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化17504在2009-9-19 14:42:00的发言:
' N$ v8 a3 f9 n4 H+ h: [* B

& s6 Y# C: C K4 f" V) T5 C

谢谢!你是哪一班的?她和你是一班的吗?其他人的情况知道吗?回复、短信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09-9-19 8:15:00的发言:
 红旗一号在北京西郊机厂试飞。
* ~. u# j1 E: N1 |+ U: H5 ^

虽然我没有能够从事航空工业的建设,但是我始终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看到这个大跃进时期的我校设计的飞机就使我想起当时很多事情。我曾经收集的资料里有一篇介绍,贴出供感兴趣的同学回味。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资料1

  6 T1 f& j7 D' t9 @( F6 }7 q

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飞机fficeffice" />

& x2 ~: M" H* q4 b0 L I

老毕

3 T& ?5 n: B, ?8 J7 }" n$ B; ?

转载自 All Plane 中国

! Y) _8 ^' c2 H T: [

1958 年是中国历史上称作大跃进时期,在全国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现象。这期间中国航空工业的仿制和自行研制型号繁多,是飞机首飞上天最多的一年。但绝大多数飞机没有能够发展下去和交付使用,本文就对这一时期的飞机做简单的介绍。

' z, m6 _* P0 P' m; o3 |

仿制的飞机

8 Z h- z' ]# l

东风 103(歼-6/米格-19П

! g" q" S4 w- o+ A. C3 F) F0 |

  早在 1956 年当时的二机部和航空工业局就计划开展米格-19 飞机的仿制工作,1957 年秋天,聂荣臻率领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购买米格-19 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当时该机有米格-19C(昼间歼击机)、米格-19П(全天候截击机)、米格-19ПM(完全以导弹为武器的全天候截击机)三种型别,我国决定只仿制米格-19П 型,购买了该型飞机的全套图纸,在沈阳飞机厂进行仿制,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其发动机。1958 年上半年,苏联图纸资料陆续到达沈阳两厂,8 月生产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正式开始试制,称作东风 103。除图纸采用苏联的以外,工艺资料主要由自己编制,并且全部使用了自制的工艺装备(苏联曾多次提出卖给我方一套工艺装备,均被拒绝)。1958 12 17 日首飞成功,1959 4 26 日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但存在许多的的质量问。

2 C4 H6 P h: ]' m" E |

5 D7 V. b8 P4 `! g _5 R

东风 102

" e3 B$ N; T: I. ?+ e

  在试制米格-19П 的期间,部队反映需要大量歼击机,不需要很多截击机。由于我国没有购买米格-19C 昼间歼击机的图纸,于是决定沈阳飞机厂在米格-19П 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称作东风 1021958 7 月开始设计,前机身参照米格-19C 前机身设计,后机身采用米格-19П,机翼按米格-19C 机翼测绘。1959 9 30 01 架东风 102 试飞成功,12 6 日试飞完成,性能接近米格-19C,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东风 102 由于未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强度仅及设计指标的 86%,整架飞机抖动严重,造成投产的数百架飞机无法交付。后被迫从新试制米格-19C 飞机。

- m+ M7 T8 {! r0 z1 [3 W( _- C9 g

; `( E; `+ L2 M, f

东风 105(歼-6 /米格-19ПM

1 r' g" h; F9 y0 _7 `. ~9 c

  为了满足空军部队换装的需求,1958 11 月南昌飞机厂也以米格-19ПM 为原准机进行仿制全天候导弹截击机,由株州发动机厂仿制其发动机,该机被称作东风 1051959 2 24 日首次试飞,进行了小批生产。东风 105 在机翼上安装了 4 个固定导弹发射架,可携带 4 PL-1 空空导弹,取消航炮,减速伞舱在垂尾根部。

% y/ D2 M" f2 n$ k. ~# w1 I- {7 B

: `1 D; M0 B; h1 v) j9 n% F

旋风 25(直-5/-4

$ ~" {% s! `; @1 j

  1958 2 月哈尔滨飞机厂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 直升机,1958 年初,米-4 直升机的技术资料到厂,年底完成静力试验,12 14 日首次试飞成功,1959 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后由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被迫从新试制。

7 ]+ F$ _% W# Q7 j: K' e

a0 t+ ~" `/ R/ m `

飞龙 201(图-16

9 c" n. u. v u( s# A6 P% K

  大跃进开始后,为了早出、多出轰炸机,决定提前仿制图-16 轰炸机。1958 12 月,与苏联方面谈判,1959 1 月图-16 飞机到达哈尔滨飞机厂。下半年图纸资料、零件基本到齐,1959 10 月使用苏联提供的零件装配而成的图-16 轰炸机制成并试飞成功,称作飞龙 201

8 M% G4 }2 N# R* l5 }' o3 a

  此外还进行了伊尔-14 小型运输机、伊尔-18 中型运输机的部分仿制工作。

发表于 2009-9-19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9-18 23:09:00的发言:
* G2 Y7 n6 t) t/ e

3346班第一任团支部书记不叫苏大体,人家叫苏明聃。听说退学后去了首钢。

6 j& N' @1 ^% Z1 ~9 ^

谢谢您的纠正。她是我小学的同学,那时她家的窗子对着我家的门,放学后都是在一起玩的,那时她的名字叫苏大体。真是老了老了,都60几岁了,还叫着儿时的名字!

, ?2 T0 E1 s" Y

 

发表于 2009-9-19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t11lq在2009-9-19 8:14:00的发言:
; c& y1 |, w& y0 [3 t3 ?, a

老照片

! W* x2 B/ d1 L4 J9 V4 L1 A% d- \; @0 t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扫描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j* q. M, k! v! z8 s% D

这张照片好像认识几个人:右起第4人程锡康、第5人苏庆元、第7人吴梁,左起第3人赵志、第4人李洪文。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资料2

  5 U f# z* k9 y6 m7 n

自行研制的飞机fficeffice" />

v( t& H* g( c) O' ^0 ^, c

红专 502(初教-6

7 ~9 E, ]' o0 G. c: g7 o8 a; S

  1957 8 月,航空工业局决定不向苏联购买雅克-18 的后续机雅克-18A 的图纸,由沈阳飞机厂设计室自行设计。当年 12 月航空工业局和空军联合批准了该机的设计任务书,其设计方案为:性能与正在设计中的歼教-1 飞机很好衔接,使两个机种成为一个训练体系,便于飞行员更好的从活塞式初级教练机过渡到喷气式高级教练机。该机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基本使用国产原材料。1958 5 月完成初步设计,并且制造了 11 的木制模型。后交由南昌飞机厂继续设计试制,1958 7 26 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62 1 月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截止到 1986 年年底为止,共生产各型飞机 1,796 架。

9 P6 O7 [+ ~( T% j2 w4 ~& l! ?, k' x; m

4 ]2 C4 ^& {$ h* l- F3 W3 S

红专 503(歼教-1

$ j9 @, |( W0 h5 u# L

  歼教-1 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沈阳飞机厂 1956 10 月开始酝酿设计,12 月草图就绪,1957 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改设计,1958 4 月开始试制,7 26 日首飞,并到北京进行了表演。 歼教-1 为单发双座亚音速歼击教练机,后因出现发动机叶片折断、试制工厂无力顾及和空军训练体制变动的原因而中断研制。

( v% Z- n8 F, @9 L& ]% y

& T" ?. f0 P4 [. A, W: A

北京一号

+ M7 k" I7 `! U/ c$ i- j

  北京一号是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也是大跃进时期学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该机酝酿于 1957 6-7 月间,1958 2 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开始试制。于 1958 9 20 日制成,9 23 日在首都机场首次试飞,次日由北京市委命名为北京一号,并且完成了北京-天津、北京-上海的航线试飞。北京一号采用 2 台苏制 АИ-14Р 活塞发动机,下单翼,乘员 2 人,载客 8 人。

) @1 M1 B' M/ p7 G( v/ B% `

6 g2 q7 z7 p1 v0 v1 [$ G5 `

首都一号

0 I/ c* p) U1 o; Q7 {0 ^7 M( Y

  首都一号是由北京首都机械厂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采用 2 М-11ФР 活塞发动机,撑杆式上单翼,双垂尾,不可收放起落架。乘员 2 人,载客 6 人。1958 7 月开始设计,后经修改为首都-A 型,气动外形和美观方面都有改进,于 1958 9 29 日试飞成功。

' m1 G, U$ V5 i8 q

) b/ r+ L6 ^! m g! t! E3 f

首都-A

; X0 i* e1 ~' |; e+ I& Q- C

  是北京首都机械厂在首都一号的基础上改型的运输机,改型后飞机的气动外形和美观方面都有明显改进,但仍存在阻力大、结构超重等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3

 飞龙一号& P' d' p/ J& ^- f/ F: ]( S

  飞龙一号是由上海飞龙机器厂在雅克-12 四座轻型飞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将机轮改为浮筒,可在水面起降的水上飞机,也是新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1958 年 8 月 7 日开始试制,9 月 15 日试飞成功。 可以作为近海救护和教练之用。 

2 X* l% ~5 c {) d, Y+ x

松花江一号

8 I \ l* f3 s! D

  松花江一号是哈尔滨飞机厂以捷克 AE-45 飞机为原准机改型设计的轻型客、货运输机。除对飞机外形改动较大,其它系统均参照 AE-45 飞机设计。1958 年 7 月 8 日开始设计,9 月 29 日试飞成功,可载客 5-6 人。后因为哈尔滨飞机厂仿制任务繁重,该机没有研制下去。

1 R( y* B! G( K1 Q2 _# m, p: k# w; u

沈航一号

: D$ f, ]+ r) o L. f1 p4 \

  沈航一号是由沈阳航空工业学校(现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设计和试制的农业飞机,除发动机和仪表外全由该校师生设计制造。1958 年 7 月 25 日开始设计,10 月 7 日试飞成功。可乘 4 人,用于播撒农药、救护等,可在 200 米长的草地起降。

z% }3 i% Y* f1 ^% y

延安一号

$ p F, G% a: }9 o( P

  延安一号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设计和试制的单发上单翼飞机。1958 年 3 月开始草图设计,在 150 天内完成了除发动机以外的全部设计制造工作,1958 年 12 月 3 日试飞成功。装 1 台国产 М-11ФР 活塞发动机,主要以农用为主,也可进行跳伞、客货运、救护等用途,可载客 4-5 人。

; G w/ N M- `9 w$ ?

黑龙江一号

  黑龙江一号是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试制的多用途农业飞机。装 1 台国产 М-11ФР 活塞发动机,1958 年 12 月 16 日试飞成功。除驾驶员外可载客 3 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4

" L* I4 x4 M3 ~+ ~9 s5 H# E0 E5 S

红旗一号fficeffice" />

; N+ b9 x# ~' ~2 D! A! Y

  红旗一号是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试制的多用途飞机。装 1 台苏制 АИ-14Р 活塞发动机,1958 12 22 日试飞成功。除驾驶员外可载客 4 人。

3 W+ K9 |+ t# B' ^

上师一号

0 ^! n5 [/ C( ~; `1 i& c

  上师一号是由上海师范学院设计制造的初级教练滑翔机,1958 10 月开始设计,11 月初正式试飞,全部采用木制结构。

, t a. Y. d# a: j, }

解放一号

( Y# ~ p) p% n

  解放一号是由沈阳滑翔机制造厂设计制造的双座高级教练滑翔机,1958 6 月初试飞成功。为新中国第一架高级教练滑翔机。

. F7 g; h; X I' H. ]+ C1 p0 J

南航 01

K2 u' K$ Z% s/ }0 e) T4 l

  南航 01 号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考苏联 ПМ-3Ж 靶机改制的靶机。由飞机拖拽飞行,供飞行射击训练使用。1958 11 15 日试飞成功。

" D8 \" z6 n" L

  以上飞机是在 1958 年正式上天试飞过的飞机。同时还开始设计或改型设计了下面的飞机:

1 Q6 b5 N) X8 R

东风 104

8 `6 R) w. t/ p

  自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歼教 1 展开之后,沈阳飞机设计室就在苏联飞机设计专家马尔道文的帮助下,酝酿自行设计飞机的下一个目标,向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迈进。1958 4 月,飞机设计室提出设计东风 104 歼击机的设想,飞机的设计 M 数为 1.4,升限 18,000 米,能够全天候作战。后于 1958 8 月将东风 104 歼击机的性能指标提高,并改名为东风 107 

! t# h# u' [3 I( _

东风 107

; w( m1 H' q: q% G

  在 1958 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浪潮、追求高指标的风气影响下,自行设计飞机的性能指标一路攀升,1958 8 月,航空工业局根据空军的要求,决定将飞机设计室提出的东风 104 歼击机的 M 数提高到 1.8,升限提高到 20,000 米,装两台红旗二号发动机,并将飞机改名为东风 107。后来赵尔陆部长带队到哈军工参观学习,在东风 113 高指标的影响下,又将东风 107 飞机的最大速度提高到 M21958 11 月,沈阳飞机厂制成东风 107 木质全机模型送北京审查。当月,国家航空产品试制小组正式批准进行研制。12 月,沈阳飞机厂基本完成东风 107 生产图设计。1959 2 月,东风 107 飞机设计图纸送苏联咨询,并在苏联做了气动力试验。5 月,苏联有关部门正式提出咨询意见,认为飞机采用的变攻角活动机翼布局和发动机的选择不尽合理,飞行速度将达不到 M2 的指标,只能达到 M1.8,还可能出现不安定现象,建议采用大后掠角的固定三角翼。根据苏联方向的咨询意见、飞机设计室对东风 107 原设计做了较大更改,M 1.8,升限 20,000 米,定名为东风 107A,于 1959 10 月完成初步设计。1959 12 月,上级决定东风 107A 下马,为东风 113 让路。东风 107 初始阶段还能按科学规律办事,后来与东风 113 竞相攀比,不得不中途夭折。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5

  : x0 Q$ D# e2 N. z) f

东风 113

0 V/ I2 h$ K( W: c0 h+ Q* F' H

  在 1958 年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为了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各专业从本专业做起,共同设计一种新式歼击机,当时并未准备研制。初始设计性能为 M 数 2.0,高度 20,000 米。各种技术性能超过美国 F-105 战斗轰炸机,当年 8 月完成方案论证和总体及部件设计草图。后来国防科委领导将作战对象定为美国 1958 年刚刚装备部队的 F-104 战斗机,遂将性能指标大为提高,开始设计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 M 数为 2.5,升限 25,000 米的歼击机,当时这种性能的歼击机世界上还没有。要求 9 月下旬设计出来,送北京审查。同月,航空工业局奉命下达《关于试制东风 113 高速歼击机的决定》,要求沈阳飞机厂、沈阳发动机厂同时研制两种高性能歼击机——东风 107 和东风 113 及其配套的发动机。1958 年 11 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派 400 人到有关工厂成立设计机构。沈阳飞机厂成立第二飞机设计室,负责设计东风 113 歼击机。东风 113 的设计工作障碍重重,举步维艰。1960 年 4 月,东风 113 图纸设计基本完成,但新材料供应不上。最重要的问题是飞机飞行速度超过了“热障”,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条件根本不具备,耐高温材料和有关成品均无着落,试制工作进展很慢。如果采用国内已有的材料,飞行速度就会降低到 M 数 1.8,升限亦大为降低;如果等新材科研制出来,则飞机试制将大为延迟。东风 113 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加之沈阳飞机厂任务很重,也无力同时进行两种歼击机的研制。1961 午 6 月,东风 113 研制正式中止。东风 113 立志“越英赶美”,设计指标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航空工业实际,最后以失败告终。

, ~3 M! U8 B- U0 w. N4 r3 P

雄鹰 302(强-5

3 _* a# ^% O1 d5 n

  1958 年 8 月南昌飞机厂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提出的设计强击机的要求和航空工业局的安排,开始走访部队,初步确定强击机的总体布局方案,同年 11 月在沈阳完成飞机的木制样机,开始试制。于 1960 年完成图纸和有关计算工作,以及大部分工艺装备和 3 架飞机的 80% 的零件制造。后于 1961 年 8 月国防科工委北戴河工作会议上确定该机下马,仅留下陆孝彭等 12 人继续试制。1962 年底该机恢复研制,1963 年 7 月完成首架飞机的总装,1965 年 6 月 5 日试飞成功,同年底经鉴定投入批量生产。

2 e. d# {2 @/ ]8 _, h. T% X

和平 402

1 ~2 y' r0 R3 n; h

  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涡轮螺旋桨运输机,后终止研制。

5 f) T8 W8 a& b. V" o

青年先锋号

6 i' @0 F0 V p, Y8 {& e

  沈阳飞机厂研制的青年先锋号多用途飞机。

8 N% S- Y& B+ X4 \, g

太谷一号

I1 A6 G# f" T: T

  太谷机械厂研制的农业飞机。

) E( M# J- F( m4 {8 S

木制脚踏飞机

6 B$ Z- _+ _" ^, i- [

  七里营人民公社研制的木制脚踏飞机。

2 u' S+ Q8 W: k" d

上灯一号

% f9 g% ?5 |6 D- R! Y F1 \8 c

  上海灯泡厂研制的水陆空直升机。

/ l7 e5 |* f3 `( q; E3 N% x

农用直升机

4 |5 S; S$ N+ [9 D. j0 ~6 a, Z

  天津大学研制的直升机。

, O/ C$ Y# _$ O3 ~9 S: H

普及一号

2 v4 n& W! Q4 C* }+ s- Y" I/ Z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现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研制的滑翔机。

* }0 ?* y5 y5 c1 x A: ?6 g2 b7 _

  尽管上述飞机除红专 502(初教-6)和雄鹰 302 强击机(强-5)外其它都没能投入了批生产,但在这其中取得了一些独立设计飞机的经验教训,培养了一批航空科研人才。

参考资料:《新中国航空工业史稿》 孟广荣 孙广运
《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出版社
《民用飞机》
aeroinfo.com.cn
发表于 2009-9-19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顶秀苑士在2009-9-19 16:28:00的发言:
; `4 z* w+ n$ S, [6 v

这张照片好像认识几个人:右起第4人程锡康、第5人苏庆元、第7人吴梁,左起第3人赵志、第4人李洪文。

8 V* z) v$ h' ~% |: _1 r# X1 k

请西水车指正:照片上的这5个人我认得对不对?您的记性可比我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顶秀苑士在2009-9-19 16:28:00的发言:
$ C" a$ h" g- S, m+ H

这张照片好像认识几个人:右起第4人程锡康、第5人苏庆元、第7人吴梁,左起第3人赵志、第4人李洪文。

! D, T- G; t1 f7 }. ~9 w& N

什么眼神,这里一个3347班的人都没有,这是3346班的人。你说的苏庆元是马万里。认照片首先看看是谁发的再进一步判断。

发表于 2009-9-19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9-19 16:41:00的发言:
% P; K0 E3 x' b4 Q9 w7 a. V

什么眼神,这里一个3347班的人都没有,这是3346班的人。

2 s4 z: A% F/ M& l0 L& V* l: G& ]' _

是吗?老糊涂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顶秀苑士在2009-9-19 16:44:00的发言:
" |& |+ e6 a+ A, ]3 F

是吗?老糊涂了!

+ h. G' n+ m& R$ T7 q5 j

糊涂倒没有,只是急于求成。

发表于 2009-9-1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9-19 16:41:00的发言:
5 \1 x# ]- m, \4 v |; O. [. q

什么眼神,这里一个3347班的人都没有,这是3346班的人。你说的苏庆元是马万里。认照片首先看看是谁发的再进一步判断。

/ Y& @4 b6 W7 L- e

西水车说的是对的,都是3346班的人。

发表于 2009-9-19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9-19 12:23:00的发言:
8 H0 {: O/ b7 k: f1 M+ d

能把老师的名字注上吗,胸卡看不清。
9 v- |! ~# q3 L6 t2 p

后排左1好像是李嘉林,其他我一个也认不出。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t11lq在2009-9-19 17:09:00的发言:
( h9 z+ X, B: Y; Q4 S3 @

后排左1好像是李嘉林,其他我一个也认不出。

7 J4 z9 l2 T$ Q6 H; C$ Y

请3346来认一下。

发表于 2009-9-19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老了,但气质不比当年差


发表于 2009-9-1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69届(毕业)的校友参加论坛

欢迎69届(毕业)的校友参加论坛。本来3月21号预备会想联系69届校友,苦于没有信息,可惜这次聚会没有69届校友。请化17504联系69校友,并与这次聚会筹备组的校友取得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9-19 18:0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99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m1 C5 B& @5 _* o* k6 [- x' ^

还挺会找地方照,这是哪里?别墅?谁住这里?二十二人,除去照相的人,还少三个人。

发表于 2009-9-19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韩玉明、郭凤芝、苏章仁。 对了还少武夏。补正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t11lq在2009-9-19 22:48:00的发言:
少韩玉明、郭凤芝、苏章仁。
8 J$ p6 ]5 J A+ x3 p% A

是武夏拍的了。

发表于 2009-9-20 0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t11lq在2009-9-19 22:48:00的发言:
少韩玉明、郭凤芝、苏章仁。
8 V2 N/ |' c9 H5 a1 V

这次有七位同学是专程来参加校友联谊会的。柏才来自武汉、于俊华来自洛阳、刘文治来自合肥、许全柱来自泰安,郭占岭、郭凤芝、徐天晴来自保定。他们这种对校友联谊会的热情令人感动。

发表于 2009-9-20 0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9-19 22:51:00的发言:
a" c& }7 h; y, @! E# R

是武夏拍的了。

o3 _! X+ G/ Y9 T7 Y

照片是请沈阳航校的一位毕业生拍的。他不是外人,是3346班的姑爷。

发表于 2009-9-20 0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L; r7 _3 M( q, n. c

拍了这么多照片为什么没有教学楼?二楼专业教室凉台?fficeffice" />

发表于 2009-9-20 0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为什么没有主楼的照片

老校友zhangmen4014问照了这么多照片为什么没有主楼和二楼专业教室。看来他多年没回航校了,他不知道航校已不复存在。我们的主楼,我们的专业教室只能从珍贵的老照片上看到了。应该说我们的学校毁在了部里一些鼠目寸光的败家子的手里。他们不懂得中华民族振兴靠的是教育。可惜呀可惜!
发表于 2009-9-20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9-13 16:0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复件 毛泽东思想展览.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左左二是不是郝凤元呀?我们进校时他们是9281班,后来改成8279班,全校都向他们班学习。有一张他在课间给老师送水的照片就贴在主楼进门的厅里。听说他已经见陈谷音校长、秦启忠副校长、蒋平社书记和刘泽远主任去了。
发表于 2009-9-20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9-12 22:20:00的发言:
 只认出了王振祥。
! V ~) c0 t( [% F% Q

估计你认错了。

发表于 2009-9-20 0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09-9-20 6:52:00的发言:
* ^6 M. c; F% Z+ p O' [ * L/ x2 L7 y; @" h 老校友zhangmen4014问照了这么多照片为什么没有主楼和二楼专业教室。看来他多年没回航校了,他不知道航校已不复存在。我们的主楼,我们的专业教室只能从珍贵的老照片上看到了。应该说我们的学校毁在了部里一些鼠目寸光的败家子的手里。他们不懂得中华民族振兴靠的是教育。可惜呀可惜!( l/ v/ Q4 C0 a r1 C# k. K- Z5 I" ]2 R

建一所学校难,建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更难,但是要毁掉一所学校是太容易了,可能是一个人一句话就办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9-20 7:25:00的发言:
9 c1 h$ A: H; e+ Y7 |' K$ n

建一所学校难,建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更难,但是要毁掉一所学校是太容易了,可能是一个人一句话就办到了。
, l0 x: j/ `6 \' Z( j; ~

长官意志何时了。是文革遗风吗?不是,早就这样了。

发表于 2009-9-20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文革中否定知识、否定知识分子、否定教育的大局面的产物,只推到部里某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军队院校当时撤掉了多少?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是太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9 16:55 , Processed in 1.276385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