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学兄:

: P* @; ^( u9 E4 C1 a% _) O

 邮件收到。又一次感动——学兄实在是襟怀坦荡,闻过则喜。学兄以优美细腻的文笔,勾画出赵老师一两个片断,侧面展现恩师平凡中的伟大,情之深处,催人泪下。相比之下,我却在一旁品头论足,甚至吹毛求疵,实在汗颜!

$ ^8 j) O$ N* o# f

 大作气势不凡,文美情长,偶有一点小疵,简直不值一提。譬如治印,有时为了整体布局,必要时须敲去一角,美其名曰“残缺美”。

( S5 R" T* D5 A

至于所谓“文不对题”之说,学兄对自己太苛求了,一部《水浒》说得最多的却是陆地城乡之人之事,再说《三国》,书的后部才建国。。。很难说是不是“跑题”。

" c" P$ L+ x, M' V

 另外,我们上小学时,记得有个赵老师曾给我们带过几天课,不过是算术课,讲计算面积。人很和善,也很体面,也有人背后指点说他有“政治问题”。。。不知这个赵老师是不是学兄笔下的那个“碧海丹心”的赵老师?

: O2 ^8 n$ t( o& M7 D! E

 中午本欲给学兄法邮件,一时不慎致使“文本丢失”,前功尽弃。只好公开作答,好在没什么秘密。。。。

- X% }! |. V8 ~+ w* j

  预祝学兄提前胜利完成三兄要求的另外8篇佳作!

发表于 2009-6-7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4-11 0:03:00的发言:
. x C5 g z& |
( s* E( a$ @/ K3 L" |: P- K
' q6 q H* B+ b- U
   在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即将举行之时,在下不揣愚陋,客串一次“说书人”,说说北京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之始末:
5 F. x' o% L5 b5 y& L
 
9 ?5 Y8 R' u# M( \9 @0 i+ P% T, n
    原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将于2009年4月11日上午8点30分举行。一般来说,所谓师生联谊会,当然是提倡尊师重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等,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类似这样的活动每天不知有多少。但有传言说,北京机院附小的这个联谊会已经把整个北京都嚷嚷动了!或者不仅仅是北京,全国乃至海外都嚷嚷动了。为什么区区一所小学的师生联谊会能如此热闹? 此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 X! q* g( ~* h& I% V* [* R

    欲知此事,须话从头。
m% `1 w8 B% F t
....
4 x$ b, I" V( v+ w% ]# W6 S
....
5 z: b% N6 k1 }! O2 p
....
( w: @- V! {0 h* `
 
0 [: X" k* a2 o/ H( f
    现在,师生联谊会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据了解,联谊会的内容有发放纪念徽章,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致辞,师生合影,师生共唱昔日曾广为传唱的少年儿童歌曲,等等。
! b8 T- g/ c/ u. C: \0 q! @/ R
 
" Q; I6 e* u( P2 v5 u/ O
    以上就是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的概略情况。
3 Z5 ` w$ B; i3 X4 {
 
* e1 m- @2 T3 h3 C
   咱们下回再说。。。。
+ u' G) g1 P: `0 D( P0 [
 
" y3 J6 i2 A/ l/ ? a
beiwei 匆就于 2009-4-11 凌晨0:03:00    
& b4 v; ?, y0 @) g

 

% @; W5 G, {, p6 K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4-11 0:46:00的发言:
. E" Q- P* K2 a7 U; o9 L& ~2 x

嘿,好,嘿。。。

/ K& C) v8 B2 O7 v9 W" d j% }8 S% ?

说得太好了! 等着听下一回。

- n" B2 X1 f# K% O3 A6 W) ?

# Y( d5 t" _' A: O, G% ?; [% j

 

1 d" _6 {5 X& [. x: }4 L

来源: 173页 4310楼

. d( K6 ?' ^( ?% h" W

 

+ a7 F; K; s- p) L& ?

beiwei兄,你说过,这是两小时草创之作。知道你忙,可是能否再用一两小时整出一个简化一点的本子,让文章质量更接近你自己的标准? 当然,长本子也不错,可是那需要神闲气定才行。

/ m$ T M) R5 |5 v) h

 

发表于 2009-6-7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6 22:30:00的发言:
8 A2 U* e/ W9 d4 N) \

 

/ F% w; `7 o& x; m4 K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01014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m, N# G6 R# |: P

 

; y! F# h4 R! ~/ N

看到老先生头部千疮百孔,让人心痛。

发表于 2009-6-7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7 9:44:00的发言:
4 B" Y: f7 l% E3 L

 

9 u7 w( J1 j0 H8 U

XYH.

6 I# h! ^ n! b

 

4 x6 E+ O* y. t+ _

记得英语教学片fallow me里有这样的台词:Yes! It is! 你真有才!

# S- Y; c9 c( Z% O9 Z- ?

昨天,北京久旱小雨,街上满眼都是雨中漫步。 为了区别,给你加个外号:你真有才,简称有才。

9 Y6 H" M$ W' _0 y1 S+ f

 

8 \- O% K* V/ g9 \

不是我有才,而是我认识老先生。呵呵!

发表于 2009-6-7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6-7 7:00:00的发言:
& U- ~+ @: P1 Q* Z" \; v

9是数学钱老师吗?印象中是这个样子的,不敢确认。

; M; u5 Z& g" q' F! R, v: [

胡老师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桥”还是“乔”?我曾在网上搜索过“胡元乔”不知是否对?

7 F# K5 |5 x( F$ J% Z) T

 

- |# \& r& G. k2 W v

 

7 t- M+ y- C2 H8 i% D7 w

 

1 w# H% p7 X0 z& z: O2 L

数学钱老师是健康时报上和胡涂人握手的那位老师,胡元乔老师的名字应该没错。

发表于 2009-6-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7 10:48:00的发言:
9 q; U3 I; |* c) r& T. b

数学钱老师是健康时报上和胡涂人握手的那位老师,胡元乔老师的名字应该没错。

. V* b2 A4 @ U b

漫步:那9号老师是谁呵?让老胡确认吧。

发表于 2009-6-7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IMLEE在2009-6-6 0:15:00的发言:
# U. t: ?- \8 m. @- {$ I4 R- b; U

 

1 T' I, B9 W* @1 n

哈哈,雨中漫步,衣服那领的,远看和工服一样,嘿嘿!也太靠色了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b! k4 i. q/ R1 h

小兄弟:竟然对大姐们的着装评头论足?我们也是无意中撞到一起了,下次出门前先通个气。O(∩_∩)O哈哈哈~。

发表于 2009-6-7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9 h) g1 M- y! J% d( f- T- z) @; w

 

+ a0 q& u# k8 `6 v) f- @

这时,仓库的门又开了,从门缝中挤进来一位带着白框眼镜,梳着短发、外表非常文静的女大学生。fficeffice" />

# Q e' C8 @! D- z/ M/ X! o

她匆忙给他两解开绳子,说:“快!快!走吧!以后,千万别到这里来偷书了。现在,不是看书的时代。你们还是太小啊。”

8 B+ g- ^8 B% f/ L: d$ P

二林和同学连声谢谢这大姐后,狼狈不堪,便落荒而逃。

/ M/ S! p" U$ I9 k

, J. s0 _; o. m0 K2 }8 k

 

& i S$ S+ y3 a, ?, T% c% X

这是,二林1974年对我讲的故事。他说:“那女大学生,叫什么名字,当时我们都没有顾得上问。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真是遇到个好人哪。她也是冒着一定的危险解救我们的。

" B: }# b( Y- s3 w/ j

 

- u" i0 J% t0 F* @7 k1 z

好一个“美姐勇救英俊少年”!

5 U7 z8 T+ d$ D6 P

请“糊涂人”学兄,将这段单独成篇,以飨读者。

Z0 E. d% ]( q* [' o

 

发表于 2009-6-7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7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D# h J5 c' U# z

我说——我说             fficeffice" />

1 X6 i) u3 G7 L6 q ^

谨以拙文献给老蔡和他的粉丝们

' Y* R# h, G6 R2 W

                         

* {4 g* [! c( U+ S1 W9 l

老 蔡 的 壮 举

% z2 C- o& T5 {7 K9 g

 

* Z2 N; ^3 K5 ~, B2 e6 T7 o

  老蔡卖肉是老本行,杀猪是刽子手兼职,至于“弹球儿”带“弹奔儿”,则是童心未泯。这一切大家都已耳闻目睹,并不陌生。但说到老蔡业余时间练举重,还举出个区冠军,这在老蔡的生涯中恐怕是最辉煌最得意最风光之事,只可惜似乎很少有人和他共同分享过这莫大的荣耀。打一个极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老蔡可着心地为顾客分割猪肉,而却不能和顾客一起分享香喷喷的炖红烧肉一样。

* J* i# G4 H; |4 H$ v4 Y3 h

  不过。我们却有幸目睹了老蔡的一次拚力又拚命的“壮举”。

" [! F; b+ O2 g+ {' _( }% g

  那是一天下午,五六点钟,天儿不冷不热,在21号楼前的树草园内,静静地躺着一副举重器械,像火车的连轴钢铁车轮,日后很久我才知道它的大名叫杠铃。无人敢问津——除了偶尔有三五个小学生合着伙把它当铁轱辘推转一两圈。

0 b W, g3 F2 L8 X; j2 w( M$ r- c

  当时的大学生玩举重的不多,他们是典型的书生模样,虽不说个个文弱,但的确没有几个称得上“虎背熊腰”的,顶多不过有几个最轻量级,这大概和当时的生活水平有某种关联。俗话说:“穷文富武”嘛。以老蔡的身板儿,块儿头,特别是职业,练举重是在情理之中。说鹤立群鸡有些失真,老蔡简直就是瘦羊群里的肥骆驼。

( A2 W) x" k, E" O* Z4 _) x

  老蔡比中等个儿稍低,寸头方腮,即刮即长的硬茬儿圈胡;壮而不肥,肉多而不赘,一身深色打扮,敞着衣怀,不操刀时倒也显得慈眉善目的(时间久远,不知和诸位熟知的老蔡是否对得上茬儿)。那天可能刚刚卖完肉下班,或许才放下屠刀,杀生归来。手里还拎一只铝饭盒。

5 p( W9 ^, W) o$ \5 g

  人们自动合成一个扇面围观,只见老蔡在众目睽睽之下,威风凛凛地踱到杠铃前,煞紧皮带,闭眼,仰头,扭动如车轴般的脖子,甩手抖腕儿,再伸出一只脚,脚尖戳地,左盘右旋。稍顷,又换另一只脚。

* p/ a# { v$ q# u7 |

  我们众小伙伴也跟着一招一式地模仿,摇头晃脑,指手划脚,不一会儿就晕头转向,找不到北。外人看来直如一帮大精小怪,群魔乱舞。

! _9 a* S7 y, h% E

  这时,老蔡睁开双眼,举起刚才还可能紧握过利刃的熊掌般的双手,左右各啐一口吐沫,然后弯腰蘸满浮土——权当它是镁粉。

5 I* {' r7 \( p! A5 ?+ [

  老蔡举重的起式就与众不同,别人惯用“旱地拔葱”,一个猛劲,拖泥带土;而老蔡是“揠苗助长”,妙就妙在一个“助”字上,巧使寸劲,助力上提,身子下曲,一个高接,一个低迎。一升一降,转瞬间沉重的杠铃就稳稳停落在锁子骨间。动作标准到位,漂亮利落,透着深厚的功底。引来围观者一阵喝彩和欢呼。

3 C( ^4 a: J$ j9 ~4 \; i

  惊人之举立马就要出现,众人憋足了劲想痛痛快快地喊贺几声。

# a6 x+ }4 ^* m+ [% k+ C) u" }" L( H

  

8 N, J( z$ o6 r* w* @0 j! v

  “呔!”老蔡大喝一声,铆足全身气力,两腿前后错步,右弓左蹬,举火烧天。

& H+ U$ F3 P/ [5 q

  也许是卖肉买的精疲力尽,也许杀猪杀得“心慈手软”,也许老蔡过于自信,“举重若轻”,这一次很遗憾,他的双臂没有撑直,像两个< >符号。。。。

' k& c6 L2 y' D; {4 s( v# |1 e

  即使没练过举重的人知道,地球是有吸引力的,时间越长越对负重者不利。也正因为如此,老蔡已没退路——横不能再将沉重的杠铃再放回到锁子骨间,就这样不上不下,上不上下不下。。。犹如瓦岗英雄雄阔海力托千斤闸。。。。。。

2 e! F# `: d, N

  此时的老蔡有点不同寻常——但见他满脸通红,青筋暴绽,肚子圆撑,鼓着嘴巴但又紧憋着气,在这最较劲的关键时刻,气可鼓而不可泄,但又不能随便吐纳,更不能像电视剧那样哼哈呐喊,给自己助威。在我们小孩子眼里,老蔡分明像一只直立起来的青蛙,在暗自鼓鼓作气。。。。。。

7 |+ R- b: l8 s0 h& @0 |& N

  老蔡再奋余勇,这回是“横槊架劈刀”,基本到位,只是由于着力不均,两臂中一只近乎是直的,而另一只仍遗憾地弯曲着,呈 </ 状。

5 Z0 J& R9 _% c& G& b) |

  成败在此一举,老蔡不得不拼尽最后气力。眼看着老蔡两只胳膊像两只千斤顶的钢柱,渐渐伸直,形成漂亮的V字形,两腿乘势收拢,胜利在望。美中不足的是一时头重脚轻,老蔡脚下如拌蒜,游移不定。

6 H: k3 H+ A4 U; [

  不过,老蔡在这一瞬间似乎也在内心从这V形体验出胜利的前兆,他凭老到的经验判断,只要稍稍调整一下心态,调节一下呼吸节奏,再增加一点力度,稳住阵脚。。。。力挺几秒,就会大功告成。

* z5 ?& d: u( @7 v8 ?5 C

  这时,老蔡偷空吐出一口憋闷已久的气息。不料,“噗”的一声,像自行车轮胎拔了气门芯儿,一股强气流喷口而出,一发不可收,。。。。。

, T, h9 g( X* e6 d9 H) H k7 L4 c

  只见他手脖子一软,头顶上的杠铃顺势一头栽倒到地面。。。。。。。

4 }# j/ U) O9 Y) `8 J

  “唉!”大家失声痛惜哀叹起来。

- Y5 L ?5 E( e& s; s

  此时的老蔡一脸惶惑,对这突如其来的结局似乎还没回过神儿来,既想不通又不甘心地摇摇头。他用脚踢踢铁盘,仰头静默了几秒。然后将手伸到腰间,明显用力地将腰带紧了一扣。我们的小眼睛都死死地老蔡的一举一动,准备再赏奇观。

+ H7 ?2 l; j2 d& z

  老蔡向场边走去,我们猜一定是寻找和涂抹更高质的“镁粉”去了。

+ c" s0 p1 ^" S5 j% e+ \3 T. u

  只见老蔡弯下腰,将手伸向衣服和饭盒,而不是“镁粉”,他抖了抖上衣,讪讪一笑,似自言自语地说,“还没吃饭,就差这点力!”

! G7 f* `2 p7 @" O

  说着,摇摇摆摆地走去。。。。。。

0 K; G5 a: T( ^7 X

  

& E$ R3 q7 b3 N' p2 J7 f! l0 \

(后记:故事的情节是真实的,只是经我之手略加渲染,着墨不均,有抹黑之嫌,望老蔡的“猜谜”粉丝见谅)

发表于 2009-6-7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jianjun:你好!
$ X/ v |, a4 r P% ^) w) X, H' c
   感谢你为我们附小师生们做的,全屏幕四部曲的重头欣赏!看着它们,让我们欣喜不已,更可贵的是,你现在还在精益求精地继续完美,本来就够完美的精品献礼。我们都来感谢你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心血。我们希望你定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快乐!谢谢支持你这样做的你的一家人!
, B8 E, h/ N! @4 {3 Q& {
     我现在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1 y$ T- }. O7 k
   1,胡元桥老师 2,郑 尧老师  3,郭郁英老师  4, 孟丽娟老师  5,郭惠荣老师  
! Z1 N2 B0 U2 L
   6,陈继庄老师 7,王彦声老师 8,姜淑勤副校长9, 张  薇老师 10,杨洁兰老师
" k8 |% Z+ p7 T Z: k
     以上十名老师的名字,是经过核对的,是准确无误的。
4 g9 g$ v2 Z) d$ M0 K4 I8 R
     我们做事情,都要求认真负责,但是有的事情很难做,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了。近期,我们很忙,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请王向荣老师(他是学校元老,对学校的来龙去脉知道得比较清楚,对学校的教、职、工的人事变动情况比较清楚;),除此之外,我们还请了几位知情的老教师们,请他们帮助我们回忆、修正和补充一下现在我们已知的已故教职工的名单,和我们现在已知活着又能联系上或联系不上的教职工名单,然后我们再把这些我们尽力核对的名单,在网上公布给大家。使学友们在看到这些名单后,对几十年前的学校、对教职工的名单加深回忆中,会得到更多回忆材料得以补充,让这些回忆更加厚重而珍贵,让它更加有价值。
$ H# S9 W7 E. `9 j
                                    胡世坚老师2009年6月7日12:19
! i- i3 b- `: ]1 t
   
发表于 2009-6-7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冬虫夏草学弟也禁不住老三学长架在火上烤的“酷刑”啦!正可谓大显身手,出手不凡啊!把老蔡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佩服佩服!

0 d. {& @* F# W

  三哥真是好手段!

发表于 2009-6-7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学兄既善遣将也善激将,打骡子惊马,有汉高祖之风;

* p4 v8 o. G7 x

 

3 q# V/ Y# v4 W9 r- @

糊涂人学兄身兼数职,战将,二路接应使,监军。

6 Z( z3 M: j. \4 M: t9 B( C9 ~: }* q1 t

 

: c: y+ ]5 o9 z1 ?$ T9 y* K# N! h5 E0 s

愚公学兄则大智不愚。笔耕不辍,如“真愚公”挖山不止,美文一篇胜过一篇,令人目不暇

$ e: Y- u1 O( q0 l. l* H4 e1 a# c

 

7 k( j3 C& a X2 `, u

给,美不胜收。学兄又虚怀若谷,和东汉“大树将军”好有一比。

3 H! O7 e1 R% l( D' V; c

 

2 D1 n1 ]9 P! O- m+ F2 Z

俄挡不住老三兄的激将,虽然有时也明白有些“行为过激”——烤得俄如“全聚德”。

0 u- ]0 w+ t2 h; E! R: H

 

% X+ N& C$ n T. z

俄感谢“糊涂人兄”的接应援助,但惧怕他手中那先斩后奏的尚方剑。

( r* [' u* w& m" k6 t

 

7 P8 k% z u4 N! y |1 H

俄钦佩燕赵愚公的“北山愚公”的“祖传”精神,尽管俄清楚俄永远学不来做不到。

( W i3 i; K* Q/ `

 

1 U, b& d) | R+ ~) R

笑言,笑谈。。。哈哈哈哈,诸兄笑纳吧~!

发表于 2009-6-7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7 10:57:00的发言:
8 @( W' M, g# d; R2 k3 b6 h
" ^; w1 A% h V7 ~0 ^" i

                     清华偷书历险记fficeffice" />

2 ? G6 F( d/ |

   1967年冬,王二林同学(64届六二班),忽闻清华大学图书馆有很多“世界文学名著”,被封在一间库房内,喜上眉梢。可当时,清华的学生两派“武斗”激战正酣,可谓“火线”啊。但是,他思书心切,心痒难耐,便和他们月坛中学的一个同学,不计后果,骑车长途奔袭清华窃书。

/ l8 S. o. s* Z6 ~# U

# f' A: U) s9 [5 ]0 k

清华园内,两派激战正酣,人影匆匆、大喇叭乱喊,砖头乱飞。就好像正在进行解放“柏林”时的巷战。他两无心观战,直奔那库房而去。

' v2 z! v- ]' ^3 l3 O: P0 ^3 h

! ?! m4 z: g7 M, P% |2 A. ]2 }

 

/ r0 h5 }( [" B6 p

那仓库大门锁着,但有一扇窗户被窍开,虚掩。估计,在他们之前,已经有身手敏捷的好书之徒,光顾过多次了。他们二人更为心切。于是,小学练团体操的童子功见了实效,刷地架起一架"人梯”。同学在下,二林在上。一个下面老熊拱身,一个在上攀猿展臂,登上窗口。然后,二林摘下颈上书包,猴子捞月般将同学楸上来。前后整个动作,仅用2分钟,一气呵成。

+ N( ^# l: g% W' N( o4 F" |9 S: r1 {6 e

 

; b$ l' v* U, r7 y# r) _0 A8 @3 U

那库内满地堆的都是书,令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林娜》;《普希金诗集》;莫泊桑的《一生》;司汤达的《红与黑》;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他两兴高采烈地像秋收时节忙碌的老民,将这些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像敛土豆似地,可劲儿往书包里胡噜…… 

( n- O) A5 f) w1 o7 v) F0 [

1 U( {! T M# C2 D

这一趟真没白来!”二林兴致勃勃地对同学说。

0 K* f$ K3 J& J) s2 }' `

同学看着满包的书,也不亦乐乎。

9 }4 B9 N9 l% Y6 p2 N0 L% ]' s6 S

突然,一缕刺眼的阳光,从敞开的大门照射近来。几个彪形大汉,手持标枪,飞速闯了进来,将他两团团围住。

4 P% e, m9 p/ Z1 \5 |. c) h5 v$ X' A

我操?完啦!” 二林手中的书包掉落到地上。他心想,这回挨一顿臭揍可能还算是轻的……

) n1 Q' L& Y" L c) c

e& F+ G2 }1 X' c

你们是哪里的?胆子也太大了,敢到清华来偷书!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

' h. Z8 K3 v5 b' ^9 B& r

为首的一个带着“XXX”袖标的男大学生气势汹汹地对他们说。

0 k- x' b3 o' @( k3 ]7 `3 |

他们战战兢兢地实话实说,就是想弄点书看。 

( Z0 D! |4 Y" A" e

 

# d$ x+ K. `4 ^1 y- l& n# c3 o! J( H

那人说:"这些封资修的、资产阶级写的东西,你们也要看,甚至来偷!可见你们的思想有多么反动!来,先把他们绑起来再说!”

: l% [' E, o. E

两位大学生上前,把他两的手在背后绑起来。

{* a& g8 J. C( E9 K J! w5 c5 l

! e! b" Y. C/ n

这时,一个大学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伏在这头头的耳边嘀咕几句。

% Y6 [4 N6 P7 I" w( P/ I& h8 d

这头儿,冲手下的那几个弟兄挥手:“走!快!" 

! _1 }+ G* M( @, x0 h

然后,他看了这两个被五花大绑的倒霉蛋说:“回头再和你们算账!”

6 S( C8 P- C8 m& q& o6 p* g9 x+ W

这几个人风风火火地离去,只把他两锁在这里。

9 [2 l( E& N/ m# J1 L4 C

 

5 G5 A; O. |2 F% ~# O4 U* K) S2 Y1 U# ~

二林当时想,玩啦,这帮家伙回来说不定会把我们两怎么样哪…… 清华武斗也死伤了不少人哪。

8 d4 S6 |/ x1 _. J, F) K$ T

我说不来吧,你非叫我来。现在怎么办?” 同学埋怨道。

' ^- K% j4 _9 N7 E

这时,仓库的门又开了,从门缝中挤进来一位带着眼镜,梳着短发、非常文静的女大学生。

9 _5 ^( L$ C D- U

她匆忙给他两解开绳子,说:“快!快!走吧!以后,千万别到这里来偷书了。现在,不是看书的时代。你们还是太小啊。”

% V T; a' P2 A' T

二林和同学连声谢谢这大姐后,狼狈不堪,便落荒而逃。

, o1 w/ Q2 h* A. }7 T- B1 }

6 o% u7 `7 d& Y* L

 

5 B1 d$ A' d; _8 E

这是,二林1974年对我讲的故事。他说:“那女大学生,叫什么名字,当时我们都没有顾得上问。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真是遇到个好人哪。她也是冒着一定的危险解救我们的。你说,对不对?要不然,后果说不定会什么哪。现在想想,还很后怕。那些书……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估计都‘处理’了……”

. m/ B( E: g# q* T- {8 W

1 f. E3 K- F# w1 M' T# B

9 ?! x$ k' M, Q5 U+ b, A; P9 z& W

 

, t+ r y% `% p* p* u, |7 N

<!--EndFragment-->
7 g& S, T' }# y0 M

    看罢此篇历险记,不由得回想起文革期间,我所在中学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可见当时尽管怎样闹腾,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依然是多么地强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甚至不惜冒着违纪犯法的罪名,去获得所需要的书籍。记得鲁迅在他的一篇故事中,借落魄书生之口讲到,读书人的偷书,不能叫“偷”,只能说是“窃”而已。。。。

发表于 2009-6-7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7 13:51:00的发言:
) k# z7 c5 M# z! J1 \; R

老三学兄既善遣将也善激将,打骡子惊马,有汉高祖之风;

( d& p# J& |0 t

 

$ r- a- p3 H, V/ O1 \

糊涂人学兄身兼数职,战将,二路接应使,监军。

# L; _3 r1 x+ G4 p3 H

 

% z: f. y+ H9 D

愚公学兄则大智不愚。笔耕不辍,如“真愚公”挖山不止,美文一篇胜过一篇,令人目不暇给,美不胜收。学兄又虚怀若谷,和东汉“大树将军”好有一比。

/ h2 p. i9 H3 v$ ]

 

( h8 b, H3 E1 c# e: C

俄挡不住老三兄的激将,虽然有时也明白有些“行为过激”——烤得俄如“全聚德”。

+ J- u1 S; N* N# d3 }

 

2 ?% @& {2 p, j8 E0 v

俄感谢“糊涂人兄”的接应援助,但惧怕他手中那先斩后奏的尚方剑。

. @$ w- s* d& j* o# X# H* i+ L

 

8 B G2 i! i! |$ N' t) T* k

俄钦佩燕赵愚公的“北山愚公”的“祖传”精神,尽管俄清楚俄永远学不来做不到。

' w* q6 |! f4 ~! v" I- ~) S, w% D' f+ j

 

! O: g2 ^9 h) h

笑言,笑谈。。。哈哈哈哈,诸兄笑纳吧~!

, @% L4 X9 a7 e) C, k5 l

 

! S* d w# D# y v- }# ]

《后汉书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 第七》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 l: G/ b, k/ s

 

* ` m- {1 A3 B' J/ r! x

8 }1 E/ M, x9 w; @! z( h% K

7 j8 T j1 r; c& p5 N; C, Q9 d7 F4 U

《资治通鉴》
大树将军者,偏将军冯异也。为人谦退不伐。敕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故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9 G2 u; O0 f! [* B

 

/ p+ f3 i' s+ ^7 l

注释:


①冯异:助汉光武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元勋之一,善于用兵,恩威并施,累建奇功,封阳夏侯,征西大将军,死谥节侯。
②伐:功劳,夸耀功劳。
③敕:告诫,嘱咐。
④屏:退,隐退。 0 B1 F5 n: E! U) M$ a

% O6 k! N1 W9 l

------------------------------------------------

7 I( y% G c1 Q! W: w3 b

 

- t% u2 z1 G/ W( H5 T$ T

还请教授多用典故,我们多学点。

2 P! M4 H8 ?, A G

 

发表于 2009-6-7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ngjianjun在2009-6-7 0:39:00的发言:
5 h) r. Q. y2 h7 r! y, _

谢谢漫步. 9哪?  谁知道?

( h/ D5 X. X& c1 [4 [! J

9是数学钱老师吗?印象中是这个样子的,不敢确认。

, Q" C9 Z; i! |$ i. Q& y" q: c

胡老师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桥”还是“乔”?我曾在网上搜索过“胡元乔”不知是否对?

' ?$ i% {/ `' z4 ?) ]0 u& [

 

# O% E8 V/ d# \8 X* a4 w8 u+ L

 

0 o3 _& Y' c. `% n9 c/ S v2 K

 

发表于 2009-6-7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6 23:29:00的发言:
( E2 N% p8 q I- g- t9 f8 `

5是郭慧荣   7王彦生   10杨洁兰

& g/ w5 C9 `. b$ D

 

* n0 C# ]! w" u& M2 O7 g* S8 X

王老师是我们一班一二年级班主任,记得最后一个字是“声”。

4 R/ b6 w; c& |5 T! ~

 

5 O. a5 J- i- c4 C T' u. a: e

另外,如果有更清楚的照片就好了。

% D" L/ ~ \0 `7 \3 n" ~/ `$ R

 

发表于 2009-6-7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ngjianjun在2009-6-6 21:15:00的发言:
1 ?# P3 W5 a) Q' ~0 x

老师们校友们: 谁还能记住这几位老师的名字,请告诉我.  我在做"恩师"相册要加名字. 谢谢!

希望早日能看到“恩师相册”。建议将该相册和前些日子看到的老师们现在与过去照片对比的视屏上传到机院附小相册中。
发表于 2009-6-7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书的记忆”

! q$ U2 r& E& V) A7 y

1970年的一天,我正往家走,忽然发现一队队解放军持枪开往家属楼,我立刻意识到第二次保密大检查就要开始了。糟了,家里还有几本从同学那拿来的书,这回可要闯大祸了。我不顾一切地往家跑。到了家里立刻拿起书就要扔可是又舍不得,急得打转转,有了,我拿了绳子把书一捆,来到楼道中的垃圾道,打开垃圾道铁翻斗,把绳子系在翻斗内的固定把手的大铆钉上,然后把书顺下去,一阵忙碌,高度紧张都没有闻到垃圾的臭气。随后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家等着大检查,检查终于结束了。我站在阳台上直到确认警报确实解除了,急忙来到垃圾道,一看书还在,即紧张又高兴,赶紧把书往书包一放,不敢再看了,不能给父母惹祸呵,立马奔向同学家。

发表于 2009-6-7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哥哥还是那么精神,兄弟非常想念你们,保重身体!祝你们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09-6-7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7 8:52:00的发言:
5 G7 I% b1 h D% o4 [

. A5 b4 c/ n! N

6 g' ~3 |" B; n( x. V

# m* Q6 v3 f) k( B6 v. u6 P

    ……    另,还记得哪些躲过一劫的书的书名吗?让人感觉挺神秘的。  ……

# o" [2 {) }5 k6 y

哈哈……那是my wife的故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书名。

发表于 2009-6-7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6 23:33:00的发言:
心一:上面照片中的老先生是否姓肖?
* [2 s- w9 ~- f% G

 

5 T q' K/ A# F& K

XYH.

3 d2 B6 t, G, a

 

+ p! j3 t7 o6 [: b

记得英语教学片fallow me里有这样的台词:Yes! It is! 你真有才!

+ Q: j5 f5 r- A2 [+ x/ V7 v

昨天,北京久旱小雨,街上满眼都是雨中漫步。 为了区别,给你加个外号:你真有才,简称有才。

% s+ c: j2 c5 B' `$ e% ]

 

发表于 2009-6-7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7 8:52:00的发言:
8 J8 _) _# n1 V3 v; V# s

也说“书的记忆”

# o, ]+ h- S- ]/ U f' h8 i

1970年的一天,我正往家走,忽然发现一队队解放军持枪开往家属楼,我立刻意识到第二次保密大检查就要开始了。糟了,家里还有几本从同学那拿来的书,这回可要闯大祸了。我不顾一切地往家跑。到了家里立刻拿起书就要扔可是又舍不得,急得打转转,有了,我拿了绳子把书一捆,来到楼道中的垃圾道,打开垃圾道铁翻斗,把绳子系在翻斗内的固定把手的大铆钉上,然后把书顺下去,一阵忙碌,高度紧张都没有闻到垃圾的臭气。随后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家等着大检查,检查终于结束了。我站在阳台上直到确认警报确实解除了,急忙来到垃圾道,一看书还在,即紧张又高兴,赶紧把书往书包一放,不敢再看了,不能给父母惹祸呵,立马奔向同学家。

% ^" s/ \& H3 E A7 r" f

 

5 h0 e* z R! p0 d. J

    老三兄,你那时才多大,就那么的机智果敢——可谓“人小鬼大”啊,七零年代的“小兵张嘎”,哈哈哈……

& t4 n( H' b7 J* O

    另,还记得哪些躲过一劫的书的书名吗?让人感觉挺神秘的。

: ~ t0 b/ a) C+ g4 ?& T7 v

 

. O0 G7 h& O5 y' O) r( T

   心一拍的那饱含着寻友故事的绛红色小包,让我想起一句歇后语:“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小包,一定沉甸甸的。

& q& `' a) E3 \: X8 i

 

& K' I: T5 n. t& ^. L

那个年代关于书,可说的故事人人都有,只是有一点疑问,回到当年,绝大多数人很难有今天的看法,因此,少一点议论,说事情就好,三哥就是这样。其他故事也是如此,大家说呢?

1 P4 Z# c! B3 c" v& N$ [1 ^

 

' ?# [# Z1 Y' l

小包,非也,你不看我的文字吗?我说的是小电话本,里边每一笔一画都对应着骆桂平同学一段辛劳。它确实是沉甸甸的,但只有我们这些同学才能感受得到。

3 r+ e/ q8 G+ W/ h

 

发表于 2009-6-7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7 22:13:00的发言:
# [: E, y* V# s

从那天开始,只要轮到我护校都要到书库看会儿书。好在我护校时从来就没发生过事情,否则渎职呵!请大家猜猜看,当时我是怎样打着手电看书的?

& _2 c! J. V3 j' j

该不会是象小时候一样,把手电放在下巴底下,吐出舌头。。。

3 Z& ^! |5 i T6 e f4 [

回答错误,减10分。

发表于 2009-6-7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7 19:08:00的发言:
0 ?: |. j) F s* _4 n' i N# T

我其实特想向老三兄学习,可是能力有限,只能忽悠忽悠啦!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m' Q3 X* E2 ~: E2 [3 P

彼此,彼此,你我都一样,不能和两位被“烤”者比试,咱们就敲敲边鼓,主要还是请他们侃。

发表于 2009-6-7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虫夏草老弟肉价应该是72分一斤呵,否则你们把老蔡都要“烤糊”了

* }! N e9 b7 {% A

那得说老蔡仗义,不但童叟无欺,而且绝不“斤斤计较”,3-5毛钱的肉他也卖。我是拿一毛当5毛了,要是那天是老蔡值班,说不定又会重演歌谣唱的趣事:“老蔡老蔡真不赖,拿一毛当一块”哈,有趣!

发表于 2009-6-7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7 21:48:00的发言:
2 k6 D, F$ T6 _6 ~ D

啊!校园中,雨蒙蒙,雨中漫步多潇洒,老叟老童返年青;冬虫已然变夏草,革命后代笑盈盈;可惜未见水小子,急煞燕赵老愚公!幸有我说聪睿智,解我摇晃糊涂人。

1 I1 r' ?& R. y$ G


是散文还是诗歌?学兄了得!干脆就叫诗散文吧?!

- a+ K; g) w( w- U# J4 d

另,心一学兄过奖了,是你的杰作,愚公学兄的创意,俄是小媳妇当家——做现成的,吃现成的。哈。。。。网络短信不知怎样打开?望赐教。

4 B; i% [2 j: R" Y5 [+ A8 f

 

3 K3 h* c4 {6 H

不经意洒下一颗种子,转眼长成遮阳大树。以后咱们还可以这样玩,

* t+ u: s' H: m

 

+ T$ K9 u3 q' b- j7 I8 m: g" q

网络短信:登录状态,网页右上角,“我的收件箱”,用法和电子邮箱相仿。

' s( T% ^6 ~, F. ?

 

发表于 2009-6-7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a7 U5 E) ~5 m( P/ q$ g9 [7 s

冬虫老弟,你终于又砸出点冬冬来,看样子以后还得砸,不然你不出活儿。

2 R9 r3 V$ y. s6 j* k- F

 

- v: O* ~7 e8 ~2 F) G

我对老蔡印象深刻。他手上打出“匪子”和嘴里打出的“咂儿”甭儿响,卖肉工作更是精益求精。记得老蔡过去在针织路副食品商店出任卖肉一职时,肉价为72角一斤,但人们都习惯买一角获两角钱的肉。那老蔡把台秤定好后,一刀下去,肥肉,瘦肉连带皮都有,回手一扔,秤杆平抬头,不多不少,交钱拿肉走人,下一个。。。。那个效率啊,多年以后,也只有王府井百货大楼里糖果部的张秉贵能与之比翼。

% z7 _7 f7 A; L: j# X# Z

哥们:

1 v3 `4 }! @9 g6 H

  是你砸我还是我自己砸自己?我都快成核桃啦。有典故吗?说起老蔡,应该说他在机院合作社里买过肉,所以大家才这么熟悉和惦记老蔡。记得在合作社里边的北面,有个宽大的肉案,老蔡和一个很干瘦的中妇轮班卖。有一次,我去买五毛钱的肉,乍着胆子把钱递给那女的,她没好气地说,看清楚再买,把钱仍还给我。我仔细一看,旧版的一毛和五毛颜色有点靠。紧挨着北外墙还借墙搭了个棚子,专门卖菜,里面的货架是木质阶梯形的,摆放着各种时令蔬菜。。。。。。老蔡大概是某部门的负责人,还帮助卖过菜,我平生第一次的金钱交易,就是从老蔡手里买了一大掐韭菜。不过我胆小,没敢说话,只是手里攥着一枚五分的钢崩儿,老蔡说买韭菜吗,说着掐了一大把。一说交钱一说交货。我像掐小鸡一样掐回了家。。。。这段回忆没错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3 04:43 , Processed in 0.150942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