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个曾经在潘家园地区生活过10年、网名为“在风中追逐幸福”的博客的文章
网址: http://sundaezd.spaces.live.com/blog/cns!238eabf5bddb1b49!1281.entry
回家
1 I8 r8 M" D3 Q' Y 7 X0 G6 a; n' I8 J3 s/ d
假期第一天,睁开眼,7点,已经朦朦胧胧地醒了,实在不甘心,就一直“装睡”到8点半。
4 p% H8 w( F2 l: ]起床,收拾停当,挎起我的小C,出发。。。。
* Q. V- N% r2 ~9 H 第一站,天宇。
7 c3 c3 ^( F" d" j, Y昨天,天气预报说这一周的北京天气回暖,比往年要偏高,不再有大风天气。但一出了单元门,冬天的寒气还是直逼而来。不一会儿,耳朵就已经生疼生疼了,反正是顺路,我决定为保住“50%的身体热量”(曾经看过报道,说经科学研究表明,冬天人体内50%的热量是从头顶散发出去的),去购置一顶帽子。 天宇多数摊位刚刚出摊,摊主们也似乎都不在状态。左转右转,也没有看到合意的帽子。就在偶快要放弃的时候,走到了经常光顾的那家,居然帽子样式还不少。女店主也是口吐莲花,不厌其烦地挑出适合我的颜色和样式让我试戴,左夸右赞。终于我招架不住,选了店家推荐的“淑女路线”,放弃了“可爱路线”。无意多耽搁时间,加上店家周到的服侍,12米,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出发。 6 d, N) D! r* z: {, R& Q+ J T6 ~
43路总站已经过了上班高峰,车里也不再拥挤。算错线路,一站地,花费1米车费,到达白家庄等待特3。选择特3,不仅仅因为它能到达我的目的地,最关键的是看上了它的“高大”。哈哈,登上二层,居然只有我一个人——爷我想坐哪儿坐哪儿,想怎么坐怎么坐~~~~~~
) Q# X+ f4 Z. m% J
/ L+ V5 h! m y) J) y F第二站,潘家园旧址。
( _6 q/ w" t' R+ w/ _& m) ~5 {我在这里,住了10年,最快乐的10年,永远也回不来的10年。
+ N; b. I! s' t 那条护城河。约个半小时的时间,盘过那座桥,我已经站在了久违的护城河边。河水结了冰,有些胆大的人居然在上面滑冰、钓鱼,玩儿的不亦乐乎。妈妈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护城河水是清澈的,到了夏天大家都会下去游泳。从我记事起,护城河就变成了垃圾坑,浑浊,到了阴天还会泛起阵阵恶臭。现在的护城河,又清澈了,只是这只是表面的清澈,因为污染,再也没有人敢下去游泳了。
! J: F1 n6 r$ J+ p5 h+ A
! |# w3 b1 Y8 M. C; N这座立交桥。小时候,下雨天,最爱来这个立交桥,那时候的立交桥,路面很简陋,一下雨就会积水,我便可以穿了凉鞋或是小雨鞋,来这里淌水玩儿。而今的桥面已经铺上了防滑渗水的特殊材质,小时候的童趣再也不能重温了。 9 n+ Q3 v, D/ Y
找不到的龙潭饭店。龙潭饭店,曾经是这里的地标。而今,在北京飞速发展中,它丢了,再也回不来了。永远留下的只有它的名字,和我记忆中的那栋“高楼”。
6 m/ k2 w/ C5 r( } ) ?; E( v! v& G! s
永远的“大马路”。过了立交桥,是我最熟悉的“大马路”。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这里修路挖大坑,我经常去大坑旁边,一蹲蹲一下午,就为了从土里挖小塑料珠子(因为挨着始建于1956年的北京绢花厂的缘故,土里经常会被翻出很多漂亮的五颜六色的小珠子),有时候,还会到大坑里玩儿——坑,很深的,那时候感觉有4-5层楼深的样子。路修之前,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是泥宁的大泥坑。修好的路,在那时的我眼中,那是一条很宽很宽的马路,路两旁的树也是密密丛丛的高大。而今,再看,那明明是一条小马路——许是我长高了,许是北京的路都宽了的缘故吧。。。。。
6 {" A( Y4 x5 P6 q' a
) Y9 F8 w5 _ A' R 大杨树。大杨树长高了,我也长高了,曾经在这排杨树后面,有一片简易的平房,外面有一个大垃圾堆,不知是谁家的母亲,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贴画、洋画和一些小玩具,崭新的扔出来——想来,是个男孩吧,一定是淘气了,惹父母生气,把他的小玩意儿都扔了出来。于是,我就经常刻意地,“路过”那里,去捡些还算完整和干净的贴画、洋画还有小玩具。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很感激那家的父母和淘气的孩子,他们一定想不到自己的废物,在另一个小孩子看来是上天赐给的礼物。
' a' [9 B) S$ ?: o4 ^2 z! c& H2 K 3 A0 d4 p" w5 {9 y& _' I
曾经的土路口。从这里进去,就是我曾经的家了。那条大土路,每到下雨,都是泥泞不堪。那条大土路,我每天都那么奔跑着,出去、回来。 3 j" l8 ]0 y& Q, C: i! `
“不变”的加油站。加油站,在小的时候,它显得是那么寂寞,而今它的门口经常排满了等候加油的汽车。北京变了,曾经二环路,跑得多的是军车和货车,现在更多的是小车。不敢奢求,有一天我会去打车,甚至去学车、开车。。。。。加油站门口的路面,记得由于很少人来加油的缘故,这里经常是我最爱的玩地,由于路面是倾斜的,我经常会骑着我的小车,从坡的上面,松开脚踏,车就呼呼地滑下来,特别开心。还有加油站路边,每到节假日就会摆出一些花坛,有时候,我会跑到这里偷吃花蜜,抓那些落在花瓣上的小蜜蜂,捏住他们的翅膀,把他们仔仔细细看个清楚,然后再轻轻把他们放掉。。。 ) i* X" x/ G# I( ?3 {/ S3 K" m
今非昔比的章光101厂。记不清,这里什么时候有了章光101厂。只清晰地记得它是一家残疾人福利企业,每到下班的时间,总会有三三两两结伴的盲人互相搀扶着走出来,木棍敲打着路面,发出“咚咚”的声音。而今,只剩下了破旧的大铁门,里面也许已经空空无也——只是不知道,那些曾经以在这里工作为生活来源的盲人们,现在过得可好。。。。
) {7 }1 s6 u2 s! X& ~- d0 Y0 g - Z) z/ C5 L: B O7 t' L
第三站,劲松小区。 有时候,放学,偶尔会和同学一起穿过这个小区回家。那熟悉的小区,依旧。 : s# l$ V: o0 k$ J) S$ X
拐过这个路口,那条小路,如记忆中一样未曾改变。曾经在这里,抓蝈蝈、逮油葫芦;曾经在这里,最喜欢铁栅栏上攀沿的黄色“小花”;曾经在这里,傻傻地为了验证二姐的玩笑,和同学打赌,打算“坐着风回家”,结果摔了个大屁蹲儿;曾经在这里,捡到一袋三元牛奶,和同学在马路上傻傻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没有等到失主(那是第一次见到袋装的牛奶,觉得是很贵的东西,失主一定会心疼回来找)。
$ P6 l; {, p1 ~& R1 y 9 g' h! @, w' e& N, A& @
那个大烟囱。烟囱依然立在那里,只是被美化了,上面画上了漂亮的图案,不再是幼时黑漆漆的丑陋。烟囱依然冒着烟,也依旧是那么高入云端的样子。
/ w& X) ^9 r( S% u$ y# }, t- P
4 `, }: r3 A' S' L! y$ V9 B三小变四小。劲松三小,曾经被很多小孩子传说是流氓学校——据说,很多逃学的孩子都在那里上课——逃学,在那时的大人孩子的眼里,是罪不可恕的坏。那时的人们不敢想象,和现在比起来,那时候逃学的孩子,简单、善良了很多。而今的三小旧址,已经被劲松四小占去,曾经在三小门口摆摊,卖贴画的人和小车早已经不在了。记得小时候,经常会站在这里看那些花花绿绿的贴画——花仙子、阿童木,我只是看看,解解眼馋。——记得第一次买贴画,是搬家后,小学毕业的时候,为了贴同学录,特地去了东大桥的“大棚”市场,买的是赵雅芝和刘德华的贴画,那时候,觉得那个女人最漂亮,那个男人炯炯的目光很好看。。。。
5 m; B( V$ k& Z: p, {1 K0 ]3 G/ M 第四站,架松小学旧址。 在这里,有我最快乐的时光,有我的第一次感动,有我的大槐树。。。。。。 H, ?7 ^1 u" [$ p$ q2 B2 T z# n
走进那个路口,我的心仿佛要停止跳动了,当接近这一切,我一下子不知所措。看那栋老房子,第一眼,我竟认不出它来了——在曾经的记忆中,他不在这里的,他应该要往里面走“很远很远”才能到,而今,它却是那样临近马路,临近我记忆中的小楼。 ) e/ h" t; x" M% z
依稀的肃武亲王坟。寻了好几圈,问了很多人,才知道这就是肃武亲王坟了。我的架松小学,用的是肃武亲王坟的旧址,很多教室都是用的老房子。但我清楚地记得,在学校的门口,有一块铜牌子,上面写着“。。。文物保护单位:清·肃武亲王坟”。问了住在这里的人,才知道,曾经在这栋房子墙上有过一块斑驳的牌,但是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便再也没有了标记。老房子,都已经被百姓搭建的房子围在了中央,没有了记忆中的庄严肃穆。心里莫名地疼痛——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也曾经差一点成为皇主,而他死后的多年,就这么被人们遗忘了,没有人记得他,就掩埋在这里,只是那琉璃瓦,分明告诉我们,这里埋葬的是位显赫的皇亲。老房子,是那么的熟悉,熟悉的气息、熟悉的颜色,而又是那么陌生,陌生的斑驳、陌生的冷清。。。。。 6 I" @; E$ y, ^( \% O8 B
失去的架松小学。永远的母校,在我心中,是它,架松小学——承载了我无尽的快乐的地方。而今,在它原来操场的南侧,盖起了一栋小楼,记得四、五年前,曾经回来过,那时的小楼院外清晰挂着“北京市架松小学”的照片,而多年以后,这里已经和劲松三小合并(也许用吞并更好些,曾经的老师已经全都不在了,全都是三小的原班老师)。教学楼里,明亮洁净,甚至还有了漂亮的洗手池;意外的发现,那个“心理咨询室”,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呀。操场,已经不再是那个一下雨就无法上体育课的土操场,现代的跑道,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享受。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听着他们肆意的笑声,我仿佛看见了曾经有一群这般大小的小不点儿,在那里滚着铁圈奔跑。。。。。 ! r# n6 L$ ]3 B( P3 K
那棵老槐树。小时候,我们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老槐树,像我们的老母亲,在我们伤心的时候,给我们力量,在我们快乐的时候,给我们加倍的快乐。。。。每到夏天,老槐树郁郁葱葱的树冠,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童话树屋,树冠四散延伸,矮的地方,几乎要触到地面。于是,那里成了我们最喜欢的地方,课间,我们会飞奔着冲出教室,去老槐树那儿抓“吊死鬼儿”,然后放到铅笔盒里,上课的时候,趁老师不备,让它们从桌沿垂下去,看谁垂的最长,又不会掉到地上。。。。有时候,我们女孩子会围坐在树根上,不肯离去,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没了,于是,被男孩子们称为“女人岛”。只要靠近它,我们便再也不会争吵,不会伤心、难过。。。。在肃武亲王坟的旧址,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老槐树。这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我已经完全没有了方位感。抱着一线希望,我问校内的一个老师,他指着新操场北侧的那棵老树对我说“那就是这学校里最老的一棵老槐树了”。我站在那里,定定地看着远方的那棵“老槐树”,它是那么瘦小,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它的气息?当我静静地走进,围着树转了几圈,伤心地发现它不是我的“老槐树”——那粗壮的树根,茂密的枝叶,没有,不是。。。。门口的看门老大爷,告诉我“那些老槐树,早死了。。。。”可是,为什么我能感到它离我很近,不死心,就在我走出校门的刹那间,我看到对面小区里林立着几棵老树——而那其中一棵,依稀着我的“老槐树”的影子。奔跑着,近了,近了——是它,我的“老槐树”,不变的树根,不变的树干,不变的包容。。。。静静地,让我抱抱你,再给我些力量和温暖吧。。。。。
* M E' x" v. | w5 r% R( f+ C
最后一站,东大地。 曾经,这里是一片农田,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北京的交通干道——三环。穿流不息的车,带不走我的回忆。。。。 2 N; d& _5 S+ M0 j0 Y7 S
今天,我回来了。
9 ]" r+ r4 F, O' G1 w
4 Q3 o0 r5 s, o6 s% j I 附录: 北京市绢花厂
k& L) f. a! s1 E/ k( o始建于1956年。其主要产品有人造花、纸拉花、纸灯、纸玩具和玻璃工艺品。自1982年实行自营进出口业务。从那时到现在,一直是国内最大的人造花和纸制品企业。同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的‘人造花和纸制品主任厂家’称号。 * d% Q/ s2 C9 g/ Q( r; c5 m4 h
; Y) H3 ~! g. M; c 架松 $ \9 f C. T1 O( B- w# {
* G+ j8 T4 E+ @# K9 [
清朝,震钧的《天咫偶闻》卷八中记载,“架松之名,于京师旧矣。松在广渠门外和硕肃武亲王墓上,不甚高而偃蹇盘礴,横荫十亩。支以朱柱百许根,真奇观也。长夏之际,都人士多携往游,封氏园古松,不足比数矣。”
1 {$ l( t) D' @- E& V
; A* g0 a7 S: n$ j# t, X8 W6 z因原辖区西南部有架松坟村地名,位于该地的清肃武亲王墓园内有一棵数人合抱粗的巨松,攀枝用百余根木料支撑,故有“架松”之名,此树虽于40年代末枯死,但地名延用至今。(劲松也是因了这松而名) 9 u3 D! t4 Q0 i. e# V, s% i
4 k4 v2 j# h: `原来的架松小学操场上的数棵已经干枯的老松树,观其枝干,足以相信当年此松“横荫十亩”。据说在几十年前在几百米内相继有近百棵松柏树,方圆几里都可以看见这片古松群。因古松成群而得名的架松地区,如今已没有一棵成活的古松了,唯有十余棵古松只剩下枯干矗立在新建的楼群之中(架松小学原址已于96年前后拆除),而“架松”也只剩下地名了。
3 V* o: o; n8 z
- x2 N4 G. I$ [& d 架松小学搬迁史
9 A' B, L/ z3 m. N' k k网络摘录“从1994年11月12日起,北京电视台《社会大观》节目在两周内陆续以《希望的角落》《希望的回声》《希望的庆典》为题,报道了北京市朝阳区架松小学校舍破旧,新教学楼盖成两年却无法启用的问题。节目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有关部门也闻风而动,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11月22日新校舍开始启用,师生们结束了“望楼兴叹”的日子,兴高采烈。成为轰动一时的‘架松事件’。”
8 j, }0 P8 M- |! b- E& Z7 y: ?; J
+ z: J& P7 {4 U/ X! o9 z$ p 老国槐 在朝阳区档案馆的网站上意外查到了这棵国槐的存档编号 档号
9 Z* E* G `& ^- a" g1 g' {80-3-10-9 题名 架松小学国槐(树号:B05751) 年代 198812 保管期限 . |' ~: c$ _6 Y* S
永久 备注 均为保护古树名木登记表
( s9 Y! n* X1 L. Z7 r' o+ c2 X记得在我转学前,大概也就是88年的样子,老槐树被铁栅栏圈了起来,上面还镶了一个牌子,清楚记得牌子上的“B”和“57”两个记号,而今,上面保护的牌子已经不在,栅栏也已经松动。只是我的“老槐树”依旧在。 ' C; z# }. B1 ^0 x: Q2 @
$ V9 j; A2 \! j: o 肃武亲王坟 ' L9 ^5 |: [% B* P C0 Q& g
“朝阳区文物古迹”豪格墓。位于潘家园东里,俗称老坟。墓主为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豪格。
4 p! D6 N* R/ G$ a$ S- o+ I皇太极长子豪格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十三日。后金天聪六年(1632)六月初封贝勒,清崇德元年(1636)四月以军功晋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顺治三年(1646)任授靖远大将军,平定陕西、四川的农民起义。在进入四川之后,“攻克内江县,破八大王张献忠一百三十六营,遂斩张献忠及其伪王巡抚总兵官等二干二百有奇,俘获马骡无算,广宣德意,招来文武官三百三十五员,马步兵六千九百九十有余,四川大定。”顺治五年(1648)四月,他返京不久,摄政王多尔衮将他革爵囚禁,他在狱中自尽,享年40岁。
$ i$ h/ @. \+ M- G 顺治八福临为长兄毫格的无辜被害予以昭雪,追复肃亲王。次年建墓立碑表之。到了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顺治帝福临再为其长兄立碑,碑文颇富人情,如“和硕肃亲王合格系太宗文皇帝长子,朕亲兄也。智略超群,英雄盖世”,说到“四川大定,建此奇功,宜膺上赏。墨尔根王摄政,掩其拓疆展土之勋,横加幽囚,迫协之惨,忠愤激烈,竟尔沦亡。朕念手足之渲,不胜凄怆”。追谥曰武,这是清代亲王子谥之始,不过当时称为武肃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庙,入祀贤王祠。 + x3 d d5 O+ t6 n7 X
4 o! y5 ?4 c+ c* x
豪格墓地的建设在顺治八年,其墓坐北朝南,蓝色围墙,东西备有一门。南为大门,两侧还有小门,进正门为碑楼,内有螭首龟蚨碑两统,碑楼与东西朝房之间是六棵古松,“松本粗皆数围,苍劲古老,其树身曲折,枝干纵横,穿插下垂,多作龙蛇翻舞之状,因其上既蔽日横云,下使游人俯首,故以朱柱支之,故得是名。”支架均有碗口粗细,并有百余根,故有“架松”之称。进大门为碑楼,内立驮龙碑两通,一为“顺治八年岁次辛卯八月仲秋吉旦立”,一为“顺治十五年九月十六日立”。顺朝房东西往北有墙,还有门各一。里边又是一道蓝墙,墙的四角还有类似“官帽子”的饰物。墙的南侧开有二道门,进门有班房东西各三间,再往里走是不高的月台,建有享殿五间.后边还有月台,豪格的骨殖是火化的,没建宝顶,他的嫡福晋是墓葬的。墓东侧埋有其马童,西侧埋有其战马。墓圈围四角有象征铁帽子王的“官帽子”。墓地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树,因其为肃王福地,所以周边遍种松柏树。形成了很大以片的松柏林。但是大都毁于战火和砍伐。六棵古松也相继死亡。1948年多数被砍伐。60年代末汉白玉碑楼被拆。石碑被炸毁。尚存西配殿三间,为原架松小学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