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灵之花

《知青楼》-老知青和他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7-12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冬天冰封的江面上,开凿一个冰窟窿,用木头棒子“打”飞鱼,是东北的奇特景观。很令人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adaha在2007-7-12 22:23:06的发言:
在冬天冰封的江面上,开凿一个冰窟窿,用木头棒子“打”飞鱼,是东北的奇特景观。很令人向往。

没错,非常有意思,有时还能看到许多食肉动物在周围转悠,像豺,狼啊,山猫,土豹子啊,黄鼠狼,紫貂啊,相继围着冰面与人们周旋,你稍不注意,就有一两条鱼儿就让这些不劳而获的外来寻食者叼跑了,有的在岸边还把战利品堆起来,往返多次,好像要把一家子一冬天的饭菜全采购足了,有人说,当俺们撤了以后,冰面上曾经发生过同类动物大战,争吃那些遗漏在冰面上的残羹剩菜.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行人在2007-7-12 14:57:02的发言:

      我们那里没有什么野鸡可抓,只有在冬天下雪后在场院和大地里用筐和筛子扣麻雀.最好的事情就是扛一把锹,到大地里去挖田鼠洞.小家伙在秋天的时候非常勤劳,拖到洞里的粮食都是粒饱子圆. 当找到洞口时,还要在十步内找到其他的出口才能看准方向,向下挖.半个时辰,小家伙的过冬的仓库就暴力出来.什么高粱,玉米.大豆,花生等等.我们青年点最高兴的时候到了.炒花生,炒玉米豆,还有用小家伙的豆子做的小豆腐(舍不得再压成大豆腐),点一点咸盐水就着吃高粱米饭. 真香. 非常想念.

行人:看来俺们的经历非常相似,东北大地真正主人应当是那些辛勤劳作的田鼠了,小东西比俺们人类还聪明,半拉豆子是不会拉回家的,它的地下粮仓防水,通气,而且每个田鼠家族都会在各个地道口洒上鼠标,只要闻一闻就知道是不是自己家的,田鼠对地面上遗漏的粮食会很负责任地颗粒回收,而且坚壁清野,仅给你留下只能烧火或者肥田用的秫秸,豆荚类.俺曾经在田鼠家园很认真地看了许久,俺非常欣赏小东西的行为规范.
发表于 2007-7-13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adaha在2007-7-12 22:23:06的发言:
在冬天冰封的江面上,开凿一个冰窟窿,用木头棒子“打”飞鱼,是东北的奇特景观。很令人向往。



[em01][em05]
发表于 2007-7-1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捕鱼的熊




$ i% `2 W" l7 x$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3 11:56: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13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山西雁北的冬天没有东北那么丰富多彩,整个是一个“猫冬”,即便是出工干活,也是上午10点多出来,下午3点多就收工了,工分也低,一般的劳力4、5分左右,队长和标兵拿6分(约合2毛多钱),妇女还拿不到这个分。所以很多人干脆就“个就”(山西话蹲的意思)在墙角下晒太阳,捉虱子;春节后,到了3、4月修田埂,叫叠圪塄,那个时候地还没有化冻,我记得5月份的时候,翻地还有冰碴。,有一次,我在大寨精神鼓舞下和当地年轻社员比试翻地,由于冻土太硬,用力过猛,竟然把我的铁锨挖断了。[em04][em04]
发表于 2007-7-13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7-13 12:12:37的发言:
我们在山西雁北的冬天没有东北那么丰富多彩,整个是一个“猫冬”,即便是出工干活,也是上午10点多出来,下午3点多就收工了,工分也低,一般的劳力4、5分左右,队长和标兵拿6分(约合2毛多钱),妇女还拿不到这个分。所以很多人干脆就“个就”(山西话蹲的意思)在墙角下晒太阳,捉虱子;春节后,到了3、4月修田埂,叫叠圪塄,那个时候地还没有化冻,我记得5月份的时候,翻地还有冰碴。,有一次,我在大寨精神鼓舞下和当地年轻社员比试翻地,由于冻土太硬,用力过猛,竟然把我的铁锨挖断了。[em04][em04]

             我们那里在冬天也是要猫冬的.一年四季都是吃两顿饭,上午干一气,过中午干一气活,三点收工四点吃饭,五点天黑就要睡觉了.没有电的时候,就摸黑说话(69年底才通上电,还要有时间限制,好少交钱).看起来我们插队在东北因为土地肥,交通相对方便一点,工分就高一点了知青可以拿到8分.冬天的活就是刨粪(用镐头把冻土一点一点啃下来,春天的时候由我们跳到地里叫送粪就是上农家肥).男的可以得到10分.女的一般都不让去,怕我们多挣了工分,钱钱是老百姓命根嘛.

[em01][em09]
发表于 2007-7-13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7-7-13 7:06:56的发言:

行人:看来俺们的经历非常相似,东北大地真正主人应当是那些辛勤劳作的田鼠了,小东西比俺们人类还聪明,半拉豆子是不会拉回家的,它的地下粮仓防水,通气,而且每个田鼠家族都会在各个地道口洒上鼠标,只要闻一闻就知道是不是自己家的,田鼠对地面上遗漏的粮食会很负责任地颗粒回收,而且坚壁清野,仅给你留下只能烧火或者肥田用的秫秸,豆荚类.俺曾经在田鼠家园很认真地看了许久,俺非常欣赏小东西的行为规范.

     心灵之花:我也有痛感,东北的冬天风真大 天是滴水成冰只有猫在屋里. 苦中有乐.[em01

      

[em01][em07]
发表于 2007-7-13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镇的饮食风尚。

转贴者按:天镇县和阳高县一度合并过,1960年后又分开,这两个县过去被人称为“天阳二县糊糊县”,就是说经常用“糊糊”充饥,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因素,形成天镇当年以糊糊为特色的食物结构,这些依然牢牢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时间的推移,经济条件的转变,又产生了新的饮食风尚。 下面的介绍,就是我从网上宕下来的。

  天镇居民的早餐食谱中最常见的是玉米制成的汤饭,即将玉米去皮、破粒熬成的类似米汤的汤饭。天镇有句民谣,叫“早上糊糊蒸山药,晚上糊糊照月亮”,说的就是天镇的早晚饮食情况,从中可窥见其生活的艰辛。现在,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天镇人喝“糊糊”的已经很少见了。

  天镇民间百姓喝汤饭,一般都要搭配干食。如喝糊糊要搭配贴饼、窝头;喝拌汤搭配捞饭、焖粥等等。如果汤饭中熬煮的蔬菜瓜豆较多,则不搭配干食。早餐的基本规律就是一个“稠”字。民间所说的“和子饭,里头熬着红薯、山药蛋”,指的就是这种以“稠”为特色的茶饭。

  如今,天镇人们的早餐逐渐向简单、方便、讲求营养的方向发展。城里居民的这种变化最为突出,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早餐。农家的早餐,仍以传统场饭为主。早餐单纯喝汤饭的习惯也正在逐渐改变。连汤饭配以具有各地地方风味的烧制、蒸制、煮制、炼制面食,已成为当今天镇人早餐的一大特色。传统汤饭类食物在山区,特别是在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偏僻山区居民的食谱中,仍占重要地位。但是,天镇民间“糠菜半年粮”的历史已告结束,只喝汤饭无干食搭配的生活习惯也已发生了变化。过去巨商大贾食谱中十分少见的的鲜奶、奶粉、麦乳精之类的高营养品,而今已经成为婴儿、孕妇。老弱病残甚至普通居民强身壮体的饮食了。城乡居民和农村先富起来的部分农民早餐中的豆制品及肉蛋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食物结构有了明显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类的食物逐渐取代高淀粉类的传统食物,也已成为必然之势。讲究营养,适合口味的各种面食成了人们的共同需求。

  现在天镇的午餐,按烹调方法分,有蒸、煮、煎、炸,烧、烤、焖、烙、煨、贴等十多种。蒸馍、煮面、煎饼、炸糕、火烧、烤饼、切面、烙饼、煨山药、锅贴即是常见午餐食品。面食主要有小麦面、大麦面、高粱面、莜麦面、玉米面以及黍米面等;
  人们常吃的有白面馍、擀面条、麦面窝窝、揪片、烙饼、炸糕、疙汤等。

黄、软、筋、香 — 油炸糕
  油炸糕则比较讲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 菜馅三种。豆馅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种;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另外各加青红丝、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馅有绿豆芽、山药、胡萝卜馅;有地皮菜、豆腐干、山药馅;有山药、苦菜、韭菜馅。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来都是里香外脆,脍炙人口。
" Y" n: o/ e- z; c& w
莜面栲栳
  莜面是“口外之宝”中的第一宝。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莜麦,亦称“裸燕麦”,俗称“油麦”。山西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说的是人们吃了莜面,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荞麦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程。故这里的人们对莜面特别钟爱,奉为至宝。莜面窝窝、莜面鱼鱼成为张家口独特的风味食品。
7 m8 U7 X; B/ u2 e) R5 J9 t
“黑龙王”豆腐干
  天镇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是用传统的工艺精制而成。且选料精细,用上等的黄豆为原料,黄豆颗粒饱满,无疵瑕,磨出的豆浆、豆汁洁白鲜嫩。在制作豆腐干时,将制成的豆腐盛在木制模器内模压挤掉水分以后,再将模压品按豆腐干、豆腐筋所需大小切成块,然后在阳光下晾晒,晒成半韧,用水冲净再放到锅里煮。这时,锅内有食盐、花椒、茴香、大料、干姜、肉桂、豆蔻等作料调成的汤。
4 r' F7 a2 s: h0 ]0 R* ]/ \# T+ P% t0 s
薄如纸张,筋似皮条 — 豆腐皮
  豆腐皮系天镇县城的传统名产。天镇城的豆腐皮,薄如纸张,筋似皮条,色美味香,价廉物美。用豆腐皮做的各种冷、热、荤、素菜,其味道之香,真是名不虚传。天镇城豆腐皮的味道之所以香甜可口,与它的制作过程有关。刚刚从豆腐皮布上扯下来的豆腐皮白生生、筋颤颤,如果把它象手绢那样揉成一团甩在皮板上,光滑的豆腐皮不会有一丝裂缝,而且都不会掉角,真是筋得难以想象……
/ l# R9 Y+ Z4 t1 @' B1 B
消暑佳肴 -- 凉粉
  天镇凉粉,出售前一直泡在水里,顾客到来,出售凉粉的摊主便从水里捞出,用当地特有的“凉粉刀”,把凉粉切成细条,放进碗里,然后浇上盐水、酱油、香油、醋、辣椒油、味精、芥末、葱花,搅拌以后,便可食用。有的凉粉摊,还拌入黄瓜丝、萝卜丝、香菜、豆腐干丝,吃起来非常爽口、可口,风味独特。

发表于 2007-7-13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逢年过节,吃油煮糕,就是上面讲的炸糕,来了客人要吃莜面栲栳,老乡们常说,女人在大腿上搓出来的莜面栲栳最有味道。69年秋天,我们每人分了两斤麦子,没几天就磨成面粉,连着麦麸,一次就吃完了。老乡说,这面粉是过年包饺子的,你们现在就吃了,过年咋办?

[em04][em04]
发表于 2007-7-13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给行人朋友三枚印章




送给行人朋友三枚印章,希望你喜欢。
发表于 2007-7-13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上印章三枚,希望京韵京情朋友喜欢。

发表于 2007-7-13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喜欢了!真不知如何感谢您?收藏了,谢谢!谢谢!

[em04][em01][em17][em23][em23][em23]
发表于 2007-7-13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炸糕、莜面栲栳、豆腐干,豆腐皮、凉粉都是我爱吃的。[em02][em04]
发表于 2007-7-13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你吃过陕西的葫芦头吗?

葫芦头

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既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谢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B5 l$ V3 ]3 \4 @) S; Y 20.jpg0 m. d8 D! Z9 n `, C) y (40.98 KB) 2 a( L+ ]1 e$ W$ @8 A; d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7-7-13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7-13 16:53:17的发言:



送给行人朋友三枚印章,希望你喜欢。

       谢谢朋友马达: 新手上路装备差,各项功能不会用,送来印章三枚整,帖子多发勤交流.

      

[em01][em07][em09]
发表于 2007-7-13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韵京情在2007-7-11 22:54:51的发言:

欢迎辣妹子来到知青楼!用你火辣辣的热情来给知青楼添砖加瓦。

[em01][em23][em25][em26][em27]

  谢谢!献上一首四川民歌《背上背篼找情哥》

  http://blog.newssc.org/UploadFiles/2007-6/55124.92284319.mp3

发表于 2007-7-13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插队时没有听到过当地人唱山歌,但我们那也有一景,就是喊话。每当生产队或某家有事的时候

  ,就会有人站在山坡处,对着邻近的山头喊话:“唉……侯明堂表叔……”,“哟吼……”,“晌午到

  坝子里开会”,“晓得了”,接着其它人再向别的山上传递,就会通知到所有的人家。有时候我也会

  对着大山吼几声,听着自己的声音在山里回荡。                          

发表于 2007-7-13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民歌风格独特。在这里,要感谢四川知青,尤其是四川在云南的知青,正是他们在云南农场的造反行动,结束了当年的知青政策,才有了知青回城等一系列新政策。这里还要提一下福建的一位李老师,正是他1973年给毛主席一封信,使老人家“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使知青政策开始出现转机。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都不应忘记这段历史。

[em07][em10][em15], l9 Q: p6 H; g7 E-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3 23:05:51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13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韵京情在2007-7-13 17:55:16的发言:

马达:你吃过陕西的葫芦头吗?

葫芦头

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既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谢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jpg
    (40.98 K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照片的五彩斑斓,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

8 U7 B% Y9 W3 c }6 m1 Q4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3 23:09: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13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青点共6个知青,两个男的四个女。住在一个屋檐下。房屋布局是一个田字形,女生的房间在左上角方格处,男生的房间在右上角的方格处,左下角的方格是一间烤火的堂房,右下角的方格处是灶房,房屋的正门开在堂房的正南田边,一般情况下总是关着,灶房与堂房之间有一个门洞。我们出入都走灶房的正南面的一扇小门。下乡后要过的第一关是生活关。

四川山区农村的灶台比较大,占据了灶房的四分之一之多,灶上有两口大锅,直径约60cm,另一口还要大点。我们的灶是没有风箱的,烧的也是整根的木头。每次生火是将头天晚上熄火时的木头埋在灶堂里,把它扒出来后,用吹火筒(拳头粗的竹筒)吹着了在往里续柴火。刚开始怎么也吹不着火,被烟熏的直流泪也点不着。比这还难的是砍柴,记得第一次砍柴时,我对着碗口粗的树砍了十几刀也没有砍倒,望着直立的树,汗水和泪水一起往下流。刚到农村时,自留地里的菜还没种上。也不好天天到人家地里拔菜,只好吃咸菜或吃白饭……生活是非常苦的。

发表于 2007-7-13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韵京情在2007-7-13 17:55:16的发言:

马达:你吃过陕西的葫芦头吗?

葫芦头

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既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谢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jpg
    (40.98 K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在山西插队的时候,这些美食还没有见过。当年是食不果腹的年代,与食不厌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发表于 2007-7-13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第一年养了一只猪,取名柯西金,这是当年苏联总理的名字,老知青都应该知道这个人。每到喂猪的时候,就用俄文腔调喊柯西金,小猪形成条件反射,欢快地跑过来。老乡很奇怪,农家的猪是“罗罗罗~~~”,你们怎末叫个洋名字?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当年最突出政治的做法。;这只猪长得很好,年底的时候有120-130斤,请老乡杀猪,我们乡里的规矩,杀猪匠的工钱就猪下水,杀完猪后,老乡们高兴地提着下水去打平火。[em04][em05]
; m5 ^6 E- Q" _2 T!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3 23:33:3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苑在2007-7-13 23:10:26的发言:

我们知青点共6个知青,两个男的四个女。住在一个屋檐下。房屋布局是一个田字形,女生的房间在左上角方格处,男生的房间在右上角的方格处,左下角的方格是一间烤火的堂房,右下角的方格处是灶房,房屋的正门开在堂房的正南田边,一般情况下总是关着,灶房与堂房之间有一个门洞。我们出入都走灶房的正南面的一扇小门。下乡后要过的第一关是生活关。

四川山区农村的灶台比较大,占据了灶房的四分之一之多,灶上有两口大锅,直径约60cm,另一口还要大点。我们的灶是没有风箱的,烧的也是整根的木头。每次生火是将头天晚上熄火时的木头埋在灶堂里,把它扒出来后,用吹火筒(拳头粗的竹筒)吹着了在往里续柴火。刚开始怎么也吹不着火,被烟熏的直流泪也点不着。比这还难的是砍柴,记得第一次砍柴时,我对着碗口粗的树砍了十几刀也没有砍倒,望着直立的树,汗水和泪水一起往下流。刚到农村时,自留地里的菜还没种上。也不好天天到人家地里拔菜,只好吃咸菜或吃白饭……生活是非常苦的。

俺没有过过知青点的生活,但在北大荒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在农村插队的知青,确实过的相当艰苦,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远离城市,远离父母,一切要独立来生活确实非常难,您说的砍柴是用柴刀砍吗,俺砍过,没有力气是不行的,那时候俺们砍柴全是男人干的活,女人只管烧火做饭,俺们那里是用锯子伐倒大树,再把不成材的枝干用锯子锯断成短棒,堆在房前屋后,有时间就用斧子将圆木劈成梆子,再烧火取暖,做饭一般只用麦秸,豆竿或玉米类秫秸,有的地方用煤,总之,无论用什么工具砍柴都会搞的手上水泡变血泡,直到磨出老茧,腰酸腿桶,有时不要说女同志,就连俺们那些男同志都是强忍着疼痛,含着眼泪在干活,为的是生存,也是为了名誉,不想让人家说自己落后,不能吃苦.

发表于 2007-7-13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吃过搅团吗?搅团做法:待锅里水开了后,将玉米面撒向锅里,边撒边用木叉子将面搅匀,直到搅得很稠时,盛到碗里,再浇上用酸菜做的菜汤,用筷子把搅团划成一坨一坨的,用筷子挑着吃。我们在农村几乎每天都要吃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韵京情在2007-7-13 17:27:43的发言:
油炸糕、莜面栲栳、豆腐干,豆腐皮、凉粉都是我爱吃的。[em02][em04]

您会做吗?您说的第二种是怎么做的?后三种俺们会做.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苑在2007-7-13 23:38:12的发言:

你们吃过搅团吗?搅团做法:待锅里水开了后,将玉米面撒向锅里,边撒边用木叉子将面搅匀,直到搅得很稠时,盛到碗里,再浇上用酸菜做的菜汤,用筷子把搅团划成一坨一坨的,用筷子挑着吃。我们在农村几乎每天都要吃的。

俺们老北京的知青在农村经常在玉米面中对点莜麦面或豆面,用水在瓦盆里和成稀糊糊,再放点盐,,待柴锅里的水烧开了,用筷子沿瓦盆边一层层地把面糊刮成长条,就像山西刀削面那样,直接刮到锅里,煮开捞出,在碗里再放点菜叶,就热吃一顿;北方人的饸饹面也是这样做的,农村人们在清水中放点玉米面或豆面,煮开后,在粥里放点面碱,好像粥可以变稠了,吃下去肚子里更没有油水了,还能顶什么饿呢?简直是自己骗自己.
发表于 2007-7-14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心灵之花的回帖,我的泪水忍不住往下流,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早已是欲哭无泪的年龄了,我也想不起来我已经多少年没哭过了。但是看到这还是激动不已。我们砍柴都是用砍柴刀,比镰刀宽和厚得多,没有镰刀前面的弯头。我们烧的全都是整根的树段,砍柴时将树砍倒把树杈剔掉后再砍成一段一段的背回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韵京情在2007-7-13 17:55:16的发言:

马达:你吃过陕西的葫芦头吗?

葫芦头

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既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谢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jpg
    (40.98 K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您介绍的葫芦头泡馍,俺在关中地区经常吃,但就是没看到是怎么做的,俺特别喜欢关中人的烤羊腿和炸羊尾,也不知道是山羊还是绵羊的好,总之秋冬季像关中人那样蹲在板凳上或倚着树荫吃上一碗,再放点油泼辣子,那真是痛快!那味道纯正可口.谢谢您的介绍,让俺回想起来许多往事.

4 V7 `" ?" N: G) ?8 Z/ ]* f$ @*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4 1:16:0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苑在2007-7-13 22:08:23的发言:

 

  我在插队时没有听到过当地人唱山歌,但我们那也有一景,就是喊话。每当生产队或某家有事的时候

  ,就会有人站在山坡处,对着邻近的山头喊话:“唉……侯明堂表叔……”,“哟吼……”,“晌午到

  坝子里开会”,“晓得了”,接着其它人再向别的山上传递,就会通知到所有的人家。有时候我也会

  对着大山吼几声,听着自己的声音在山里回荡。                          

俺没去过您的绵阳山区,但俺到过陕南安康地区的紫阳县,那里全是大山,村与村之间相隔很远,站在山顶上,人与人可以用山歌传达信息,要想去窜个门,那你得走很长时间,那里盛产的就是远近闻名的紫阳山歌,山阳山歌,据说山里人的声音很好但长相一般,所以电视台录像的少,广播电台录音的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8 19:14 , Processed in 1.241455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