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5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25 14:50:00的发言:
. t% z1 ], P4 g, G

 我说——我说

# A P: D( m' E/ D/ H

谨以拙文献给当年参加反修大游行的战友

! `% c5 `1 L- S- _6 n' C

 

* X* o6 R L& s

                                      反 修 游 行 记fficeffice" />

6 K/ S l% f' p# L

    ... ...

# _. k) e( f: O" b8 D. l

 

' T' Q) @ ~3 `. u- Z

7 c+ k$ j5 s9 K8 p6 f; M1 X0 C

  我们被冲散了,找不到队伍。街上人车挤得满满的,我们分散在人海中,谁都找不到谁,正在着急有无奈之际,突然听到歌声传来:2 D5 G" `3 U+ u2 G9 i( ?+ b

# j: [1 p/ X. e

  

% ?- ?, p' u" }# a& F

  “反帝必反修,砸烂苏修狗骨头。

# n! R- f( ` v6 Q' |2 s3 Y

   反帝必反修,砸烂苏修狗骨头。

: ?2 n- S( ^- |9 _9 H2 `

   苏修老混蛋,你睁眼看一看,

b: W! z: B/ G L

   中国人民不好惹,叫你还血债!”

* \) p+ D! ]* a0 O4 y. X

   

1 J2 u3 p a4 M6 ] R

好熟悉的女声合唱!我们循声终于找到自己的队伍。

   ... ...
2 C5 x. _: [# c( Y' p

 是“砸烂苏修狗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几张91年聚会时我拍的照片
大滑梯前合影

隐约可见后面的11号楼
发表于 2009-7-25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胡涂学友《目击:心脏搭桥手术》带血的、详细的描述,我的胸口更闷了,背更沉了,心脏更不舒服了……我想健康生活每一天,应从平时做起,应从疾病的预防做起,预防是根本,治疗是手段。特别希望看到大记者更多、更好、更精彩的有关人类健康生活的报道。
发表于 2009-7-25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班中队长余唯华保留的老照片----在1号楼北面的松树林,余唯华指挥为新入队的同学戴红领巾,大约是62年夏
发表于 2009-7-25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哥与杨老师
发表于 2009-7-25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生与杨老师合影
发表于 2009-7-25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k4 T2 u3 K: l8 _6 q, s! u# \

笑盈盈的四姐与杨老师笑得多开心

临分别前,杨老师坚持送我们到楼下,赶紧再合影一张。

发表于 2009-7-25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奔赴东北兵团前的同学(后排左一)
发表于 2009-7-25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7-25 13:06:00的发言: 其实还有一些地方不准确,比方“皇城根儿”让老北京听了就会呲之以鼻,到沙滩那么远才算“皇城根儿”,有十里地吧。“那条宽阔的大马路”叫做建外大街和长安街,“东单菜市场是当时沿途最大的商场”也别扭。还有别的。 不过水小子不常去的地方,时隔那么多年,能记成这样已经还算可以了,只是别让别人当成史料根据。

$ K. ^0 ~0 _6 g6 F! e3 @

 

+ ?4 |$ A& J9 [3 H# U$ H

心一学兄对京城可谓了如指掌。水小子的地名确实不够严谨。但就像胡老师在一帖中所说,水小子是按儿时的心态,儿时的目光,儿时的语言,儿时的口吻记述儿时的事情。皇城根儿十里路在儿童脚下应该是远程,用“那条宽阔的大马路”代称建外大街和长安街,显得童趣盎然,没有匠气,在儿时的我们眼里,“东单菜市场是当时沿途最大的商场”,一点不假。看来心一学兄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啦!儿时的我们称院外的为“野外的”,无论当时还是现今都没听说或看到被对方当成史料根据,加以承认。

发表于 2009-7-25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同学保留的文革时期机院大门挂革委会牌子的老照片
发表于 2009-7-25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7-24 10:37:00的发言:
. X% D; U! h4 z: [1 i& z&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723715552986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领唱的是kongyasha(网名)和时刻准备着,指挥的网名我没记住;他们都是66届的,在网上很少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723715553943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alingmali(网名)是一对双胞胎姐妹,70届的。
+ [8 |, D1 H) ^! k% \! t

雨中漫步、心一:

/ v9 U! b ~( Y* a4 C" X8 B

上图:结合心一在8523楼的发言,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从左向右是kongyasha(孔雅莎)、时刻准备着、心一。对吧?

8 A7 q/ T( u: p4 B# C o3 L: }+ y

下图:双胞胎姐妹从左往右是malingmali(马羚马丽或马玲马丽)还是malinmali(马琳马丽)?

# a7 t% x) ?8 O& v$ a/ ^

另外70届是最后一届吗?

发表于 2009-7-25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7-24 23:07:00的发言:
- R7 P6 I0 e/ R

周么到了,也献上照一张. 祝大家玩的高兴.

" ^. V/ u. d* ]9 T8 I+ D w0 t

下雨了,小心路滑.

. c( s$ m' E" f5 f9 f" 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1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d. |) ^' b8 L. v

这是哪里?请说明。

发表于 2009-7-25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7-25 15:07:00的发言:
/ x) @" x9 W; e% ?6 Q

 是“砸烂苏修狗头”。

. s9 M. q3 z8 L# s4 e9 a

感谢心一学兄的更正。因为这首歌听得多,唱得少。就像拙文所述:

8 g8 U$ c n% D! k- t

 

( H: i+ }* D. ]6 r' O1 J

“说实在的,我原来并不大愿意唱甚至不愿多听这首歌,总觉得它来路不明,不见诸于歌曲集不说,还有点粗俗,骂骂咧咧,不大讲道理。而今,此情此景,此时此地,它显得那么嘹亮,那么解气,那么入耳,那么理直气壮,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许多人驻足聆听,向唱歌人投以赞赏的目光。”

1 z9 Q! k$ y- [+ F" r1 s5 ^& W

 

; s" w$ D' e/ e/ S+ w

在此之前,我很忐忑,以为这歌是自我虚拟的,却原来真有其歌,而且歌词更准确。再次感谢!fficeffice" />

发表于 2009-7-25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午65届4班部分同学看望了我们尊敬的杨洁兰老师,师生团聚分外高兴。杨老师一直保持着灿烂的笑容,一再说身体好了,与同学们一起活动。
91年与杨老师合影
今天与杨老师合影
发表于 2009-7-25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25 20:34:00的发言:
l# o9 W0 u8 s) u( ]1 O9 s7 V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7-25 13:06:00的发言: 其实还有一些地方不准确,比方“皇城根儿”让老北京听了就会呲之以鼻,到沙滩那么远才算“皇城根儿”,有十里地吧。“那条宽阔的大马路”叫做建外大街和长安街,“东单菜市场是当时沿途最大的商场”也别扭。还有别的。 不过水小子不常去的地方,时隔那么多年,能记成这样已经还算可以了,只是别让别人当成史料根据。

, F+ T7 ?3 {- Q0 A3 a0 L

 

/ f: ]( E! `' o$ p o8 k# Z

心一学兄对京城可谓了如指掌。水小子的地名确实不够严谨。但就像胡老师在一帖中所说,水小子是按儿时的心态,儿时的目光,儿时的语言,儿时的口吻记述儿时的事情。皇城根儿十里路在儿童脚下应该是远程,用“那条宽阔的大马路”代称建外大街和长安街,显得童趣盎然,没有匠气,在儿时的我们眼里,“东单菜市场是当时沿途最大的商场”,一点不假。看来心一学兄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啦!儿时的我们称院外的为“野外的”,无论当时还是现今都没听说或看到被对方当成史料根据,加以承认。

- s! W; V' T* ^# b4 ^8 T, S& a/ B6 |* \

 菜市场卖菜,商场卖百货,我觉得二者不能混用。当然,按你所说是从小孩眼光看,也是一种说法。

, a4 [( }2 P. ^, ^, G" G) A

 另外,你一定知道相声表演里有个“跳进跳出”的说法,今天的回忆,总是跳进,没有跳出,好像也不对。

发表于 2009-7-25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7-25 18:34:00的发言:
6 N5 {1 D4 Y8 G' ?- @/ v: S5 k

雨中漫步、心一:

/ V3 f, W7 t# G8 \8 C

上图:结合心一在8523楼的发言,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从左向右是kongyasha(孔雅莎)、时刻准备着、心一。对吧?

! M1 Y# L9 ~8 p- |- H

下图:双胞胎姐妹从左往右是malingmali(马羚马丽或马玲马丽)还是malinmali(马琳马丽)?

; J) r A& L# y( B' c7 Z8 B0 n

另外70届是最后一届吗?

1 ~" \" G1 x' S- c7 `) p: [) Z5 ^

 别的人让漫步说,只说鞠大哥不认识我, 我是“一”,指挥是“万”,差得太多啦。

! F, D& s! b$ k

 

发表于 2009-7-2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7-25 15:07:00的发言:
9 u. z3 K: X6 G# W/ d% ?

 是“砸烂苏修狗头”。

/ _$ K+ m/ z& _8 U6 H* e$ u

在苏联大使馆正门(南门)外,有人向馆内人员递交抗议书。我作为保卫大使馆(其实自己还不知能否保护自己)的人员,与众多同区的人一起把苏联大使馆门外拦成人墙,防止再出现火烧英国代办处的事件。大、中学生游行到此,有人点燃纸做的苏联领导人像,高呼打倒苏修的口号。冬天很冷,我试试广播车保险杠是否漏电,用舌尖试一下保险杠,结果冻得粘下一小块皮。是当年与院内的大学生一起去执行的唯一一次任务。

发表于 2009-7-25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25 19:34:00的发言:
; h$ f5 R; [: C( b5 S* @

感谢心一学兄的更正。因为这首歌听得多,唱得少。就像拙文所述:

: A f' ~& ~/ k9 a o$ h

 

- G) M* I' R8 }, n. u% J

“说实在的,我原来并不大愿意唱甚至不愿多听这首歌,总觉得它来路不明,不见诸于歌曲集不说,还有点粗俗,骂骂咧咧,不大讲道理。而今,此情此景,此时此地,它显得那么嘹亮,那么解气,那么入耳,那么理直气壮,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许多人驻足聆听,向唱歌人投以赞赏的目光。”

- e* |6 B' X- ]/ ~

 

; j2 E0 d: ]! p: ~' ~% C

在此之前,我很忐忑,以为这歌是自我虚拟的,却原来真有其歌,而且歌词更准确。再次感谢!fficeffice" />

8 v- x: h0 j4 ]7 x$ {) E

 这首歌传唱一时,那个时候都听过。前半部分是唱,后半部分是说。那种社会气氛,那种事件,那首歌绝对吻合当时人们的心情。重要的是,历史就是历史,当时没有提倡五讲四美。

+ o+ s6 I0 J' {+ L0 r7 S

 

发表于 2009-7-25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7-25 20:58:00的发言:
; z9 e4 |5 Q# h+ X

在苏联大使馆正门(南门)外,有人向馆内人员递交抗议书。我作为保卫大使馆(其实自己还不知能否保护自己)的人员,与众多同区的人一起把苏联大使馆门外拦成人墙,防止再出现火烧英国代办处的事件。大、中学生游行到此,有人点燃纸做的苏联领导人像,高呼打倒苏修的口号。冬天很冷,我试试广播车保险杠是否漏电,用舌尖试一下保险杠,结果冻得粘下一小块皮。是当年与院内的大学生一起去执行的唯一一次任务。

; v4 H( I/ d+ v9 M" x4 o6 F. h

 珍贵的历史记忆啊。顺便说一下,我当过电工,如果想冒险试试是否有电,用手指背部轻轻弹一下,如果有电,肌肉收缩,手会自然离开;而像你那样做,如果真漏电,肯定触电。

发表于 2009-8-3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8-2 22:48:00的发言:
* `* L/ w& Z+ x1 x% c

 

1 H I; `4 ?% k: b% w

  如果你觉得这里谁都不如你,何必对牛弹琴? 看你一直发的都是些什么?

/ ~: T7 [, x x7 g+ t' z, @

 

& X7 Z2 u8 i' ^8 m2 v, [

周么过的太快了.

Y+ I) L* n( @. d( C( O. b9 J

心一, 大家闲侃坛子还热闹点也都是聊天的话题. 还等着你的天文馆后续照呢. 

发表于 2009-8-2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8-2 21:3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c" a2 \8 U/ U1 _" j: K: G

向竖起大旗做出宝贵贡献的老师校友致敬!

我原以为鞠大哥要描绘附小师生竖大旗于论坛上!不似美军占领硫磺岛,胜似美军占领硫磺岛!
9 e) e" y C0 v! ?+ C# v

冬虫夏草

; _3 l; ?$ `0 d

     你不得了,不仅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而且见微知著,能于细处明察秋毫之末。愚兄确实是有意支持鼓励多位老师和校友积极努力团结组织大家搞好咱们的论坛,起到树立挥舞旗帜,召唤带动更多校友与网友参与的作用。你能知道这个意思,真是太好了。另外这幅拙画确实是从美军攻克硫磺岛在山头树起旗帜的著名照片和雕塑上受到启发而画的。当然我与人家著名记者和雕塑家那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美国人的作品几个人物位置方位不同,不能把所有人物的面部都面对观众。而我确实想让这几位老师校友都露露脸,所以画面与人家的效果就大相径庭了,人家是作品,我这是搞笑。美军攻克硫磺岛付出很大牺牲,才取得胜利,而我们的老师和校友,为搞好师生聚会和这个论坛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才带来论坛的兴旺,我们应该记着他们,感谢他们(这里面当然也包括老弟你)

+ V L5 e( ^$ m3 y' p1 d

 

2 C. s3 b+ s0 i! v* C5 o

 

4 K: M+ [: k7 W6 U5 `/ n! G

4 b; p: D* G& l: h" H5 A( j

在这里再重复老弟的话,我们“不似美军占领硫磺岛,胜似美军占领硫磺岛!”

发表于 2009-8-2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8-2 20:36:00的发言:
  + e3 V Q0 z+ p8 d+ z% o

闹腾:你可能就没有看明白老愚写的这篇文章的意思,否则你不会这样盛气凌人、理直气壮了。希望你冷静地多读两遍,再发高见不迟。fficeffice" />

$ x3 W# @; O0 G: Q% n

 

, t( c& \; Q+ f* Z

他是说1949年后大陆对中国抗日之历史中的国民政府军抗战史实一直讳莫如深,还曾掩盖和毁痕。1990年代后期,才逐步披露出国民政府军在正面战场对日军浴血奋战的史实。那些国民政府军抗战将士之后代和怀念这些将士的大陆人士,在大陆难觅当年抗日国民政府军阵亡将士之墓地。注意这一点。

* B$ Y" D$ h0 M/ |" V4 T+ W+ q* v9 c

 

6 d+ x+ k# ~% Q; o4 S

至于你说的跪拜“人民英雄纪念碑之说辞,那是胡搅蛮缠,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对此逻辑感到幼稚可笑。

" Z5 [, U% u+ c7 }* D- t

 

1 M _% S9 j0 `$ b; R. e8 ^

关于“清华大学”及其大陆学子到美国留学不归,你也义愤填膺。似乎是人家老美的错。你家的孩子长大了,你自己家留不住,非要往人家跑而不归。你不分析一下自家是否有什么问题?反而指责人家收留了你家的孩子。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 T- `5 g3 a& c/ m* L4 y$ e

 

1 s5 p6 G2 ~+ n4 j! k

建议学长发表高见要用头脑,而不是怒气或怨气。否着,只好敬而远之了。因鸡鸭不同语啊。

: E5 J8 Q3 T2 S7 k

 

* Z m3 e7 z0 S! v9 u

  如果你觉得这里谁都不如你,何必对牛弹琴? 看你一直发的都是些什么?

2 \% V% b% r6 ~! |8 _5 c3 @: A0 U

 

发表于 2009-8-3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8-2 23:35:00的发言:
( Y. O9 T- s/ g7 b. 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T4 ~1 _ a* @- R$ P2 a+ G

在这里再重复老弟的话,我们“不似美军占领硫磺岛,胜似美军占领硫磺岛!”

! Y( T- z" v' \+ O# {

 

8 `5 a5 f, O/ A7 B

  可能你们都被忽悠了,听说这是原版:

9 E/ _3 s8 F, A9 m" o1 ~5 a


发表于 2009-8-3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09-8-3 9:15:00的发言:
  6 s4 u N a& @

我们这一代相比下一代更多的经历了动荡年代,生活上起伏也较大,思想认识尤其是对近代历史和人物的评价分歧很大。今年我班同学聚会时,有同学讲自己的经历时颇为自豪:八十年代初已是处级干部的他因看不得官场的腐败,退党辞官出国。当时有同学为之喝彩,有同学批评指正。几十年不见分歧还是被友情冲淡了。

' l2 b$ [+ f8 a) L

另一次在饭桌上见到朋友介绍两位“革命后代”相识,边吃边聊,谈起老毛,分歧甚大,言语冲撞,不欢而散。我的经验是可摆明观点,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基本不可能)。更不可使用刺激性的或有不敬语言。友善涵养更值称赞。

! n) }) J0 A+ Q7 B- ^

在观点上我可能倾向糊涂人,他辩解的用词不大认同。

9 ?7 g5 Z9 ^6 Z$ C& Z3 i

 赞成。

8 s" y* b; O1 p" e8 }) P

 在谈友谊的地方,最好别谈政治,那种东西让政治家谈更好。如果有人一官半职都没有,还自认为是政治家,到其他地方就行了。

发表于 2009-8-3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j8 o8 X7 Z% b7 e" ?

我们这一代相比下一代更多的经历了动荡年代,生活上起伏也较大,思想认识尤其是对近代历史和人物的评价分歧很大。今年我班同学聚会时,有同学讲自己的经历时颇为自豪:八十年代初已是处级干部的他因看不得官场的腐败,退党辞官出国。当时有同学为之喝彩,有同学批评指正。几十年不见分歧还是被友情冲淡了。

# v' P/ }& ]0 V" x9 I

另一次在饭桌上见到朋友介绍两位“革命后代”相识,两位边吃边聊,谈起老毛,分歧甚大,言语冲撞,不欢而散。我的经验是可摆明观点,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基本不可能)。更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或有不敬语言。友善涵养更值称赞。

+ \- ?9 N X& N3 B I$ \/ [9 [

在观点上我可能倾向糊涂人,他辩解的用词不大认同。

发表于 2009-8-3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09-8-3 9:15:00的发言:
  / q, |3 [, ?9 ?) w$ \, n

我们这一代相比下一代更多的经历了动荡年代,生活上起伏也较大,思想认识尤其是对近代历史和人物的评价分歧很大。今年我班同学聚会时,有同学讲自己的经历时颇为自豪:八十年代初已是处级干部的他因看不得官场的腐败,退党辞官出国。当时有同学为之喝彩,有同学批评指正。几十年不见分歧还是被友情冲淡了。

! U" I. }0 A" N

另一次在饭桌上见到朋友介绍两位“革命后代”相识,两位边吃边聊,谈起老毛,分歧甚大,言语冲撞,不欢而散。我的经验是可摆明观点,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基本不可能)。更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或有不敬语言。友善涵养更值称赞。

' k, ^" t K% K2 _% U7 k

在观点上我可能倾向糊涂人,他辩解的用词不大认同。

6 @5 t l" |3 }! ]5 ?/ n

     同意!他们讨论的是什么我也没看懂。

' d; ?) ^9 u' C4 `+ t- ]1 _

     我感觉现在我们这个年纪了,要想说服谁去改变观点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还是友谊为重吧,学校能吧我们聚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发表于 2009-8-3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聊天呗!


发表于 2009-8-3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学学人家鞠大哥,这把年纪了还能把“电脑的功能”玩的那么精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80”后做的呢。(哈哈哈...)

; ?; K1 p' z$ T# l% t! \" k4 E+ X/ [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您是怎么把人的头像加上自己的彩笔画加上背景的白塔.......就能合成一幅诙谐 幽默 很有童趣的一张画。“电脑的功能”真是强大。

, Q. p, T' p( d+ _9 k

鞠大哥您“太有才了”!期待您再多发点吧!我想大多数的学友们都会喜欢您的这个有创新的.好玩的.能叫人开心-----哈哈哈...的 画!

+ V/ t1 b9 T+ i5 B

 

6 ?# S0 c4 }+ r

  提个建议:

1 a+ E' g- q& H6 b

              日后有学友想对某篇发言提出不同看法,且想“语言犀利”的,请您直接发到对方的邮箱里,“私聊”吧。别把咱们的“附小论坛”搞的火药味十足。我想这也不是《古刹听松》的初衷吧。

发表于 2009-8-3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美好记忆在2009-8-3 18:23:00的发言:
9 H: P! c+ P* S# L1 H" w- G% Z

多学学人家鞠大哥,这把年纪了还能把“电脑的功能”玩的那么精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80”后做的呢。(哈哈哈...)

; F8 Q! h4 e! |. d( e3 o K# r1 _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您是怎么把人的头像加上自己的彩笔画加上背景的白塔.......就能合成一幅诙谐 幽默 很有童趣的一张画。“电脑的功能”真是强大。

q6 m1 T6 H6 Y5 x

鞠大哥您“太有才了”!期待您再多发点吧!我想大多数的学友们都会喜欢您的这个有创新的.好玩的.能叫人开心-----哈哈哈...的 画!

$ h8 \0 X$ ?) \" @

 

# S0 x' ~/ V$ m" A

  提个建议:

3 @; W% B' o$ F& i4 j

              日后有学友想对某篇发言提出不同看法,且想“语言犀利”的,请您直接发到对方的邮箱里,“私聊”吧。别把咱们的“附小论坛”搞的火药味十足。我想这也不是《古刹听松》的初衷吧。

. S* o% a: M" \) y0 O; x6 m4 d

4 {1 n* \! |- Z1 h6 g

[upload=gif,真好听!真好听!.gif]UploadFile/2009-8/20098318575616417.gif[/upload]

发表于 2009-8-3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4 17:51 , Processed in 1.252074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