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王春很好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21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17 10:26:00的发言:
0 j: K* Y6 ?6 z

缘木求鱼!到现在为止这帖子还是缘木求鱼!

* O7 ?- R9 ]6 H1 t, t( n" \

 

2 ^* E% [ s3 S3 f% ^1 N

虫姐现身,就给大家讲讲吧

* p T U& a5 Y( t1 B&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7 21:49:0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18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18 14:50:00的发言:
5 P. Q3 q0 ~4 L$ @2 J7 d( C$ d- V- q

不管花猫、白猫,能抓到耗子才是。。。。。。

8 M" g3 A: Q5 ^2 j. p

对!

+ c$ g- |) Y; T

很多时候一叶障目的情况是有的,越是拥有专业经验的人越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多猜测多推敲是必要的。

5 M, O8 G' ^4 L$ P Z0 Y

不过您也别马虎了哥白尼的下场,您若是成了阔里吉思墓的哥白尼,到那个时候,哼哼....

发表于 2011-11-1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1-11-17 21:38:00的发言:
w& i& w0 E; u* Z0 ]

虫姐现身,就给大家讲讲吧

% [! X) O; M& h% j; D# A! b*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7 21:49:04编辑过]
1 ], E# n" V4 |

我看着这部记录片了,里面发现铜钱,他们把年代说错了!他们说都是宋代铜钱。

. Q) A% K$ U+ P9 L$ T }' U

图象上有一枚“乾德元宝”铜钱,这是五代十国前蜀的钱币,可是北宋初年也有乾德年号,发掘和拍摄的人就因此弄错。其实前蜀这个年号连当年的赵匡胤都没听说,后来他在北宋乾德二年发现有人用乾德三年款的铜镜,才知道自己用了前人用过的年号,气着说宰相应该用读书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17 10:26:00的发言:
; b/ p- @' Q6 h( B1 g0 }' A5 w: q

缘木求鱼!到现在为止这帖子还是缘木求鱼!

1 e8 P$ j& y( J) r$ {( H% r

 

d2 w# \& [2 k

不管花猫、白猫,能抓到耗子才是。。。。。。

发表于 2011-11-18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18 15:08:00的发言:
6 Q4 G* @1 U& O) e

我看着这部记录片了,里面发现铜钱,他们把年代说错了!他们说都是宋代铜钱。

6 o2 X1 }# k2 C

图象上有一枚“乾德元宝”铜钱,这是五代十国前蜀的钱币,可是北宋初年也有乾德年号,发掘和拍摄的人就因此弄错。其实前蜀这个年号连当年的赵匡胤都没听说,后来他在北宋乾德二年发现有人用乾德三年款的铜镜,才知道自己用了前人用过的年号,气着说宰相应该用读书人。

! x. k# }/ K1 H9 W5 G f! ?; M! i

如果铜钱是五代的,那么能推前时间的上限呢?还是延后下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18 15:01:00的发言:
- B. {9 f) ]7 s- B+ h- r9 E

对!

0 q7 L9 `4 }8 W

很多时候一叶障目的情况是有的,越是拥有专业经验的人越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多猜测多推敲是必要的。

) r0 U( g5 L2 T# E

不过您也别马虎了哥白尼的下场,您若是成了阔里吉思墓的哥白尼,到那个时候,哼哼....

) ]% M* P5 F! T+ M$ b

上一段说的有道理,人无完人,千密一疏,再所难免,需要批评指正。可是下一段。。。。

1 X% ^0 c1 G/ Z* Y5 ^- ?. T2 Y9 \

说难听的我也会:哥白尼生前至少可以知道地球绕太阳转,而您却坐井观天,只能看星星绕你转吧,嘿嘿。。。。

; Q {' u7 F- @$ i" s& e8 F*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9 11:56:1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20 11:38:00的发言:
: ]/ R4 I. m5 M" i' C4 C

 

0 J% r) Z1 }. e. @0 w

非常好,您这段论述可以100分了。

9 X$ ?8 e& ^# @% g" X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出土情况,元代铸造钱币不止是您提到这两次,其间小规模铸造是有的,只是数量少,文献缺乏记载。例如忽必烈至元、成宗元贞和大德,也是铸造过流通货币的;也有人认为仁宗时代铸造过流通货币,因为一部分延佑钱的形制更接近于流通货币,而不是供养钱。

3 ]3 V# s# V0 T5 s; ~+ z

但是这些情况的存在,不影响您论述的有据成立。

+ e4 I- u* V$ i

中国古代是有很多不见于文献记载的经济活动的,从铸造货币一事而言,非常常见。分裂时代、文献匮乏的年代,是很常见的。再如辽代早期,货币史是一个空白。

7 q; W% q) t4 z

钱币研究专家很有水平,学习!

发表于 2011-11-20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0 11:13:00的发言:
" Z" L; w* V3 s7 F/ A' c* b* v* l8 G

                           据说梳妆楼墓西棺出土了至大通宝等铜钱。

/ l4 w( ?: ^" G5 u# X# U3 l# z" v. q

       我经查阅资料,元代铸造金属圆钱只有两次,一次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大元通宝”与“至大通宝”两种,另一次是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铸“至正通宝”铜钱。元朝两次铸钱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不能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于是政府不得不规定“历代铜钱并用”。新王朝流通前朝铜钱,自秦汉以来历代皆是,但由政府明令“历代铜钱并用”,却是前世和后世都没有的独特现象。这也就 可以解释墓里有“五代铜钱”、宋代铜钱、金代铜钱了。梳妆楼墓里没有出现“至正通宝“,因此至少可以确定 梳妆楼墓西棺60岁左右女性下葬在公元1310年之后至 公元1350年之前。fficeffice" />

- u3 `- d5 C' [7 I

 

3 R3 s4 M/ y' x" @! T) j5 G/ \' q

非常好,您这段论述可以100分了。

+ N+ V E; h7 U) E4 \* i9 K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出土情况,元代铸造钱币不止是您提到这两次,其间小规模铸造是有的,只是数量少,文献缺乏记载。例如忽必烈至元、成宗元贞和大德,也是铸造过流通货币的;也有人认为仁宗时代铸造过流通货币,因为一部分延佑钱的形制更接近于流通货币,而不是供养钱。

4 O% }* H; h" B8 i3 b+ n! x

但是这些情况的存在,不影响您论述的有据成立。

: G0 q* U g. I3 B. M# W- \. b3 `

中国古代是有很多不见于文献记载的经济活动的,从铸造货币一事而言,非常常见。分裂时代、文献匮乏的年代,是很常见的。再如辽代早期,货币史是一个空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梳妆楼墓西棺出土了至大通宝等铜钱。

# ^ @' r8 S5 G, f$ F* P/ ]" R0 `

       我经查阅资料,元代铸造金属圆钱只有两次,一次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大元通宝”与“至大通宝”两种,另一次是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铸“至正通宝”铜钱。元朝两次铸钱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不能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于是政府不得不规定“历代铜钱并用”。新王朝流通前朝铜钱,自秦汉以来历代皆是,但由政府明令“历代铜钱并用”,却是前世和后世都没有的独特现象。这也就 可以解释墓里有“五代铜钱”、宋代铜钱、金代铜钱了。梳妆楼墓里没有出现“至正通宝“,因此至少可以确定 梳妆楼墓西棺60岁左右女性下葬在公元1310年之后至 公元1350年之前。fficeffice"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从阔里吉思谈起说明一些问题fficeffice" />

; y+ N/ b0 Q4 o( s5 X# W0 R

     阔里吉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元成宗的驸马,“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终日不倦”。并且在“北边为庙以祀孔子,表贺圣节,独用汉文”。在元代贵族中独树一帜。可见阔里吉思深受诸儒影响学习汉文化。阔里吉思1298年平叛西北,被俘不屈而死,埋于新疆。1305年元成宗追封其为高唐忠献王,请翰林学士承旨阎复勒其事。1310年由新疆归葬“也思可儿思其先茔”(史不载其墓地位置)。1311年元仁宗追封他为赵忠献王。

# Q3 ^: m* U* { l0 [* a' K' ]

    由上可知,1305年翰林学士承旨阎复(1236-1312)为阔里吉思书家庙碑,1310年阔里吉思归葬,其墓志铭书丹者也应是阎复。阎复善书法,《元史》等不提,及至清代吴升始在《大观录.元贤诗翰姓氏卷十上》中提及阎复“法得化度寺碑之神逸”,吴升有此说,当是见过阎复墨迹或碑刻,知他楷书学欧阳询。而梳妆楼碑刻书法与柳公权楷书相似,显然不是阎复所为。另外,梳妆楼东棺中若是皇帝女儿,理应为树棺葬。综上并结合残碑和仰氏押印提供的信息分析,排除梳妆楼为阔里吉思墓葬。

& `1 o- } `5 g' K

    阔里吉思生前“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终日不倦”,根据残碑、仰氏押印等提供的信息,这个仰氏可能就是辅佐阔里吉思的诸儒之一。由于阔里吉思是勋臣,仰氏辅助阔里吉思有功,皇帝为表其功绩,死后以王公贵族之礼进行树棺葬,并且尊重其宗教信仰。

. F; @5 W1 i5 e3 q/ B) L

    以上浅见,同时也否定了我此前猜测墓主生前是驸马爷之说。

- m4 ~. n v6 b3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0:25:0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3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王春很好啊,你先不必考虑印章、石碑或是欧阳了。你只想一个问题:一个侍从的坟墓会有这么大?还是家族墓??

+ [; n/ U+ F2 h0 T+ R% ^

李莲英本事大吧?也没有这么高规格的墓葬啊!这么一想就知道逻辑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11-11-23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3 10:05:00的发言:
9 B* R' E: V# X

及至清代吴升始在《大观录.元贤诗翰姓氏卷十上》中提及阎复“法得化度寺碑之神逸”,吴升有此说,当是见过阎复墨迹或碑刻,知他楷书学欧阳询。而梳妆楼碑刻书法与柳公权楷书相似,显然不是阎复所为。[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0:25:09编辑过]

1 E# z, ?( e8 E9 J% t( k

又是这条读来蛋疼的论据啊

发表于 2011-11-23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3 10:05:00的发言:
* o% f9 f' d, _+ r' i

      阔里吉思生前“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终日不倦”,根据残碑、仰氏押印等提供的信息,这个仰氏可能就是辅佐阔里吉思的诸儒之一

5 u5 c2 t( V6 X/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10:25:09编辑过]
; z1 X3 r) h, b; X

史料也说阔里吉斯笃信拉丁天主教,与方济各会士过从甚密,并且担任了低等的天主教神职,怎么不说这是传教士的墓?

' {% {8 o; J8 P5 t6 s$ A! E

景教、天主教在元代只限于蒙古人色目人的圈子里传播,与汉人接触极少,即便有,也仅限于也里可温官员身边的汉人奴仆。汉人是不会采用这种域外葬制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梳妆楼碑刻是元代袁桷书丹的,袁桷是翰林院官,后升至翰林侍讲学士,位居二品。楷书主要学柳公权书法,也受赵子昂影响,是赵子昂表弟。正在论证中,待续。。。。。

8 \7 m0 m' `; I9 }7 j/ m7 t

发几张对比图,梳妆楼碑刻书法结字似柳书,有些笔画用笔似赵书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 } G- N! t1 t*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4 18:13:3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应瑞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忠武王的陪臣,其家族是源于河北清河县的汉族,他们来到草原,为蒙古弘吉刺部效忠尽力,受到蒙古政权的欢迎和重用,为纪念他们,由元顺帝下诏,集合了全国文坛才俊为其树碑立传,受封中奉大夫加赠荣禄大夫,鲁王傅,死后追封蓟国公并在赤峰翁牛特旗建家族墓地。

3 F$ T5 Q4 U/ w6 y

     张应瑞是忠武王的陪臣,仰氏是忠献王阔里吉思的儒臣。元朝梳妆楼的仰氏家族墓地使张应瑞家族墓地不再是一个特例。

) K( l, O% a6 q) O# e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22:46: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1-11-25 12:49:00的发言:
P" P& P" G. `* }

学问本来就是天下公器,发表出去呗。

7 i8 q; v4 ^9 k* i; t) L# v: \

发表到老北京网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1-11-25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5 12:11:00的发言:
9 [& _0 J8 @; V& c; q `

出发点,就是给大家论谈的。

' X" _ U! O4 X H8 H5 i

学问本来就是天下公器,发表出去呗。

发表于 2011-11-25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5 12:20:00的发言:
9 z$ K! g2 Z5 l0 N

辅佐阔里吉思的人,对皇帝来说都是臣子,臣子立功了甚至卖命了,大元皇帝不会忘记的。老百姓都有家族墓,何况为国立功之人。

& ^4 A! k* ~5 `5 k. ?# i

阔里吉斯原来和家臣没有区别,驸马和汪古王白当了,王爷的陵墓还不如自己包衣阿哈呢。

1 e9 z6 d4 j-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2:51:4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宿城小雪在2011-11-13 14:30:00的发言 : E6 M$ j2 q/ e' K" x4 {0 v

这个阔里吉思墓的元押,即便是可以释读,也不能够作为特别有力的左证(假设尚未认定墓主身份和年代)。因为它出土于扰土中,就是盗墓者回填的土,有从其它地方扰动而来的可能。

- A% g, c3 y/ V. M6 ^

 

7 ~4 F1 Q' D4 n* @3 e& S% {

     根据《梳妆楼.元代古墓与县城想象》一文说:他们以为从扰土里发现的那枚印章能解开墓主人身份的秘密,就带着印章跑到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央民族大学甚至琉璃厂刻印章的地方去辨认,但是没人能够认识它。

0 y! ~* M2 V* e Y/ N

     正因为这个元押能够作为特别有力的佐证,考古人才会请人辨认的。

# K2 ], j7 N4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6:36:0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1-11-25 11:28:00的发言:
9 b% i; D' X/ x1 O# J9 }

真要对自己的说法有这种自信,不妨写篇文章,找个专业刊物发表出来。在论坛里纠缠这问题,有意义?

, j! v2 G5 _5 ?3 e$ h# k% ~2 a$ ~

当然,有没有自信是您的事情,这是一回事儿,人家是否觉得你够水平,给不给您发表,那是人家的事情,这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I* Y3 w% ]8 g" @9 h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1:42:52编辑过]
/ {0 N4 D2 o/ Q/ O

出发点,就是给大家论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23 20:33:00的发言:
( {" R' N* d& C

哎,王春很好啊,你先不必考虑印章、石碑或是欧阳了。你只想一个问题:一个侍从的坟墓会有这么大?还是家族墓??

) @8 O W, W3 t: [9 n: k: ?

李莲英本事大吧?也没有这么高规格的墓葬啊!这么一想就知道逻辑有问题了。

5 I+ }- N4 i3 ~) N

辅佐阔里吉思的人,对皇帝来说都是臣子,臣子立功了甚至卖命了,大元皇帝不会忘记的。老百姓都有家族墓,何况为国立功之人。

发表于 2011-11-25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5 11:08:00的发言:
0 u3 B& G6 u6 [- N2 q

原起墓里出土押印的释读,发在藏记的印章已给您释读出来了,如果释读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也好让我知道,让我开窍。不要以专家自居,即使是专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 P( \/ ^' O1 D3 N6 F& W- g3 g

真要对自己的说法有这种自信,不妨写篇文章,找个专业刊物发表出来。在论坛里纠缠这问题,有意义?

, `* _. t ~6 I/ ?- k

当然,有没有自信是您的事情,这是一回事儿,人家是否觉得你够水平,给不给您发表,那是人家的事情,这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 i- w, ?2 O&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1:42: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11-25 8:50:00的发言:
5 m. Y( ]0 r/ D O

王春很好在学生时代一定是可以气死老师的人~

8 E# i7 G) |4 D# f, I

难得遇见这样对某事彻底不开窍的人~

1 Y$ E/ P8 [, y" W" C1 H

可怜我还给你发汉印~

% b5 ?* U' X# G8 z$ P/ ~: I

缘起墓里出土押印的释读,您发在藏记的印章已给您释读出来了,如果释读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也好让我知道,让我开窍。不要以专家自居,即使是专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所谓专家就是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专而不博的专家多了去了。

& e& O+ ~& T" s- T# f" g/ f5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11:25: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5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5 6:40:00的发言:
' P8 \) n6 i4 Z! H" E; N! p

从梳妆楼墓主死亡年龄(一说三十岁左右,一说四十岁左右)来看,陪同主子阔里吉思平叛西北一同殉国也有可能。

" q9 P4 n5 Z, s F! F

阔里吉斯:所以说老子杯具啊,堂堂驸马,陵墓竟然比不上俺的家臣。呜....

发表于 2011-11-25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春很好在学生时代一定是可以气死老师的人~

( H( o, ?8 T4 \" U. _: i% r: p

难得遇见这样对某事彻底不开窍的人~

) }, v0 \& ^! I( \- O+ v* A) a9 s

可怜我还给你发汉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1-11-23 18:39:00的发言:
# O! B( h2 |8 y- u) @9 L! K) q) o( Z

史料也说阔里吉斯笃信拉丁天主教,与方济各会士过从甚密,并且担任了低等的天主教神职,怎么不说这是传教士的墓?

% k4 O$ L4 h% I8 h% Y

景教、天主教在元代只限于蒙古人色目人的圈子里传播,与汉人接触极少,即便有,也仅限于也里可温官员身边的汉人奴仆。汉人是不会采用这种域外葬制的。

) j- o% U6 [0 B

     因学识有限,我说的不一定准确,绝对化不可取。您说的也可有此一说。

4 @: o- M8 r7 d4 e4 p: a

     我是这样认为的:阔里吉思尊儒,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君等思想影响他,日与诸儒讨论,诸儒影响阔里吉思,阔里吉思的宗教信仰也会影响诸儒。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阔里吉思不屈殉国,得到皇帝追封,辅佐过阔里吉思的儒士,统治者也会肯定其功劳。

3 ~3 j; r8 k; C

      关于元代宗教信仰,元朝统治者虽然制定了民族歧视政策,但是宗教上却非常开放包容,从成吉思汗以来,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元朝各地的原有佛教寺庙纷纷进行维修,改建或重建,伊斯兰教在全国广泛传播,回回寺或礼拜寺及基督教的十字寺(教堂)等也开始遍布全国各地。(参考自孔秀玲《大元史》)

发表于 2011-11-24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春很好在2011-11-24 20:03:00的发言:
, S# n% u. w. s0 i& N% [$ k

     因学识有限,我说的不一定准确,绝对化不可取。您说的也可有此一说。

$ N' y4 }- U8 V, `8 g3 e

     我是这样认为的:阔里吉思尊儒,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君等思想影响他,日与诸儒讨论,诸儒影响阔里吉思,阔里吉思的宗教信仰也会影响诸儒。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阔里吉思不屈殉国,得到皇帝追封,辅佐过阔里吉思的儒士,统治者也会肯定其功劳。

& ?3 n+ `9 L) C+ v5 N1 P& n; T

      关于元代宗教信仰,元朝统治者虽然制定了民族歧视政策,但是宗教上却非常开放包容,从成吉思汗以来,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元朝各地的原有佛教寺庙纷纷进行维修,改建或重建,伊斯兰教在全国广泛传播,回回寺或礼拜寺及基督教的十字寺(教堂)等也开始遍布全国各地。(参考自孔秀玲《大元史》)

6 \& [5 e$ b; w' Z- X

阔里吉斯泪目了:老子杯具啊,给朝廷卖命一辈子,还拼掉老命,结果老子地面上最显赫的墓地,竟然给了俺的家臣。朝廷瞎了眼。

: w( L7 C9 g: {" r8 B* o8 w: v0 J

 

7 w' B$ V: O1 Q" B$ W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1-11-24 22:19:00的发言:
) d+ q/ A$ q( }( J2 u1 L \! b1 m

阔里吉斯泪目了:老子杯具啊,给朝廷卖命一辈子,还拼掉老命,结果老子地面上最显赫的墓地,竟然给了俺的家臣。朝廷瞎了眼。

/ b* `+ J' F$ F4 H# G, t& }6 V

 

, k7 g/ C& R6 }: z4 j8 n' q

 

$ B8 Y" N4 j6 k

从梳妆楼墓主死亡年龄(一说三十岁左右,一说四十岁左右)来看,陪同主子阔里吉思平叛西北一同殉国也有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梳妆楼残碑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原创)沽源县梳妆楼墓主人应是仰姓汉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8 10:00 , Processed in 1.3097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