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4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大雨当然要打伞,要不淋个落汤鸡可不好玩了。[em77][em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 K) d7 w0 \2 D

                                     (胡老师回帖)冬虫夏草
     
你的来帖,我已在网上见到了。
    见帖后,老师心里很高兴,你们远在千里之外,因故未来参加大会,但是你们的心还是和学校、老师、学友、大会紧紧相连,甚至还为渴望得到一玫大会纪念章而苦闷,我太感动了。 
      大会学生负责人高延龙,出差上海,他把剩余的几十玫纪念章放在我处,可以卖给你们,我和高延龙已经说好,尽管我们现在已经两次制作了530枚纪念章,估计还不够,我还会让他再去订做一批,一定能满足爱心十足的学友们需要,定不能让大家失望,你们完全可以放心!
      你们只要把你们需要几个纪念章,还有你们要不要大会录像光盘?!都和王曼说清楚,她会和我联系。或你们以后有事,也可以直接和我联系,但我仍需通过热心爱心交织的王曼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电话是:010—8599.3554)。你看这样可否?!
                                  胡世坚老师09年4月24日14:29

发表于 2009-4-24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学姐会说“谁打伞呀,有病呀?雨中漫步多滋润!”

( A @$ o: ^, q) ~

  记得多少年前有次骑车上街买东西,犯懒再加上侥幸心理,望着黑而密的乌云,偏不带伞。从商店出来时,只见大雨如注,被迫退回躲雨,直到人家打烊,雨势也没有丝毫减弱。万般无奈,只得一咬牙冲进雨阵之中,不一会就浑身湿透,我却在心里呼喊高尔基的名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面脚下猛蹬。不料,不知怎么的,车把一歪连人带车摔到了,好在没大伤,也无所谓湿不湿,反正全身都透了。一心捉摸不透怎么搞得,路上既没有障碍物,有没有沟坎。口中念念有词道“此时英雄落马处”。提起车子又继续在大雨中骑行了。。。。。。

+ t( _- [; D$ U1 h8 W

   呕呕,该走了,不然要误事了。。。

发表于 2009-4-24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c9 k0 J! C3 ~* N0 x6 k0 ~' K

 

) k# h# H. E# A6 |

亲爱的王曼:你的两封来信已经收到,非常温暖和感动……。fficeffice" />

7 x( l0 p ]3 y; C

     我有幸能够在这次筹备和召开4.11《机院附小师生联谊大会》中结识了你和其他学友们,真是我七十周岁生命的新开端,有了你们的友谊和爱,就像给我注入了一条新的生命,我的眼前亮了,一片通途,一片璨烂,我的心跳加快了,我好像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美好的明天向我敞开,学生们把它叫做‘一片净土’,我要在这一片净土里种植鲜花,培育美好的心灵之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光华璀璨……。但愿所有的老年的朋友们,都能有我这样的心态,让他们都有美好的晚霞岁月,让好人一生平安……。                     

) e4 Q) Q1 v) {: p' y0 n

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胡世坚">胡世坚ersonName>老师有感而发,见笑了!有客人来了,只得草草结束。

$ [7 B; }% R! r% Z$ j" A

                             2009年4月24(周五)15:39  

~* ~3 z( c7 J9 U

===== 2009-4-23 16:35:00 您来信中写道:======

/ p* X6 {2 U& v* l% n x, a% q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胡">ersonName>老师:你好!虽然聚会结束十几天了,可是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幸亏我去参加聚会了,要不真要后悔一辈子的。看来收尾工作还要忙一阵子才能结束,你一定要注意身体,悠着点。好多校友还期盼着更大的聚会呢。

2 K2 P8 H$ M' ~

                              王曼

发表于 2009-4-24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4-24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说书人在2009-4-24 19:28:00的发言:
6 Z- V* e, f" y( J7 D* E* H0 c6 p: O

 

, d# f' z2 K( B) E; r" _ n V3 h

胡老师,古刹听松,m马达,雨中漫步,老三,葡萄园友人,心灵之花,兰台秘笈,糊涂人,善若水,beiwei,革命后代,水小子

) \9 @' w# E1 h3 G# r

 

' }9 ^$ P) Q. {' F5 b3 O

几位老师及学友,我给你们分别发送了网上短信(登录状态右上角“我的收件箱”),请看一下,谢谢。

. T9 J/ j0 Y! G R


 

& O; q3 I& b' G% Y4 x; z6 E ?: v

说书人,你好!

0 x' x* A5 i( Y+ R; z

你的短信收到。按你的方法进行了备份。真是一个好办法,既保证了数据安全,又可以脱机浏览,还是非常方便的。谢谢你为我们附小的帖子所做的工作。[em80]

发表于 2009-4-24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4-24 20:12:00的发言:
( ^& W; F9 a! m' ?2 ?5 ^

 

! N8 h/ N+ e- i L! J1 @: ]

      beiwei :"重复一遍:总之,一所已经消失多年的小学,一群最小年龄也已经接近半百,而最大年龄早已退休的校友是由于什么样的力量聚集在这张帖子上的?这是一个问题。"

0 y1 h0 x6 R4 _* @1 t

 

' ?4 `* T8 ~! i+ o5 O

      这个问题简单:怀旧情结、内心寂寞、有电脑、会码字、会上网、有时间……大约如此,还有一个缘分啊。哈哈…… 

# y4 h: z i% s; ^* X

    

/ i! J- A) V) ?' i! R7 [

不愧是名记,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又不失幽默,一言以蔽之——盖了帽了。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09-4-24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说书人在2009-4-24 19:28:00的发言:
( |. M5 \' b9 {; k/ d, |- z3 M

 

+ @4 C1 d6 D" y, P2 b; q. U2 g

胡老师,古刹听松,m马达,雨中漫步,老三,葡萄园友人,心灵之花,兰台秘笈,糊涂人,善若水,beiwei,革命后代,水小子

' E( K" s& c2 j2 ~

 

4 D0 f v, k' c+ m: I/ G

几位老师及学友,我给你们分别发送了网上短信(登录状态右上角“我的收件箱”),请看一下,谢谢。

- p5 G. W( `6 E: d


 

8 p0 S1 ^, J8 z& N* g6 I) J* Y

======================================

- B( O- `. T/ c1 ]4 i4 D6 T6 O

读书人是有心人。。。。非常感谢!这是未雨绸缪,极具建设性的行动!很必要也很及时!

发表于 2009-4-24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4-24 20:12:00的发言:
" P* f2 L$ h, r$ }

 

& u+ Z5 l3 n+ \1 `+ a+ A

      beiwei :"重复一遍:总之,一所已经消失多年的小学,一群最小年龄也已经接近半百,而最大年龄早已退休的校友是由于什么样的力量聚集在这张帖子上的?这是一个问题。"

! B* ?* ], }, `. T

 

0 S1 e/ U( X" `% B( @

      这个问题简单:怀旧情结、内心寂寞、有电脑、会码字、会上网、有时间……大约如此,还有一个缘分啊。哈哈…… 

j, m+ z* Y7 @8 J8 K8 O% q

 

( N# U# v+ P$ @

胡兄,您把这个问题给简单归纳为一个逻辑命题啦,哈哈哈。。。。好!您思维够快,何谓糊涂?我也按照逻辑来补充一下:

- z" w& i( L5 n1 ~% ~

根据逻辑,一个结果的发生可能取决于诸多条件,有些是充分条件,有些是必要条件,有些是充要条件。怀旧情结、有电脑、会码字、会上网、有时间,应属于必要条件;内心寂寞是充分条件。而我觉得也许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一些方面,应该算是充分必要条件,我试用比较正面的措辞来表达:岁月已逝,而校友童心犹在;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光荣感,等等。。。。还有一个“缘分”啊!哈哈哈哈

/ n# D* h+ s$ Z- ]. W

发表于 2009-4-24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r; X6 d5 U a R8 W: O" J

                                                  我们曾是老师的引路人fficeffice" />

4 U: U2 z( T- W+ V! a; |0 `

  

6 T, M# }0 m2 i8 h! s+ J

  一看这题目,有人一定会炸窝:什么?你小子有病吧?谁不知道老师才是你小子引路人!你在这儿装什么蒜。别急别急,少安毋躁,听我慢慢道来。

+ h7 b4 Z% l. Z2 h4 ~. I8 C1 y- l

  上次我说到,我们到郊区农村劳动,结巴队长给我们讲话派活。其实,我们也就是介于象征性和实干之间作点轻活,比如拔拔草,摘摘西红柿,一般干到中午就收工返回了。下午自然是在家休息。

, p- `9 ~6 Y z7 z, j) k2 `5 c

  当天傍晚,我去食堂为家里打稀饭,碰见班主任郑尧老师。郑老师问我今天去劳动了吗,我做了肯定答复。接着她又问我还认识去的路吗,我听后有些惊诧,但马上又给了明确而肯定的答复。郑老师没再说什么,沉思了片刻,郑重地对我说,晚上叫上同学某某到她家来一趟,有事要说。

( _5 x4 {8 }- W1 n% y. e

  我半是兴奋半是惊诧,赶快跑回家,饭都没好好吃,就跑到同层隔门的隔壁某某家,(这个某某怎么说呢,大家都熟悉,就是现在water boy 的“童身”,当然啦,那时还没有这名字,其间要隔上差不多整整40年。不过,我以后干脆就给他用现在这个名字吧。嘿,water boy 知道我是谁了吧!)他也同样既兴奋又惊讶。

, Z; y8 w+ L) I5 v; x

  夏天天黑得晚,我俩早早就赶到郑老师在7号楼的家,记得是三楼中间的房子。一进屋发现宁玉珍老师也在那里。师生之间的寒暄是多余的。郑老师和宁老师对了一下目光,就开口说,学校照顾她们俩,不让她们去农村参加劳动。但她们不愿意在家中享清福,决定明天偷着去劳动。于是,请我们带路。行不行?

4 [# l$ `& e8 C C

  这时,轮到我和water boy 互对了一下目光。太行了。这简直是战争年代小游击队员护送抗日干部过封锁线的现代版嘛,踏破铁鞋都无觅处呀。我俩兴奋地连声答应。于是我们师生约好时间,明晨六点半,在6-7号楼之间井盖附近会合,比大队人马提前半个小时出发。

# p8 b" \* c& Q# M5 `) x5 K6 j- F

  回到家里,我兴奋地几乎难以入睡。我第一次实际体验了行动前夜的兴奋激动,甚至有点慌恐。我想,water boy 此时此刻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我们的心情肯定又和当年闹革命的红小鬼们不差分毫。我上好闹钟,又嘱咐家人到时务必叫醒我,来个双保险。

7 _9 v, e: z9 F2 e! k

  第二天,我被叫醒时天还黑黑的。匆匆吃了早饭,我背上行军水壶就出去了,在water boy 家的窗下轻声招呼他。他立刻答应,看来他也早就准备妥当了。

; c3 Q8 S6 u& ?3 h5 J

  我们师生四人会合后,就准备悄悄出发了,因为四周都是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家,他们也起身了,万一这时有人出来,我们就前功尽弃了。赶快做,莫停留。

; d4 T) z& }5 e1 \0 P! z1 `, S

  突然,黑暗中传来声音呼唤郑老师。循声望去,却原来是同学second laizi,她正背哄着她妹妹,早早地出来,不意和我们撞个正着。

% e! w1 P( o5 w7 [- d0 t/ v

  我和water boy 捏了一把汗,又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好原地呆立不动。还是郑老师镇定自若,对她说,学校另派了任务,我们先走一步。并让她转告班上,这两位同学一起同行。

4 L# q" u5 u, ^! W0 |/ f* V0 F- b

  多年之后我们回想这一段,才体会到郑老师的干练,班上平白无故少两个人,而且是两员大将(我和waterboy 时任班级核心组组员,相当于“政治局委员”,要不为什么郑老师偏偏要点我俩的将呢。),显然不好交代。通过那女同学之口这么一说,知道我俩执行秘密任务,又不能随便打听,还不把别的同学羡煞。

( C5 B6 X. c x8 P

  我们“师徒”一行四人,摸黑赶路。那情形倒不像师生同行,却有点像两对母子结伴到乡下赶集串亲戚 ,一路走走说说。说我俩“小马识途”,实在有点太抬举我们了。我俩毕竟才十岁出头,平时很少自己走出机院大门,去郊区的路只在昨天白天和大队人马一起走了一趟,印象不是很深,加之这时天还很黑,我俩也有点心虚,所幸,只要一直沿路东行,大体方向不会有错。

% _; a' ]$ _+ r

  路比较平直,伸向前方。沿途种着两行树,黑夜中分不清是什么品种,话说回来,即便是白天,除了柳树和槐树别的我们也就不认识了。隔二三十米一般有一盏路灯。空气凉爽清新,路边的草丛有不少蛐蛐什么的鸟虫在鸣叫。偶尔有一两辆马驾辕的大车慢慢走来或走过,清脆的“的的”马蹄叩地声显得特别入耳,间或夹杂着一两下鞭声。

" i* R; x, d; S% b' O. Z

一直沉默少语的宁玉珍老师这时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掏出一个纸包,里面是几根白粉笔,只见她在路灯下站住,弯下腰借着灯光在柏油路面上写下几个醒目的字——“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路线前进!”写完,她直起腰来仔细端详,就像以往在教室里审视和欣赏自己的板书。猛地想起什么,又俯身添上“机院附小宣”,这才满意地继续前行。走过相当的一段路程,郑尧老师也如法炮制地俯身写上几个字,并特意画上一个前行的箭头。两位老师走走停停,停停写写,诸如“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等。

1 I4 }9 \7 l; Q: n; h: U% U

此时不知怎的,我和Water boy似乎有些紧张,探头探脑,环顾左右。原来电影和小人书上在黑夜写标语的爱国学生都这样,我们如此也算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吧。

* G+ O! n1 E3 t" K

  渐渐地,天开始放亮。路上的行人也明显的多了起来,声音也嘈杂起来。回头望去,隐约觉得远处像有团队在朝我们急速蠕动。我们想,一定是学校的大队人马发现了地上的标语,于是加快了行军步伐,寻踪而来。。。。。

/ w6 ?( R% A! \' f7 G+ [& w. f

  这时,目的地就在不远的前面。稍后,我们坐到村口的石头上,微笑地等待着和战友的胜利重逢。

8 }3 w- u) R7 e0 q7 s: z7 E

  

发表于 2009-4-24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11聚会前一天在我哥哥家淘到几张老照片,刚有时间发上来。翻拍的水平太差,凑合看吧。呵呵!

: S8 N( T4 ^/ A0 @# k

 

% J' p0 J$ B4 ~2 [) P

) y, _8 O+ i3 {- G, ]1 K! j

 

( ]/ S5 f# i# e8 J' S: B

 

! _1 F8 X, A/ z' ~/ ~4 y! ]) O

看到相片,一时兴起,加工上色(颜色可能很难看),以慰校友。

( \! I& }* @% B" ?

 

j: b; C8 i _3 N9 X% P6 Z6 S



发表于 2009-4-25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雾山在2009-4-24 11:05:00的发言:
  % K [8 z+ a7 W0 J

在4/11联谊会后,1966届63班已有31位同学取得联系,重新团聚在一起,实在可喜可贺。这要感谢联谊会的发起人胡老师,还有一批热心校友志愿服务,投入精力,时间,金钱,才使得联谊会能够顺利,圆满演出,为师生,同学的重逢创造了环境。联谊会真是造福了我们附小数以百计的校友。


( r+ g' B5 I. n6 ^

在高兴之际,我们更想念仍失去音信的同学:刘桂珍,周新惠,李晓敏,汪健,武三媛,马丽萍,孙海龄,徐小华,王书荣,陈小华,洪士光


% W0 P2 d( ]. I& B5 `" b$ b

其中王书荣,洪士光是机院子弟。还望知情校友帮忙联络上述同学或提供信息,63班同学期待与她/他们的再见。我们也在等着她/他们来领取新编的同学录/通讯录。

0 M: l: Z( S W

联系本人:dongliushi@hotmail.com

1 C$ D' H* d' I

大雾山,我和洪士光常见,聚会之前我和他说了,可他去深圳了.现在回来了.我们准备星期天,西安的几个同学去看望金老师.王书荣的信息我会问他弟后再发给你

发表于 2009-4-29 0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啊!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xingjianjun[em57]

1 W6 o3 ], D3 e( w$ ^' H- H

    你制作的三部曲:《师恩》、《重逢》、《少年时代的回忆》全屏幕欣赏,每一部曲开启后,伴着缠绵的二胡曲〈念亲恩〉及其他优美回旋的乐曲声,一幅又一幅真人照片的更替出现,让我们沉浸在温馨幸福的浪涛里起伏飘荡,如诗如梦般让人痴迷沉醉……这是老龄教师此生最高的享受啊!

1 D7 X) K$ m" F b2 X* a+ _$ m" W

    我再次代表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全体教职工们,向你表示最高的谢意!感谢你辛苦费心费力为师生们制作了这么精美,甜蜜的全屏幕欣赏!

) s: _% {2 v' B# r% [

                        胡世坚老师09年4月29日(周四)凌晨3:19

发表于 2009-4-29 0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

) w y8 y. A9 v

      多亏你还想到了,当年(几十年前)在传达室工作的,专门负责收发信件和报纸的靳阿姨,你记住了一个最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并悼念她。你的人品就更显得非同一般了。

2 g5 f/ s8 \# [4 u+ T+ o# k

      靳阿姨的原名叫靳凤敏。她是我一生中,最挚爱的好朋友。她是一个不苟言笑,讲原则,生活朴素、工作认真负责、讲情意、讲信用的好人。

8 s/ w3 U5 \* H: o# G2 @

      几十年前我们两人都很年轻,很投脾气,经常促膝谈心,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当时我爱人在部队,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上班,很忙很累,她对我有很多的帮助,我很感激她……。后来她和我分别到汉中又到西安去了,几经周折,她又回到北京的研究生部,仍然负责收发工作,尽心尽责,总是被评上先进。由于长期过着艰苦、挫折、劳顿的生活,后来患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医治无效而病故。

1 J5 I) W6 V U4 B. i

    我对她非常思念,今天突然看到纪念她的文章,是出自一个当年小小少年之手,我非常感动,足见当年这小小少年有一颗多么淳朴善良的心啊!竟然会把目光集中到一个小小传达室里,一个长年累月都穿着一件深蓝色列宁装的平实无华的靳阿姨身上,甚至在她已经辞别人世多年后,这个小小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都到了已知天命的年华了,仍念念不忘,当年小小传达室的年轻阿姨的陈年旧事,缅怀靳凤敏阿姨的人格魅力,能不让我感动吗?!谢谢‘心’!你这个有仁‘心’的慈善而又勇敢的作证人。

# j+ w* o, ?. E5 r7 z/ i

                  胡世坚老师09年4月29日凌晨2:09

发表于 2009-4-29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赞xingjianjun

       玉龙雪山赞xingjianjun     你制做的视频太美了!太感人了!4.11师生联谊会的感人场面又重现在眼前了。衷心的感谢你!!!!!!
发表于 2009-4-29 0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师的来信让我热泪盈眶

; i/ ?4 T Z! m- W, Q, @+ h+ w: s9 x$ X) C+ P) ?3 {% J/ j# Q Q. B1 L, ^, N. D: r+ x: ] p0 ~
写给玉龙雪山的第一封信
( `0 u. g: \- N! u( V8 H5 B; @! A/ E3 ~! r! t; {) {) Y ?0 P6 ?9 F+ F/ O5 f4 e i x( I3 h( ] {8 S7 v5 e' S
* ?$ z7 i0 r, ?; e) {6 m 1 a2 P5 n! w$ D; W2 A; i' e( @8 {: B8 P8 y$ R" ~# C- {' b! h) p1 q9 E, X9 t3 g/ V L/ e) C% ~/ c- K; C) X7 B& J) F9 {- D" T9 p! ^! P: K/ R# ^7 j& i" y& K+ ~ h* B& I N2 |! X
; z+ k; w( c. M- w4 Q) s6 W$ c
: N4 o. R# ]# m2 s& {# ]+ w
收件人: 
( j d& Y) }+ h* e
2 D$ e/ Q- w; m* E+ u+ G) B
" h0 q1 v6 h2 T) V/ l5 X
$ A4 C2 Y, i8 Z3 ^ w
 
* c; t: _4 g$ P+ ^4 R. g' A ! K2 R# y5 L4 n. \; i5 m5 @! W4 q \6 n4 A O, h2 j$ }& f
# |8 ]- P& k- o, h3 h0 o' d" I7 k; B3 m+ g# n( j. C: X- X $ D( a1 G' Z( C/ u1 [2 T8 F- z/ c' g
' i# ?9 L1 r$ e1 V1 X
: s) d9 T3 p# }! @0 E, _4 F! {

小 赵.....——我想起你来了!你的模样和形态,还有你右脸上颗黑痣,还有你幸福的笑脸,甚至你小时候说话的表情,我都记忆起来啦!感谢你给我写了这封信,不然,我哪里会知道你就是我深爱的小赵....啊!我恰似找找回来了一颗珍宝,不!一个我的孩子,你说我能不高兴吗?!自从组织此次活动以来,多次听到善若水提到你的名字,我就感到这个名字,我怎么那么熟悉,又在平台上看到你的文章,我专门在网上高度评价的你文章,但仍然没有能把你的文章和你的人连接起来,多悬啊!差点错过去我们的相识,若是那样我会多么后悔啊!再次让我感谢你给我写了这封重要的信。>>

( P: q, E; F* c# B2 j9 w

尽管我现在很忙,但是还让我再次对你的来信表示感谢!感谢我能够抓住你!时间太紧,暂写至此!此次来京 我一定要见到你,会后你安排一下,排开其他事情在我身边多呆几分钟也好!今后,对我来说已经是有限的今后了。我们要心心相连!       >>

8 g/ J W: r& r% {( ]7 e7 Q4 A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胡">ERSONNAME>老师回信!0933121:19

6 ^8 {9 M# v+ Y2 X/ g- o! ~6 `1 B

       69年我有幸成为胡老师当班主任的学生,那时我才9岁,孩子不会装,谁对他好他就喜欢谁,我成了胡老师的跟屁虫,每天上学前先到胡老师家玩一会,再和胡老师一起上学校,也不知道人家烦不烦,就象如今的宠物狗一样,当年叔叔在部队有时回家住些天,我依然来胡老师家打扰,现在想起来多不好意思啊!

6 G! C: B& H( _1 R

      其实,我早已经不属于北京了,69年我家没随学院去汉中,搬回了河北老家,从首都北京一下子掉进了贫脊的乡村,从此改变了我们姐弟俩的人生轨迹,这份伤感谁能体会的出?

3 U) N3 F0 Q* w$ F

      在4.11师生联谊会上,师生们感慨万千,泪水止不住的流,你看糊涂人哭成那样,我想在很大成度上是哭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在亲人面前流下的委屈的泪水.......

" I4 |+ Y5 X. A6 H8 ^8 d& I

      善若水哥哥把附小论坛收藏在我的电脑里,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把怀旧情节发到这里,每天都要打开看新的贴子。这里要特别感谢善水、若水兄妹俩在大年初四来华北油田看望我老爸及我们一家。七十年代他们一家都先后到我们老家看望过我们,我们是情深义重的两家人。此时此刻我耳边响起了《渴望》的主题歌-----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 我十分怀念高大爷、高大妈!我已泪流满面......

; J) n2 n' S3 P+ p

                                      坦然

3 O, t' {- N. C, K

                             人生自古多憾事,

( _& J( Y' n5 z

                             那有迈步尽坦途。

/ o% s, s* e, ]' Q: }" G1 K

                             踏遍青山人未老,

' B6 {2 a+ w% e* k4 G

                             不以成败论英雄。

1 F5 M+ ?' q X: U8 W

            (其实成功者才是真英雄,这里说的;不以成功论英雄,只是淡泊名利,自我安慰而已)

/ e3 ?# k- k$ v0 ]. b4 [4 [: q* v/ m

发表于 2009-4-28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28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4-28 11:15: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老师与男同学-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h* N( b* q2 D! w6 X1 T

这张照片做的精彩

发表于 2009-4-28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4-28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小子,马家狼问你好呢。给你发站短了,也不知你能不能收到。
发表于 2009-4-28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4-28 19:46:00的发言: # E/ @0 b2 B) q. j+ F( F2 G+ c- p

 

# I; o( F% u' z; U( Z

      老三兄,如果觉得胡涂做的特技还可以,发一张你的人像大点的照片,我也给你做一组特酷的图片。如何?哈哈哈……你那次给“我”做的那个特技,令我难忘啊。

* w% p6 P4 x0 t# L

胡涂老弟,谢谢你的盛情,你是不怕烫的,我也是老江湖了,坛子里我的“酷照”也有几张,这张老脸就交给你了,随你处置了!手下留情,只要有个人模样就行,谢谢了!呵呵.......[em107]

发表于 2009-4-28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4-28 16:31:00的发言:
- U- T$ H1 t( w0 Y6 [$ v

不好意思!朱新朋他们的电话已经发到论坛上的收件箱了。

您发的电话均已收到,谢谢!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
发表于 2009-4-28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师

[flash=800,500][/flash] 配二胡曲:念亲恩
发表于 2009-4-28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 逢

[flash=800,500][/flash]
发表于 2009-4-28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儿时代的回忆

[flash=800,500][/flash]
发表于 2009-4-28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说书人在2009-4-27 20:44:00的发言:

 关于发言统计
8 A+ D3 ?% \* H) g2 S. n, z% R7 m

8 _4 \ a8 W( o

1 ~5 C3 r) R9 w n1 R1 q
QUOTE:

- 有些发言者人不是附小的,
4 d" B6 \. K( [

2 s" w) \2 P& o$ |

* h) u- U7 H9 }7 I1 \2 W r3 z! n z
QUOTE:

- 发言数量前15人如下:
, k4 ?; r( H% \; e- M

3 e! o- Z' C6 _. |9 O6 |3 I

4 o7 ^7 ^. \7 a
QUOTE:

708   雨中漫步
600   古刹听松
468   老三
432   善若水
184   m马达
160   胡涂人
150   玩玩流浪
132   心灵之花
129   革命后代
106   水小子
 80   cwping
 77   beiwei
     
 63   胡世坚
 62   MALIMALIN
; `! m- }; w) B, j$ r" M3 X. G9 n! @
QUOTE:
         再补一个人吧
S* y5 E0 x3 Q k

' j; ~5 x6 B1 t1 l: E7 p5 a6 {, f% [

呵呵,说书人确实是个有心人!我就不是附小的,是你们的邻居,常来串门的。不过好像没来那么多次吧?该有“骚扰”之嫌了,哈哈!不知能否重新做一张表,换上你们学校网友的名字较好,谢谢!也欢迎大家去我们楼里串门!

发表于 2009-4-29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G4 s1 `% z! U0 S+ f
' l( e" N* L [2 G! a3 v

   

, K, @) E: H, [7 f* v$ C) M/ A
) I) j3 M/ Y1 v. c/ |* ~ G

   

x5 L$ m( O' k; K" z: |1 w- L* I

                 

) c) \0 ?% Y, c

 

! G& O! [4 y- I+ r- V

胡老师:您好。  谢谢您的帖子。我是您二楼邢家的女儿。由于西安家中有事,没能到聚会现场,我非常遗憾。当在网上看到一张张聚会照片,看到老师们,叔叔阿姨们(请允许我这样称呼)和校友们相逢时的喜悦与泪水场面我非常激动。同时想起离我们而去的老师。如果我父亲在世看到这难得的聚会场面也一定非常高兴。《恩师》这部曲表达了我们对老师们的崇敬与思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老师的博大与无私。从年轻漂亮的姑娘青春帅气的小伙,到两鬓斑白人近暮年的老者,老师在我们身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您们用无私的爱将那渊博的知识灌溉我们的心田,用汗水.泪水与青春最终换来了我们的成功.幸福和快乐。我衷心祝福老师们健康长寿。

感谢你啊! xingjianjun 你制作的三部曲:《师恩》、《重逢》、《少年时代的回忆》全屏幕欣赏,每一部曲开启后,伴着缠绵的二胡曲〈念亲恩〉及其他优美回旋的乐曲声,一幅又一幅真人照片的更替出现,让我们沉浸在温馨幸福的浪涛里起伏飘荡,如诗如梦般让人痴迷沉醉……这是老龄教师此生最高的享受啊! 我再次代表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全体教职工们,向你表示最高的谢意!感谢你辛苦费心费力为师生们制作了这么精美,甜蜜的全屏幕欣赏! 胡世坚老师09年4月29日(周四)凌晨3:19
发表于 2009-4-29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的三部曲:《师恩》、《重逢》、《少年时代的回忆》原在218页,现被移到217页了

发表于 2009-4-29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下江山校友您好,很喜欢您的诗,我和您一首,与您共勉。

2 d4 }$ L1 k3 P* f8 J8 s

 

) s6 h& _, h0 ~5 A( H

                        别时一挥手,再见两难识;

' b5 D8 I" L& u% U3 D. W0 ^6 O. a

                        

( P6 \ ^/ ^% x7 S

                        师恩铭刻骨,孺子长成人。

8 d9 _1 L8 k3 g2 g2 c/ b

                        

. c* E! H2 d; c. e% E$ u' q3 p

                        吃得菜根苦,身心更成熟;

, q$ F! ?4 {+ B& ~$ H s- Q9 c1 a

                        

( O, P' x) c+ F1 W

                        南北天地远,寒热欺生人。

& v$ t; I& m, G( D

                        

8 `! E E* W& g7 m7 U

                       

$ _ U) g# Y( i) a% Q

                        谁说十年灾,切碎寸草心;

E8 v6 K! F* i5 ~, Q- V" U7 R

                        

5 K6 w7 y6 i" {

                        此生唯不悔,教书又育人。

7 R5 W: i! j7 n

                       

0 ]% D! `3 W) D; @

                        弹指一挥间,欢歌壮重逢;

1 K( x/ N4 Y2 ?4 i7 F" V

                        

: m/ z8 Q- r9 z. g; P5 p

                        金台摆满酒,网络圆梦人。

发表于 2009-4-29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来~更新了很多

2 x+ }) k5 Q1 ^3 e7 I0 J

感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7 15:48 , Processed in 1.20564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