1 I- {7 B
: `1 D; M0 B; h1 v) j9 n% F旋风 25(直-5/米-4)
$ ~" {% s! `; @1 j 1958 年 2 月哈尔滨飞机厂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 直升机,1958 年初,米-4 直升机的技术资料到厂,年底完成静力试验,12 月 14 日首次试飞成功,1959 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后由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被迫从新试制。 7 ]+ F$ _% W# Q7 j: K' e
a0 t+ ~" `/ R/ m `
飞龙 201(图-16)
9 c" n. u. v u( s# A6 P% K “大跃进”开始后,为了早出、多出轰炸机,决定提前仿制图-16 轰炸机。1958 年 12 月,与苏联方面谈判,1959 年 1 月图-16 飞机到达哈尔滨飞机厂。下半年图纸资料、零件基本到齐,1959 年 10 月使用苏联提供的零件装配而成的图-16 轰炸机制成并试飞成功,称作飞龙 201。 8 M% G4 }2 N# R* l5 }' o3 a
此外还进行了伊尔-14 小型运输机、伊尔-18 中型运输机的部分仿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