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5 ~' E g" D8 ]* i e 鞠大哥好兴致,已然成功登陆宝岛。您在台湾已能登陆附小的网站吗?如果是的话,太令人振奋了。ffice ffice" />
$ @/ j" M8 _% l 俄没去过宝岛,但神往已久,过去一提到她就和“水深火热”联系在一起,心中常隐隐作痛。后来渐渐心仪起来:“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响。” + B7 T+ _2 H0 ]- F. A* |
我的附小同班同学康某,其祖父是大资本家,其父是机院职工,以是“蒋介石的干儿子”而名噪一时。记得“文革” 初期,其父在机院大礼堂舞台上,当着众人的面,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愧疚地说,只是蒋介石送给他的钢笔。那样子,恨不得立刻把它砸碎。
7 i3 i: f% i3 x/ j4 y 解放后,其父一直为这个不誉之名深受其苦。近几年,他写了一本自传,名为《我的罪名:蒋介石的干儿子》。其中还着重叙述去慈湖拜望老蒋的亡灵,绕棺三匝,鞠躬致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u" h) F% k. _* Y1 j& j" _
后来,他拜访了蒋纬国,并告诉蒋,说抗战时,蒋还曾抱过他。蒋纬国闻言,抱歉地说,已经记不得了。
, r3 `8 R+ p6 G( v! S( T9 D 《我的罪名:蒋介石的干儿子》记述,抗日时,康家在重庆郊区和蒋介石的别墅毗邻,书作者当时是个儿童,常到蒋家做客游玩,很讨老蒋的欢喜。这大概就是“蒋介石的干儿子”名声的由来。 ) f; O/ l/ s7 Z1 ?7 ]5 R; n
另,书中记载,作者在天津解放时,和兄妹及同学划船游水上公园,不慎将委员长侍从室赠的钢笔掉入湖中,再无重见天日。 + }1 f8 P( I, e; J8 v
后来,作者随学校迁至陕西汉中。后经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辗转将其调回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