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5 08: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5-1-7 11:44 编辑   M  I: B9 T% s/ u) w
马尾沟 发表于 2015-1-4 19:13* {& E1 p0 a' Q) k; w2 y
你听谁说的?别扣我头上。发表于 8 小时前
0 P1 Y) |, r1 b: w3 y是我们厂负责活塞采购的供应部门说的。当然,我没去过活塞厂, ...
( R3 G0 }, g7 u' Y5 ^
马大:wzyldk 同志原来的北镇机床厂早就更名为“滨州柔性石墨厂”了,现在是“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原北镇活塞厂)”下属的有限责任公司;滨州曲轴厂(就是原来北镇拖拉机修配厂)同样是原北镇活塞厂的下属子公司。{:soso_e181:} 王同志记忆力不大好,前年他来青岛我们在“北大荒” 。席间,我们曾经的同事“曹大褂子”已经给他详细介绍了他那个原来的机床厂。{:soso_e112:}

点评

wzyldk:小老大说的对,确实忘了。记忆力不行了。美丽过谦了!  发表于 2015-1-7 11:38
“滨州曲轴厂负责销售的副厂长是武汉航校毕业分配来的”这就更离奇了,据我所知,滨州只有北京、上海、西安航校和西安航技校的人。  发表于 2015-1-7 10:19
小老大说的对,确实忘了。记忆力不行了  发表于 2015-1-7 07:41
对了,滨州曲轴厂负责销售的副厂长是武汉航校毕业分配来的。我记得是这样介绍的。  发表于 2015-1-5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可不必 于 2015-1-7 11:09 编辑 # d& ~" l' P1 Y1 E& {+ F8 _' V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5-1-5 08:26/ ^; w: Y) c. J! Z, Y
马大:wzyldk 同志原来的北镇机床厂早就更名为“滨州柔性石墨厂”了,现在是“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 ...
2 F8 K2 b2 S- l$ S7 K1 c5 K/ Q7 O; G
& c! q- P$ @. o. w3 ~1 X5 \1 @4 u- L
   不好意思。也来插俩句。
9 ]3 M3 n1 z- t- L   没听说曲轴厂破产呀?
) l4 b- Z# x6 f4 t( a& D   柴油机厂倒是破产了。他厂申请破产时,地区让咱厂帮扶,咱厂领导还不大愿意(因他厂太大,老工人太多——不好改行。)我厂那时虽已是地区的头把,但也怕是担不起这么大的包袱(后来那厂终于还是没逃脱了破产的命运)不过,不敢抗命,只好在那建了几条生产线(好像是宫宝业在那负责,他是潍坊技校的。他夫人是青岛人,一家人现在都在青岛)。我去过那里
( B& i- s# f2 E" I# m    咱厂到是有几个下属单位:惠民分产;高清分厂;长春分厂。这三个我去过俩。(一次是去检查那里的电炉状态,一次是去维修那里的光谱仪)第二次可使我尝到了晕车的滋味。从此我不敢坐小汽车,大公交倒还可以。。。。。。。{:soso_e100:}) \! K) p8 `$ m% \% C8 o% `

' s# [5 t" C* a6 {7 S
发表于 2015-1-7 2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1-7 21:00 编辑
/ a& u9 I5 x/ Y. \
( G+ A" J, ?, D" C% y 西水车
! W3 L4 X$ n$ _7 G& [! w马尾沟说的是那一年的事?发表于 10 小时前
8 t9 v& [; N; I起码在1987年以后,1992年以前。我以前的工作笔记全卖给收废品的了,不可能像枫竹君那样晒出当时的记录。真记不清了。  G8 `) U  f! a  {( S
- P/ {. o  T% i0 _8 v$ Q

点评

也是经过史无前例之后,不愿意在写日记和工作笔记了。一切只凭记忆。当时还行,现在就很多想不起来了。其实脑子里记忆少点也不错,不会像电脑因为剩余空间不够而出现缓存现象。  发表于 2015-1-9 12:56
不知为什么,我也是只留下了那两次出差的记录,其它都全无了,脑子里尽是空白,看来还是笔头要强于记忆。  发表于 2015-1-9 11: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沟 发表于 2015-1-7 20:52
* m# D/ c& d) h) m1 w! c- b3 h, h西水车
! z4 f% Z8 |9 B3 S9 i马尾沟说的是那一年的事?发表于 10 小时前  C- [$ b/ Z6 T9 o( `
起码在1987年以后,1992年以前。我以前的工作笔记全 ...

( b1 W0 Z$ p4 v& r' y原来如此,那时我已经在北京工作了。我1974年秋离开北镇,那时有北镇机床厂,没有曲轴厂。
发表于 2015-1-8 09: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尾沟 于 2015-1-9 12:58 编辑
% D1 S5 c0 f) e" D+ z: S. a8 ], ?( P6 V- _6 S: v. w$ c& A
               红领巾怎么了?4 h2 A* \9 c0 p* I9 G
        小孙女上学了,入队了,戴上红领巾了。高兴的蹦蹦跳跳,红领巾在她的胸前飘啊飘。我也很高兴。可是怎么看着也有点不得劲。与我们当年比,就没有那么漂亮舒坦。我记得,当时同学们的红领巾可是能整理成象花瓣一样,可漂亮了。跑起来,就像一团火在胸前跳跃。1 ^4 i, i: S" R
        我拿过孙女的红领巾,准备给孙女做个示范,再系成当年那个样子。铺在沙发上一看,当时就傻眼了。这也叫红领巾吗?最长的一条边线根本不是一条直线,而成了一条弧线,弯弯的,窄窄的,叠不成几层,只能攥成一把。系起后的两条飘带,也是弯弯的,整理不出花瓣的形状。铺开后的红领巾,根本找不到笔直的三条直线组成的等腰三角形。红领巾可是红旗的一角啊,多么严肃的比喻呀。现在就成了这个样子,不知商家是怎么考虑的?
% F0 p0 U! k  |( ]) {6 H7 @+ t

点评

可能是红领巾产品没有标准,只有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上有尺寸要求,这样,商家就钻空子啦!  发表于 2015-1-8 13:12
发表于 2015-1-8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沟 发表于 2015-1-8 09:47
3 J9 t) ~( Q1 J+ @& {红领巾怎么了?
, t/ X) k: Y1 s        小孙女上学了,入队了,戴上红领巾了。高兴的蹦蹦跳跳,红领巾在 ...

7 ^3 w8 J& M" Z* [; ?6 X) [  H                          红领巾早就不是红旗的一角了
- T! r4 ]  u* \) P9 y0 u
1 `; f4 _6 I/ B$ V* `1 I      记得我当年入队的时候,入的是《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来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我在上海时,外孙女刚上学时戴的是《绿领巾》,直到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才换成《红领巾》。
# Z4 t! f& W0 F% l5 e0 c- R     我的外孙女小学五年级就毕业了,如今在上初中《预备班》,隶属中学管辖。一年以后再进行小升初考试,才能成为正式《初中生》。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上海不知是如何贯彻执行的?5 m6 E  A# e2 y% w
    上海帮不弄出点新花样来,他就不叫《阿拉上海人》了?, n" e" S+ R7 u! `! w1 N

点评

9年义务制没变啊!小学五年,中学预备班一年,初中三年。只是因为小学人太多,挤不下,把6年级放到初中去了。上海公办小学内只要是父母有一方是农村户口的学生(不管学生本人户口是上海的还是外地在上海有居住证的)   发表于 2015-1-9 10:34
难道颜色是有规律性变化?现在成人的领巾是紫色、黑色居多。绿—红—紫—黒—?  发表于 2015-1-9 08:21
发表于 2015-1-8 21: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沟 发表于 2015-1-8 09:47
2 R% Z1 I/ g/ z2 F% f. g3 E5 D红领巾怎么了?
, \" W7 X+ b/ P        小孙女上学了,入队了,戴上红领巾了。高兴的蹦蹦跳跳,红领巾在 ...

9 Q; q+ D5 o6 E& t! k, B根据全国少工委2005年颁发的《关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少先队员佩戴的红领巾分大、小号两种规格。   ( a/ j" p+ }  Y4 i4 B
规格一:等腰三角形,底长为100厘米,腰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100厘米)   6 g0 h/ A' u3 Y7 R9 Y  S2 O
规格二:等腰三角形,底长为120厘米,腰为72厘米。(72厘米×72厘米×120厘米)
* O) k# i9 g. z现在学生们带的几乎没有合格的,都是些偷工减料的货。
发表于 2015-1-10 16: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潍坊的大集  O' `% t/ A; u4 x5 V: Q
        今天是阴历11月20,正逢潍坊大集。) k' t& J- S7 t9 }+ `) B
        潍坊是个小小的地级市。市区与农村相隔不远,所以一直保留有赶集的习惯。潍坊集是每逢五,逢十(即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为大集)。孙家集是逢三逢八,丁家集是逢二逢七。另外周边还有好几个集市,我还没去过。那些身体挺好,坐公交不花钱的退休职工,每天没事就到处赶集。  r+ N3 D9 h9 m, {- Y# y
      大集上卖的东西很多,以菜为主,从外地贩来的,本地大棚的,农户自已种植的,应有尽有。还有粮食,各种五谷杂粮,品种齐全。最可怜就是卖布了,自从不要布票以后,布的身份是大降特降。大型商场超市已不见它的踪影,卖布的就在大集的地摊上铺了一地,尽你挑尽你捡。潍坊大集的特点是有个破烂市,什么旧衣服旧家具,旧书旧本子,偶尔还有不知从哪儿倒腾来的旧电钻旧扳手旧钻头等。
7 [/ V8 a, k' B' a8 X- k      我今天去赶大集主要是想买一包耗子药。楼下储物间闹耗子,把我积攒的旧书给咬碎了,气死我了。还别说,潍坊大集卖耗子药还真有特点,那里还有模特。近一尺长的死耗子撑得鼓鼓的,像个小猪崽,一摆就是好几个。卖耗子药的还挺会说,一套一套的。不知大家还记得不,在春晚上张国立和刘亚津就卖过耗子药,一个唱山东柳琴,一个说数来宝。写到这里,我想问问诸位校友,还知道北京怎么卖耗子药不?我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一书中看到了有关描写,记录下来供大家一阅。- p/ t4 f6 A8 }
       ”一包药有四种鲜,一半甜来一半咸,一半辣来一半酸,赵匡胤赏名断肠丹。“4 K; P/ F5 x4 d! u
       ”半夜子时正三更,没有顾得找医生。耗子何时丧的命?鸡叫三遍快天明。“
4 c+ y1 `1 S1 @' m* A! k       ”耗子吃了我的药,管教它的死期到。不拉屎也不撒尿,鲜血打从七窍冒。府上的狸猫能睡觉。“
) {: w' m: D& o9 A      ”  耗子口,赛钢枪,隔着皮箱咬衣裳。打了灯台砸了锅,哪个不值三吊多?摔了盆子砸了碗,哪件不值仨俩板儿?“
- t* l1 Z) O' `% Q' F; W      有人说:“这小子的嘴太油了。”
7 }2 h0 e* a  D% ?      “这位爷说我油嘴儿,再说一件稀罕事儿,半夜听见叫吱吱儿,偷油老鼠撺上被儿,老婆翻身使冷锤儿,打断汉子那根棍儿。”
0 o; I; B6 n& u8 q# h  s       “十二属相排头名,它是兽中状元公。当年五鼠闹东京,多亏来了宋仁宗。买了我的耗子药,大宋才得享太平·······”; B# c2 \) m& S- X/ q- S) p
        就算说个小笑话吧。4 Q' t* p2 D+ n# R2 l1 K0 L; I( L: y+ v

点评

当年到北镇后,一直有集市.可能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集市各地掌握不一样,有可能是四清阶段,那时左倾风严重。  发表于 2015-1-11 17:43
自从分到潍坊,大集一直存在着。我们回北京带的花生米和一些土特产品,都是在大集上买的。没记住《老农民》中说的是那一年。不让养母猪,好像是1978年了,感觉不大可能。  发表于 2015-1-11 16:10
电视剧《老农民》里,农村集市曾经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今天看真觉得可笑,历史就是这样。  发表于 2015-1-11 11:08
发表于 2015-1-12 14: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可不必 于 2015-1-12 14:44 编辑
8 k* ~0 {4 G: @8 n# d. h
' ~% _$ R, W" k3 H4 c# m呀?老停在这里了?(507){: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发表于 2015-1-13 14: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yzn2005 于 2015-1-13 14:28 编辑   @6 x% |! H5 J! t- G

6 e8 |+ _! f+ x' R) Y14年10月18号,上海航校64级同学和部分往级校友回母校举行了进校五十年庆祝活动。现场举行了拉歌,回忆了当年的情景。以下是现场录像视频# S. L6 N# Z' U; U
http://www.56.com/u69/v_MTMyOTI4ODk4.html
. _: \8 Y" G: thttp://www.56.com/u56/v_MTMyOTQxOTk3.html
; o; \" C4 G$ k" L- \http://www.56.com/u28/v_MTMyOTQ1MDQ5.html. ~) {. K3 u! p5 O: z& [  M

9 P7 l: s* L3 G

点评

谢谢学长祝贺!  发表于 2015-1-13 20:19
聚会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祝圆满成功!  发表于 2015-1-13 18:41
发表于 2015-1-13 17: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wxyzn2005 发表于 2015-1-13 14:07
3 u4 j) Y9 d, k1 w. W/ e% Z14年10月18号,上海航校64级同学和部分往级校友回母校举行了进校五十年庆祝活动。现场举行了拉歌,回忆了当 ...

5 B, B. n( M' h7 c3 \  e1 T- ^+ o        热烈祝贺上海航空工业学校64级入学50周年大聚会
  [$ m" \1 N- l# q# U8 v  U 看了上海航校64级入学50周年聚会,心潮澎湃,还是有母校好啊!北京航校的校友毕竟是无娘的孩子,那怕有个后娘也好。多亏三三与西水车两位领导坚持办这个北京航校网站,不然我们这些游子真是无家可归呀!真诚感谢两位领导。
4 G0 f: A" v/ K& q/ i/ `8 L  在上海航校校友聚会照片中见到两个熟人:一个是张爱定,另一个是陈笑莺。2 e4 e2 E8 ^! B2 ^
      张爱定刚进320厂时任81车间工艺员,我任320厂第一设计所104室飞机产品设计员,经常打交道。因为她名字特别,背地里老拿她开心。《定》和《腚》同音,她父母为何给她取名爱定?北方人很难想得通。她未曾开口先笑,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她的领导很清楚,凡是需要更改设计图纸或超差品签字通过使用的,别人来办不成的,张爱定来,没有办不成的。张爱定后来当了厂技术科科长,嫁给了我的同学64年北京航校15科毕业生当时任81车间主任的齐  贵。现居住上海普陀区。8 U7 f8 j% a8 g7 ~: v. q% L7 \4 f
      陈笑莺刚迸320厂时任63(模线样板木模)车间样板工,文革时,模线室并入设计所,编制为八分厂(设计所)三连(强5飞机设计连),我们在一个连队。她是洪都机械厂海燕文工团舞蹈队员,我和齐  贵是话剧队员。她后来嫁给了张道政。张道政65年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开始任设计所所长陆孝彭秘书,后任320厂副总工程师。现居上海。
; H) B9 [3 \, `1 U' @5 H    齐  贵和张道政因为娶了上海老婆,双方户口均迁入上海,我却只能拿到《居住证》,不能在上海落户。我的户口只能迁入北京。   乌乎!
! e2 o' W8 S' B$ V2 @$ d2 U8 ?: J8 v4 T) u
   
9 }9 a' W( r) Z7 y3 }# g5 K

点评

正因为西水车与三三两位领导坚持办这个北京航校网站,我们才会在QQ上开了个群,我们平时也是在群里聊天,学校毕竟已经物是人非了。只能难得回去一趟搞个活动。  发表于 2015-1-13 21:10
虽说是有人才居住证满七年可以居转非,实际上坎坎很多,根本没办法。  发表于 2015-1-13 21:00
上海的户口和北京一样特别严!我的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未婚女儿随我们一起回到上海,并在上海有稳定的工作和房产,但是当我们户口被批准时,她的户口就是不批(说是年龄大了),只得挂在无锡邻居家。  发表于 2015-1-13 20:59
谢谢陈超学长的祝贺!  发表于 2015-1-13 20:18
发表于 2015-1-13 2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yzn2005 于 2015-1-13 21:05 编辑
$ f" `" P" j3 ^! i9 f1 c. a% s9 ?. \1 X) ~. e) R; {% G
       虽然我们学校并入了同济,但是校园在文革中已经失去了很多,而且现在航力学院只占原航校中的一座教学楼和食堂对面的同飞楼。食堂不归学院管,所以本次为就餐和拉歌场地问题也是费了一番周折的。              现在回去开会,连个合适的会场也没有,去年我们63级进校五十周年庆考虑同飞楼三楼会议室太小,就在食堂开会,结果音响不好,效果不行。去年有些议程没能举行和准备的一些节目也没能演出,今年吸取教训还是放在会议室,大部分人都在会场外面进不去。节目也就免了,下午在食堂拉歌用的音响是同学们自己带来的。
% P6 A: ]* j, m) a       陈超学长认出了张爱定和陈笑莺,她俩都是64级的。你看看我们去年63级的聚会中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熟人!9 h+ b  C. I  ^& `
http://www.56.com/u75/v_MTAyMzUyNjAw.html4 b1 O/ @0 f" K8 A. E

6 e4 v# U7 B: u- z4 ?- U8 e3 m

点评

是的,是唐维平  发表于 2015-1-24 14:58
又看了一遍视频,63级开头的讲解是唐维平吧,好像声音都没有太大变化。  发表于 2015-1-23 13:20
你好!谢谢你帮我标注了姓名,否则真对不上号了。唐维平同学我是找对了,他的形态变化不太大,比较好认。你们班的冯润冰我有印象,只不过我们当时不在一个车间和班组,代我向他问好吧。  发表于 2015-1-23 12:54
崔文会你好!我一定把你的问好带给他们!我先替他们谢谢你!我们班的冯润冰也是黄县的,两次聚会也都参加了。  发表于 2015-1-19 09:25
我是北京航校的崔文会,同在山东黄县工作,曾和上海航校的唐维平、吴强生、王瑶华同学在一个班组。向他们问好!  发表于 2015-1-16 19:17
发表于 2015-1-14 1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wxyzn2005 发表于 2015-1-13 20:52
0 F- A' H  H1 I( i" |* a0 f虽然我们学校并入了同济,但是校园在文革中已经失去了很多,而且现在航力学院只占原航校中的一座教 ...

' T0 Q2 @& s7 L+ D8 P  wxyzn2005:感谢你的《上海航校63级入学50周年联谊会》视频。由于老眼昏花,眼神不济,加上离开320厂已30多年,一个熟人也没认出来,深感遗憾!% p4 ]$ u5 l5 T' {" k5 H2 `0 C* U
   洪都飞机制造公司(320厂),北京和上海两航校的毕业生很多,很多人也认识,由于工作联系不多,不是太熟悉。感谢你的热情,望保持联系。
( ~  X2 r  c) ?6 K, g/ m$ f

点评

wxyzn2005:320厂有两万多人,我在第一设计所工作,我们所也有好多上海航校毕业的,因工作上无联系,不认识。我与贵校张春海83年在西安阎良八所(今试飞院)进行Q5I型飞机空中测试半年之久。友谊深厚。  发表于 2015-1-15 14:07
陈超学长,我看你认出的张爱定和陈笑莺都是八科的,我们63级8科的同学在洪都的也不少,不知张如福、方永盛、叶惠根、董义生、姚有德是否认识?去年都参加活动了。  发表于 2015-1-14 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wxyzn2005 发表于 2015-1-13 20:527 b% b# m' K' e* z; t3 _  h* Y& Z
虽然我们学校并入了同济,但是校园在文革中已经失去了很多,而且现在航力学院只占原航校中的一座教 ...
' r  U  l0 e0 d; ^* V
祝贺上海航校的校友活动成功!上海航校的校友活动搞得一年比一年好,有海派的味道,我很爱看,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充分,会议摄制和照片都很全面。搞校友活动必须要有好的组织和策划人,玲玲和其他组织者功不可没。希望经常来论坛交流情况,共享快乐。  M3 \# ^' P- J6 ~
从短片中我看到的熟人有63级的玲玲和山东人,但是始终没看见另一个和我同名的同学老鼠,在照片中好像找到了他,但是照片下没有名单,所以还不能判定就是他。也可能他就没有参加,老鼠在青岛居住,我每年到青岛都见过他。
' n0 @7 X) f! I6 Q

点评

13年米老鼠本来是要来参加的,只因学校场地问题,临时改时间提前了,他措手不及没来了,14年64级的聚会他也因为有事没能来参加  发表于 2015-1-19 10:53
西水版主你好!由于前段时间一直忙聚会和光盘的事,所以来论坛的时间就少了。现在忙过去了,会常上来的。因为毕竟学校已不是原来的学校,再加上光盘制作都是分布在各地甚至国外的同学在网上来回发送。  发表于 2015-1-19 09:32
发表于 2015-1-17 1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5053楼的小品文,不要让真正的上海人用上海话讲,那就没有意思了。如果能用蹩脚的上海话念出来,那是别有味道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发表于 2015-1-17 14: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wxyzn2005 发表于 2015-1-13 20:52
; k& |$ g7 b+ e虽然我们学校并入了同济,但是校园在文革中已经失去了很多,而且现在航力学院只占原航校中的一座教 ...

0 C$ M$ C5 N0 }( S/ M; m9 W$ ^         wxyzn2005您好!我在您发的视频中看到了和我同分到山东掖县轴瓦厂的上航校友:朱景行,汪永昌,刘蓓莉!很想知道他们的近况,我们已分别40年了!我是北京航校的徐天晴,您能否帮忙联系。谢谢!
发表于 2015-1-17 17: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wxyzn2005您好!- l' I1 ~  v" U# E- ?
我在63级上海航校的视频的照片中看到了当年分到山东黄县同我在一起工作过的校友,分别太长时间了,大家的变化太大了。我只辨别出了唐维平,还不知是否正确,没有看出哪位是吴强生同学。其他的那些同学也很难对上号了。如果能把山东黄县的那张照片注上名字就好了。请代我向他们问好。
& B6 @, P3 G$ A1 ?  Z6 o
发表于 2015-1-19 1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yzn2005 于 2015-1-19 10:51 编辑 ) x( c' g3 `9 o! l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1-17 17:37
- d/ k2 l, b3 I; j, J3 Z( _0 Nwxyzn2005您好!
# H8 J  H- `/ ~2 l我在63级上海航校的视频的照片中看到了当年分到山东黄县同我在一起工作过的校友,分别太 ...
2 m& S4 u: n/ S5 |9 h
崔文会:你好!                  我想唐维平你是不会认错的,因为13年他和我一起主持会议的。14年的聚会小合唱中也有他。房德成参加了13年的小合唱,冯润冰参加了14年的小合唱。3 E+ t' F! ?8 K  L
       我把黄县那张照片截下来配了名单你看看。& z9 e* X1 v9 C: {& w5 w
& c' y6 b) ]4 ^$ r+ q6 I
1 p5 Y! @1 J3 [9 J( g) Q

' r; ^( k7 k0 \3 x% S: I, `) o5 @$ K4 E8 t  n, J* X2 ~3 O

1 }) T$ }/ O. g' C* H/ O
QQ图片20150119102620_副本.png

点评

你好!我已把你的问好带给了照片上的所有同学,他们都向你问好!并表示感谢!欢迎你来上海玩!  发表于 2015-1-24 15:32
不客气,我会把您的问好带给他们的,我也代他们谢谢您!  发表于 2015-1-24 13:01
太谢谢你了,请代我向他们问好!  发表于 2015-1-23 12: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8: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张老照片% V: ^6 n) H  n( @* z. p8 j
2009111610362110532.jpg
& Q6 ^6 w# s. e: x* m0 _* T

点评

好珍贵的老照片上!当时多年轻!多么朝气蓬勃!  发表于 2015-1-24 12:52
发表于 2015-1-24 10: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wxyzn2005 发表于 2015-1-19 10:45
: a' U2 u4 f0 M- T! W崔文会:你好!                  我想唐维平你是不会认错的,因为13年他和我一起主持会议的。14年的聚会 ...

) a. @- {. N3 H5 F/ |, m# d0 hwxyzn2005 :您好!
5 k" S" U( }( n- i: k5 ~很想知道唐维平同学的近况和联系方式,不知能否如愿,电话、微信、邮箱都可以。我还记得在70年代,曾去过他家,那时他家好像住在方浜中路,估计可能早已拆迁了。谢谢!

点评

唐维平问你好!并问你夫人身体好吗?电话已发到你空间  发表于 2015-1-24 13:27
是2月21日的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11132797/20140221/18353689.html  发表于 2015-1-24 12:48
去年2月22号在中华网上《中国柴油机共轨技术获全局突破 曾制约军车发展》中有唐维平的照片。 在凤凰网和米兰网春秋战国等网站上都有。现在正在搞一亿多的项目。  发表于 2015-1-24 12:45
唐维平家早就拆迁搬到浦东了。但是他户口没在上海,所以他没有分到房子,但是他自己在上海南翔买了房。他现在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工作,好象是总工。退休了但是一直退而不能休,因为他一直在搞亿元的大项目  发表于 2015-1-24 11: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看到上海航校的几个贴子,有感想,想说点什么,就说在北镇与我相处的几个上海航校的同学吧!0 K, M. `* f) B2 k
上海航校的同学到活塞厂报到的时间是何时?比我们北京航校的同学晚,好像是1969年初。有山东人099、老鼠(和我同名不同姓)、夏都南、王善邦、骆箐、王玉梅6人。山东人099、夏都南、王善邦、王玉梅被分到我们维修车间,山东人099、王玉梅干车工,夏都南干电工、王善帮干钳工。老鼠、骆箐被分配到机加工车间,就是成天加工活塞。
0 ^" q2 _! R% P9 ^山东人099说话嗓门大,都叫他喇叭,外号是从学校带来的。老鼠的名字也是从学校带来的,他拉一手漂亮的小提琴。王善帮善于搞大批判,到厂后很快就成为班组运动的领头人,夏都南比较蔫,不爱出头露面,默默地干活。另两位女生骆箐和王玉梅接触不多,好像骆箐比王玉梅活跃一些。6 |# ]* O# A9 N5 J. Y" s8 Y; b; ^
现在喇叭已经在上海定居,老鼠到厄瓜多尔闯荡了几年后在青岛定居,夏都南大概1978年回到上海,至今没有联系。王善帮可能也在上海或者青岛定居了。王玉梅在滨州生活,骆箐可能在济南生活。
7 X3 m. y& A8 {+ |, G+ T) E 20105411182648872.jpg
4 _; r/ {( g8 j2 }/ B; d  V" m) w' O: V9 r5 ]. }5 x5 X

点评

王玉梅仍在山东  发表于 2015-1-24 13:23
看来你们当年的宿舍比我们好多了!  发表于 2015-1-24 12:53
夏都楠(不是南);骆菁(发Qing 音,是地方习惯,本身就是错误的。文中“箐”应当是根据错误发音找到近似字)。  发表于 2015-1-24 11:53
王善帮和我一个班的,当年在班上是造反派的头。他儿子在上海,今年过年会回上海。  发表于 2015-1-24 11:28
西水版主提到的骆菁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当年我们一起在广播台,现在她生活在芜湖,她和妹妹把母亲也接到了芜湖。099定居在上海,但是学生放假他都带孩子回山东。最近右肾切除在家休养。  发表于 2015-1-24 11: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3: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镇活塞厂,职工宿舍也是逐年变化的,头一年,我住8人的大屋,后来才搬到照片里的那样房间,三人屋。后来又把所有大屋都打了隔断,变成了四人屋。. E: I" f- V) j0 @) u, V+ n! L
当年北镇只有两个休闲的去处,一个烈士陵园,一个水库边的苗圃,据说苗圃是过去的教堂区,教堂早已无踪影了。还有就是比较远的黄河边了,星期天我们经常去的就是上面两处地方。. {8 c' `6 v  F3 d% O. ^9 K: N

点评

比德州强,德州连这样的去处都没有,就有个苏禄王坟,当年就一个土墩和一个龟背石碑。  发表于 2015-1-24 20:23
发表于 2015-1-24 14: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可不必 于 2015-1-24 14:59 编辑
5 m. f( ~) |8 p) ^! o/ w- V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1-24 13:15
7 M  Q# p2 d8 N9 N2 I在北镇活塞厂,职工宿舍也是逐年变化的,头一年,我住8人的大屋,后来才搬到照片里的那样房间,三人屋。后 ...
9 w+ w$ ?9 [& E: L$ K
0 f$ s8 v! t# D3 F, {3 m
  看来你的记性很好了。那么请问一件事:你后来被当做贵宾回访时的事情可都记得?尤其是那张四人的照片?那王已是总工了吧?他有没有向你展示他厂的业绩(尤其是科技方面的)?(这应该归他管)。不保密吧?也不算政事吧?这么光采的事,炫耀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可不必 发表于 2015-1-24 14:131 w. U* @' k% l( f
看来你的记性很好了。那么请问一件事:你后来被当做贵宾回访时的事情可都记得?尤其是那张四人的照片 ...
, y: I1 V* t0 `& K6 \0 Y3 H
考虑再三怎么回复你,就给你这个视频作为答复,不太合适,看过后千万别再来,还是回去自言自语好。
) L5 K( p. b" V, M 009.jpg
+ t) v' a/ w1 w4 B1 ~9 I" x- I( Z$ I( B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1-25 12:55 编辑
+ h$ l/ Y8 d' N
) L$ z/ D' k& P* E2 x8 I 84_avatar_small.jpg wxyzn2005    比德州强,德州连这样的去处都没有,就有个苏禄王坟,当年就一个土墩和一个龟背石碑。
8 e5 ~$ B/ y9 @/ ]+ I7 Q* C4 m( W. ?: T
  V3 b" X/ w3 J9 G! M苏禄王坟可是国家保护文物单位,名气和保护级别很高,是中菲友好的历史见证,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北镇根本就没有这种文物遗址。后来改革开放后,各地都开发文物保护单位,北镇推出了唐赛儿故居和秦皇台。滨州还和东营争孙子故居,在惠民县搞了个孙子兵法城,在邹平开发了魏氏庄园。7 t9 y. ~' t7 t. [' P! V

点评

苏禄王坟作为国家保护文物单位,那是1988年以后的事(当年的我们差不多全调走了)。当年就是一个荒坟丘,周围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没有绿化,没有什么设施连篱笆墙和门都没有更没人影。  发表于 2015-1-25 15:17
过去对文物保护差多了,现在又过分了,现在过分保护是为了开展旅游业挣钱,旅游反倒毁坏了文物。  发表于 2015-1-25 12:54
在苏禄王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那里只是一片荒野。一个坟丘,几个石塑,没人管。我在介绍德州的文章中有所提及,那里根本不是个去处。关于休闲,德州只有一个去了一次再也不想去的人民公园。  发表于 2015-1-25 07: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3: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1-25 13:34 编辑
8 h7 s$ f* ~/ ~0 r
* z+ r- _) A. F4 z前两张都是曾经发过的北镇老照片,再发一张,当年在一起的伙伴,按姓名里的字说是三个“东”。如今是老鼠、西水车、山东人099各自在青岛、北京、上海安度晚年,依旧保持着联系。4 m  l% v0 i5 w3 \5 m' N  W
20105411182630197 - 副本.jpg
5 ?: `; _) j% W. x3 N
- Q) o# V5 b) |( d! Q
, f4 B# F8 v6 _

点评

对,是张俊杰,还有西安的另外四个同学,还挺想念他们的,这也是老年人的一种表现吧。  发表于 2015-1-26 22:35
西安航技校的小个子张俊杰,后来回到西安了吧?  发表于 2015-1-26 18:30
这几张照片让我见到了以前你发的老照片中没有出现过的李成礼和西安航技校的张XX(忘记叫什么了)。  发表于 2015-1-26 18:21
你发的照片让我又回到了北镇,又回到了那个时候。我今天刚从青岛转了一圈回来,去了五四广场、康有为故居、啤酒博物馆、和同春楼。很遗憾,没时间见北镇的同学同事。  发表于 2015-1-26 18:18
祝愿你们三东个个长寿!  发表于 2015-1-25 15:21
发表于 2015-1-25 2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1-24 10:33' n$ N  t+ p# r# l  A$ ^! b) J- _
wxyzn2005 :您好!" H0 }7 L% |, q3 X  G
很想知道唐维平同学的近况和联系方式,不知能否如愿,电话、微信、邮箱都可以。我还 ...
2 P7 f5 r. o) Z
谢谢你告诉了我这么多信息!

点评

我把你的问候带给了照片上的所有同学,他们都非常激动,都非常感谢你的问候,感谢你还记得他们。  发表于 2015-1-27 15:38
不要感谢我,要感谢你们北航同学开了这个论坛,使大家有了联系,才有了后来我们在QQ上的群。随着群里的同学越来越多才会有63、64两届几百人的大聚会。同学之间的联系才会像滾雪球一样越来越紧密。  发表于 2015-1-27 11:0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发表于 2015-1-26 07:12
这就是北京航校上海航校联络的结果,我一直在想把分到山东的各航校、航技校校友联络起来。  发表于 2015-1-25 21:27
发表于 2015-1-26 08: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7号《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新闻:北京市纪委2014年反腐成绩单《揪出47个“百万”贪官。# r$ q/ X: L/ W. J' A+ i
    我这条新闻看有点啼笑皆非。从目前贪腐形势看,47个远远不足。从纯洁性来看,这个成绩为“零”是最值得庆幸的。作为新闻这样报道难道不令人感到尴尬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8: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5-1-26 08:000 K/ M  j! `; h+ k& D5 T0 S+ c1 E+ }& W# J
1月17号《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新闻:北京市纪委2014年反腐成绩单《揪出47个“百万”贪官。5 Q- ?/ f" ]" d
    我这条 ...

5 d2 N2 k/ l$ }0 W' q9 ^这年头,还是抓出的贪官越多越好。不过我关心的是贪官的贪污钱或者物,能分到老百姓手里吗?

点评

外国人可聪明了,先号称保护人权,等把贪腐分子的钱榨干了,再把人送回来。无利不起早。那些贪腐分子,简直就是外国人的提款机。  发表于 2015-1-27 18:25
这些贪官太可恨了,能抓回来,能挽回不少损失,但是也不可能都挽回,因为跟国外合作,不给人家分成也不可能。总之倒霉的是全国人民。但是只要能抓回来就好,能总比一点找回不来的好。也可以震慑以后的人。  发表于 2015-1-27 10:23
我也觉得此事应办。贪污腐败的金钱,不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掠去的吗?所以贪腐才能肆无忌惮,没有监控。  发表于 2015-1-27 06:24
发表于 2015-1-27 1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yzn2005 于 2015-1-27 10:28 编辑
7 k& i' @9 n% P# f# K, W) E) W0 J1 L! {7 t% ?. T! I) _  F
祝大家腊八节快乐!
$ H) e( v# z* m; l  w! S5 W2 _
090623nuys64suzp9vo6t5.gif
2985323602994490841.jpg

点评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今天确实是感觉室外空气比前些日子冷了。  发表于 2015-1-27 14: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7 04:25 , Processed in 1.269273 second(s), 3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