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2-22 22: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凝望晚霞的骑士 于 2012-12-22 22:59 编辑 8 ~/ O' f3 F; h$ K  n8 ?
& ]2 }# n2 Q& p* G3 ~
      首先感谢“糊涂人”同学,看了一会儿,没错就是她。非常感谢(高兴的心情没法用文字表达)看来她很好,我的心感到非常安慰。如果你能联系到她,请代我问她好。告诉她半个世纪前有个流鼻涕的小男生喜欢她{:soso_e113:}{:soso_e121:}呵呵!!!!!
4 T" h  W9 x$ ^  `* G2 ?1 g( ~. L. r( ^3 |
120147rfoiizsorynsf795[1].jpg

点评

象是周晓豪.  发表于 2012-12-24 18:24
找到了少年时代“心中的太阳”,是我想看到的结局。  发表于 2012-12-23 19:02
我梦中的她我们住的很近,如今的我们有着各自幸福的小家。逢年过节都默默祝福着对方!这样多好呀!  发表于 2012-12-23 18:46
骑士甭谢啦,说明你们还是有缘啊。  发表于 2012-12-23 12:07
文信同学何不娓娓道来,大家分享?随意啦。我们这把年纪恐怕老夫有情,口难开吧?哈哈哈,玩笑。  发表于 2012-12-23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23 13: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2-23 13:55 编辑
# i; z6 N3 b* Q  D1 Y# Q
gui_my 发表于 2012-12-21 17:01
* E1 y; x' h* n) A桑叶        
, S# `3 \1 `" q. L) `" k- i& \
% Q- e1 r) v1 C5 A4 y$ L      我在小学的时候也喜欢养蚕,兴趣 ...
+ S; ^( }$ a4 h$ o+ i4 d7 v

4 Q- Z3 \* ?3 {5 M& cgui—my的《桑叶》读过之后犹如在看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人生长篇。这里既有j儿时无处倾诉的苦涩,又有成年后事业有成的苦尽甜来。读后大有收益。这段故事经有心人 编纂可以制作一部电视剧。另外j不辞辛苦默默为同桌采摘桑叶喂蚕,gui—my在春蚕丝尽之时回赠一幅带有蚕丝夹膜的工艺品。让人看到了同学之间深蕴心间的那种可贵的单纯的友情。
, S; {' o% C: B* `) I" F5 N: n$ M
9 C  V% z* a- V8 {4 }% a
送桑叶.jpg
- u) F1 k, d3 h! x: r5 ~: W9 Z——新桑叶采来了。& H& u1 k0 _8 P3 j
——谢谢。

点评

可爱的回忆,可爱的图。桑与蚕就是一份珍藏,我们这些老头老太人的晚年回味无穷。哈哈哈!  发表于 2012-12-24 12:07
很长时间没看到过这么真挚动人的散文了,非常感动。希望看到更多学姐的好文章。  发表于 2012-12-23 20:59
学长妙手生辉啊!谢谢!  发表于 2012-12-23 18: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24 16: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2-24 16:06 编辑 & P5 I) y/ `# J/ x' u6 i. V, L& `
5 X& q4 v, a- S: P$ H
今天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节。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欢度洋人节。祝各位老师校友欢度平安夜,快乐圣诞节。
( z) T$ \, a5 M% s. `4 J" B. { 宣传画.1jpg.jpg
& _7 _9 r6 B. k) D! w: j# G

点评

祝鞠老哥圣诞快乐!  发表于 2012-12-25 11:00
发表于 2012-12-24 16: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2-24 16:39 编辑 6 r8 M7 w6 e. M. B

. R  b! p- N( O5 y1 ]# `6 F# F" C请大家看看外国人是怎样过平安夜与圣诞节的:4 Y! Z) y' X  {2 X2 p
80723853873573857581n.jpg
0 F$ i+ K- z3 v5 l, C7 s* T# b% w# Q
1.jpg
3 I* S0 Q2 ^1 Z) d$ {7 L* D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地市民观看圣诞树点灯仪式。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当日在首都基辅亲自点亮了一棵40米高、20吨重的圣诞树。新华社发(马尔基夫摄)
3 H- |9 Y' k0 z& `+ }2 v' E3 b
2.jpg & A3 v4 ]  n, _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维森昆季一家购物中心内拍摄的圣诞装饰。新德里许多商店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装饰一新。新华社记者李毅刚摄 2 l2 s  |; _! }# U4 h1 [6 o
3.jpg
/ t4 P; k: N+ ~% G  S3 I+ A0 v( B
0 M7 a3 X% Y, N
4.jpg 8 h0 S; B# |$ R( T$ {
在伊斯坦布尔的塔克西姆广场,人们从圣诞彩灯前走过。圣诞临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各大商场和大街小巷纷纷挂上圣诞彩灯和装饰,各色灯火将伊斯坦布尔的夜色装扮得分外美丽。新华社记者马研摄+ i4 [( N6 p! s
5.jpg & g" B5 e4 ?6 |$ W& p. i' X2 G

9 Q2 }/ X. u% y- b4 @ 6.jpg - p4 e$ w  |2 F% w
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著名的蒂沃利游乐园里新开设的俄罗斯圣诞节展示区。连日来,哥本哈根市中心及主要商业区张灯结彩,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新华社发(吴波摄) . f1 b3 }% V) |2 I( X

, Z, E1 V: R8 u  h$ a 7.jpg
# r4 H9 e1 Z( y7 y0 G- C一棵大型圣诞树安置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圣诞节前夕,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些户外广场、交通路口及大型商场内布置的圣诞树为这座城市营造了节日的气氛。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7 J: j4 @2 f9 D& \; R7 G- s
/ _' M& v4 W# r) T2 J5 _+ a& a
8.jpg
$ M8 x3 |! s) E3 q; b1 V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的马涅什广场,打扮成俄罗斯严冬老人雪姑娘模样的俄罗斯人等待与游客拍照。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3 a9 Y( B$ `: p 9.jpg
$ m1 V4 b! K& J# N1 Y人们盛装参加在比利时尼韦勒举行的圣诞花车之夜活动。当天,共有14辆花车参加了在尼韦勒举行的圣诞花车之夜活动,并且向观众散发了500多公斤糖果。  新华社记者王晓郡摄
4 |# ]: ?8 Q9 _) p 10.jpg 8 h5 @) L& s2 D$ d; y% S
圣诞驯鹿花车在比利时尼韦勒参加圣诞花车之夜活动。新华社记者王晓郡摄
5 q7 e. H! _# i* k: G0 m
& T9 z% J/ ~5 R, y4 |6 {" Y+ U
11.jpg 9 Q, J( i* W6 @9 i7 ]# \' a. j+ \
在德国东部“天堂之门”圣诞邮局,“圣诞老人”和来访的孩子们交流。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菲尔斯滕贝格,有一个叫“天堂之门”的小村庄,全德国的7家圣诞邮局有一个就在这里。圣诞邮局从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开始营业,一直到圣诞节。“圣诞老人”和“天使”们不仅要回复孩子们写给圣诞老人的信件,每天还要接待数百甚至上千名孩子的来访,倾听他们的新年愿望,和他们一起唱圣诞歌曲,共同期盼圣诞节的到来。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点评

我女儿就是平安夜出生,邻里戏称:“她是圣婴啊!”哈哈哈!  发表于 2012-12-25 10:56
发表于 2012-12-24 16: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前才找到机院附小的老师们,同学们,感谢各位的热情关照。新年将至,祝各. t1 D4 Q- F+ A- _0 g
老师、学哥学姐们新的一年健康,快乐,顺利。。。。。。9 i  w& f& L1 f- @
' W0 N8 g) @: R# }
% Y8 O- N* L! X& l& R

9 D; q8 f' n& h1 Z4 F5 V& L
新年.jpg

点评

骑士圣诞快乐!  发表于 2012-12-25 11:07
发表于 2012-12-24 20: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件 SAM_2158.JPG : |% {: G8 t9 C, S1 `$ X+ H
刚才在西直门天主堂照的

点评

失去的记忆学长平安夜可循到一处好去处,没想到那里还真是人山人海,教堂内那么壮丽。  发表于 2012-12-25 11:09
漫步学妹圣诞快乐。另,人不信神不信鬼,但总得信的啥。另,恭请你和冬虫学弟代问陕西那位知名的“杨表哥”好!哈哈哈,恶有恶报,不信神的缘故。  发表于 2012-12-25 11:04
人得有信仰,信仰是精神支柱,是道德的血脉。今日世俗偶像被颠覆,人们寻求新的偶像,替代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西方人在遇到困境时常说“祈祷吧”——有点意思,能获神助。  发表于 2012-12-25 10:53
在纷繁的世界,在存在各种让人心中不平的社会,在为生存奔波的酸甜苦辣中,人们祈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安,期待上苍能给予安慰与启示。这里可能会让信众得到他们希望的。  发表于 2012-12-25 09:47
老兄还凑这个热闹O(∩_∩)O哈哈~  发表于 2012-12-25 08:29
发表于 2012-12-24 20: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世坚 于 2012-12-24 21:30 编辑
( b. }) r! ^) x' ^. g* W) D/ ^. k3 i1 R8 ], s
再次展示gui_my文章的精美: g, n- F* y1 X3 c7 d! @9 K
       本帖最后由 gui_my 于 2012-12-21 15:08 编辑 8 c2 n' b8 K: P) @- z
       1968年十二月二十六号我离开北京去山西插队,每年这时候要纪念一番,44年过去了,该说话的都说了,该做的事都作了,还说些什么呢?% |# [: _6 Q# A5 c( N/ \# W6 d
       当年一千七百万青年学生,奔赴祖国的广阔天地,上山下乡,开始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大迁徙,规模之宏大、场景之惨烈,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亘古难寻。一个民族只有认真地反思历史,才能清醒地认知将来。一个不了解自身历史的民族,很可能会再次受到历史的惩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段历史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插队知青”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特有名称也越来越为当代人们所陌生。而今我们追忆那段往事,绝不是在这里顾影自怜,自作多情,也不想怨天尤人,慨叹人生,更不愿撩开时代留给我们的创伤,乞求后人的怜悯和同情。我们之所以追忆那段往事,就是要通过那段经历的反思和回顾,反省历史,感悟人生,告知当代,警示未来。我们有责任向年轻人讲述中华民族那段椎心泣血的历史教训,要让他们知道,在共和国的青年时期,他们的父辈--共和国的同代人,为了防范所谓修正主义的侵入,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运动,几乎浪费了个人的宝贵青春,造成了知识与文化的断代。要让后代人懂得,不但共和国的建立,需要有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而即使在和平建设年代,民族的进步,共和国的成长,同样有人为其做出牺牲、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有时甚至是惨痛的,而代价的承受者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些用热血、热泪、用一代人昂贵的青春所换取的历史教训,能被世世代代永远铭记。
, _* S0 F& H. G
           gui_my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几乎她所书写的文章,篇篇我都爱看,她的文章不但学友爱看,老师们也都夸赞不已。她书写的文章,文字内涵深邃,极富哲理,她不但在文字上精美,育教义于文字之中,高瞻远瞩,总结得很好,的确是下了功夫的。再则:她虽是学理工的,但决不逊色于学文的,她是一个有智慧的才女,令我倾慕、敬重。
. h2 m3 l! g) `" x4 p2 G/ _       只企盼能多多拜读你的妙文。过节之际,向你年迈的妈妈,和可爱的孙孙问好!他们可是阅读我们附小论坛的最老和最小的两位读者,为此向他们致谢!祝他们节日快乐!平安宁静!
% j5 Z! L0 m2 P& y* p
0 e6 ^# M6 W& c* v
; G8 ~) ^0 T" h1 f; E

点评

祝胡老师圣诞新年快乐、健康!文章有感而发,过奖了。附小人才济济,以前也看到过很多同学文采精妙,希望他们回来,多写一些文章,像骑士学弟一样,回忆有趣的少年时代的生活。  发表于 2012-12-25 14:29
胡老师圣诞节快乐,愿您快快乐乐100岁!  发表于 2012-12-25 11:06
咱们小学才子多多啊,得益于小学优质教育和老师们的无私奉献,谨记师恩。  发表于 2012-12-25 10:45
学姐是学理工的,不简单。 我一向认为学理工的人很理性,思维严谨。智商高。  发表于 2012-12-24 2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1: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25 14: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5 15:59 编辑
) p& p9 x6 J% Z0 b$ P/ [1 C0 M8 v0 ]- `3 h
  西直门天主教堂就在我家楼下,1966年8月我就进去过,作为红卫兵押送抄家物品,看到教堂里面堆满了床.被等日用品。(对当年行为表示忏悔)  P% g- F/ n& k$ c3 j7 A
如今平安夜,我是第3次来,教堂院门前停着4、5辆警车,发动机开着,柴油废气味很浓。院里人头涌动,门旁一队人正在领取圣经。进教堂需要少许排队,一欧洲老外及老婆孩子也在等,因为人群流动较快猜测多数人和我一样是看热闹的而非信徒。教堂里灯火辉煌,跟着人流缓慢移动,可以听到神父正在高声朗读。我拍了几张照,赶紧出来给人腾地。

点评

上帝在哪?在民心中吗?  发表于 2012-12-26 10:35
你家在教堂楼上?够高的。西直门教堂我没有注意,是否有十字架的塔尖。  发表于 2012-12-25 17:21
看到你的文章好亲切,好久没有和你联系了,思念。祝你圣诞节快乐!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2-12-25 14:54
发表于 2012-12-25 1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6 08:46 编辑 $ S5 f! n) ^! I6 V0 p$ ^; M

" _. L# n! K# U" H3 V) K, c胡老师:谢您的祝福,明年春天我还会去看望您。在此同样的祝福您。
/ @5 m6 `2 o7 V* u& e: }水车兄:应该说教堂在我家楼下旁边。教堂有十字架和尖塔,在西内大街西城文化中心斜对面。

点评

骑士:很乐意和你一起去,到时一定提前联系你。  发表于 2012-12-26 18:55
哪天去看胡老师说一声,我也去。  发表于 2012-12-26 09:27
发表于 2012-12-26 00: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附小老师和校友们节日快乐,新年愉快!

点评

谢谢胡老师的祝福,我时常关注我们的“家”。祝胡老师身体健康,节日新年愉快!  发表于 2012-12-26 12:04
祝远方的水小子和你姐姐两家人新年快乐!并把我们的论坛路径告诉她,我还常想看到你们两姐弟的好文章,没有你们我们多寂寞啊!挤时间常回家看看。水小子表现总是那么令人愉悦。  发表于 2012-12-26 04:36
发表于 2012-12-26 04: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40)油炸金蝉

# P7 f, U! {& }        前一段有学长提到“钓猴”,大概就是逮“叽鸟蝉”吧。国内有一道传统菜,叫“油炸金蝉”,所用原料就是叽鸟蝉。说起这道菜,嘿嘿,不瞒您说,我在40多年前就全程跟进,亲自操练过,所拜的师傅不是我父母,而是住在楼上老裴家的二儿子----胖子。胖子姓裴,与我同年不同班。在那饭菜里油水不多的年代里,我们这一帮孩子都长得麻杆儿细腰,面无光泽,唯他面泽红润,长了一身可爱的肉嘟嘟,所以我们都管他叫胖子。

5 ~- L' w- C# g9 V% ?" n       话还得追回到那个无所事事的年代。在一个夏天的上午,大人们都去上班了,我坐在8号楼前的大井盖儿上正犯呆,只见门洞里闪出一个浑圆的身影,慢慢向大井盖儿走来。我定睛一看,是住在三楼的胖子。胖子一边走来,嘴里一边不断津津有味儿咀嚼着什么。
        “吃什么那?给点儿!”。我迎面走了过去,对着胖子说道。
        这是那个年月的行情。小伙伴们之间谁要是手里有东西吃,周围的弟兄们就有索要的权利,而食物持有者就应该一点儿不含糊给予,这必须的。如果食物持有者小气不施与,那他今后会很难看地被伙伴们out.
" J: x1 o8 s- {4 `: G) Z0 @
        此时的胖子也不含糊,见我急冲冲的赶过来,也按着套路----赶紧右手从左手里抓了一大把东西塞到嘴里,一边大口嚼着,一边笑咪咪地向我张开紧闭的左手,我放眼望过去,只见白胖的手掌中躺着两颗油灿灿的劳什子,我看不懂,忙问胖子是什么东西。胖子两眼神秘的眨了眨,从他那喷着油炸香味的嘴里放出三个字:
       “炸叽鸟!”
       我一听,马上想到整天趴在树上那些哼唧个没完没了,黑头方脑的“知了”,心里有些没底儿,但看着胖子那一脸陶醉的样子,心一横,管丫的,吃!
       “嗯---?”,没想到那劳什子送到嘴里一嚼,味儿还真香。忙向胖子怎么整的。胖子这时倒拿着个劲儿,说等哪天下雨后来叫我。弄得我心里痒痒的,老惦记着。
1 p# y& A8 X! J
       记得那时辰北京夏天的雨水还是蛮多的。没等几天,在一场雨后的傍晚,胖子拿着手电兴冲冲跑来找我,领着我到附小操场南面靠13号楼大学生宿舍很近的一排大柳树下,胖子拧亮手电,很老练的在树下寻找着,我两眼一抹黑地跟在他后面。不一会胖子高兴地用手电照着地面上一个小洞,借着电筒的光亮,我往洞里看去,果然,里面有一个叽鸟蝉。只见胖子用他那胖胖的小手指伸进洞口,随后往外一拉,洞口一下被扩大,接着他在地上随便揪了一根细细的草杆,然后慢慢伸进洞里,搅和了两下,最后猛地往上一提,哇,---一只叽鸟蝉紧紧地抱着草杆,就这样被胖子诱捉到手。随后胖子还告诉我如何区分出蚯蚓洞口。接下来,我也有模有样地用电筒在地上胡乱照着,竟也发现了几个洞口。。。。那一天晚上的战利品全部让胖子一人收走,我们约定第二天上午去他家品吃。第二天上午,胖子的老娘亲自操勺,为我俩做了一盘“油炸金蝉”,还把制作技术要领给我讲了一遍。

7 m) V* A! N, k  C- F* v# l- ]/ p      有了这么一套全程跟踪,我按耐不住自己独立操作一遍的念头,在一次雨后的傍晚,我单枪匹马,旧地重游,又来到13号楼后面的树林中,哈哈,叽鸟们,我来了。。。。看着袋子里蠕动着叽鸟蝉,心里这个兴奋,自力更生的感觉真是好。第二天,我炸了一锅,还给父母留了一点,但他们好像不感兴趣,只是老打量着油瓶里油的剩余量。。。。
4 ^, R) l0 p0 c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己做“油炸金蝉“。感谢胖子和胖子他娘,让我在那个年纪掌握了一手野外生存的伎俩。

点评

北京变了,原先满城的柳树少了,河底铺水泥,河岸水泥墙,唧鸟难以繁衍,也少了。此处“唧鸟”应该是“蜻蜓”  发表于 2012-12-26 21:17
高蛋白,香啊!可以想象!当年老右派林希等对唧鸟处理方式好像是焙烤-----大野地里拢堆火,弄点儿瓦块什么的烧烤,无油BBQ,呵呵。北京变了,原先满城的柳树少了,河底铺水泥,河岸水泥墙,唧鸟难以繁衍,也少了。  发表于 2012-12-26 15:15
老裴大妈教我先用盐水把蝉泡一晚上,第二天上锅开炸。老哥,不瞒您说,那味道真滴很香,一点儿异味都没有,要不我怎么憋着劲儿独立做了一回呢,通吃啊,呵呵。  发表于 2012-12-26 12:40
水小子文充满童趣。那段清苦生活中也有乐子。现在的孩子全没这些乐趣啦。唧鸟猴的味道如何不好说,但一定富含蛋白质。  发表于 2012-12-26 11:57
大概是天津籍的老作家林希回忆被打成右派时,在某处同一堆同类劳改。活儿重油水少,众皆疲弱有菜色,唯一人面色红润有神。众疑,诘之再三,始招认私啖唧鸟猴多时。众大喜,群出觅食。。。。。  发表于 2012-12-26 11:52
发表于 2012-12-26 08: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6 15:21 编辑
+ w8 P; ?+ F! H1 [1 b7 w: e" A, p( S  {  l9 f

1

1

1 }; j+ m/ V( S8 N! N1 ~9 s* M2 m

2

2
+ p7 i8 s* [7 t! C* g
' g5 i' i8 f* W0 x, U3 y

3

3

! w1 v: v; T; }: p. E! l% c
! y' J, B$ K2 i# d- B: u

4

4

# u# z% \3 @$ X$ `% q5 O
8 Q, N& J. d( g4 t) s鞠大哥,这几天下雨节日平平,也没出门。我们家没小孩,也没倒饰 门前冷冷清清。哈哈 5 x/ A# I0 ?# T5 h8 @; J
吓照了几张邻居家的夜景,多少有点节日气氛。
4 u* L" W: m3 W$ L1 s

$ n$ C4 h) Y+ d/ s6 b0 m5 w/ j' f& m# `

点评

各位学长说的对.有个顺口溜说什么一边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一边是好赃好乱好快活.  发表于 2012-12-27 08:28
环境幽静,适合人居,圣诞之夜,人气欠缺。  发表于 2012-12-26 19:01
王蒙曾经说过,中国人缺少不少东西,但从来不缺热闹,呵呵。  发表于 2012-12-26 15:17
美国人少,即使是重大节日也不像中国那样热闹。欧洲也是如此,小城镇更是冷冷清清,但是街道上总是悬挂彩灯示意过节了。  发表于 2012-12-26 12:03
两岸同心啊  发表于 2012-12-26 10:37
发表于 2012-12-26 2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六年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2-12-29 17:28 编辑 , f' ^0 G3 t, X  }8 B. m
+ m( Z8 X3 p: }) h. Q$ }4 d
                                            论坛六年1 R* C' w% [0 J% u7 h
                                   文/beiwei   2012-12-26) v6 z8 @7 J4 S4 V% S

( }# g% B$ e' N/ h7 x, X$ B3 j' C; z9 g2006年12月“古刹听松”发出的第一个帖子(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14&fromuid=24771),至今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来,众多校友写出了大量文字,有写少年时代的,也有写其他内容的。在“古刹听松”第一个主帖的基础上,在“老北京网”的“老校友”版块又延续了三个主帖,即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论坛(二)(三)(四),引来成千上万的跟帖。到底来过多少人呢?不清楚具体数字。凭记忆,大概有这么几大写手。
5 r  n- Y' d+ x首推“古刹听松”。他不但是母校论坛的奠基者,也有长篇忆旧文字(见上面的链接)。前几年悄然退隐。* G$ D9 z8 \  D/ r7 p- P0 C0 ^
还有水小子和冬虫夏草。水小子几十篇有关附小暨机院生活的文字,冬虫夏草的“我说我说”连载,都是论坛上的美文。  Y; y* X" j2 [8 c8 |: f
还有Gui-my。对Gui-my的文字,胡老师有评语:“她书写的文章,文字内涵深邃,极富哲理,她不但在文字上精美,寓教义于文字之中,高瞻远瞩,总结得很好,的确是下了功夫的”。# w4 G6 f9 n* r% R6 B8 g
时近2012年末,论坛又迎来一位新的大写手“晚霞骑士”。虽然来的晚,但一动笔,就是系列文章,令人刮目相看。6 X& Z6 E+ S* l/ H+ _3 T
当然,还有文风不拘一格的楼主“胡涂人”。他的文章“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始终坚持鲜明的“侃”的特色,给大家带来不少乐子。
* x1 E1 a, g: {+ D( m: N& R9 E5 J) f还有小字辈“玉龙雪山”,也曾经写过很多有趣的见闻。不过如今这位小老弟是久违了。. w4 Q& g8 t- }" K4 X8 F( l0 a/ c* T
我印象中,上述几位大概就是论坛历史上的几支主笔,或者说是几大才子/才女?哈哈哈!
( `6 p7 J. |$ s* W' L4 @6 D. y, T还有个“三叶草”一度很活跃,写了不少很富于生活气息的文章。文字中经常出现“~~~~~”这类符号。不过最近也久违了。
4 h3 H7 Z6 ], p' z. m  \此外,还有“老三”,“我学号18”,“四方”,等等。如果按照文字量看,大概这些校友属于“短评作者”。$ x- j! Z0 R  G% x4 S4 D) f8 e
“西水车”是版主。他同“失忆”、“欧瑞德”、“老童”、“老叟”等既是观察家,也是短评家。5 C; @: F' G. |6 j8 U3 a0 m
当然,还有更多的短评家兼观察家,不胜枚举。而那些默默的“专职”观察家则只观不评,但也奉献了时间和点击量。
4 H" q9 D  q7 `( W" Q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论坛建立之初,最早得到消息赶来捧场的“老三”、“雨中漫步”、“心灵之花”、“马达”等几位连同奠基者“古刹听松”,大概可并称为五大元老。7 b* D/ I% V- B/ {( f# R
还有一位杰出的“美术家”,此称号非“老机院”---laojy莫属。( L" @% L& u% @! _9 q+ e0 c' r- Z
不能忘记的,还有那些奉献各种资料包括宝贵历史图片的校友。例如“文信”提供过机械学院胡教练、李教练的老照片,还有老蔡的老照片。老蔡在食堂前杀猪的场面,及机院附小专有的,一代传一代的另类儿歌“老蔡老蔡真不赖……”,应该都在校友的记忆中吧!
3 I2 D: i% Z$ x7 B/ f( m记得“善若水”提供过很多图片,“燕赵愚公”也整理了不少。似乎这两位也都有日子没见了。有闲工夫的时候遛达回来看看?
& l& V8 p: _/ H+ w5 n8 q& Q胡老师,始终是论坛的守望者和促进者。
$ j( f1 d4 }+ w# r5 G6 D+ T) w还有育新的wangpei,感觉就像是老宿舍区住着的老邻居,关系特近,特熟,熟到可以随时串门,不必预先打招呼。
  r8 |& {5 l$ ^/ e* F0 E2013年新年就要到了。就此祝贺老师校友们新年愉快!  d6 j2 W7 f9 x2 @! a8 r5 O

( T  X! O+ N6 `$ y6 P/ Nbeiwei 5 U  ^. Y3 o# B. a( U) `7 I5 h4 W
2012-12-26
! V& x# w6 z' {  i- D
+ v4 K( r( v: D+ }! @新年将至,发个灌水帖子,添点儿气氛。说到的就说到了,没说到的,有了下面这句话,也就算是说到了吧!“当然,还有更多的短评家兼观察家,不胜枚举。而那些默默的“专职”观察家则只观不评,但也奉献了时间和点击量。”
! N' z& F2 B/ M) ^! _1 ?- v说到没说到的,请各位老大,三老四少,多多包涵!{:soso_e112:} (突然想起《智取威虎山》的台词了)。
6 A. I' v: m, g# C$ |+ B  ]2 hbeiwei又及: ?" ^$ N3 t3 A: G6 O, m( P1 N1 [: _- R" s
" y8 N: y/ q- A$ ]* h7 Z% |
水小子  还有一位名为“白山黑水”的,也发表了系列式的附小生活回忆文章。  发表于 昨天 00:38
7 p  v+ u, E6 ~" S0 e  P" u3 M对,“白山黑水间”大概是66届的,写的文字好像主要以本班级生活为特色。 真是挂一漏万啊!谢谢水小子提醒。
/ i/ W& P6 \& Q“谢德.卡基丹诺维奇?是的,这个人我认识,他是个老游击队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1 f2 ^& v% c. q* L# D: \4 h# ~& S. o4 ^/ ?8 p" ]$ m

点评

承蒙二位校友还记得起白山黑水间所发文章。其实那是出自66届63班十多位同学在411期间和之后数百封电邮。做了提炼,补充而编成的文集“亲历六三”。许多精华已与校友分享。也期待其他校友的精彩回忆。  发表于 2013-1-7 01:21
还有一位名为“白山黑水”的,也发表了系列式的附下生活回忆文章。  发表于 2012-12-28 00:38
谢谢beiwei!  发表于 2012-12-27 12:03
北魏年终总结,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如数家珍。有如盘点论坛“满汉全席”。哈哈哈!论坛新增不少人气力,众人拾柴啊!  发表于 2012-12-27 10:30
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了我们论坛的历史。总结很精到,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2-27 10:06
发表于 2012-12-26 2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7 10:54 编辑 2 o4 g/ X7 M" l

( Q7 v* b( {% }' Q' e, T8 p: L论坛六年总结的精彩,本学友仿佛被忽略了。只因我名气太小?哈哈!但我晒出的片子非同小可,有老蔡的、有胡教练,李教练的、有游泳池等等许多珍贵照片。水小子为证,怕他难过,他哥、他爸妈的照片我这也有!因就没发,只因论坛偶尔认真地大讲政工,尤其评论文革,学友甚为烦恼,文革的确是触及每个人灵魂的大革命。身受其害不谈也罢!前面有人说到李南央,陈一文,王颖、我想他们同有感受。保持论坛淳朴,我几次在这儿说。这些请版主原谅!

点评

文信,苦大仇深的不只你一个,多多保重老弟!  发表于 2012-12-27 10:42
请原谅我稍作修改,除放大了文字,还改了个别的错字。文中“政工”是不是“政治”?没敢改。  发表于 2012-12-27 09:07
我这人小心眼儿!请各位学友包容一些,不然我为什么十分反感有人大谈文革呢?有人遇挫折一闯就过,我不行且缓不过来呢!所以大家多多体谅,多谢!  发表于 2012-12-27 09:01
好在本帖子还可以修改编辑。其实我也确实想到应该表一表那些资料提供者的宝贵奉献。那我就在此尝试补缀几句,看是否能达到兼收并蓄、尽量全面的目的。呵呵  发表于 2012-12-26 23:54
失敬,失敬,写这篇东西也是半认真半玩笑,添点气氛,确实会遗漏太多应该写的人。只好把比较有代表性的举出几位,难免挂一漏万。抱歉了!所以文章中留了一句话:“当然,还有更多的短评家兼观察家,不胜枚举”  发表于 2012-12-26 23:49
发表于 2012-12-27 09: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7 10:01 编辑
, Y" Q  [- W8 s( e
all_right_1 发表于 2012-12-26 08:50
1 q5 X4 \2 |' D2 C' i0 U鞠大哥,这几天下雨节日平平,也没出门。我们家没小孩,也没倒饰 门前冷冷清清。哈哈
- ?4 K0 |! b, y吓 ...
7 K$ n+ V9 k7 O# o  C( m( ]+ g
好漂亮的照片,谢谢你哦!

点评

谢谢华老师夸奖. 祝华老师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2-12-28 05:40
发表于 2012-12-27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7 10:00 编辑
7 ^7 w% Q8 p7 k+ n+ e. g
laojy 发表于 2012-12-12 20:59 * [4 N) E0 n5 U4 z& h* \
去年不少母校的老师学生庆贺华老师八十大寿,大家都恭祝华老师健康长寿,大家感到多么快乐,我们有一位健 ...
- `# B4 _/ S( \  |3 s
谢谢有这么多的同学还记得我这个普通的体育老师,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华秋岳

点评

祝华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发表于 2012-12-28 11:10
华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是要让我们记一辈子的!走出小学的校门来到社会,自身的优秀身体素质比其他人明显高出一截,这全都是您的给予。在上海祝您健康长寿!全家元旦快乐!  发表于 2012-12-28 09:38
华老师是稀客啊,当年风度翩翩至今还能回忆的起来。[b]  发表于 2012-12-27 15:00
华老师在附小同学心目中是一个恒久闪亮的体育明星,这不是谀辞,绝对的,历届同学对他皆耳熟能详,老人家多多保重,来世重续师生之缘,带领我们操正步,雄赳赳气昂昂,操练晨曦中——那日子儿难忘啊。  发表于 2012-12-27 10:39
啊!是华老师的帖子吗?祝华老师万寿无疆,祝华老师全家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2-12-27 10: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27 17: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2-27 17:20 编辑 $ H0 N6 N7 i# ^  G' t. Q* K
水小子 发表于 2012-12-26 04:12 0 ~9 S$ K7 M7 ?4 n# ^
(40)油炸金蝉) X7 f$ c) I( e$ \, K. w* E
        前一段有学长提到“钓猴”,大概就是逮“叽鸟蝉”吧。国内有一道传统菜,叫“油炸 ...

, S5 A1 u- `, E* {% d故事只要到水小子嘴里,就生动有趣,特别耐听耐看。再回味回味。2 c9 P, M: F. M# j, P* [* z

' ?/ T- @( V9 T a.jpg

0 @: d, K$ `+ P4 ]8 o7 d7 s
吃什么那?给点儿!”。我迎面走了过去,对着胖子说道。

0 \0 m( }7 x7 ]
  此时的胖子也不含糊,。。。。。一边大口嚼着,一边笑咪咪地向我张开紧闭的左手,我放眼望过去,只见白胖的手掌中躺着两颗油灿灿的劳什子,我看不懂,忙问胖子是什么东西。胖子两眼神秘的眨了眨,从他那喷着油炸香味的嘴里放出三个字:
       “炸叽鸟!! p3 y* w, `& s8 P4 g' T
未标题-2.jpg
; X3 X: X* i: f记得那时辰北京夏天的雨水还是蛮多的。没等几天,在一场雨后的傍晚,胖子拿着手电兴冲冲跑来找我,领着我到附小操场南面靠13号楼大学生宿舍很近的一排大柳树下,胖子拧亮手电,很老练的在树下寻找着,我两眼一抹黑地跟在他后面。不一会胖子高兴地用手电照着地面上一个小洞,借着电筒的光亮,我往洞里看去,果然,里面有一个叽鸟蝉。' t7 F% I6 i5 f% _

# h/ U- U5 M2 `/ v
3.jpg ! |3 z/ u/ ^4 T: l
第二天,我炸了一锅,还给父母留了一点,但他们好像不感兴趣,只是老打量着油瓶里油的剩余量。。。。
1 @3 b: O1 @6 a! L0 d+ M2 R

$ ~6 o' E3 B) T7 s# W4 a

点评

哈哈,老哥的插图和对白做的给劲儿,谢谢。(如果把胖子那一身肉嘟嘟再放大一点就更形象了)祝鞠大哥及家人新年快乐![/b]  发表于 2012-12-27 23:34
发表于 2012-12-27 1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all_right_1 发表于 2012-12-26 08:50 6 {7 B1 Q. q3 y! n) L' i; i
鞠大哥,这几天下雨节日平平,也没出门。我们家没小孩,也没倒饰 门前冷冷清清。哈哈 4 T1 R, u% m  M5 x
吓 ...
: t, X% n. C: ^+ b4 L
all—right费心送来的照片让我们看到国外圣诞节之夜的另一样情调。, _+ j8 i& ]$ w3 J% A9 h% z" l
a.jpg # l  P! k) Q+ W8 ^7 d6 m) J5 T" [
发表于 2012-12-27 17: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信 于 2012-12-28 09:16 编辑 % c3 A7 C2 {  W  ~$ P6 u$ c
! T+ b. p1 _, d+ d0 h, b
水小子说的是蝉,洞口足有弹球大小。我说的是洞口只有淥豆大小,附小操场到处都有,钓者特多可能是那年就产那种东西。钓出洞后乱蹦必须立放入亊先准备好的小盒,或小瓶内以防逃脱!学友们不清楚这种小虫可能是钓猴者均为差生,因为我就是被逐岀教室后才开始从事这项活动的!现在想起来真傻大太阳晒着不好好读书简直太不像话了!
发表于 2012-12-27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2-27 17:58 编辑
, F5 {1 d& p4 D4 C% [
beiwei 发表于 2012-12-26 21:07 . }% X/ I( t% T: k$ M
论坛六年
& g' `: O5 z% r1 Q# S. h; ~" \; @2 M                                   文/beiwei   ...
% }* Z& n& q3 ^5 J' _( }& n* N. G
beiwei辛苦了,这篇长文回顾了论坛的历史,一一历述了活跃在论坛上的老师与校友。使众多的老师校友、对论坛感兴趣的网友对论坛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关心更支持论坛的发展。不过“杰出美术家”的大帽子可能砸得我一命呜呼。
6 x* X# D* d# t0 t9 ?: M
: G8 b9 F9 [" R7 v) v8 d' z- H
aaa.jpg
发表于 2012-12-27 1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2-27 19:20 编辑 ( q3 k/ _7 T0 |
huaqiuyue2009 发表于 2012-12-27 09:52
+ u& |3 T+ D5 l4 j9 u谢谢有这么多的同学还记得我这个普通的体育老师,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华秋岳

7 H6 O5 @  g9 e* {. w7 P: Q让人惊喜,华老师已经年过八十高龄了,还来到论坛,给大家带来亲切的祝福。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衷心祝华老师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幸福永随。: t: v& m+ H1 y% U% `# D& j
, x  _5 Z, D: y1 O8 U
110640_212817342918_.jpg
发表于 2012-12-28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2-27 10:52 $ h/ ~, D; K. d9 l1 @0 Z
我们对前苏联印象极深,转帖一篇已难得一见的文章,关注者细品,不关注者无视,各位自便:
& J2 _+ H4 j4 ^        ...
  ]! q) K. b# k9 m% D
                  苏联 70 年腐败史1 ?; R' {4 T1 H- L
   看了糊涂转载的这篇文,感觉开创新中国的那一代领导人,似乎也对此有所警惕。只是没有找到一个万全的彻底的办法,后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吧?偶感而已,见笑了。

点评

此“70年”已为中文网绝唱了,我从外边找来的共大家评品。  发表于 2012-12-28 10: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28 11: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8 12:31 编辑 7 z% w2 p0 m3 D) @
xuanwu 发表于 2012-12-28 10:04 ( ~$ O  I& I: g5 H6 p  S
苏联 70 年腐败史7 G( J6 ?' x' c1 {/ s5 B) p
   看了糊涂转载的这篇文,感觉开创新中国的那一代领导人,似乎也对 ...

/ y/ K/ E9 J6 {最近习近平与民主党派谈“毛泽东谈历史周期律”问题,警示腐败问题。按毛的说法已经找到了办法。5 l5 j) i+ B, h9 F& t! U
1947,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7 M) T! s7 X- H6 }实践到现在,效果并不明显。按照苏联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党执政,党治理国家。民主是新路?人民监督政府,具体说人民是谁?应该是他们的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被监督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何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又如何向他的主人人民汇报监督结果?以上问题回答都很困难,比较共识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话可是喊了几拾年了,一个简单的“公车改革”都改不动,现在中纪委又发通知,年终几个不准,哪一年不发通知,明明有法执行就是了。节前可以到财政部等有财政权力的部门门口看看,希望在哪里?话还得说回来,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是不会坐视不动的。

点评

谢谢欧瑞的美意啦,老弟言外之意就是“民”可以办一份代表民意、反映民意的报纸。那的看大陆是否有小蒋式的具有民族大义、国家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开明白人物啦。哈哈哈!  发表于 2012-12-29 11:14
这些党人,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共产党”了,变味了。  发表于 2012-12-29 11:10
当年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对毛报有希望,包括我们的父辈相信正在打造一个民主的新中国。只有胡适等看到蒋是民主多与少的问题,毛是有或无的问题。  发表于 2012-12-28 15:41
什么时候胡塗也能办份报,这个问题就快解决了.^_^  发表于 2012-12-28 12:26
发表于 2012-12-28 14: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山鸟飞绝,都在写总结;
: b2 T& o0 X7 ~* L7 `+ M    万径人踪灭,全去写总结。; T" F5 r- q( ]" L+ }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总结。& v, u0 H: S( C6 ?+ Y1 R7 _
    生当做人杰,死亦写总结,) s( u1 N3 |! ~
    至今思项羽,不会写总结。7 N7 \# ^7 F/ a0 y8 @( R( g
    生人作死别,就因写总结。+ S( y0 ]' Y# `0 |5 P& G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写总结;
& g3 t7 ?1 ]) Z# `    送君千里终一别,回去还得写总结;  U: |& v# |" l0 }- \, e* w; O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总结;
0 {1 J: C0 Q  g+ @$ u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总结;0 @9 l. G  g+ F6 {/ d  o$ y1 c" d
    但使龙城飞将在,看谁敢不写总结;! q  @- q9 H0 o8 `# Z/ `: w$ k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写总结;
1 p8 J; u5 Y$ T(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回家写总结;
9 V  i  M" O" b5 R4 f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下写总结!
( t+ D; X' x  }; l! l# z    明月几时有,把笔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是否没总结?青天曰:靠!老子也得写总结!* P$ f/ S$ {6 y& C
    年底繁忙有感,赠诗一首,轻松一下。顺祝各位老师们,学哥学姐新年好。, ~8 v* ~0 N8 b# Q9 ?+ \/ B

点评

总结便于提高,利于再战!总结应该是积极的,而不该是消极的。  发表于 2012-12-29 15:52
于是乎糊涂“总结”:天下总结一大抄,官样文章,敷衍了事,自把时间更改,业绩名词更换,他年“总结”,日后年年可复制,衙门文抄公,抄写衙门总结。  发表于 2012-12-29 11:29
年底就是各单位写总结的大忙时节,各位自要担当过那怕芝麻官都写过讨厌的总结,写什么?怎么写?写真?写假?写真,不招上峰待见,写假内心难安,考,总结他大爷!一言难尽。  发表于 2012-12-29 11:20
骑士幽默了一把写总结,中国的总结是写给上级的,下面是没人感兴趣的,所以中国的总结最好写。  发表于 2012-12-28 16:07
看来写总结能引起激情四溅,总结一定要年年写,月月写,活到老,写到老。  发表于 2012-12-28 15: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10:25 , Processed in 1.31074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